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实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03:22:18 页码:14
2023年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实用19篇)
2023-11-14 03:22:18    小编:zdfb

教案的编写应明确学习活动的安排,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规范和有序。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和调整。以下是一些教育专家分享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总结:

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2、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3、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

2、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4、认识到牙齿健康对身体的重要性。

教育目标:

1、与大家一起分享换牙所带来的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2、能努力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表现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的意愿。

3、坚持正确刷牙,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场景,达到体验牙齿保健的目的。

2、让学生自己讲讲牙齿的故事。

3、课前了解学生换牙情况。

4、模拟教具调动学生情趣。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自带牙刷。

2、教学器材:牙具模型;牙齿卫生宣传资料、图片;刷牙记录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请大家张开嘴互相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2、牙齿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二、观察调查:

1、调动学习兴趣:请同学数一数自己小伙伴有多少颗牙齿,画一画小伙伴牙齿的形状。

2、引出换牙概念:教师抓住学生图画中表现的“换牙画面”提问:“这是怎么回事?”

3、学生统计换牙人数。

4、教师小结:换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它标志着我们长大了。

三、交流感受:

1、请换牙的同学说一说换牙时曾有的难忘经历。

2、回忆自己是如何处理由换牙带来的不舒服感受。

3、讨论:换牙时应该注意什么?

(1)牙齿刚刚松动时……。

(2)掉牙时……。

(3)刚长出新牙时……。

(4)……。

4、教师小结:不要摇动自己已松动的牙齿;不要舔自己新长出来的牙;乳牙没掉就长出新牙时应该到医院看牙医;经常吃一些含钙质多的食物等。

四、经验积累:

1、现场表演:一个小女孩在哭,请同学们猜一猜她为什么哭?

2、学生自由猜测。

3、继续表演:小女孩边哭边说:“我的牙掉了,长不出来可怎么办呀?”老师请同学们帮帮她。

4、看图讨论:出示书34页奶奶与孙女的对话图,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讨论。

(1)为什么有的人牙掉了能再长出来,而有的人的牙掉了就不能再长出来?

(2)哪些人的牙掉了能再长出来,哪些人的牙齿掉了就不能再长出来了?

板书设计。

9.我换牙了。

作业:以后经常刷牙。

第二课时。

一、探究活动:

1、健康的牙齿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2、学生举例说明:

(1)帮助咀嚼食物。

(2)帮助我们发言。

(3)健康整洁的牙齿能使我们看上去很健康精神。

(4)……。

3、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呢?

(1)多吃蔬菜。

(2)定期到医院检查。

(3)早晚刷牙。

(4)不咬硬的东西。

(5)……。

二、练习活动:

1、个人演示:刚才同学提到了要好好刷牙,你是怎样刷牙的呢?

2、同学评议:

3、课件三:我们一起来听听牙科大夫是怎样说的?(边看边跟着学)。

4、教师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5、听《刷牙歌》集体拿出自带的牙刷进行练习。

6、刷牙的时候我们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1)先往杯子里倒半杯水;。

(2)挤上适量牙膏;。

(3)喝一口水,先漱一下,把牙膏在杯中浸泡;。

(4)开始刷牙;。

(5)最后刷牙刷、牙杯,把牙刷放在杯子里;。

(6)把嘴涮干净,用毛巾将嘴擦干净。

7、小组互相检查刷牙过程。

8、教师巡视纠正出现的问题。

9、课件四、小兔贝贝也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了,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知识?

三、分析判断:

1、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牙齿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兰兰的故事(书38页图)。

4、课件五,判断正误:这几位同学做的对么?

(1)同学定时到医院检查牙齿;(对)。

(2)小同学牙疼不到医院救治;(错,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3)一位小哥哥用牙齿咬瓶盖;(错,不该用牙齿咬硬物)。

(4)晚上,一个小同学躺在床上吃糖;(错,睡觉前不刷牙还吃糖国会形成蛀牙)。

(5)一个小女孩吃晚饭在漱口;(对)。

(6)一位小姐姐早晚都刷牙。(对)。

5、教师小结:保护牙齿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保护牙齿,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刷牙记录卡。一周后把记录卡带来,评选谁是“爱牙小标兵”。

板书设计。

9.我换牙了。

健康的牙齿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作业:用正确的方法来刷牙。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探究活动。

关于“保护牙齿”的探究活动。

1、记录从周一到周六早晚、饭前饭后的刷牙情况把自己刷牙的情况记录下来,每做到一次画一个。

2、观察周围人的牙齿情况,给他们提一条建议。

3、做家庭监督员,争做《护牙小卫士》。

4、搜集牙齿保健的资料。

参考意见:

1、用表格来提醒、监督学生坚持刷牙来保护牙齿。此表比书上多一个要求,希望学生能时刻保持牙齿的清洁。

2、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通过看图、看动画、学生刷牙的录像来学习、互评。

3、学生知道什么样的牙齿情况才是健康的,这样能将课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提的建议要切合实际,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看牙医。

4、鼓励学生正确刷牙有持续性,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提醒身边的人,学生有成就感,进而自己努力坚持保护好牙齿。

5、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三

1.知道现代社会有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对手也是朋友。

2.通过活动,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有关竞争与合作的故事。

2.气球。

一、鳗鱼的故事。

1.阅读《鳗鱼的启示》故事。

2.思考: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让学生明白:当今社会,既有竞争,更需要合作。现代人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迎接各类挑战,参与各类竞争。

二、竞争是什么。

1.思考:看到竞争这个词,你所想到的。

如:可以是某个词语,也可以是某种场面或某个具体的事件。

2.讨论: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竞争和这些竞争的作用。

三、夹球同行。

1.规则:两人背对背夹住球,不准用手帮忙;两人侧身背靠背向着前进方向运球,不许一前一后运球;交换球时,运球的同学不能用手,但其他同学可以用手帮忙换;中途掉球后,捡回球从球掉的地方重新开始参加比赛。

评分:第一到达终点得10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依次得8、6、4、2分。球掉地一次扣1分,手碰球一次扣1分,一前一后运球扣1分。

2.思考:哪组跑得最快?为什么?这个游戏中,你想到了什么?

