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3:56:10 页码:11
2023年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模板12篇)
2023-11-21 13:56:10    小编:zdfb

总结创作经历,挖掘创意的来源和成长的点滴。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请他人进行审阅和建议,以提高总结的质量和准确性。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几篇优秀的时间管理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一

为了开拓同学们的科技视野,激发爱国热情,体验探索太空乐趣,树立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10月12日15:40,东昌府区怡景小学组织同学们收看了中央广播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天宫课堂”第三课。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采取天地互动方式,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传播普及了载人航天知识,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收看过程中,学生们聚精会神,生怕错过精彩的实验,不时发出阵阵的惊叹声,收看结束后孩子们主动为宇航员的伟大奉献精神点赞,为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科技成就点赞。

今后,学校还将积极开展科普类活动,持续巩固收看效果,激励学生心怀科学梦想、勇攀科学高峰,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增强爱党、爱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二

3月23日下午3点40分,安阳县科协、安阳县教育局组织全县青少年观看学习“天宫课堂”。全县共有130余所学校2万余名青少年在线观看直播。

据了解,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该活动介绍与展示了空间科学设施,传播普及了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吕村镇李河干小学学生张馨说:“我对液桥实验很感兴趣,该实验利用了水表面的张力和失重现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给我们表演了神奇的一幕,让我对太空有了更多的兴趣。”

“书本上的.知识毕竟只是单一的讲述,不像电视这么直观和生动,学生们通过观看天宫课堂,开拓了眼界,激发了对学习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高庄镇一中科技辅导老师崔晓在观看时给同学们普及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相关知识。

“安阳县科协将充分利用现有科普教育资源,创新开展课后科普教育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安阳县科协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质量水平,不断促进科协改革向基层延伸。”安阳县科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三

10月12日15:40,无棣县第二实验小学全体少先队员满心期待地收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孩子们早早地坐在教室多媒体前翘首以盼,等待着从太空发来的天宫课堂,满怀激情地收看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的直播,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盯屏幕,汲取来自“天宫”的科学知识。孩子们仿佛置身宇宙时空,激动的同时,认真观看并学习了太空科普知识。3名航天员在轨演示各种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听着宇航员的.讲解,学生们时不时地发出或肯定或疑惑的声音,好似他们在亲身操作实验一般,充满了热情与好奇,也想赶紧跟随着宇航员的脚步去一探究竟。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四

本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中,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等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观看过程中,同学们目不转睛,聚精会神。观看结束后,纷纷表示,从现在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未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五

20xx年10月12日16时,《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长乐职专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此次太空科普直播课。

在近5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还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与地面师生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这是天地之间对话的延续,也是对生命和基因的好奇与探索。

从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到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再反观今日,短短几十年,从落后到领跑,漫漫航天路,中国的强起来、富起来到站起来,凝结着科研人员的昼夜不息的执着攻关和卓越创新。天宫第三课的同日,二十大已然拉开帷幕,这是中国的新跳板,崭新的篇章正在等待着被谱写,未知与未来,正在等待着被发掘。

星空浩瀚无比,宇宙奥秘无限。生动的`课堂,新奇的实验,知识浓郁的“天宫课堂”,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很多物理知识,开启探索未来的信念,而且给同学们的心里播下一粒种子,激励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航天精神,奔赴星辰大海。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六

为抓住太空授课这一良好教育契机,更好地激发幼儿对宇宙的感知和探索科学的兴趣,汤池幼儿园于10月12日下午组织幼儿集中观看“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的现场直播。

太空授课开始前,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通过课件演示、儿歌诵读、故事讲解等方式为小朋友们进行了一场太空知识预热小课堂,激发了孩子们对神秘宇宙的`强烈好奇心。15时45分直播开始,小朋友们集中收看了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带来的太空授课。在这堂由航天员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的太空授课中,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这些直观呈现了天地差异与科学奥秘的有趣小实验,引得孩子们目不转睛的注视与此起彼伏的惊叹。

本次活动用现场直播、天地互动、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在小朋友们的眼前拉开了祖国载人航天瑰丽长卷的最新一角,在小朋友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颗渴望探索宇宙、揭秘科学的种子。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七

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航天、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20xx年3月23日,小桥大街小学全体少先队员在航天员的带领下走进太空课堂,感知宇宙的奥秘、掌握探索的乐趣,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下午3点40分,“天宫课堂”正式开始,本次授课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三位宇航员变身“太空教师”,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

