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1:53:59 页码:7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全10篇)
2023-11-23 21:53:59    小编:zdfb

总结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总结团队合作中的成功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协调工作,提升团队的整体绩效。推荐以下几篇阅读材料,希望能给大家的总结提供一些启发。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1.想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图、音乐。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导入。

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齐读课题)。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

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9、小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

川--河流。   紫烟--紫色的云雾。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2、抽生读,评议。比赛读。齐读。 。

13、练习背诵。

学习《绝句》。

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   (注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    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    5、抽生读诗。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6、齐读。

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学情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翔于蓝蓝的天空。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

(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  。

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1、齐朗诵   。

12、练习背诵。

拓展训练。

背两首古诗。

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一)、[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激趣导入  :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  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过渡语:同学们,古诗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呢!听——。

1、学生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2、反复六遍后,请已经能背诵的同学表演背诵,介绍经验。

3、学生自由背诵或唱诗,及时反馈背诵情况。

(七)、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学生指正。

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要求积累一句、两句均可。

3、师生共背《将进酒》。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课后继续背诵,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六、设计意图: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次初读过程中,可以读通读顺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第三次朗读就要能读出气势,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必定能提高学生诵读水平。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的资料,鼓励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积累量。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课外积累的成果,又可给学生充分的成就感。当堂背诵《望天门山》一诗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课外积累的时间和机会。教师的范背更是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地去积累更多的好诗文。这样做,不但充分发挥了语文课本工具书的作用,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效果显而易见。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1.,会认"庐,瀑"等生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重,难点。

理解诗意,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准备:课件。

时间:一课时。

过程:。

一,导入。

师:宋代诗人苏轼漫游庐山时曾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向我们展示了庐山的神奇秀美.今天,我们再跟随唐代诗人李白,去领略庐山的迷人风光.

二,学习古诗。

1,读古诗,知作者。

(1)(课件)出示古诗--自由读。

(2)简介作者。

2,二读诗,划节奏(诗的美,在于它的格律美……)。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划出节奏。

(2)交流点拨。

(3)齐读古诗(读出节奏)。

3,三读诗,明诗意(诗的美,更在于它的意境美……)。

(1)默读,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点拨。

疑:怀疑。

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诗意的方法:补(添),换(调换词序)。

(4)是的,一峰一瀑就如此的神奇,引人无限遐想,难怪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对庐山称赞不绝!让我们也一起来赞一赞吧!

——齐读古诗。

4,四读诗,悟意境(诗的美,在于它的含蓄,在于它的凝练)。

(1)范读古诗(配乐),生闭目倾听,想象画面。

(2)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3)出示庐山风光片(图片),生欣赏。

让我们欣赏一下庐山是不是想象中如此美丽.

(4)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配乐)。

5,五读诗,背诵吟。

庐山的美,在于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在于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水.

——生齐读古诗。

唐代诗人李白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就让我们深为庐山景色的美丽,壮观折服。

——生齐读古诗。

读了李白的这首诗,我们怎能不去庐山走一遭呢。

——生齐读古诗。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词句去赞美她!今天,就让我们以庐山为起点,去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如画的江山吧!

——生齐背古诗。

6,拓展诗,升华情。

(2)学生交流背诵.

7,小结。

8,作业。

(2)搜集更多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积累。

9,板书。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美。

祖国江山如画。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作者:杨继贵   文章出处:重庆巫溪城厢小学。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朗读、背诵、默写诗歌。

4、激发学生搜集、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借助文字产生联想,想象香炉峰紫烟缭绕的奇妙景象和瀑布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

教具准备:有关瀑布的录相标有节奏和重音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2、指名背诵。

3、我们班的孩子真是聪明能干啊!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写景抒怀的名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注意生字“庐”和“瀑”的读音及字形。

4、课题中的“望”是什么意思?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作者是站在远处观赏庐山瀑布的。)那么,瀑布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去欣赏那飞花碎玉,气势磅礴的美景吧!(播放录相)。

