手机阅读

2023年时政演讲稿300字 时政演讲稿(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1 18:56:45 页码:12
2023年时政演讲稿300字 时政演讲稿(5篇)
2023-03-11 18:56:45    小编:zdfb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演讲稿模板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时政演讲稿300字 时政演讲稿篇一

下午好!我叫xxx,来自新闻中心。我竞聘的职位是时政部副主任。xx年前,我主动放弃省委组织部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的大好机会,来到xx晚报。在这几年里,先后有省政协、省人大、省检察院等xx单位选调过我,但我最后毅然坚定地留在了这里。对于我来说,xx晚报已成为我实现人生梦想的最好舞台。

我幸运,我选择。我的竞聘理由是:

几年来,在大家的关心与帮助下,我在这里起步,在这里成长,也在这里收获着付出后的回报。通过努力,我已逐渐形成善打硬战、快速出击的独特优势,经常在报社最为需要的时候紧急应战,并取得了报社领导、同事的纷纷肯定。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已连续两年当选“本报星级记者”,并多次被评为报社年度先进工作者,还于去年9月被推荐为首届“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我的现在与未来都已离不开xx晚报。

进入报社以来,我一直把时政新闻、科教新闻作为主攻方向。曾先后参与策划、采写过许多重要的时政新闻报道,如“让合肥的东方亮起来”、“灾后十年看三河”,包括最近本报推出的“城里来的村支书”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4年里,我写出了xxxx篇稿件,其中荣获中国晚报类新闻奖一等奖三篇,安徽新闻奖一等奖两篇等。我与新闻中心的许多同事们一起,总在用不断的努力,开拓着本报时政新闻的新空间。

早在大学读书期间,我就是系学生会的主席和学校广播台的负责人,积累了一定的管理协调经验。进入报社后不久,蒙领导信任,现在负责本报驻合肥记者站的具体工作。通过努力,已与×××委、市政府等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打破了过去×××有关部门“只理合肥晚报而不睬___晚报”的僵局。更重要的是,我还在努力。我对于部门副主任的工作构想是: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配合部门主任,集合报社优势资源,打好每一场“新闻大战”。在此基础上,注重加强新闻策划,尽力策划出更多大气势的报道,爆发出大力度的声音,让***报等对手“死无葬身之地”,让记者尽情享受一往无前的快乐。

当前新闻媒体的竞争,将更多依赖于团体实力的较量与展示,个体英雄独霸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xx晚报是个高手云集的地方,每一个人的力量都不应受到忽视。倘若我能当选,我将格外重视发挥各位记者的既有优势,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与大家一起寻找着生命的最佳坐标点。我会尽力让每一位记者感到:在你最擅长的新闻领域里,你就是老大!

大家都知道,现在报社一线的记者,大多比较年轻,不少人甚至出生于80年代。而我们这一批刚好站在承上启下的交界点上,因而也就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帮、带的重要责任。年轻的记者大多都来自国内名校,有着扎实的知识功底,也写出了很多质量上乘的稿件。由于年龄的接近与经历的相似,我们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今后,我会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大家一起商量选题、组织采写、探讨得失,激发新鲜的血液在这个大集体里能够得到畅快的流动,让xx晚报永远年轻。请相信我们这些年轻人!

年轻的心总属于快乐和梦想,也属于未来和希望。对于我来说,今天只是个起点,无论结果如何,在未来的xx旅途上,我都会一如既往、奋力拼搏,在最美的青春岁月里,唱响生命中最美的歌!

谢谢大家!

时政演讲稿300字 时政演讲稿篇二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

我叫___,来自新闻中心。我竞聘的职位是时政部副主任。四年前,我主动放弃省委组织部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的大好机会,来到___晚报。在这几年里,先后有省政协、省人大、省检察院等7家单位选调过我,但我最后毅然坚定地留在了这里。对于我来说,___晚报已成为我实现人生梦想的最好舞台。

我幸运,我选择。我的竞聘理由是:

第一,执着于新闻事业。几年来,在大家的关心与帮助下,我在这里起步,在这里成长,也在这里收获着付出后的回报。通过努力,我已逐渐形成善打硬战、快速出击的独特优势,经常在报社最为需要的时候紧急应战,并取得了报社领导、同事的纷纷肯定。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已连续两年当选“本报星级记者”,并多次被评为报社年度先进工作者,还于去年9月被推荐为首届“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我的现在与未来都已离不开___晚报。

