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政治教学反思周记(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8:57:57 页码:14
最新政治教学反思周记(大全9篇)
2023-11-23 08:57:57    小编:zdfb

总结是一种能够提高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方式。写总结的过程是一种思考和思维整合的过程,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灵活性。总结范文的收集是通过调研和整理发现的,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可信度。

政治教学反思周记篇一

时间飞逝,转眼间,成为新教师后的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半年的多的时间里,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现在的我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的教学生活。回顾这短短的半年,进步固然有,失败也不少。我整理了一下思路,从一下面对这过往的半年进行了教学反思。首先是对教学组织的反思。尽管我已经竭尽了全力,仍然无法像各位老教师一样游刃有余,终是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有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后无法掌握,导致课堂局面出现混乱。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是给了我一个警告,教师上课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还应该包括掌握全局,迅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而这些是无法通过理论直接获得的,必须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加强。

其次,是对教学态度的反思。对于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气盛,就难免血气方刚,对学生的忍耐力和包容度不足。特别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行为,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心胸,只有心胸开阔才能正确面对发现学生的不同优点,而不被他们的棱角刺伤。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即对平常的上课的反思。教师始终是要站到讲台上去的,课上的好坏与否是检验教师的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因而就需要对自己的课堂行为作出反思,以便能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水平。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身边的实例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如,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框教学内容时,讲到“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及其关系”时,就举了汽油、摩托车和电动车的关系,由于汽油的价格上涨,摩托车的需求量下降,这里摩托车和汽油时互补商品,而人们对摩托车的需求下降同时对电动车的需求量就增加,这儿摩托车和电动车就是互为替代品。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如,学习“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内容时,先用多媒体展示“国际品牌走入中国和中国品牌走出世界”,让学生有种和自己生活贴近的感觉,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其实,一堂课上得好不好,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脸上看出来。如果学生面容愉快,那么这堂课应该就是成功的,如果学生眉毛紧锁,表情困惑,那么这堂课很大程度上就是失败的。所以教师要学会课堂观察,只有观察仔细了,才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上了解到自己上得好不好,从而作出自我反思。

作为青年政治教师更要在工作中坚持写教学反思,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自己快速的成长。

教育是一门艺术,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又都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获得情感价值观的升华。如何成为一名课堂上游刃有余的好老师,仍是我不断探索和前进的目标。

政治教学反思周记篇二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一级2个班的思想政治教学任务。在这一学期,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作为科任老师,学期开始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政治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

作为政治课老师,为了把课上活,避免枯燥,机械,本人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尽量使讲解有条理,准确,生动,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上好每一节课。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

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本人在每一节课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许多在校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差生,倒还表现出了创造性。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总之,这学期来,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在工作中也难免存在不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不断总结经验,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扬长避短,继续努力,力争更上一层楼!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文档为doc格式。

政治教学反思周记篇三

本课的导入环节我认为是比较好的,我从复习我国的基本国情、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来导入课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处于初级阶段、如何解决主要矛盾的问题,党和政府怎么办?采取哪些措施?学生急于知道答案,从而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学生特别感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采用了从个案到整体、从整体到结论的方法,例如:在讲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我先向学生展示“布票”“粮票”,要求学生回答这两种票证有何用处?我们现在是否还在用?过去用现在又为什么不用?学生回答: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自然地得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这个结论。

本节课我还特别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做到了融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交流,做到了在交流中去引领学生学习,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我在讲“两个基本点”时应该引用体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具体案例,而我却没有做好。因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感到枯燥,学习起来没有足够的兴趣。如果能够引入“汶川地震”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体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样就会使学生很直观的理解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两个结论。以后的路还很长,只要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积极进取,我们的教学水平就会不断的提高。

政治教学反思周记篇四

所谓幸福,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感受到目标和理想实现后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作为教师,营造幸福的课堂,离不开师生间的互动,应该是高效的课堂,学生能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一堂幸福的课必须是有效益的,并且在有限时间内求得了最大的教学效益。现在,我以本学期上的一堂课《幸福的味道》来谈谈如何营造政治的幸福课堂。

