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论文(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3 12:18:25 页码:7
最新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论文(5篇)
2023-03-13 12:18:25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论文篇一

故障诊断与排除

摘要

在我们驾驶汽车时常常会遇到汽车转向系统方向盘转向沉重的现象。汽车转向系统各个部分的作用、组成、主要构造、工作原理及可能出现的故障,同时提出了对出现的故障进行维修的可行方案。本文就对汽车转向系统的转向沉重的故障故障进行解析,并且提出排除这些故障的一些方法,运用合理地诊断方法进行对转向系统的优化,从而提高汽车驾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关键词:汽车转向系统,工作原理,故障,维修

转向系统转向沉重分析

汽车行驶中驾驶员向左、右转动转向盘时,感到沉重费力,无回正感;当汽车以低速转弯行驶或掉头时,转动转向盘非常吃力,甚至打不动。

1.故障现象分析

转向沉重的根本原因是转向轮气压不足或定位不准,转向系传动链中出现配合过紧或卡滞而引起摩擦阻力增大,从而引起转向沉重。汽车在行驶中,转动转向盘感到沉重费力,转弯后又不能及时回正方向。

(1)转向器的原因

1)转向器缺乏润滑油。

2)转向轴弯曲或转向轴管凹陷碰擦,有时会发出“吱吱"的摩擦声。

3)转向摇臂与衬套配合间隙过小或无间隙。

4)转向器输入轴上下轴承调整过紧,或轴承损坏受阻。

5)转向器啮合间隙调整过紧。

(2)转向传动机构的原因

1)各处球销缺乏润滑油。

2)转向直拉杆和横拉杆上球销调整过紧,压紧弹簧过硬或折断。

3)转向直拉杆或横拉杆弯曲变形。

4)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间隙过小,或衬套转动使油道堵塞,润滑油无法进人,使衬套与转向节主销烧蚀。

5)转向节止推轴承调整过紧或缺少润滑油或损坏。

6)转向节臂变形。

(3)前桥(转向桥)和车轮的原因

1)前轴变形、扭转,引起前轮定位失准。

2)轮胎气压不足。

3)前轮轮毂轴承调整过紧。

4)转向桥或驱动桥超载。

2.故障排除方法

1)顶起前桥,转动转向盘,若感到转向盘变轻,则说明故障部位在前桥、车轮或其他部位。此时应首先检查轮胎气压,如

气压偏低,则应充气使之达到正常值,接下来应用前轮定位仪检查前轮定位,尤其应注意后倾角和前束值,如果是因为前束值过大造成的转向沉重,同时还能发现轮胎有严重的磨损。

2)若转向仍感沉重,说明故障在转向器或转向传动机构,可进一步拆下转向摇臂与直拉杆的连接,此时若转向变轻,说明故障在转向传动机构,应检查各球头销是否装配过紧或止推轴承是否缺油损坏,各拉杆是否弯曲变形等,通常检查时,可用手扳动两个车轮左右转动察看各传动部分,并转动车轮检查车轮轴承松紧度。

3)拆下转向摇臂后,若转向仍沉重。则转向器本身有故障,可检查转向器是否缺油,转动转向盘时倾听有无转向轴与柱管的碰擦声,检查调整转向器主动轴上下轴承预紧度和啮合间隙,转向摇臂轴转动是否发卡等,如不能解决就将转向器解体检查内部有无部件损坏。

4)经过上述检查,如仍不见减轻,可检查车桥、车架或下控制臂(独立悬架式)与转向节臂,看其有无变形,如发现变形,应予修整或更换。同时检查前弹簧(板簧或螺旋弹簧),看其是否折断,如有折断则应更换。

详见图1所示动力转向系转向沉重助力部分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图 1动力转系转向沉重助力部分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结论

(1)要求转向盘应转动灵活、操纵方便。

(2)要求转向系统在任何操纵位置上都不允许与其他部件出现干涉现象。

(3)转向轮转正后应能够自动回正,以使机动车具有稳定的直线行驶能力。

(4)机动车在平坦、干燥、坚实的路面上行驶时不应跑偏,转向盘不应有摆动或路感不灵显现。

(5)转向节及转向臂、转向横、直拉杆以及球头销不允许有裂纹和损伤,球头销不得松旷,汽车改装或修理时横、直拉杆不允许拼焊。

以上性能与转向系的结构参数有关。

参 考 文 献

[1]林逸,施国标.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j].公路交通科技,2001.6.2.

[2]刘波,朱俊a16-汽车转向系统维修实例[j].科技文献,2011.02.20.

[3]齐志鹏.洪湘.汽车转向悬架制动系统使用与维修问答[j].金盾出版社.2006.10..

[4]谭本忠.看图学修汽车转向系统 [j].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28.[5]郭丽萍.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eps)原理浅析[j].城市公共交通,2003.6.

小组成员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论文篇二

泉州师范学院应用科技学院

实训专题报告

题目: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

专业年级:11汽检1班

学号:11065000

4姓名:李泽魁

指导教师:邓腾树

实训单位:泉州福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完成时间:2014年05月 18日

浅谈汽车转向系的故障诊断

摘要:转向系统的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减少交通事故以及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车辆高速化、驾驶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针对更多的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易操纵性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转向系、故障诊断

一、汽车转向系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经常改变其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就是改变和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装置。现代汽车转向系按动力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与动力转向系两大类。

机械转向系是以驾驶员的操纵力作为能源,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与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汽车转向时,驾驶员对方向施加一个转向力矩,转向盘则以某种角度度向指定方向转动。该力矩通道转向柱传给转向器,经转向器降速增扭改变力矩的传递方向后传递给左、右横拉杆。横拉杆推动转向节臂运动,带动转向节转动,从而使左、右车轮偏转相应的角度,以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转向结束后,将方向盘恢复原始位置,使转向车轮恢复直线行驶位置。

二、转向系故障诊断

(一)汽车转向系故障诊断

1.转向沉稳

(1)故障现象

汽车转弯时,转动转向方面盘感到吃力,且无回正感。当汽车低速转弯行驶和调头时,转动转向盘感到超乎正常的沉重,甚至打不动。

(2)故障原因

转向沉稳的原因与轮胎气压不足及悬架。车轴、转向轮定位所存在的故障有关。

1转向器轴承过紧或损坏。○

2传动副啮合间隙过小。○

3横、直拉杆球头销装配过紧或缺油。○

4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过紧。○

5转向轴或柱管弯曲,互相摩擦或卡住。○

6转向装置润滑不良。○

7前轮定位失准,○主销后倾角过大或过小、内倾角过大,前轮前束调整不当。

(3)故障诊断

1检查前轮轮胎气压是否不足。若不足,故障诊断由轮胎气压不足造成。○

2若气压正常,想转向节衬套、推力轴和直、横拉杆各球头销处加油。○

3若情况好转,故障是由转向节衬套、推力轴和直、横拉杆各球头销处缺油○

造成。

4若情况未见好转,则拆下转向臂,转动转向盘,如感觉沉重则应调整轴承○

紧度和传动副啮合间隙。若有松紧不均或有卡住现象,则应拆下转向轴检查传动副及轴承有无损坏,转向轴与柱管有无摩擦或卡住现象,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5转动转向盘时,○如感到轻松,则故障在传动机构,应顶起前轴,并用手左、右扳动前轮。如过紧,应检查转向节主销与衬套,推力轴和直、横拉杆球头销配合过紧,润滑是否良好,必要时进行调整和润滑。

