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5:23:29 页码:8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汇总11篇)
2023-11-11 15:23:29    小编:zdfb

编写教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综合考虑。教案的评估方法应该多样化,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成果。教案的质量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几种典型的教案范例。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篇一

1、知道牙齿的重要作用。

2、教育幼儿注意牙齿的清洁卫生,保护牙齿。

2、培养幼儿养成刷牙,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煮花生、故事磁带、录音机、小药箱、看牙工具白大褂等活动。

1、引起兴趣:

猜谜:

上一排,下一排,整整齐齐白又白,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就明白.(牙齿)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感受体验:

小朋友刚才你们猜谜语猜的又快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份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花生)快尝一尝花生香不香.

1):你们是怎样吃花生的?(剥开来吃)。

2)花生一粒一粒又是怎么吃到肚子里的'?(幼:用牙嚼碎.)。

小朋友吃花生要用牙齿嚼碎,小兔吃萝卜,小狗啃骨头要用什么嚼碎(牙齿)如果没有牙齿,还能啃骨头,吃萝卜吗?(不能)。

a)请个别幼儿小结牙齿的用处.

小结:牙齿真有用,又白又坚硬,可以嚼碎食物帮助消化.

3、故事《兔娃娃》。

讨论:

1)、小兔的牙齿为什么生病?牙齿坏了会怎样?后来小兔怎样做牙齿就好起来了?

2)、小结:小兔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又不漱口,早晚不刷牙,时间长了留在牙缝里的事物就会变质,把小白兔的牙齿损坏了.

4、游戏:牙科医院(5组)。

1)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用病历卡看牙齿,查到蛀牙的在病历卡中的牙齿上做好记号,没有蛀牙的用红笔做符号)。

2)医生检查牙齿(医生和病人互相交换角色)。

3)请蛀牙的幼儿谈谈吃东西时的感受。

老师小结:,鼓励牙齿好的小朋友要继续努力,患了龋齿的小朋友要注意刷牙漱口,保护牙齿.

4、操作练习:

1)用牙齿模型,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2)幼儿练习刷牙操。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篇二

1、知道牙齿的功能,初步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增强保护牙齿的意识。

2、养成每天早晚在家刷牙的好习惯。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录像资料、图片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客人,她们和你们一样,也正在换牙,想来这里听课,你们欢迎吗?(图片)

——她们长得像吗?可是她们的牙齿却长得不一样。你们觉得谁的好看?为什么?

小结:看来,小朋友们都喜欢姐姐的牙齿,那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像她一样拥有一副洁白又整齐的牙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保护牙齿》。

二、活动探究,了解正确的刷牙方法

讨论:在换牙后,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牙齿长得那么好,而有的却长得那么难看呢?

实验:品尝黑芝麻糖,互相观察牙齿表面的变化。漱口,观察杯子里的漱口水的变化。

小结:我们发现漱口以后,牙缝里还会留有残渣,那怎么办呢?刷牙是保护牙齿的另一种好办法。

三、深入讨论,全面护牙

小结:

1、不能在睡前吃甜食。

2、不能乱咬硬物。

3、保护牙齿,要多吃蔬菜、水果、营养丰富的食物。

4、乳牙松动或脱落时,不能用舌舔或吮。

5、不能咬手指、咬唇或咬舌。经常用舌舔或吮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或者长得不整齐。咬手指、咬唇或咬舌等会影响牙齿排列不整齐美观,面部发育不对称,从而会留下容貌上的终身遗憾。

教材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充满了“童趣”和“童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儿歌、音乐等资源,满足了儿童的需要,并注意将儿童喜爱的游戏、操练、实验等有机地切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的创意生活。

我始终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重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呈开放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来源不局限教材,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的生活化。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篇三

1、了解牙齿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

3、了解换牙的常识,学会保护恒牙,养成坚持每天刷牙的习惯。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1、牙模、牙刷;2、蛀牙形成的图片两张;

了解牙齿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蛀牙形成的原因。

(一)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我请小朋友们猜到的小朋友上来轻轻的告诉老师,兄弟生来白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

1,看完了故事,蛀牙王子为什么会得蛀牙啊?

