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乡镇生态振兴汇报材料题目(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23:34:10 页码:8
最新乡镇生态振兴汇报材料题目(大全8篇)
2023-11-22 23:34:10    小编:zdfb

总结可以使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掌握改进的方向。写总结时要注意适当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但要保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生态振兴汇报材料题目篇一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从提高工作智慧化水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等角度,探讨如何以人才振兴为关键挤进乡村振兴,并围绕目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难题,研究有效优化振兴策略、创新乡村发展思路、拓宽经营路径的可行对策。

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带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小城乡收入差距。大多数农村地区由于具有地广人稀的特征,通常适宜开展农业经营建设工作。而传统农耕任务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如何将经营方案向技术型方向转移,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实现机械化、产业化建设工作,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另外,农村绿色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及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都需要依靠专业人才的力量,需要意识到人才的重要作用,做好乡村人才引进、培训等工作。

(一)提高工作的智慧化水平。

人才振兴以引进高技术、高水平的人才为核心。实际上,创新型、全能型的人才能够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知识力量,让各项生产经营工作具有科学化、可行性的特征。与此同时,当完成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发挥人才的合力后,还能提高工作的智慧化水平。这对于减轻乡村经营发展压力、及时识别项目中的经营风险有重要作用,是节省经营成本的有效方法。还能达到少走弯路的效果,找到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目标,带动各项基层工作任务的稳步开展。基于目前各个乡村都在朝着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应要求村委会充分意识到人才的重要作用,确定岗位用人需求,及时对现有人才展开教育指导工作,为人才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以此来达到人才振兴目标,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1]。

(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以往布置经营任务时,农民群体都是被动的完成任务,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及能力。尤其是在农业种植环节中,一直依靠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完成种植任务,存在种植方案不科学的问题,容易引发农作物减产的情况。而进行人才振兴工作后,融入新的工作思想、技术、设备,可以带动农业产业的机械化发展,还能找到拓宽农业产业链的方法。基于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的知识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市场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而且,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要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就必须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找到乡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稳步开展的基础前提,如何合理编制人才振兴计划,是各个乡村基层组织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制约人才振兴工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人才回乡工作率低。

从农村走出去的人才在经过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后,见识到了城市的发展进步状态,找到了个人的发展机遇,不愿意回到农村参与基层乡村振兴工作。这主要是因为乡村经济、交通不发达,所设置的岗位福利待遇比较低,不足以吸引人才,造成了人才流失的情况。此外,乡村医疗水平、养老服务等社会性保障措施与城镇之间仍然具有较大差距。比如,交通不便利、看病难等问题不仅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也成为了影响人才回乡工作率的主要因素,使得乡村人才群体出现了老龄化的情况。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难题,为乡村挽留高质量的人才,是当地政府部门、基层村委会等组织机构都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2]。

(二)人才工作态度问题。

导致人才工作高观能动性不高。这些都是人才振兴工作发展进程中的制约因素,需要及时结合具体问题,研究可行的解决对策。

(一)找到挽留人才的有效方法。

一般进行人才振兴工作时,大多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要进行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包括提高人才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壮大后备人才力量等工作。主要围绕着当地农民展开教育工作,还要为农民的子女提供一些就业补贴政策。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村都会与高校合作,在教育部门的管理下为人才提供农村专项的报考机会,对于一些学习成绩处于中上游的学生,提供降分录取的政策。但要求人才在毕业后能够回到所属农村从事相应的工作,以此来为农村留住人才。

另一方面,应吸引外来人才投身于当地的乡村振兴事业当中。这需要着重做好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利用独特的文化精神、地域风景、民俗习惯对乡村进行宣传,提高社会对乡村建设情况的关注度。同时,要通过提高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优化绩效管理模式,体现出对技术型人才的重视度。最后,应提高人才的工作自信心,目标是引导人才展开振兴策略的创新研究工作。此外,乡村振兴不能只关注经济建设问题,还要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质量及水平能达标,从根本上挽留高质量的人才[3]。

(二)落实好新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在尝试开展林下养殖工作的可行性,旨在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希望能从根本上拓宽经济发展途径,解决乡村振兴难题。除此之外,新时期的人才培训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拓宽培训路径,丰富培训资料,让人才随时随地的进行自主学习。

(三)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在人才振兴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了顺利推动乡村发展步伐,实现乡村的综合发展目标,政府应结合当地乡村的地域特点、产业结构特征、现有资源种类及专业人才数量,给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政策,提供一些福利。比如,当发现乡村振兴的资金不足时,可以提供购买农机设备的补助金。或者将农机设备的采购资金列为可抵扣税款的科目当中,减轻乡村发展的经济压力。针对市场需求量较大且适宜当地种植的农林作物而言,政府可以给出每年指定要种植的作物品种,引导农林业的种植方向,按种植数量及当年收成情况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这要求各地乡村能够及时关注国家政策的更新情况,面向农村居民进行政策宣传、解读。另外,应关注乡村管理结构体系的构成情况,找到提高管理工作公平性、权威性的方法。让每一位人才都有监督管理的权利,具体要从法律管理的角度出发,提高人才的法律意识。让人才能主动端正工作态度,高效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在研究乡村振兴问题时,不能只关注乡村自身的发展情况,还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关注其他乡村、城镇的经济发展趋势。针对城镇化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特点,可以考虑与周围的城镇建立合作关系,找到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方法。在这项工作中,应当先完成交通设施的建设工作,保障交通发达,让城镇与乡村之间有经济往来的渠道。主要以农村向城镇供应绿色农林作物、牛奶、肉类为核心任务,并将城镇当中特有的文化、经济发展理念和先进的经营技术、设备带回农村。与此同时,要着重关注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根据不同产业的用地要求和土地的实际使用价值,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此外,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些都是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任务。应要求人才能将这些工作观念融入生产经营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样才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最终让乡村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顺利达成乡村振兴目标。

乡镇生态振兴汇报材料题目篇二

(一)继往开来,务实笃行,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两大战略有效衔接。今年以来,我区以“全省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目标,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为主线,以加快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为目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聚力完善工作体系,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先后组织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等乡村振兴相关会议16次,研究部署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组建成立五大振兴专项行动小组,安排各牵头单位分别制定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专项行动方案。根据《乡村振兴促进法》和《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修订)》和《20xx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结合全区实际,相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xx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20xx年度区直单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区直各单位的职责任务。根据省市部署,于6月8日挂牌成立区乡村振兴局,各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乡村振兴工作机构,完成了机构和职能转换。

二是聚力加强政策衔接,全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清单》,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优化帮扶政策,出台《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办法》《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的实施方案》《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系列衔接政策,有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

三是聚力抓好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措施落地。组织区直各单位和渠沟镇、开发区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六个方面,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和20xx年需要推进实施的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建立了项目库。其中,谋划乡村振兴项目xx个,涉及资金xx亿元,已启动实施xx个。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xx个,涉及资金xx万元,已全部启动实施。

四是聚力开展资产确权,全面夯实振兴基础。根据省、市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部署,组织区直相关单位和镇街、开发区对我区在脱贫攻坚期内开展困难群众帮扶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梳理,建立了资产管理台账,共梳理经营类资产xx个,资产总值是xx万元,到户类资产xx个,资产总值是xx万元,夯实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础。

五是聚力实施双基建设,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保持考核办法》,采取市场化管理模式,投放密闭式垃圾清运车xx辆、电动冲洗车xx辆、垃圾桶xx个、保洁员xx名,对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常态化治理。投入xx多万元实施全域环卫保洁市场化,实现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全覆盖。截止9月底,共清理生活垃圾xx吨、农业生产废弃物xx吨、沟塘淤泥xx吨、清理乱搭乱建xx户、废旧广告牌xx个、无功能建筑xx平方米,发放宣传资料xx份,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xx次,发动群众参与xx人次。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启动实施xx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积极申报20xx年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项目,xx镇xx行政村xx中心村、xx行政村xx中心村获批省级中心村,合计争取上级资金xx万元。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xx万元,在xx等4个村实施xx公里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为城乡交通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深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争取中央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xx万元,因地制宜在xx等6个村铺设污水管网xx公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xx座。深入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高质量完成20xx年xx户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任务。另外,制定了《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工作实施方案》,对20xx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用厕所进行了全覆盖排查,目前已全面完成排查任务,正在组组整改。深入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组织开展“护水、护滩、护堤”专项整治行动,对xx河、xx湖进行“四乱”问题专项整治,共清理大小渔网(地笼)xx个、清运河道垃圾xx余车,清理乱耕乱种xx余平方,打捞河道水草1万余平方。投入xx万元,实施了xx沟东段综合治理工程,有效解决了黑臭水体污染问题。全面推进智慧学校建设,上半年投入资金xx万元,采购智慧课堂设备xx套,完成xx中心校区智慧课堂建设任务。下半年,计划投入xx万元,年底前完成全区(20xx—20xx年)所有智慧课堂建设任务。

六是聚力推进兴业强村,全面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工程,截至目前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部消除,超过50万元以上的村达xx个,其中超过100万元以上的村xx个,50万元集体经济强村比例达到xx%,超全市平均水平的xx个百分点。此外,谋划并调整了xx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目前xx镇xx个村已建成集体经济项目xx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xx万元以上。

(二)上下同心,真抓实干,以严谨细致的作风落实监测对象集中排查。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的通知》下达后,我区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在全区范围内认真扎实组织开展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

