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21:58:23 页码:7
最新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模板16篇)
2023-11-24 21:58:23    小编:李耀Y

总结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汲取经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如何写一篇具有启示性的总结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完美的总结,我整理了一些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和本文出现的成语。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交流,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1、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特别是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如: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以及本文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如:交通、妻子、绝境、鲜美、无论等。

1、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2、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并正确评价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第一课时安排。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吧?我们只是大体知道那是形容美好的地方,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世外桃源”到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长久以来一直令我们向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晋代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来一一揭开这些谜题,并探寻一下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理想。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感受桃花源的美境,

3、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随机抽查学生朗读,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高山。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反复吟诵,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3.感悟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他就是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品读他的《饮酒》。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介绍:

1、走近作者:1陶渊明其人: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青壮年时,曾做过江州祭酒和参军一类的小官,但时间都很短,后任彭泽县令,终因不满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贵,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41岁归隐田园。他在诗文中着力表现在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开创了田园诗派,田园诗派创始人,被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2陶渊明其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主要讲陶渊明任县令时,有一天有个官要来,别人就劝他穿戴整齐,迎接那个官,他本来就是个向往自由随性的人,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后来辞官,隐居山林,这个词主要是说陶渊明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性格。

2.作品介绍。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所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本文选的是第五首,格调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四、诗韵朗读。

1、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全诗。(注意朗读时的语调、语气、节奏处理)。

3、学生朗读、背诵。

五、画面再现——理解诗意。

1、结合课文注释,翻译诗句。

2、有疑问之处圈点勾画出小组讨论,然后小组展示。

3、解释加点词语。

结庐在人境盖房子人世间而无车马喧世俗往来的纷扰。

问君何能尔陶渊明自称这样,如此悠然见南山悠闲自得的样子。

山气日夕佳气象,景色接近黄昏的时候飞鸟相与还一起。

欲辨已忘言辨析。

4、翻译诗歌。

住在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问你怎样能做到这样呢?心高志远,住处自然偏僻宁静。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悠然自得抬起头看到了南山。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来。这里边有自然的意趣,想要辨析,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六、合作探究——品读诗歌。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

“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而无车马喧”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人,看淡了功名利禄,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

2、“心远地自偏”中的“远”的对象是什么?

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3、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远及近,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4、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不能。“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思,用这个字,诗句就变得平淡无味了。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的“真意”是什么?

“真意”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6、结合所学的诗句,说说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语言朴素自然。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清新自然。

情、景、理三者紧密融合。诗人写了南山幽静秀丽的景,以及自己不受尘俗干扰、悠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领悟出万物各得其所的自然理趣。最后用理语作结。

七、小结感悟——领悟诗道。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

2、千年历史,岁月悠悠,多少帝王将相,零落成泥,唯有那些优美的文字,依旧镌刻人心。让我们在语文这一方天地中诗意的栖息,像千年前的陶翁去品味人生的悠然!

八、古今合韵——穿越时空,跟陶渊明来一次心灵该得契合(《饮酒》改写)。

把一座茅屋心居之身倚之那结伴归巢的。

修在人来人往的地方菊花处樊篱旁飞鸟啊。

然而我却悠然抬头恋着旧林。

丝毫感觉不到满眼庐山色守住信仰。

俗世的喧嚷锁住我。

有人问我迷醉的目光真者自然存。

为何你的心能如此静躺青山间的流岚雾霭啊存者且会真。

那是因为因着黄昏生活,

我把它放置在追逐阳光本就应该。

一个远离尘嚣的远方不思不量。

九、我的收获。

用一句话写你在本节课的收获。

十、布置作业。

发挥想象、联想,描绘诗中的优美风光。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

我来到庭院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之间苍翠巍峨的南山映入眼帘。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作者写眼前景物,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这句诗所展现的美景。

夕阳西下,山上缥缈的云气形成美丽的景色,空中的飞鸟呼朋唤友地结伴飞回窠臼。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三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一、情境导入。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样的感受?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三、明确本文的学习内容(播放ppt8)。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四、课文朗读。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五、字词释义。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六、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七、思考讨论。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

2、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所闻: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是虚构的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7、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8、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讨论归纳)。

