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7:53:07 页码:8
2023年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优秀13篇)
2023-11-23 07:53:07    小编:zdfb

教案是指为教学活动而编写的一种规范化的书面材料。那么我们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其次,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设置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还要注意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些教案范文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对大家的课堂教学会有所帮助。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一

(1)知道电流表的符号和用途。

(2)知道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法。

(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电学实验的初步技能。

养成科学的态度,体验科学精神。

教材介绍了一些物理课上常见的电流表,有电流计、教学演示用电流表、学生用电流表。说明电流表能够测量电流。详细介绍了电流表的读数,注意零刻度线、量程有两个、每个量程对应有最小刻度、接线柱有三个且分正负。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教材又详细介绍了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对于连接方式画出了参考图,并分析了在电路中电流表测是测量哪部分的电流。对于接线柱的'连接,教材画出了参考图分析了如何连接才是正确的。选择量程问题,教材讲解了选择量程的具体方法,要注意先选用较大量程,并用试触的方法。对于不能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上,教材用图示分析了其做法的错误。

教材最后提出了思考的问题,学生应的联系实际,注意想像选择不同接线柱的物理图景,分析出正确的方法。

本节教学要注意观察和实验,有条件的可以边授课边学生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教师要提供不同的电流表让学生观察,接触实际的材料。教师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电流表的资料,增长学生的见识。电流表读数的教学,要注意讲清三个接线柱对应着两个量程,要通过练习掌握电流表的读数。电流表的使用,要联系实际学习,学生可以动手连接并分析电流表这些用法的原因。分析一些电路图中电流表的使用是否正确,并如何改正。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二

(1)知道电流表的符号和用途。

(2)知道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法。

(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电学实验的初步技能。

情感目标

养成科学的态度,体验科学精神。

教材介绍了一些物理课上常见的电流表,有电流计、教学演示用电流表、学生用电流表。说明电流表能够测量电流。

详细介绍了电流表的读数,注意零刻度线、量程有两个、每个量程对应有最小刻度、接线柱有三个且分正负。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教材又详细介绍了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对于连接方式画出了参考图,并分析了在电路中电流表测是测量哪部分的电流。对于接线柱的连接,教材画出了参考图分析了如何连接 才是正确的。选择量程问题,教材讲解了选择量程的具体方法,要注意先选用较大量程,并用试触的方法。对于不能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上,教材用图示分析了其做法的错误。

教材最后提出了思考的问题,学生应的联系实际,注意想像选择不同接线柱的物理图景,分析出正确的方法。

本节教学要注意观察和实验,有条件的可以边授课边学生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教师要提供不同的电流表让学生观察,接触实际的材料。教师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电流表的资料,增长学生的见识。电流表读数的教学,要注意讲清三个接线柱对应着两个量程,要通过练习掌握电流表的读数。电流表的使用,要联系实际学习,学生可以动手连接并分析电流表这些用法的原因。分析一些电路图中电流表的使用是否正确,并如何改正。

【重难点分析】

学生使用电学测量仪器,所以电流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会读数和使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电流表

教师可以提供实际资料,如各种电流计、教师演示用电流表、学生电流表,对于学生电流表可以提供多种,例如零刻度线在左边的、左面是负刻度的、一个负两个正接线柱的、一个正和两个负接线柱的电流表。本处学生要接触实际材料,切实联系科学实际。

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电流表的符合和用途。

二、电流表的示数

方法1、讲清电流表的接线柱、对应的量程、每个量程所对应的最小刻度。并出示制作的表盘和指针让学生根据所连接的接线柱判断所选用的量程,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可以使学生思考没给出接线柱的连接是电流的读数可能是多少,可以让学生思考某个电流值要选用什么量程,为什么。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电流表,学生自行设计方法,电流表的一些问题如: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的用途和用法;电流表的两个量程、最小刻度;电流的读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电流表的使用