6若上述情况均正常良好,○则应检查前轴和车架是否变性,前束是否符合标准,必要时调整前束。

2.转向不稳

(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时,不能保持直线方向,且自动偏向一边

(2)故障原因

1转向轴承过松。○

2传动副啮合间隙过大。○

3横、直拉杆球头销磨损严重。○

4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磨损严重,配合间隙过大。○

5前轮毂轴松旷。○

6转向轴臂变形。○

7转向齿轮磨损严重。○

8两前轮轮胎气压不等,轮胎直径不等。前钢板左、右弹簧力不一致。○

(3)故障诊断

1查看两前轮的磨损程度和气压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故障是由两前轮的直径或气压不一致造成的。

2一个人转动转向盘,○另一个在车下擦看传动机构,如转向盘转了许多而转向臂并不转动,则故障在转向器;如转向臂转动了许多而前轮并不偏转,则故障在传动机构。

3如果故障在转向盘,应检查传动副啮合间隙,必要时进行调整。○

4如果故障在传动机构,应检查转向臂和直、横拉杆各球头销与衬套,前○

轮毂轴承是否松旷,必要时进行调整或修理。

5转向盘经过上述检查、○调整后仍不稳定,应检查前轴和车架以及轮辋是否变形,前束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必要时进行调整或修理。

3.转向盘自由转动量过大

(1)故障现象

汽车转向盘位于直行位置时,转向盘左右转动的游动的角度过大。

(2)故障原因

1转向系的齿轮啮合间隙调整不当。○

2转向系齿轮箱安装不良。○

3转向系齿轮磨损。○

4转向轴万向节磨损。○

5左、右横拉杆连接处磨损。○

(3)故障诊断

在自由转动量过大的诊断过程中,终点判断故障是有转向器,还是有拉杆轴节磨损的原因造成的。

检查故障时,架起汽车转向轮,左右转动转向盘,当用力转动时,拉杆不同步运动,说明拉杆连接处磨损而旷量过大;若拉杆不动,则说明转向器齿轮的磨损过大。

4.前轮摆振

(1)故障现象

汽车在某一速度范围内行驶时,转向轮围绕主销发生角震动。

(2)故障原因

若汽车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行驶,低速情况下发生摆振,主要原因是转向系各部位配合浇熄过大及转向轮定位失准。汽车告诉行驶时发生转向轮摆振,一般为车轮不平衡。

(3)故障诊断

出现转向轮摆振故障时,应首先检查转向系统各部件的配合间隙,及时排除故障;在此基础上,对转向轮定位进行检查和调整;对转向轮进行平衡检测和矫正。

(二)动力转向系故障诊断

动力转向系是利用发动机动力和驾驶员施加很小的操纵力作为转向系源。它在机械转向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转向储油罐、转向油泵、转向控制阀(分配阀)和动力缸等。

1.转向沉稳,助力不足

(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转向时,转动方向盘感到沉稳。

(2)故障原因

1油箱缺油或油液高度不足或滤清器堵塞。○

2液压泵磨损,内部泄露严重,或驱动带打滑。○

3转向轮定位失准,转向器内部齿轮磨损,转向拉杆球节润滑不良,转向轮○

气压不足,造成转向系统故障。

4动力转向系统中有空气。○

(3)故障诊断

1进行液力式动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时,○应首先排除机械故障,再对液力系统进行检查。

2首先检查油泵皮带的松紧度,若不合适应进行检查调整。○

3工作油温检查,发动机怠速运动,左右转动转向盘次数,检查液力系统工○

作油温能否打到标准值。

4检查液压泵、安全阀、动力缸是否两号。接上与规定油压表相适应的压力○

表和开关。打开开关,转动转向盘到尽头,启动发动机低速运转。这时,若油压表读书达不到该车型的规定压力值,且在逐步关闭开关时,油压也不提高,说明液力压泵有故障或安全阀未调整好。若油压表读书达到规定值,在逐步关闭时压力有所提高,说明液压泵良好,故障在动力缸或分配阀。

2.转向时有噪声

(1)故障现象

转动转向盘时,会发出噪音。

(2)故障原因

1油箱中油面过低,液压泵在工作时容易吸入空气;或液压泵传动带过松。○ 2油路中存在空气。○

3滤油器滤网堵塞,或因其破裂造成油管堵塞。更换滤清器。○

4液压泵损坏或磨损严重。更换动力转向装置。○

(3)故障诊断

1检查油箱液面高度,若缺油液,应加注液压油至标准高度。○

2检查液压泵传动带是否打滑。必要时调整传动带松紧度。○

3查看油液中有无泡沫,若有泡沫,应查找漏气处,排除动力转向装置中的○

空气。

4转向器有损坏或磨损严重。应更换转向器齿轮。○

3.高、低速转向助力一样大

(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转向时,无论行车速度高低,转向助力均一样大。

(2)故障原因

1车速传感器故障。○

2电磁阀故障。○

3转向ecu有故障。○

4分流阀或节流阀有故障。○

(3)故障诊断

1首先检查车速传感器,若有故障应检修或更换。○

2检查掉此法,若有故障应检修或更换。○

3检查转向ecu,若有故障应及时更换。○

4检查分流阀和节流阀,若有故障应检修或更换。○

三、转向系故障诊断实例

1.捷达gt轿车转向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

捷达gt轿车,装备1.6l、20气阀发动机,转向过程中,用手摸助力转向泵和高压油管,有“吱吱”声,手摸处感到异常震手。

(2)故障排除:

此车带助力转向装置,由于助力转向系统元件少,组成简单(一般由助力转向泵、高压油管、助力转向机和储油壶组成),而且不易对部件进行维修,所以一般采用换件修理法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助力转向泵是助力转向系统中的易损件,当助力转向泵出现故障时,一般都会在转向过程中出现异响,所以,先更换助力转向泵,但故障依然存在。认真观察故障现象,转向过程中,用手摸助力转向泵和高压油管,随着“吱吱”声手摸处感到异常震手,分析原因是油力不畅,于是又更换了助力转向机和高压油管,故障还是存在,整个系统只剩储油壶没有更换了。最后,准备更换剩下的不见,把助力油放掉后,偶然发现储油壶的进油孔直径略小,而且进油孔中有一注塑毛边,挡住了1/3的油道,说明故障就在此处。更换转向助力油和储油壶,加油排气,启动发动机进行转向操作,故障消失。

(3)故障分析:

交车后询问车主,车主说几天前由于储油壶漏油,所以在非正规的维修点更换了一个,之后就出现该故障。从助力转向有的流向来分析,助力油被油泵泵出后到转向机,转向机的回油就到了储油壶,助力油再从储油壶被抽到油泵。整个过程中,由于劣质储油壶进油孔孔径小,造成转向机的回油不畅,油压偏高,产生异响。比较原厂和更换下的储油壶,原厂储油壶外观整齐,进油孔孔径光滑平整,劣质储油壶外观不整齐,孔径略小而且有很多毛边。由于维修人员与用户缺乏沟通,没有了解故障产生过程,致使维修绕了很大的弯路。