一是坚持上下联动,精心部署集中排查。6月8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动员会,对集中排查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6月10日,印发《xx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就排查要求、排查范围、排查程序、排查步骤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6月11日,举办集中排查培训班,对xx镇、xx经济开发区分管负责同志和xx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扶贫专干合计40余人进行了系统培训。排查过程中,安排专人逐村进行了督促指导。同时建立集中排查微信群,第一时间传达省、市排查要求,并对排查过中出现的疑问进行详细解读。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着力提高排查质量。明确监测对象十大排查程序,安排镇、村、组严格按照“一申请、两评议、一比对、一公示”程序开展排查工作。同时,加强数据比对,积极协调人民银行、人社、民政、公安、市场监管、不动产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对初排监测对象的财产、车辆、房产、财政供养人员、经商办企业等情况进行了严格数据比对,提高了监测对象排查的精准性。此次排查,我区在进行监测对象排查的同时,也相应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排查。通过排查发现,我区除部分困难群众刚性支出较大外,暂未发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是坚持应纳尽纳,准确识别监测对象。此次排查,我区共组织调查人员xx人,对xx镇、xx经济开发区内xx个村(社区)开展了全覆盖排查,合计调查农户xx户,确定监测对象xx户xx人,其中边缘易致贫困户xx户xx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户15人,已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在开展集中排查的同时,建立了组、村、镇、区四级监测预警网格xx个,其中村组网格xx个,镇级网格xx个,区级网格xx个,分别建立了网格台账,健全了监测预警体系,切实做到“实时监测、即时预警、未贫即防”。

四是坚持精准施策,靶向落实帮扶措施。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了监测对象“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帮扶计划,落实了监测帮扶联系人,因户施策、因人施法,开展了针对性帮扶。目前已采取的帮扶措施有医疗救助、低保兜底、危房改造、保险保障等共性和差异性措施。

(一)综合保险破难点,消除后顾之忧。在全市率先引入保险扶贫机制,与人保财险公司淮北市分公司签订精准扶贫特惠保险合作协议,采取“政府投资+企业运营+保额放大”商业扶贫保险模式,为全区贫困户家庭成员办理集农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医疗补充保险、家庭成员责任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险种为一体的精准扶贫特惠综合保险,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户健康、财产、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风险,消除了脱贫群众的后顾之忧,为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发展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全方位保险保障。

(二)特困救助除痛点,弥补政策空白。制定《xx区扶贫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充分利用社会捐赠资金,对因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子女教育等在享受各类扶贫政策后,家庭基本生活仍然存在严重困难的贫困户,尤其是跨省就医的重大疾病患者,给予二次救助,消除了返贫风险。

(三)集中供水补弱点,保障饮水安全。依托主城区优势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契机,申请中央专项债xx万元,自筹资金xx万元,大力推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将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全面延伸,在全市率先实现“同管网、同水源、同水质、同服务”,全面解决了xx镇xx个行政村、开发区xx个社区合计xx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对标先进抓试点,启动振兴示范。依托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创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号召,在全市率先成立五大振兴专项行动小组,对照法定职责、考核指标、群众需求三个方面,分别制定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行动方案,构建了“方案+工程+项目”的乡村振兴总体架构。

虽然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还有一些不完善、不全面、不到位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生活环境还需提升。近年来,我区虽然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了“五清一改”活动,农村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农村整体环境治理还不彻底,一些中心村治理比较到位,部分偏远自然村庄“脏乱差”现象还有待改善。

(二)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经过近几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的坑塘、道路、路灯、供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但由于农村空间面积大、自然村庄多,目前还没有实现户户通目标。

(三)农村乡风文明还需加强。近年来,我区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继承传统、扬善抑恶、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移风易俗举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乡风文明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厚葬薄养,天价彩礼,孝道扶贫方面还有待于宣传引导。

下一步,我区将以此次考核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部署、新要求,大力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进一步细化举措、硬化责任,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和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xx贡献。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凝聚乡村振兴最大合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结对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落实落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和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充实乡村振兴一线工作力量,在做好市选派xx个乡村振兴工作队基础上,计划向其他xx个村继续选派区级乡村振兴工作队,实现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全覆盖,目前已完成《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实施方案》《选派干部管理考核办法》编制和干部初选工作。加大《乡村振兴促进法》及中央、省、市出台的乡村振兴有关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引导全区各级乡村振兴干部以更大决心和更强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区“三农”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在扣紧责任链条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对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中确定的20xx年目标任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中确定的法定职责和20xx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采取召开调度会、实地调研督导等方式,对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加强调度督导,督促区直相关单位对标对表抓好落实,争取20xx年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不失分、得高分,力争进入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考核第一方阵。

(三)在实现有效衔接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两大战略平稳转型。根据中央、省、市衔接有关政策,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组织区直相关部门根据上级已经出台的.衔接政策,抓好我区衔接政策措施的细化和落实,有针对性地解决衔接中的突出问题。把握好脱贫攻坚“基础版”和乡村振兴“升级版”的关系,在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改善人居”向“生态宜居”转变、“移风易俗”向“乡风文明”转变、“夯实基础”向“治理有效”转变、“稳定脱贫”向“生活富裕”转变等“五个转变”,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平稳转型。

(四)在打造振兴典型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以点带面示范效应。聚焦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先行示范区主要任务,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分别在在城乡融合发展上、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上以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上等四个方面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力争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社会安定和谐的乡村振兴典型。按照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因地制宜分类型开展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创建活动,每项振兴至少打造一个示范试点,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标准,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五)在推进项目实施上下功夫,进一步促进政策措施落地开花。强化项目实施进度的督导调度,加快实施进度,加快资金支出,确保年底前按时完成项目实施任务,同时,做好项目资产管理,推进确权登记,加强后续管理和管护运营。持续优化调整乡村振兴项目库,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三农”重大工程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积极做好对上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资金、更多项目、更多试点在xx区落地生根。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切实做好乡村振兴项目招商引资这篇大文章,围绕农产品加工、生态农业、数字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优势资源(领域)策划论证一批好项目,面向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发布产业招商信息,扩大对外影响,充分利用上海农展、合肥农展等农产品促销和推介活动,积极开展项目对接、合作洽谈,提高各类展会的招商成效,确保更多的招商引资项目在xx“三农”领域开花结果。

(六)在帮扶重点人群上下功夫,进一步筑牢返贫致贫风险屏障。强化监测对象帮扶。组织镇村和帮扶责任人针对新识别的xx户xx人监测对象制定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加快推进帮扶措施落实,确保10月底前完成精准帮扶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常态化跟踪监测,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强化低收入人口帮扶。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积极统筹各级各类救助资源,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和帮扶。强化脱困群众帮扶。对监测对象和低收入人口以外的脱贫人口,加强分类管理,落实好各类民生普惠性政策,并根据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最后,再次感谢市考核组的各位领导莅临我区检查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配合和服务保障,全面、准确、真实地展示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成效。也恳请考核组的各位领导对我区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指导我们进一步补差补缺,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乡镇生态振兴汇报材料题目篇三

材料:汉语词汇材料:游戏《地下城与勇士》奖励材料:2008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态振兴汇报材料范文(通用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年,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生态振兴方面共涉及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22项。截至目前,16项重点工作正有序推进,6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2.924亿元。

(一)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抓好整改落实。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根据上级反馈结果和日常自查情况,健全完善问题台账,逐项明确责任主体、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动态销号管理。整改问题4300余项,清理垃圾杂物6700余吨、私搭乱建11545平方米。另一方面,突出建章立制做好巩固提升。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村庄周边、“三线一带”等区域全部纳入环卫保洁体系范围,实现环卫保洁无缝隙。探索人居环境整治奖惩机制,调动全员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积极创建省、市美丽乡村,巩固“美丽庭院”创建成果,打造秀美宜居新农村。

(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方面,大力组织实施“水肥一体化”工程,实施4500亩高标准“水肥一体化”项目。发布广饶县土壤墒情检测报告3期,设立长期定位监测点,及时掌握区域土壤墒情变化,提供准确监测数据。发布病虫情报7期,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广饶县小麦返青拔节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转发《山东省2021年小麦条锈病应急防控预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的通知》。赶大集发放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材料;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推广标准地膜,指导农民使用标准地膜和做好地膜回收工作。督促各回收点做好回收废旧地膜工作。对5个回收点回收地膜情况进行了项目验收。

(三)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

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依据,科学布局乡村生态空间,实施乡村生态建设工程,保护和修复农区、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坚持“提质增效”工作重心,做好绿化与村庄、农田、道路、水利工程建设“村田路水”四个结合,努力实现庭院、村庄、沟渠、道路、农田全面增绿,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居。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和森林湿地长制,开展森林湿地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四)生态类重点项目。

广饶县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经认真调研谋划,稻庄镇预计投资900余万元,疏通铺设排水管线1.3万多米,对实施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内的高刘、南寨等8个村庄进行了农村生活污水整治;目前已投资557万。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今年重点打造26个镇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计划投入150万元进行严格、高质量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计划投入25万元在我镇建立9个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站点。目前,已按照上级要求对全镇垃圾桶进行规范设置并统一喷涂标准垃圾分类标识,垃圾分类岗亭等设施已经设计完成。稻庄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提升工程庐山路两侧村庄立面改造、绿化工程及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行动目前已投资约110万元,墙面粉刷和绿化种植已完成;庐山路两侧沟渠护坡清理已基本完成。广饶县西部片区农村供水管线配套项目供水管线16.5公里全部穿越施工完成,正在进行管线阀门井室砌筑;花官供水站清水池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正在进行清水池外壁防水砂浆施工;乐安街道供水站清水池池壁钢筋绑扎完成,正在支立池壁模板。

(一)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少数改厕服务站建设还不够规范,场所布局不合理,配置不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镇街中转站还满足不了粪污储存的需要;美丽庭院长效保持有难度。

