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9:03:46 页码:8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模板10篇)
2023-11-12 09:03:46    小编:zdfb

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激情和梦想,如何实现这些梦想是人生中重要的课题。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篇一

我的家乡在铜梁,那是一个美丽的“山水园林城市”,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也是“中国龙灯民间艺术之乡”。

家乡的元宵节是与众不同的,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下面就让我当一回小导游,领着您走走看看吧!

(一)逛龙城。

元宵节这天,人们早早地起床了,人们穿上好看的衣服,有的乘上“城市巴士”,有的开着私家车,有的骑着自行车、摩托车,还有的干脆步行来到城市的繁华区域步行街。瞧,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什么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都汇到一起了。小孩子嘴里吃着羊肉串、冰糖葫芦、棉花糖,大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街上耍猴戏的,抽奖的,敲锣打鼓的随处可见。各种吆喝声、鞭炮声、音响声汇成一首美妙的音乐。

(二)观龙灯。

铜梁龙灯各式各样、栩栩如生。铜梁的各个公园,各个路口转盘,还有白龙大道等地方都扎着龙灯。龙灯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反应五个铜梁的,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摹自然风光的,有描绘人物形象的。龙灯的色彩鲜艳夺目,特别是到了晚上,灯亮了,五彩斑斓的彩灯把造型独特的龙灯映照得更加光彩夺目,让人流连忘返。

(三)看龙舞。

最有特色的要数看龙舞了。铜梁龙舞享誉国内外,还到国外多个国家演出过呢!晚上到了,人们从各个方向涌向了龙舞表演场地人民公园,那里人是山人海,把公园围得水泄不通。八点整,玩火龙开始了。只见火龙周围打铁水的人把铁水打向天空,顿时,天空中火树银花,像无数颗晶莹耀眼的流星撒落下来,人潮立刻向后退。这舞龙队员打着赤膊,光着脚舞动着火龙在火花中不停地穿梭。火龙一会儿在空中盘着,一会儿在追着龙珠戏耍,一会儿又在火光中飞舞。到处是火光,人们尖叫起来,无不为这场景所震撼!

作为铜梁人,我骄傲,我自豪。我爱家乡的元宵节,更爱我的家乡!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篇二

“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这在我的家乡是元宵节的习俗。在这热闹的一天中,我们会吃汤圆、迎灯等,在这天里,我们会体会到“闹”元宵。

在元宵节这天,人们会做汤圆,汤圆象征团圆美满,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先把糯米粉用开水烫好,再和好面团后醒发一小时,再准备好自己喜欢的馅,接着把糯米面团分成一部分一部分摁扁,放入馅料,捏好,去掉多余部分的面团,弄成一个个的小圆形。最后把它们都放进锅中煮熟。

等家里人回来后,把汤圆盛在碗上,每人一碗。我一闻,“哇,好香啊!”我叫到。刚会说“婴语”的小孩子,会帮忙做家务的大孩子,白发苍苍的老孩子,只要提到汤圆,谁不想马上吃一口呢。我大叫道:“哈哈哈,我要吃三碗,你们自己分配剩下的。”我一口吃下去,忍不住想吃第二口、第三口……吃完后,我的肚子变成了一块大石头,重得我一步也走不了了。这种感觉像是石头压在一张纸上,就像有狂风暴雨也起不来。

太阳落山了,元宵节又一个高潮向我们冲来,它便是迎灯。听爷爷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迷路降落人间,却被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天神知道后十分震怒,就让天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间降火,把人们烧死。天帝的女儿十分善良,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众人知道后十分焦急。过了会,有位老人想出个法子,把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日,每户人家都在家中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花,让天帝以为人们被烧死了。在那一天,天兵看到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报告天帝人们被烧死了,人们才保住性命,从此以后,正月十五家家挂灯笼。”

我们先到庙前,等待佛祖,跟着佛祖走,打开灯,跟着佛祖在家乡逛一圈,后来人越来越多,整个队伍人山人海,就像一条火龙来这做客。有些人家拿出贡品祭拜,有些人家放鞭炮,有些人家跟着走。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那里就有炮声,这个夜里炮声不断,有的人放烟花,有的放超大威力的炮,有的放小型炮。我们一路上跑来跑去的,就像小偷偷了东西一样,不知疲倦。那惊天动地的炮声吞噬了我们的说笑声。