首先,幸福的课堂肯定是来自师生间的互动,而课堂要“动”起来,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在课堂一开始,我便以一首《拍手歌》导入,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原本的计划是我放音乐,由学生来唱,因为歌曲很熟悉,我认为学生会主动参与,结果却大相径庭,这是值得反思的,原因在于,歌曲虽熟悉,但是环境却是很正式的课堂,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放下来,学生自然不会“肆无忌惮”地唱歌。于是,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方式,先大声唱起来动起来,这样学生一下子放松了,跟着一起唱。这样,课堂导入自然是取得了放松和获得快乐的良好开端。其实,课堂上不应该有太多的束缚,轻松、愉悦的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第二,幸福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有时,作为老师,每当孩子们有问题暂时答不上来或是答不全时,我们迫不及待地帮助他们解决,而忽视了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的能力,从而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感,老师教起来没有成就感。而要做好“引路人”这个角色,教师在问题和材料设计上得花功夫,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比如,我在讲解“幸福的真谛”这个看似抽象的问题时,引入了很多学生郊游、取得优异成绩,以及生活中老人、病人、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等等图片,让大家说说他们的幸福感分别是是什么,然后很自然地过渡到,由此你感受到什么呢?学生很快就能想到“不同人的幸福是不一样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幸福是具体的”等这些知识点。这样,学生通过自努力获得答案,自然获得了快乐,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作为老师,学生掌握了知识,老师自然有了成就感,这样,双方都幸福了。

第三,幸福的课堂,别忽视了学生们的“成功体验”。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发现他们在水中挣扎了大约8分钟的时间久慢慢停止,最后完全放弃了。但是,假如在大白鼠挣扎了5分钟时放入一块木板,让他们借助木板爬上来,等若干天之后再将这两只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进同样的容器中,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竟然挣扎了24分钟,比没有获救经历的大白鼠多了16分钟。也许经过挣扎之后的大白鼠有一个信念:只要坚持挣扎下去总能获救。正是这股看不见的精神力量让它们坚持到最后。换句话说,头脑中的记忆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人:曾经在舞台上风光的人会无意识地制造再次登台的机会,以体验再次风光的感觉。成功的体验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老师们有意识地给孩子制造一些成功的体验同样非常重要。

比如在进行课堂巩固练习时,有学生做错了一两道题目,可能有时我们会习惯性地批评学生粗心大意,或是刚学的知识没有认真领会。但我们可以这样对学生说:“这些题目大部分你都做对了,前几次错了三四个,现在你进步了,再接再厉啊。”这个“以小夸大”的方法,对学生比较管用。还有一种“无中生有”的鼓励方法,当学生回答了问题,但是答案却不正确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说:“这个题目虽然你答得不够完美,但是我看到你的主动思考,看得出来你很专注和认真,我相信这样的学习态度会让你进步更大。”然后拍拍学生的肩,点头微笑,这种非语言的信息更能传达老师的真诚。其实。学生从来不缺少优点,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老师可以把眼光放宽点,不要仅限于学习是否有好成绩方面。我们可以表扬学生积极思考,语言流畅,很幽默;我们可以表扬孩子回答问题很大方,很自信等等。总之,课堂是立体的,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

第四,高效的课堂是幸福的。这就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课前的精心准备,加强专业的培训,体验到“充电”的幸福,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从容自如,课堂才会是灵活、灵动的。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其本身应该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让我们在心灵里点亮幸福的灯盏,用崭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无穷的智慧,去实践幸福的课堂,拥抱幸福的明天。只要理想不灭,幸福,就在灯火阑珊处!

政治教学反思周记篇五

从20xx年8月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在这段时间里,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把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认识与体会总结出来,与同行交流。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1)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该尊重学生,诱导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座位交流、小组间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案例:法律和道德哪个更重要

这是第二课中的活动课,这节课是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达成共识,更好地掌握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我 是以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参加的,在活动准备的过程中,把班级同学分成两大组和若干小组,每个大组推荐4名能言善辩者作为选手,班级的每个同学都进行材料准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为全班辩论打下群众基础,保证共同发言的质量,不至于使辩论只是少数辩手的事。由于事先准备得充分,同学们缜密的思维,诙谐的语言,使人耳目一新。

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引导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案例:法律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第一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时,其中一个知识点是:提倡每个公民要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工作岗位上做个好建设者,在家里做个好成员。好公民的标准是什么呢?我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有典型的,也有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事例,来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也能做个好公民。对于怎样做好建设者、好成员,同学们一下就可以说出许多能够做到的事情,特别是在家里做个好成员。