结论

汽车底盘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汽车底盘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整车的行驶的稳定和安全性,同时还影响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和燃油消耗。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呈现出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与此同时汽车维修理念也不断更新,维修难度也不断增加,所以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底盘,其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在不同负荷,工况,路况等下工作,容易引起汽车底盘零部件的损坏,导致汽车故障,直接影响汽车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所以,为确保汽车能正常运行和安全行驶,对汽车底盘应及时进行检测、诊断和维修。

在实习期间感受到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车来到人们的生活中。这对从事汽车行业的人们来说是种机遇,作为其中一员未来的职业前景很好。

刚刚进入一家公司里面学习工作都有很多方面要适应。这里的师傅和导师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的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可以当个专业的员工,给公司带来效益,也能让自己慢慢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 周林福.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 何维廉.现代汽车技术.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6.[3] 张卫红.汽车底盘维修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一汽大众维修手册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论文篇三

现代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简介: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和结构集成系统,其运行的载荷、路况和气候等工作条件复杂多变,运动的自然磨损和车辆振动等,会造成连接关系的变化。由于复杂多变的工作条件的影响,汽车的技术状态将随行驶里程的增加而恶化,其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将逐渐下降,排气污染和噪声加剧,故障发生率增加。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对汽车的运行状态作出判断,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对策,则可以提高汽车的使用可靠性,避免汽车恶性事故发生,保证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汽车性能,提高维修效率实现“视情修理”,同时可充分发挥汽车的效能减少维修费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与方法

1.人工深入诊断

人工深入诊断是指由诊断者利用仪器、仪表等诊断手段, 如发动机分析仪、扫描仪、万用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通用或专用设备, 对汽车故障进行诊断, 这种诊断方法, 除能对汽车作出是否有故障和故障严重程度的判断外, 还能对故障的性质、类别、原因及故障部位等作出判断。2.自我诊断

现代汽车的电控系统, 都配备有自诊断功能, 电控系统的ecu 具有实时检测电控系统故障的能力, 当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 ecu 将储存相应的故障代码在ecu 的存储器中, 并起动故障保护功能, 确保汽车的运行能力、点亮立即维修指示灯, 提醒驾驶员ecu 已检测到故障, 应立即进行检查维修。自我诊断可利用诊断仪将ecu 贮存的各种信息提取出来, 进行比较和分析, 并以清晰的方式(文字、曲线或图表)显示出来, 诊断者可根据这些显示出来的信息, 准确快捷地判断故障的类型和发生的部位。

3. 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

计算机辅助诊断是指一种建立在利用计算机分析功能基础上的多功能的自动化诊断系统。计算机还可通过配备的专用传感器接收诊断对象的其他机械系统的信号, 并配备有对这些信号进行自动分析诊断的软件,以实现状态信号的自动采集、特征提取、状态识别等, 并能以显示、打印、绘图等多种方式自动输出分析结果, 给出故障的性质、程度、类别、部位、原因及趋势的诊断与预报结果, 并可将大量故障信息贮存起来, 可随时通过人机对话查阅诊断对象的运行资料。

二.汽车转向系统检测与诊断

2.1传统转向系统:机械转向系统

2.1.1机械转向系统的组成

用司机体力为转向能源,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转向操纵机构:转向盘、转向轴、万向节(上、下)、转向传动轴。(采用万向传动装置有助于转向盘和转向器等部件和组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转向器:内设减速传动付,作用减速增扭。

转向传动机构:转向摇臂、转向主拉杆、转向节臂、转向节、转向梯形。

图1 机械转向系的组成

1—转向器;2—转向万向节;3—转向传动轴;4—转向管柱;5—转向盘;6—转

向横拉杆;

7—转向纵拉杆;8—转向节;9—转向节臂;10—转向直拉杆;11—转向摇臂

2.1.2机械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转向时,驾驶员作用于转向盘上的力,经过转向轴(转向柱)传到转向器,转向器将转向力放大后,又通过转向传动机构的传递,推动转向轮偏转,致使汽车行驶方向改变。转向操纵机构是驾驶员操纵转向器工作的机构,包括从转向盘到转向器输入端的零部件。转向器就是把转向盘传来的转矩按一定传动比放大并输出的增力装置。

转向传动机构是把转向器的运动传给转向车轮的机构,包括从摇臂到转向车轮的零部件。

当转向盘直径一定时,驾驶员操纵转向盘手力的大小取决于转向系统角传动比的大小。

转向系统角传动比iω是用转向盘转角增量与同侧转向节相应转角增量之比来表示。其数值是转向器角传动比iω1和转向传动机构角传动比iω2的乘积。转向器角传动比是转向盘转角增量与同侧摇臂轴转角相应增量之比。转向传动机构角传动比是摇臂轴转角增量与同侧转向节转角相应增量之比。

对于一般汽车而言,iω2大约为1。由此可见,转向系统角传动比主要取决于转向器角传动比。转向系统角传动比越大,转向时加在转向盘上的力矩就越小,转向轻便。但转向系统角传动比大会导致转向操纵不灵敏。所以,转向系统角传动比的大小要协调好“转向轻便”与“转向灵敏”之间的矛盾。

汽车的转向,完全由驾驶员所付的操纵力来实现的,操纵较费力,劳动强度较大,但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路感性好、维护方便等优点,多应用于中小型货车或轿车上。

2.2 转向系故障诊断

机械转向系的常见故障部位主要有: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向传动机构连接处、转向器等。

机械转向系的常见故障主要包括:转向沉重,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和转向轮抖动。

2.2.1.转向沉重(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中,驾驶员向左、右转动转向盘时,感到沉重费力,无回正感;汽车低速转弯行驶和调头时,转动转向盘感到非常沉重,甚至打不动。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转向沉重的根本原因是转向轮气压不足或定位不准,转向系传动链中出现配合过紧或卡滞而引起摩擦阻力增大。具体原因主要有:

①转向轮轮胎气压不足,应按规定充气。

②转向轮本身定位不准或车轴、车架变形造成转向轮定位失准,应校正车轴和车架,并重新调整转向轮定位。

③转向器主动部分轴承调整过紧或从动部分与衬套配合太紧,应予调整。④转向器主、从动部分的啮合间隙调整过小,应予调整。⑤转向器缺油或无油,应按规定添加润滑油。⑥转向器壳体变形,应予校正。

⑦转向管柱转向轴弯曲或套管凹瘪造成互相碰擦,应予修理。

⑧转向纵、横拉杆球头连接处调整过紧或缺油,应予调整或添加润滑脂。⑨转向节主销与转向节衬套配合过紧或缺油,或转向节止推轴承缺油,应予调整或添加润滑脂等。(3)故障诊断方法

以桑塔纳乘用车为例,先检查轮胎气压,排除故障由轮胎气压过低引起。接着按图2所示机械转向系转向沉重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找出故障位置。

图2 机械转向系转向沉重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2.2.2.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