那“噼里啪啦”的声音还时时在我耳边徘徊,我盼望它明年元宵早点到来。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篇三

哇!太美了,透过烟雾缭绕的天空,看见圆盘一样的月亮,平时北方的天空都是由星星来点缀的,今天却换了主角。只见一朵朵金黄色的菊花,在空中绽放开来,他慢慢的吐均匀的菊丝,一丝丝一缕缕好漂亮。看那边随着姐姐手指望去,无数朵的百合花竞相开放;争先恐后好像闻到了百合的清香,很是温馨,此时我们好像沉浸在了花的海洋。

看完烟花,我和姐姐弟弟提着妈妈自制的小灯笼到村外去丢病,嘴里念叨拉拉拉病,来年不生病。听奶奶说这是我这里老早留下来的传统,就连不会走路的小孩子,也是由大人抱出来丢病,图个平安。

走到街上看到一群人围在用玉米桔点燃的篝火旁,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几个老人坐着小板凳围在火焰旁,伸出长满老茧的双手取暖,嘴里说着什么,火光映在脸上很是慈祥,那边有几位叔叔从自家墙边抱来玉米秸继续把火焰燃的更大,大家都希望生活的像火一样。

怎么样,这就是我的家乡有着古城之称的河北保定。虽然没有大城市的多彩多姿,却充满了浓浓的乡情韵味。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篇四

每个人的家乡都是特别,的特别的景色,不一样的特点,还有特别的风俗。提到风俗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呢?你最喜欢哪一个?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我们的家乡会闹元宵,这是我最喜欢的习俗。

当夜幕悄悄降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门前点上蜡烛,放鞭炮,烟花等。还会吃汤圆,家家户户都挂大红灯笼,并且夜晚吃过饭后,人们会提着灯笼到田地里去放天灯。

据说元宵节来源于东方朔帮助一个叫做元宵的宫女的故事。元宵姑娘思念亲人,东方朔便设法让汉武帝下令全城都点灯、放炮、煮汤圆,并且让人们都去观花灯。这样一来元宵姑娘的亲人能进城观灯,就这样元宵姑娘与家人相聚了。于是每到正月15就会全程点灯放烟火。因为元宵汤圆做的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做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而元宵则象征着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团圆圆,还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正因如此,我特别喜欢吃圆,美味极了。

晚上吃过元宵我就会提上灯笼去找小伙伴一起玩。街上灯火通明,每个人手中的灯笼都不一样。有莲花的,苹果的,动物的……各式各样的灯笼让人眼花缭乱。

然后就是放天灯,也就是许愿灯,许多人都放。我们都是十五前后放。在月夜下一盏盏天灯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缓缓地向美丽的天空飞去,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样的画面美丽啦,温馨而又美好。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篇五

中华儿女从来就视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由此被称为“龙的传人”。在闽西连城县姑田镇的游大龙,闻名遐迩,有“天下第一龙”之称。

正月十五元宵节,客家人都有游大龙的习俗。大龙是用纸、竹篾和木板做成的。从傍晚三四点开始,有游龙的家庭便把一节节的龙灯抬出来,到指定的地点拼接起来,整条龙约有40~100节不等。龙尾是单独擎立的举着,距离龙身数十米外。表示着“神龙见首不见尾”。

第二天一早,人们抬着大龙四处游行给大家带去好运。正午,大龙直奔指定空旷田野处,预备焚烧。在那儿要堆一堆五百平方米左右的干稻草,并摆上贡品。之后游龙要绕稻草堆走三圈,人们又一次兴奋、快速地奔跑起来。龙灯因互相挤压而破烂不堪。有趣的是大龙出游的时候人们是比谁家制作的龙身最漂亮,游龙结束时却是比谁家制作的龙身最破烂,才意味着谁家最吉利。最后人们把龙身与稻草堆一起焚烧干净,这象征着真龙火化升天,能保一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姑田游大龙是我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它曾被列入过吉尼斯纪录,当时的大龙有两百三十七节,远看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山间。它真不愧为客家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同样的我也期待这的元宵盛宴,相信这又是一次视觉的享受!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篇六

