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黄河颂》教案设计(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6:51:55 页码:14
2023年《黄河颂》教案设计(大全8篇)
2023-11-13 06:51:55    小编:zdfb

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教案的编写要注重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示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黄河颂》教案设计篇一

1、学会本课“魄、障、哺”等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中感悟,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

3、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黄河形象,理解黄河精神,体会语言妙用。

感受黄河形象,理解黄河精神。

自制课件。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通过先自主后交流的学习方式,把黄河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部分与同学交流,说明你的理由。

2、通过交流总结出黄河的精神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支撑你的观点吗?5分钟后小组汇报。

此间,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把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行二次备课,准备呈现问题。为下一步兵教兵的互动交流学习打基础。同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准备把好的方法发扬光大。

1、指明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诗歌。

2、把你印象深刻的部分多读两遍,准备读给同学听。

3、把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读给同学听,并说明你印象深刻的理由。

4、如果有人和你印象深刻的部分相同,你的理由和别人的一样吗?你有补充吗?

1、你觉得黄河的精神是什么?

2、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支持你的'观点吗?

3、除此以外,你知道的有关黄河的精神还是有什么?有材料支撑吗?

包括修辞方法,包括分段,包括学生可以发现的一切。

1、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2、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歌颂黄河的?

3、尝试背诵歌词。

4、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你完成学习目标了吗?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黄河颂》教案设计篇二

1、识记诗中的一些字词,读准字音,并体会诗中的一些句式和修辞的用法。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重点难点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准备相关资料设计说明个案补充。

教学环节。

由描写黄河的古诗词名句导入。

生:七嘴八舌话诗句。

师:肯定学生的内容并适当作出补充。

生:讨论学案课前准备部分。

生: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感情:

1、进行个性化诵读课文。

2、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歌中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诗中哪一句给了你强烈的感染?并说说理由。师:指导诵读。把握节奏、体会感情。生:分析课文内容。并组内讨论问题:

1、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师:作出评价,并作出补充。师生合作分析作者感情。生:积累与黄河有关的各种知识点。并完成学案达标题,并讨论答案。生:当堂背诵优美语句。

1.用学生感兴趣的诗句导入,引出本文内容。

2.了解本文的体裁、作者,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3.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线索及情节。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复述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及分析能力,深入发掘文章内容。

5、培养学生说真话的品质,通过不同意见的讨论,

开阔学生思维,培养良好品质。

学生自主学习指导:

1、读课文,反复品析2、读课文方法指导。3、赏析方法指导。

《黄河颂》教案设计篇三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阅读诗歌体会语言,体会作者澎湃激越的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学习过程](教师寄语:走进课文,与课文和作者交流;走出课文,与生活和他人对话;这是阅读成功的必经之道!)

(教师寄语: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

1.生字注音

气魄( ) 哺( )育 山巅( ) 澎湃( ) 狂澜( )

屏障( ) 浩荡( ) 臂膀( ) 九曲连环( ) 浩瀚()

缅()怀 泛滥()  蹂()躏() 繁衍()

2、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哪些方面的知识?

3、黄河为什么称之为母亲河????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难或疑惑?提出来与同学交流。(如: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3、歌词中哪些语句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5、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写出三个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并标明作者及出处。

6、和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名言很多,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并简要介绍相关的故事。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2、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

2、【知识卡片】(试试自己是不是记忆能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颧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颂》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语言智能发展目标。

(1)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3)能初步学会运用英特网和图书馆搜集黄河相关的资料,并做初步的整理。

2、音乐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倾听《黄河大合唱》组乐,特别是课文部分《黄河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感染力。

3、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或信息共享来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设想:

《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气势磅礴,直抒胸臆,读来琅琅上口,使人受到无尽的感染。所以本课教学应以学生诵读为主,从诵读中领会它的思想内容,体会它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重点感悟诗歌的第二节。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与黄河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黄河大合唱》各个部分的mp3音乐和课文录音及黄河景色的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

2、同时黄河景色图片联播。

(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学习课文之前同学们先七嘴八舌地说说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黄河的相关资料,3分钟后每组推选1人小结你组搜集到的资料。

(既是对搜集的资料的一次整理,也是借此对搜集资料的方法技巧的一次交流,更是对团队协作的人际交往智能的一次锻炼)。

三、多角度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教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初步感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进一步感悟,并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及作者的情感。

3、学生齐读再进一步感悟。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通过反复地朗读,既增进了对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有一个丰富的感性体验,也是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语言智能的一次锻炼)。

