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4:42:47 页码:8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实用10篇)
2023-11-11 04:42:47    小编:李耀Y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书中所述内容、主题、人物形象等进行个人感受和思考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主题和人物,同时也是一个记录自己思考的过程。读完一本好书后,不妨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吧。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来思考书中的主题和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写读后感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篇一

得到了父母真爱的儿童,在训育过程中会和父母发生冲突,那一瞬间他会委屈地认为自己受到轻视或者冷落,但是内心深处还是坚信自己是受到珍视的。“这种讯息比任何金子都弥足珍贵。”只有这样,儿童的内心深处才能够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如果孩子什么都听父母的。就证明孩子真的想这样做吗?在他自己的价值观不成熟或者完全依赖大人生存的时候,这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抛弃和不被父母爱的一种讨好大人的方式。这个过程中,孩子渐渐地失去了自我。这样的孩子越大越不知道为什么活。这样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快乐。

因为从来他都是为父母活。他此刻做的事情,是父母要他做的事情。

所以,如果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委屈,这是孩子心理往健康方面发展的标志。大人应该意识到要听从孩子的意愿,而不是以“爱”的名义,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要求和指导或者强迫孩子。

我们要坚信,只要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安心的环境,任由孩子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孩子是会成长得很好的。反而孩子那些扭曲的心理和性格是大人以自己的方式管制限制和过度保护照顾以及让孩子听话的结果。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篇二

《爱的五种语言》最初是关于婚姻关系处理方面的书,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团队建设、亲子关系培养等方面。五种语言分别是:肯定的言词(wordsofaffirmation)、精心的时刻(qualitytime)、接受礼物(receivinggifts)、服务的行动(actsofservice)、身体的接触(physicaltouch)五种爱的基本语言。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想知道对于我女儿来说,她需要的是哪种语言。虽然说爱的语言越多越好,但是总会有一种是特别的重要。思考再三,我认为我女儿的爱的语言是——肯定的言词。也许这与她现在的年龄有关,她8岁,三年级,正处在需要人关注和肯定的阶段。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自觉,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与中学生相比,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多地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权威人物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和家长。

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而对于同学的意见则不太在乎。从总体上说,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社会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不够客观、全面,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当他们自认为有了好的表现或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及时给予言语上的肯定,一定会让孩子学习得更有动力,生活得更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我们作为家长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以我们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自我评价,否则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他的自我认识。过多的自我否定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尤其在自信心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会给以女儿肯定的言词。例如:上三年级后,女儿下课都是自己走到我的学校来,在办公室等我一起回家。这样我就可以把来去接送她的时间省下来做其它的事情。对于这一点,我常跟女儿说:“可乐(小名),妈妈要谢谢你!因为你放学后总是能自己走到妈妈办公室来,让我每天多出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和工作。这个时间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妈妈非常非常的感谢你,感谢你让自己变得独立和有担当。”

“可乐现在很棒了,以前上下楼都要妈妈帮你提书包(带拖包),现在都是靠自己。”等等。其实上小学一开始,我对女儿各方面管得比较严格且课外任务布置较多,当时总觉得自己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她太小,需要我来给她规划。后来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女儿多次反抗,我们之间也出现了不少吵架的场面。但冷静下来后,我发现女儿在情商和心态方面还是挺不错的。平时,她看到我皱眉,就会帮我按按太阳穴,并提醒我要多笑笑,不要生气!虽然有时她使用这招是为了转移话题,让我不要再评论她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我觉得能应时应景的做到这点也是很不错的。后来通过看一些亲子方面的书籍,我对自己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更正,思想上也不再那么独断,明白了不能以对己的要求来衡量她,很多事情都会与她先商量,再协助或督促她执行,对于她的不佳表现我也能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我对自己说,我要努力地做好她成长道路上同路人的角色,免得被她踢出局了。阅读完这本书后,收获颇多,感慨于作者对爱的语言进行了如此精辟的分类,让我有了更明确的参照和评判方向,知道从哪些方面着手去思考和改进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亲子关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的,让我们用爱的语言来为之建立起牢固的纽带。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篇三

编者按:《儿童爱之语》是一个著名的婚姻家庭问题专家盖瑞·查普曼博士所写的一本书。其中第二章的内容主要是讲爱的语言之一:身体的接触这部分内容,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感想吧。