八、总结全文。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九、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2、总结并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一、复习课文(课文的结构、主题等)。

二、写作特色(点击“写作特色”链接到ppt24)。

(1.详略得当;2.语言优美,通俗易懂;3.想象丰富,曲折回环;4.虚实结合)。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精华集萃五方面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播放ppt32)。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五、课外拓展(播放ppt33)。

想象训练:(任选一题)。

1、我来到桃花源;2、今日桃花源;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四

二.陶诗的内容。

三.陶诗艺术特点。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字元亮,晚年更名潜,自称五柳先生.后世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饮酒诗。

田园诗。

咏怀诗。

陶渊明的饮酒诗[来源:学_科_网][来源:中.考.资.源.网]。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饮酒诗。

田园诗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田园诗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田园诗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田园诗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田园诗归园田居五首(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咏怀诗读山海经。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五

一、课前导入: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其中写到: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下面让我们与陶公对饮畅叙。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三、朗读赏析。

1.齐读前六句,概述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

明确:时间在交替,日沦月出。“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个象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2.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

讨论明确: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

讨论明确:生命是孤独的,不仅“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

时间交替,生命凝止;宇宙无垠,生命孤独;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这就是杂诗第二首意象的深层结构。

4.分析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

讨论明确: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1.生死之悲,2.士不遇之悲,3.羁旅、离别之悲,4.孤苦之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

5.通读整首诗歌体会独特的艺术构思。

讨论明确:陶渊明的诗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6.自主朗读探究诗歌的主旨。

讨论明确: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陶渊明道出了“不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全诗充满对人生的叹息。这是陶渊明众多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作中的一首。这种思想在《杂诗十二首其一》、《拟挽歌辞》等诗中多有体现。

四,课外讨论。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六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5.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一、导语: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陶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洁,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顺带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

二、整体感知。

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

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三、总结。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别高兴特别激动。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大家觉得和谐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你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普遍比较满意,看来陶渊明向往的幸福生活我们已经享受到了。现在我们杭州提倡“和谐杭州,品质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桃花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和谐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求索吧。

四、再次背诵全文,回味美丽的桃源生活!

五、布置作业。

1、总结文中文言知识点。

2、完成课后思考题。

3、总结并抄写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的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4.熟读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学生借助校本教材《桃花源记》“整体感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三段: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二、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三、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1、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1、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2、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五、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六、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深入讨论。

1、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2、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八、总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九、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桃花源记。

陶渊明。

美的旅程。

渔人桃花源神秘的旅程理想。

幸福的旅程。

教学反思。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构想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读来感觉很美,细细品味,归纳以下几点:首先,学习文言文要激发学生兴趣。文言文是我国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点很重要。我在课前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有关桃花源的图片,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观看图片的时候同学们都很入神,效果不错。其次本文叙事简约,给读者留下更多回味的余地。例如: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要回答的内容本来应该有很多,可是作者只用了一句话三个字“具答之。”作为回答,简约至极。类似的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诣太守,说如此。”第三、课文长短句相间。课文中长句、短句交替出现,错落有致,形成一种节奏美。例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音律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够熟读背诵。

2、品读诗句,体会作者闲适恬淡的感情。

3、感悟诗中营造的“物我合一”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直至背诵。

2、品读诗句,体会作者传达的悠然恬淡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要表达的“物我合一”的真意。

学情分析:208班是一个平行班级,班级学生对语文比较喜爱,有一些同学对语文的感知较好,但学生普遍不爱主动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活动,目的是帮助他们先小范围的发言,然后循序渐进地大胆在全班发言。如何把诗的韵味和意境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是诗歌教学的重难点。个人认为,作为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等的限制,能够悟到一些就足够。所以,本节课重在朗读,通过诵读来感受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五柳先生传》相关文字导入。

设计思路:前段时间才学习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面涉及到陶渊明的性格爱好。用这篇文章中的相关文字来导入,既能够回顾旧知,又能为本诗的教学做铺垫。

二、解题、回顾作者。

回顾陶渊明相关资料。并结合《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概括他的性格、爱好、理想追求等。