(二)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方面,河长制湖长制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落实一河一湖一策治理力度仍不够大,部分河流水质达标不稳定,局部河段、时段容易出现反弹;清违整治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需要采取综合举措持续攻坚;村级河湖长发挥作用不够,履职不到位问题还比较突出,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河湖长宣传工作有待加强,没有充分宣传治河政策、收集反映民意、监督河长履职、搭建沟通桥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问题摸排整改工作,会同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聚焦不能使用或不能全年使用的厕所,以及厕所革命工作中存在的目标任务不合理、推动方式简单化、技术模式不科学、质量把控不严格、管护机制不健全等情况,对2013年以来改造的农村户厕和公厕进行摸排,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整改;按照省级标准要求,对场所面积小、配套不完善的服务站进行规范提升,提高粪污抽运和厕具维修能力;加快推进粪污中转站建设,年内力争建成16处,对部分粪污中转站实施改造提升,增强密闭性和安全性;健全完善厕具维护、故障维修、粪液收运和处理等长效机制,提供改厕后续管护服务水平。

(二)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河湖长制工作涉及领域多、覆盖面广。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抓好工作部署落实。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县级承担主体责任并对实施效果负责,镇街负责具体实施,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强化目标管理,督促主责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整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问题准确、整治彻底、信息完整。针对负责河流排查问题,建立整治台账,明确责任主体、整治标准、完成时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督导研究解决专项整治中的突出、难点问题。三是广泛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上级政策、工作进展和先进典型,在全县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要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搞好精神文明创建,使农村人居环境既有“颜值”,更有“内涵”。广泛动员基层党组织、村干部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广泛发动基层群众,增强群众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意识,创新推出更多激励引导措施,充分调度群众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形成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风尚。

(三)生态类重点项目方面,严格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单位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盯靠工地现场,抓质量、抓安全、层层落实责任。同时,继续严格执行项目周例会制度,参建单位必须全部出席会议,现场讨论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积极响应与落实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严格规范施工安全,在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推进工程进度,缩短工期,争取提前竣工,为建党一百周年贺礼。

201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中央主要媒体多次报道和推介长沙“三农”工作经验。

一、主要举措。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作为全市主题教育核心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切实将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湖南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对打好“三大战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控非洲猪瘟等总书记关心关注的工作,结合长沙实际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意见或方案,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转化为长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二)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办公会议对重点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10月26日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观摩推进会,切实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领导。各市直部门明确“一把手”负责,县、乡两级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机构,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严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坚定不移落实“四个优先”原则,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择优调任市直农口部门负责人到区县(市)党政班子,将17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破格提拔为乡镇班子成员。在要素配备上优先满足,对引进的农林领域高精尖领军人才给予100万资金奖励,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的15%保障农业用地需求。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2019年市级安排财政资金21.88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同比增长23.8%;启动全省首支市场化运作的农业投资基金,落实股权投资1亿元;联合蚂蚁金服实施农村惠金融项目,累计发放贷款约15亿元。

(四)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规划引领作用。出台《长沙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突出抓好村庄规划修编提质,制定《长沙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启动镇村国土空间规划全覆盖两年行动计划,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在3个乡镇、61个村开展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试点,预计到2020年底可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

(五)全面建立实施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机制。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要求,出台《长沙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建立对各区县(市)党委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体系。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到各级绩效考核,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清单,组建11个专项推进组开展常态化督导,采取评优、奖补、通报、约谈、问责等多种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二、工作成效。

(一)脱贫攻坚全面推进。统筹推进本市脱贫和对口帮扶“两个战场”脱贫攻坚战,预计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64人,帮扶的8个贫困县2019年有望脱贫摘帽。精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整改中央巡视和督查考核发现问题,落实贫困学生资助2067.3万元,累计救助大病患者4.4万人次,落实1578户存量危房改造,每月发放29825名兜底保障对象补助资金897万元。大力推进“两业”扶贫。铺排产业扶贫项目553个,认定就业扶贫车间95家,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360人。切实担当省会扶贫责任。落实对口帮扶龙山县项目302个,到位帮扶资金1.6亿元;组织7个区县(市)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帮扶项目77个。

(二)现代都市农业全面发展。以“一县一特”产业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六大强农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长沙绿茶、宁乡花猪、浏阳油茶、望城蔬菜、小龙虾和花卉苗木六大“一县一特”产业链,新改建万头宁乡花猪养殖场7家、标准化长沙绿茶优质茶园2万亩、望城蔬菜基地2万亩和小龙虾养殖基地6.8万亩。稳定发展基础产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7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超过250万亩;落实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规范禁养区划定,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恢复生猪产能。加快发展融合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总收入预计超过2500亿元;累计创建星级农庄187家,长沙县浔龙河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乡村旅游年接待旅客量预计超过3000万人次。

(三)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以“五治”为切入点,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力量“治厕”。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22万户,改厕数量全省第一。宁乡市改厕五统一、四不准、三必改、两底线、一原则的“54321”工作标准在全省推介。分类减量“治垃圾”。行政村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到92.8%。长沙县获评2018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在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疏堵结合“治房”。大力推进“一户多宅”“空心房”清理拆除,2018年来累计拆除27263户,拆除复垦面积5766.89亩。综合施策“治水”。大力实施生活污水、小微水体、江河流域“三水同治”,全面推广三格化粪池+堆沤池+隔油池+人工湿地的“三池一地”治理模式。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14家中央网络媒体对长沙“治水”工作成效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全民参与“治风”。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过程,浏阳市书香村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望城区静慎村“九贤治村”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

(四)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壮大。铺排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乡村服务型“四型”项目352个,消除“薄弱村”291个。夯实发展新基础。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清理核实集体资产276.85亿元,清查经营性资产81.69亿元、建设用地162.28万亩;基本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完善发展新组织。有序开展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开展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专项培训,“带头人”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探索发展新路径。长沙县探索形成物业经营型的“抱团”等六种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浏阳市沙市镇东门村以村级经营性资产入股企业发展体育运动休闲农庄,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80万元;宁乡市大成桥镇鹊山村发展土地合作型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望城区乔口镇盘龙岭村采取“龙头企业+土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荷花虾”养殖,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带动8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五)乡村治理全面加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宁乡市大成桥镇、望城区茶亭镇静慎村、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党小组“活力指数”星级管理,推行农村党员“先锋指数”星级管理,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创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中心2个、所112个,建设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100个,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乡)”等创建活动,打造形成浏阳市“幸福屋场”、长沙县“乐和乡村”、望城区“时代乡贤”和“十美”乡村、宁乡县“善行楚沩·幸福宁乡”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配备专职驻村辅警888人,实现“一村一辅警”全覆盖,有效巩固农村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

(六)城乡融合全面深化。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初步打通,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全面推广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建立村级土地合作社463家。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有偿使用、跨村跨镇流转。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浏阳市累计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69宗、2610亩,成交总价款3.82亿元,农村集体和农民获得收益1126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质。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1.91万人,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936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实现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100%、光纤宽带通达率100%。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76所,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6家、村卫生室83家,建设60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702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当前,长沙市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乡村规划整体水平不高。有的规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公共事业等与实际脱节;有的规划和执行“两张皮”,没有发挥引导约束作用。二是农业产业有待提质增效。上市农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企业数量不多,经营主体支撑带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优化作用还不强。三是乡村基层治理基础仍然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部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群众主动自觉参与村组自治的积极性不高。

三、下步工作。

2020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长沙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加快推进长沙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一步强化政策精准落实,确保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着力健全长效扶贫机制,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易地搬迁后扶工作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开启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二)聚焦补齐农村短板。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超过90%,行政村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到100%,推广普及“三池一地”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一户多宅”“空心房”全面整治到位,乡风家风民风持续改善。着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加强乡村通信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补齐农村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聚焦发展富民产业。建设和提升长沙绿茶、宁乡花猪、浏阳油茶、望城蔬菜、荷花虾和花卉苗木六大现代农业产业链,聚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规模养殖场,建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支撑“一县一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上市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完善企业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聚焦夯实基层基础。巩固和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施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基层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能力。深化农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提升村规民约积极作用。

(五)聚焦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乡村人才引进培育行动,支持农民创新创业,鼓励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农业农村领域,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广土地合作经营,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整合涉农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x镇位于x市西北部x河畔。它与x县和x地区的x县隔河相望。总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x个村民小组。它有x户x百万人口。它的主要经济作物是x等,x镇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如下:

一、增进了解,统一思想,坚决不侮辱光荣使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是我们实践《两个维护》的根本体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镇把乡村振兴作为扶贫后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我镇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制定了“x镇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负责人和村支部书记、主任为成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政治地位,巩固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制定推进措施,团结全镇力量,坚决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动群众。

要不断加强乡村振兴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宣传舆论力量,大力营造乡村振兴的浓厚宣传氛围。一是以接地气的方式做好宣传。以村民代表大会、小组会议、大坝会议等形式,以村容村貌变化、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振兴实施以来惠农相关政策切身感受为主题,与党员座谈,干部群众对乡村振兴的期待和憧憬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自觉性和荣誉感,使之成为我镇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二是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蒂克托克、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再宣传标语、横幅,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宣传报道振兴农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打造立体宣传活动,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高度关注。普遍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三、自上而下联动,深化落实,准确推进五个振兴。

(一)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加快党建工作的实现。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农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应加强政府对基层组织的基础指导。一是不断增强思想理论水平。通过学习乡村振兴政策的要求,结合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伟大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经验和智慧,引导全镇各支部全体党员做大做强“四个意识”,加强“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齐心协力,实现农村振兴的伟大动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要继续加强镇党委对村(社区)支部的指导,扎实推进村两委工作,进一步强化村党支部的“火车头”和“带头人”作用,加强村两委建设,培养和发展想干事、会干事、会干事的年轻党员,切实避免出现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现象,集中力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三是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督促各村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规的法宝,提高党总支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锤炼党员的党性,不断增强各党支部的积极行动意识,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

