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学会了……教案(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0:47:06 页码:10
我学会了……教案(精选12篇)
2023-11-10 10:47:06    小编:zdfb

教案是教师为了实施教学活动而设计的一种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材料。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应该清晰明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请大家仔细研究以下教案范文,尝试从中获得教学设计的灵感。

我学会了……教案篇一

小时候,老家煮饭炒菜都用地锅,烧锅就是给地锅烧火。

一边烧火一边炒菜,大人们往往顾此失彼,不是火灭了就是菜糊了。所以,烧锅,就成了每个小孩子的必备技能。这样,大人在炒菜时,只需要根据需要口头指挥:“点火…火大点…火小点…灭火!”

一天,烧开水时,我开始学习烧锅了。我拿起火柴,抓起一把麦秸开始点火。结果,每次擦着的火柴刚靠近麦秸,就灭了。连续失败了几次,爸爸笑着说,你烧锅,咱家火柴都用不起喽!爸爸给我做示范,我才明白,不要忙着把刚擦着的火柴往麦秸跟前送,要让它燃烧一两秒,火苗把火柴棒烧起来就不容易灭了。

麦秸终于被点着了,一股烟直冲我而来,毫无准备的我被呛得鼻子发酸,眼泪直流。我赶紧退后三步,把去掉玉米粒的棒子扔进锅底,这玉米棒子一下子就把刚刚点着的麦秸火砸死了!我沮丧又委屈,抹起了眼泪。

站在一边观战的爸爸,蹲下给我解释,你看这麦秸很宣(又轻又软),所以它容易被点着,但是它的火不能持久,你想用它引着其他的柴火要有耐心,你可以用玉米杆过渡到更耐烧的玉米棒子。

原来是我太心急了。我重新点着麦秸,又用它引燃了玉米杆,火最旺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个玉米棒子,锅底的火越烧越旺。

但奇怪的是,不一会,火就越来越小。不管我怎么加柴火,都没用,眼看着就要灭了。我赶紧喊爸爸,爸爸低头看了看锅底,指着一个地方说,这个地方被灰渣堵着了,不透风,火就像人一样,喘不开气了。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火棍在底下捅了几下,随着灰渣掉下来,火苗也一下窜起来。

爸爸又继续说,以后你会明白,不同的菜要用不同的火,烙油饼,只能烧麦秸;而蒸馒头,就架起木头,使劲烧好了,最省事。

我一直以为的再简单不过的烧锅,竟然也藏着这么多学问。后来,我在烧锅时找到了许多乐趣,比如,可以在灰堆里埋几个小土豆或者地瓜,甚至是一把带壳的花生或者一头大蒜。而秋天时,用一个长长的细细的木棍插上带着皮的新鲜玉米,放在火上烤,那味道,长大后再没吃到过。

我终于学会了烧锅,但学会的可不仅是烧锅。

我学会了……教案篇二

回杭州后的第二天,爸爸教我煮饭。

首先,爸爸让我兜了两碗米到锅子里,然后加进一些水,用手去搓搓。接着把洗米水倒进洗菜的盆子里,又往锅子里放进和刚才差不多的水,还是用手去洗米,再把洗米水倒进盆子。爸爸说这些洗米水留着洗菜用。第三次加水的时候,爸爸让我估好米的量,然后加进比米量略少的水量。做完这些事后,爸爸提醒我把锅子晃晃,把米弄平。

我把锅子放进电饭煲里,盖紧盖子,插上电饭煲的电源擦头,按下煮饭的按钮。这时,爸爸告诉我,已经开始煮饭了,你就等着开饭吧。

又过了一天,爸爸让我自己煮饭。这一次,爸爸只是提醒了我不要加太多水。

以后我要多多地帮爸爸妈妈煮饭。

我学会了……教案篇三

1.能把自己学会的让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按顺序写清楚。

2.能够写出学做这件事的经历和体会,积极和同学互换修改。

3.注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导入新课,唤起记忆。

同学们,成长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一天天长大,学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回想一下,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印象最深、最有成就感?(学会了轮滑,学会了弹曲子,学会了包饺子,学会了打乒乓球……)。