第二,熟悉时政新闻业务。进入报社以来,我一直把时政新闻、科教新闻作为主攻方向。曾先后参与策划、采写过许多重要的时政新闻报道,如“让合肥的东方亮起来”、“灾后十年看三河”,包括最近本报推出的“城里来的村支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4年里,我写出了3000多篇稿件,其中荣获中国晚报类新闻奖一等奖三篇,安徽新闻奖一等奖两篇等。我与新闻中心的许多同事们一起,总在用不断的努力,开拓着本报时政新闻的新空间。

第三,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早在大学读书期间,我就是系学生会的主席和学校广播台的负责人,积累了一定的管理协调经验。进入报社后不久,蒙领导信任,现在负责本报驻合肥记者站的具体工作。通过努力,已与合肥市委、市政府等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打破了过去合肥市有关部门“只理合肥晚报而不睬___晚报”的僵局。更重要的是,我还在努力。

我对于部门副主任的工作构想是:

第一,配合部门主任,做好协调管理,加强新闻策划。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配合部门主任,集合报社优势资源,打好每一场“新闻大战”。在此基础上,注重加强新闻策划,尽力策划出更多大气势的报道,爆发出大力度的声音,让***报等对手“死无葬身之地”,让记者尽情享受一往无前的快乐。

第二,强化团队意识,激发各自优势。当前新闻媒体的竞争,将更多依赖于团体实力的较量与展示,个体英雄独霸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___晚报是个高手云集的地方,每一个人的力量都不应受到忽视。倘若我能当选,我将格外重视发挥各位记者的既有优势,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与大家一起寻找着生命的最佳坐标点。我会尽力让每一位记者感到:在你最擅长的新闻领域里,你就是老大!

第三,加强沟通交流,做好传、帮、带。大家都知道,现在报社一线的记者,大多比较年轻,不少人甚至出生于80年代。而我们这一批刚好站在承上启下的交界点上,因而也就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传、帮、带的重要责任。年轻的记者大多都来自国内名校,有着扎实的知识功底,也写出了很多质量上乘的稿件。由于年龄的接近与经历的相似,我们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今后,我会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大家一起商量选题、组织采写、探讨得失,激发新鲜的血液在这个大集体里能够得到畅快的流动,让___晚报永远年轻。请相信我们这些年轻人!

年轻的心总属于快乐和梦想,也属于未来和希望。对于我来说,今天只是个起点,无论结果如何,在未来的___旅途上,我都会一如既往、奋力拼搏,在最美的青春岁月里,唱响生命中最美的歌!

谢谢大家!

时政演讲稿300字 时政演讲稿篇三

20xx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8年来,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脱贫1000多万人,近20xx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脱贫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

——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基本都参与到产业扶贫之中,70%以上的贫困户接受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脱贫群众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

——为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占世界人口近1/5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xx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也是人类减贫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这一重大成就为实现20xx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描绘的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奋进“十四五”,奋斗新征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正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时政演讲稿300字 时政演讲稿篇四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十一”黄金周:繁荣背后期待新突破。

“十一”黄金周给大家的印象一定是热闹,喜庆的,而实际却有许多与这不符的现象。

下面给先大家看一段报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等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已成为公众反应强烈的国内外旅游不文明行为。“十一”黄金周期间,记者在我市各景点看到,这些旅游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景区管理带来极大困难,也有损游客自身形象。10月2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为黄金周旅游走向文明化、规范化提出标准和要求。由此可见,人们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已经给造成了不少危害。

我们再来看一下相关的内容:

1.一位峨眉山景区的管理人员说:“很多游客总带着‘我不排队,谁也不认识我,怕什么’的心态,任意妄为。2动物园内,虽然在兽笼外醒目处都设置了“不要乱扔食物”的警示标志,一些游客们仍然将食物扔到笼内喂动物。

3. 一对年约20岁的青年男女无视城市雕塑四周围起来的木栅栏,跨过木栅栏便站到步行街的中心三角碑城市雕塑下合起影来。

4.在“碧海金沙”岸边的遮阳伞下,另一些游客悠闲地啃着西瓜吃着烤肉串,然后随手便将西瓜皮丢到了海滩上。5. 在新疆千佛洞这处“国宝”级的石窟群内外,到处都可以看到“某某到此一游”、“某某在此观光”、“某某在此留念”等等字样。

