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3:22:08 页码:12
最新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模板13篇)
2023-11-11 13:22:08    小编:李耀Y

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资源限制、时间安排以及预期效果等。一个完美的方案应该是具体、可操作和能够解决核心问题的。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更好的方案。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一

2、成员:学生会各部门成员。

xx月xx日至xx月xx日。

借助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让同学们一起感受传统文化。

庆贺中秋,传承文化!

(一)场外布置:

教学楼大门对联:万家团圆迎中秋,四海欢腾庆国庆,横联:欢度佳节;

(二)场内布置:

1、分别在一、二、三、四楼电梯两端悬挂宣传指示牌。

2、在各楼层主通道、电梯口悬挂相应的宫廷灯笼。

3、在各楼层主通道悬挂中秋吊旗(各一面);吊旗1000张。

4、中厅中央吊一个大型(2.5米宽)的灯笼(用kt板制做),在大灯笼下方吊方块字样“中秋节快乐”,在从再加上其它的装饰物。

1、在校内宣传栏贴出布告,吸引同学们参加。

2、校内广播宣传;

活动一、猜灯谜赢取大礼品。

活动二、各班级联谊。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二

随着中秋节的到了,我xx小学特制定了如下: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1、国旗下讲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学生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并且倡议每位同学节日期间做到“家圆”,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圆”,给在无法团聚的远方的亲人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国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早日统一立下壮志。

2、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晨会课各班开展有关的活动。

(二)中秋忆月。

1、各中队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特色板块”中。

2、各中队完善班内或黑板报“心愿”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节日祝福写在“心”上。

3、各中队举行一次中秋诗会,主题为“传承经典诵中秋”。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中秋赏月。

1、开展一次“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鼓励一二年级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快乐体验暖中秋”志愿者活动,三四年级学生利用中秋节小长假给长辈送月饼,送温暖,并写下体验日记。

3、“月儿圆圆画中秋”:五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中秋”为主题节日小报;六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节日小报。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三

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将学生分为几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中高年级引导学生中秋看望空巢老人,外来务工学生及留守儿童等并留电子照片)。

2、同学们之间交流。

(二)、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主题展示活动策划,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四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中秋节里的风俗习惯,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庆祝方式,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帮助学生增强节日文化理念,让学生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更爱家人爱校园爱祖国,让学生度过一个幸福快乐有意义的美好节日。

二、活动主题。

月圆家圆国圆,传承经典文化。

三、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1日—20xx年9月28日。

四、活动内容。

(一)全校活动——中秋读月(9月21日—9月25日)。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又叫团圆节,又属秋报习俗。

2、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3、中秋节的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4、吟唱中秋佳句:《水调歌水》、《望月怀远》。

5、共唱中秋歌曲:《水调歌头》,《让爱住我家》。

6、中秋相约圆梦:把心中梦想写在专用的圆梦纸中,圆心梦共圆中国梦。

(二)班级活动——中秋吟月(9月21日—9月25日)。

一、二年级主题:中秋歌谣传情意。播放几首有关月亮的歌曲,让学生聆听并随着轻唱表演,让学生感受中秋月的美好温馨。另外老师要带学生去了解西二楼梯文化中走廊上关于中秋节的介绍,并留有照片。

三年级主题:中秋灯谜享乐趣。找些有“月”字的灯谜或其他灯谜,让学生感受中秋传统灯会猜灯谜的快乐,品味中秋节的传统节日文化乐趣。

四、五年级主题:中秋佳句颂真情。真情的朗诵有关中秋月的古诗名句,让学生感受诗人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深情,更珍爱我们的家人和拥有的美好生活。

(三)实践活动——中秋品月(9月26日—9月27日)。

一、二年级:画中秋。画一幅表现中秋节的图画,让学生用图画表达中秋节的快乐。

三年级:中秋卡。用月饼纸盒或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的父母,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四年级:画月饼。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如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

五年级:中秋报。以中秋来历,习俗,古诗佳句等等完成一份以“中秋”为主题节日手抄报,表达一份中秋的祝福。

(四)亲子活动——中秋赏月(9月26日—9月27日)开展“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

1、帮父母做一样家务。

2、与家人一起吃月饼。

3、与家人一起外出赏明月。

要留有做家务和与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明月的照片,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五、活动要求。

(一)9月21日—9月25日,各班利用一节班会活动课,将全校活动内容与本年级主题活动内容相结合进行,并留有活动照片,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中秋的节日温馨。

(二)9月28日上午将各班中秋实践活动作品和孩子们写下的梦想圆纸上交政教处,中秋主题班会活动及亲子活动照片发到ftp相关文件夹中。

(三)关于中秋节的全校活动内容,可安排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让孩子在班会中分享,使学生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结合方案扎实落实,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温馨有意义的美好中秋节!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五

一、活动目的:为了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中秋节的`热情,了解中秋节的含义,体验与中秋节相关的民俗民风,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二、活动日期:中秋节前夕