(二)加强特色产业建设,加快实现产业振兴。

修筑公路、修建灌溉沟塘、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农业经济效益。2021年,力争建设x亩高标准农田,到2023年,再建设x亩高标准农田。四是加快农业旅游商品化探索。打造x旅游度假产业,力争2022年打造xx樱花、樱桃网红色打孔点,配套x公里采摘观光小道,打造x、x采摘休闲果园,完成特色商业小镇商业布局,打造x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

(三)抓住地方重点少数民族加快人才振兴。

根据习总书记的“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有能力的人才回国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要继续深化伊发展,把科学认定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我镇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地方人才库。要根据人才振兴需要,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术培训班,让本地人才为我镇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二是加强人力资本开发。要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x、建设x的人留在安心,让愿意上山下山、回归x的人更有信心。同时,要积极争取相关人才政策,鼓励人才尽力而为,发挥所长,努力培养一支精通农业的《三农》工作队伍热爱农村,努力做农民,建设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三是,充分发挥新乡的优势。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尊重和聚集新乡人才,发挥他们熟悉人、熟悉土地、熟悉村庄的优势,通过支持成立理事会,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乡村治理,从而把知名村民的力量凝聚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我镇乡村振兴事业中来,让他们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四)培育乡村文明灵魂加快实现文化振兴。

群众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让村民乐于继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让村民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思想文化熏陶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并内化为自己优秀的品质。三是大力弘扬新时期的“枫桥经验”。要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健全乡镇综合治理中心,引导教育干部职工提高服务群众意识,注重服务群众的态度和效率,继续推进领导接待和领导办案制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调查调解,加大维稳力度,实现“不信访、不投诉”。四是促进观念转变,培育文明乡作风。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明星文明农民、文明家庭评选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扶贫济困、崇尚科学的文明新风尚,在全镇抵制迷信,改掉坏习惯。同时,努力把科技、图书、电影、体育、政策法规送到村里,充分利用精神产品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我镇文明乡风格的培育。

(五)促进环境改善,加快实现生态振兴现代化。

习总书记提出:“要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乡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把良好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一是打好“整治仗”。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垃圾清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确保镇辖各村环境治理有效、平稳、有序,在各村(社区)营造出村庄清洁的浓厚氛围。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现应改尽改,能改尽改。以千村整治、农村庭院整治等项目为重要抓手,持续开展拆违控违工作,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头阵。二是打好“保护仗”。组织多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在全镇范围内认真开展排查,对排查出的污染源建立问题台帐并进行跟踪销号。同时,大力开展生态环保、乱占耕地整治专项行动,充分利用日常巡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鼓励举报等措施,对污染环境、占用耕地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格执法,确保我镇耕地与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三是打好“发展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道路。通过大力发展林草、林药、林茶等林下种植业,鼓励和引导村级带头人、致富能人、村级大户、大户带小户共同参与,带动群众增收。依托我镇猕猴桃和黄金蜜桃、青脆李等特色品种,做好特色产业文章,将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做到既可持续,又有收益。

村基本情况。全村辖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有187户89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户32人,目前已脱贫6户19人,剩余贫困户8户13人。耕地面积545亩,林坡面积106亩。村三委班子健全,有党员41人。

近年来,**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强化农村社会治理,保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是狠抓扶贫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扶贫产业。**镇**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浴盐生产车间和防尘设备及配件车间,两个企业发展趋势良好,产值达一千万余元。可持续吸纳村内群众就近务工,提高群众收入的同时增加群众劳动技能。二是因势利导,规模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村有养殖传统,目前全村养羊500余只,养牛20余头,养猪100余头。下步计划统筹整合,集中养殖,规模发展养殖产业。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利用坡地种植花椒300余亩,预计每亩可为群众增收3500元;现正申报蔬菜大棚集体经济项目。计划流转土地35亩,新建蔬菜大棚30余座。可吸纳务工群众150余人,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扩宽群众增收渠道。

二是积极推进村庄绿化项目。栽植雪松、樱花、白皮松、法桐、大叶女贞等4000余棵,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宜居环境;2019年初,**村购买回收老式家用水缸300余个,栽植小叶女贞造型树,形成特色绿化,是远近闻名的靓丽风景。

三是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配备垃圾清运车一辆、垃圾桶40个,聘用3名专职保洁员,1名兼职保洁员。2019年初,结合**镇“红红火火过大年”行动要求,对常年堆积的垃圾进行彻底清除,持续保持,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9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一是重先进评选,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等系列评选活动,除物质奖励外,大力进行公开宣传,将“**”证书敲锣打鼓送往娘家,发挥榜样力量,助力文明乡风;二是举办文化盛宴,弘扬优良传统。举行新春趣味运动会,通过赛跑、拔河、猜灯谜、下棋等活动,营造节日气氛,凝聚人心;举办敬老孝心饺子宴+文化宴,让村内60岁以上老人共同欢聚,吃饺子、看文化大戏,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一是加强组织。村组织机构健全,党员干部践行模范带头作用,压实责任,提高了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二是完善制度。制定**村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文明行为准则。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相互结合,形成**村“善治”的农村治理形式。三是优化服务。设立便民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日常生产生活、水电维修、惠民实事等便民服务;建设125平方标准化卫生室,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开展远程诊疗、签约服务、专家义诊等服务项目,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

新时代的**村将继续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富裕、美丽、文明、和谐、生态”新**,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我们也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村属高县**镇,离**镇中心城镇10公里,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主东邻**镇麻柳村;西邻**镇陈正村(龙茶花海);南**县**镇金沙村;北邻麻柳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34人,234户,有劳动力人口565人,有党员34名,积极分子3名。**村现有贫困户51户,共计161人,贫困发生率为17.24%。低保户17户,34人,**村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少,全村田地面积956亩;其中田534亩,地422亩。

近年来,**村以党建为统领,按照绿色生态、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全村以可持续的产业基础、便利的生活基础和**特色的乡村旅游基础为抓手,努力打造乡村旅游“种、养、加、游、采、娱”民宿产业集群,不断提升**村的品质、颜值、气质,奋力把**村建设成为“川南第一民宿村”,全面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

努力解决好农民的钱袋子问题。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油茶、黄桃种植和林下养殖,全村现已种植油茶1000亩,黄桃520亩,林下养鸡20000只,实现了支柱产业的从无到有。成立高县**山油茶种植合作社和高县怡龙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全村全部贫困户和部分边缘户入社,为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强有有力的保障。依托与珙县3a级景区“龙茶花海”接壤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引进了宜宾上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到村投资发展。公司计划5年内投资4.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一期工程将于2018年5月完工投入运营。在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开发中,村支部充分发挥党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领导村集体经济公司和宜宾上辰旅游发展公司紧密结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公司以为旅游公司提供劳动力中介、自然资源入股分红、后勤承包管理等方式,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创造效益10万元以上。**景区能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100名以上,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动收入,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2017年底,经过上级验收,全村已脱贫45户151人,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1.02%。

全力建设好全村基础设施。全村现已修建4.5米宽水泥产业路9.3公里,户户通自来水,村级医疗服务点站2个,新建网络基站1处,宽带和4g信号覆盖全村90%的地区。随着各项工程的建成,村容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不见了。

尽力完善好乡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全村基层治理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创建市级“四好村”为抓手,积极开展“农民夜校”、“农民道德讲堂”、“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让农民们了解党的政策、当前的形势,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没有党的惠民政策,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发自内心感恩党的恩情。各路资本和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2017年全村无人上访,无人吸毒,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

致力改善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应有的题中之意。**村为了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投资100万元新建村民文化广场一个,文化长廊800米,星级旅游公厕2个,村容风貌整治35户,垃圾箱30个,导游牌3处。全村风貌大改善,得到了**村党员群众一致好评。

在党中央乡村振兴的政策指引下,**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砥砺前行,必定能在2018年底按期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必定会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的美好乡村。

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是我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党组历年来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巩固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发展全力推进农村公路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养护、高水平运行的“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为全面推进我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农村交通运输保障。

根据区政府工作安排,20xx年至20xx年,三年时间实现全区自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全区有自然村625个,截至今年上半年有614个自然村实行通硬化路的目标,剩下11个自然村,今年年底之前实现硬化路的目标。

今年农村公路建设里程70公里,计划投资3850万元。目前已完成52.8公里,完成投资2904万元,预计11月全部完工。

1、健全机构,强化领导。

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实施,局成立农村公路建设领导组,全面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成员由相关科室和农管所、质检站组成,同时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负责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

自然村通硬化路工作是省、市、区政府重要工作之一,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上,区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自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科学谋划,强化统筹。

我局将农村公路建设置于乡村振兴的大局统筹安排,坚持做到“三结合”。

一是与综合交通规划相结合,把农村公路作为整个综合交通网络的延伸和完善。

二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农村公路围绕乡村振兴统筹发展。

三是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公路规划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原则。

近年来,上级交通部门把建设项目、资金往贫困县倾斜,导致非贫困县没有项目没有建设资金,导致农村公路建设困难。

今后全方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消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分,建设资金均等发展。

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建立全域覆盖、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实施区域城乡交通一体化行动,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龙安区位于安阳市区西南部,面积367平方公里,辖3镇2乡6个街道办事处,人口32万,其中农村人口为24.1万人。