方法1、教师要注意结合电路图来帮助学生学习电流表的四个使用规则,要注意引导学生想像物理过程,分析这些使用电流表方法的原因。

对于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可以由电流是测电路的某点处的电流入手,把电流表接到电路的某点处应当是串联。结合电路图分析各种电流表的测量,并会判断一些电路图中电流表的作用。

对于电流表接线柱的连接,讲清电流由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进和从负接线柱流出的过程,要结合电路图分析,发现电路图中的问题。可以由学生实际连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连接电流表时连接正接线柱,又从负接线柱连线,经过电路连回电源的负极。学生感受电流表是如何在电路中连接的。

对于电流表的量程,在第二个问题电流表的读数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学生比较好理解选择量程的意义,只是介绍清楚具体的实现方法,选择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的方法就可以了,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体会这种方法的意义,从而深入理解电流表量程的选择问题。

对于电流表不能连在短路的电路中,由于没有电阻的知识,所以本处宜形成学生的观念,在电阻学习中再深入讲解,教师可以结合电路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电路中哪些有短路的现象并如何改正。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实验仪器,并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电路图,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教师提供的课题,教师可以参考的课题有:电流表的应当如何连到电路中;分析电路中电流表的作用;怎样才能安全使用电流表。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纠正学生在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错误,并建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电流表

一、电流表

1、电流表的符号:

2、电流表的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二、电流表的示数

1、量程:0-0.6a;0-3a

2、对应的最小刻度:0.02a;0.1a

三、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先选用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探究活动

【课题】电流表的种类、原理、构造.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制订分类课题:1、种类2、原理3、构造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

1、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2、浏览网上有关站点

3、小组讨论、交流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三

2、按下交直流切换键,将电流切换至交流;。

3、按下调零键进行校准;。

4、将单相电路置于钳口中,测该相电流,按下hold键保持数值,测得该相电流值;。

5、最后将设备恢复原状。

特别地:将三相电路同时置于钳口中,测得数值为零;将两相电路同时置于钳口中,测得数值接近于单相电流。

测直流电流。

1、按下电源键,开启设备,档位调节至“电流”档,选择合适档位;。

2、按下交直流切换键,将电流切换至直流;。

3、按下调零键进行校准;。

4、将直流电路的进线或出线电缆置于钳口中,按下hold键保持数值,测得电流值;。

5、最后将设备恢复原状。

特别地:将进线和出线电缆同时置于钳口中,可以看到,测得数值为零。

测交流电压。

2、按下电源键,开启设备;。

3、按下交直流切换键,将交直流切至交流档;。

4、按下调零键进行校准;。

5、以测家用电源电压为例,红、黑探针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

6、待读数稳定后读取数据;。

7、最后将设备恢复原状。

测直流电压。

2、按下电源键,开启设备;。

3、按下交直流切换键,将交直流切至直流档;。

4、按下调零键进行校准;。

5、将红、黑探针分别接触直流电路的进线电缆和出线电缆;。

6、待读数稳定后读取数据;。

7、若红、黑探针接反,则数据为负值;。

8、最后将设备恢复原状。

测频率。

2、按下电源键,开启设备;。

3、按下调零键进行校准;。

4、我们以测家用电源频率为例,红、黑探针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

5、待读数稳定后读取数据;。

6、最后将设备恢复原状。

测电阻。

2、按下电源键,开启设备;。

3、按下调零键进行校准;。

4、我们以测熔丝电阻为例,红、黑探针分别接触熔丝两端;。

5、可以看到电阻值几乎为零,可以认为熔丝导通良好;。

6、最后将设备恢复原状。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四

1.测导体的电阻值,在没有多用电表的情况下,还可用____和____来测量。这个实验方法叫____。实验的原理式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除了需要待测电阻、电压表、电键、滑动变阻器外还需要____、____、____。

