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及反思(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7:06:06 页码:8
2023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及反思(通用8篇)
2023-11-10 07:06:06    小编:zdfb

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和兴趣,以及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尽量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教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及反思篇一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长句子的读法。

2课。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3、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出示课题)个人读,全班读。

1、师范读。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了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3、同桌对读,分角色,等会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好。

4、朗读比赛,同桌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全班读。

1、认读词语。

(1)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快。

(2)出示词语,生自由读。

(3)比一比(开火车、挑战读、齐读)。

2、认读生字。

(1)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全班齐读。

(4)师抽读。

(5)小组学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1、小组分角色读。

2、全班读。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背诵诗歌。

1、看了天安门广场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2、指导感情朗读(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3、背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认识足字旁、巾字底、丬字边,会写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感叹句。

2、积累文中“……的……”类型的短语,丰富语言资料,了解北京和天山的不同景致。发现课文中叠词的运用,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积累并运用更多的叠词。

3、借助文本句式,结合生活实际,以“我想……”开头,表达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积累词句,练习表达。

教学难点:

以“我想……”开头,借助文本句式,选择恰当短语,描述生活实际和愿望。

教法:示范朗读法、换词拓展法、情境引导法。

学法:生活引入法、对比观察法、朗读感悟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直入课题,指导朗读:

2、谁愿意来读读课题?(结合学生朗读点评,突出“多想”,体会愿望强烈,引导质疑,“看”的人物和对象。)。

3、结合课题质疑:想看哪里?看什么?

(问题导向课文内容,为后面的整体感知做好铺垫。)。

二、阅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己出声朗读课文,注意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正确、流利。

2、师生赛读,全体听辨,注意读音,感受节奏和韵味。

3、师生对读,在示范引领中提升,同时感受文章的内容和句式的对比联系。

4、同学练习后,分组分段展示,提升朗读的质量。

5、学习短语:

(1)在大家读的时候,我特别喜欢一个短语“弯弯的小路”。(课件出示)。

这个短语写出了小路的特点――弯弯曲曲,其实,我们还有许多其他的小路,你能换个词说说吗?(学生自主表达,预设:狭窄、河边、尘土飞扬、坑坑洼洼等。)。

(2)你能从文中找出这样的短语吗?请在下面划横线,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学生自主勾画)。

(3)和同桌比一比,看看有没遗漏的,赶紧补充。

(4)班级交流考验:

课件出示: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宽宽的公路遥远的新疆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

(出示: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引导提炼“壮观的升旗仪式”,积累“非常”和近义词“特别”“十分”。)。

你能记住他们吗?(前后变空练习,增强记忆)。

仔细观察这些短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预设:结合“弯弯的小路”“宽宽的公路”丰富关于“路”的积累,指导“路”的书写,观察“足”作为偏旁的变化,拓展巩固“足”字旁的汉字。

结合“遥远的北京城”“遥远的天山”丰富关于“遥远”的积累。

结合学生的自主发现,尊重个性化发言,拓展短语积累的量。

(5)看图猜短语,将图文结合,巩固短语积累。

(6)回文朗读,抓住特色短语提升朗读水平。

6、了解课文:

(1)“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是谁说的?你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吗?

结合学生发言,引导完整表述,新疆的小朋友说:“我多想去北京看看!”北京的小朋友说:“我多想去天山看看!”

(2)可是这两个地方太远了(结合地理位置说明),他们怎么去看呢?

(听爸爸、妈妈讲)。

爸爸、妈妈一边说,孩子们就一边想象,那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这样――(教师范读)。

你能来试试吗?(学生尝试朗读)。

(引导学生关注段尾的重复句式,体现出强烈渴望之情。)。

(3)新疆孩子们的眼中,北京有“雄伟的*”“壮观的升旗仪式”,其实,北京可不止这些!(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完成填空练习)。

爸爸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遥远的北京城,有()的(),()。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北京的孩子们又会怎么说呢?

爷爷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遥远的新疆,有()的(),()的()。我对爷爷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4)咱们的祖国特别辽阔,每一个地方的'风情都不一样,你想去哪里?