2,患了蛀牙之后会怎么样啊?

2、学习刷牙步骤3、请幼儿演示刷牙动作师:我请小朋友做做看,刷牙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幼儿上前在牙模上演示)师:小朋友们的刷牙动作都不大一样,那跟着老师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刷牙操吧!

通过讲述保护牙齿这一教育活动,我觉得我班幼儿对如何保护牙齿这一内容十分感兴趣,在活动在组织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多种类型的师幼互动方式来推动幼儿的发展。在幼儿看课件《没有牙的大老虎》时,将几个问题抛给幼儿,“老虎的牙齿哪去了?”“故事里的老虎大王为什么会有蛀牙?”引导幼儿思考,蛀牙是怎样形成的呢?再通过吃饼干,逐个让幼儿看看,闻闻、摸摸醋中蛋壳,让幼儿知道吃完东西后会有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时间久了牙齿就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软,变黑,久了牙齿还会掉落,此时的师幼互动达到一个小高潮,从而提高幼儿保护牙齿的意识。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后,启发幼儿讨论如何预防蛀牙?怎样保护牙齿?通过保护牙齿的课件,使幼儿形像的观察了解到了牙齿的作用,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特别是我在我在讲述正确的刷牙方法时,有的孩子都争先恐后的替我讲述,好像他们是老师似的,因此幼儿对“刷牙”的动作就有了一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刷牙的时候,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孩子都浸在了欢乐愉快的氛围之中。同时也在快乐的学习中懂得了怎样保护牙齿,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篇四

1、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2、初步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3、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懂得要保护自己的牙齿。

1、牙模、牙刷;

2、蛀牙形成的图片一张;

3、事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未浸泡过的蛋壳;

:了解牙齿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蛀牙形成的原因。

一、导入环节

1、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

2、出示牙模,请幼儿讨论牙齿的作用

二、寻找蛀牙的原因及蛀牙的危害

1、回忆故事情节,展开讨论:

(1)“你们听过《老虎拔牙》的故事,那老虎为什么要拔牙?”

请幼儿相互观察对方是否有蛀牙:

(2)“我们怎么会有蛀牙的呢?”

2、观看实验,做出比较

三、师生共同寻找保护牙齿的方法

1、幼儿相互观察牙齿

2、了解乳牙和恒牙

四、学习儿歌,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

2、请幼儿演示刷牙动作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篇五

1、感受不同的味道,并尝试运用图表记录,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了解各种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发展对食物的辨别能力。

1、设置“味道王国”的情境,摆设各种味道的食品,如柠檬、糖果、山楂、咸鸭蛋、辣椒、咖啡、咸菜、苦瓜等。

2、为幼儿准备每桌一套分别装有白开水、白糖水、白醋、咖啡、白酒、盐水的品尝杯和品尝棉签。

3、味道记录表

一、出示各种表情,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请来一些表情宝宝,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表情图片)

2、这是甜宝宝,和甜宝宝打个招呼,看看甜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引导幼儿模仿表情)

二、品尝各种食品,感受不同味道。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味道王国”去,那里有好多有趣的味道,请你们尝一尝,在品尝之前先洗洗手。小朋友可以自由地去品尝,在品尝的过程中,你要记住自己品尝的是哪一种食品,它是什么味道,把你尝到的味道记录下来,等一下大家说一说。(教师示范品尝的方法)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味道的秘密吧!(幼儿自由品尝食品味道)

2、组织幼儿谈自己品尝的感受。

二、通过操作感受,使幼儿了解舌头的品尝作用。

1、小朋友,咱们刚才品尝了那么多的味道,这些味道是怎么尝出来的?

2、下面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品尝杯,请小朋友再尝一尝,它们分别是什么,你是怎么尝出来的?(为幼儿提供实验材料,教师示范并指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品尝)

3、小朋友告诉老师刚才你是怎样实验的?各种味道是靠什么品尝出来的?