四、论坛辩论。

辩论题目:合作重要还是竞争重要。

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竞争与合作无处不在。竞争,可以促进发展;合作,更有利于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使发展更健康、更协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今天,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包打天下,任何重大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竞争需要合作,合作中存在竞争。

鳗鱼效应。

什么是鳗鱼效应。

鳗鱼效应是指在已慵倦的人群中加进一个有威胁的人物、刺激人群的紧张度从而保持整体活力。

“鳗鱼效应”告诉我们,竞争可以激发人们内在的活力。在企业管理中同样如此,管理者应该培养员工积极的竞争意识,给员工一个适度的竞争舞台,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

鳗鱼效应的由来。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海岸都已经口吐白沫,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然而,有一条鱼船却总能带着活鱼上岸,他们带来的活鱼自然比鱼贵出好几倍。

这是为什么呢?这条船又有什么秘密呢?

后来,人们才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沙丁鱼的鲇鱼时,鲇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与此相似,日本也有一个渔夫故事。

日本的北海道盛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发都以捕捞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

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奇怪的是,返回岸边之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而其他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怎样对待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全是死的。

由于鲜活的鳗鱼要比冷冻的鳗鱼贵出一倍,所以没几年功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事情,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

原来,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狗鱼。

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了名的死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一仓死气沉沉的鳗鱼被全部激活了。

这就是“鳗鱼效应”的由来。

启示: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和潜移默化而丧失活力,丧失生机。一个政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逐步走向懈怠,甚至走向腐朽和堕落。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走向哀亡。鳗鱼因为有了狗鱼这样的对手,才长久地保持着生命的鲜活。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回了逝去的光荣。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许多的人都把对手视为是心腹大患,是异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只要反过来仔细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而倒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种危机四伏的感觉,它会激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善待你的对手吧!千万别把他当成“敌人”,而应该把他当做是你的一剂强心针,一副推进器,一个加力挡,一条警策鞭。善待你的对手吧!因为他的存在,你才会永远是一条鲜活的“鳗鱼”,你才会永远做一只威风凛凛的“美洲虎”。

狗鱼相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竞争对手,包含了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目标、新的方法;包含了你身边的制度、你的领导、一起协作的同事;包含了挑剔的客户与朋友;包含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同事以及他(她)不一样的性格、爱好、习性;不管任何一个人、不管任何一个团队、不管任何一个社群,都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要么扮演着鳗鱼的角色、要么扮演着狗鱼的角色;用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敢勇面对身边的人与事,相信我们的事业将因此更精彩,生活将因此而更美好。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四