2019年,我区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落实四个优先为前提,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一是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2018年3月5日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龙安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全区175个行政村,坚持“一村一队”,从全区各局委中抽调175名科级干部到村中任“乡村振兴”战略村级工作队队长,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全区先后选派了107名区直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切实发挥了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尖兵”作用。2018年通过“两委换届”选举出了一大批“能力强、责任心强、素质高、群众信得过”的两委干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组织基础。通过组织建立,科学谋划,形成了层层有人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是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龙安区域内既有城区又有农村,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为此,龙安区委、区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制度性供给和政策安排设计,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把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流动格局,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享共赢的互利互惠机制,让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科技等各类发展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

三是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乡村振兴,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把“真金白银”投到农村,既是对城乡发展历史负责,也是对乡村振兴未来的担当。农业农村建设面广量大,很多项目都是公益性的,社会效益明显高于经济效益,少数有回报的也是投入大、周期长、回本慢,必须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主渠道作用。龙安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加大公共财政倾斜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同时,加快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配置到了农业农村。2019年,区财政先后投入5000万元,用于全区乡村振兴建设。

四是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这既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优先补齐的突出短板,也是影响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主要痛点。龙安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持续改善路、水、电、物流等基础条件,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农村科教文卫体、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让农民在农村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

(二)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三产融合,促进经济增收。区委、区政府制定了《龙安区现代农业2018—2020年发展规划》,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新跨越的发展步骤,利用2018-2020年三年时间,通过优化布局、调结构、转方式、强基础、增活力,推动农业布局科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促进农业产业高效发展。

2019年,龙安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保障,以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着力打造小杂粮、花卉苗木、花椒、红薯、优质林果等示范基地,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都市生态农业工作,精品园数量达到20家,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5万亩,总产量达到5.56万吨。

二是强化电商发展,促进农村增收。搭建共享平台,推介特色产品。组织利用邮政系统“邮乐购”平台、各生产销售企业网站的作用和优势,重点突出我区的小杂粮和花卉苗木,加强产销信息对接,釆取开通农产品入驻绿色通道、宣传促销、直播带货等方式,开展线上下单采购、线下统配送“直购直销”服务。2019年新建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2个,完成我区41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同时积极培育电商示范企业加工、生产、销售当地农副产品,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扩大生产,让当地贫困群众参与到企业务工或其他形式增加收入。2019年,全区共培育电商示范企业11家,网上销售涉农产品341.48万元。新建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2个,提前完成我区41个贫困村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带动贫困户39户74人。

(三)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示范引领。投资200多万元高标准编制了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产业振兴规划和省级示范村乡村振兴规划,为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突出抓好善应省级示范镇和马投涧市级示范镇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提升羊毛屯、四门券等6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打造沿省道303线从海村到西上庄村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二是领导重视,推进农村垃圾整治。2019年,我区继续实行农村垃圾治理“五分钱”工程(农户每天拿五分钱),区政府每年拿出1400多万元,坚持以农村垃圾市场化治理为主导,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日常化。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通过对乡(镇)、街道、村、和保洁公司三级考核,提高了各级对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重视度,有效督促了保洁公司长期提供高质量保洁服务,真正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区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村观摩调研,现场进行点评;区督查中心、人居办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列出台账,跟踪推进,进行整改。有力促进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进行。2019年元月份,我区开展了农村“五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硬化)、污水治理、空心村及村内空闲用地集中整治大比拼竞赛活动,活动期间,全区共清理垃圾、杂物30万方,拆除废旧建筑1000余处,整理空闲用地2000亩,出动铲车、汽车、挖掘机2万余台次,完成1.2万户污水治理,粉刷墙壁15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000余盏,种植绿化树木1万棵。为保证广大群众过一个舒适、祥和的春节,在全区农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号召全区各乡镇、街道利用春节前后开展一次“三清一改”集中整治活动。区人居办实行每天进行督导督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全区共组织人员5000余人,出动机械车辆300余台,投资300余万元。清运垃圾总量8800余吨。清理村内塘沟50余个;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废弃物130余吨。农作物秸秆通过切杆粉碎和饲料青贮,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0%。按照“五个一”动态监督管理机制要求,我区从三月份开始,严格实行日信息上报,周曝光、月评比、季观摩制度要求,对全区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进行督导督查,通报排名,有力提高了各乡(镇)办的重视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全区群众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我区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000余万元对部分村实施户户通道路硬化;龙泉镇投资300余万元对s303道路沿线村庄进行美化;我区紧紧抓住3月份绿化植树大好季节,投资100万元,全区规划30个村进行村庄绿化;投资约5000万元在全区范围内的主干道两侧进行新栽、补栽绿化,在东风乡、龙泉镇规划建设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街心公园、微地形绿化等建设,目前,在龙安区境内已打造成沿省道s303线六公里长的绿化游园建设,形成了“一路带八村”“一路带五园”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四是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龙安区把改厕工作作为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要抓手之一,大力推进户厕改造。一是高度重视,推进有力。区、乡两级党政领导亲自抓。制定出台了《龙安区农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员上阵,深入一线指导开展工作。掌握一手资料,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建立了例会制度,每周通报二次进展情况,并及时组织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现场观摩,交流经验,极大推进了工作的开展。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们经过充分调研,结合每个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改造模式。三是试点先行,由点到面。将东风乡王潘流村、海村,龙泉镇羊毛屯村、全林村,马投涧镇李家安村,善应镇中城村作为第一批试点村,整村推进,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四是建立台账,细化目标,对照2019年我区1万户的改造任务,我区进行了任务细化分解,把任务数分解到每月,明确到乡办,实行台账式管理,有力促进改厕工作的进行,圆满完成了1万户的改厕任务。

五是因村施策,推进污水治理工作。离城区较近的村,通过积极协调,实行与市政管网连接。投资473万元在东风乡赵张村建设村内污水管网与市政管网连接建设,已完工;投资460万元的东风乡王潘流村14411米污水处理管网已完成主管网建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镇区管网。马投涧镇投资170万元在镇区铺设3000米污水管网,已完工;善应镇投资600万元在镇区主干道铺设污水管网,已基本完工;离城区远,具备条件的村实行沉淀池和人工湿地处理。东风乡投资116万元在黄张村、许张村修建三级沉淀池和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已完工;龙泉镇羊毛屯村、四门券村污水管网和沉淀池建设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四)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一是突出抓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我区制定了《龙安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脱贫攻坚(2018-2020年)行动方案》,与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乡(镇)、9个示范村相结合,开展“四大工程”即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实施移风易俗覆盖工程、实施清洁家园惠民工程、实施孝善敬老工程,把开展扶志扶智宣传教育活动、文明信用户评选活动、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开展文明创建等内容纳入到各项创评之中,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程度和素质,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深入开展各类评选活动。(1)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和孝善敬老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助力农村移风易俗。制定印发《龙安区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实施方案》、《龙安区关于在全区农村“推行设立孝善基金深化孝善敬老活动》文件,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龙泉镇东平村连续三年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村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目前,我区5个乡镇84个村建立了孝善基金会,1207位老人收到孝善基金68万元。(2)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按照年度工作安排,对照文明村镇创评标准,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目前共创建省级文明乡镇2个即东风乡和龙泉镇,省级文明村2个即娘娘庙村和下马泉村,市级文明村15个,区级文明村77个,全区受到区级以上表彰的文明村合计117个,占比66.8%,有力提升了全区乡风文明建设水平。(3)积极参与道德模范、河南好人、身边好人、安阳市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我区2人被评为河南好人,2人评为安阳市道德模范,6人入围中国文明网好人榜。通过考评,进一步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进程。同时,结合我区“一创八评”,积极参加安阳市文明家庭评选,进一步弘扬了正能量。

三是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通过制定《龙安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龙文明[2018]7号),明确工作目标,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遏制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遏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陈规陋习,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小落细落实。2018年,全区省、市、区级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率先启动,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健全“四会”组织,实现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有规范流程,在全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工作,推进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规范引导农民执行移风易俗规定。

四是深入实施各类文化科技惠民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龙安区乡风文明智志双扶文艺宣传进基层”主题活动专场文艺演出在马家乡马家村文化活动广场拉开序幕,文艺演出以舞蹈《欢聚一堂》开场,演出了男声独唱、豫剧选段、快板、歌伴舞等14个节目。该主题活动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浓厚氛围,提振必胜信心,实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和谐发展。

(五)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等工作,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农村“组织力+发展力”提升计划,深入开展以进行一次动员、强化一项机制、建立一支队伍、开展一次承诺、抓实一项管理、营造一个氛围为主题的“六个一”活动,扎实推行农村干部“红、黄、黑”“三色”管理,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组织100余名农村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到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学习,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

二是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三是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全力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增强了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建立健全基层司法调解等纠纷调处机制,基层矛盾纠纷逐年减少,上访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全区社会公共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四是建设平安和谐乡村。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雪亮工程”建设,实现了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重点部位有技防的防控网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全区乡村治安环境实现了进一步好转,民族宗教工作和谐稳定。

(五)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把就业创业作为农民增收主渠道,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龙安区努力开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新局面,2019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42.64元。

1、以稳就业为指南,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00人,占年度目标850人的105.88%,完成市定目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120人,占年度目标1100人的102%,返乡下乡创业592人,占年度目标350人的169.43%,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100人,100%完成市定目标,返乡农民工创业辅导253人,占年度目标250人的101%。

2、以体系建设为保障,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实现新发展。

(1)加强创业保障体系建设。成立龙安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指导乡镇建立统计、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目标考核。