《饮酒》为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为作者辞官归隐后所作。

设计思路:通过这一环节,带领学生快速地重温诗人,并利用以往的知识,给学生一点提示。

三、自读诗歌。

1、读准语音语调。(齐读)。

2、读准节奏重音。(个读)。

3、听示范朗读、跟读。(齐读)。

设计思路:诗歌重在朗读,在反复地诵读中能够体会诗歌的韵味。这一环节,我计划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

四、感悟诗歌。

(一)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大意。

设计思路:设计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前面3分钟先自己独立学习,后2分钟小组交流合作。这样既保证学生会独立的学习,又能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问题引领,品味诗歌语言。

1、诗人对自己住处环境介绍看似前后矛盾,是作者酒后胡说吗?

明确: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作者虽然身居闹市,但因为他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并没有被那些奔走仕途的喧闹困扰,仿佛是生活在幽静的田园中一样。

2、诗中营造了一个怎样的田园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看到了人的活动吗?

明确:篱笆、菊花、南山、夕阳、飞鸟、人。——优美、宁静、惬意。这是一幅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图,使人心生向往。

看似没有人的参与,却处处有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设计思路:这四句诗是最难理解的部分,通过层层设问,带领学生理解“物我合一”的意境。

3、名句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能否换成“望”?

设计思路:这类题目是学生经常遇见的,学生应该能够较好地辨别两个词的细微差别。从而体会到“炼字”的重要性。

4、最后两句诗想要传达作者怎样的感受?

明确:面对美好景物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得意忘言就是这样了。

(三)再读诗歌,读出意味。(配乐,师先示范,学生齐读)。

(四)当堂背诵。

五、拓展阅读。

展示《归园田居(其一)》部分诗句,帮助学生对陶渊明诗歌的理解。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歌。

《饮酒》和《归园田居》两诗中任选一首,将其中描写景物的诗句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写成的一段散文。

饮酒。

陶渊明。

闲适恬淡。

物我合一。

得意忘言。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九

1、积累文言词语,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桃源胜境,理解作者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学习。

2、导练结合,充分体现“练为主线”,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

3、诵读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就出自本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致内容,对学习中的疑问作出标记。

3、你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桃花源在你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吗?

(美、乐、奇)。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在导语的铺垫和撩拨之下,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文,体现自主精神,教师可利用课件进行检测,如字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帮助学生在自读中理解大意,扫除障碍;通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桃源作出初步评价。)。

三、分步品味。

(一)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

4、小结:听了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风景秀丽,美在静谧祥和,更美在民风淳朴。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着眼于想象力、表达力和培养、训练。入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绘声绘色,进行创造性的描绘,并在课文内容的串联下,点拨字词。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理解桃源之“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那么“乐”表现在什么地方?

2、自读2、3段,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那些人为什么乐?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对桃源内社会生活的描写,并调动历史知识,得出桃源之乐的根本原因。

4、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桃源之乐,并结合古代社会的黑暗现实,理解桃源之乐的社会根由。力求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特征,加深理解课文,进行思维训练。)。

(三)评读桃源之“奇”

1、桃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桃源厅在何处呢?

2、评说桃源之“奇”,指导朗读。

评:桃林之奇。

山洞之奇。

人们之奇。

结局之奇。

读:读出惊奇语气,读出重音。

3、小结:全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桃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作者的描绘令人心驰神往。

(解说: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发现和评论,将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和朗读训练繁密结合。由评读桃源之奇到探索诗人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十

设计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1.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

二.陶渊明简介。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字词训练(投影)。

1.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通假字:“要”同“邀”

5.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欣赏“桃源”之美,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品评“桃源”之情结。

1.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2.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5.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6.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九.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布置作业。

1、朗读《桃花源诗》,体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其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十一

3.掌握出自xx的四个成语;。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堂开始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内容。具体导入语如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读课文,并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1.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人衣着、劳动、精神状态的句子;。

5.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深入研读,体悟情感。

(五)布置作业。

1.找出出自xx的四个成语,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2.熟练背诵课文。

略。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十二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反复吟诵,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3.感悟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目标1、2.

目标2.