主题一回望20世纪的战争风云课题1.不堪回首的人类灾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和平鸽的由来,知道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知道和平是全世界人民最美好的心愿。2.萌发爱好和平的情感。3.学会收集资料。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和平鸽的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鸽子的图片并提问学生:“你喜欢鸽子吗?为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上方的文字。教师提问学生:“人们在什么样的庆典上放飞鸽子,为什么要放飞鸽子?放飞鸽子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意愿?今天我们就学习本单元的第一主题――白鸽引出的话题。”教师小结:“鸽子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它因为美丽和温驯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鸽子既可以供人们欣赏,又可以用于通信,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信鸽。鸽子还是和平的使者,是盛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如1988年第25届奥运会和1990年在我国举办的亚运会等盛会的开幕式上,都有数万只美丽的鸽子展翅飞翔,表明了世界人民向往和平、友谊、团结的美好愿望。”2、阅读与讨论。学生介绍有关和平鸽的资料,教师适时引导。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听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并介绍,1986年为世界和平年。出示国际和平年的徽标,并提问:“这个徽标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案,象征这什么?”3.问题与探究:为什么要用鸽子何橄榄枝代表和平呢?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毕加索,并体温:“你知道他时谁吗?能介绍一下吗?”教师了适当补充。毕加索(1881-1973)是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它是西班牙人,自幼就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能,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教师提问:“我想让大家猜一猜,毕加索与和平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出示毕加索创作的和平鸽的绘画作品。教师引导:“那么。毕加索为什么要创作这幅作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平鸽的由来》一文。”4.阅读与思考。就教科书和师生搜集的资料,讨论人们通过和平鸽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也可以补充有关橄榄枝的知识。5.教师总结。给教师的建议1.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利用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资料,或者自己另外凑集资料。2.“阅读与思考”活动应当时重点,让学生充分地发表他们的阅读感受。评价建议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并记录下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2.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3.萌发反对战争、尊重生命、爱好和平的情感。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2.阅读与思考。教师提问:“为什么1914――1918年的战争会成为世界大战?”在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简单讲解,并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右下方的文字,理解其含义。3.阅读与讲解。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并做讲解。应将重点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具体史实上,如战争的时间、参战国、人口等数据,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大战的意义”。4.阅读与探究。教师提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们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呢?”让学生仔细阅读教科书第3页下方的.内容,联系以前学习过的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内容展开讨论。5.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给教师的建议:这部分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尽可能联系实际,以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家庭作业:预习下一课的内容。课题2.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教学目标: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灾难。2.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史实。3.了解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萌发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感。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4~17页。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上方的课文,请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了解2.阅读与讨论一。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5页“安妮的日记”,并引导学生讨论。要点:安妮的遭遇是个别的吗?安妮听说的集体毒死和枪毙犹太人的事情是真的吗?安妮在日记中对德国法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想法?3.阅读与讨论二。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7页“永生的卓娅”的故事,了解卓娅的英勇事迹。4.教师总结本课题的学习,布置家庭作业:写一篇感想。给教师的建议:1.本课题内容多而且重要,教师应当努力保证课时,最好用两课时完成。可以将安妮日记或者卓娅的故事充分展开。2.在学习安妮日记和卓娅的故事时,一定要将讨论具体化,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战争的罪恶以及对儿童的摧残。3.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五年级时学习过的有关二战期间我国人民在抗日斗争中的真实故事,或者从其他渠道了解有关资料。从战争的残酷和反抗的英勇两个方面丰富教科书现有的内容。家庭作业:写一篇学习感想。评价建议:对学生的感想给予书面评价。课题3.不忘过去,放飞和平的心愿教学目标:1.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平鸽所代表的人类的美好愿望。2.巩固和提高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教科书分析:参见第20~21页。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教师启发:“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有了许多了解,也一定产生了许多感受和想法。”请自愿的学生发言。2.讨论与总结。教师说明,并对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让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8页右上方的文字,以及乐乐的话,要求学生按照乐乐的建议,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事记。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加以整理,供学生参与。教师应允许学生在保证主要事件准确的前提下有所侧重。3.小组创作。教师朗读教科书第9页小文的话,然后请学生朗读第9页“我渴望和平鸽在世界各地飞翔”,并请他们也将自己对和平的愿望写出来。将学生分成小组,完成各自的任务。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全班朗读自已的和平愿望,教师加以点评。5.教师总结。教师朗读教科书第9页下方教师的话,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利用每个小组完成的“和平的愿望”,出一期壁报。评价建议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表现。2.对每个学生的“大事记”给予等级性评定。3.对每个小组的“和平愿望”给予鼓励为主的评价。主题二迈向和平的世界主题1.携起手来,为了和平与安全教学目标:1.了解联合国的宗旨及联合国的组织结构。2.知道安理会的职责。3.知道中国是联合国的始创国和常任领事国之一。4.知道在维和部队中我国战士所作出的贡献。教科书分析:参见第24~25页。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了解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都发挥哪些作用。2.教师就联合国的基本情况做一些专门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教师说明:“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一战和二战的内容。战争是不堪回首的,它带给人类和历史的创痛是巨大的,爱好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追求和平是全世界共同的主题。经过人们的长期努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以和平、合作、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教师板书课题)2.阅读与讨论。教师朗读教科书第10页上方的课文,然后让学生阅读下面阅读标识框中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并且给予适当的补充和说明。3.探究与讨论。阅读教科书第11页的内容,然后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中国参加过维和部队吗?参与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4.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布置家庭作业。给教师的建议1.本课题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要注意从新闻或其他媒体中积累信息,讲课时应结合生动的事例,以便学生理解。2.对学生而言,本课题内容相对比较生疏,因此教师应尽心较为充分的准备,并且应充分利用维和部队战士的资料。家庭作业搜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课题2.相聚在五环旗下教学目标1.知道奥运会是为和平、团结、友谊、公正而举行的世界盛会。2.知道五环旗的意义。3.知道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教科书分析参见第28~31页教学准备1.师生搜集奥运会匹克运动会有关和平等方面内容的照片、资料。2.检查并且落实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五环旗,并提问学生:“谁知道五环代表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相聚在五环旗下》。”2.阅读与讨论。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2~15页的内容,并根据教科书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要点:你知道奥林匹克圣火代表什么吗?在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为什么要将橄榄枝花环送给各国运动员?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都体现了一种什么追求?你能发现奥运会的变化吗?为什么说奥运会是国际大家庭的盛会?3.思考与制作。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并为宣传2008年北京奥运会制作一份小报。4.展示与交流。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设计的小报。5.教师总结有关奥运会的知识,肯定学生的设计,布置家庭作业。给教师的建议有关“非典”时期的医护人员事迹,现在的小学生可能比较陌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向父母等长辈了解。家庭作业1.搜集有关红十字会和南丁格尔的资料。2.向父母了解“非典”时期护士们的先进事迹。评价建议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课题3.闪光的红十字教学目标1.知道红十字会的宗旨和工作内容。2.了解南丁格尔的事迹。教科书分析参见第34、35页。教学准备搜集红十字会组织在国内、国际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所从事的救援及所起到的作用。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在追求和平的事业中,还有一个以维护人类和平、减少各种战争和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为最高宗旨的组织,你知道它是什么组织吗?”2.阅读与交流。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6页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要点:红十字会是一个什么组织?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什么?你听说过红十字会组织做过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教师可结合从广播、报纸、电视上了解到的情况启发学生,同时让学生展示更多的资料来说明红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五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

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

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

三、辩论理解。

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六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法律遥远又陌生,缺乏“生活味”,学生学起来兴趣索然。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在此之前,学生未接受过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了解法律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仔细分析教材,作者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来串连相关的法律内容,其意在树立学生法律的意识和科学的探索精神。

我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点,以“我们的基本权利有哪些”为突破点,通过上网查找让学生明白我们有哪些基本权利、然后创设了一些活动如“法官说法”、“大家说法大家听”,在活动体验中,选取了典型的是件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进行评析,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知道知法守法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设计思路。

我在教学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结论。我将教学的目光多投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崇尚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初步形成现代民主意识。

能力目标: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知识目标: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法律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

能初步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让学生明白法律保护我们,但法律有时又会限制我们的“自由”,让学生知道该怎样遵守法律,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文,收集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事例,同时指导学生收集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事例。

学生准备:课前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查找公民的基本权利,收集违法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事例和遵守法律的人物故事,白纸和彩笔。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6-p37页内容,话题为“我们的基本权利”。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8-p40页内容,话题为“法律保护我”。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41-p42页内容,话题为“知法守法尽义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想一想猜一猜。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3.师:看来我们的学生都认为周媚娟同学应该争取上学的权利。那么她最后争取到了上学的权利了吗?听完故事后,你又想说些什么?(播放录音《你本来就有读书的权利》的后半部分。)。

4.师:刚才这为同学说得很好,受教育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我们的基本权利》。(板书课题)。

5.师:从故事中了解到受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那么大家可以猜一猜,公民除了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之外,还可以享有那些基本权利?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活动二基本权利知多少。

1.师:每个人有多方面的权利,人们共同希望拥有的权利。因为是共同愿望,所以国家就有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根据人民的意愿,宪法规定了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板书:宪法根本大法)。

2.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网页)请大家浏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找出宪法中规定公民应享有的权利的部分,结合课前自己的准备,讨论交流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部分。

3.师:下面请六名学生依次宣讲公民的基本权利。一人讲一条你最感兴趣的基本权利,并给该条基本权利取一个相应的名字(要简短),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就叫“人身自由权”,再把这个权利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4.小结:现在大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了充分的了解,希望大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分辨社会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

活动三法官说法。

1.师:请同学们都来做一名小法官,结合黑板上公民的基本权利,判断以下事例中的人物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害?(武汉某中学初三(三)班班主任姚老师私自检查学生抽屉收缴小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各大城市陆续出现刘翔代言的广告被毁是件。)。