乡镇生态振兴汇报材料题目篇四

201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中央主要媒体多次报道和推介长沙“三农”工作经验。

一、主要举措。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等作为全市主题教育核心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切实将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湖南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对打好“三大战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控非洲猪瘟等总书记关心关注的工作,结合长沙实际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意见或方案,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转化为长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二)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办公会议对重点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10月26日组织各级党组织书记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观摩推进会,切实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领导。各市直部门明确“一把手”负责,县、乡两级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机构,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严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坚定不移落实“四个优先”原则,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择优调任市直农口部门负责人到区县(市)党政班子,将17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破格提拔为乡镇班子成员。在要素配备上优先满足,对引进的农林领域高精尖领军人才给予100万资金奖励,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的15%保障农业用地需求。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2019年市级安排财政资金21.88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同比增长23.8%;启动全省首支市场化运作的农业投资基金,落实股权投资1亿元;联合蚂蚁金服实施农村惠金融项目,累计发放贷款约15亿元。

(四)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规划引领作用。出台《长沙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突出抓好村庄规划修编提质,制定《长沙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启动镇村国土空间规划全覆盖两年行动计划,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在3个乡镇、61个村开展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试点,预计到2020年底可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

(五)全面建立实施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机制。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要求,出台《长沙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建立对各区县(市)党委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体系。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到各级绩效考核,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清单,组建11个专项推进组开展常态化督导,采取评优、奖补、通报、约谈、问责等多种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二、工作成效。

(一)脱贫攻坚全面推进。统筹推进本市脱贫和对口帮扶“两个战场”脱贫攻坚战,预计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64人,帮扶的8个贫困县2019年有望脱贫摘帽。精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整改中央巡视和督查考核发现问题,落实贫困学生资助2067.3万元,累计救助大病患者4.4万人次,落实1578户存量危房改造,每月发放29825名兜底保障对象补助资金897万元。大力推进“两业”扶贫。铺排产业扶贫项目553个,认定就业扶贫车间95家,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360人。切实担当省会扶贫责任。落实对口帮扶龙山县项目302个,到位帮扶资金1.6亿元;组织7个区县(市)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帮扶项目77个。

(二)现代都市农业全面发展。以“一县一特”产业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六大强农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长沙绿茶、宁乡花猪、浏阳油茶、望城蔬菜、小龙虾和花卉苗木六大“一县一特”产业链,新改建万头宁乡花猪养殖场7家、标准化长沙绿茶优质茶园2万亩、望城蔬菜基地2万亩和小龙虾养殖基地6.8万亩。稳定发展基础产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7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超过250万亩;落实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规范禁养区划定,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恢复生猪产能。加快发展融合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总收入预计超过2500亿元;累计创建星级农庄187家,长沙县浔龙河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乡村旅游年接待旅客量预计超过3000万人次。

(三)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以“五治”为切入点,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力量“治厕”。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22万户,改厕数量全省第一。宁乡市改厕五统一、四不准、三必改、两底线、一原则的“54321”工作标准在全省推介。分类减量“治垃圾”。行政村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到92.8%。长沙县获评2018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在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疏堵结合“治房”。大力推进“一户多宅”“空心房”清理拆除,2018年来累计拆除27263户,拆除复垦面积5766.89亩。综合施策“治水”。大力实施生活污水、小微水体、江河流域“三水同治”,全面推广三格化粪池+堆沤池+隔油池+人工湿地的“三池一地”治理模式。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14家中央网络媒体对长沙“治水”工作成效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全民参与“治风”。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过程,浏阳市书香村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望城区静慎村“九贤治村”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

(四)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壮大。铺排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乡村服务型“四型”项目352个,消除“薄弱村”291个。夯实发展新基础。全面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清理核实集体资产276.85亿元,清查经营性资产81.69亿元、建设用地162.28万亩;基本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完善发展新组织。有序开展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开展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专项培训,“带头人”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探索发展新路径。长沙县探索形成物业经营型的“抱团”等六种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浏阳市沙市镇东门村以村级经营性资产入股企业发展体育运动休闲农庄,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80万元;宁乡市大成桥镇鹊山村发展土地合作型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望城区乔口镇盘龙岭村采取“龙头企业+土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荷花虾”养殖,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带动8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五)乡村治理全面加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宁乡市大成桥镇、望城区茶亭镇静慎村、浏阳市沿溪镇沙龙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党小组“活力指数”星级管理,推行农村党员“先锋指数”星级管理,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创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中心2个、所112个,建设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100个,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乡)”等创建活动,打造形成浏阳市“幸福屋场”、长沙县“乐和乡村”、望城区“时代乡贤”和“十美”乡村、宁乡县“善行楚沩·幸福宁乡”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治安防控体系,配备专职驻村辅警888人,实现“一村一辅警”全覆盖,有效巩固农村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

(六)城乡融合全面深化。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初步打通,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全面推广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建立村级土地合作社463家。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有偿使用、跨村跨镇流转。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浏阳市累计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69宗、2610亩,成交总价款3.82亿元,农村集体和农民获得收益1126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质。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1.91万人,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936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实现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100%、光纤宽带通达率100%。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76所,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6家、村卫生室83家,建设60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702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当前,长沙市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乡村规划整体水平不高。有的规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公共事业等与实际脱节;有的规划和执行“两张皮”,没有发挥引导约束作用。二是农业产业有待提质增效。上市农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企业数量不多,经营主体支撑带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优化作用还不强。三是乡村基层治理基础仍然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部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群众主动自觉参与村组自治的积极性不高。

三、下步工作。

2020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长沙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加快推进长沙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一步强化政策精准落实,确保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着力健全长效扶贫机制,提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易地搬迁后扶工作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开启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二)聚焦补齐农村短板。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超过90%,行政村垃圾分类减量覆盖率达到100%,推广普及“三池一地”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一户多宅”“空心房”全面整治到位,乡风家风民风持续改善。着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加强乡村通信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补齐农村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聚焦发展富民产业。建设和提升长沙绿茶、宁乡花猪、浏阳油茶、望城蔬菜、荷花虾和花卉苗木六大现代农业产业链,聚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规模养殖场,建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支撑“一县一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上市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完善企业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聚焦夯实基层基础。巩固和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施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基层组织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能力。深化农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提升村规民约积极作用。

(五)聚焦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乡村人才引进培育行动,支持农民创新创业,鼓励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农业农村领域,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广土地合作经营,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整合涉农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x镇位于x市西北部x河畔。它与x县和x地区的x县隔河相望。总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x个村民小组。它有x户x百万人口。它的主要经济作物是x等,x镇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如下:

一、增进了解,统一思想,坚决不侮辱光荣使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是我们实践《两个维护》的根本体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镇把乡村振兴作为扶贫后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我镇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制定了“x镇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负责人和村支部书记、主任为成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政治地位,巩固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制定推进措施,团结全镇力量,坚决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动群众。

要不断加强乡村振兴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宣传舆论力量,大力营造乡村振兴的浓厚宣传氛围。一是以接地气的方式做好宣传。以村民代表大会、小组会议、大坝会议等形式,以村容村貌变化、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振兴实施以来惠农相关政策切身感受为主题,与党员座谈,干部群众对乡村振兴的期待和憧憬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自觉性和荣誉感,使之成为我镇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二是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蒂克托克、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再宣传标语、横幅,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宣传报道振兴农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打造立体宣传活动,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高度关注。普遍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三、自上而下联动,深化落实,准确推进五个振兴。

(一)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加快党建工作的实现。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农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应加强政府对基层组织的基础指导。一是不断增强思想理论水平。通过学习乡村振兴政策的要求,结合正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伟大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经验和智慧,引导全镇各支部全体党员做大做强“四个意识”,加强“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齐心协力,实现农村振兴的伟大动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要继续加强镇党委对村(社区)支部的指导,扎实推进村两委工作,进一步强化村党支部的“火车头”和“带头人”作用,加强村两委建设,培养和发展想干事、会干事、会干事的年轻党员,切实避免出现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现象,集中力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三是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督促各村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规的法宝,提高党总支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锤炼党员的党性,不断增强各党支部的积极行动意识,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

(二)加强特色产业建设,加快实现产业振兴。

修筑公路、修建灌溉沟塘、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农业经济效益。2021年,力争建设x亩高标准农田,到2023年,再建设x亩高标准农田。四是加快农业旅游商品化探索。打造x旅游度假产业,力争2022年打造xx樱花、樱桃网红色打孔点,配套x公里采摘观光小道,打造x、x采摘休闲果园,完成特色商业小镇商业布局,打造x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

(三)抓住地方重点少数民族加快人才振兴。

根据习总书记的“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有能力的人才回国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要继续深化伊发展,把科学认定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我镇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地方人才库。要根据人才振兴需要,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术培训班,让本地人才为我镇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二是加强人力资本开发。要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x、建设x的人留在安心,让愿意上山下山、回归x的人更有信心。同时,要积极争取相关人才政策,鼓励人才尽力而为,发挥所长,努力培养一支精通农业的《三农》工作队伍热爱农村,努力做农民,建设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三是,充分发挥新乡的优势。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尊重和聚集新乡人才,发挥他们熟悉人、熟悉土地、熟悉村庄的优势,通过支持成立理事会,积极引导他们参与乡村治理,从而把知名村民的力量凝聚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我镇乡村振兴事业中来,让他们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四)培育乡村文明灵魂加快实现文化振兴。

群众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让村民乐于继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让村民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思想文化熏陶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并内化为自己优秀的品质。三是大力弘扬新时期的“枫桥经验”。要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健全乡镇综合治理中心,引导教育干部职工提高服务群众意识,注重服务群众的态度和效率,继续推进领导接待和领导办案制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调查调解,加大维稳力度,实现“不信访、不投诉”。四是促进观念转变,培育文明乡作风。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明星文明农民、文明家庭评选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扶贫济困、崇尚科学的文明新风尚,在全镇抵制迷信,改掉坏习惯。同时,努力把科技、图书、电影、体育、政策法规送到村里,充分利用精神产品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我镇文明乡风格的培育。