4、小朋友真聪明,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舌头为什么会尝出味道呢?原来我们的舌头表面有许多小突起,这些突起叫味蕾,味道就是通过味蕾品尝出来的。别看我们的舌头不大,可是它的各个部位却有不同的分工。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舌头的两侧前端对咸味比较敏感,舌头两侧后端对酸味比较敏感,舌根对苦味和辣味比较敏感。

三、进行发散思维,了解更多的味道。

1、你还吃过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导幼儿说出更多酸、甜、苦、辣、咸味道的东西。)

2、除了甜、咸、酸、苦,你还知道其它的味道吗?(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味道,如先苦后甜、又酸又甜等。)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刚才咱们说出了许多的味道,下面咱们来做“小小调味师”来制作各种不同味道的饮料,看谁调的饮料味道美。(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出和别人不同的味道。)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篇六

保护牙齿是大班的科学内容,内容有点枯燥,我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时从孩子熟悉的事例入手,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蛀牙形成的原因及了解有关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的目标,二是利用实验资料,课件,图片等多种操作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1、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学会刷牙的正确方式,并学会保护牙齿。

教具:1、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2、蛀牙形成的图片。

3、《爱吃糖的老虎》课件。

学具:4、牙刷1个5、每人一块饼干6、每人一面小镜子。

师:小朋友肯定很想知道他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就先来做个试验吧。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篇七

1、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2、了解牙齿的作用,要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1、龋齿形成的教学挂图一幅。

2、保护牙齿的教学挂图。

3、事先提前两天与幼儿找几个蛋壳,洗净后把每个蛋壳的一半浸醋里。

4、每人一面小镜子。

5、每人一块饼干

一、开始部分:

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

附:谜语《牙齿》

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二、基本部分:

1、师:"请小朋友先说一说牙齿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对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肯定和表扬)

2、请小朋友每人吃一块饼干,通过尝一尝饼干让幼儿体会牙齿的作用。

3、师?"刚才小朋友吃过饼干,请小朋友互相看看牙缝里多了什么?"(残渣、碎屑)"如果不弄掉会使牙齿变得怎样?"

4、出示小实验,请幼儿观察,捞出浸在醋里的蛋壳,请幼儿看看、捏捏、说说蛋壳有什么变化?并比较浸在醋里的蛋壳与没浸过醋的蛋壳有什么不同?(浸过醋的蛋壳变黑、变软了)

并讨论: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了?

教师小结:醋是酸的,醋会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就会变黑、变软了。

5、找龋齿:请幼儿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有没有长龋齿?

6、讨论:

(1)、启发幼儿讨论为什么会长龋齿?

(2)、重点请长了龋齿的小朋友说一说长了龋齿后的感受是怎样的?你又是怎样治疗的?

教师利用教学挂图向幼儿讲解龋齿形成的过程。

7、教师结合教学挂图

小结:食物吃到嘴里后,会有残渣留在牙缝里,嘴里唾液中有一种酶会使食物残渣变酸,日子久了,这些酸会使食物残渣腐蚀蛋壳一样,使我们牙齿表面的钙被腐蚀掉,牙齿就会变黑,发生龋洞,变成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长了龋齿以后会牙疼,还要请牙科医生给你治疗,所以请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8、让幼儿讨论:如何预防龋齿。

9、巩固练习,出示保护牙齿的教学挂图。

让幼儿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保护牙齿的?

10、教师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欣赏儿歌:刷牙歌。

幼儿讨论还有哪些保护牙齿的方法,教师进行补充。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保护牙齿的有关知识:

第一,当牙齿活动时,不要用手去摇它,这样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并容易引起感染发炎,要让它自己脱落。

第二,当新牙快长出时,不要用舌头去舔它,这样会使牙齿长的不整齐。

第三,当乳牙还没掉,新牙就从旁边长出来,或者有些小朋友的牙齿掉了很长时间,还没长出新牙,应当让爸爸妈妈带到医院请医生看一看。

第四,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多吃糖果,不挑食,多吃含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

四、活动延伸。

1、与家长配合,请他们提醒幼儿坚持每天早、晚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2、引导幼儿开展"比比谁的牙齿好"活动。(利用小朋友在幼儿园吃点,教师提醒幼儿吃完点后要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保护牙齿》这一课的教学主要要帮助学生认识牙齿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爱牙,护齿的意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漱口,勤刷牙的良好习惯。了解保护牙齿的小常识,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牙齿。

