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幼儿园游戏专题总结(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3:59:20 页码:8
2023年幼儿园游戏专题总结(大全8篇)
2023-11-24 13:59:20    小编:zdfb

总结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帮助我们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提升的空间。对于成功的经验和教训,要进行客观分析和总结,不要一味陷入自满或自责的情绪中。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总结写作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

幼儿园游戏专题总结篇一

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不同的活动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定,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它以其自主性、创造性和趣味性深得幼儿的喜爱,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了知识,开发了智力。而游戏是一种自由自发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序的活动,游戏的有序性一旦被破坏,游戏将无法很好地进行下去。区域游戏活动因其自由、自主、教师间接指导等特点,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规则比较难建立。再加上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入园前由于自己的长辈包办代替,导致自身的自理能力差,随拿随放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充分暴露了这一点,活动结束后一片狼藉,杂乱堆放,整理材料成为了老师的一种负担。此现象造成了两种结果:一是无奈无休止的整理,二是活动时间的短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幼儿园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同样,班级内也要有规则的约束,这是幼儿一日生活有序开展的保障。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良好规则意识的建立有助幼儿养成受益一生的素质和习惯。

小班幼儿犹如刚出壳的小鸡,来到幼儿园这个浓缩的"小社会"一切都是那么地新奇,摩拳擦掌跃跃一试,看似破坏性的探索让她们试图了解新环境,获取新知识,这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对幼儿来说,区域就是一个有玩具的地方,像自己家的小房间,可以尽情地玩,玩好后可以随手摆放,反正爷爷奶奶会帮他整理,没有顾忌、没有任务,没有任何规则。而且绝大多数幼儿自理能力相对较差,没有收拾整理的经验。

场景一:刚到游戏的时间,教室、走廊就变成了热闹的菜市场。赵宇航和李子涵这俩位好兄弟正忙着把建构区的积木从里面搬到了超市,然后又从超市把自己买的东西放到了教室的角落里。

场景二:徐何、母智文、时晨棪这几个男孩子总是在建筑区玩枪战游戏,搞的建筑区乱七八糟,一片狼藉,不时的还发出"砰砰"的声音,等到结束音乐响起来后,几个小家伙把积木往垫子上一扔穿好鞋子赶紧跑进了教室。

场景三:教室里还不间断的冒出争执:"这个不能放这里的,我不准你放这里。""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老师!他打我!他碰我!"相对于集体活动,区域游戏活动更需要幼儿形成强烈的规则感,如何选择区域,如何取放材料,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如何和同伴合作游戏、如何尽可能控制自己的音量来保持教室的安静、如何向老师求助等等。小班幼儿第一次进入区域,由于缺乏对规则的了解,如"超市"的场面自然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幼儿规则,只能很多规则来约束和控制幼儿,但它只能对某些幼儿起作用或者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效果。如何给小班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富有吸引力的环节让幼儿自觉的遵守游戏规则呢?我们必须重视细节处理,内化规则意识,巧妙制定区域活动规则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玩出规矩来。

如何在区域活动开展初期做好应对工作,让幼儿顺利地接触并玩好区域活动,让区域活动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同时让教师敢于放开手脚让幼儿尽情地玩区域活动,使幼儿玩得开心、教师带得省心,优化区域规则,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在区域活动开展前,教师把幼儿带到各区前,一一讲解这是什么区,玩具的名字叫什么?猜猜可以怎么玩?让幼儿对材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激发了孩子尝试的欲望。接着介绍玩具应该怎么摆放,逐渐增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幼儿的概念中形成在幼儿园有"可以"也有一些"不可以"。作为老师不要认为对孩子说"不可以"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些可以和不可以就是规则。对孩子讲规则时,并不是粗暴地制止而是委婉地拒绝和适时地引导。当然规则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除了活动前亮出规则外,活动中、活动后重新提规则至关重要,需要教师不断地刺激,不断地帮助幼儿巩固,规则才能牢固建立。