4.伏安法测导体电阻是根据____定律。测多组数据是为了提高导体阻值的____。要获得3组不同数据,实验器材中____________能起这个作用。

5.在连线过程中,电键应该____,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应当使它的电阻____。在实验连线中当使用左下接线柱时,则滑片p应移到____接线柱(以下填充回答仍以此接法为准)。

6.合上电键,当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a)和(b)所示,则电压表读为____,电流表读数是____安,待测导体的电阻为____欧。

7.当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电流表读数____,电压表读数____。

8.当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应接近____伏。把这时电流表指针应指位置在图2中标出(电路由2节串联干电池供电)。

二、作图题。

1.根据图3所给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测导体电阻的.电路图,并把图3中的各元件用笔线连接起来,要求滑片向左移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给你一个电池组、一个电压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几根导线,请画出设计电路图,说明测定另一个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

3.给你一个电池组、一个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几根导线,请画出设计电路图,说明测定另一个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五

6)连线完毕,对照电路图,按接线的思路顺序检查一遍电路,再闭合开关.

7)对没有把握的电路,用试触(瞬时碰接)的方法,试探接通电路.一般提倡用这种方法.

8)如果发生故障应立即断开电路,然后从电源的一个极出发,逐段检查原因.

9)做好实验纪录.读数要客观,要实事求是.

10)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使其恢复原状.

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

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以上均参考参考教材)

【】小组

设计实验电路

设计记录表格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于串、并两电路中电流关系进行比较.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六

3.电流表,电源,导线。

4.欧姆,准确度,滑动变阻器。

5.打开,最大,右。

6.2.6伏,0.26,10。

7.增大,增大。

8.3。

9.0,0,10欧。

二、略。

实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七

1.学习正确使用电流表.

2.研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本节实验旨在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技能和更具体的认识串、并联电路,并通过实验使学生自己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从而更好的认识这一规律.从教材安排上看,这是一个探索性实验.

“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是学生第一次遇到的定量的电学实验,在本实验中,学生要完成从组成电路到读取数据的各种技能,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比较明显,并且要正确对待和分析实验数据,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客观分析的方法.

2)这是学生第一次做电学实验,要提出严格要求.逐步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实验作风和按操作规程做实验的习惯.

3)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室要进行一次本实验的示范操作,以减少学生实验的盲目性.并且示范要按实验步骤进行,应注意把有关知识、技能、非智力因素交叉融合在一起,穿插在各个有关的实验步骤中讲解,以求通过示范,达到清晰实验思路、规范式样操作、培养良好习惯等目的.

4)本节课的任务很重,具有一定的难度,实验前,必须首先掌握如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其次是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并明确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作用.另外可让学生预习实验内容,了解本实验是一个探索性实验,明确探索的目的是什么.

5)实验课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多支配实验时间,教师讲解要简介明了.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实验器材(每一实验小组):

电源,一只电流表,两个小灯泡(附灯座),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1)连接形式。

2)量程和分度值。

3)读数。

二、教师讲解示范。

1)连接电路时,一定要把开关打开.使用电源绝对不允许用导线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以防短路.

2)连线的先后次序.应根据电路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一般从电源正极出发),防止漏接或错接.让学生从开始做电学实验就养成这种接线的良好习惯.

3)接线的技能。

4)了解实验室用的是什么种类的电源,分清电源的正、负极.

6)连线完毕,对照电路图,按接线的思路顺序检查一遍电路,再闭合开关.

7)对没有把握的电路,用试触(瞬时碰接)的方法,试探接通电路.一般提倡用这种方法.

8)如果发生故障应立即断开电路,然后从电源的一个极出发,逐段检查原因.

9)做好实验纪录.读数要客观,要实事求是.

10)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使其恢复原状.

三、学生对实验提出疑问,并核查本组实验器材。

四、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

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以上均参考参考教材)。

五、实验结果交流。

六、完成实验报告(可作为作业)。

【课题】扩展实验:研究混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组织】小组。

设计实验电路。

设计记录表格。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于串、并两电路中电流关系进行比较.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八

(3)知道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电学实验的初步技能.

