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4:19:59 页码:10
2023年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优秀8篇)
2023-11-12 14:19:59    小编:zdfb

总结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技能。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系统性的思维和条理性的表达。总结范文的阅读不仅能拓宽我们的思路和视野,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一

马克思韦伯最早从行政管理角度阐述了合法性概念,并认为合法性是习俗、利益关系等纯粹情绪动机或纯粹价值合乎理性的动机之外,统治得以巩固、稳定的不可或缺的更为重要的资源[2]。按照韦伯的观点,合法性既包括适合法律法规要求,也包括适合社会文化习俗要求,还包括适合重要人物的要求。制度合法性本质上是指制度在社会上或组织中获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同。学校管理制度的合法性指学校内部的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管理制度发自内心的认同程度[3]。制度合法性危机与制度合法性相对应,是指由于公众对已颁布的管理制度产生了认同危机导致其难以有效地贯彻落实的一种现象,包括理性认同危机和情感认同危机两个层面。理性认同危机具体可分为手段危机、主体危机、价值危机、程序危机,其决定了制度“合不合法”的问题;情感认同危机则指利益相关者在心理、情感上对制度的认同危机,其决定了制度“有无效果”的问题。一般很难区分认同危机是在理性层面还是在感性层面,人们大多只关注对某一制度一个总体认同程度。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合法性危机是指学校制定和实施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不被师生所认同和接受,导致制度效率低下,甚至产生负功能的现象。教学管理制度合法性危机可以表现在单一的某个规章或条款上,也可以表现在一整套教学管理体系上。由于内心没有真正认同和接受,利益相关者往往对教学管理制度采取消极接受或策略化遵守行为,这导致制度表面上仍在运行,而实质上已名存实亡。

1、教学组织松散化。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危机首先表现为教师对其“口服心不服”或“口不服心也不服”等行为上,在具体形式上就表现为组织“松散现象”的此起彼伏,随处可见。如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关系,隔阂逐渐增大;教学管理干部与普通教师之间彼此对立,彼此相互指责;二级部门之间各自为阵,以局部利益为重,缺乏有效的合作;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相互埋怨,缺乏默契与合作。这种长期的组织松散问题最终必然导致组织“离心离德”,内部凝聚力下降,师资队伍不稳定,有利于学校基本职能发挥和教学质量提高的良好育人环境难以营造,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和共享价值观难以形成。

2、教学工作边缘化。

从内心里没有认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教学管理相关制度,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情感越来越少,教师把教学工作当作副业,且慢慢习以为常或理所当然。虽然很多学校制定了像《教师教学规程》、《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规范》之类的教学基本制度,对教师的课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范,可是照本宣科、随便对付的课堂教学仍然很常见,教学工作逐渐被边缘化。学校的教学管理队伍虽然日益庞大,但敷衍了事,不务正业的“懒政”现象也比较普遍,把教学管理工作也逐步边缘化了。由于缺乏实质上的工作重心,学校内部的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之间的相互指责和埋怨越来越多。

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显性知识的迅速传播和隐性经验的明晰化,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由于教学管理制度僵化,学校教师被迫独立地从事着机械重复的劳动,观念封闭,视野狭窄,只能关注眼前和局部利益。例如,现在许多学校实施以工厂理念为基础的“绩效管理”,促使教师把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仅仅当作获取“工分”的一种手段,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研究机制难以形成。普通教师很难对学校管理制度及管理者的行为产生影响,而往往以容忍、冷漠、被动方式来表达其态度,无法体验到教学工作的乐趣及教学研究工作的意义。在教学研究和投入上的这种对制度的消极态度影响了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

1、制度制定:制度文本与教师期待错位获得合法性的制度必须保持适度灵活性,体现服务于师生的价值取向,保证程序上公开公正,机会上平等地对待不同利益相关者。根据合法性要求,学校现有的很多教学管理制度本身质量较低。具体表现在:

(1)程序危机。制度在制定时没有坚持程序上的公开公正,往往缺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过程,忽视教师的参与。

(2)利益危机。制度常常为部分利益集团所左右,利益和资源分配方案偏向部分利益相关者,广大教师的合法利益经常受损。

(3)价值危机。很多制度坚持消极的理论假设,在价值上固守控制思维,抛弃了服务师生的管理价值取向,管理的机械化和考核的过度量化使教学管理制度也从“促进教师工作的强有力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的极可怕的魔杖”。