二、畅所欲言,确定选材。

1.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学本领的照片)。

学会的本领,有体育类、有文艺类、有家务类。

你想到了哪次学本领的片段?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因为初次尝试所以印象深刻,因为学习的过程、特殊的体验……)。

2.指名讲,引导提示:。

先讲清楚自己印象深刻的是学会什么事情(本领)。然后用简单一两句话说说为什么要学这个本领。再想想自己是怎样一步步克服困难学会的,还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

3.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可以提问、追问,也可以提建议。

4.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评价点拨:。

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遇到困难时的想法,克服困难学会后的感受;。

按顺序,有条理(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板书:讲清楚按顺序有条理)。

三、片段赏析,指导习作。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重点是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和体会写清楚、写具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家是怎么把过程写具体的。

出示片段:。

1.毕淑敏作品:《学会看病》。

读一读,说说读后的收获:受到了什么写法启示?

回想一下本单元课文,出示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句子。(板书:写具体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四、不吐不快,妙笔生花。

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准备写什么,然后将题目补充完整。认真构思一下,可以简单列出提纲或思维导图。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五、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把你认为自己写得最精彩、最得意的部分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待会儿我们再来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修改。

教师总结:。

回顾本次作文的全过程,你收获了哪些写作的经验?(选材方面:选择印象最深的来写有话可说;按顺序写更有条理;要抓住人物特点,描写具体;要把有趣的经历和心情的变化突出写,让作文更打动人;要有真情实感。)。

讲清楚按顺序有条理。

写具体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教学反思。

1.本次习作引导学生回顾生活经历,把自己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写具体。如何克服困难和学习过程中的有趣经历,是抒写真情实感的关键部分。为了避免选材的千篇一律,要让大家打开话匣子,畅所欲言,分享各自学会的本领。

2.引导学生愿意和同学交流分享,从而互相启发,互相提议,分享习作的快乐。在点评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欣赏、鼓励为主,正面引导,增强学生自信心。

我学会了……教案篇四

1、有条理地介绍我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

2、学习总分法,介绍清楚,说好一段话,渗透热爱劳动的教育。

3、讲义:有条理地介绍你学会了什么,怎样学会的,以后长大有什么经验、发明作介绍就有基础了。

1、示例:我学会了做糖醋藕饼星期天,我在妈妈的指点下认真地操作起来。我把藕洗干净,轻轻地削去皮,然后切成薄薄的藕片,放在一旁待用。我从冰箱里取出精肉,放进绞肉机里绞成肉糊拌入葱花、姜末、细盐、味精等调料。接着关键的一道工序开始了:我用左手轻轻托着藕片,右手用一只小勺子把肉糊均匀地涂在藕片上,然后用另一个藕片夹住,最后把藕饼小心地放进烧热的油中,炸得黄里透亮,把佐料均匀倒在藕饼上,这样一道香味俱佳的糖醋饼就做成了。我吃着这藕饼,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使我懂得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不会到学会的过程。

2、讨论方法:先总,学会了什么?——再分,怎样学会?——总,得到启发?

向你的好友介绍学会的本领,准备在班内开展“露一手”的中队活动。

我学会了……教案篇五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让学生懂得学习有苦也有乐,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成功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放弃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关键点: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1.教学课件。

2.制作成就窗和荣誉窗。(每个同学找出这两年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布置成长回顾。)。

1.请同学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c)太精彩太紧张了,我们唱一首歌来轻松一下。

d)教师小结: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a)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b)你是怎样坚持学会的?

c)你认为是什么使你成功的?把你学习成功的经验介绍给我们,让我们学习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d)成功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e)成功的快乐只有谁才能得到?

f)教师小结:学习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苦也有乐。只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1.我们来看王楠、马琳、李菊、白杨等等乒乓球名将登台领奖的图片。

2.我们当中也有许多同学是练乒乓球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这些名将为什么能夺冠?(勤奋、不怕艰苦、不怕失败等)。

3.大家谈谈:他们是怎样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等)。

1.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

3.教师深化教育:学习有苦也有乐。成功只属于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的人。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把你第一次做成功的一件事的过程写下来,让同学们学习。

板书设计。

学习有苦有乐。

}成功。

不怕困难。

我学会了……教案篇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每当读到这句名言,我的思绪就不由自主地回到那天。