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又可称为转向不灵敏。(1)故障现象

汽车保持直线行驶位置静止不动时,转向盘左右转动的游动角度太大。具体表现为汽车转向时感觉转向盘松旷量很大,需用较大的幅度转动转向盘,方能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而在汽车直线行驶时又感到行驶方向不稳定。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的根本原因是转向系传动链中—处或多处的配合因装配不当、磨损等原因造成松旷。具体原因主要有:

①转向器主、从动啮合部位间隙过大或主、从动部位轴承松旷,应予调整或更换。

②转向盘与转向轴连接部位松旷,应予调整。③转向垂臂与转向垂臂轴连接松旷,应予调整。④纵、横拉杆球头连接部位松旷,应予调整或更换。⑤纵、横拉杆臂与转向节连接松旷,应予调整或更换。⑥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磨损后松旷,应予更换。⑦车轮轮毂轴承间隙过大,应予更换等。(3)故障诊断方法

造成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的根本原因是转向系传动链中—处或多处连接的配合间隙过大,诊断时,可从转向盘开始检查转向系各部件的连接情况,看是否有磨损、松动、调整不当等情况,找出故障部位。

2.2.3.转向轮抖动(1)故障现象

汽车在某低速范围内或某高速范围内行驶时,出现转向轮各自围绕自身主销进行角振动的现象。尤其是高速时,转向轮摆振严重,握转向盘的手有麻木感,甚至在驾驶室可看到汽车车头晃动。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转向轮抖动的根本原因是转向轮定位不准,转向系连接部件之间出现松旷,旋转部件动不平衡。具体原因主要有:

①转向轮旋转质量不平衡或转向轮轮毂轴承松旷,应予校正动平衡或更换轴承。

②转向轮使用翻新轮胎,应予更换。

③两转向轮的定位不正确,应予调整或更换部件。④转向系与悬挂的运动发生干涉,应予更换部件。

⑤转向器主、从动部分啮合间隙或轴承间隙太大,应予调整或更换轴承。⑥转向器垂臂与其轴配合松旷或纵、横拉杆球头连接松旷,应予调整或更换。⑦转向器在车架上的连接松动,应予紧固。

⑧转向轮所在车轴的悬挂减振器失效或左右两边减振器效能不一,应予更换。

⑨转向轮所在车轴的钢板弹簧u形螺栓松动或钢板销与衬套配合松旷,应予紧固或调整。

⑩转向轮所在车轴的左右两悬挂的高度或刚度不一,应予更换等。(3)故障诊断方法

以桑塔纳乘用车为例,根据转向轮抖动特征,按照图3所示机械转向系转向轮抖动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找出故障部位。

图3 机械转向系转向轮抖动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三、结语[示例:熟悉某发动机或车辆某一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是故障检测诊断的基础,充分分析故障原因或故障可能存在的部位,借助于现代检测仪器和方法对可能存在的故障部位或元器件性能进行检测,并与车辆标准技术参数进行对照,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并排除故障,进而提高了车辆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的效率,降低了车辆的维修成本。]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论文篇四

一 汽车行驶系统构造及简介

捷达轿车行驶系(见图1)分为四大主要部分:车桥、车轮、车架和悬架。其作用是: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力;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要对车轮和悬架这两部分探讨。

图1行驶系的一般组成示意图

1—车架;2—后悬架(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3—后桥; 4—后轮;5—前轮;6—前桥;7—前悬架(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悬架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图1中前悬架为独立悬架,后悬架为非独立悬架。常见的独立悬架为麦弗逊式,乘用车前悬架普遍采用此结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杆件气活动部位很多,球头销等处磨损松旷后会带来车轮定位角的变化。非独立悬架因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被广泛应用于货车的前、后悬架。在少数乘用车中,非独立悬架仅用作后悬架。货车上非独立悬架普遍采用钢板弹簧式;由于货车行驶路面较差,悬架受到的冲击载荷大,加上超乖情况严重,钢板弹簧很容易永久变形甚至断裂,从而引起车轮定位角的变化。

二 行驶系四大系统

2.1悬架系统

捷达轿车采用悬架(前/后): 麦克弗逊式单横臂/纵向拖臂式单纵臂。所谓悬架(见图2)就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传力装置等三部分。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架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悬架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从外表上看,轿车悬架仅是由一些杆、筒以及弹簧组成,但千万不要以为它很简单,相反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架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比如,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大大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汽车的转向,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以下对前悬架及后悬架进行分开探讨。

2.1.1 前悬架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①前悬架有噪声

前减振器、转向节、下摆臂(梯形臂)的连接螺栓松动,产生噪声。排除方法是重新紧固各松动螺栓

前减振器漏油严重或前减振器活塞杆与缸筒磨损严重,产生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前减振器。

下摆臂(梯形臂)的前后橡胶衬套磨损、老化或损坏,产生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衬套。

螺旋弹簧失效或折断,产生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螺旋弹簧。②万向节传动轴有噪声

传动轴上的振动缓冲器移位,产生振动噪声。排除方法是将振动缓冲器复位。

传动轴上的支承轴承损坏,产生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支承轴承。

内等速万向节与变速器上的驱动法兰(或称半轴)的连接螺栓松动(捷达与桑塔纳车),产生噪声。排除方法是重新紧固。

传动轴变形,产生振动噪声。排除方法是进行校正。

球笼式万向节的球毂、钢球、保持架或外壳体磨损,产生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球笼式万向节。

三叉式万向节的三叉式万向节与万向节叉轴磨损,产生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三叉式万向节。③前轮跑偏

两前轮的气压不一致,导致前轮跑偏。排除方法是,将两前轮均充气到正常气压。

两前轮轮胎磨损,使与地面附着力变小,产生跑偏。排除方法是更换轮胎。

左右螺旋弹簧损坏或产生永久变形,使车轮跑偏。排除方法是更换螺旋弹簧。

左右前减振器损坏或变形,使车轮跑偏。排除方法是更换前减振器。

前轮定位角不正确,使车轮跑偏。排除方法是重新检查和调整前轮定位角。横向稳定杆橡胶套损坏或固定螺栓松动,使车轮跑偏。排除方法是更换橡胶套并重新紧固螺栓。④前轮摆动

轮辋的钢圈螺栓松动,使车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按规定力矩紧固钢圈螺栓。

前悬架的螺栓(母)松动,使车轮摆动。排除除方法是紧固转向节、前减振器及下摆臂(梯形臂)的紧固螺栓(母)。

前轮毂轴承磨损,使间隙变大,造成车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更换轴承。

车轮轮毂产生偏摆,使车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更换轮辆。

车轮不平衡,使车轮摆动。排除方法是进行车轮的平衡。

下摆臂(梯形臂)的球头销(球接头)磨损或松动,使车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更换球头销(球接头)。

转向横拉杆球头销磨损或松动,使车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更换球头销。

前轮定位角不正确,使车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校正前轮的前束和外倾角。⑤前轮轮胎磨损异常