(出示特色地域风景,引导学生去表达。)。

(5)“我想去看看”,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其实我们的愿望不仅仅是看美丽的风景,应该还有其他的。

(出示句式:我想,因为。)同桌交流,看谁说得清楚。

组织全班交流,听听大家的愿望。

(6)其实,每个中国人都会把去一趟首都北京当做自己的美好愿望,今天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真的去北京,但是我们可以写下这两个漂亮的字,表达我们的愿望。

指导“北京”的书写,注意“北”第三笔的提,第四笔的撇;注意“京”最后两笔撇和点的位置。及时关注、点评、纠正。

三、课堂小结:

全国美景都想看,人人爱国在心间。千里万里不遥远,只要敢想就能见。

四、板书设计:

新疆北京。

天山天安门。

雪莲升旗仪式。

(美景)(生活)。

文档为doc格式。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及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沿着弯弯的山路,读准这些词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参观游玩了。指名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生读词语,全班跟读。读好了生字词语,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文章里向我们描述了北京什么景色。

二、学文。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a、“谁想去什么地方?”

指导朗读。

b、理解“遥远”。

多远算是“遥远”?

举例来说。

课件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

c、“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

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怎样的?(庄严、肃穆)。

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觉?理解“壮观”。

指导朗读“我多想去看看。”“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补充材料:

(1)国旗班的战士怀着对祖国的崇敬,对国旗的尊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训练。

(2)国旗升起的时间和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

(3)升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再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闭上眼睛,你们看到升旗仪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这几句话。

齐读全文。

2、指导朗读全文。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那里不仅有庄严的升旗仪式,还有宏伟的建筑、美丽的风景。一起去看一看吧。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热爱一起来读一读全文。

3、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能把自己想去北京的愿望通过背诵这篇文章表达出来。

生自己练,可以和同桌一起背诵。

指名背诵。(你看到了什么?)(现在如果请你去,你想去看什么?)。

三、课外拓展。

1、说一说,看一看。

请有去过北京的同学说一说。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都想去看看。

2、你们会读吗?

会读了奖励你们听一首歌。

在歌声中布置作业:收集北京风光图,办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图片展。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及反思篇四

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和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本课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这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感情激发。

二、说教法、学法。

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会质疑。然后通过自读、、范读、赛读、表演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数学生没去过北京,但对北京有一种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通过看升旗仪式、听歌曲等活动,点燃这种激情,逐层加深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三、说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学“想”?师:在上课之前啊,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一瞧找个新朋友是谁??(出示生字:“想”)你认识这个字吗?(指名读)?这个字该怎么认识它呢?(加一加,找朋友)教学“心字底”(板书)。

2、出示:“我多想去??”(学生说)。

(二)旅游识字。

1、我们要去旅游的地方可是好多好多人都想去的地方,(出示“北京城”)这个地方就是——北京城。

2、北京城可是有很多很多很漂亮的景点。(出示景点)。

教学“北京城”?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个“北”字,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这个字该怎么认呢?(找朋友,比一比)这个字啊跟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字可像了,这个字是?(比)?接下来这个字是?(京)谁来教一教其他小朋友该怎么记住它呢?(我们之前学会一个生字,这个字我来考考小朋友看谁还记得它。出示“惊”,这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呢?哦,把惊吓的惊字的竖心旁给减去了就是北京的京字了。)。

还有最后一个生字小朋友,这个字是?(城)这个字又该怎么认它呢??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北京城)。

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北京城啊?

许老师需要小朋友用你们的话来告诉我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北京城。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北京城。

2、我们要到北京城啊,(出示火车图)就要坐上火车,坐火车啊可是要坐上很久很久的,要坐上两天一夜啊,因为北京啊距离我们这里很——(出示:遥远)。

(出示“天安门”图片)。

教学“安”字。

这个字该怎么记住它呢?

看完了天安门,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天安门呢?谁再来说一说。

4、看完了天安门,我们走啊走啊,来到了天安门前面的广场上。这两个字啊就是“广场”。

教学“广”

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5、(出示广场的图)每天啊,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天安门广场这里,为的就是参观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是一个怎样的升旗仪式,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

6、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的升旗仪式。

教学“升”

这个字该怎么认呢?

教学“旗”?

这个字又该怎么记住啊?

9、看完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小朋友们此刻心里有什么感受啊?