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在举国同庆的时候,不和谐的音符总是存在,这难道不可避免吗?以上这些事完全可以避免,当他们这么做时,一点都没考虑后果,只为了一己私欲,给别人造成了很多麻烦。看了这些,大家一定也会有点感触,这些人的不良行为无论是对环境、社会、其他人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仅仅为了一时便利或是好奇。

归根结底,就是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文明习惯等市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可为什么就是改不掉?这些不是单方面就容易改掉的,思想、经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才能彻底改变。不知大家是否知道,国外有一些旅游景点,警示牌,都是用中文写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外国人对于中国人的印象就是不文明的。难道都无动于衷吗?我们要做的就是自己文明,同时也不忘督促下别人。

其实这些并没有这么难,我们就看看身边。小卖部买东西时不插队,不说脏话等,这些就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不要觉得这些都是小事,无所谓,就是因为是“小事”,才应该更正确地对待。天安门广场的19吨垃圾,可以说是毫不留情地展示着国民素质的残缺,正是因为很多人认为乱扔垃圾无所谓,也没人管,才会造成这种情况。就举个实际的例子,如果有一张纸屑在你和同桌间,你会拣起来吗?可能不是所有人都会。

文明总是和习惯联系在一起,文明的习惯不是一时就能养成的,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很难改掉。我们就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都只是举手之劳,并不难,而难就难在坚持,难在自觉。

文明的习惯不仅是为了社会,其实也是为了自己,一个人是否文明,在举手投足间就能看出。当那些人自以为占了便宜,得到好处时,其实自己的丑态也表露无疑。大家一定不希望那样。所以,大家要努力做到自觉,自律。以上呢,就是我在国庆欢乐之余所体会到的。

最后,我再次倡议大家,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的人。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时政演讲稿300字 时政演讲稿篇五

今天上午,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这是嫦娥四号落月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一步,为着陆器和月球车对月面的巡视勘察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的考验,仍然会像月球上昼夜几百摄氏度温差和漫长的月夜那样严酷,但稳稳地站到了月球古老的撞击坑中,已给了地球上为嫦娥四号保驾护航的人们足够的信心。嫦娥四号的一声“我到了”,也让月球另一侧的月球车“玉兔”少了孤单,多了温暖。

小时候拿起望远镜,总能看到月球的环形山,但也会疑问:月亮为什么总是正面朝着我们?山的那一面是什么?月球背面是不是真的有变形金刚的基地?(高中语文学习助手)事实上,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探索,正是嫦娥四号落月任务的无形牵引。

尽管人类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登上月球,但对月球的了解仍然浅显,抵达月球背面实地探究的科学价值依然极其突出和独特,是全世界科学家长久以来的向往。不像对着地球的那一面受到各种无线电干扰,月球背面可以说“风清月朗”,拥有绝佳的天文观测和宇宙信号接收环境,能为未来对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期”的探索打下基础。嫦娥四号的着陆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被认为是太阳系内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保存了原始月壳的岩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可获取月球乃至地球早期演化历史的新认识。

科学探索往往同时是富有挑战的探险之旅。即使有嫦娥三号落月的成功经验,但嫦娥四号的月背着陆仍然是前所未有的高难度、高风险。由于月球自转周期的缘故,永远只是同一面对着地球。飞临月球背面的人类探测器因此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要想成功降落月背,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此前已有环绕探测器飞越月球背面,但实地探测仍是空白。面对重重困难,中国的探月人大胆创新、努力攻关,最终将卫星中继的设想化为现实,在地球和嫦娥四号之间架设“鹊桥”,解决了通信联系和数据传输的难题。同时,从嫦娥四号发射进入地月轨道,到抵达月球附近“刹车”,再到月球背面软着陆,每个环节的顺利实现,都体现出科技实力和创新底气,以及将科学梦想一步一步转换为现实的执着。

在浩瀚的宇宙中,甚至是在太阳系内,嫦娥四号降落在行星邻近的卫星,或许看来微不足道,但在人类航天史上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一小步,也是中国航天人追梦的一段前进标注。四五十年间,从第一颗卫星上天到拥有了30多颗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从飞出大气层到航天员能够在太空驻留三十天,从在地球轨道建造科学实验室到可以将探测器送到月球,时间的标尺不断丈量出一个又一个梦想。

在时间的阶梯上,梦想拾级而上,仿佛瞬息即达。但这向上的一步,汇聚了多少人日夜不息的脚步,蕴含了多少个日夜交替的酸甜苦辣,这大概就是让梦想奔跑起来的强大动力。这正是:凝视月球另一面,迈出人类新一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