(4)规范危机。一些学校把教师教学活动的整齐划一和一致规范作为教学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在管理过程中要求一种绝对的规范性,这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这些制度在程序、利益、价值和规范上的不合理性会引起教师的反感和厌倦,与教师内心期待发生极大错位。

2、制度执行:制度表达与制度实践背离制度执行和扩散是利益相关者不断互动博弈的动态过程,其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

(1)人情危机。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因照顾某些人情关系,而妥协退让,因人而异,执行不到位。

(2)妥协危机。制度既是约束行动者的规则,也是激发行动者的使能器,因此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既要约束行动者的行动范围,也会受到多方行动者谈判妥协的影响。

(3)竞争危机。由于当前学校组织边界受到外界各种力量的不断侵蚀,学校越来越行政化、庸俗化和物质化,教学中心地位日益受到多方力量的挑战,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自然也受到来自与社团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和科研活动等方面制度的竞争。

(4)道德危机。按照制度的本源表达,学校管理者应是营造良好制度环境的主体而不是获取制度利益的主体。但是由于利己主义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管理者往往利用信息优势钻制度“漏洞”,管理者与教师界限的模糊也很会使教学管理人员集“裁判员”与“运动员”身份于一身,利用双重身份实施败德行为。因此,现实中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受到人情、竞争、妥协及道德危机的影响,制度的本源表达和制度的实践效果往往相背离。

3、制度变迁:制度稳定与制度变革矛盾教学管理制度需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才能为教师教学活动和行为选择提供相对稳定的预期,增强教师对教学管理制度的信念认同。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内外部环境经常性的急剧变革,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调整相当频繁,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必然导致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缺乏稳定的预期和认同。

4、制度资源:依附资源与契约资源分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之所以能够被广大师生所接受、认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管理者拥有相当丰厚的合法性资源[5]。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物质激励措施开始在学校管理中越来越普遍化,同时教师与学校间的依附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教师流动、离职现象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而目前学校的规章制度依然是以数字量化资源和身份依附资源为基础。由于精神激励法所能发挥的作用越发有限,学校过度依赖物质激励。因此,现实中教师—学校关系的变化导致制度实施资源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但制度实施理念和方式仍然固守传统,这必然导致制度在实施过程遇到抵制。

1、理念转变:保证制度文本的合法性现代教学管理必须适应世界教育发展新形势,用基于知识经济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替代基于工业模式的传统教育管理理念;从传统的基于控制主义的监控思维向基于互动主义的服务思维转变,明确服务于师生教与学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宗旨;从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专制式制度制订程序向上下互动的双向式、民主式制度制订程序转变,保证制度决策的公开透明性;在坚持师生利益第一的基础上,从以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为主导转向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各方合理利益的诉求;以人为本,从过分强调教学管理规范的效率性和统一性向适度保持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与和谐性转变。

2、决策变革:保证制度执行的适当性很多学校在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时,由于过度集权,有关制度利益的决策权实质上多数掌握在个别重要的人物,如校长、副校长和教务长等人身上。决策权的过度集中降低了制度执行过程对人情、妥协、竞争和败德等行为侵蚀和影响的抵抗能力。因此,学校在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时,还必须设计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体系和教学管理民主决策机制,保证教学管理人员在制度执行中从人治管理转变为法治管理,从全能管理转变为有限管理,从权力管理转变为责任管理,从人治手段转为法治手段,真正实现教学管理行为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强化制度执行效果。

3、变革引领:保证制度变迁的连续性中国正经历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重大转型,为适应全球竞争需求,国家层面的教育教学频繁改革和科学技术推动的教学理念及手段急剧变革已是新时期我国面临的新常态。在外部制度和技术环境的强大压力下,学校内部的各种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的调整也就不可避免。为了保持教学管理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和预期性,学校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认识教学管理变革的新常态,提高变革预见性,不是被动适应管理变革,而是主动引领管理变革;通过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保证内部教学秩序和机构的相对稳定性;使教学管理制度变革从激进式向渐进式、从集权方式向民主方式、从断裂式向连续性、从单一调整向体系优化转变。