同学们的发言不仅进一步理解了内容,也使自己的品德、情感得到了升华。

(3)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新课程中,师生关系已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是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师要以亲切的言谈,优雅的举止,甚至每一次和学生目光的对视来实现交流,“亲其师则信其道”。

案例: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根据这一课后面的活动内容要求:

(1)再认识我们的学校

(2)绘出你理想中的绿色环保学校平面示意图

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相关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派出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动手描绘绿色环保学校平面示意图,在学生绘制时我观察各组绘制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绘制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最后让几个有代表性的设计图通过投影在全班展示,由学生进行讲解。

这样,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接近实际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能够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案例: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第三框——法律规范经济行为,课本中对生产者、销售者的行为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消费者也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教材中只是讲了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必须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发生了哪些不应该的行为?” 我根据课本内容提出以上设问,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并联系实际情况讲出了许多做法,如文明消费、遇到问题找消协、打315电话等。

利用设问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大胆创新了。如教材中编入的一些小栏目:身临其境、各抒己见、深思熟虑、大胆发言等。运用这些小栏目,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

案例: 大胆假设

第三框: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中的小栏目——身临其境,假如你被不法分子勒索,应该怎么办?在学生发言以后,我就大胆假设:假如你被不法分子绑架了,应该怎么办?(如苏北某中学一位初三学生离家出走,在外被骗并被软禁,后想方设法逃了出来)。学生热烈讨论,想出了许多自我保护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大胆假设,不仅使课本内容进一步深化,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在教学中首先应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学生未知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决不替代。

案例: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现自我

第七课依法制裁违法犯罪,这一课的内容如违法行为的含义、什么是犯罪、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了解。我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教学中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并通过表演小品、短剧等创设情景,学生的参与性很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新课程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学生合作的精神,发展与人合作的技巧。评价的内容不仅有对知识与技能的检测,也应有对过程和方法的评价,还应有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1)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对老师作出的评价,都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更多的看到别人的长处,策略的提出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虚心好学品德的绝好机会。

(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谁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种评价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完全按一个统一标准要求学生的做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理特点。

(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让我们乘着素质教育的强劲东风,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

政治教学反思周记篇六

今年我担任初一1、2、3、4四个班思想政治课教学,政治教学的内涵,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这一个月政治教学作以下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习者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或支架式教学的模式,主动创设开放的、充满着意义解释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强烈愿望,因此课堂教学要增强趣味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讲一些前沿科学知识,并从学科与生活、社会的结合点,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

总之,教师尽可能联系实际开辟多维互动的课堂,多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发挥,少一些条条框框,让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迸发出智慧的浪花,激荡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教师的劳动也就涌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政治教学反思周记篇七