三、活动地点:教室、家里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

时间:9月24日班队课

形式:一、二年级:学生讲述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三、四年级:学生猜灯谜

五、六年级:学生课后搜集和中秋节有关的经典诗词故事、 诗歌、文章与大家交流

活动二:中秋实践活动比赛

时间:9月18日-9月29日

形式:一、二年级:亲子共同制作精美的灯笼。

三——六年级:变废为宝制作一个月饼宝盒。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月饼盒回收利用,与父母共同设计一件新作品来参加比赛(材料全部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可制作成生活工艺品或科幻创意作品)。

二、三等奖。

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20xx年9月15日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六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结合“三有三讲”主题教育活动,我校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20xx年9月3日——9月14日。

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

2.各班可以在班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表达的感恩之情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感恩体验”活动,中秋节期间,自己亲自去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一起吃月饼、赏明月,要充分展现出小学生应有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

3.结合环保教育,学校开展“月饼盒回收活动”。学生将家里的月饼盒在中秋节后(9月9日)上学时带到学校。

第四阶段:佳节思月——交流汇报。

1.回顾自己读、忆、赏月的历程,与亲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伟大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七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中秋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20xx年9月14日下午活动课。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各班开展“迎中秋”主题班会。内容为:

2、关于中秋的故事。

3、诵读国学经典。

4、中秋节感恩体验,鼓励学生帮长辈做家务,要求学生陪伴家长过中秋。

5、各班自行准备,形式自定,可以选择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表演、坐谈等形式。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今后进一步了解:。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备注:学校收集各班班会图片。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八

中秋节的重头戏莫过于赏月了,科技的发展给了我们“望月”更多的可能性。在月圆这天去天文台用光学望远镜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那些像“酒窝”一样的环形山,凹地形成的朦胧月海,如同东非大裂谷带一样的阿尔卑斯大月谷,以及月面辐射的美妙“橘子纹”,无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带上小孩的三口之家在赏月的同时别忘了科普教育;两个人的浪漫时光则是高清晰版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即便一个人,也可以买一个倍数稍低的望远镜在家中独自赏月,要的就是那份像月亮般与世无争的纯净。

重拾风雅中秋节的6种过法——食俗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吃芋头:中秋吃芋头,在不少地方民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芋而食之,倒还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呢。

食藕盒子: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饮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

重拾风雅中秋节的6种过法——赏月吟诗

中秋饮酒赏月吟诗不单是诗人的雅好,在各种英语单词和网络词汇日渐成为社交流行语主流的今天,还有人能静下心来回想起年少时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在西方国家掀起一阵阵学汉语热潮的当下,还有谁会记得那些“之乎者也”背后的灿烂文化?中秋给了我们一个温习旧时光的最好借口,挂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她是一种道具、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媒介。不妨在节日到来之前翻开家中束之高阁的诗词读本,背一首与月有关的古诗,就像最时尚的歌手唱出最古雅的韵味,重要的是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行为背后,和古人赏着同一轮明月的我们,在变化的空间里交换表情,为这个古色古香的节日念一阙特别的台词。

古人风尚:以诗言志借月抒情

“杯劝天上月”是饮月;“月光明玉盘”是餐月;“与人万里共相随”是遛月;“卷帷望月空长叹”是嗟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是借月言志;“手舞石上月”是舞月;“水影弄月色”是弄月;“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是歌月;“扫石待归月”是待月;“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是步月。

重拾风雅 中秋节的6种过法——玩花灯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5、添件古典装饰物

重拾风雅中秋节的6种过法——古典装饰物

古人风尚:香烛彩灯精心装饰

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

这几种过法多有趣,第一种,饱了我们的眼福,第二种,饱了我们的口福,第三种可以让我们学作诗,第四种让我们开心的玩了一下,第五种让我们学会了装扮。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九

社会活动——过中秋。

1、知道中秋节是传统的节日,月饼是该节日的特色食品。

2、感受与同伴共同品尝月饼的快乐。

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图片、各种形状月饼的包装盒、月饼、学生用书。

一、导入。

出示月饼,吸引学生,然后谈谈我们什么时候吃月饼?引入中秋节的课题。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说说你会想到什么?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人自己的节日,过节时全家要团圆一起吃团圆饭、一起赏月、吃月饼等。)。

二、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说。

教师:你们都吃过哪些味道的月饼?月饼又有哪些形状的?

介绍自己带来的月饼盒的形状、颜色及画面的内容。你们知道这些月饼盒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吗?(让学生了解月饼盒上的中秋情节。)。

三、根据学生所知道的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让学生观看学生用书。

四、教师提问学生、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十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9月5日~9月8日。

1、中秋月圆知多少。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佳节感恩送祝福。(一年级)中秋节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4、追根溯源话中秋。(二、三年级)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制作一张中秋节小报(a4)。

5、共建绿色家园。(四、五、六年级)月饼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纸张和金属材料,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善用资源,倡议队员们巧用月饼盒,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十一

1、负责:学生会。

2、成员:学生会各部门成员。

x月x日至x月x日。

借助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让同学们一起感受传统文化。

庆贺中秋,传承文化!