今天是元宵节,爸爸和妈妈一起去买了许多汤圆。

妈妈把煮熟的汤圆端到桌子上。小明和小红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小明和小红一边吃一边说:“真好吃!”爸爸说:“当心烫,小心噎住!”小明和小红说:“知道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篇七

儿时有关过年的记忆里,少不了元宵节的玩龙灯。

在老百姓心里,过完元宵节才算是过完年。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

“龙”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神圣和吉祥的象征,在元宵节,古镇人们会用“玩龙灯”这样的形式来表达着他们的欢快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同时它又有着驱邪除瘟,去灾祈福保雨水及时、五谷丰登的深刻寓意。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元宵节看了龙灯才不会生病,龙,是吉祥的象征。大人们用简单的语言形容“龙”,却让我记忆一生。

从过年开始,就期待着元宵的龙灯。龙灯在哪里,成了一个谜,问大人,说龙灯还在下埸高石坎那里慢慢做,要正月十五才会大驾出门。

一股莫名其妙的吸引,想先看一下龙灯,于是,一个人跑到高石坎,寻找龙灯究其在哪里,找啊找,东瞧瞧西望望,终于看见有人正在做龙灯。

一间很大的房子,有两个巧匠正在精心制作龙灯,他们用一节节竹子,一根根篾条,一张张红纸黄纸,地上一盆浆糊,粽刷将浆糊在捆好的龙头龙身上刷呀刷,将裁好的纸慢贴上去,先做成一节一节的龙头龙身。听他们说,等几天龙灯出门,再用几尺布将龙身联结,外贴黄纸,拉到屋檐下去排列好,再用颜色笔勾画成真龙,并将龙尾要做成非常灵活的“龙摆尾”。一条彩龙才能隆重推出。

元宵节一大早,又去看看那条龙,果然出现了一条:龙首红麟,生动逼真的龙灯。龙灯有九个节,毎个节用一根竹竿支撑,另有一根竹竿上顶着一个圆球,巧匠们说是这条龙的夜明珠。

一会,来了一大拨人,高桶锣鼓打起,大铜锣小庆庆敲起,热闹了好一阵,突然,锣鼓声停息,听有人大声说:祭龙开始。原来,在出灯之前,要为龙灯开光请神!

祭龙请神是很有讲究,法师要写道文书,香蜡纸烛,瓜果蔬菜、刀头肉餅活公鸡,用公鸡头冠上的鲜血在龙头上画上神符,然后再滴三滴血在酒碗里,法师边念咒语边用带有鸡血的酒喷在龙身上,这样才能激活神灵。

现在看来,这种祭龙仪式应该列为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是一种寄托和祝福,更是中华龙家乡龙的优秀文化传承。

期待的十五晚上终于来了,晚饭后我们在父母的带领下,就来到了下埸的街头等待着,那不是等待,是在迎接心中的龙。

大人们互相拉着家常,或互致元宵的祝福,小伙伴们在街心互相嘻嘻笑笑,偶尔,有几个小火炮点燃,捂着耳朵看着点燃的引线,听到很小的“砰”的火炮声,又放开耳朵拍手欢笑。

当月光洒满大地的时候,石板正街两侧已经人头涌动,共同期盼着元宵节的龙。

“龙灯来了”,有站在街心的娃儿在吼,其实是龙灯正在慢慢地伸展出雄壮而美丽的长龙。

一阵阵热烈奔放的鞭炮声,一声声急促的铜鼓锣,腾空而起的火药花,映衬着美丽的龙。

只听有哨子响,龙的两侧同时点燃了很多煤油竹筒,火稿的亮光啊,照亮了街头,照亮了龙,照亮了人们眼睛的方向,照亮着人们心中的幸福。

龙灯真的来了,在没有电灯手机的時代,元宵节龙灯是那样的耀眼夺目,其实就是由铜鼓声,唢呐,火把,鞭炮,火药桶围绕的一条纸龙。

龙灯经过我们了,只见最前面的是一面彩条横幅,上书,“朱沱龙灯欢度元宵”。彩条下面有领导和劳模,锣鼓声此起彼伏,旁边还有人戴着“治安”的袖笼笼。

龙来了,龙头左右摆啊,想吃前面的“夜明珠”,夜明珠在龙嘴边晃呀晃,就是不让他掉在龙嘴里,是龙在戏珠,还是珠在戏龙。走上十来米,珠先停下,原地戏龙几分钟,一条不长的老街,要两小時才能走过。