5、看了刚才的录相,你最想说一句怎样的话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诗仙李白观赏了庐山瀑布后也是心潮澎湃,挥毫写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质疑释疑。

1、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朗读,相机纠正读音,点拨字形。

3、请放声朗读全诗,借助注释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同桌相互讨论。

4、集体交流疑难之处,讨论释疑。

5、通过刚才的自学、讨论,你学懂了哪句诗,来汇报一下。(相机指导学生板画)。

7、小组学习,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用的语言来说一说。

8、吟诵着诗句,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品味吟诵,升华情感。

1、自由朗读全诗,试着划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强调:你是怎样理解的就怎样标。

2、屏幕显示标有节奏及重音的诗句,试着轻声朗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想象,真正做到“读出声、读形、读出情、读出神。”)。

3、教师范读。

4、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5、小声背诵。

6、男女生比赛背诵。

四、拓宽思维,积累运用。

2、集体交流。

五、课外延伸,积累古诗。

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是个古诗爱好者吗?你想成为一个“腹有诗书自华”的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你赶快行动起来,去搜集李白的诗篇,让自己在下周的“李白诗歌大荟萃”主题队会中,大显身手吧!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一、教材分析:

(一)、[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  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过渡语:同学们,古诗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呢!听——。

1、学生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2、反复六遍后,请已经能背诵的同学表演背诵,介绍经验。

3、学生自由背诵或唱诗,及时反馈背诵情况。

(七)、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学生指正。

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要求积累一句、两句均可。

3、师生共背《将进酒》。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课后继续背诵,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六、设计意图: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次初读过程中,可以读通读顺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第三次朗读就要能读出气势,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必定能提高学生诵读水平。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一、教材分析:

(一)、[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过渡语:同学们,古诗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呢!听——。

1、学生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2、反复六遍后,请已经能背诵的同学表演背诵,介绍经验。

3、学生自由背诵或唱诗,及时反馈背诵情况。

(七)、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学生指正。

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要求积累一句、两句均可。

3、师生共背《将进酒》。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课后继续背诵,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六、设计意图: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次初读过程中,可以读通读顺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第三次朗读就要能读出气势,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必定能提高学生诵读水平。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的资料,鼓励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积累量。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课外积累的成果,又可给学生充分的成就感。当堂背诵《望天门山》一诗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课外积累的时间和机会。教师的范背更是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地去积累更多的好诗文。这样做,不但充分发挥了语文课本工具书的作用,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效果显而易见。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唐诗佳作,其语言美,诗中绘的景物更美。在教学中,应通过启发想象、美读品味、绘画面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庐山香炉峰的优美和庐山瀑布的壮美,感受语言文学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美、创造美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

(3)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理解诗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课文,并启发想象、美读品味、描绘画面。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一、联系旧知,复习导入。

2、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3、很好!刚才同学们所背诵的诗,有的是我们曾一起学过的,有的是同学们自己从课外书上学来的。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李白的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2、学生发言。

3、归纳学生发言(读、思、背)。

4、初读古诗,提出要求;

(1)、把诗文读流利正确。

(2)、对照注释,和字典、词典。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3)、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三、

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相互评议(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有什么建议)。

2、相互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讨论比较,谁说的更好,更切合诗意。

4、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交流汇报,学习诗文。

1、赛读古诗,读出节奏感、重音和停顿。

(1)指名读全诗。

(2)同学评议。

(3)你们觉得该怎样来读这首诗。

(4)学生发表自已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5)赛读全诗。

2、全班齐读古诗。

3、理解诗文意思。

(1)各组汇报对每一句诗文的理解。

(2)说说你是怎样得出这种理解的。

(3)全班交流评议。

(4)并指导理解“三千尺”中的“三”和“落九天”中的“九”不是实指。而是夸张,形容瀑布因为高而显得壮观。

(5)试着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指名说,再评议,只至完善。

4、提出仍然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大家帮助解决。

五、感情朗读,想象画面,体会庐山之美。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像诗中的绘的画面。

2、指名说一说自己所想到的画面。要突出瀑布的高与香炉峰的美!