(五)促进环境改善,加快实现生态振兴现代化。

习总书记提出:“要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乡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把良好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一是打好“整治仗”。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垃圾清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确保镇辖各村环境治理有效、平稳、有序,在各村(社区)营造出村庄清洁的浓厚氛围。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现应改尽改,能改尽改。以千村整治、农村庭院整治等项目为重要抓手,持续开展拆违控违工作,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头阵。二是打好“保护仗”。组织多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在全镇范围内认真开展排查,对排查出的污染源建立问题台帐并进行跟踪销号。同时,大力开展生态环保、乱占耕地整治专项行动,充分利用日常巡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鼓励举报等措施,对污染环境、占用耕地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格执法,确保我镇耕地与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三是打好“发展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道路。通过大力发展林草、林药、林茶等林下种植业,鼓励和引导村级带头人、致富能人、村级大户、大户带小户共同参与,带动群众增收。依托我镇猕猴桃和黄金蜜桃、青脆李等特色品种,做好特色产业文章,将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做到既可持续,又有收益。

按照通知要求,汇报我县2019年上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议、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2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40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48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15个。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巩固和完善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3.63亿元。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成员总数达11900户,入股土地18万亩。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3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已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

(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950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4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3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7个,已完成投资1.06亿元。

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xxx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省农科院8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

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三)文化振兴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丰富百姓生活。在全县260个行政村建设“大喇叭”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280个、文化墙6万延长米、农家书屋245个、文化活动室289个。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先进个人、xxx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70人,有1万余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

围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镇村组街(巷)户”同步推进,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装路灯6200多盏,栽植树木500万株,栽植花草60万平方米,建农村饮水工程1227处,建成特色示范村35个、推进村150个。

(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调整退出一批、选拔进入一批,将8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对32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21人;选拔26名选派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村书记职务。

二是发展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26个,党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5个。

三是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在向上争取扶持、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乡镇财政增收、抓班子带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县选派干部共帮助派驻乡村协调项目294个,协调资金1.73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村一品”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乡村人才资源匮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依托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发展商贸物流、杂粮种植加工、蔬菜种植销售、生猪和肉驴养殖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

(二)稳步构建农业共营制体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倾斜,力争到2019年底实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规范达标土地股份合作社150个。

(三)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提升农民农技水平。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到2019年底完成职业经理人90名、新型职业农民450名培训培养任务。

乡镇生态振兴汇报材料题目篇五

**村属高县**镇,离**镇中心城镇10公里,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主东邻**镇麻柳村;西邻**镇陈正村(龙茶花海);南**县**镇金沙村;北邻麻柳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34人,234户,有劳动力人口565人,有党员34名,积极分子3名。**村现有贫困户51户,共计161人,贫困发生率为17.24%。低保户17户,34人,**村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少,全村田地面积956亩;其中田534亩,地422亩。

近年来,**村以党建为统领,按照绿色生态、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全村以可持续的产业基础、便利的生活基础和**特色的乡村旅游基础为抓手,努力打造乡村旅游“种、养、加、游、采、娱”民宿产业集群,不断提升**村的品质、颜值、气质,奋力把**村建设成为“川南第一民宿村”,全面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

努力解决好农民的钱袋子问题。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油茶、黄桃种植和林下养殖,全村现已种植油茶1000亩,黄桃520亩,林下养鸡20000只,实现了支柱产业的从无到有。成立高县**山油茶种植合作社和高县怡龙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全村全部贫困户和部分边缘户入社,为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强有有力的保障。依托与珙县3a级景区“龙茶花海”接壤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引进了宜宾上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到村投资发展。公司计划5年内投资4.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一期工程将于2018年5月完工投入运营。在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开发中,村支部充分发挥党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领导村集体经济公司和宜宾上辰旅游发展公司紧密结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公司以为旅游公司提供劳动力中介、自然资源入股分红、后勤承包管理等方式,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创造效益10万元以上。**景区能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100名以上,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动收入,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2017年底,经过上级验收,全村已脱贫45户151人,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1.02%。

全力建设好全村基础设施。全村现已修建4.5米宽水泥产业路9.3公里,户户通自来水,村级医疗服务点站2个,新建网络基站1处,宽带和4g信号覆盖全村90%的地区。随着各项工程的建成,村容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不见了。

尽力完善好乡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全村基层治理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创建市级“四好村”为抓手,积极开展“农民夜校”、“农民道德讲堂”、“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让农民们了解党的政策、当前的形势,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没有党的惠民政策,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发自内心感恩党的恩情。各路资本和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2017年全村无人上访,无人吸毒,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

致力改善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应有的题中之意。**村为了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投资100万元新建村民文化广场一个,文化长廊800米,星级旅游公厕2个,村容风貌整治35户,垃圾箱30个,导游牌3处。全村风貌大改善,得到了**村党员群众一致好评。

在党中央乡村振兴的政策指引下,**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砥砺前行,必定能在2018年底按期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必定会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的美好乡村。

乡镇生态振兴汇报材料题目篇六

一是突出“三个聚焦”抓基层党建。聚焦理论武装夯基础。定期组织机关党员开展集体学习培训和测试,增强业务能力水平,督促各支部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委书记讲党课、“迎七一”专题党课宣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思想政治觉悟显著提升。聚焦队伍管理建机制。结合“双培双带”创建,为9名党委委员确定了党支部联系点,健全23个村党组织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了69名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人,结合“五型”党组织创建,强化干部服务群众、基层治理等情况的督查,干部队伍形象全面提升。聚焦任务落实严考核。将党建工作任务列入每月考核,不定期抽查、按月调度、按季督导,及时发现反馈问题,督促抓好整改落实,结合“练兵比武”活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观摩会,以观摩促落实,推动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突出“四个加强”抓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党政机关为重点,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向村社延伸,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打造宅子坪、张家坝等4个廉洁文化示范点,营造廉洁从政的浓厚氛围。加强警示教育。每月召开1次党风廉政警示教育会,观看警示教育片,通过因经济、财务等犯罪入刑人员现身说法来保持警钟长鸣,筑牢思想防线。加强纪法教育。将纪法教育纳入党委议事议程,规范52条小微权力运行清单,通过微信平台转发纪法课堂,每周开展1次纪法教育宣讲会和进村社宣讲活动,党员干部法纪意识持续增强。加强“四风”纠治。每月对村级、站所进行1次督查,着力解决工作落实打折扣、服务群众意识差等问题,对村干部廉洁情况每月一走访,深挖问题线索,保持高压态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是突出“三个坚持”抓乡村建设。坚持以“拆治”为先。组织镇村干部、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力量,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12处、烂圈烂厕56个、危旧房屋120余间,整治乱堆乱放90余处、乱搭乱建45处、清理垃圾120余处,用伤筋动骨措施实现脱胎换骨成效。坚持以“共建”为基。立足村庄现有资源,在保持农村原有特点的基础上,整体规划、系统布局,建成观光步道1。5千米、小广场6个、小景点12处、下水道1km,改造供水管网8km、圈舍148座、厕所303个、房屋242座,硬化庭院56户,绿化赵天线10km,打造了张家坝“田园”、坪上“清洁”、宅子坪“农耕”美丽乡村示范村。坚持以“管护”为要。实施“党员示范岗”红黑榜制度,推进“党员+巷道长”责任制,分区负责公共设施管护、环境卫生保护、矛盾纠纷调处等,形成了权责明晰的网格化工作格局。

四是突出“三个抓手”抓产业发展。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注重串连产业“小基地”、产业“示范点”建设产业“大园区”,建成百亩洋汤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种植欧曼达等西红柿类20亩、2k西瓜等瓜类10亩、草莓10亩、菜椒70亩;打造“种养结合”为一体的高楼山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种植纹党育苗4800亩、小杂药1700亩、辣椒2850亩。以“提质增效”为抓手。依托产业示范村建设,围绕产业提质增效抓技术培训、强科学管护,以点带面,以面带片,建成为头等3个万亩花椒和高楼山万亩中药材示范片、椿树坪等5个油橄榄示范点,发展花椒4。6万亩、中药材2。1万亩、油橄榄5700亩。以“拓宽销路”为抓手。与国际花椒联盟建立合作关系,与文县仁和公司、益丰汇宝合作社签订花椒、中药材、辣椒保底购销协议,有效解决农产品难卖“最后一公里”问题,扶持12家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发展产业,带动解决220多人富余劳动力就业。

五是突出“三个机制”抓环境整治。建立“定段定责”机制。把镇区划分为18段,每段由1名科级领导包抓,并亮明了“党员身份”,结合“文州先锋号”“文州先锋岗”创建,设立了“示范岗位”,对驻镇单位、镇村干部、公岗人员划定责任路段,明确责任区域。建立“四级网格”机制。针对一区(镇区)、两线(212线、赵天线)、四片(草坪、为头、河坝、北山)、五流域(洋汤河、草坪河、燕儿沟河、大成家河、刘家沟河),建立了一级网格长(书记、镇长)总抓、二级网格长(包村领导、河长)包抓、三级网格单位(驻镇单位、村党支部)负责抓、四级网格员(镇村干部、公岗人员)具体抓的责任链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建立“公开曝光”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每周二和周五对全镇人居环境卫生秩序进行集中整治,每周五对落实长效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并通过“红黑榜”公开曝光通报,推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六是突出“四个注重”抓乡村治理。注重“定规范”。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将移风易俗、平安建设等作为新内容、新要求写入村规民约,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注重“广宣传”。通过大会小会经常讲、党员干部入户传、微信视频发布看、村规民约上墙读等形式进行宣传,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宣传模式,使文明新风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注重“树典型”。结合“一行动一活动”和文明创建,开展“星级文明户”等评树活动,对评选出的3个文明村和28户文明家庭进行表彰,在全镇树立正面典型,切实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镇文明新风持续向好向上向善。注重“强治理”。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和综治中心融合发展,推行“综治中心+网格联防”工作模式,推动党建网格和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实行领导包抓制度,推广运用“四级六天”法化解信访事件16起(积案5起),调处矛盾纠纷145起、形成了信访矛盾在网格中化解的服务“连心网”。