4、环境优化:保证制度资源的匹配性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等大制度环境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与身份依附关系相关的教学管理硬性合法性资源的合法性效力正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逐渐丧失。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现代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学校必须不断建构和优化内外部制度环境,从重物理环境向重文化环境转变,在制定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规制性制度的同时,更要加强良好的价值观念、信念体系、认知模式的建立与典型化,重视规范性制度和文化—认知性制度等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的补充和调节作用,强化软性合法性资源的构建与管理,实现软硬资源的合理匹配和相互补充。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二

一、音乐室由上音乐课教师负责管理。

二、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添置设备登记,音乐器材应规范摆放整齐。

三、注意室内清洁,不准带东西在室内吃,不准乱丢纸屑、杂物、不准在座台、墙壁乱刻乱画。

四、上课、排练节目,学生要有秩序进入室内,按规定的地方排练,就座,室内保持安静,不准随意喧哗、走动、打闹。

五、爱护音乐器材,没有取得管理人员允许,不准随意动用乐器,如违者造成损失,照价赔偿。

六、每周教职工文艺活动,管理人员要规定时间开放。

七、音乐器材借出和非管理人员使用,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方可借出或开门使用。如借出、使用损坏或遗失,照价赔偿。

八、每次活动完,要检查器材放置,关好门窗,锁好门,如失职造成损失,按损失程度,追究事故责任。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三

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督导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全面提升教师对教学常规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责任心,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把激励、创新、发展、进取的人文精神纳入教学活动中,努力创建和谐且富有竞争的教学环境,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应有详尽、科学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严格遵守备课环节,分课时备课,课时应与教参同步。内容详尽,重点突出,难点准确,设计合理。

3、应备周前课,特殊情况不得少于3节。

4、严禁抄袭教案,要钻透教材,分析学情,书写规范。

5、考核方法:集中检查与随堂检查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全身心投入,杜绝坐教,随意代教及在课堂里玩弄手机等行为。课堂管理得当,纪律良好。

2、注重自身形象,着装整洁大方,不得穿拖鞋、短裤、背心或露肩露背的服装进教室。教师用语要文明,不得用语言挖苦、讽刺学生。

3、任课教师要提前2分钟到达所在班级,提醒学生把教室桌凳摆放整齐,把相关课本整齐放在课桌上,等待上课。上、下课要起立,相互问候。严格遵守课堂常规。

4、充分利用小黑板、挂图、ppt等教学手段;教师要有激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兴趣。

5、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坐姿端正。回答问题积极,注意力集中。

6、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任意更改教学内容,把非笔试科目挪作它用。

7、要求教师教学严谨,经常性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全方位评价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8、分单元按月对学生学业进行质量检测。对学生的学业质量评估要客观公正,要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同时要详细记录每次考试的数据。

9、学期结束任课老师要写好相关学科的教学总结,用统一格式书写上报教导处。

10、考核方法:教学常规月评考核和校领导不定时检查相结合。

1、作业布置分年段严格执行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杜绝作业布置的随意性,作业要精,要有代表性,要有创新性,要激发学生的思维。

2、各年级各科要统一作业格式,统一书写标准。

3、作业及试卷批改要及时,对于批改时发现的个性问题要批注,共性问题要记录并公开讲评。

4、统一作业批改形式。除试卷外以等级呈现作业质量,同时要有激励、提醒等语言批注。

5、禁止利用学生批改作业及试卷。杜绝错批、漏批和歧视性批改的现象发生。

6、考核方法按教学常规月评考核标准、作业检查评价标准及本条例执行。

1、任课教师要切实落实培优补差工作,要有详尽的方案和措施,要落实到人,不得流于形式。

2、科任要有辅导记载(包括对象、内容、措施、过程与效果)。

3、要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要正确对待和关爱学困生,要多与之交流解决心理上的障碍,解决学习中存在的诸如方法、习惯和盲目等问题,不得歧视、打击。

4、不得对本校学生实施有偿辅导,或在工作日内对校外学生实施家教。

5、考核方法按教学常规月评考核标准和本条例执行。

1、科组长要组织本科组老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对于参加教研活动的人员进行点名登记。同时对活动内容、过程、结果要有材料记录,要定时举行本科组的教研总结会议。