现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牙病问题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对牙齿防护常识掌握的也很少。好多孩子有蛀牙和龋齿,已经成为了不少家长很头疼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备课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本节课的内容是生活常识的教育,必须收集形象直观的资料,图片,护牙常识,才能把“如何保护牙齿和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教学重点问题一一解决。

于是,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下几个环节:

一、了解牙齿的作用。

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得有关牙齿的知识,说说牙齿能够帮我们做哪些好事?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初步体会到牙齿的重要性。

二、指导实践,延伸生活

本环节主要通过结合学生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共同探究护牙的常识,并创设学生喜爱的游戏“我是小牙医”,让学生在游戏中纠正一些不良的行为。

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师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最后让学生听听唱唱《刷牙歌》,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在这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虽然“我是小牙医”的游戏学生玩得很开心,但是他们对护齿的知识了解得不多,“小牙医”的建议显得有点苍白。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篇八

1、通过动画课件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了解牙齿的功能,增强保护牙齿的意识。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每天早晚在家刷牙的好习惯。

牙齿模型、牙刷、动画片《小红脸和小蓝脸》、保护牙齿的ppt。

重点:通过动画课件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难点:学习刷牙的方法并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手拿小杯子,让幼儿闻一闻水是什么味的。

提问:

(1)你闻的水是什么味?

(2)这么臭的水是哪儿的水呢?

2、告知孩子水为什么这么臭。

3、请幼儿说一说餐后是如何漱口的。

4、教师边动作边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小水杯,喝口清清水,鼓起小嘴巴,发出咕噜噜。连续漱三口,食物残渣全跑掉,我的牙齿最健康。

二、进行部分。

1、看动画《小红脸和小蓝脸》。

提问:“视频中小明的牙齿为什么会疼?”

教师进行总结:小明睡觉还吃甜食,招来了小细菌,小细菌可不老实了在他的牙齿里据呀据,所以小明总是牙疼。

2、观看ppt课件。

引导幼儿简单讲述龋齿的成因。(不刷牙,睡觉吃甜食等)。

3、对照牙齿模型,结合视频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牙齿的外形特征。

(1)提问:“没有了牙齿我们会怎么样呢?”(不能吃东西、不好看了等)。

(2)引导幼儿归纳牙齿的功能(咀嚼、美观)。

(3)帮助幼儿了解牙刷的特征和作用,知道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牙齿的方法,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牙齿呢?”“早晚要刷牙,有问题去医院找医生帮忙,少吃甜食”。

(4)请小朋友示范如何刷牙。

教师:“请小朋友门看看,摸摸牙刷,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5)老师一边朗诵儿歌《小牙刷》一边在牙齿模型上示范。

3、结束部分小结幼儿刷牙方法,提出每天早晚在家里坚持刷牙的要求。

延伸活动:

出示保护牙齿的图书放到图书区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附儿歌:《小牙刷》。

小牙刷,手中拿,早起晚睡先刷牙,“沙沙沙,沙沙沙”从上往下轻轻刷,从下往上仔细刷,里里外外都要刷,爸爸妈妈夸奖我是个讲卫生的好娃娃。

经过调查发现,幼儿都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但事实上很多幼儿不喜欢刷牙,不知道怎样正确刷牙。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懂得如何正确刷牙,而且让刷牙有了音乐,有了乐趣。请家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牙刷、牙膏,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不能强迫,只有让幼儿意识上接受了,才能让他愿意刷牙,喜欢刷牙。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篇九

1、知道牙齿的重要作用。

2、教育幼儿注意牙齿的清洁卫生,保护牙齿。

2、培养幼儿养成刷牙,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引起兴趣:

猜谜:

上一排,下一排,整整齐齐白又白,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就明白.(牙齿)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感受体验:

小朋友刚才你们猜谜语猜的又快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份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花生)快尝一尝花生香不香.