3、把想像中的画面画下来,并涂上色彩。

4、展示学生的画,评议画得好的作品。

六、背诵古诗,总结全文。

1、庐山的美丽让我们心旷神怡,庐山的壮观使我们无限向往,下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背一背这首古诗,再一次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吧!

2、全班齐背全诗。

4、指名发言。

5、今天的作业由你们自己来决定,下面就请你们为自己设计一份家庭作业吧!

[板书设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评析]。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教材简介:

人教版第四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写了红日照射下的香炉峰紫烟缭绕,衬托出了瀑布背景的雄伟壮观。一个“挂”字化静为动,形象地表现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后两行诗既写出了瀑布的样子,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一个“飞”字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奔腾而下,“直下”既写出山的高峻陡附附险,又突出了瀑布飞奔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一个“疑”字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新奇而又真切,十分贴切自然,令人遐想无限,回味无穷。教学一课时。

设计理念:

1、反复吟读,是本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生字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诵读学过的李白的诗。

师: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如《静夜思》《赠汪伦》)除了学过的,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背一背。(如《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

师:李白看到月光想到了家乡,写下了《静夜思》,送朋友时依依不舍写下了《赠汪伦》,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想想他又为什么写在这首诗呢。

(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趣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事半功倍。)。

2、读题。

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

师述: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录相,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提问:庐山的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瀑布)。

师: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出示各种瀑布图片)。

描述:瀑布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它是河流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形成的浩浩荡荡的水势,风光迷人,正是因为这样,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它们情有独钟,写下了无数的华章。今天我们就随着大诗人李白的脚步,去看看庐山的瀑布别样的美姿。再读课题。

(板书课题后,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就"瀑"正字正音;明确庐山的地理位置及迷人风光,认读“庐”字。由字及词及地,有序进行,为学习诗歌做好铺垫,激发兴趣。)。

二、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诗中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

3、学习生字“炉”“疑”,读准字音,四个生字同时出现,识记字形,“炉”和“庐”比较,出示香炉图片,对比庐山的香炉峰,组词。

4、指导写生字“炉”“银”“烟”“流”

6、节奏读。

师:诗歌诗歌,一首诗就是一首歌,歌有节奏,诗也有节奏,听听老师有节奏地读一读,你们小声地跟读(出示课件)。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名读(师帮其打拍子),男女生打拍子读。

(认字写字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这里花大量时间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节奏朗读既可以检查字音,又能体会诗的韵味。)。

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课件播放范读,生想象画面。

师:(出示课文插图)李白站在香炉峰前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说到什么就读哪句?(如看到了烟雾,读“日照香炉生紫烟”:看到瀑布,读“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体会“挂”的妙用,学生读,师做挂的动作,把平放的东西垂直放,“川”就是河流,河流是怎么流的呢?师简笔画出,现在把河流垂直挂起来。

师:是谁把河流挂起来的呢?

生:(大自然)。

师:大自然是多么伟大、神奇啊!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多名学生高兴地读前两行。

师:想读的小李白一起读吧!

师: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读三四句。

学生读三四句。

师:三千尺在这里指的是瀑布很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瀑布飞流而下的样子吧!(播放视频)。

引读:瀑布水花四溅,奔涌而下,壮观无比,难怪诗人写到——。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这样的瀑布真是气势磅礴——。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看到这样高、这样美的瀑布,诗人想到了什么呢?

