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读书的古典诗词(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4:44:32 页码:7
2023年读书的古典诗词(实用8篇)
2023-11-24 14:44:32    小编:zdfb

兴趣是人们追求知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之一,写作是一种记录和传达思想的方式。完美的总结应具备简洁明了、准确有力的特点。这些范文来源于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读书的古典诗词篇一

诗词是诗歌和词的统称。所谓诗词,是指主要以唐诗和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以下就是小编收集的立秋古典诗词,欢迎鉴赏。

1、《立秋》。

作者:吴藕汀。

檐果栏花落叶惊,瑶池仙种正滋荣。

立秋欲试鸣虫候,砚北先听蝈蝈声。

2、《立秋》。

作者: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3、《立秋前一日览镜》。

作者: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4、《早秋客舍》。

作者: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5、《立秋日》。

作者: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若校去年时。

6、《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作者: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7、《岳州看黄叶》。

作者:张说。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8、《霜叶飞》。

作者: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

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

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

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

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

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

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

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9、《落叶》。

作者: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10、《和杜录事题红叶》。

作者: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11、《一叶落》。

作者: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1、《次韵张慵庵立秋有怀》。

朝代:元朝|作者:方回。

西风一叶未为稠,积雨寒添客思秋。

试以物情观燕垒。可无心事寄菟裘。

砚何堪办三钱水,竹岂能逾十稔楼。

真是先生有归兴,不应如我雪盈头。

2、《六月二十三日立秋喜闻贼平镇将凯回归府官俱》。

朝代:元朝|作者:方回。

乱起杏花落,贼平梧叶飞。

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

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

先登不如此,焉得凯歌归。

3、《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4、《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5、《立秋日》。

(唐)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6、《和王卿立秋即事》。

(唐)司空曙。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

高禽当侧弁,游鲔对凭栏。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

7、《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杜甫。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8、《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9、《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10、《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读书的古典诗词篇二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册:《牧童》吕岩,《舟过安仁》杨万里,《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辛弃疾。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扬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读书的古典诗词篇三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读书的古典诗词篇四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读书的古典诗词篇五

情境导入语文阅读教学经验充分证明:高中学生阅读与鉴赏古典诗词思维活动的活跃与否,首先取决于他们对具体作品的第一感觉――听觉、视觉等的感受是否强烈。由此,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与视觉器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品鉴古典诗词。

以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新课导入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著名朗诵艺术家康桥朗诵的白居易《琵琶行》音画视频供学生视听。如此,既能引导学生在康桥抑扬顿挫的吟诵中、在紧扣《琵琶行》诗歌内容而不断幻化的精美画面中,感知《琵琶行》的音韵美、节奏美、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等,从而产生妙不可言的艺术鉴赏审美体验,还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产生随着音画视频中的节奏与韵味高声诵读《琵琶行》的强烈愿望,继之顺利走进流播千古、脍炙人口的《琵琶行》文本,跨越千年时空与远古诗人白居易和诗歌中的琵琶女艺术形象进行近距离的沟通与交流。再如,教学李煜的词《虞美人》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邓丽君演唱李煜《虞美人》的音画视频供学生观赏,引导学生在聆听邓丽君的温婉吟唱与观赏音画视频中精美拟古画面的过程中,顺利走近李煜,走进《虞美人》文本,继之探究古典诗词《虞美人》中蕴含着的诸多美学意蕴,品味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细读深品古典诗词与所有文学作品一样,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特质,读者需要细读深品方可感知与体味。以教学李白的《蜀道难》为例:

1.一读求顺畅引导学生一读《蜀道难》时,提醒学生利用文末注释将文本中未曾相识的“凫”、“猱”、“?y”、“?f”等生字正音,还要根据语境给“塞”、“参”等多音多义字正音释义。此外,这首诗运用古体诗的写作手法,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句式极富变化多姿,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十二言等皆有之,不仅如此,换韵也极为频繁。因此,一读时,还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其已有的古典诗词诵读经验,准确判断每一句诗句的停顿、抑扬、顿挫、缓急等。如此,才能顺利通读全诗。

2.二读明诗意引导学生再读《蜀道难》时,要求学生在初读这首诗歌的基础上利用诗末注释及已有的古典诗词学习辅导资料,将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学生不仅要了解体现在这首诗歌中的表层意思,还要了解隐含于这首诗歌中的“功业难成”之深层意蕴。对于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不仅要反复品读与深层探究,还要及时背诵默写。