在这一章里面我们学习以身体接触为主要爱语的孩子,是怎样的状态,我们该如何相处?文中阐述了婴儿、学龄孩子、青少年孩子,特别是十几岁青少年,他们对于身体接触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如果你的孩子主要爱语是身体的接触,而你又不懂得怎么去做的时候,请根据文中所提供的帮助,先从你自己开始。

小森记得她在厨房忙着做饭时,三岁半的儿子,不断地走过来要妈妈抱,然而小森却想着把手上的事赶紧忙完再陪儿子,于是,孩子被拒绝后闹起来,小森也一肚子委屈,觉得要崩溃了,愤怒的情绪在这种环境中滋长起来。小森不知道,如果她停下手中的事几分钟,去拥抱儿子,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后,也就能顺利地做厨房的事。

先满足孩子的情绪爱箱,孩子也能听进你的话,你也能做你的事。

“请记得你是孩子的角色典范,他们会注意你的身体接触方式,有个方式,使你能看出孩子是否效仿你,就是观察他们使用的身体接触方式,你可能会很惊喜地看到孩子,有效地运用这种爱的语言,身体接触,在与别人交往。”

作者:妙熙怡。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篇四

我的母亲每天为家庭而奔波,为事业而奔波,为了我而奔波。她每天都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上班,回来后还要继续拖着疲惫的身子赶做家务。今天,我一定会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向妈妈说一声“我爱你!”

今天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毕便忐忑不安地走向院子里。这时,妈妈早已在院子里满头大汗地洗鞋子了。“咳!咳!咳!”妈妈这两天因在外面淋了点雨,得了重感冒,可每天还是不辞辛苦的.为我们爷俩操劳。想到这里,我顿时又觉的妈妈的额头上又多了几条皱纹,两鬓又多了几根白发。“妈妈,我,额一一”我话到嘴边,又马上咽了下去。“嗯,干什么?”妈妈满脸疑惑地望着我说。“嗯一一妈妈,我,我帮您把锅里熬的梨子水拿来吧!”我连忙应付道。“嗯,好呀!”梨子水是一种用冰糖、枇杷叶、梨子熬成的民间偏方。治感冒可好呢!看着妈妈咳得满头大汗的样子,我心中一怔,忙对妈妈说:“妈妈您别洗了,让我来洗吧!”妈妈起初不让,但在我的死缠滥打下还是同意了。我一边洗,妈妈一边在旁边指导。我心中则盘算着该怎样向妈妈说出那三个字。我心中鼓励自己:“袁望,加油!不就是三个字吗?有什么可怕的?又有什么好害羞的?只要大声说出来就万事大吉了!加油!”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袁望,这鞋上一定要刷一一”“stop!妈妈,我一一爱一一你!”我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了!可是马上又有一块巨石悬了起来,妈妈会有什么反应呢?只见妈妈一愣,继而对着我微微一笑。这一笑,带着暖暖的爱;这一笑,使妈妈多年的劳累付之一炬;这一笑,使妈妈忘记了所有的劳累!

我心中终于舒坦下来。我认为这是真正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孝顺,何必要等到长大,让我们为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篇五

是的,身为父母要满足孩子的精神世界,除了这些还得保证物质世界的丰富,工作挣钱。但尽管如此我们的宝贝儿们还不一定领情……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放弃爱他们的理由。

就像书里所说,孩子犹如一朵美丽的花,会从你的爱中到得益处。

所以,本书的价值就在这里给出了一些明确清晰的指导给出了相应的方法——身体的接触、精心的时刻、肯定的言词、接受礼物和服务的行动。从第二章开始作者就在帮助父母们找出孩子的主要爱语。

在第一章有一个观点在使用任何本书提到的技巧指导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用爱注满爱孩子的情绪箱,是的,爱是一切的来源,正如汽车从油箱到得动力的来源。而且需要无条件的爱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不带任何期待无私的爱。但我想这点对我来说很难,对任何人都很因为爱总是我们产生期待,不管是父母对子女,孩子对父母,或者朋友之间,亲密关系,都是因为怀着那份期待才和对方一起生活彼此依靠、关怀。我们也会因为期待才会理解、包容。这是我对这部分的理解。

最后,我想在聊的诗爱的语言之二:肯定的言词之一部分。说话说,一句好话暖三春。就传达爱来说,话语是很有力量的,我们都希望有人表达“我在乎你”,这是亲切、鼓励等一系列正面话语可以做到。