2.师:请同学对照黑板上板书的公民权利,讲一件生活中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事例,请大家以法官的身份判断,该事例涉及到公民的什么基本权利。

3.小结:看来,同学们能较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宪法知识对生活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现象进行判断。老师也希望在生活中同学们能合理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基本权利。

活动四辩一辩。

1.师:有一个同学由于每天不能完成各科作业,老师对他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未改正,于是老师让他利用电脑课和体育课的时间来补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由于该生十分想上电脑课和体育课,慢慢地改掉了不完成作业的坏毛病。你觉得班主任这样做合适吗?先分组争论,再分正方和反方辩论。

2.小结:人的基本权利是每个人本身就应该有的,是法律规定的。人因为有了法定的基本权利,才有了生存保障与人的尊严。我们在学会保障自己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尊重别人的基本权利。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索地球的愿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蓝色的星球》,板书课题。

二、学习“从太空看地球”

1、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如果你乘座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欣赏书中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

2、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描写的语句。

4、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呢?读一读文中有关介绍。

5、你知道了什么?

6、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学习小伙伴告诉了我们。

7、你还能用其他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地球的大吗?

三、学习“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大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覆盖,人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呢?在很早以前,麦哲伦做了一次环球探航。

(3)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历时3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通过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引导学生探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图。

6、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绍介绍。

四、总结。

人类为了揭示地的奥秘,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断探索进取,充分显示出人类无穷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地球上的陆地。

教学目标:

(1)知道经线、纬线、赤道、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大洲、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2)了解地球村的自然环境。

(3)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及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概况。(4)感受地球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重点:看看缩小的地球—地球仪;经线、纬线和赤道;大洲和大洋;美丽的地球村;世界上的国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1、展示缩小的地球仪。

二、学生一条龙式读有关小资料然后同学们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

三、教师总结,订正所学过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记七大洲、四大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识。

二、了解地球村。

[2]安赫尔瀑布[3]珊瑚礁——大堡礁。

3、同学们打开书。

页找出哪个洲的国家最多?哪个洲的国家最少?哪个洲没有国家?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书上的简答题写在作业本上。

“地球村”上的居民。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有不同的人种,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2)探讨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学会尊重、欣赏、接纳、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教学重点:不同肤色的居民;人种的分布;有趣的文化现象。课前准备:搜集黄、白、黑种人的图片。教学难点:从有趣的文化现象,你发现了什么?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一、测评。

谈话:你知道世界上人的肤色都相同吗?板书课题:不同肤色的居民。

二、教学达标。

1、讲述:世界上的人类,根据他们的外表、物征,主要可以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如图:观察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3、讨论:他们的长相……他们的头发……。

提问:中国人是什么人种?(黄种人)。

讲述:每个种族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我们的世界也因此多姿多彩。总结:人种族虽然不同,但是并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不同种族的人都是我们地球村的兄弟姐妹。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一下,不同的人种有什么特征?

2、世界上的人类,根据外表特征主要分()、()、()人种?

四、布置作业:(略)。

第二单元。

4、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标:

1、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标志成就,初步感受文明的影响力。

2、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培养保护遗产的态度与责任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标志成就,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壹、谈话引入。

我们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谁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贰、阅读课本22页第一自然段。

三、阅读《斯芬克司之谜》猜猜谜语。

四、讨论:四大文明古国的标志有哪些?(尼罗河、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木尹伊、太阳历、数学等)。

五、教师补充:狮身人面像。

六、了解古印度文明。(印度河、恒河)。

5、文明的巨星。

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上不同领域的有代表性的伟大人物。

2、初步感受一些文明巨星的思想和品德,崇敬他们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3、培养资料收集、整理和初步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历史上不同领域的有代表性的伟大人物的事迹。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文学艺术星光》部分壹、板书课题。

读课题,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

问:你了解哪些巨星,他们有什么事迹?

二、阅读课文。

1、自学课文32至35页的内容,边读边想:你了解了哪些巨星?他们都有些什么品质?

2、让学生自由回答学懂了什么?

3、认真读读凡.高的介绍,认识这个巨星的事迹。

4、小组讨论自己了解的巨星。说说让你感动的地方。

三、老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不少巨星高尚人格,希望你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高尚人格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提纲:

认真读读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的档案。你除了从书上知道的外,你对他们还了解多少?

二、学生自学课文。

三、请一个学生介绍这两个人。

四、齐读这两人的小档案。

五、请一个学生介绍秦始皇,说说对他的了解。

六、自学其它部分。

七、小组交流插图的人物,看谁认识的最多,了解的最清楚。

六、世界风情。

教学目标。

1、领略一些地区、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风土人情、风光古迹。

2、感受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美妙,培养对不同文化开放、接纳、欣赏、尊重的态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提纲:

认真读读课文,了解一下各国过圣诞节的情况。

二、小组讨论自己说说对圣诞节的了解。

三、把收集到的圣诞节资料介绍给同学们。

四、齐读小资料。进一步了解圣诞节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

五、说说我们国家有些什么传统的节日。

六、作业:收集我国有关的节日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二、齐读课文开头部分。说说各国的不同饮食习惯。看图说说它们都是些什么食物。

三、看小资料,读一读,了解西餐的基本礼仪。

四、说说你对其它饮食的了解。

五、作业:自己回家做一次西餐。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课文,看看课文讲些什么内容?

二、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建筑风格。

三、小组说说你对课文中建筑物的了解。

四、教师补充有关的各国的建筑方面的特色。

五、说说我们的家乡有些什么建筑特色。

六、作业:以“流行世界的文明”主题,组织一次主题班会。

七、小商标,在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身边常见的进口商,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先读丹丹日记。

二、学生听后说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小资料了解什么是商标。

三、看49页的图,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四、说说你对商标的认识。(你认识些什么商标)。

五、收集有关的商标的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为《标找家乡》这一节内容。

1、出示表格。

2、让学生自主填表。

3、指名说说你对商标的及其有关的产地、和其它有关的知识。

二、看书说说你对世界各地的商标的了解。

三、填52页的题。

四、说说你最了解的国家及其它的资料。

八、“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商品形象的变迁,感受“中国制造”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2、感受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美好前景,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真看书的第54页的图片,边看边想图上画的是什么?