那是周六的上午,我在房间里写作业,突然闻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诱人的香气。我循着香气跑到厨房一看,发现原来是爸爸在做饭。我看着爸爸游刃有余地做着饭,觉得很有趣,于是就打起了学做饭的念头。

我是个想到就做的“行动派”,于是我走进厨房对爸爸说明了来意,爸爸欣然同意教我做饭,并且意味深长地说到:“学做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厨师可不能临阵脱逃或者半途而废哦!”爸爸一边说着一边给我系上了围裙。“今天你先来做西红柿炒蛋吧!首先,你要学会切菜,左手按住菜,右手拿刀切,小心一点别伤着自己。”爸爸不放心的叮嘱道。我按照爸爸说的做了起来,可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西红柿长得圆圆的,刀放到上面直打滑。我不仅切得慢,而且形状奇特,惹得爸爸哈哈大笑。好不容易切完菜,“大厨师”又下了指令:“把火打开,在锅里倒入适量的油,等油热了再把菜导进去……”爸爸话音未落,我就迫不及待地点开火,等着油一热便立刻把菜倒进去。可能是第一次做菜,我有点害怕,再加上油的滚烫热气震慑住了。我手忙脚乱地把菜连同盘子也扔进去了,还好“大厨师”及时伸出援手,我才没有酿成大错。

我开始有点不耐烦了,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不坚持下去,怎能吃到美味的菜呢?”爸爸的话给了我信心,我再次端起葱花靠近“滋滋”作响的热锅。这一次,我终于稳稳地把葱花倒入锅里,爸爸给了我一个鼓励的眼神。翻炒了一会,就要开始放调料了。我把调料瓶打开往锅里挖了一勺盐,看着勺里剩余的亮晶晶的颗粒,我忍不住尝了尝,咦?怎么是甜的?原来我手忙脚乱中把糖当成了盐啊。我急忙又挖了一勺盐放进锅里。这一幕被爸爸尽收眼底,看得他哈哈大笑。我拿起铲子笨拙地饭勺了一会儿,锅里就渐渐散发出浓浓的香气,我不禁沾沾自喜。“大厨师”检验了一番,在我紧张的注视下,他终于点了点头,肯定地说:“不错,味道可以,拿一个盘子,把菜盛出来吧!”我喜滋滋地盛好菜端到桌子上,尝了一口,哇好吃!爸爸笑道:“自己劳动的成果当然是最美味的。”

这次学做菜,让我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虽然过程中有些手忙脚乱,但是却让我真切意识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深刻含义。

我学会了……教案篇七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让学生懂得学习有苦也有乐,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培养学生成功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放弃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每个同学找出这两年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布置成长回顾展。

2课时。

1.请同学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板书课题:我学会了)。

(3)太精彩太紧张了,我们唱一首歌来轻松一下。

(4)教师小结: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1)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2)你是怎样坚持学会的?

(3)你认为是什么使你成功的?把你学习成功的经验介绍给我们,让我们学习学习。(板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4)成功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5)成功的快乐只有谁才能得到?

(6)教师小结:学习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苦也有乐。只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1.我们来看王楠、马琳、李菊、白杨等等乒乓球名将登台领奖的图片。

2.讨论一下:谁能说说这些名将为什么能夺冠?(勤奋、不怕艰苦、不怕失败等)。

3.大家谈谈:他们是怎样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等)。

1.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

3.教师深化教育:学习有苦也有乐。成功只属于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的人。

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把你第一次做成功的一件事的过程写下来,让同学们学习。

板书设计:

学习中有苦也有乐。

成功。

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我学会了……教案篇八

1、初步学会按顺序抹椅子的方法。

2、对劳动初步产生了兴趣。

1、抹布若干块(保证人手一块)。

2、一张较脏的椅子,表情娃娃图示。

1、引发抹椅子的积极性。

(1)听一小段宝宝的哭的音乐,让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

音?(哭声)。

(2)寻找哭声,出示小椅子让幼儿观察。

提问:小椅子怎么啦?它为什么不高兴?(知道我们天天坐小椅子,小椅子脏了,它很不舒服)怎样使这张脏椅子变干净呢?(知道用抹布可以帮小椅子洗脸、洗澡,把椅子抹干净)。

2、示范抹椅子,让幼儿掌握抹椅子的方法和顺序。

(1)师:拿一块抹布放在椅子上,将抹布对折后再对折,变成一个方形。用手抓好抹布,先抹椅面,要顺着从外向里抹,再抹椅背,然后抹椅腿,最后抹横档。(强调要蹲着抹,抹布的一面脏了,可换另一面。)。

(2)提问:拿了抹布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抹椅子先抹什么地方?最后抹什么?