生:天上的银河落了下来。

师:九天在这里指的也是高,见过天上的银河吗?一起看看吧!出示银河图片,比较飞流而下的瀑布。

师:瀑布从山上奔腾而下,足有三千尺那么高,让人忍不住浮想翩翩——读。

生: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多名学生读,齐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各位小诗人,如此美景,让我们尽情抒发吧。

配乐齐读全诗。

师:一首好诗不仅可以反复吟诵,还可以谱曲歌唱,变着花样诵读。请听(课件唱读)。

学生站起来,边唱边拍手加动作跟着课件唱读。

师:多美的瀑布啊,谁能闭上眼睛,美美地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创造的美感?

指名背,齐背。

(低段古诗教学重在品读中知义,读重于解。因此在这里图文结合帮助学生品味诗句,启发学生体会意思,想像美景,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诗的意境了。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读水平。)。

四、巩固拓展,引导积累。

师:这就是一代诗仙李白的诗,他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多么奇丽!让我们也一起来写写吧!

出示填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名学生上台填空,点评,齐读。

课件出示,学生试读。

师:李白的这首诗,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感情,去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开一次赞美祖国山河的诗歌诵读竞赛会,以此来表达你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读写结合,充分读后进行默写,强化对诗句的认识;同时将学习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达到课内悟情趣,课外显活力的境界。)。

板书设计:

香炉生紫烟。

飞流三千尺。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

秦梦圆。

教学目标。

1、会认“庐、瀑、炉、疑”四个字,会写“烟、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庐山瀑布的壮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1、会认“庐、瀑”等四个字,会写“烟、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导入。

(一)看图说话。

今天,有一位诗人要带领我们一起去欣赏一处美景。课件出示“瀑布”插图。

1、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2、交流识记“瀑”。

3、这么美瀑布在哪呢?(结合图片出示“庐山”)提醒“庐”的字音特点,声母为边音。

(二)解诗题。

诗人来到庐山下遥望瀑布,被庐山的瀑布所打动,于是写下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齐读课题。

二、了解诗人,初读感知。

(一)了解诗人。

那这位带领着我们欣赏庐山瀑布的诗人是谁呢?(李白)你知道有关李白的哪些信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其是多豪迈奔放,飘逸若仙,因此,被人们称为“诗仙”。

(二)初读。

接下来,我们走进古诗去读读诗人所看的的庐山瀑布到底是怎样的?

1、读之前老师有要求(ppt出示)。

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之后保持端正的坐姿。生自由读,师巡视。

2、抽读,检查自学情况。

3、齐读。

(三)区别“庐”和“炉”

在孩子们读的时候,老师听出来有两个字的字音是相同的,是哪两个字?(炉和庐)。

怎么区分它们?(抽学生说)。

针对学生说的通过字源字理的演示图进行补充,让学生直观感受后,发现“炉”与火有关,“庐”与简单的屋子有关。

完成选字填空题。

1、()山的山脚下有一间草()。

2、夏天到了,重庆就是一个大火()。

三、再读古诗,学习方法。

1、古诗有三读,一读读准字音。

先抽生读古诗的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根据学生诵读的情况,先让学生评价,在针对评价提出诵读的初步要求——读准字音。

2、二读读出节奏。

日照是太阳出来,阳光普照。照在哪呢?(抽学生回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香炉”是庐山上的一座山峰。

此时的香炉峰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云烟缭绕)。

带着这样的感受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诗?(抽生读)结合学生的朗读和评价,将诵读引至有适当停顿地读。

诗人除了看到云烟缭绕下的香炉峰,还看到了什么?(结合图片引出古诗第二句)“遥看”是指远远地看。看什么呢?(瀑布挂在山川之间)引导学生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读好节奏。

3、三读读出感情。

古诗的前两句再写香炉峰和瀑布,这是诗人所看到的。诗人针对自己的所见有展开了怎样的想象呢?(学习古诗最后两句)。

先抽生读,在读中悟情。

瀑布飞流而下,竟有三千尺长,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出夸张的修辞手法)那你想怎么读这一句。(引导学生在飞流直下出断句,并加快语速,读出水流之快。再读“三千尺”时放慢语速体会水流之长)。