二、小组讨论。

三、读55页的《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这篇文章,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想。

四、指名说说你的感想。

五、齐读56页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六、阅读小资料。《解读中国的数字》,说说你的感受。

七、作业:收集“中国制造”的世界第一的数据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主看图,说说这些图片都画了些什么内容,介绍了些什么?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学习情况。四、四人小组开展讨论,“小活动”的内容。(两人正方,两人负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学习59页的内容,说说一开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开局。看图说说三幅图的意思。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齐读开头的第一段话,看清地图上深圳某电子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分布图。说说你的想法。

二、读小框里的文字,说说你对这个厂的了解。

三、填空“小调查”

四、开展“小活动”我为家乡创品牌。

五、说说你对深圳变化的了解。

六、作业:收集家乡的品牌。

九、从丝绸之路到wto。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到“互通有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感受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2、简单了解wto及其作用,感受我国加入wto的积极意义。

3、初步认识到开放的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世界开放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学生自学。

三、指名回答。

四、自学63页的内容,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五、指名说说你的认识。

六、自学“小资料”

七、自由完成小调查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从丝绸之路到wto”问:什么叫wto?

二、让学生读知识卡的内容。说说什么叫wto?

三、学生读“新闻链接”部分,让学生说说这段新闻写了什么内容?

四、小组开展“小辩论”

五、老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新闻链接”说说这则新闻说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二、指名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阅读“故事风”看后指名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板书:质量就是硬道理。

四、中国加入wto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自读课文,在组说说。

五、自学课文70页的内容,说说你死我活的感受。

六、课外作业:收集有关中国进入wto以后的改变。

十、你好,世界公民。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命运休戚有关。

2、初步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学做世界公民。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读课题,说说什么是世界公民?

二、阅读课文中的选段,说说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三、小组讨论:你知道还有什么能将”地球村”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下一一起呢?

四、小组选一个代表说说你们小组的意见。

五、了解什么叫无国界医生?

六、全班开展“小辩论”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七、作业:查阅各国互相帮助的事迹,讲给家人和同学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档案,想想在他们身上,有哪些令人钦佩的地方呢?

二、问:联合国为哪些人颁发了“世界公民奖”?请了解一下他们的事迹。

三、自学“新闻链接”和“一封海外来信”(摘录)说说你从这两篇短文中读懂了什么?

四、开展“小讨论”如果让你来组织一次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你有什么打算?(每人写出自己的打算)。

五、制定成长计划。

六、小活动班级开展“世界形象设计大赛”

十一、灾难见真情。

教学目标:

1、知道大自然主要的灾难类型及危害。

2、了解人们在灾难面前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故事,感受人间的患难真情。

3、掌握基本的预测和防御的方法,减少灾难损失。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开头部分,认真看图,说说大自然都有些什么灾难?板书:一是:气象自然灾害;二是地质灾害。

三、让学生了解我国几次大的灾难。如:1998年的特大洪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

四、了解这些地震给我国带来的巨大灾难,我重大的损失。

五、认真读”知识卡”认识什么叫台风。

六、收集台风对我省沿海地区带来的严重损失。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老师朗读开头的一句话。

问:你知道哪些抗洪救灾的英雄故事呢?

二、学生齐读古老传说:三过家门而不入,说学生说说明白了什么?

三、齐读“地震中的人民教师”,学习谭千秋的高尚品质。

四、让学生列举自古以来,抗灾救灾的英雄事迹。

五、读《殉难者之歌》。

问:这首诗反映的是什么事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先小组讨论,再指名说说自己的认识。

六、作业:收集古今的英雄事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灾难的预防。

二、读课题,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齐读课文开篇的话。

四、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工程,你对这个工程有些什么了解?

五、阅读小资料。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六、引入下文,人类受到那么多的灾难,但这些灾难我们人类可以预测吗?

1、学生齐读小框中的内容。

2、怎样预测呢?

七、学习“冷静应对”

八、认真阅读“知识卡”的内容。

九、班级开展“小活动”以“防灾抗灾小百科”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八

一、知识眺望台。(每小题0.5分,本大题共28分)。

1.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人之所以,只是由于无知。

2.是人类的公害,这已是全世界的共识。不仅使的身心受到伤害、也给________和________带来危害。

3.每年的5月班1日是日。

4.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在队里有权和权。

5.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国家的。到了成年,就依法享有权和权,还享有权。到老了还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的权利。权利永远伴随着,每个公民在享受的时候,同时也担负着。

6.年召开的第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具有四大权利。我国法律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诉讼时效期为年。

7.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___。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被划分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是世界最高的山峰,__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10.我国的疆界很长,和14个国家陆地相邻,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缅甸、老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埃及、、、。

12.克隆就是。1996年,科学家克隆的小羊出生了,它的外形同母羊一模一样。

二、火眼金睛。(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9分)。

1.我们要认清“fanflungong”害人本质,一起向邪教宣战。()。

2.不要出于好奇去尝试毒品。()。

3.遇到落在地上的电线,不用饶行。()。

4.小学生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的最高权利机关。()。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

7.地球的表面可能是弧形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首次环球航行证实了这一猜想。()。

8.美国人认为当众打开礼物并致谢,是喜欢对方礼物的表现。()。

9.太阳神庙是印加人修建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墓室。()。

三、自选超市。(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6分)。

1.我国公民年满()岁就可以参加选举了。

a、14岁b、16岁c、18岁d、20岁。

2.金字塔现存()座。

a、110b、111c、112d、100。

3.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和非洲的是()。

a、黄色人b、黑种人c、白种人d、棕种人。

4.据调查,中国平均每天因吸烟导致疾病而死亡的有()。

a、200人b、1000人c、2000人d、4000人。

5.()是日本民族最珍爱的传统服装。

a、西服b、唐装c、和服。

6.()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测算了一年的时间为365.2420天。

a、古埃及人b、古希腊人c、玛雅人d、中国人。

四、小百科。(本大题共15分)。

1.请你连一连。

胡夫金字塔希腊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古奥运会赛场纽约西方文明的摇篮。

埃菲尔铁塔罗马国际大际会。

时代广场埃及艺术之都。

大竞技场巴黎露天历史博物馆。

2.不少的国家、城市拥有独具特色的“雅号”,像墨西哥“仙人掌之国”,“邮票王国”是指列支敦士登,“万塔之国”是指__________,“水城”是指意大利的__________,“鲜花之国”是指__________,“钟表王国”是指__________,“音乐之都”是指__________。