(一)场外布置:

教学楼大门对联:万家团圆迎中秋,四海欢腾庆国庆,横联:欢度佳节;。

(二)场内布置:

1、分别在一、二、三、四楼电梯两端悬挂宣传指示牌。

2、在各楼层主通道、电梯口悬挂相应的'宫廷灯笼。

3、在各楼层主通道悬挂中秋吊旗(各一面);吊旗1000张。

4、中厅中央吊一个大型(2.5米宽)的灯笼(用kt板制做),在大灯笼下方吊方块字样“中秋节快乐”,在从再加上其它的装饰物。

1、在校内宣传栏贴出布告,吸引同学们参加。

2、校内广播宣传;。

活动一、猜灯谜赢取大礼品。

活动二、各班级联谊。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十二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推进学校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20xx年9月上旬。

(一)加强宣传。

1、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以“我们的节日·南京中秋”为主题进行演讲,宣传;。

2、利用主题班队会、校园网开设专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讲述与中秋有关的民间故事。

(二)分阶段活动:

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

1.活动内容: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含义,并从中解读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韵味。

(2)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4)开展诗词赏析讲座。

2、参加对象:1——6年级的学生。

3、活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第二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活动一:每逢佳节倍思亲----家庭欢度中秋节。

活动二:共看明月皆如此---以“美好传统节日,多彩民俗风情”为主题写文章,可以是观察日记,节日游记,阅读体验,精彩创意等。

活动三:利用福建文明风、福清新闻网等网站,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过中秋活动,开展学生与远在异地打工的父母进行网上对话活动,引导学生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共度中秋佳节。

活动三:开展文明礼仪我示范宣传活动,学习文明常识,践行文明礼仪规范。

活动四:创意抒情。在校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活动五:“快乐体验”活动。少先队员向社区的孤寡老人和贫困者送月饼,送温暖。

第三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反思评价。

活动内容:各班将活动中搜集到的诗歌,故事等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做成活动展板;各班通过班队会的形式,以及经典朗诵会,灯谜的'形式开展活动成果交流会。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小学篇十三

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从渊源上看,我国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中秋又叫“祭月节”。祭月的风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甚至被定为国节,烧斗香、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中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与农事巧妙结合,把月圆之夜作为举国同庆的节日,使得原本纯粹的自然现象有了丰富的人文寓意。

文化是月的魂。我们不但要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市场沃土中,还要不断赋予“中秋望月”新的时代内涵,重新找回“中秋望月”的时代感觉。今年的中秋节,我院为在校师生打造了“中秋望月”的平台。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浓情中秋,情系火炬”

2、活动目的:让全院的师生们都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以及家庭的温暖。

3、活动时间:零九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7点30分到9点45分)。

4、活动地点:院图书馆喷池广场。

5、主承办单位:经济管理系07级商务英语专业。

6、参与对象:全院师生。

活动的整体构思(活动的板块、各个板块的主题、基调等)。

活动形式:聚会+自助餐。

场地布置主要围着喷池进行,大致的布置情况如下:

聚会地点选在图书馆的喷池广场上进行,场地分为7个部分,分别是主席台(包括唱歌场地)、喷池、餐台a和餐台b(三米长)、工作后台和游戏场地橘子灯、猜灯谜和“你信任我吗?”。

场地布置饰品有横幅、灯笼、气球、丝带。

图书馆。

校门口。

主席台。

后台。

餐台a。

餐台b。

喷池。

橘子灯。

猜灯谜。

“你信任我吗?”

1)校园海报宣传;。

2)校园播音宣传;。

3)校园各人流密集处以传单方式宣传。

2)饮品类:可乐、雪碧、绿茶、橙汁、奶茶、葡萄酒、矿泉水。

6)交际舞:在广场上放一段华尔兹音乐,让在场的师生自由组合,跳舞放松心情。

7)赏月吃月饼:月亮高挂于空,最圆最亮的时候,大家团团坐,边赏月边聊天吃月饼。

8、活动议程安排(详细议程安排表,包括时间、地点、节目、参与人员)。

聚会开始之前,准备好一切招待师生工作,并分发荧光棒和小灯笼。一切准备完毕,聚会仪式开始:

1)领导致词并宣布晚会开始7点30分。

2)猜灯谜、小橘灯、“你信任我吗?”7点45分—8点15分。

(自助餐在游戏结束后正式开始)。

3)我爱记歌词8点20分—8点50分。

4)交际舞8点55分—9点05分。

5)赏月吃月饼9点05—9点30分。

6)许愿船9点30分—结束。

9、经费预算(详细的餐费、礼品、环境的布置、道具、海报、横幅等其它活动用品费用等)。

宣传费:100元(横幅、传单、海报)。

餐饮费:400元(批发价格)。

奖品费:200元(学习用具、毛公仔、体育用品、精品)。

其他杂费:100元(丝带、灯笼、气球、节目材料费)。

总金额:800元。

10、经费的筹措(主管单位拨款、自筹、赞助、捐赠等)学院拨款。

11、应急措施(停电、防火、急病、其他突发事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