前轮气压不正常,造成前轮轮胎异常磨损。排除方法是正确充气,不能过高或过低。

前轮定位角不正确,造成前轮轮胎异常磨损。排除方法是校正前车轮的前束和外倾角。

前轮摆动导致前轮轮胎异常磨损。排除方法是克服前轮摆动的各种故障。

2.1.2 后悬架的故障与排除方法 ①后轮摆动

后车轮轮辋偏摆,造成后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更换后轮轮辋。

后车轮不平衡,造成后轮摆动。排除方法是进行后车轮的平衡。

后摆臂上短轴变形,造成后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更换短袖。

后轮毂轴承间隙过大,造成后轮摆动。排除方法是进行调整。

后轮毂轴承损坏,造成后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更换轴承。

后车轮轮胎气压不正常,使后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正确充气。

后桥体变形,使后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更换后桥体。

后减振器失效,使后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更换后减振器。

纵摆臂与后轴管支架总成间的滚针轴承损坏或磨损,造成后轮摆动。排除方法是更换滚针轴承。②后悬架噪声

后减振器漏油或损坏,造成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后减振器。

后减振器端缓冲套损坏,造成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缓冲套。

后毂轴承损坏,造成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轴承。

后悬架各紧固螺栓(母)松动,造成噪声。排除方法是重新紧固螺栓(母)。

后桥体橡胶支承损坏,造成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后桥体橡胶支承。

后减振器的螺旋弹簧损坏(捷达与桑塔纳轿车),造成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螺旋弹簧。

扭杆与纵摆臂、后轴管支架总成的花键磨损松动,造成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扭杆。

纵摆臂与后轴管支架之间的滚针轴承损坏,造成噪声。排除方法是更换滚针轴承。

2.2 车架

车架的功用及要求

定义:车架是连接在各车桥之间形似桥梁的一种结构,是整个汽车的安装基础。

功用:安装汽车的各总成和部件,使它们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并承受来自车上和地面的各种静动载荷。

显然来说,车架既然是整个汽车安装的基础,自然会对车架的机构及稳定性有比较高的要求,下面简要叙述车架应该满足的条件也可以说成对车架的要求。车架的结构首先应满足汽车总体的布置要求。车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合适的刚度,以满足承受各种静、动载荷。车架结构简单,质量应尽可能小,便于机件拆装、维修。车架的结构形状尽可能有利于降低汽车质心和获得大的转向角,以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机动性。这一点对轿车和客车尤为重要。车架的类型与构造汽车车架按结构形式可分为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综合式车架和无梁式车架。许多轿车公共汽车没有单独的车架,而以车身代替车架,主要部件连接在车身上,这种车身称为承载式车身。这种结构的车身底板用纵梁和横梁进行加固,车身刚度好,质量轻,但制造要求高。

2.3 车 桥

车桥的功用及分类

车桥的功用是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各方向的作用力。

车桥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4种类型。

转向桥能使装在前端的左右车轮偏转一定的角度来实现转向,还能承受垂直载荷和由道路、制动等力产生的纵向力和侧向力,以及这些力所形成的力矩。

车轮

车轮的类型及构造

车轮是外部装轮胎,中心装车轴并承受负荷的旋转部件,由轮毂、轮辋和轮辐组成。车轮主要分为辐板式和辐条式。

车轮的动用:支承汽车及货物总质量;保证车轮和路面的附着性,以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与汽车悬架一同减少汽车行驶中所受到的冲击,并减轻由此而产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平顺性。

轮胎的种类大致分为三类。普通斜交轮胎、子午线轮胎和无内胎轮胎。下面着重介绍下无内胎轮胎。

无内胎轮胎就是没有内胎和垫带,充入轮胎的气体直接压入无内胎轮胎中,要求轮胎与轮辋之间有很好的密封性。无内胎轮胎穿孔时压力不会急剧下降,仍然能继续安全行驶。无内胎结构简单、质量较小,其缺点是轮胎爆破失效时,途中修理比较困难。现在几乎有所的轿车均使用无内胎轮胎。

2.4 轮 胎

2.4.1 捷达轿车轮胎

捷达轿车主要采用的是韩泰轮胎和固特异轮胎。两种轮胎各有各的特点,下面简单说下这两种轮胎的特点。韩泰轮胎的优点在与价格较低,花纹较深,相对性价比较高。而固特异轮胎的各项性能比较平均。区别在固特异轮胎稍耐磨,噪音较大。这两种轮胎各有所长,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本人认为固特异轮胎相对好些。车轮与轮胎是汽车行驶系中的重要部件,其功用是:支承整车;缓和由路面传来的冲击力;通过轮胎同路面间存在的附着作用来产生—驱动力和制动力厂汽车转弯行驶时产生平衡离心力的侧抗力,在保证汽车正常转向行驶的同时,通过车轮产生的自动回正力矩,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方向;承担越障提高通过性的作用等。轮胎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结构划分为斜交线轮胎、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胎与斜交线胎的根本区别在于胎体。捷达轿车轮胎采用的是子午线轮胎。俗称真空胎或原子胎。斜交线胎的胎体是斜线交叉的帘布层;而子午线胎的胎体是聚合物多层交叉材质,其顶层是数层由钢丝编成的钢带帘布,可减少轮胎被异物刺破的几率。从设计上讲,斜交线轮胎有很多局限性,如由于交叉的帘线强烈摩擦,使胎体易生热,因此加速了胎纹的磨损,且其帘线布局也不能很好地提供优良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而子午线轮胎中的钢丝带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以适应路面的不规则冲击,又经久耐用,它的帘布结构还意味着在汽车行驶中有比斜交线小得多的摩擦,从而获得了较长的胎纹使用寿命和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同时子午线轮胎本身具有的特点使轮胎无内胎成为可能。无内胎轮胎有一个公认优点,即当轮胎被扎破后,不像有内胎的斜交线轮胎那样爆裂(这是非常危险的),而是使轮胎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气压,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另外,和斜交线轮胎比,子午线轮胎还有更好的抓地性。现代汽车绝大多数采用充气轮胎。充气轮胎按组成结构不同,又分为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两种。充气轮胎按胎体中帘线排列的方向不同,还可分为普通斜交胎、带束斜交胎和子午线胎。轮胎通常由外胎、内胎、垫带3部分组成。也有不需要内胎的,其胎体内层有气密性好的橡胶层,且需配专用的轮辋。世界各国轮胎的结构,都向无内胎、子午线结构、扁平(轮 胎断面高与宽的比值小)和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外胎由胎面、胎侧、缓冲层(或带束层)、帘布层及胎圈组成。用于承受各种作用力。胎侧是轮胎侧部帘布层外层的胶层,用于保护胎体。帘布层是胎体中由并列挂胶帘子线组成的布层,是轮胎的受力骨架层,用以保证轮胎具有必要的强度及尺寸稳定性。缓冲层(或带束层)为斜交轮胎胎面与胎体之间的胶布层或胶层,用于缓冲外部冲击力,保护胎体,增进胎面与帘布层之间的粘合。胎圈是轮胎安装在轮辋上的部分,由胎圈芯和胎圈包布组成,起固定轮胎作用。轮胎的规格以外胎外径d、胎圈内径或轮辋直径d、断面宽b及扁平比(轮胎断面高h/轮胎断面宽b)等尺寸加以表示,单位一般为英寸(in)(1in=2.54cm)。汽车轮胎是橡胶与纤维材料及金属材料的复合制品,制造工艺是机械加工和化学反应的综合过程。橡胶与配合剂混炼后经压出制成胎面;帘布经压延、裁断、贴合制成帘布筒或帘布卷;钢丝经合股、包胶后成型为胎圈;然后将所有半成品在成型机上组合成胎坯,在硫化机的金属模型中,经硫化而制成轮胎成品。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在汽车轮胎上的标记有10余种,正确识别这些标记对轮胎的选配、使用、保养十分重要,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和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轮胎规格:规格是轮胎几何参数与物理性能的标志数据。轮胎规格常用一组数字表示,前一个数字表示轮胎断面宽度,后一个数字表示轮辋直径,均以英寸为单位。中间的字母或符号有特殊含义:“x”表示高压胎;“r”、“z”表示子午胎;“一”表示低压胎。层级:层级是指轮胎橡胶层内帘布的公称层数,与实际帘布层数不完全一致,是轮胎强度的重要指标。层级用中文标志,如12层级;用英文标志,如″14p.r″即14层极。帘线材料:有的轮胎单独标示,如“尼龙”(nylon),一般标在层级之后;世有的轮胎厂家标注在规格之后,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如9.00-20n、7.50-20g等,n表示尼龙、g表示钢丝、m表示棉线、r表示人造丝。负荷及气压:一般标示最大负荷及相应气压,负荷以“公斤”为单位,气压即轮胎胎压,单位为“千帕”。轮辋规格:表示与轮胎相配用的轮辋规格。便于实际使用,如“标准轮辋5.00f”。平衡标志:用彩色橡胶制成标记形状,印在胎侧,表示轮胎此处最轻,组装时应正对气门嘴,以保证整个轮胎的平衡性。滚动方向:轮胎上的花纹对行驶中的排水防滑特别关键,所以花纹不对称的越野车轮胎常用箭头标志装配滚动方向,以保证设计的附着力、防滑等性能。如果装错,则适得其反。磨损极限标志:轮胎一侧用橡胶条、块标示轮胎的磨损极限,一旦轮胎磨损达到这一标志位置应及时更换,否则会因强度不够中途爆胎。生产批号:用一组数字及字母标志,表示轮胎的制造年月及数量。如“05n08b5820”表示2005年8月b组生产的第5820只轮胎。生产批号用于识别轮胎的新旧程度及存放时间。商标:商标是轮胎生产厂家的标志,包括商标文字及图案,一般比较突出和醒目,易于识别。大多与生产企业厂名相连标示。其它标记:如产品等级、生产许可证号及其它附属标志。可作为选用时参考资料和信息。以下是捷达轿车几种车型的轮胎参数。捷达cix捷达伙伴:前制动器系统类型碟式,后制动器类型 鼓式,前后轮胎规格都为185/60r14,前后轮辋规格都为6jx14。