3、请一幼儿上前尝试抹椅子,其他小朋友空手练习。(边做边说)。

4、幼儿分组练习抹椅子。

(1)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掌握了抹椅子的方法。

(2)欣赏抹干净的椅子,感受愉快的心情。

我学会了……教案篇九

【】。

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谈话:秋天到了,葡萄园的葡萄熟了,一串串紫滢滢的葡萄挂满了枝条。多么诱人呀!(课件出示情境图)。

2、问题博士。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说)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提问题最多的同学将成为今天的“问题小博士”。

3、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后指名学生说。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左边有138棵葡萄,右边有354棵葡萄,一共有多少棵葡萄?

(2)绿色葡萄收了74箱,紫色葡萄收了265箱,一共收了多少箱葡萄?

(3)左边有138棵葡萄,右边有354棵葡萄,左边的比右边的少多少棵?

(4)绿色葡萄收了74箱,紫色葡萄收了265箱,紫色葡萄比绿色葡萄多收了多少箱?

(5)两种葡萄一共种了多少棵?

……。

教师有选择的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二、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1、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在这一单元中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比一比谁想得最多,说得最全。

(1)独立思考。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归纳总结。

(2)组内交流。

提出要求:交流时要注意交流的顺序,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组长做好总结,准备参加全班的交流(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全班交流。

每一小组的代表在班内谈自己小组的`理解。

2、谈话: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知识,现在一定很想解决这些问题了(指黑板上的问题),请选择你喜欢的问题做在练习本上,然后把自己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1)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2)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三、拓展延伸巩固成果。

(课件出示练习题)。

1、上下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先估一估再计算出来。

308184128216392。

631782602371416。

和:

差:

3、谈话:假如你是学校的体育部长,你在安排全校的体育活动中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和同位交流。(给出学校各年级的人数、学校体育器材数量)。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多元评价归纳总结。

1、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如何?有何感想?你认为哪几个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丰收园”中的苹果,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并评一评小组中其他同学的表现。

2、小结。

谈话: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大家都有不同的收获,你觉得还有哪些方面做得满意或者不够满意呢?(学生自我评价)希望我们收获的苹果越来越多,不满意的地方越来越少。

我学会了……教案篇十

"火车头"1个。

操作材料(6组)。

背景音乐。

活动目标。

知道自己长大了,学会了许多本领。

感受自己有了进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利用照片对比让幼儿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教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你刚上小班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哭哭啼啼上学、高高兴兴上学。

教师:刚上小班的时候,小朋友总是哭哭啼啼的。

2.拉衣服排队、拉手排队。

教师:刚上小班的时候,小朋友都还不会排队,大家都是拉着衣服走路的。

3.老师喂饭、自己吃饭。

教师:刚上小班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还不愿意自己吃饭,还要老师喂呢。现在的我们都是自己吃饭的。

二、利用各种形式让幼儿回忆自己所学到的本领。

1.围绕一日活动让幼儿说说自己的进步。

(1)来园教师:看,这是早上,小朋友都来上学了,你学会了什么呢?

(2)晨锻教师:在我们外出锻炼的时候,你又学会了那些本领呢?

(3)集体活动教师: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上课了,你都和老师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4)用餐教师:吃饭时间到了,你又学会了什么呢?

(5)午睡教师:该睡觉了,那在睡觉的时候你学会些什么呢?