出示银河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对比感知“银河”与“瀑布”,找出两者的相似处,理解此处的比喻与夸张,在此基础上读好诗句。

4、整体回顾。

诗人通过自己所看到的庐山瀑布,展开了大胆的想象,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庐山的瀑布写的如此大气磅礴,让我们也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四、运用方法,拓展延伸。

李白的写景诗常常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除了《望庐山瀑布》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一读的写景诗。接下来我吗就一起读读他的另一首《望天门山》。

五、总结方法,背诵古诗。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要想读好古诗,首先得读好字音,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把握节奏,进而走进古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去体会诗人是如何将他所看到的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从而写下了这一首首让我们震撼不已的古诗。

不知,今天我们所学的这两首古诗,你喜欢哪一首,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中一首去读一读,背一背吧!

1、抽生上讲台上背,其他学生认真听。

2、评价。

根据背诵的情况评两星到五星不等,抓住今天所学的诵读方法展开评价。

六、书写指导。

1、出示“炉烟”字,让学生观察,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写字三看:一看结构。

二看宽窄高低。

三看关键笔画。

找出关键部首:火字旁为书写关键,先两边再中间,火作偏旁,捺变点。

3、师范写,学生书空。

4、描红书写。

读准字音。

二读。

读好节奏看三读。

读出感情。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

1、会认“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烟、流、银”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背诵课内外学过的李白的诗。

2、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大家坚持课外阅读唐诗,一个个都会成为小诗人的。

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播放课文录音《望庐山瀑布》)。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写景的诗。

二、解读课题,检查预习。

(一)解读课题。

1、大家齐读课题。

2、谁能加个词,把题目说成一句完整的话?(李白望庐山瀑布)。

3、读课题要有讲究,看谁能够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么读,能够看出李白到庐山瀑布干什么?(生朗读时,强调“望”字)。

4、怎么读,能够看出诗人望的是什么?(生朗读时,强调“瀑布”二字)。

(二)小组合作,检查预习。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预习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指导,同学评价。

3、指名朗读古诗,相机纠正读音,标注节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品读一、二两行诗。

1、指名读第一行诗“日照香炉生紫烟”

2、指名读第二行诗“遥看瀑布挂前川”

(二)品读三、四两行诗。

1、指名读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提问:谁能够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水流得很快?

(要求学生朗读时能够突出“飞”、“直”、“落”三个字。)。

3、(课件出示庐山瀑布的录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庐山瀑布飞泻直下的壮观景象吧。

4、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5、指导朗读诗句。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评读,配乐诵读等读好第三行诗,读时要求语调稍扬,重点指导朗读“飞流直下”,要求读时语速快速而响亮,给人以水流很快之感。)。

(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7、再读第三行诗,看看“三千尺”要怎么读,能让人感觉瀑布很长?

(读“三千尺”时语气舒缓,语调稍扬,表现水流很长。)。

8、我们在《北京亮起来了》这课中学过“银河“这个词,谁能说说”银河“是什么?

9、课件出示图片,描述“银河”:农历七月,在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叫“银河”,瀑布看上去跟银河很相似。

(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11、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请同学们一起想象瀑布像银河从天而降的景象,一起读读第四行诗。

(朗读第四行诗时,要求语调平稳有力,带着神往的表情,“落九天”要读出给人以瀑布很高很长之感。)。

四、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以〈高山流水〉的音乐伴奏)自由练读: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李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2、(指挂图),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哪位李白愿意上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生上台演读)。

3、做诗人还应自然些,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生起立,师生配乐演读。)。

4、小结:诗人李白写出了他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像一幅壮美的图画。让我们想象着这美景,再有滋有味地把它背下来。

5、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背诵整首诗。(看图背,齐背,赛背)。

五、练习书写生字:炉、烟、流、银。

1、让学生到黑板前书写,师生评议。

2、教师相机重点指导学生从笔画、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师生评议。

六、作业(自选喜欢的方式完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