捷达cif舒适型,捷达cif舒适型at,捷达gif百万纪念版的轮胎参数与捷达cix捷达伙伴相同。

捷达gif豪华型:前制动器系统类型 碟式,后制动器类型 鼓式,前后轮规格都为195/50r15,前后轮辋规格为6jx15。捷达gdf豪华型的轮胎参数与捷达gif豪华型的相同。

2.4.2 捷达轿车轮胎检修及保养

轮胎常见故障形式包括:磨损、滚动噪音、运转不平顺、车辆跑偏及其它。其中磨损与车辆跑偏较为常见,下面主要对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3.4.3 磨损:前轮驱动的车辆,其前轮须传递转向力、驱动力、横向力及制力,前轮轮胎的磨损明显快于后轮轮胎,因此可通过前后轮对调的方法来调节。轮胎磨损主要是轮胎与地面间滑动产生的摩擦力造成的。汽车起步、转弯及制动等行驶条件的不断变化,转弯速度过快、起步过急、制动过猛,轮胎的磨损就快。另外,轮胎的磨损还与汽车的行驶速度有关,行驶速度愈快,轮胎磨损愈严重。路面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路面较差时,轮胎与地面滑动加剧,轮胎的磨损加快。以上情况产生的轮胎磨损,基本上是均匀的,属正常磨损。若轮胎使用不当或前轮定位不准,将产生故障性不正常磨损,常见的不正常磨损有以下几种:

①轮胎的中央部分早期磨损

主要原因是充气量过大。适当提高轮胎的充气量,可以减少轮胎的滚动阻力,节约燃油。但充气量过大时,不但影响轮胎的减振性能,还会使轮胎变形量过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正常磨损只能由胎面中央部分承担,形成早期磨损。如果在窄轮辋上选用宽轮胎,也会造成中央部分早期磨损。②轮胎两边磨损过大

主要原因是充气量不足,或长期超负荷行驶。充气量小或负荷重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大,使轮胎的两边与地面接触参加工作而形成早期磨损。③轮胎的一边磨损量过大

主要原因是前轮定位失准。当前轮的外倾角过大时,轮胎的外边形成早期磨损,外倾角过小或没有时,轮胎的内边形成早期磨损。④轮胎胎面出现锯齿状磨损

主要原因是前轮定位调整不当或前悬挂系统位置失常、球头松旷等,使正常滚动的车轮发生滑动或行驶中车轮定位不断变动而形成轮胎锯齿状磨损。⑤个别轮胎磨损量大

个别车轮的悬挂系统失常、支承件弯曲或个别车轮不平衡都会造成个别轮胎早期磨损。出现这种情况后,应检查磨损严重车轮的定位情况、独立悬挂弹簧和减振器的工作情况,同时应缩短车轮换位周期。⑥轮胎出现斑秃形磨损

在轮胎的个别部位出现斑秃性严重磨损的原因是轮胎平衡性差。当不平衡的车轮高速转动时,个别部位受力大,磨损加快,同时转向不准,操纵性能变差。若在行驶中发现某一个轮胎速度方向有轻微抖动时,就应该对车轮进行平衡,以防出现斑秃形磨损。

滚动噪音:驶路面、轮胎花纹、轮胎振动及花纹块变形都会直接影响滚动噪音的产生。一般来说,宽断面轮胎的滚动噪音较高。尤其当轮胎出现锯齿形磨损时,滚动噪音将急剧加大。这可通过前后轮换位的方法调节。

运转不平顺:①检测车轮的失圆度。②静平衡。③检查轮辋。④车辆长期停驶造成轮胎变形。

车辆跑偏:①轮胎的圆锥形变形②车辆跑偏的校正方法。

ⅰ 前提条件:a.目测检查车桥转向机构、转向横拉杆及后桥等是否损坏;b.检查轮胎压力是否符合规定;c.检查轮胎表面损坏状况,如胎侧穿孔、割伤、鼓包及严重磨损;d.轮胎及轮辋型号及制造厂家是否为一汽许可;e.路试须在无车辙的平直路面上且元强劲侧向风。

ⅱ 校正方法:确定车辆跑偏后可用下述方法校正:.前后轮胎换位路试;b.若仍跑偏,则更换一个前轮轮胎并路试;c.若仍跑偏,则更换另一个前轮轮胎并路试;d.若仍跑偏,则测量前、后桥定位,如定位超差则调整;e.路试直至车辆不跑偏为止