2、任课老师要服从科组长安排,根据安排认真准备上好公开课或其它形式的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抵制。

3、任课老师每周听课不得少于1节。听课要认真写好听课记录,作好听后分析和总结。

4、科组长要提前3天向任课老师通报下一个教研活动的内容和要求。任课老师要认真准备,要有书面形式的发言或论述,不得流于形式。

5、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要写一篇教研论文,以统一电子文档格式书写上交教务处。

1、教学期间,任课老师既是本堂课教学的责任人,又是学生常规管理的责任人。要负责本堂课的点名,解决课堂中的偶发性事件,负责学生的安全等事务,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如因管理不当或失职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本堂任课老师除将承担全部责任外,学校将视其情节处以罚金。

2、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因体罚学生造成的事故自己负全部责任,情节严重者予以辞退。

3、所有室外课,任课老师必须到教室将学生排队带到活动地点(指定专人检查电灯、电扇是否已经关好),并点名,对未到学生要追查原因并报班主任。同时下课也要由任课老师组织排队带到教室。一、二年级的室外课要提前2分钟回到教室。如因违反而造成的事故由任课老师负责。

4、体育课时,体育老师要合理安排内容,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教学,如因管理疏漏或失误造成的学生伤害负全部责任。

5、各种实验课,老师要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控制好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程序及药品管理,对危险物品要专人管理。如因管理混乱,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及药品管理造成的财产损失及学生伤害,任课老师负全部责任。学校并处以罚金。

6、教学期间,不管是何种原因而发生的大小事故都必须向负责人反映,以便作出处理。如因不及时上报所造成的损失自己负全部责任。

本制度自xx年x月13日起执行。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四

一、各专业要根据培养目标,明确实习要求。实习前必须制定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明确实习要求和具体安排、实习管理制度等,并要进行必要的思想动员。未做好上述准备工作,水准实习。

二、保证实习的指导力量,要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带队实习。实习指导教师(尤其是带队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实践经验,要熟悉本实习的各项技术工作。认真执行实习计划,完成实习大纲规定教学任务。同时,要求指导教师预先下厂踩点,搜集信息,认真进行实习准备,制定计划。实习指导教师既要重视实践教学,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保证实习质量。指导教师和学生配备比例是1∶20左右,即每个班至少应指派两名教师指导生产实习。

三、实习单位的选择,根据专业要求,可选择较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也可选择中小企业和车间,尽量做到“就地就近”安排实习。特殊情况需要报请主管教学校长批准。

四、各专业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并要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密切厂校之间的合作,使其不断巩固,逐步发展。努力争取实习基地的支持,把实习工作从学校单方的教学任务变成威力侦察校双方共同负担的社会职责。

五、实习期间的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深入车间和班级,跟班劳动,尽可能多的参加实际生产和操作,接受工人的帮助和指导。从思想上解决与工农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真正掌握一些实际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严格考核。学生在实习期,必须逐日写实习日记,简明扼要地记载当日所完成的实习任务和收获,并按规定时间交出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学生实习的成绩应由实习指导教师和厂方的实习指导人员共同考核评定。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五

为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根据《衡阳市课改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现对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以下措施:

1、确立先进、切实的办学理念、目标、措施。学校机构健全,人员分工到位,有配套的规章制度。学校严格执行教育局的学籍管理规定,规范招生,建立电子学生档案,不瞒藏学生。严禁分快慢班,严格控制流生。高扬“德育为先,多育并举”的大旗,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开足、教好各门课程,不得任意增减课时。学校作息时间规范且执行到位。

2、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德育工作目标明确,组织制度健全,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正常开展德育活动,定期组织班队工作经验的学习和交流,班队工作措施到位,效果显著。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发。要充分认识到学科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是完成学科知识、智能教育的内在动力和思想保证,把德育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要挖掘学校、社会教育资源,从学校、社区资源特点出发,开展富有特色,丰富多彩,为学生爱好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活动和文体活动。

3、认真学习、把握和运用新课标、新教材,做到以新思想、新理念来统领教学,切实提高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水平、使用水平和研究水平。各校和广大教师,要根据教育局制定的学习要求,配备好学习资料,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做好学习笔记,开展校内学习研讨活动,在提高习惯于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加强教法和学法研究。建立与新大纲、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方式的局面,所有教师都要从研究学生入手,切切实实改革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做到教案学案一体化、教法学法一体化。上课容量要适度,起点要适当,落脚点要准确,指导以电教为主的多种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落实;关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关注多元化评价;关注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状况;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和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夯实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炽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个性发展。