1课时。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他就是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品读他的《饮酒》。

1、走近作者:1陶渊明其人: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青壮年时,曾做过江州祭酒和参军一类的小官,但时间都很短,后任彭泽县令,终因不满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贵,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41岁归隐田园。他在诗文中着力表现在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开创了田园诗派,田园诗派创始人,被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2陶渊明其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主要讲陶渊明任县令时,有一天有个官要来,别人就劝他穿戴整齐,迎接那个官,他本来就是个向往自由随性的人,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后来辞官,隐居山林,这个词主要是说陶渊明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性格。

2.作品介绍。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所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本文选的是第五首,格调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1、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全诗。(注意朗读时的语调、语气、节奏处理)。

3、学生朗读、背诵。

1、结合课文注释,翻译诗句。

2、有疑问之处圈点勾画出小组讨论,然后小组展示。

3、解释加点词语。

结庐在人境  盖房子    人世间     而无车马喧  世俗往来的纷扰。

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自称  这样,如此    悠然见南山 悠闲自得的样子。

山气日夕佳 气象,景色   接近黄昏的时候 飞鸟相与还 一起。

欲辨已忘言  辨析。

4、翻译诗歌。

住在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问你怎样能做到这样呢?心高志远,住处自然偏僻宁静。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悠然自得抬起头看到了南山。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来。这里边有自然的意趣,想要辨析,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

“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而无车马喧”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人,看淡了功名利禄,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

2、“心远地自偏”中的“远”的对象是什么?

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3、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远及近,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4、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不能。“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思,用这个字,诗句就变得平淡无味了。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的“真意”是什么?

“真意”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6、结合所学的诗句,说说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语言朴素自然。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清新自然。

情、景、理三者紧密融合。诗人写了南山幽静秀丽的景,以及自己不受尘俗干扰、悠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领悟出万物各得其所的自然理趣。最后用理语作结。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

2、千年历史,岁月悠悠,多少帝王将相,零落成泥,唯有那些优美的文字,依旧镌刻人心。让我们在语文这一方天地中诗意的栖息,像千年前的陶翁去品味人生的悠然!

把一座茅屋          心居之 身倚之      那结伴归巢的。

修在人来人往的地方      菊花处 樊篱旁      飞鸟啊。

然而我却           悠然抬头         恋着旧林。

丝毫感觉不到         满眼庐山色        守住信仰。

俗世的喧嚷          锁住我。

有人问我           迷醉的目光        真者自然存。

为何你的心能如此静躺     青山间的流岚雾霭啊    存者且会真。

那是因为           因着黄昏         生活,

我把它放置在         追逐阳光         本就应该。

一个远离尘嚣的远方                   不思不量。

用一句话写你在本节课的收获。

发挥想象、联想,描绘诗中的优美风光。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

我来到庭院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之间苍翠巍峨的南山映入眼帘。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作者写眼前景物,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这句诗所展现的美景。

夕阳西下,山上缥缈的云气形成美丽的景色,空中的飞鸟呼朋唤友地结伴飞回窠臼。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品味诗的意境美,感悟陶渊明的洁身自好的品格。

2、体会诗中人、景、情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人、景、情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了解诗的意境美,感悟陶渊明的洁身自好的品格。体会“陶诗”的思想意义及创作风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陶渊明的生平、故事、饮酒诗和田园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古代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有着高尚的品格,往往与社会的浊流产生矛盾,与官场上的黑暗相对立,于是他们大多数会选择一条路——辞官归隐。东晋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他弃官归田后,做了许多悠然自得的诗,来表明他的心志,我们就以“走近陶渊明”为题,学习《饮酒》诗,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意境,体会他的内心世界。也认识一下作者的风格。

二、学生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1、讲述陶渊明生平、故事。

三、朗读、体会这首诗。

1、教师出示美景图片,并进行示范朗诵。

2、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3、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把握诗意。

4、师生共同概述诗意,品诗,朗诵。

四、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成为写景名句。王士禛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去体会、咀嚼。