下半年,我们将以此次观摩活动为契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认真谋划,精心部署,集全镇之智,举全镇之力,优化发展环境,建设美丽桥头,稳步推动235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8公里洋汤河漂流项目建设,城乡人居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和精神文明创建,发展山地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和“五大革命”,以实际行动真抓实干,抓实抓细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为加快生态文县绿色崛起、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桥头力量。

乡镇生态振兴汇报材料题目篇七

20xx年,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生态振兴方面共涉及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22项。截至目前,16项重点工作正有序推进,6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2.924亿元。

(一)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抓好整改落实。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根据上级反馈结果和日常自查情况,健全完善问题台账,逐项明确责任主体、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动态销号管理。整改问题4300余项,清理垃圾杂物6700余吨、私搭乱建11545平方米。另一方面,突出建章立制做好巩固提升。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村庄周边、“三线一带”等区域全部纳入环卫保洁体系范围,实现环卫保洁无缝隙。探索人居环境整治奖惩机制,调动全员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积极创建省、市美丽乡村,巩固“美丽庭院”创建成果,打造秀美宜居新农村。

(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方面,大力组织实施“水肥一体化”工程,实施4500亩高标准“水肥一体化”项目。发布广饶县土壤墒情检测报告3期,设立长期定位监测点,及时掌握区域土壤墒情变化,提供准确监测数据。发布病虫情报7期,印发《关于做好20xx年广饶县小麦返青拔节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转发《山东省20xx年小麦条锈病应急防控预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20xx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的通知》。赶大集发放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材料;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推广标准地膜,指导农民使用标准地膜和做好地膜回收工作。督促各回收点做好回收废旧地膜工作。对5个回收点回收地膜情况进行了项目验收。

(三)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

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依据,科学布局乡村生态空间,实施乡村生态建设工程,保护和修复农区、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坚持“提质增效”工作重心,做好绿化与村庄、农田、道路、水利工程建设“村田路水”四个结合,努力实现庭院、村庄、沟渠、道路、农田全面增绿,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居。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和森林湿地长制,开展森林湿地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四)生态类重点项目。

广饶县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经认真调研谋划,稻庄镇预计投资900余万元,疏通铺设排水管线1.3万多米,对实施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内的高刘、南寨等8个村庄进行了农村生活污水整治;目前已投资557万。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今年重点打造26个镇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计划投入150万元进行严格、高质量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计划投入25万元在我镇建立9个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站点。目前,已按照上级要求对全镇垃圾桶进行规范设置并统一喷涂标准垃圾分类标识,垃圾分类岗亭等设施已经设计完成。稻庄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提升工程庐山路两侧村庄立面改造、绿化工程及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行动目前已投资约110万元,墙面粉刷和绿化种植已完成;庐山路两侧沟渠护坡清理已基本完成。广饶县西部片区农村供水管线配套项目供水管线16.5公里全部穿越施工完成,正在进行管线阀门井室砌筑;花官供水站清水池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正在进行清水池外壁防水砂浆施工;乐安街道供水站清水池池壁钢筋绑扎完成,正在支立池壁模板。

(一)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少数改厕服务站建设还不够规范,场所布局不合理,配置不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镇街中转站还满足不了粪污储存的需要;美丽庭院长效保持有难度。

(二)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方面,河长制湖长制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落实一河一湖一策治理力度仍不够大,部分河流水质达标不稳定,局部河段、时段容易出现反弹;清违整治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需要采取综合举措持续攻坚;村级河湖长发挥作用不够,履职不到位问题还比较突出,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河湖长宣传工作有待加强,没有充分宣传治河政策、收集反映民意、监督河长履职、搭建沟通桥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问题摸排整改工作,会同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聚焦不能使用或不能全年使用的厕所,以及厕所革命工作中存在的目标任务不合理、推动方式简单化、技术模式不科学、质量把控不严格、管护机制不健全等情况,对20xx年以来改造的农村户厕和公厕进行摸排,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整改;按照省级标准要求,对场所面积小、配套不完善的服务站进行规范提升,提高粪污抽运和厕具维修能力;加快推进粪污中转站建设,年内力争建成16处,对部分粪污中转站实施改造提升,增强密闭性和安全性;健全完善厕具维护、故障维修、粪液收运和处理等长效机制,提供改厕后续管护服务水平。

(二)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河湖长制工作涉及领域多、覆盖面广。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抓好工作部署落实。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县级承担主体责任并对实施效果负责,镇街负责具体实施,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强化目标管理,督促主责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整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问题准确、整治彻底、信息完整。针对负责河流排查问题,建立整治台账,明确责任主体、整治标准、完成时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督导研究解决专项整治中的突出、难点问题。三是广泛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上级政策、工作进展和先进典型,在全县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要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搞好精神文明创建,使农村人居环境既有“颜值”,更有“内涵”。广泛动员基层党组织、村干部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广泛发动基层群众,增强群众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意识,创新推出更多激励引导措施,充分调度群众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形成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风尚。

(三)生态类重点项目方面,严格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单位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盯靠工地现场,抓质量、抓安全、层层落实责任。同时,继续严格执行项目周例会制度,参建单位必须全部出席会议,现场讨论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积极响应与落实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严格规范施工安全,在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推进工程进度,缩短工期,争取提前竣工,为建党一百周年贺礼。

乡镇生态振兴汇报材料题目篇八

在各个领域,需要用到汇报的地方越来越多,汇报的主要内容有工作摘要、内容、花费时间、对应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完成汇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创建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xx镇有12个行政村、283个自然村、5850户、28500人,幅员面积256.28平方公里,耕地19424万亩。近年来,我们按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的意见》和封开县《“生态文明村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的要求,创新思路,探索经验,广辟渠道解决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的“难点”问题,动员村民同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挑选了群众热情高,各方面工作基础较好的水来村作为示范点。该村在创建实践中,精心做好规划方案,确定建设规模,制订分步实施建设计划和大概资金预算,召开了村民大会,给大家讲明当前的形势、政策、做法、要求和建设好生态文明村给群众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的好处,并把建设蓝图和资金来源方案交给群众讨论。由于宣传发动工作做得比较细,在村干部的积极带动下,在会上当场就收到群众自愿捐资6700多元。另外,向本村外出经商和打工的乡亲寄发募捐信进行筹资。水来村在生态文明村建设已经投入36万多元,建起了文化室、凉亭、舞台、小公园、篮球场和禽畜饲养栏,完成了环村道路拓宽改造。其中村集体投入3万多元,政府和部门扶持实物11万元,群众集资和社会各界捐助22万元。松根村在挂点扶持单位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下,在该村举办了一台“送戏下乡暨生态文明村建设募捐活动”的文艺晚会,邀请了在县城和外地工作、经商的乡亲回来,并邀请了在该村承包山场种果的10多位老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晚会穿插安排募捐活动得当有序,高潮迭起。晚会募捐活动本意是在本村范围内进行,当第一轮本村乡亲父老募捐得款1.3万多元时,参加演出的演员们被松根村群众为建设美好家园而踊跃捐款的场面深深感动,他们纷纷上台捐款。四邻八寨赶来观看演出的乡亲也被募捐活动的热烈气氛感染,也纷纷捐款以表心意。承包该村山塘养鸭的老板梁梅广慷慨解囊捐资1800元,一贯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李灼荣先生刚从外地出差回到xx,得知松根村搞募捐活动,风尘仆仆地赶到现场,捐资3800元,并祝愿松根村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当晚的募捐活动共筹得捐资4.7万元。

松根村、杜村在办理好老龄残次林的砍伐手续后,把山地公开招标,收到租金8万多元,还通过集体山场采脂发包、鱼塘出租,预收租金3万多元,有效地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各创建村的`干部定期向县直挂钩共建单位汇报建设进展情况,县直单位领导也经常到挂钩共建村了解情况,指导创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县教育局采购水泥70吨和1.5万元资金支持水来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县国土资源局和体育局帮助杜村建设篮球场,赠送了价值1.38万元的篮球架。

水来村干部带领群众到村外小河沟采集麻卵石铺设小公园的路径,搬运河涌巨石堆设假山。村干部徐国英以成本价从自己的石场供应石料1600立方支持本村完善基础设施。外出搞建筑工程的徐新炎和徐国忠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回报父老乡亲,主动回到家乡负责村口凉亭的工程施工。仅上述几项就节约了4万多元。

我们镇所有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除了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程项目请专业施工队外,其它铺路、修筑路基、砌沟渠等简易工程都是靠群众自己动手,义务投工来完成。家庭劳力外出的,就出钱顶工。水来村的干部安排好每一个农闲时段的工程建设项目,合理科学地安排好义务投工量,有条不紊地逐项完成,效果很好。该村群众男女老少齐动手,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建设美好家园,造福子孙后代”、“辛苦当代,惠泽后裔”、“自己的事自己办,捐多捐少作贡献”。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高涨,连十多岁的小孩和七十多岁的老人都积极投身到创建上来,通过群众的义务投工,大大地减轻了建设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压力。杜村的干部到水来村取经,深受水来村全民动手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劳动热潮所启发,回去后马上组织群众开山劈坡,在村前建起了标准的篮球场和舞台,利用村前古榕树建起了休闲小公园,村民相互交流、休闲健身有了好去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