4、完善教研组织,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要发挥表率作用,坚持上课,坚持听课,坚持参与教研活动,了解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师交流、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行政听课要做到有记录、在评价、有反馈。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学校教导处必须制定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教研课题,并加强对备课组及教师个人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

5、学校要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课、观摩课、创优课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教学风采、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每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15节,被听课不少于1节。要加强听课后的集体评价分析活动,把每一节被听的课作为一个教学案例,进行理性的分析。加大对教师教学的反思的管理力度。要求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做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结果及时进行自评,写出自己的教学所感和改进教学的构想和措施,每学期教师至少要撰写1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反思。

6、教学中要狠抓落实,形成习惯与制度。学校要把教学认真作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坚决杜绝没有备课进课堂的现象。作业在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的前提下,强化精选、精讲、精练、精批、精评,提高达成度。

7、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控制各年级、各学科作业量,任何教师不得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作业,不得留惩罚性作业。学生课业负担合理,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天不小时,低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家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学校行政要坚持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情况,做到有记录、有分析、有评价、有反馈,每学期作业检查不少于4次。对品德与生活、音乐、体育、美术、劳动、信息等学科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面试,了解教师课堂情况。

8、严格考试制度,严格考风考纪,规范考试次数。要把考风考纪建设作为校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从严从实抓好,所有教师都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考题与学生实际,提高例题质量。学校考前要抓命题,考中要抓考纪,考后要抓分析。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考题的唯一依据。完善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促进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和评价心理转变。

9、学科考核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评价。认真使用好各年级《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手册》。各学科教师要本着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要求,认真写好教师寄语和班主任评语。

10、努力建设科学人文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信息量。学校的橱窗、画廊、报栏、广播台、电视台以及班级的黑板报等媒体都要辟出专栏,精心编排,要认真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每学年都要划出专用资金添置图书,班班建好图书角,提高图书的使用率和周转率。学校要结合校情,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外部环境。

1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教师要体谅学生家长的心情,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会,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要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六

为规范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各学校应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设置表》和《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开课设节,组织教学活动。每学期新授课一般安排16周左右,复习课安排1—2周。

2、学校每学期应拟订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包括指导思想、工作任务与目标、具体措施和教学教研活动安排,编制作息时间表、日课表和周事历)、德育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等,交中心学校审查备案。期末分别写出工作总结,汇报计划执行情况。

3、语、数、英语、体育学科教师期初拟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写在学科备课本前面,按学科教学计划要求填写完整。其它学科备课时先按以下几个方面拟定一个简单的教学计划后再备课。

(1)《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

(2)教学目标;

(3)教材分析;

(4)教学进度安排。

1、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教师应坚持超周备课,严禁无教案上讲台。

2、备课要使用县统一印制的备课本,写好教学计划,分节写好教学设计。每篇教案前要有备课节次的流水号,要写好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力求具体详细。板书设计要完整,课内外作业要明确,结合本堂课的得失写好教后感(全期不少于20次)。

3、作文课教案分指导课和讲评课单独用小备课本编写或是集中备在语文教案的后面,写字教案除一二年级不单独备写外,其他年级写字课每星期备写一次。

4、复习课、练习课应分次写好教案,单元测试、段考、期考也应备写教案,主要是备试卷讲评与试卷分析。

5、小学语文、数学、外语之外的课程,教案可分课备写,课下分节。村小、教学点的常识课可以备写简案。

6、实验课、信息技术课除写好教学设计外,应有实验准备通知单、实验报告单或电脑室使用台帐备查。

7、编写教案要讲究实用,不准照抄备课资料,不能备课脱节,不能完全照抄旧教案。

8、学校教导处对教师的教案要进行检查,一般是一月检查一次,并填写好教案检查情况登记表,检查人要签字盖章,以示负责。检查情况包括教案的数量、质量、存在的问题等要详细记录,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并定期通报。检查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9、教案封面要填写完整,并加盖学校公章。

1、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学校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或请人代课。学校统一调课要由教导处进行登记并通知到当事人。