这哪是九节龙哦,龙的后面,还有四个壮汉抬的'大火炉,有风箱和铁锅,铁锅内的铁水哦,真红。人们在治安员的引领下,很自觉地跟着前面的龙,前面的龙头扭头回望看看龙尾,看到的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长龙,龙与人紧相连,人与龙共舞,我们才是真正的中华龙。刚刚站在街檐两边的人群,汇成了江边古镇的一条长龙,在人们的元宵节日中,缓缓前行,给古镇人们带来深情的祝福。

此刻,虽不能用“满城灯火璀璨,万巷人头攒动”的词来形容那時的埸境,至少是可以形容当时过元宵节的一种深切感受。

跟着龙灯,慢慢地走啊,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脚都要走不动了,元宵节太热闹,又感觉似累又不累,因为,重头戏还没来呢,最后,龙要与铁水拼博,这才是元霄节玩龙灯的最刺激的顶峰。

龙灯到了杂粮市坝坝,龙灯原地起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治安员忙着驱赶人群,为泼铁水让出通道。

趁人们还在退让之中,只见铁水冲云霄,龙在火雨中翩翩起舞,火红的铁水绽放出龙的铮铮铁骨。在那没有彩灯射灯的時代,那一颗颗瞬间即灭的火花,粒粒是那么的耀眼夺目,花在空中盛开,落下的是滚烫的火珠,掉在身上,有被小小烫伤,人们却认为是遇到了最吉祥的星座。高兴啊,铁水中的火龙,家乡的元宵节,你有条醉人的龙。

泼完铁水,龙灯也满身烧了些纸洞洞,但骨架依旧。人们在欢快声中渐渐散去,此时月亮也圆了。

皎洁的月光里,才能真正看出龙的身姿,龙的形象,脑海里不断地涌现出龙的传说......

家乡古朴典雅,欢快悦心的元宵节,今天你还有木有?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篇八

说到元宵节里的汤圆,谁口中不是立刻有一种甜甜糯糯的感觉。“把糯米粉赶成面团,再包裹上那浓浓香醇的芝麻酱……”啊,想一想都快垂涎三尺了。

“开始做吧!”妈妈终于说开始做了。

我看着妈妈正在做汤圆:先用糯米粉包裹自己的双手,再把糯米粉放在碗中,加入热水,慢慢的搅和儿,至成型。接下来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调芝麻酱,因为调制时会飘一阵子芝麻的香味,那气味可香醇了,有一股现磨芝麻的馨香,而且仿佛自己就在磨芝麻;看见妈妈熟练地把一大坨和好的糯米团,一次一次分成几块几块的小团,每一个都是那么的均匀,我看见妈妈拿擀面杖轻轻把一小块糯米团擀开,用勺子舀一大勺的芝麻糊进去,只见妈妈手一合一滚,一个圆润的汤圆就做好了。

看着那外表光滑白胖胖的汤圆“哇!我要吃,我好饿~”我咽了咽口水,妈妈点了点头,知道了我的意思。

她把锅里放满了水,用火烧着。我看这水里那白色的泡泡,我就知道水肯定被煮的头晕目眩了,那热腾腾的水蒸气打在脸上可舒服了,又热又绵,我看着菜板上摆的整整齐齐的汤圆,仿佛我已经吃到嘴里了,它刚进嘴就爆汁,那浓浓的芝麻酱香打开了我的味蕾,又甜又糯,堪称天上无地上有的传统美食。

啊!妈妈终于把汤圆下下去了,我看着汤圆们紧紧的挨在一起,你拥我挤,本该沉暗的汤圆变得晶莹剔透,透的都好像能看见芝麻馅儿了。用锅勺轻轻一搅,仿佛嫩的一碰就破了,汤圆一个比一个激动,纷纷都脱下了外衣,本该清澈的汤汁,变成了浑浊的污水一样。当看着它们一个一个都浮了起来,一个好消息告诉你,可以开动了!