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请你们都记住最重要的一点:请对自己耐心一点。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篇六

我今天看了《爱心树》这z本书,里边讲一个小男孩喜欢上一棵大树,他整天跟大树玩捉迷藏,在大树上荡秋千,累了就在树阴下睡觉,渴了就吃树上结的果子。小男孩爱这棵大树,大树很快乐。可是后来小男孩长大了,再也不跟大树玩了,他向大树索要了果子、树枝,用树枝盖房子,造船到远方旅行,大树依然很快乐。最后大树没有什么可以给男孩了,他就砍掉了这棵大树,坐在树桩上休息。

我不喜欢这个小男孩,因为他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我要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永远爱妈妈。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篇七

我们都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关爱,要怎样才能让孩子发觉我们是爱他的?《儿童爱之语》这本书非常清晰向我们讲述了可以通过爱的五种语言,去发觉每位孩子的爱之语,并通过他们喜欢的方式填满孩子的爱箱!当孩子的爱箱被充满时,管教起来也就会更容易!作者用非常详细且具体的事例介绍了这五种爱之语:即肯定的言辞,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精心的时刻、身体的接触及其带来的益处。

我对书中所讲的如何管教孩子比较关注,因此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读后心得,希望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会有更大的帮助!管教是爱的一种行动,当孩子越觉得被爱的时候,管教也就更容易!这对于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孩子的老师都必须要学会的功课。书中在这方面写的也非常具体,作者采用的教导方式:首先是请求,让孩子觉得很愉悦且被尊重;第二是命令,这是在请求失败的时候必须要采取的措施,当然这种方式也只能是在正常情形下使用愉快的请求,偶尔使用一下,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三是温和的身体操纵,主要是针对用了请求和命令之后仍无效果时,可以通过此种方式和善地把孩子推向适当的方向,且又不伤害孩子;第四是惩罚,可能是最难的管理方法。首先孩子的公平意识逐渐增强,惩罚太宽或太严,他们很容易发觉。

再者就是每个孩子不可能都适合同种惩罚。还有就是惩罚的轻重也不能根据个人的心情好坏而定,要有特定的原则,这样的惩罚才会起到效果。当然惩罚也不能作为主要的管教方式,这样可能会压抑孩子的怒气,会起到反作用。第五行为纠正,偶尔的使用可能会起到作用,只能对于孩子了无悔意且特定、习以为常的行为。它是有条件的,传达不了无条件的爱,且会让孩子产生凡事都以“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为衡量的倾向。但这种方式有助于解决叛逆性很强的孩子特定的重复发生的行为问题,使用这种方式需要时间、一致、努力和坚持。

另外是使用孩子的主要爱语来进行惩罚,比如一位孩子的主要爱语是肯定的言辞,我们在惩罚的时候就一定要用到肯定的话语,才能起到惩罚的效果还可能让孩子感到被爱。最后是要尊重孩子的爱之语,比如一位孩子的主要爱语是精心的时刻,就不能用隔离来管教他。如果另一位孩子的主要爱语是身体的接触就不能用停止拥抱作为管教。管教的目的在于矫正错误的行为,并帮助孩子建立自律,所以在改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用爱之语的观念,才不会破坏孩子被爱的感觉!

作者最后又教会我们如何用这五种爱之语,帮助焦虑的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并让孩子学会负责任,另外好好表达孩子的爱之语,引导孩子管理怒气。

以上简单和大家分享了一些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帮助我们跟孩子们建立融洽的关系,让每位孩子都能体会到我们满满的关爱!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篇八

我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是:大树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男孩,却不图回报,这样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学习。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也要像文中的大树一样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东西,却不要对方的回报,就像大树一样无私地把一切东西给予了男孩,而男孩提出了那么多的要求,大树都全部满足了。

《爱心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简短但却耐人寻味的故事。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篇九

每天浏览一下芳村堂亲子事工群,听听大家按计划轮流朗读《儿童爱之语》的章节,就能感到大家的朗读水平越来越进步,发音标准,抑扬顿挫,有的还配上背景音乐,这一切使得读书会的热潮有增无减。开学了,孩子们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各科测验接踵而至。家长们却也在亲子事工群里劲头十足地读书,按时打卡,可以说在这个时间碎片化的时代,有规律的阅读给大家带来不少的乐趣和启发。