2、诗文详解:前四句作者把房屋建造在人们聚居的地方,过去了隐居的生活。在《归园田居》中有(开荒……八九间),但是,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只是为什么呢?常言道:“心境自然凉”,作者能做到这点正是因为“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呢?作者的心已经远离了世俗名利、内心非常平静,所以觉得自己的住处很僻静了。接下来的四句前两句写人,生动的描绘出作者俯身看菊花的赏花的样子,又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南山,这里,(问)“悠然”两个字用的很好,可以突出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态。下两句写景,傍晚的时候,落日遮山,晚霞映衬,景色非常美丽,飞鸟呀结伴飞回了树林。这四句,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最后两句,作者悟到此中的真意是什么呢?为什么作者说没有什么可辨呢?因为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这些是需要有心的人去感悟的,不需要用语言去辨。问: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一种、什么心态很境界呢?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

五、小结(板书)。

这首诗,诗人是随心而写的,是触景而生的情,人在景中,景在人的活动中,人与景融为一体,悠闲的生活与优美的自然相得益彰,观景有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但要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还要学习作者那种远离名利纷争,怡然自乐的生活态度。

六、教学后记:

饮酒人、景、情融为一体抒发作者不追求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和人生态度。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3.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4.熟读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学生借助校本教材《桃花源记》“整体感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三段: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二、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三、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1、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1、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2、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五、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六、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深入讨论。

1、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2、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八、总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九、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桃花源记。

陶渊明。

美的旅程。

渔人桃花源神秘的旅程理想。

幸福的旅程。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十五

3、品读语言,欣赏桃源之美;

4、探究主旨,领悟丰富意蕴。

品味语言,欣赏桃源之美。

探究主旨,领悟作者情怀。

本课教学以语言品析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诗意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同时,设计精巧的主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章的主旨,领悟陶渊明美好的理想和情怀。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齐读屏幕上的一段话,说说“他”是谁。

他从乱世红尘走来

追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

他向桃花深处山的那边走去

将青山绿水男耕女织化作一首诗

千年已过桃花依旧

留给后人一个温暖而神秘的梦

2.学生发言,交流陶渊明有关资料,老师适当补充。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

屋舍俨然()便舍船()阡陌交通()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邑人()诣太守()刘子骥()

2、古今异义

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不管

3、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从口入(舍弃)

屋舍俨然(房子)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记)

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随即,不久)

1、概述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2、学生回答,明确:文章讲述了一个打渔人发现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后再次寻访而不得的故事。

(一)惊艳桃花林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

【出示课件】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作者描写桃花林的句子整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请同学们画出节奏,自由诵读,读出韵律美。

3、这是一片怎样的桃林?请同学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桃林美景。

4、看到这样一片美丽而又奇特的桃林渔人有什么感受?

“忽逢”一词体现了渔人的惊喜之情。“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体现了渔人十分惊异,急切地想探寻桃花林的心理。

5、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桃林之美和渔人之惊喜。

“忽逢”要读出惊喜,速度稍快,“数百步”三字要强调着读,以体现桃林的范围之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要以二二的节奏断开,但前后之间要以语气贯连,读得似断实连,语速要稍慢,将一幅幅画面呈现出来,就像放电影一般,以体现渔人此刻的痴迷沉醉之情。

(二)探访桃花源

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桃花源景象的句子。

【出示课件】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请学生结合课文,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桃花源是一个_____的地方,你看(听、闻)___________。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在朗读中品读课文,读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读出和睦幸福的感觉,感受桃花源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民风淳美、心灵的善美。

4、小结:桃花源是一个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民主平等,和平安定,

民风淳朴,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的战乱的'理想世界。

五、研读课文

学生自主探究以下问题,深入理解文章是主旨。

1、这样美好的桃花源在当时社会是否存在呢?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来回答。

2、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呢?

3、链接背景【出示课件】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公元376-396年)。期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结果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其三》)

4、小结:作者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世外桃源的生活,不仅是陶渊明的追求,更是当时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也只能是一种空想罢了。

2.学生思考后,交流发言

桃花源是用心灵和精神酿造的一坛美酒,它是人们精神荒漠里的一滴甘露,给人们以心灵的慰藉。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展,无论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多远,青山绿水、平和快乐、简单朴实的生活都是我们心中的桃花源。让我们心存美好,微笑向前!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篇十六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要()俨然()邑人()。

阡陌()骥()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