2.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幼儿所学到的其它本领,教师小结。

教师:你们说的可真好。老师为你们竖起大拇指,真棒!在这一年里,我们真的学会了很多的本领呢。老师还把它拍成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看照片)小朋友们可真棒呀!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表扬一下自己吧。

三、幼儿分组操作,巩固并提升所学本领。

1.教师:马上我们小班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要上中班啦!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中班的操作材料,有描线、筷子夹蚕豆等等,待会儿就请小朋友选择一样,去做一做、玩一玩。做完之后可以和客人老师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如果你能把"我学会了xx"这句好听的话说给客人老师听,客人老师会奖励你们一个红苹果。

(1)叠衣服、扣纽扣。

(2)剪饼干。

(3)各种图形拼图。

(4)筷子夹蚕豆。

(5)数学操作。

(6)用记号笔描线。

2.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教师:看,谁来了?(小火车)这是一列进步小火车,现在让我们乘着火车一起去中班参观我们的新教室吧!

我学会了……教案篇十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学会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让学生懂得学习有苦也有乐,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培养学生成功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放弃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1.教学课件。

2.制作成就窗和荣誉窗。(每个同学找出这两年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布置成长回顾。)

1.请同学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板书课题:我学会了

c)太精彩太紧张了,我们唱一首歌来轻松一下。

d)教师小结: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a)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b)你是怎样坚持学会的?

c)你认为是什么使你成功的?把你学习成功的经验介绍给我们,让我们学习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d)成功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e)成功的快乐只有谁才能得到?

f)教师小结:学习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苦也有乐。只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1.我们来看王楠、马琳、李菊、白杨等等乒乓球名将登台领奖的图片。

2.我们当中也有许多同学是练乒乓球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这些名将为什么能夺冠?(勤奋、不怕艰苦、不怕失败等)

3.大家谈谈:他们是怎样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等)

1.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

3.教师深化教育:学习有苦也有乐。成功只属于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的人。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把你第一次做成功的一件事的过程写下来,让同学们学习。

板书设计

学习有苦有乐

成功

不怕困难

我学会了……教案篇十二

本课呈现了6种动物的身高或体长的信息图。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或自己了解的其他有关信息,提出自己喜欢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或连续退位减,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估算。

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并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学生搜集有关动物的身体、种群、数量等方面的数据。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那你了解动物吗?(学生表现出疑惑)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动物园去,认识和了解一些动物朋友,好吗?(好)。

[设计意图]:动物是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引出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为更好的完成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1、观察图画、搜集信息。

教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动物园里都有哪些动物?通过图画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出数学信息)。

地球上最大的鸟——鸵鸟身高203厘米。

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比鸵鸟矮198厘米。

东北虎体长245厘米,尾长68厘米。

猎豹的体长135厘米,尾长61厘米。

斑马高148厘米。

长颈鹿比斑马高196厘米。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内讨论)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蜂鸟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老虎的身长是多少厘米?

猎豹的身长是多少厘米?

长颈鹿高多少厘米?

长颈鹿比鸵鸟高多少厘米?

老虎比猎豹的身长长多少厘米?

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用以下方法解决问题:口算、用计数器拨、进行估算、列式进行计算。

学生在回答的同时要说清楚具体的方法(如怎样估算;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等)。

全班同时竖式计算,指一名同学板书。

计算完后讨论:我们在计算这道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根据前面做题情况进行总结)。

4、小组内选取问题探究解决。

用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两个你们喜欢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选取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学生汇报小组内学习成果。

指名到台前,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说明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同时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解题方法,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谈话:同学们,我们再去看看其他的动物吧。课前你们都了解了哪些有关小动物的信息?(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把学生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板书)你能独立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解决。(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学生汇报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其他同学给予判断和评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开始的老师引导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1、帮小动物找家。

900867925。

157+768576+324245+622。

2、你的作业都对了吗?不对的请你改过来,再用竖式算一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计算和估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在我们周围还存在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只要同学们留心就会发现和解决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对学生一节课的表现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数学无处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思想,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激趣导入。本节课,抓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创设了去动物园看动物的情境,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中巩固了所学。

2、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每个人选取不同的解题策略,既节约了时间,又覆盖了不同的层面的学生,提高了解题效率。

3、拓展部分学生的信息量增多,不但能学习到书本上的有关信息,还在课前收集了一些动。

物信息,由此产生新的数学问题,继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提高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4、最后小结部分主要想向学生渗透一种数学就在身边的思想,让学生多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