这里所讲的规则更侧重的是摆放规则,如:不随意移动固定放置的物品,一个区的物品不能移到别的区,(有交往需要的例外)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家"玩好后要送它"回家"等等,有了摆放规则,给幼儿自己和老师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方便。当然还有在自选的区域坚持玩到最后等规则也是需要强调和巩固的。

区域游戏活动的制定,只是为区域活动的高质量提供一种"可依的法",而要让这个"法"发挥其作用,关键还在于"有法可依",否则,活动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规则的性质,主要运用四种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和遵守活动的规则。

(1)暗示法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含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区域中的环境来告诉幼儿该区域的活动规则。

如关于进区人数的限定问题,我们采用进门挂牌、贴名字控制椅子数、投放适量同类材料等方法,来提醒幼儿遵守该活动的规则。如小舞台,我们通过投放适量的椅子,让幼儿形成一种规则;当椅子坐满的时候,先到其他区域去玩,等椅子空了再来,避免一个区域因为认识过多而引发纠纷。再比如建构区,我们投入一定数量的操纵材料,暗示没有足够的材料的幼儿就要去别的区域玩,等等。

(2)图示法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是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通过图画加文字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并贴在相对显眼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比如,我们在娃娃家入口处的地板上贴上几双小脚印,鞋跟朝着娃娃家的地方(因幼儿进区时比较从容,离开区域是比较匆忙,这样放鞋子方便幼儿穿),我们将一双整齐的鞋(左右脚正确)画成两张相向而笑的人脸,提醒幼儿,当你的鞋子放成一对好朋友姿势时,左右脚便不会穿错。这样,鞋印不仅仅是娃娃家满额人数的标志,同时又成为了训练小班幼儿生活技能的无言之师。

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将图示法应用于有关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拾的规则。在收拾玩具材料中,我们用不同的区域的材料归类摆放,每一类都有相应的标志,如一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幼儿这是放剪刀之处,贴着积木的筐子表示这是积木的家,贴着几何图形的表示几何图形应放的位置。这样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材料是还可以渗透对应、分类学习。

(3)提醒法小班幼儿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活动中常常会因忘记规则而影响了自己或别人的操作活动。像这样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提醒法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提醒。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提醒,也可以是幼儿对幼儿的提醒。

教师可将幼儿部分规则隐含在环境中,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如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当幼儿声音过响时,教师轻轻地提醒:"我听不到好听的音乐了,你们能安静一些吗?"当幼儿由于不懂规则而无法活动时,如在娃娃家中,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放在一旁,就走过去抱起娃娃,摸着娃娃的额头:"哎呀,娃娃怎么发烧了?一定是着凉了,爸爸妈妈们,快送娃娃去医院吧。"这种"介入式"的提醒,既纠正了妈妈忽略娃娃的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

(4)趣味法要使幼儿在区域活动时专注,就必须让他们喜欢区域,愿意长时间操作。针对幼儿喜欢模拟、情绪容易受感染等特点,教师在设计区域材料要非常注意情趣性。如在娃娃家,让幼儿学习用勺子舀各种东西来喂娃娃。在超市里,摆设各种丰富的小吃,生活用品,让幼儿身临其境的融入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2.逐区开展,材料递增,细化、完善规则(1)逐区开展,细化规则小班幼儿的认识水平低,接受能力弱,如果一下子让各区全面铺开地玩,不光幼儿会显得手忙脚乱,带给老师的也同样是焦头烂额。所以在组织活动时,可先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区,帮助幼儿认识区域的名称、内容和材料。之后采用逐区开放的方式进行。逐区开放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帮助加强幼儿的行为目标,为全面开展作储备。

幼儿来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所看到的接触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想去玩、想去探索,这是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此时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天性,不能有太多的限制。而且为了稳定孩子们的情绪,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适时适度地"为所欲为"非常有必要。

(2)材料递增,完善规则逐区开放,让幼儿全面深入了解了各区的规则,材料有序的递增是完善规则得要点。如:娃娃家,在材料的提供上既要满足人数需求,又要顾到幼儿的收拾技能,所以材料遵循品种少,数量多的原则,等幼儿的兴趣逐渐减退,幼儿知晓简单的规则后,教师方可逐一丰富,丰富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幼儿的再度兴趣,以开展正式的、完整的区域活动。