1):你们是怎样吃花生的?(剥开来吃)。

2)花生一粒一粒又是怎么吃到肚子里的?(幼:用牙嚼碎.)。

小朋友吃花生要用牙齿嚼碎,小兔吃萝卜,小狗啃骨头要用什么嚼碎(牙齿)如果没有牙齿,还能啃骨头,吃萝卜吗?(不能)。

a)请个别幼儿小结牙齿的用处.

小结:牙齿真有用,又白又坚硬,可以嚼碎食物帮助消化.

3、故事《兔娃娃》。

2)、小结:小兔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又不漱口,早晚不刷牙,时间长了留在牙缝里的事物就会变质,把小白兔的牙齿损坏了.

4、游戏:牙科医院(5组)。

1)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用病历卡看牙齿,查到蛀牙的在病历卡中的牙齿上做好记号,没有蛀牙的用红笔做符号)。

2)医生检查牙齿(医生和病人互相交换角色)。

3)请蛀牙的幼儿谈谈吃东西时的感受。

老师小结:,鼓励牙齿好的小朋友要继续努力,患了龋齿的小朋友要注意刷牙漱口,保护牙齿.

4、操作练习:

1)用牙齿模型,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2)幼儿练习刷牙操。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篇十

1、知道牙齿的功能,初步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增强保护牙齿的意识。

2、养成每天早晚在家刷牙的好习惯。

材料准备:录像资料、图片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客人,她们和你们一样,也正在换牙,想来这里听课,你们欢迎吗?(图片)。

——她们长得像吗?可是她们的牙齿却长得不一样。你们觉得谁的好看?为什么?

小结:看来,小朋友们都喜欢姐姐的牙齿,那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像她一样拥有一副洁白又整齐的牙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保护牙齿》。

二、活动探究,了解正确的刷牙方法。

讨论:在换牙后,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牙齿长得那么好,而有的却长得那么难看呢?

实验:品尝黑芝麻糖,互相观察牙齿表面的变化。漱口,观察杯子里的漱口水的变化。

小结:我们发现漱口以后,牙缝里还会留有残渣,那怎么办呢?本,文来源:大;考.吧幼;师网刷牙是保护牙齿的另一种好办法。

三、深入讨论,全面护牙。

1、不能在睡前吃甜食。

2、不能乱咬硬物。

3、保护牙齿,要多吃蔬菜、水果、营养丰富的'食物。

4、乳牙松动或脱落时,不能用舌舔或吮。

5、不能咬手指、咬唇或咬舌。经常用舌舔或吮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或者长得不整齐。咬手指、咬唇或咬舌等会影响牙齿排列不整齐美观,面部发育不对称,从而会留下容貌上的终身遗憾。

《保护牙齿》这一课的教学主要要帮助学生认识牙齿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爱牙,护齿的意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漱口,勤刷牙的良好习惯。了解保护牙齿的小常识,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牙齿。

大班教案保护牙齿篇十一

1、使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蛀牙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学会刷牙的正确方式,并学会保护牙齿。

教具:

1、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2、蛀牙形成的图片。

3、《爱吃糖的`老虎》课件。

学具:牙刷1个,每人一块饼干,每人一面小镜子。

一、情景交谈,引出牙齿课题。

师:小朋友肯定很想知道他的牙齿是怎么坏的,那就先来做个试验吧。

二、试验对比做铺垫。

【出示醋里浸过的蛋壳和没有浸过的蛋壳】。

引导幼儿讨论。

1、这两种蛋壳有何不同?

2、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三、找蛀牙。

1、蛋壳在醋里会变黑变软,用小镜子找一找牙齿上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变黑坏掉的牙齿叫“蛀牙”。

3、观察蛀牙。

四、组织幼儿讨论蛀牙形成的原因。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吃完饼干后,用小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什么?

2、回答问题:牙缝里多了什么?饼干什么滋味?饼干为什么会甜?

3、出示蛀牙形成的图片,讲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蛀牙。

1、观看课件,启发幼儿讲一个连贯的故事。

2、出示刷牙方法图解与牙刷,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六、活动延伸:观看《爱吃糖的老虎》回答问题。

1、老虎为什么牙疼?

2、糖为什么会坏掉牙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