坐在饭桌前和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起,享用这份美食,一定别有风味!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篇九

北京的春节举世闻名,贵州的泼水节也享有名誉,云南的火把节占有一席之位,说起我家乡的元宵节,虽然名气上一点优势也没有,但热闹、祥和、喜庆,令人欢乐的今日,让我回味无穷。

说起我家乡的元宵节风俗的“大哥”,那当然是接菩萨了,在我的家乡接菩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每年元宵,抬着菩萨会走遍整个镇子,每到一个村落,他们会把菩萨放到当地的庙里,让当地的人祭拜,祭拜完后,再换一个地方,说起抬菩萨的人,都是镇上自愿报名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有一些人在后面敲锣打鼓,吹号,扛着一些旗子和拳头之类的东西,菩萨每到过每家门口,每家都要烧香,放鞭炮、烟花,非常热闹。更壮观的'还在后面,菩萨到一座庙里,家家户户都要摆上贡品,还有酒,都是各自家酿的上好米酒,不仅如此,每家每户还要烧香跪拜,在香炉里,各式各样的香都有,有花纹的,没花纹的都有,这是每家每户的心意,他们希望菩萨能保佑他们平平安安,收成良好,儿女发财,孙子孙女学习步步高升这样美好的生活,可见菩萨在家乡人心中的有着多么崇高。

家乡的元宵不仅名风民俗多,传统食品也多,在元宵节,家家户户必须做米果,米果是先把米用水泡,几小时后把它打成米浆,然后放到锅里煮,遍搅拌,煮好后,用一中传统的木锤打得更筋道,再把米果分成一块一块再放入切好的素菜,素菜也有讲究,要新鲜,把菜切成末,把菜放到米果包上,跟包饺子差不多,再蒸一段时间,就可以吃了,还可以把米果做成各种味道的,在元宵节那天,亲戚都会来吃米果,元宵节那天,汽车、摩托车,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非常热闹。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如果你要来我家乡参观,我随时欢迎。

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00字篇十

说起我的家乡东庄镇,现在一年中最热闹的要数请吃“元宵宴”了,就是在元宵节这天中午,主人要在家中宴请亲朋好友,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国事、家事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今年元宵节一早,我起床后走到院子里,发现爸爸已经采购回来了,我一看,就嚷了起来:“今天可要大饱口福了!老爸,都买了些什么好吃的?”“以往有猪蹄、排骨就算是好的了。”在一旁抽烟的爷爷迫不及待地接过话来说,“现在吃的可是鲍鱼、九节虾了。你看那一袋章鱼,就值1000多……”我有点儿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不解地问:“为什么吃这么好的?”“你小孩不懂了吧!”爷爷踱到大理石茶几前,喝了一小口茶,接着说:“以前我们东庄叫‘界外地’,意思是穷得‘不在官方统计之内’,而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我们东庄人开的民营医院,据说全国80%的民营医院是我们东庄人开办的。一年挣个几十万、几百万的多着呢。今天来的客人,你姑丈、表叔个个都是老板。还有你叔叔公司的老板也要来,我们得好好感谢他,是他带上你叔叔出去闯,我们家才有了这幢五层楼。所以,今天这酒席得办得好一点……”

临近中午,客人们陆陆续续地来了,院里院外停满了小车。爷爷不得不充当临时的“交通警察”了。元宵宴席终于开始了,席间舅公感慨地说:“我今天在厦门还以为赶不回来吃元宵宴,没想到这高速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我从厦门回来只用了两个小时,福建这几年变化真是太大了!”

大家听了舅公的话,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起了福建这几年的变化。我在一旁听得入了迷,这时姑丈举着酒杯对我说:“阿静,想什么呢?你现在可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将来建设我们福建的任务可都落在你们肩上。”“放心吧!我们这群零零后可不是吃素的。”我一本正经地说道,大家听了哈哈大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