3.填表。

主要生活的人种适应气候及环境的特征。

寒带地区皮肤白;鼻子高而窄,体毛多,便于防寒。

温暖地区。

酷热地区。

五、生活实践。(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30分)。

1.遇到下面的情况怎么办呢?你能开动脑筋,冷静的想出好办法吗?

a外出旅游,我与家长走散了……。

b我在做手工劳动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割破了……。

c一场火灾突然降临到了我们小区内,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父母都上班去了……。

2.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请联系核技术和克隆技术谈谈自己的想法。

3.写出四个世界闻名的节日,并说说你对其中一个节日的了解。

六、实事分析。(本大题共12分)。

案例一:小学生周某很有绘画天赋,3岁开始就从师学画,6岁时就在全国儿童绘画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他所在学校的美术出版社得知这一情况后,希望周某能够给他们提供几幅作品,出版社将择优录用,同时周某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于是,周某经父亲同意后,给该出版社拿去了4幅作品,但没有得到出版社的任何答复。半年后,周某在该校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儿童绘画作品选》上看到了自己的4幅作品,而且上面也没有注明自己的名字。

案例二:金华兰溪市区某幼儿园,把班里每个孩子的体检结果公布在教室门口,上面除了身高、体重等项目外,还包括鸡胸、近视等。

附:参考答案。

一、知识眺望台(每空2分56)。

1.恐惧恐惧2.毒品毒品吸毒者其家庭社会。

3.世界无烟4.队员选举权被选举。

5.公民选举被选举表现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7.汉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8.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_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9.珠穆朗玛峰撒哈拉沙漠。

10.蒙古、越南、印度、尼泊尔、不丹、朝鲜、俄罗斯、阿富汗。

11.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12.无性繁殖多利。

二、火眼金睛。(每题2分)。

1.(√)2.(√)3.(×)4.(×)5.(√)。

6.(√)7.(√)8.(√)9.(×)。

三、自选超市。(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6分)。

1.(c)2.(a)3.(b)4.(c)5.(c)6.(c)。

四、小百科。(本大题共15分)。

1.请你连一连。

胡夫金字塔埃及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古奥运会赛场希腊西方文明的摇篮。

埃菲尔铁塔巴黎艺术之都。

时代广场纽约国际大际会。

大竞技场罗马露天历史博物馆。

2.缅甸威尼斯荷兰瑞士维也纳。

3.白种人皮肤白;鼻子高而窄,体毛多,便于防寒。黄种人皮肤黄;鼻子高度和宽度适中,体毛不发达。黑种人皮肤黑;鼻子低而宽,体毛少,便于散热。

五、生活实践。(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30分)。

1.(围绕安全自护的基本要求,例如:拨打110、119等报警求助电话等。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有效即可。)。

2.(要求学生从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和害处两方面谈,重点谈害处。如:

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疾病增多;影响世界和平等。)。

六、实事分析。(本大题共12分)。

案例一为未成年人的著作权被侵犯。

案例二为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被侵犯。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九

六年级共有18人,学生思想纯洁,学习态度好,上进心都很强,爱学习、爱劳动,是个优秀的班集体。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单元,即学会合作、祖国,我为你自豪、放飞和平鸽、只有一个地球、我的未来不是梦。

主题文: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其作用相对灵活。

情景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对话,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教学措施。

1、注重学生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课外收集相关的资料。

3、在课堂中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加深对知识和生活的体验。

4、充分发掘课本资源,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生:回答(略)。

师:演示电脑课件(小红、小丽介绍自己家乡的物产)。

生:看电脑课件(边看边观察)。

师: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

生:回答问题。

师: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

生: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

1、介绍家乡物产。

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

生:说一说:(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

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教师放录音)。

生: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2、展示自己家乡物产。

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

生:小组互评。

师:小结活动。

三、总结全文。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

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

附:

板书设计: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

小小展览会。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一

学习目标: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

重点: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区别吗?讲一个小笑话,用普通话讲一遍,再用家乡话讲一遍,看看有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外地话讲一讲,看看与自己的家乡话有什么区别。

3、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理解家乡人浓浓的家乡之情。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

2、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家乡的名人的,夸夸会查资料的同学。

三、家乡的骄傲。

1、在学生查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填写“家乡人光荣榜”先小组填写,再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2、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家乡的人物。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1、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2、设计“我的服务计划”。

五、美丽的传说。

1、听老师讲“飞来峰的传说”,谈谈自己的体会。

2、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家乡的传说。

六、浓浓的家乡情。

1、古人对家乡的感情也很深,他们写了不少有关思乡之情的作品。欣赏古诗《静夜思》。

2、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写写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吧。

3、学生各自练写。

4、写后交流。

七、课堂小结。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体会人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可贵。

能力: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自己做起,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知识:认识到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了空间和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和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到自然灾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学习一些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自救的方法。

本单元以人类的家园为主线,将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地球之间所存在的奉献与获取、建设与破坏、减灾与自护等方面的辨证关系和内容整合为一个单元。

本单元力求课程内容生活化,易于学生接受,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成关爱大自然、感激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生态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到当前地球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本单元的每个话题都十分注意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性。单元话题切入口虽小,但知识含量大,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并注意将品德的形成与知识的学习相融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初步学会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一“只有一个地球”,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其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1.“感悟地球的奉献”,既让学生认识地球对人类的奉献,又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人类的意义,懂得资源的双重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学生了解到森林、水、土地等资源不仅能直接为人类所利用,还对生态环境的好坏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减少和破坏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2.“论证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重在让学生通过对温度、水分、氧气三个条件的比较,认识到茫茫宇宙只有地球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

3.“为地球的健康把脉”,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资源正在受到破坏,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后果,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破坏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4.“专科门诊”,让学生了解地球母亲的痛苦及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程度。使学生看到人类已认识到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及其后果,并正在为此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