2、上课要带好教案,准备好教学用品用具,提前到教室门口侯课,督促学生做好学习准备,不得迟到。按时下课,不得早退或拖堂。

3、上课衣着要整洁,举止行为要端庄大方,态度要亲切自然。不准穿背心、短裤、不准穿拖鞋,不准酒后进教室,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学内容要集中,重点要突出,思路要明晰。课堂提问要有逻辑性、层次性,切忌满堂问、随口便答。要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5、科学安排教学时间,恰当选择教学方式。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看书、思考、讨论、练习、操作。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逐步改变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

6、充分使用教具和学具,提倡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室每学期使用次数不得少于20次。演示、分组实验按教育局要求进行照相存档备查。

7、教学语言要简明、准确,力求用普通话教学。板书要规范清晰,不出错别字。

8、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学校应采取进堂听课、巡回检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教师改进。

1、课堂作业数量、份量要适中,形式要多样。各科作业在前面要标明日期、次数。练习课、复习课、测验课凭资料、试卷可计作业次数。

(1)低年级语文5次/周。

(2)中高年级语文4次/周。

(3)作文8次/期。

(4)1—2年级看图写话2次/周。

(5)3—6年级日记2次/周。

(6)各年级数学5次/周。

(7)健康作业每期8次。

(8)思品、科学、社会每课1次。

(9)英语1次/周。

(10)各年级美术15次/期。

(11)写字以写字书为准,一期一本。

2、作业格式要规范,卷面要整洁。作业本每页左边空一格位置写题号,每单元每课第一次作业要写课题,每次作业第一行写日期、总次数,空一行后做题,题与题之间空一行,次与次之间空二行。数学几何等要做图的题一般左边画图,右边解答。除小学一、二年级和其他年级作图用铅笔外,其他各科作业一律用钢笔书写。同一本作业墨水顔色应基本一致。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不乱涂乱画,潦草和不整洁的作业应要求学生重做。

3、作业要及时批改,批改符号要统一规范。小学各科定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四等,等级写在学生作业的右下部,并注明批阅日期。各年级作文详批改面要达到30%以上,包括修改错别字、病句、写眉批、尾批、评定分数等级。其余作文要写尾批,评定分数等级。日记要分次查阅,课程基础训练要订正答案。

4、教师批改作业要进行批阅记录,作业下发后要指导学生更正错题,作文要在讲评时指导学生进行修改,提倡教师建立错题库,学生建立错题更正本。

5、对学生作业及批改情况学校教导处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查时要随机抽取上、中、下作业若干本,对学生作业和批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建好后进生辅导台帐(后进生辅导计划、情况分析,辅导措施及辅导记载等)。

2、重视尖子生的课外辅导工作,应明确辅导对象,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比较系统的辅导,并定期进行学习效果检测。搞好数学创新大赛的参赛工作。

3、田径、乒乓球代表队应利用活动课及课余时间集中进行训练指导,训练重在平时,切忌临时组队突出训练。

4、美术、音乐特长生可根据自愿参与的原则,由相关学科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

1、语文、数学应进行单元测验、段考和期考,测验题由教师自已设计。英语要求期考。

2、测验、考试纪律要严明,严格禁止学生舞弊和教师参与作弊,凡有舞弊行为的成绩一律作废。

3、测验考试要认真评卷统分,确保准确无误。学生个人成绩上记分册,班级、学科总评成绩上成绩统计表。平时测验成绩以分数形式登记,期末总评按平时30%,期中30%,期考40%的比例折合成期末总评成绩上成绩统计表。

4、语、数、外以外的其它学科期末应进行成绩考查,考查成绩应上报教导处备案。

1、中心学校成立学科教研组,完小成立教研组负责教学研究工作。

2、中心学校每期组织全乡性教研活动不少于二次,完小各教研组每期组织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每次教研活动要按研究的专题和中心学校教研活动模式,要有说课、听课、评课记录及当堂课的教案等资料。

3、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中心学校要成立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小组,确立课题,拟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收集整理资料,写出阶段性研究总结。

4、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比武活动和论文评选活动。

5、学校领导、教师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校长全年听课40节,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全年听课50节,教导主任全年听课50节,其他教师全年听课30节,包班教师每期不少于6节。