让政治课堂充满乐感明溪一中陈海鹰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当代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视听条件,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有了随身听、复读机等视听工具。学校常可以看见一簇同学围在一起欣赏歌曲、同学一首歌的情景;家里父母常抱怨自己的子女老是改不了一边听歌一边做作业的毛病。音乐魅力无穷!作为教师的我就常想要是自己的课堂能像音乐那样富有吸引力那不知该多好呀!为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以经过选择、概括的声音为物质材料,按一定的规律结合和运动,构成音乐的外部形式(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密度等)和内部形式(重复、变化,对比、层递、发展、平衡等),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地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一首好歌往往是由诗的语言、美的旋律有机地结合而成的。首先,词作者用要诗的语言道出一种感受、描出一种意境或是抒出某种情怀。其次,作曲家要根据词的内容、音乐的运动特点,在整体结构上形成起(呈示)——开(发展)——合(结束)的基本模式。将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复调、力度和密度等,按一定的规律结合词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组合和运动,但在具体的作品中可以形式多样化,作曲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适当变化,曲式模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听众根据这些模式来掌握形式美并理解作曲家的意图,在传统模式基础上的创新更应提倡,以使曲式更富有新意、又充满生机。教师备一节课,犹如在创作一首歌曲。教师首先应学词作者将课堂内容用诗一般的语言——简洁、明了、优美表达清楚。当然,也应注意其通俗性。其次,还应将45分钟的内容、过程像曲作家一样按一定的旋律进行组合和运动,课堂应有相对稳定的模式,讲究“起、承、转、合”的结构,以便于学生理解、把握老师上课的重点、难点和意图。但更需要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课堂结构常变常新充满生机和活力。大家知道传统的授课模式往往是“复习提问——新课导入——学生自学阅读——教师讲解——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这样一些基本环节。稳定的基本模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教师上课的意图,明确自己听课的重点。倘若一陈不变则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只注重课堂教师讲解这一环节,其余几个环节则专心不够、效率不高。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发挥,长期以往课堂组织教学将出现空档,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实效。为此,我常根据授课内容,对传统的模式进行创新。如:提前将新课的授课重点用选择题的方式以猜猜看的形式,让学生先入为主,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说明。节奏和旋律是音乐语言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借鉴这两个要素的作用。大家知道节奏速度加快,意味着运动越来越活跃,可以产生紧张而激动的情绪;节奏速度放慢,会感到事物运动的松弛,情绪的放松和低落。当节奏与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时,可以很好地表现和传达思想及情趣,并使人产生快感和美感。如现代音乐冲破二拍子、三拍子,或四拍子的标准形式,作曲家探索了不对称型的种种可能,使城市生活的狂热步调、高度工业化社会的激荡和嘈杂,在日益复杂的节奏中找到音乐的表达方法。为此,教师的语言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思维特点和情绪状态等实际做到抑扬顿挫、有张有弛,把握好上课的节奏,使课堂既不会因持续的快、强节奏而感到烦躁、疲劳;也不会因长久的慢、弱节奏而感到昏昏欲睡。可将老师的讲解与提问、同学的思考与争辩、课堂的练习与小测等环节错落有致的结合起来,形成富有动感的课堂。如:老师或同学一段精彩的演讲,既能激发同学的情感,又能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但一堂都用演讲式的语言或许就达不到讲清基本概念、原理的功效。又如:分组对抗竞赛的形式,能加快授课节奏,增大教学密度,活跃课堂气氛。倘若逢课必赛那就不一定能调动学生的激情,反而让学生反感。

一首好的乐曲随着节奏、旋律的运动一般都有一个高潮点。据统计,音乐作品的高潮点往往设在“黄金分割点”上。其目的是使听众得到满足后,不致拖延太久,失去整体平衡感,而且作曲家还常将高潮处的旋律拿来作乐曲的过门。其实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也完全可借鉴音乐的这一特点,作好新课导入的设计,教学重点的处理,课堂高潮点的设置,使学生一堂课下来犹意未尽。旋律是音乐中最富有个性色彩,最为风格化的,它会因国家、民族、地区、时期、作曲家个性的不同而不同。这就犹如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个性化的上课方式一样。教师若能常听课,吸取别人上课的优点,或尝试一下别人的上课方式,或许会有许多惊喜的收获。这好比听惯了流行歌曲,突然换一首同歌一样,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正期望着老师能有不同风格的上课方式,教师也应具有演唱不同风格歌曲的能力。目前,思想政治课的课改目标以我之见也正朝着这一方面在作尝试。教材活动课的安排和设置就体现了这一趋势。活动课的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其实任何一个活动课的内容都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它可以开主题班会、辩论会;也可以搞社会调查、宣传活动;还可以做访谈、演讲等等。这就要求老师随内容的变化,调整上课的风格。让政治课堂充满不同风格化的旋律和节奏!音乐是运动的,它是时间的艺术,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出来,它随音乐的运动、时间的流动逐渐完成。它只作用于听觉,瞬间之后即行消失,为了加强印象,重复是不可少的,完全不变的重复容易使人单调乏味,带有某些因素变化的重复更富有审美效果,于是重复和变化成了音乐结构中重要的因素。课堂教学也是具有音乐这一特点,课堂教学中老师语言的重复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重复中的变化,对同一词语、句子、同一段话在重复时,可以通过音量、语速的不同进行重复,在改变节奏情况下重复,也可以改变调式或音准进行重复,还可以某个因素重复而其它因素不变。

只要老师在重复时注意变化就不会显得语言哆嗦,反而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牵制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适应对知识信息的接受,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也能让学生体会出我们所要强调的重点,准确把握我们重复的意图,达到我们重复的目的。如:我在讲货币概念时,我先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自己又读一遍“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不过我读时在“固定”、“一般等价物”、“商品”三个地方适当地提高语音、放缓语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这些地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思考,配以教师提示,明确“固定”的双重含义:一是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二是货币(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身上,弄清货币与商品、一般等价物的关系。从而达到我所重复的意图。音乐和教学都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需要积累也需要灵感,但我相信,只要政治教师做个有心人,让政治课堂充满乐感,放发出其无穷的生机和魅力,政治课就定能有生命力,也必将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政治教学反思周记篇八