四、欣赏质疑。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诗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5、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简述理由。

6、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

四、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配乐朗诵、理解性欣赏朗诵,既可以增进了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文的语言智能。)。

五、课外作业。

1、背诵本首诗。

2、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计划开一次以“黄河”为专题的主题班会。

3、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之所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朗诵和搜集资料的语言智能的发展,也为后续学习做一点准备。)。

《黄河颂》教案设计篇五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诵读、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图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诵读感悟。

2.再播放录音,学生小声跟读,要求尽力揣摩,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其中一节,学生品评:请学生给老师做个点评,要求说出教师读的优点和欠缺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为什么。(互动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

4.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一节大声朗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5.展示学生诵读成果。找3~4名同学读,学生互相品评、交流。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并作重音、停顿指导。

6.你认为谁读的哪一段最好,为什么?(交流)找出一位读的最好的同学,大家模仿他的感情和基调在小组内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豪迈、激昂的情调和诗人的爱国情感。

7.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齐读本诗。

三、研讨诗歌内容。

1.解题: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抓住“颂”字)。

2.小组交流:全诗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容)。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分组交流,得出答案)。

4.先烈们抛头颅,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满怀着对先人的无比崇敬和对祖国山河的无上热爱。再来颂读诗歌。

四、拓展延伸。

1.欣赏《黄河大合唱》,交流你所获得的感悟,并写下来。

2.搜集描绘黄河的图片、文章、诗词、乐曲,欣赏交流。

五、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感情豪迈,格调高昂的诗歌,诗中饱含者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诵读和感悟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研读课文内容上,让学生交流、讨论、合作、质疑,使学生在合作互助的基础上,动起来,成为课堂钻研知识、领悟情感的主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黄河颂》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三)、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

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大屏幕上打出黄河的图片,老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作出如下的解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播放音频:《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保卫黄河》。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朗读: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3、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4、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5、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6,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一)、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四)、品尝“颂黄河”部分。

1、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 了黄河。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明确: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小结。(大屏幕显示下列板书)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课文中值得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主要有:(1)呼告(2)反复(3)比喻拟人

说一说在读诗时,你从诗句中想到了什么?可结合一句诗来想像,也可结合几句诗来谈,还可结合全文来说。

2、课后向老人询问抗日救亡时的小故事。

《黄河颂》教案设计篇七

1、请同学们听范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黄河颂》配乐朗诵)。

2、通过你对诗的理解,大声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

3、大家在充分领悟诗的情感基础上齐读全诗。

大家读的不错,如果想要读得再好一些,这就需要同学们深入了解课文,深刻领悟诗的内涵和意境。

《黄河颂》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魄、障、哺”等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中感悟,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

3、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黄河形象,理解黄河精神,体会语言妙用。

感受黄河形象,理解黄河精神。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目标: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更是我们的母亲河,因为那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那里有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黄河岸边曾经留下了李白、王维的千古绝唱,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也曾写下了一首不朽的篇章,那就是《黄河颂》。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朗诵词《黄河颂》。学习本节新课,要完成这样的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魄”、“障”、“哺”等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中感悟,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

二、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通过先自主后交流的学习方式,把黄河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部分与同学交流,说明你的理由。

2、通过交流总结出黄河的精神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支撑你的观点吗?5分钟后小组汇报。

三、教师桌间巡视,学生自主或交流。

此间,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把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行二次备课,准备呈现问题。为下一步兵教兵的互动交流学习打基础。同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准备把好的方法发扬光大。

四、集体汇报交流。

(一)、根据自学指导1汇报。

1、指明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诗歌。

2、把你印象深刻的部分多读两遍,准备读给同学听。

3、把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读给同学听,并说明你印象深刻的理由。

4、如果有人和你印象深刻的部分相同,你的理由和别人的一样吗?你有补充吗?

(二)、根据自学指导2汇报。

1、你觉得黄河的精神是什么?

2、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支持你的观点吗?

3、除此以外,你知道的有关黄河的精神还是有什么?有材料支撑吗?

(三)通读全文,你还能从文章中发现什么?

包括修辞方法,包括分段,包括学生可以发现的一切。

(四)对于学生的汇报,注意抓课堂的生成,充分利用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深入学习。

(五)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五、及时训练:

1、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2、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歌颂黄河的?

3、尝试背诵歌词。

4、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

六、结合目标总结。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你完成学习目标了吗?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3.初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4.初一语文的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