三 行驶系故障诊断

3.1行驶系故障经验诊断

行驶系的常见故障部位主要有:减振器、前轮定位、轮胎动平衡、杆系连接处以及驱动桥的齿轮、轴承等。

行驶系的常见故障主要包括:行驶平顺性不良,车身横向倾斜,轮胎异常磨损,行驶无力和行驶跑偏。3.1.1 行驶平顺性不良

(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时出现振动,加速时出现窜动,驾乘人员感觉很不舒服。(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造成行驶平顺性不良的原因主要是:

①前稳定杆卡座松旷或橡胶支承损坏,应予更换。②车轮动平衡超标,应予校正。

⑧减振器或缓冲块失效,应予修理或更换。④传动轴动不平衡,应予校正。

⑤钢板弹簧支架衬套磨损松旷,应予更换。⑥车轮轴承松旷或转向横拉杆球头松旷,应予更换。⑦钢板弹簧u形螺栓滑牙或松动,应予更换或紧固。

⑧发动机横梁和下摆臂的固定螺栓或衬套松旷,应予修理或更换。⑨半轴内外万向节磨损松旷,应予更换。⑩轮胎气压过高,磨损不均,应予调整或更换等。(3)故障诊断方法

以桑塔纳乘用车为例,针对不同的行驶平顺性特征,对照图3.65所示行驶平顺性不良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找出故障部位。

图3.65 行驶平顺性不良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3.1.2 车身横向倾斜

(1)故障现象

汽车车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出现倾斜。(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造成车身横向倾斜的原因主要是: ①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应按规定充气。②左右轮胎规格不一致,应予更换。

③悬架弹簧自由长度或刚度不一致,应予更换。④下摆臂变形,应予校正或更换。

⑤发动机横梁和下摆臂的固定螺栓或衬套松旷,应予修理或更换。⑥减振器或缓冲块损坏,应予更换。⑦发动机横梁变形,应予校正或更换。⑧车身变形,应予整形修理等。(3)故障诊断方法

以桑塔纳乘用车为例,先检查左右轮的气压、规格是否一致,再检查悬架、车身等部位,确定故障位置。具体如图3.66所示车身横向倾斜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图3.66 车身横向倾斜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3.1.3 行驶无力

(1)故障现象

即使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汽车驱动力也不足,出现加速不良,爬坡无力等现象。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造成汽车行驶无力的根本原因是发动机无力,传动系传动效率低,车轮受到的阻力过大。

具体原因主要是:

①发动机无力,排除方法见发动机章节。②离合器打滑,排除方法见本章离合器维修。③变速器缺油或润滑油变质,应予添加或更换。④变速器齿轮啮合间隙过小,应予重新选配。

⑤万向传动装置中间支承轴承缺油、锈蚀甚至失效,应予润滑或更换。⑥主减速器、差速器或半轴的传动齿轮(花键)啮合间隙过小,应予调整。⑦驱动桥缺油或润滑油变质,应予添加或更换。

⑧轮胎气压严重不足,应予充气或修补后充气,必要时更换轮胎。⑨车轮制动拖滞,排除方法见本章制动系维修。⑩驻车制动拉索回位不畅,造成后轮制动未完全释放,应予润滑或更换。⑪轮毂轴承过紧,应予调整。

⑫前轮定位不正确,应予调整或更换部件等。(3)故障诊断方法

按照故障原因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检查的难易性从易到难的顺序,首先应检查轮胎气压是否严重不足。在排除发动机无力的情况下,检查影响传动系传动效率降低的因素是否存在。最后检查排除车轮受到的阻力过大的因素。

详见图3.68所示汽车行驶无力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图3.68 汽车行驶无力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3.1.4 行驶跑偏

(1)故障现象

汽车正常行驶,不踩制动时,必须紧握转向盘才能保持直线行驶,若稍有放松便自动跑向—边。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

造成汽车行驶跑偏的根本原因是汽车车轮的相对位置不正确,两侧车轮受到的阻力不一致。具体原因主要是:

①两前轮轮胎气压不等,直径不—或汽车装载质量左、右分布不均匀,应予调整或更换。②左、右两前钢板弹簧翘度不等,弹力不一或单边松动、断裂,应予更换。③前梁、车架发生水平面内的弯曲,应予校正。④汽车两边的轴距不等,应予调整。

⑤两前轮轮毂轴承的松紧度不一,应予调整。⑥前轮定位不正确,应予调整或更换部件。⑦车轮有单边制动或拖滞现象,应予检修。⑧转向杆系变形,应予校正或更换。

⑨动力转向系控制阀损坏或密封环弹性减弱,阀芯运动不畅或偏离中间位置,应予调整或更换等。

(3)故障诊断方法

按图3.69所示汽车行驶跑偏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找出故障。

图3.69 汽车行驶跑偏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

3.2行驶系故障仪器检测

行驶系的常用诊断参数有:车轮静不平衡量(g)、车轮动不平衡量(g)、车轮前束(mm或°)、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侧滑量(m/km)等。

以上参数的数值正确与否,凭人工经验很难判断,必须通过专用仪器进行检测。3.2.1 车轮平衡的检测

如果车轮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旋转起来是不平衡的;车轮不平衡对转向轮摆振的影响比路面不平的影响要大得多。车轮本身不平衡是汽车产生摆振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道路质量的提高和高速公路的普及,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高,因此对汽车车轮平衡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轮高速旋转时,不平衡质量会引起车轮上下跳动和横向摆振,不仅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而且也会影响行车安全。车轮的上下跳动和横向摆振还会加剧轮胎的磨损,缩短汽车使用寿命,增加汽车运输成本。

车轮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轮辋、轮胎在生产和修理过程中的精度误差、轮胎材料不均匀;轮胎装配不正确,轮胎螺栓质量不一;平衡块脱落;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偏磨损;使用翻新胎或补胎等。

1.车轮静平衡的检测

对于非驱动桥上的车轮:支起车轴,调整好轮毂轴承松紧度,用手轻转车轮,使其自然停转。在停转的车轮离地最近处作—标记,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如果每次试验标记都停在离地最近处,则车轮静不平衡;如果多次转动自然停止后的标记位置各不相同,说明车轮静平衡。

驱动桥上的车轮,由于受到差速器等的制约,无法使用该法,只能在装车前检测。

即使静平衡的车轮,在装车使用时也可能动不平衡;因此,还应对车轮动平衡进行检测校正。

2.使用离车式动平衡机检测校正车轮动平衡 ①清除车轮上的泥块、石子和旧平衡块。②将轮胎气压充至规定值。

③根据轮辋中心孔的大小选择锥体或多孔式连接盘,将车轮装上动平衡机,拧紧固定螺母。

④测量轮辋宽度b、轮辋直径d和轮辋边缘至机箱的距离a,将这三个值输入动平衡机。

⑤放下车轮防护罩,打开电源开关,按动起动按钮,车轮开始旋转,动平衡 15 机开始采集数据。

⑥检测结束后,从指示装置读取车轮不平衡量和不平衡位置。

⑦抬起车轮防护罩,用手慢慢转动车轮,当指示装置发出声音或灯光等信号时停止转动。根据显示的平衡块质量,在轮辋内侧或外侧牢固安装平衡块。

⑧重新检测动平衡,直到指示装置显示不平衡质量<5g,或显示“00”、“ok”为止。

⑨关闭电源开关,取下被测车轮。3.使用就车式动平衡机检测校正车轮动平衡

车轮动平衡的检测可将车轮安装到离车式车轮动平衡机上检测与校对,但需要把车轮拆下。就车式车轮动平衡机可直接在在用车上使用,非常方便,而且既可进行动平衡检测,又可进行静平衡检测,校正的部件包括车轮、制动鼓(盘)、轮毂轴承等高速旋转体。