教材滞后:政治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政性强,但作为政治教材,不要说一出版,就是在刚刚酝酿要形成文字时就已经滞后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教材的变化远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从而形成理论和实际脱节。教材的滞后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内容抽象:政治课教学没有数学的严密逻辑,也没有语文的优雅动人。政治是一门抽象的艺术,虽然说打开这扇大门,内容也是精彩纷呈,可以容纳下大到中美关系、印巴问题甚至奥运会、世界杯,小到生活中的买卖关系、人际关系等等。但大部分学生心中打不开这扇大门。这就要求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

效率低下:教学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把握知识,能够学以致用。但政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接受的东西却很少。在我做过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听课效率“时高时低”的占60%以上,“比较高”的才占百分之十几。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兴奋点少,常常是一个问题反复强调多次,但做题时仍是有大部分学生出错。如何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来学习政治,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效率,是摆在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就要有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成为学生亲与信的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个人的人格魅力。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大量背景材料的基础上,精通教材,熟知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教学新手段,运用教学新方法,研究思维训练新形式。并且要注意营造一个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以达到政治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能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动作把学生的心固定在课堂上。

首先,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学生不喜欢一个严肃古板的教师,尤其是一个严肃古板的政治教师。适当地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会调节课堂气氛,使原本艰涩的问题、尴尬的局面变得轻松自然。

其次,教师要注意教学案例的新颖性:针对教材的滞后性,政治课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充实内容,从而使理论更加切合实际,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最后,教师要注意理论的形象性:针对内容的抽象性,教师要想办法把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说运用投影片、漫画、表格、电子板书、录像资料、寓言故事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如在讲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时,恰逢中国“入世”。我选择了水均益主持的《焦点访谈》中的一个片段:水均益的一段评述和入世时的一个镜头。并且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要入世?中国为什么能入世?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出中国和世界是密切联系的,从而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就会使学生厌烦。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精讲,学生可以理解的东西就不要多讲,学生能自己明白的问题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互相讲解当小先生。适当的练习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但如果练习不当,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同样要讲究“精”字,要相信学生,放手学生,防止滥做习题,也不宜搞一些偏、难、怪题,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总之,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搞好政治课教学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许多可行的方法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

政治教学反思周记篇九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反省,来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能。在从教的时间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一直在进行教学反思,以求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就是这个道理。平时在教案书写中,除了符合学校要求外,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份教过的教案,我都会认真的回顾并进行诊断,开出教与学的“病历”,并且对这些“病理”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这些教学“病理”的“处方”。学校远程教育培训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提高的平台,通过学习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获得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指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时我还非常珍惜并利用进修等渠道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争取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名家名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时代呼唤教育创新。传统的政治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教师启动问题多,学生启动问题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等等。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开展教学工作前,我先对初一教材做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新课标》指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不同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而且现在新教材的可读性强,知识点较少,还增加了一些漫画和相关图片,教材以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方式呈现,学生都比较喜欢这门课。因此,我们初一的备课组对每节课的教学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力求精心设置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课堂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教学中要扩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上“文明交往”一课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打电话找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根据教学内容,还可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课中,我选取我国“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通过多媒体把相关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水平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到上课的气氛中,我就经常用一些诗歌、音乐、故事、事例等导入新课,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完成了状态的转换,从而使整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比如,播放歌曲《我是女生》,每个人都懂得男生和女生之间是有诸多的不同,而且之间的相处也要注意很多礼节,那么男生女生到底怎样交往才算正常、合乎礼节呢?从而导入教学主题——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引用“一封情书”的案例来引出——青春期的男女生应如何解决对异性产生的好感。等等。

听过有经验的老师上的课,不由得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同样的材料,类似的材料,课堂的引导和把握就不一样,效果大不一样。听过精心准备的公开课,由衷赞叹。一堂高质量的课,准备的工作量真的很大,真希望随着新教材的逐步推广,各校教师能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共同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当然,我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也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各个环节的衔接,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时间的安排上和对学生的启发上的不合理之处等等。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达到一种“亦师亦友”的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