这个句子比较长,不容易读好。我告诉小朋友一个小秘密,在这两个地方稍微停顿一下,一定能读得更好。我们一起来试试。

看完了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谁能够再来说一说这句话?

出示:我多想去看看。

(三)指导生字“广”“升”

1、教学“广”

广场上的广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这个字该怎么写才能写好呢,请小朋友们认认真真地观察田字格里的广字,数一数广字有几笔,每一笔再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师范写。?生练习写。

2、教学“升”?观察?师范写?生练习写?四、复习巩固?

2、想要坐飞机回家啊,那我们就要出发到机场去了啊,今天啊开飞机的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生字朋友,只有小朋友把它们的读音给读准确了,飞机才能开的又快又平稳哦。

3、飞机游戏?

四、总结。

我们终于回到家了,北京好玩吗?有一个山里的小朋友啊,他也可想要去北京城旅游了,我们下一节课再带着这个小朋友去北京旅游好吗?那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及反思篇五

1.指导学生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生字。

2.指导学生认识“心字底、方字旁”2个偏旁。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4.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长句子读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如果外出旅游,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4.有一位山区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也想去北京看看。(板书课题,师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先拼拼音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想:课文中妈妈告诉了“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3.指名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后指名评议,教师加强指导。

4.同桌对读。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比比谁读得好。

5.朗读竞赛。(同桌分角色读,男女分角色读,小组竞赛读。)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三、认读生字词。

1.找出课文当中的生字,画上横线,自由拼读。

2.出示生字卡,指名上台领读,扩词读。

3.(看黑板上的卡片)学生齐读,小组开火车读。

4.四人学习小组互读。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教师引导学生用编字谜、比一比、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例如: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比较形近字:北?比 升?开。(此设计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适时学习“方字旁、心字底”等偏旁。

5.同桌之间比赛认读13个生字,互相纠正发音。

四、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读课文,要读得正确,读出感情。

2.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小组比赛读课文。比比哪组读得最正确、流利、有感情。

4.播放北京升旗仪式课件,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观察“广”“升”两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注意“平撇”与“竖撇”的区别。

2.教师范写生字,要求学生观察,进行书空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

六、作业。

1.认读13个生字。

2.收集北京风光的图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2.课件出示词语:多想、告诉、山路、不能、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足球。(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二、朗读、背诵课文。

1.观看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的录像。

2.看了这个升旗仪式,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指名读、男女竞赛读、小组竞赛读、齐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4.背诵课文。(自由背、点名背、齐背。)。

三、说话练习。

1.课件出示句子: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2)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3)我们爱北京。

(4)我们爱五星红旗。

2.自由读、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来。

3.说话训练。

我国的首都是(   ),我爱(   )。

我们的国旗是(   ),我爱(   )。

4.出示我国的风景名胜图片,引导说话。

我多想                              。

四、指导书写“足、走”

1.观察“足、走”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是最后两笔“撇”“捺”的位置。

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足”与“走”,识记字形。

3.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

在本课的学习当中,我们通过读课文、看图片、看录像了解了祖国北京的名胜古迹。知道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小朋友们都热爱北京,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六、实践活动。

1.全班同学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北京风光的图片。

2.学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七、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广(    ) 升(    ) 足(   )。

厂(    ) 开(    ) 走(   )。

2.书写“广、升、足、走”4个字,每个字写4遍。

3.背诵课文。

八、板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及反思篇六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长句子的读法。

2课。

一、看图导入,说话训练。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3、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出示课题)个人读,全班读。

二、初读诗歌。

1、师范读。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了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3、同桌对读,分角色,等会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好。

4、朗读比赛,同桌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全班读。

三、识字。

1、认读词语。

(1)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快。

(2)出示词语,生自由读。

(3)比一比(开火车、挑战读、齐读)。

2、认读生字。

(1)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全班齐读。

(4)师抽读。

(5)小组学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四、读诗歌。

1、小组分角色读。

2、全班读。

一、复习导入。

抽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背诵诗歌。

1、看了天安门广场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2、指导感情朗读(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3、背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及反思篇七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2、能理解课文内容,产生热爱北京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了解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壮观及其意义。

二课时。

北京天安门相关图片,国歌磁带,国旗图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啊?(指名2~4位)。