3.三读探文脉引导学生三读《蜀道难》时,让学生梳理出诗人写作全诗的抒情线索,理清这首诗歌的结构层次:叹蜀道之高峻而难行――叹蜀道之险凶而可畏――叹蜀川战祸之惨烈而告诫友人须“居安思危,防险戒逸”。

4.四读品手法引导学生四读《蜀道难》时,鼓励学生尝试品析诗歌中采用复沓、夸张等修辞手法极言蜀道奇险高峻奇丽风光的写作手法,品鉴这首诗歌“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间”(沈德潜《唐诗别裁》)章法灵动、气象宏伟之艺术风格。

比较拓展不同的作家所抒写的情感世界、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所憧憬的美好未来等,呈现着风格迥异的内在特质。比如,曹操诗歌以慷慨苍凉悲壮见长,陶渊明诗歌以平淡醇厚质朴凝练见长,高适诗歌以雄浑质朴苍劲悲壮见长,柳宗元诗歌以明净简峭见长,李清照诗歌以婉约清丽幽怨见长,辛弃疾诗歌以明快激越豪放见长等。可谓各有各的气度,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情调,各有各的意境,各有各的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这就是古典诗词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表现在古典诗词作品的和谐统一的内容与形式中。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欣赏古典诗词的不同艺术风格,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视野,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

比如,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我们可以将王维的《山居秋暝》引入学生的比较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对二者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进行多视角的比较阅读鉴赏。虽然李白与王维都钟情于风景如画的大自然,其《蜀道难》与《山居秋暝》分别是二者山水诗的杰出代表,都以其璀灿夺目的光辉垂耀千古。但由于李白与王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大不相同,所以《蜀道难》与《山居秋暝》的艺术风格也大相径庭。因此,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引导学生将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阅读,既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知《蜀道难》笔势纵横、雄浑飘逸的艺术特质,感受李白诗歌飘逸豪放的独特个性,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王维《山居秋暝》的清幽宁静、物态秀美,感受王维诗歌清幽恬淡的艺术风格。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精粹内涵的艺术载体,是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学生学业测试、升学考试等的重要考查内容。中国古典诗词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品位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趣和美好民族情感等有着其他文学艺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故此,教学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直接鉴赏古典诗词的意蕴美、通过细读深品逐层深入鉴赏古典诗词的内涵美、通过比较阅读鉴赏古典诗词的艺术风格等,迅速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与古典诗词鉴赏品位。

[作者通联: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

读书的古典诗词篇六

雪花尽头有人家。

半寸寒月冷高阙,

窗棂又结万点花。

雨夜鸟啼。

帘外珠玉声,

林深唯鸟鸣。

绿叶滴郁翠,

垂怜伤心人。

赠郎君。

七月七日天水间,

柳绿碧丝芳草烟。

戏问郎君何处去,

可携妾身放纸鸢?

夜雨宴友书。

聚首宾座客满庭,

千壶微醉酒波清。

寒楼微光星月夜,

金樽代墨四座惊。

春思。

寂静无人,玉虎辗转赴青苔。理云鬓,只迎郎君来。四月芳菲未落尽,漫山宜人色。春移秋转,几曾萧瑟?山溪又将风渡去,楚楚桃花三两枝,只待佳人采。

记秦淮。

橹泛碧水眼波清,

温香软玉画满庭。

秦淮佳人不胜数,

夜阅板桥记何卿?

新城晨曦。

晨曦初起,霞光照万里。河堤柳色翠如烟,春草绿如茵。两岸花香蜂蝶舞,误入石榴裙;东风起,彩云行万里。太行山上尽迷雾,抬首不见云迪。飘渺轻啼,采菊女儿歌声起。

俏春日奇遇。

初春喜相逢,枝头芍药红。浓妆为哪般?粉面为谁红?古道千门万户,草亭听风。舞一曲清平月,歌罢了惊鸿。明知景宜人,无可奈何匆匆!只怕此景不相宜,江南雨雪春风。寻至南巷里,驻步静听:墙外少年怨,墙里美人正弹筝。

藏头诗(昭文雅士赵月书)。

星辰微华月昭昭,

及笄闺中习文韬。

朱唇微启雅先至,

绅贵闲士任推敲。

百家赵姓最逍遥,

秋月微波比春俏。

书香红袖夜添香,

金屋藏书亦藏娇。

怨妇词。

小楼烛曳珠帘垂,

寒檀寂寞冷消微。

知晓郎征燕山北,

胡马斜阳几时回?