养成科学的态度,体验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

学生使用电学测量仪器,所以电流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会读数和使用.

一.电流表

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电流表的符合和用途.

二.电流表的示数

三.电流表的使用

一.电流表

1.电流表的符号:

2.电流表的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二.电流表的示数

1.量程:0-0.6a;0-3a

2.对应的最小刻度:0.02a;0.1a

三.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先选用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探究活动

【课题】电流表的种类、原理、构造.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制订分类课题:1种类2原理3构造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1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2浏览网上有关站点

3小组讨论、交流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九

学生使用电学测量仪器,所以电流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会读数和使用。

教师可以提供实际资料,如各种电流计、教师演示用电流表、学生电流表,对于学生电流表可以提供多种,例如零刻度线在左边的、左面是负刻度的、一个负两个正接线柱的、一个正和两个负接线柱的电流表。本处学生要接触实际材料,切实联系科学实际。

方法1:讲清电流表的接线柱、对应的量程、每个量程所对应的最小刻度。并出示制作的表盘和指针让学生根据所连接的接线柱判断所选用的量程,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可以使学生思考没给出接线柱的连接是电流的读数可能是多少,可以让学生思考某个电流值要选用什么量程,为什么。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电流表,学生自行设计方法,电流表的一些问题如: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的用途和用法;电流表的两个量程、最小刻度;电流的读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方法1:教师要注意结合电路图来帮助学生学习电流表的四个使用规则,要注意引导学生想像物理过程,分析这些使用电流表方法的原因。

(1)对于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可以由电流是测电路的某点处的电流入手,把电流表接到电路的某点处应当是串联。结合电路图分析各种电流表的测量,并会判断一些电路图中电流表的作用。

(2)对于电流表接线柱的连接,讲清电流由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进和从负接线柱流出的过程,要结合电路图分析,发现电路图中的问题。可以由学生实际连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连接电流表时连接正接线柱,又从负接线柱连线,经过电路连回电源的负极。学生感受电流表是如何在电路中连接的。

(3)对于电流表的'量程,在第二个问题"电流表的读数"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学生比较好理解选择量程的意义,只是介绍清楚具体的实现方法,选择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的方法就可以了,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体会这种方法的意义,从而深入理解电流表量程的选择问题。

(4)对于电流表不能连在短路的电路中,由于没有电阻的知识,所以本处宜形成学生的观念,在电阻学习中再深入讲解,教师可以结合电路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电路中哪些有短路的现象并如何改正。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实验仪器,并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电路图,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教师提供的课题,教师可以参考的课题有:电流表的应当如何连到电路中;分析电路中电流表的作用;怎样才能安全使用电流表。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纠正学生在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错误,并建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先选用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十

1.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需要器材伏特表、安培表、小灯泡、导线即可。()。

2.实验中也可用改变电池的个数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3.实验中能测得的.物理量是电阻。()。

4.导体的电阻值不随电压改变而改变,因此实验只需测一组电压、电流数据。()。

二、选择题。

1.实验室测导体电阻的方法叫[]。

a.欧姆法b.电阻法。

c.伏安法d.以上都不是。

2.在图1中,a、b电表表示[]。

a.a是安培表,b是伏特表。

b.a是伏特表,b是安培表。

c.a、b都是安培表。

d.a、b都是伏特表。

a.0~0.6安、0~3伏。

b.0~0.6安、0~15伏。

c.0~3安、0~3伏。

d.0~3安、0~15伏。

a.电流表两接线柱接触不良。

b.电灯的两个接线柱有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电灯两端的接线柱短路。

a.电源无输出电压。

b.电键接触不良。

c.小灯泡两端短路。

d.伏特表接线柱松动而接触不良。

6.图2中,合上电键,当滑片向右移动时,将伏特表示数变化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伏特表接a、b两点间,示数是[]。