5.“小记者行动”,引导学生结合本地情况,了解和关注本地的环境状况,尝试着写一份调查报告,并将好的建议给有关部门。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题二“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主要让学生了解家乡和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树立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1.“我们的生活与资源环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消耗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进而认识到地球环境的破坏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密切关系。

2.“留住大自然的绿色”,让学生围绕如何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展开研讨,学会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积极参与建设美好环境等措施,留住地球的绿色。

3.“节水行动尽在你我他”,让学生从资源匮乏和人们节水意识淡薄的反差中,感悟节水的重要,了解节约用水的种种方法。思考在生活中怎样减少水的消耗,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并意识到节水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4.“为减少垃圾污染献计献策”,让学生通过研讨认识到可以从三个方面减少垃圾污染:减少资源的使用——消耗的资源越少,产生的垃圾自然就越少;“废物”的继续使用;废物再利用。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思考如何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力所能及地减少垃圾污染。

主题三“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让学生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到自然灾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了解人类为应对自然灾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采取的预防和预报措施。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学会一些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自救的方法。

1.“地震灾害”,让学生了解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地震灾害,及其对人类造成的重大损失——地震会摧毁人类的美好家园,夺走美好的生命;了解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知道家乡距离地震带的情况,引导学生正视地震的发生,并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

2.“洪水灾害”,让学生知道我国江河众多,自古以来就常常发生洪涝灾害,使人们丧失生命,痛失家园。

3.“调查家乡的自然灾害”,让学生知道世界上除了地震和洪水灾害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它们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以进一步感受自然灾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了解本地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表现和危害,知道本地人们为防灾抗灾所采取的措施及在灾害面前团结互助的感人事例。

4.“灾害预防有良方”,让学生懂得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采取的措施不是消极地等待、逃避,而是积极的应对。只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灾情预测和防灾减灾知识的兴趣。

5.“灾害中的自救”,让学生懂得很多时候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是直接来自灾害本身,而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和莽撞。因此,要学会一些灾害自护自救的常识,掌握自护自救的技巧。

6.“灾难中见真情”,使学生认识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三

1.了解俄罗斯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96~97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上一节课,透过格林和安徒生的家乡,我们了解的只是部分欧洲的`状况。其实,还有一个国家在欧洲占有很大的面积,这就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2.识图练习。在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

3.阅读与探究。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4~45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上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也提供给学生。

思考:(1)俄罗斯的国旗、国徽有什么含义?(2)俄罗斯有怎样的气候特点。

4.交流与讲解。让学生根据前面活动充分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给予补充和讲解。

5.自由讨论。教师引导:“俄罗斯是我国的近邻,两国人民有着长久的友谊和交往,同学们可能也知道一些有关的情况,大家可以交流一下。”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并且给予必要的补充与纠正。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要准备好有关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要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教学中对俄罗斯的介绍,不要搞成地理知识介绍,也不要面面惧到;只要侧重与比较简单的社会状况、特点和俄罗斯在科学技术、文化技术、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就可以了。

家庭作业。

预习与探究关于北美洲的社会状况。

评价建议。

就学生对俄罗斯的了解程度给予口头评价。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四

教学理念:

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教学建议:

一、运用对话教学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与学生沟通与合作是现代教学的艺术,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教师应具有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能迅速对反馈的信息及时梳理,正确引导并添加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在对话教学中,教材只是个精选的例子,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才是目的。

二、教学手段媒体化教学手段是师生双方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的速度和学习的效率。课改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运用图片、图表、地图、报刊、图书、音像、网络、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尤其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活动多样化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实际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具体指导活动,要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充足的活动时间,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既能实现理解、认知、探索和创造,又能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活动时间不一定局限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课前可以搜集资料,可以查阅书刊、报纸,可以去请教有关人士,也可以上网搜索,然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线索和答案。课后可以对当堂没有理解的内容进行研究和落实。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在课堂上就能立竿见影的,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在于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就可能被真正领悟,能力就可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就可能被真正触及和调动,态度、价值观就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选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我们的教育更加有效。

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国际国内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注重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本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就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应该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相结合,如与社会公益活动、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亲近感,也只有当他们感觉到所面对的教学内容原来就是他们的生活实际,他们才会产生积极的参与热情,有益于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如教学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时,可结合当时发生的世界性的重大事件,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等。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与时事发展同步。除上所述,还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得到教益,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六、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鼓励为主。这种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这种评价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尺度的;这种评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评价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面对各种压力有好处,也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社会交往、合作能力。

教学进度表: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五

1、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2、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认识、化解矛盾,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

4课时。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我们男生和女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和生活,朝夕相处,有着无数的欢乐,可是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男生和女生有什么共性和差异。(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小测验。

1、参照教材表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比着填写男生和女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方面有哪些不同。(学生自主填表)。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小结:男女生无论是在外在表现,还是内在性格方面,既有差异,又有很多共性。

活动二:各抒己见。

(学生自主交流)。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将人们对异性的不同要求和态度进行归纳总结,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其是否合理。

活动三:男女生擂台赛。

1、全班学生组成一个男生队和一个女生队,举行一次擂台赛。内容包括:看谁手最巧、谁的力量最大、谁的歌声最动听、谁的舞姿最优美等。

2、结合以往班里和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夸夸班里的“功臣”,找找男生和女生在这些活动中的功劳。

3、学生自主讲一讲男女生在一起有趣的故事。

4、引导学生开展“我来夸夸你”的活动。(要求每生至少要夸两名异性同学)。

活动四:“悄悄话”信箱。

1、在班级内设置“悄悄话”信箱,让学生把与异性同学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当时的心情、烦恼的原因写在一张纸条上,并注意不要写明自己或他人的真实姓名,然后把纸条放进信箱。

2、让学生任意抽出一张纸条在全班阅读。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烦恼的看法,共同分析造成烦恼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五:原来可以不烦恼。

1、引导学生阅读p7案例,分小组在全班把这两个情境用小品的方式表演出来。

2、根据第一个情境提示的问题,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与异性同学沟通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3、继续引导学生根据第二个情境提示的问题,想一想与异性同学开玩笑的时候就该注意哪些问题。

活动六:好男孩好女孩形象设计大赛。

1、自由阅读课本p8的内容,就课文提出的情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2、过渡: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好男孩或好女孩?