随后,“太空教师”们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少先队员们凝神屏息,目不转睛地观看神舟十号乘组太空授课现场直播,积极的思考。

不同于平日里的“三尺讲台”,孩子们对于天外“最高”讲台的好奇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少先队员们的目光紧盯着屏幕,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天宫课堂”直播。

此次观看“天宫课堂”的活动,体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理念,激发了小桥大街小学全体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也让全体师生共同感受到伟大的祖国在航天事业发展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更加激发师生爱国爱党、崇尚科学的理想信念。

美丽的中国红点亮太空,航天梦已经成为中国梦的惊鸿之笔。同学们定会将航天精神深植内心,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人,时刻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八

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太空授课活动“天宫课堂”第一课于12月9日下午15时40分开课了,我校17个班的同学们满怀期待地早早等候在教室里、家里准时通过直播参与“天宫课堂”的学习,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

神舟十三号乘组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向同学们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

通过“天宫一号”授课,让同学们第一次直观地看到宇航员们工作、生活的场景。通过3名航天员的讲解,大家知道了为什么水滴在太空与在地面会呈现不一样的`状态、失重条件下如何测量物体质量、陀螺的旋转有何奥秘……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同学们感知宇宙奥秘、参与科学知识体验探索的兴趣和决心。

将近1个小时的太空课到了尾声,王亚平为同学们送上了和8年前首次太空授课同样的祝福:“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同学们,期待下次再见!”观看结束,同学们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纷纷将今天学习的收获和感悟用绘画、手抄报和观后感的形式记录下来。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永不停歇。仰望星空,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个民族才有希望。本次“天宫课堂”的学习,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航天梦的种子,我们要学习航天员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努力学习,踏实上进,向伟大的航天事业工作者们致敬,为成为下一代中国航天事业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九

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盛大开课。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积极组织师生分别在教室、多媒体室全程观看了本次太空直播盛宴。

在距离地球370公里之外的“最高课堂”上,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太空老师”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浮力消失实验、水球光学实验等,每一次成功实验都引起了小朋友们的阵阵欢呼。同时,航天员还邀请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带领全体同学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观看此次太空授课直播,进一步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了广大儿童对宇宙空间的无限向往和探索学习天体奥秘的兴趣,让孩子们从小了解航天事业,激励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十

在“天宫课堂”中观看了航天员们的科学实验后,队员们好奇心十足,纷纷动起手来,在地面尝试开展相关实验,感受地面与太空实验现象的不同。在动手实验中,队员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到宇宙的奥秘、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围绕“科学”展开热烈讨论:“科学老师告诉我,科学是自由的学问。”“上完今天这堂课,我对科学有了更多的热爱,我要不断去学习和发现,探求知识的本身。”“科学老师给我们上课,老喜欢加些科学史的内容,这让我不仅学习了课本知识,也感受到科学并不是高深莫测,也不应该烧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以及‘科学’对‘技术’的`影响。”

天地共上一堂科学实验课,通过“天宫课堂”,不仅让同学们看到了浩瀚宇宙的无限可能,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种子。这堂生动有趣的天宫课堂,让孩子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学习动力。科技的发展靠创新,创新的根源在人才。星空浩瀚,探索无限。愿天宫之约,能化作梦想之船,载着孩子们,逐梦星辰,一起向未来!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十一

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美妙太空的向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20xx年12月20日下午,鸾凤中心小学组织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一课。

下午15点40分,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班主任准时打开直播网站,带领学生走进“天宫课堂”,感受太空的神奇与奥妙。

这次活动的开展,唤起了同学们对太空的兴趣,有助于培养航天事业接班人,更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同学们纷纷立志要努力学习,希望将来也能踏入太空,圆“太空之梦”。

学校开展天宫课堂活动简报篇十二

10月12日下午,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了“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授课,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3名航天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植物生长研究项目。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手套箱剪株操作,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

学校也组织同学们聆听了这堂课,大家认真听讲,充满好奇地观察太空实验。我们不仅了解到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的生活工作场景,还了解到许多神奇的科学知识。在开阔了视野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我们对祖国的航天事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空间站的建立,航天梦的实现,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靠的是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首要的任务是学习,通过努力的学习,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才能为中国未来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