江南春之四。

半如花蔓点花残,

东风拂柳春意蛮。

西湖白堤宜人处,

浣纱少女雪衣衫。

东吴词。

残茶半盏冷香灰,飞花尽入水。春情盎然时,灯火渔光催我醉。昨夜风晓残月,商女泪不尽,薄幸郎君去不归。半寸红豆思谁?胭脂井畔泣不尽,二乔隔世已成灰。不知南唐风急,后主正怀薇。红颜自古多苦短,难得醉一回,宁成灰!

七夕夜。

七夕相思夜,瑶琴声声泪。七夕乞巧夜,牛郎织女鹊桥会,唯我销泪偟惊月。怨不得,自知郎另有所爱。看镜中容颜憔悴,独自泪流幻诀别。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李清照的词(尤其前期),语言清新平易,韵律和谐;风格委婉清丽。这首小令就基本代表着其前期词的艺术风格。

小令委婉含蓄的抒发了作者怀念亲人的愁闷心情。开头“薄雾浓云”是室外之景,“愁永昼”抒发的是作者孤寂不堪,无法排遣的愁绪。“瑞脑消金兽”是写室内之景,这句是说:香儿一支一支地在香炉里燃着,那烟儿一缕一缕地袅袅上升弥漫房内,于是室内的烟雾与室外的云雾互相映衬。这些充斥于整个空间的雾象征着作者无边无际、无法排解的愁绪。

“佳节又重阳”“又”字语意很深,表明闺中人独自度过一个又一个佳节,且今重阳佳节又是独自一人。这既表现了对亲人的眷念,又带有对亲人的幽怨。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既是写深秋之夜,凉风透入纱帐,侵入独眠人的肌肤,使梦中人惊醒而无法再睡,又表现了闺中人精神上的孤寂冷清。如果,亲人偎依在自己的身边,双双进入温柔甜美的'梦乡,就不会有这种“凉初透”的际遇了。

上阙写室内孤寂之情,下阙闺中人转到室外。因为室内无法排遣愁绪,那么去室外饮酒赏菊或许能消遣一些闲愁。于是闺中人一边饮酒一边赏菊。一直到黄昏还不曾散席。正当她饮酒之间,那飘零的菊花却悄悄地钻入她的袖口内,一股一股的幽香扑入鼻孔。当她发现满袖凋零的菊花时,她那刚刚借酒力浇下去的愁绪便一下子又涌上来,使她怅惘不堪,愁思茫然。她再也无心饮酒,更不愿再见那凋零的菊花。于是,这位妇人便舍席而去,躲入闺房,放下帘子。可是那无情的秋风却偏偏把帘儿掀开,使闺中人与室外的菊花再次打个照面,这闺中人感到自己比起那凋零的菊花来,花瘦人更瘦了。一个“瘦”字,写出了女主人公思念之苦,简直到了憔悴不堪的地步。

本词写得感情真挚动人。作者委婉含蓄地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自己对亲人的眷念而又埋怨的复杂细腻的感情,比起那些缺乏真情实感的男性词人的狎花亲柳之作显得真切动人得多。

结构上,全词以闺愁为线索,像一组移动的镜头,展示了从午后到黄昏,从室内到室外,再由室外到室内的形象鲜明的画面,逐层揭示女主人公的深情蜜意。层次清晰,构思严密。

读书的古典诗词篇七

它那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一朵朵美丽的花儿,都在金色的阳光中点头含笑,好像在欢迎你。

001.菊花。

晋·袁崧《菊》。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002.扶桑。

晋·杨方《扶桑》。

丰翘被长条,绿叶蔽朱花。因风吐微音,芳气入紫霞。

我心羡此木,愿徙著吾家。夕得游其下,朝得弄其花。

003.荷花。

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004.合欢花。

唐·元稹《夜合》。

绮树满朝阳,融融有露光。雨多疑濯锦,风散似分妆。

叶密烟蒙火,枝低绣拂墙。更怜当暑见,留咏日偏长。

005.月临花。

唐·元稹《月临花》。

临风飏飏花,透影胧胧月。巫峡隔波云,姑峰漏霞雪。

镜匀娇面粉,灯泛高笼缬。夜久清露多,啼珠坠还结。

006.鸡冠花。

唐·罗邺《鸡冠花》。

一枝浓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旁。

晓景乍看何处似,谢家新染紫罗裳。

007.木槿。

唐·李白《咏槿》。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008.紫藤。

唐·李白《紫藤树》。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

009.丁香。

唐·杜甫《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010.木兰。

唐·白居易·《戏题木兰花》。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011.松树。

唐·白居易《松树》。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012.迎春花。

唐·白居易《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013.凌霄花。

唐·白居易《咏凌霄花》。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读书的古典诗词篇八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无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