1、教师执行教学常规、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及教学成绩纳入岗位目标管理,与绩效工资挂钩。

2、对教学成绩位于全乡倒数1、2名且小学均分低于乡平10分的教者实行二个一票否决。即:年度评优岗一票否决,晋升中级、高级职称一票否决。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七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以教导处为主建立教学常规管理小组。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的宣传、指导、督促、考核、评价、提出奖惩意见每学期末负责做好教师的量化考核工作。

(1)对教师执行基本要求情况作常规检查。不能根据学校规定按时完成和上交各种资料不能根据学校要求完成听课、课件制作等情况的在期末常规考核时予以扣分。

(2)对教师认真备课情况作常规检查。课前缺乏准备甚至无教案进教室上课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扣0.1分。

(3)对教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作常规检查。按《教学常规》第1314条的要求和《瓦房子镇中学教师业务检查条例》要求批改学生作业。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不少于两次还将对学生作业进行抽查。

(4)对组织考试情况作常规检查。平时的月考工作不负责任一学期不进行阶段考查或者考查全部采用外来试卷不能够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出卷。期中评估、期末考试不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不能认真进行试卷讲评或者考试成绩弄虚作假的查实后作为一次扣0.1分。

(5)对尊重爱护学生情况作常规检查。课堂上讥讽、嘲笑和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查实后扣减任课教师0.05分该教师将承担一切后果学校将给予纪律处分并记入其业务档案。

(6)对调课情况作常规检查。未经教导处同意擅自调课或改上自习课的情况查实后扣0.1分。

(7)对上课情况作常规检查。没有特殊情况不准时进教室上课或提早退课(包括辅导课)上课时接听手机等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违纪扣0.1分。

(8)对忠于职守情况作常规检查。工作时间擅离岗位影响到调课、会议、活动、学生教育等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查实后扣0.1分。

(9)对认真监考情况作常规检查。学校组织的期中评估、期末考试发生监考教师没有按规定时间到场或擅离试场放任学生或在试场中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以及在试卷的收发、整理、装订中因主观原因造成差错而影响阅卷工作的情况查实后扣0.2分。

上述违反学校教学常规要求的各种情况将作为教师在校工作表现的重要依据在学期量化考核和年度量化考核中得到反映并视情况扣减学期末的量化考核分数。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篇八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具有献身祖国、献身事业的思想准备;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和文明礼让的精神风貌。

2、实施要点。

(1)加强党支部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少先队根据少年儿童特点,积极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健康有益以及弘扬朱子文化,推进国学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

(2)重视班主任工作,加强班级日常管理,进行年级系列化教育,有效开展“诚信学生”创“文明班级”的教育活动。

(3)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学科教学之中是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其他学科要根据自身特点有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保证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实,教师不得任意占用德育课、班会课、队会课程。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5)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制定校训,悬挂名人画像、名言条幅,设置板报、橱窗、园地等,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6)开展社区教育,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网络。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的教育。

1、目的。

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2、教学质量的主要任务。

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组织全部教学活动,全面而有效地控制对教学质量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事环节,使之处于最佳状态,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指导教师的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艺。学校领导及教研组应指导教师不断地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知识基础、身体素质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等都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学校领导及教研组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3)组织教师钻研教材、教法。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材料,教材的质量及教学的方法对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目前,小学使用的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学校领导和教研组要善于组织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4)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教学秩序的好坏,是能否顺利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秩序是以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日常工作安排的合理化,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组织纪律为基础的;学校领导和教研组必须全面抓好这些工作,并随时注意和制止一切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思想和行为,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以利教学工作循着正确轨道有序地运转。

(5)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充实必要的教学设备,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千方百计地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4、影响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学校领导教研组的水平和修养、指挥能力和领导艺术。因此,提高学校领导和教研组自身的水平和修养,是教学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每学期各科教研组长要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教务处作全面的分析。

1、按教导处的教学工作计划,期初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期末做好工作小结。

2、组织全组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组织本组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检查落实教学计划正确实施。

3、负责全组教师教学、教研、教改业务学习活动,确定研究课题,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活动。

4、开展本组的开课、评课、评卷、质量分析工作,协助教导处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对存在问题要认真分析,积极加以解决。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本年段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聘任工作。