伏特表接b、c两点间,示数是[]。

伏特表接c、d两点间,示数是[]。

伏特表接a、d两点间,示数是[]。

a.为零b.不变。

c.变小d.变大。

三、说理题。

一同学在做测定电阻实验中将完好的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当接通电键时电压表示数相当于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过大,请分析一下原因。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十一

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实验器材(每一实验小组):

电源,一只电流表,两个小灯泡(附灯座),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电流表使用。

1)连接形式。

2)量程和分度值。

3)读数。

二、教师讲解示范。

1)连接电路时,一定要把开关打开.使用电源绝对不允许用导线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以防短路.

2)连线的先后次序.应根据电路图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一般从电源正极出发),防止漏接或错接.让学生从开始做电学实验就养成这种接线的良好习惯.

3)接线的技能。

4)了解实验室用的是什么种类的电源,分清电源的正、负极.

6)连线完毕,对照电路图,按接线的思路顺序检查一遍电路,再闭合开关.

7)对没有把握的电路,用试触(瞬时碰接)的方法,试探接通电路.一般提倡用这种方法.

8)如果发生故障应立即断开电路,然后从电源的一个极出发,逐段检查原因.

9)做好实验纪录.读数要客观,要实事求是.

10)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使其恢复原状.

三、学生对实验提出疑问,并核查本组实验器材。

四、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

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以上均参考参考教材)。

五、实验结果交流。

六、完成实验报告(可作为作业)。

探究活动。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十二

3.了解电流表的基本特点

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的重点是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定量推导得出电流和指针偏转角度的关系,突出重点,进而突破安培力的力矩与弹簧的扭转力矩平衡这一难点注意分析安培力的力矩与线圈所处位置无关。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一)知识教学点

3.了解电流表的基本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四)美育渗透点

1.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和挂图直观教学,通过启发、讲解、公式推导进行工作原理的教学.

2.学生认真观看、积极思考,结合学过知识分析推导公式,理解电流表工作原理.

1.重点: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2.难点:安培力的力矩与弹簧的扭转力矩平衡.

3.疑点:安培力的力矩与线圈所处位置无关.

4.解决办法

通过定量推导得出电流和指针偏转角度的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课时

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教学挂图。

教师先组织学生观察、剖析电流表的内部结构,再启发指导学生利用公式 和力矩平衡推导电流表工作原理。

(一)明确目标

(略)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电流表的结构

2.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设导线所处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框长为l、宽为d、匝数为n,当线圈中通有电流i时,安培力对转轴产生力矩:,其中安培力的大小为:

故安培力的力矩大小为:

由材料性质知道,扭转力矩,根据力矩平衡得出:

其中对同一个电流来说,、n、b、l、d是一定的,因此

所以通过偏角的值可以反映i值的大小,且电流刻度是均匀的。当取最大值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最大,称为满偏电流ig,所以使用电流表时应注意不要超过满偏电流ig。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希望同学们能理解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原理,在以后使用电流表时注意不超过量程。

第三节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1.电流表的结构

2.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安培力力矩:

弹簧扭转力矩:

平衡时,

3.电流表的特点

(1)电流表的刻度是均匀的。

(2)允许通入的电流不能超过ig。

(3)电流表有一定的内阻rg。

13.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案篇十三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伏安法测电阻。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一)引入新课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1.实验原理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实验电路。

2.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方便地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

(1)为便于实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实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实验,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察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其它注意事项同往常一样。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请几个实验组的同学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三)巩固知识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课本习题。

3.预习: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这个实验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讲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以后的应用也比较多,因此要进一步强调这个实验的重要性和用这个方法测电阻的实用性。

2.要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中要向学生说明自己联好电路后一定要经过教师检查方可按下电键实验。

4.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电阻值不随u,i变的物理实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强调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要犯电阻的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的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