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语文微课比喻句微型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9 16:11:45 页码:9
小学语文微课比喻句微型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2023-03-19 16:11:45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微课比喻句微型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一年级《小池塘》中一段优美的比喻句。几组形状、颜色相似物体的图片。

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学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中这样一段话: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写得美吗?它呀!美就美在用了四个比喻句。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

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就拿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一句来说,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事物,白云和白鹅。它们具有相似之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并且形状也类似。像这样,把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喻句,也叫作打比方。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句子: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恩。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句话中的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呀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比喻句。

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联系两者的关键词叫作“比喻词”。

3、巩固练习。

那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个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请开动脑筋找一找吧!恩,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到了。在这个比喻句中,月儿是本体,船是喻体,像是比喻词。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呦!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 );喻体是( );比喻词又是( )?赶快写下来吧!同学们又答出来了,真

棒啊!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孔雀);喻体是(大扇子);比喻词是(像)大家学得真快啊!

我再出两道题考考大家!要认真思考哦!。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吗?

(1)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2)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我们先来看:妹妹急得像要哭了。这个句子的本体是妹妹,比喻词是“像”,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再来看第二句: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我们都知道

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是不同类别的事物,而这个句子中小女孩和妈妈是同一类别的,都是人,所以不能构成比喻句。

五、鼓励总结,激发写“比喻句”的兴趣。

通过比较,我们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构成。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看到同学们能正确地把握比喻句,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能辨别比喻句,还能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令人赏心悦目。

小学语文微课比喻句微型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1.了解拟人句的作用,将自己喜爱的事物写生动有趣。

2.在写话练习中,掌握拟人句和比喻句的不同,能够正确运用并完成练习。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实例,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3、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能够正确运用并完成练习。

多媒体课件

图片导入

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你喜爱的东西,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让他们“活”起来吗?

提示:用上拟人的修辞说写一句话,描绘图画。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2)你能将它们写一写吗?

(3)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一)师巡视,对学生作品进行择优,多媒体出示学生作品:

1、每当我生气的时候,小书柜都会耐心倾听我诉苦。

2、一阵阵风吹来,院子里的花在对我们点头微笑。

3、下班时间到了,马路上的小汽车着急地排着队等着“红绿灯”的指挥。

4、看到我把攒下来的零用钱都捐给了灾区小朋友,储钱罐小猪都对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同学们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交流:

师总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1)谈谈你对拟人句的理解。

(2)说说拟人句的作用各是什么?

(3)交流比喻句的运用应注意什么问题,拟人句的运用形式有哪些?

课件出示: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二)发现易错点

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写的句子:

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

像这样的句子,我们还可想到很多:

1、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使你感到温暖舒畅。

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3、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恰似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三)了解比喻

出示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

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再来看这个句子:

小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判断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两者的区别吧。

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喻词组成,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和他本质不同的事物。

拟人句:没有比喻词,将事物赋予以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

判断以下句子属于拟人句还是比喻句。

(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字典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

(3)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比喻、拟人易混淆

比喻句:物(喻词)物(常见、易懂)

拟人句:

(本体)物(喻体)人(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赋予)

小学语文微课比喻句微型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通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比喻句有几百个。这些比喻句的运用,使文中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教师通过比喻句的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去,更主要的是通过比喻句的教学,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目前,比喻句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不少教师认为:小学生知识底子薄,思维能力低,不易进行比喻句教学或者只能进行极其初浅的比喻句教学。这种观点是消极落后的,是不切合实际的。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视野在不断扩展。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就认识了不少事物。进校后,由于同学间的互相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另外,小学语文课本中比喻句的出现,基本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有这些都符合小学生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都为我们进行比喻句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学会写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一、品读句子,领会“比喻句”的作用。

1、示图:苹果。怎么把这个苹果写得形象呢?

2、通过比较句子,感受比喻句的作用。

树上挂满了红苹果。

树上挂满了红苹果,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

3、小结:好的比喻句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把道理说得通俗易懂,增添文章的色彩。

二、欣赏句子,收获“比喻句”的特点。

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天上的星星仿佛明亮的宝石。

绿绿的西瓜好像一个皮球。

红红的太阳犹如一个大火球。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

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特点1:具有比喻词。

特点2:具备两种相似的事物。

3、小结。

三、练习巩固,小结“比喻句”的写法。

1、基础练习。

把相似的两种事物连一连。

飞机-蜻蜓,银杏树叶-扇子,蘑菇-雨伞,燕尾-剪刀

根据所连的事物写成一句通顺的比喻句。

1)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漂亮的小扇子。

2)天上的蜻蜓像一架小型飞机。

3)森林里的蘑菇像一把雨伞。

4)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2、提高巩固练习。

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树上的叶子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

杨桃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四、鼓励总结,激发写“比喻句”的兴趣。

多练多写比喻句,文章生动显活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