2、负责抓好年段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拟订年段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学生代表会议,掌握班级先进管理经验。了解班级工作存在问题并予以解决。

4、协助学校做好本年段教师“学期考评”工作,负责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并及时上交学校。

5、督促本年段教师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家长、学生对学科教学的反馈和要求。协调年段教师间的关系。

6、经常深入年段教学与教师共同研究、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导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善于总结推广经验。

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班风。

2、对学生负责、有爱心、有耐心,并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3、协调本班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保证班级正常的教学和活动秩序,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锻炼,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4、协助上好家教课,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及时了解学生校内外表现情况,尤其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5、认真上好班队课,并做好记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组织学生做好教室、走廊和包干区卫生工作。

7、做好学生的入学、巩固学额、评选先进等工作。学期初制订好班级工作计划,期末写好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撰写班主任工作总结。

8、做好班干的配备及选举工作,组织领导班委会工作,注意培养班干,关心指导少先队开展工作。

9、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并及时上交有关材料。

1、次数要求:

每学期于学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素质发展手册》及相关材料等普查2次;中心小学对所辖小学进行教学分析、听课记录、业务学习、常规检查记录、教师评价材料等普查一次,对各校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素质发展手册》及相关材料抽查1次,教师不得任意占用德育课、班会课、队会课程。

2、职责要求。

主管业务副校长要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校长要做好抽查工作,并听取分管业务校长每次检查后的全面汇报,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情况。

3、过程要求。

(1)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

(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作为教师、学校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期末对学校、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

(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或组织活动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教师通报、反馈、整改。

(一)听课制度。

1、行政领导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2、行政领导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教师对本学科的课程要重点听,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1)项目填写齐全。包括:学校、班级、科目、授课教师姓名、听课时间、节次、课题,并标明听课节数。

(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

(3)旁评和总评是听课人缜密思考的结果、智慧的结晶,是听课记录的核心内容。听课时要随时记录下对所发现的闪光之处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分条列项写清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并做好等级评定。

4、课后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切实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

5、每学期对听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二)专题讲座制度。

1、校长:要从宏观上、结合当前教改的大背景和本校教学现状,每学期亲自为教师做教学形势报告分析1次,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指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明教改方向。

2、分管教学副校长或教务主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本校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状况,要从优点(成绩)、问题、下一阶段主要目标任务及改进措施等几方面来安排结构,每学期2次。

3、参加外出培训的教师要开展校本培训,为本校教师开讲座。

专题讲座和教学分析都要形成书面材料,并面向全体行政或教师进行宣讲,其中专题讲座材料要打印下发到各校或教研组,并进行归档整理。

1、集体学习。

(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每周三下午1次。

(2)要注重学习的计划性、系统性。每学期都要拟定学习内容安排表,包括时间、内容、主题、主讲人等。

(3)集体学习要有问题意识且贯穿始终,要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多种机会参与研讨、交流,发表不同见解。要让青年骨干教师多承担学习任务。

(4)有原始学习材料或讲稿,有主要学习内容解说及研讨记录,其中研讨记录要成为学习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学要求。

(1)每学期摘记笔记不少于3000字,撰写随笔或心得体会不少于20xx字。

(2)学习内容体现一定的价值性、前瞻性,与自己的教学相适合。提倡每学年读一本专著。

(3)摘记要有所取舍,只摘记文章的重要观点,精华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摘记后的思考,写下所感所悟。

(4)每次摘记要注明出处(报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记日期。

1、课题:每位校级领导参与指导一个本校确定研究课题,参与研究活动每学期2次以上,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2、教研:校级领导必须参加教研组长会并深入教研组,校长每学期2次以上,副校长每学期4次以上,参与研讨、进行辅导讲座活动等(教研活动记录中要有详细记录)。

(五)行政指导青年教师制度。

1、坚持重点培养,塑造名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小学中学高级老师、特级教师、省市优秀教师及每位行政确定自己的培养对象,至少带1名教师,。

2、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量体裁衣、因材帮教、精雕细琢。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对他们擅长学科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其中校长不少于5节,其他行政不少于10节。

(六)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

1、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工作。

(1)制定以师德、能力、效能为重点的《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直接对教师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2)每次常规检查记录(含等级评定)作为形成性评价材料。

(3)每学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每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并写出评语鉴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