爱固然是永恒的主题,爱是教养孩子的基础,是稳固家庭的力量,也是赢得一切人际关系的法宝。然而,《儿童爱之语》更突出言语的艺术。对一件事情来说,我们不同的说话方式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果效。学会使用爱之语与孩子沟通,让家长面对孩子和孩子的叛逆,有了一份理解和接受。这样,家里就多了一份温情,少了一点严苛。圣经虽然重视父母对子女的管教,却也注重方法,父母需要用柔和的言语和态度,切忌大吵大闹或使用尖刻的话:温良的舌是生命树,乖谬的嘴使人心碎。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

读了《儿童爱之语》这本书,让我们懂得爱的五种语言: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主要的爱的语言。在人际互动中,观察并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主要爱语是很关键的,用对“爱的语言”,才能正确表达和接受爱,从而使心灵得到满足。

中国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虽然家庭的物质基础良好,课堂的教学质量优秀,却难以与孩子交心。表达爱需要从上述五种爱语着手。不管孩子最受用的是哪种爱语,我们都要无条件地给予。无条件的爱是无论孩子情况如何,都爱他们。有时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爱是建立在孩子满足了他们的期望之上,那些“失败”的孩子就得不到爱。我们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管教,但在管教的时候也要让孩子明白我们爱他。

然而并不是我们给了孩子五种爱语,他们就能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还需要不厌其烦地管教。只是管教也需要爱,没有爱的管教正如只有律法没有恩典,让人看不见希望。

根据作者的观点,管教的基础是填满爱的箱子,充满爱的管教自然是一种爱的行动,目的是使孩子接受并能得到益处。当孩子感觉被爱时,要管教这孩子也就很容易了。

第八章里提到“管教与爱的语言”,揭示了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爱箱见底了。我们要想让孩子愿意听我们的,首先需要装满爱箱,平时不要因为工作忙,家务忙就忽略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

孩子的天性各有不同,但凡负面的情绪都需要得到缓解以及断绝敏感的源头。例如,帮助焦虑的孩子找到令其焦虑的源头,主动与他接触(包括眼神与身体),理解他的难言之隐。当孩子的情绪得到满足时,恐惧焦虑会降低,安全感会提升,自信心会增加,就可以正常地生活与学习。

同时爱语让孩子学会担当,遇到难题只需要给予适当辅导,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从而得到成长。

沟通从心开始,只有开启了孩子的心灵才可以传递爱的信息,而爱的语言和爱的智慧就是钥匙。

《儿童爱之语》读后感篇十

编者按:《儿童爱之语》主要是讲把爱的五种语言的研究应用于亲子生活中的书籍。那么爱是什么?有人说,爱是我要他听话,也有人说,爱是我给孩子买礼物,更有人说,爱就是爱。其实,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的爱。

那么,爱,是什么?

有人说,爱是我要他听话,也有人说,爱是我给孩子买礼物,更有人说,爱就是爱。

而我想说的是,爱,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的爱。

何谓“无条件的爱”?很简单,无论对方长什么样子,表现如何,你都爱!

说的容易,做起来,也是一件不易的事。

小爱从小就自卑,内心一直想得到家人的认可,但无论她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得到的回应就是骂,或无视。久而久之,她内心的激情一点点麻木,直到无所谓。

小爱一直在自身矛盾中成长,当她结婚生子时,她才发现,她不懂爱。她以为她爱他,就是爱。事实却是,一旦他不能说小爱想听的话,做小爱喜欢的事,小爱就生气,觉得这不是爱。

幸运的是,小爱内心深入,承认自身有问题,因此,她不断去寻找,这个问题是什么?

终有一天,她的一位好朋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不懂爱!”

把小爱激蒙了,“我爱啊,特别爱!”

“那,为何你不能接受他的言行?对方为何一定要按你的想法来做事说话?”

“……”

“你说你爱,却又受不了对方的言行,只因没按你的要求。这是控制,不是爱!”

在这一刻,小爱突然迷茫了,什么才是爱?

后来,小爱一直在寻找“爱”,多年后她才发现,爱,很简单,就是接受对方原本的样子,却又如此之难,因为同样的,要接受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这就需要自我的调整,而不是去改变对方。

爱他如是,并非爱我所想!

作者:妙熙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