1.对被检汽车的要求 ①轮胎气压正常。

②前后轮胎磨损情况基本一致。③悬架完好,无松旷等现象。④转向系调整适当。

⑤汽车前后高度与标准值的差不大于5mm。⑥制动系工作正常。2.检测前的准备

①将汽车开上举升平台,托起四个车轮,把汽车举升0.50m。②托起车身适当部位,把汽车举升至车轮能自由转动。③按上述“对被检汽车的要求”中的步骤进行检查调整。3.检测

①将传感器支架安装到轮毂上,将传感器(定位校正头)安装到支架上,按

图3.70就车式车轮动平衡机示意

1—传感磁头;2—转向节;3—不

平衡度表;

4—频闪灯;5—电动机;6—转轮; 7—制动器;8—底座;9—可调支

说明书的规定调整好。

②开机进入测试程序,输入被检汽车的车型和生产年份。

③将转向盘处于直线行驶位置,并使每个车轮旋转—周,即将轮辋变形的误差输入了计算机,完成了轮辋变形的补偿。

④降下汽车,使车轮落到平台上,把汽车前部和后部向下压动4~5次,进行压力弹跳。

⑤用刹车锁压下制动踏板,使汽车处于制动状态。

⑥把转向盘左转至计算机发出“ok”声,输入左转角度;然后把转向盘右转至计算机发出“ok”声,输入右转角度。

⑦回正转向盘,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后轮的前束和外倾角数值。⑧将转向盘处于直线行驶位置,用转向盘锁锁住转向盘,使之不能转动。⑨把安装在四个车轮上的定位校正头调到水平线上,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转向轮的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束。

⑩如果数值不正确,可按微机屏幕的显示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后按上述方法重新检测。

(三)前轮侧滑量的检测

前轮侧滑量的检测一般在侧滑试验台上进行,其值不得超过5m/km。前轮侧滑量是前轮定位失准的—种表现形式。

(1)影响侧滑量检测结果的因素 ①转向轮外倾与前束匹配不当。

②轮毂轴承间隙过大或左右松紧度不一致。’ ③转向节主销和衬套磨损严重。

④横、直拉杆球头松旷或左右悬架性能有差异。⑤前后轴不平行。

⑥左右轮胎气压不等或花纹不一致。⑦轮胎磨损过大或严重偏磨。⑧轮胎表面有水、油或石子等。⑨汽车通过侧滑试验台的速度过快。

⑩汽车通过侧滑试验台时转向轮与侧滑板不垂直。

17(2)检测前的准备 ①调整轮胎气压至规定值。②清除轮胎表面的水、油或石子等。③检查试验台导线连接情况,仪表复零。

④打开试验台锁止装置,检查侧滑板能否滑动自如和回位(侧滑板回位后,指示装置应指示零点)。

(3)检测

①汽车以3~5km/h的速度垂直平稳地通过侧滑板。②从显示装置上读取侧滑值。③锁止侧滑板,切断试验台电源。(4)注意事项 ①避免试验台超载。

②汽车通过试验台时,不允许转向、制动或将汽车停放在试验台上。③保持试验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尤其是侧滑板的清洁。

在汽车长时间工作后,行驶系容易出现一些较复杂的故障,其故障发生时有时还伴有异响、噪声、振动;其故障原因有时不仅在行驶系本身,而且还与转向、制动、传动系等有关。因此,在诊断行驶系故障时,应对其相关部位进行基本检查。汽车行驶系的常见故障有:汽车行驶跑偏、前轮摆振、前轮胎磨损不正常和乘坐舒适性不良。1.汽车行驶跑偏(1)现象

汽车行驶时,不能保持直线方向,而自动偏向一边。(2)原因

1)两前轮轮胎气压不等、轮胎直径不等。2)前轮左右轮鼓轴承松紧程度不一致。

3)而后桥两侧的车轮有单边制动或单边拖滞现象。4)两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束角不等。5)前梁、后桥轴管及车架变形。

6)左右悬架弹簧挠度不等或弹力不一。

参 考 文 献 陈孟湘编著.汽车行驶系统.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2 2 董安等编著.大众车使用保养与维护.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0 3 陈家瑞等.汽车构造.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 李慧喜.行驶系统的诊断与检测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5 5 百度文库作家

部分参考

2012-12-19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论文篇五

汽车转向系统总结报告

本节课首先讲述了转向系概述,包括其定义、功用、分类、组成、转向理论。

一、定义

驾驶员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改变或恢复行驶方向的方法是,驾驶员通过一套专设的机构,使汽车的转向桥上的车轮相对于汽车纵轴线偏转一定角度。二、功用

遵从驾驶员的操纵,改变汽车行驶方向,并和汽车行驶系共同保证汽车机动灵活、稳定安全地行驶。三、分类

机械转向系:以驾驶员施加于转向盘上的体力为转向能源。动力转向系: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部分动力为转向能源。转向装置的作用有三点:

1、增大驾驶员作用力

2、改变运动方向

3、把转动变为摆动

接着讲述了转向器的作用及要求、分类、结构。

作用: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和大小,并获得所要求的摆动速度和角度,进而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向车轮偏转。要求: 省力、灵活 稳定

传给转向器的反冲力尽可能小,又能自动回正 有间隙调整装置,保证自由行程在规定范围

分类:蜗杆齿扇式转向器,循环球式转向器,蜗杆曲柄双销式转向器,齿轮齿条转向器。重点讲述了转向器的工作原理!

转向系统的设计、制造所需知识包含在哪些课程中呢? 机械原理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工程学 高等数学 等等等

可见转向系统的设计极其制造需要依赖很多门课程的知识,同时也反应了转向系统是很复杂的,想要完成好转向系统的设计、制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广阔的知识涉猎,才能又完成这项任务资格!

对于未来的转向系统又有如何的发展趋势呢? 传统的汽车转向系统是机械式的转向系统,汽车的转向由驾驶员控制方向盘,通过转向器等一系列机械转向部件实现车轮的偏转,从而实现转向。对于未来汽车的转向系统,动力转向是发展方向。动力转向主要是从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操作轻便性和稳定性出发。动力转向有3种形式:整体式,半分置式及联阀式动力转向结构。目前3种形式各有特点,发现较快,整体式多用于前桥负荷3~8t汽车。从发展趋势上看,国外整体式转向器发展较快,而整体式转向器中转阀结构是目前发展方向。

机制十二班康斌学号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