3、每个小组可组织学生讨论,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一个好男孩和好女孩的形象设计,并在班内交流汇报。(也可以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特点,自行设计一个更富有个性的男孩或女孩的形象)。

4、老师可结合本班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表现自己在仪表、语言、行为等多个方面的良好形象,鼓励学生都成为具有良好形象的人。

三、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班里的异性同学。

2、设计一个充满个性的男孩或女孩形象。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六

1、通过对生活中奇怪现象的剖析,激发学生探究物种入侵的兴趣,知道什么叫外来物种,懂得外来物种与外来有害物种的区别,初步了解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初步感知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2、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疯长、蔓延的科学道理,知道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原来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使学生认识到物种入侵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疯长、蔓延的科学道理,知道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原来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故事《谁是水中恶魔》。

把教材中其他国家遭受的损失制成卡片资料。

食物链图表。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龙虾吗?

2、我们原来并没有龙虾,你知道龙虾是从哪里来的吗?

简介龙虾的来历。

3、讨论:龙虾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4、教师介绍龙虾的危害。

师:我们把龙虾这种外来物种称为外来有害物种。

1、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还有哪些是外来物种?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动物、植物等方面予以提示)。

2、出示紫荆泽兰图片。

这种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阅读课文中的资料《霸王草紫荆泽兰》。

交流讨论:为什么把紫荆泽兰称为霸王草?

3、物种入侵现象不仅我国有,其他国家也有。

听故事《谁是水中恶魔》。组织交流讨论,了解食人鱼的危害。

4、深入讨论: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吗?

教师介绍西红柿、马铃薯等外来物种,了解这些外来物种对促进物种多样性、改善人们生活的益处。

5、阅读《词语链接》,了解什么是外来有害生物。

1、集体交流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资料。

2、阅读:

《水上绿魔闷死昆明城》,了解水葫芦的危害。

阅读《水葫芦的自述》,讨论:为什么水葫芦会造成危害?

3、出示图表,了解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4、师生交流课外搜集的外来无踪入侵对其他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

出示图表资料:《外来物种入侵给有关国家造成的损害》。

5、讲故事《欧洲家兔吃掉澳洲大陆》。

讨论:为什么家兔会吃掉澳洲大陆?

阅读教材小资料:《为什么“地头蛇”斗不过“强龙”》。

知道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的措施,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积极行动,防御有害物种入侵。

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的措施,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积极行动,防御有害物种入侵。

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引发了一场场灾难,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世界各国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防御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话题一:我国的对策。

1、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我国是怎么做的?

2、出示小资料:中国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防范和管理。

3、阅读“新闻链接”材料,思考讨论:

(2)专家观点:出示“专业人士访谈”内容。

(3)教师小结:食人鱼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所以,剿杀食人鱼势在必行。

话题二:世界各国的行动。

1、阅读教材中材料:《中国加强对外来有害物种的防范和管理》。

1、教师小结: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化日。

话题三:我们的行动。

1、直击现场:根据课本中创设的情景,初步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再次交流。

2、制定防御方案。

阅读《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

根据有害生物入侵的方式,制定我们的防御方案。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七

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使同学们思考自己对祖国母亲了解有多少。

二、进行新课。

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教师: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住过的疆域有多大。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

4.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各个邻国,感受我国疆域的辽阔。

活动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

(1)路程。(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

(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我国的人口有多少。

1.通过数字调查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和状况。

2.结合人口密度图,进一步了解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三、总结升华。

教师:本课我们主要了解“祖国的疆域有多大”和“我国的人口有多少”,通过这节课,我们对祖国母亲多了一份了解,同学们通过学习,有什么感触和观点,大家一起来分享!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八

这半年来,对于品德的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对半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这学期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育效果明显。教学的实际效果比较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学习习惯、纪律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学习习惯和两操习惯,环境卫生的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1、上课、备课是关键。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充分的理论指导,才能避免以往满堂灌的错误。2、抓好训练,学以致用。注意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在生活中适时遵守,学生的各项行为习惯有很大的进步。3、抓好落实,常抓不懈。紧密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自觉纠正行为错误,提高水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水平才能有所提高,而且作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光靠课堂上的说教是不行的。4、对于思想品质良好的同学,再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对于习惯较差,思想观念差的同学,从生活中入手,正面疏导,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质。5、利用电教媒体,比如录象、课件等,形象生动的使学生受到教育。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淡化,过于敷衍了事。有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仍然是个难题学生的影响来自于多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其他方面不容忽视。有些家庭教育受家长思想品质、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往往与学校的教育背道而行,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仍然有一定的难度。上课形式单调、说教意味浓厚,枯燥乏味,实际效果存在欠缺。今后还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教育学生,首先要身正为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观和价值观也、社会公德也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的教育学生。教师不同与其他的行业,我们教育的是一群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光说教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采用多渠道的沟通,势在必行。家庭与学校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势力,共同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人。不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同时结合学校的活动如:家长会等有效的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

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十九

教学理念:

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教学建议:

一、运用对话教学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与学生沟通与合作是现代教学的艺术,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教师应具有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能迅速对反馈的信息及时梳理,正确引导并添加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在对话教学中,教材只是个精选的例子,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才是目的。

二、教学手段媒体化教学手段是师生双方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的速度和学习的效率。课改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运用图片、图表、地图、报刊、图书、音像、网络、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尤其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活动多样化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实际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具体指导活动,要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充足的活动时间,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既能实现理解、认知、探索和创造,又能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活动时间不一定局限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课前可以搜集资料,可以查阅书刊、报纸,可以去请教有关人士,也可以上网搜索,然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线索和答案。课后可以对当堂没有理解的内容进行研究和落实。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在课堂上就能立竿见影的,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在于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就可能被真正领悟,能力就可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就可能被真正触及和调动,态度、价值观就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选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我们的教育更加有效。

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国际国内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注重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本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就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应该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相结合,如与社会公益活动、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亲近感,也只有当他们感觉到所面对的教学内容原来就是他们的生活实际,他们才会产生积极的参与热情,有益于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如教学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时,可结合当时发生的世界性的重大事件,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等。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与时事发展同步。除上所述,还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得到教益,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六、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鼓励为主。这种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这种评价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尺度的;这种评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评价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面对各种压力有好处,也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社会交往、合作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