2、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出(北京太美了!我真想去看一看……)。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有这个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里,请齐读课题两遍,板书课题,分析生字“想”,并组词、造句。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字卡:开火车读;组词造句。反馈课文内容(一个山里的孩子想到北京看升旗仪式)3句话。

3、师引:(请说说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

“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齐读。

4、师: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请同学们看挂图。

三、学习一、二句话,出示挂图。

图:近处的大树、房子、竹椅、石桌、一座连一座的大山,图片,妈妈和孩子。

文:弯弯的小路,大山。

2、谁能想像一下,图中的妈妈在给孩子说什么?假如你是妈妈,你会拿着天安门图片对孩子说些什么?(自由说,指名说)。

(孩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到北京去。孩子,知道吗?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3、谁能用课文中的话说说?指名一、二句师生,生生互评鼓励你们读的真好,老师也忍不住想读读,可以吗?(可以)(生评)。

4、齐读,突出重点词“遥远”老师不懂意思,谁来解释给大家听?(路程非常地远)评价道谢。

5、同学们,现在我要带领大家走入图中的天安门广场去看看升旗仪式,好吗?现在我们来到了遥远的北京城,回想一下,每周一校园里的升旗仪式有什么样的场面,在北京天安门升旗,你双看到了什么样的场面?(有气势、人多、场面大、庄严、壮观……)。

当五星红旗和太阳一起升起的时候,过路的学生、工人,农民,老人,小孩都停了下来,向我们的国旗致敬,这个场面非常地壮观,让我们读好这个句子吧!(自由读,指名读)。

6、个人,小组伙伴赛读,师生互评一、二句。

现在,我明白了,这个山里的孩子家离北京那么遥远,从来也没去过北京城,而北京城里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又是这么壮观,怪不得这个孩子这么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呢,让我们把这种迫切的愿望用朗读表达出来吧!(指导读第3句)。

8、质疑,为什么要重复“我多想去看看呢?”(非常非常想去,很想很想去)。

9、谁能读好这一句,读出“我”想去的心情?(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同学们读的真精彩,让我们深深地体会想去的心情,齐读。

四、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并背诵。

(个别,小组,同伴,汇报朗读,背诵情况)。

五、通过听介绍,感知体会课文内容,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

1、出示句子:“北京啊,我想对你说:”小组交流说一说。

2、现在老师要当一次记者,把你的话录下来,寄给北京市的xxxx,一定要把你最想说的说出来!说、读:

我还想带同学们唱一去《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给北京听,可以吗?齐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3、朗读全文,是呀!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我们爱我们的祖国,我想同学们的愿望和这个山里小朋友的愿望通过不断努力的学习,一定都会实现的,让我们满怀着对北京无限的热爱齐读全文。

六、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祖国首都北京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许多同学对北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都像文中小朋友一样,想到北京看看。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我们将召开一次“我爱北京啊”的主题班会。

七、下课。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及反思篇八

一、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感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阅读中体验,入情中感悟。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本案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表达了他们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学生们在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时或快或慢或轻或重的自主获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充满了灵性的生命体。

二、适时拓展,有效地开发了课程资源,构建了美妙的课堂。

充这些图片、资料充分展示出来,就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我国首都北京的美,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实现了语文课与生活的不痕对接,同时也体现了让语文课堂情景化、生活化、审美化的教学理念。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感受到学习的个性和精神的自由释放,纯真感情的自然流露,爱国情感也在无形中自然升华。

不足之处:

课堂上感觉学生与老师配合不是很好,因为教的是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较高年级要差,面对枯燥的学习,容易疲倦,因此老师的充分调动就尤为重要。备课时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要控制时间,避免学生疲劳,应突出趣味性教学,比如说,在识记生字时,编一些的有趣的儿歌用或游戏等形式互动读记生字,在读文及重点句子时,运用其他方法读,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比如说在揭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之后,我可以换种方式:让我们的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地读——:女孩子们甜甜地对北京说——:我们怀着对北京无限的热爱一起说——!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中悟、体会感情,最后读出感情。。还有就是在写字时老师讲的过多,留给孩子们自主发现学习的时间少了点,所以很多孩子在写字时没有按正确格式去写,显然写出的字不是很规范。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过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的补充课文内容的介绍,不但能让学生更多的对课文的了解,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总的来说,课堂是艺术,需要我们去不断改进加以完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