3.关注结束环节,建立活动"后"规则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不会整理,教师替幼儿整理材料变得理所当然。如果教师抓一抓结束环节,建立良好的活动"后"规则,这样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变。小班幼儿认知水平还很低,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让幼儿按类摆放似乎有点困难,但事实证明只要老师把好前面两道关,孩子们能做到,当然这其中需要老师的不断地鼓励、引导和督促。前面说到规则先行时提到摆放规则,有了摆放规则的建立,幼儿在整理时能按老师的要求摆放,别看孩子年龄小,但他们的记忆力强,能理会老师的意图,大部分幼儿知道怎么放才是正确的,谁放错了还会帮忙纠正,初步懂得了分类摆放。随着材料的逐步增加,遇到种类多又相似的区域材料,教师张贴形象的图标帮助孩子们理解材料和位置的对应。(也有小部分幼儿还不会按要求摆放,但我相信在这么一个洁净整洁的大环境下,在大部分幼儿的影响下这部分幼儿迟早会被同化)。

习惯的建立是一个长久的、逐步稳定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内化,是一种行为倾向。所以日常活动中的物归原处的规则要求不能松懈,如:晨间桌面活动的玩具、晨间锻炼器械材料等收放规则很重要,它和区域活动的取放规则应要求一致,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园一致要求对习惯的养成也至关重要。活动结束环节的自我整理规则是必定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强调参加该区域的幼儿一起动手全部整理干净,方可离开区域。这不仅能帮助幼儿建立主动整理的良好习惯,还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这时候的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观察者与引导者,而不是无助的整理者,整理工作大部分交给了孩子,不仅解放了教师,还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游戏习惯,对幼儿一生的习惯养成有利。

5月19日,以“游戏——点亮快乐童年”为主题的第六个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园进行,来自全县37所幼儿园的园长及学前教育工作者参加了启动仪式,并观摩了我园的游戏。

今后,我园仍将在一日生活游戏化方面不断创新,使集体教学的游戏性、区域的游戏性、户外体育的游戏性都更加明显,更加适应孩子们的需要。让游戏点亮孩子们快乐的童年,让幼儿在游戏中强健体魄、张扬个性、快乐成长。

幼儿园游戏专题总结篇二

亲子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和谐、温馨的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11月2日,xx幼儿园开展“用心陪伴,快乐成长”亲子游戏活动,给工作中的爸爸妈妈们提供充足时间,陪伴孩子快乐成长,为孩子童年留下美好记忆。

活动通过千字文武术表演、队形队列展示、幼儿园早操拉开序幕,游戏环节中“障碍物穿越”“骑三轮车比赛”“坐爆气球”“仰卧起坐”“传递接力赛”“小小领路人”等游戏,孩子们突破自我、表现自信,通过攀、爬、钻、说等活动不但身体得到锻炼,而且口语方面进得到了练习。整个环节家长和幼儿配合融洽,家长和家长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让家长充分的体验到陪伴的幸福和快乐。

此次游戏活动不但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而且让家长在游戏活动中观察到孩子的成长、进步、孩子集体生活中的表现。增进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做到家园互动,统一教育理念。

幼儿园游戏专题总结篇三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加强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和领会,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更好地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快乐成长。6月6日,虎林市教育实验幼儿园小班开展“游戏——点亮快乐童年”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活动开始,园长曹明利向家长解读游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让家长充分认识游戏是幼儿特有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老师们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设计了:大脚踩小脚、快乐运球、亲子搭建、排山倒海、不倒森林等游戏项目。在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兴高采烈地投入到游戏中,尽情张扬着活泼的天性,家长们积极认真、乐此不彼地完成每个项目。

本次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不仅在游戏中获得了欢乐,也获取了知识,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运动能力,同时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家长也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帮助家长进一步认识幼儿游戏的价值和内涵,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快乐陪伴、高度重视、对我园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游戏专题总结篇四

游戏是为了寻求愉快而自愿参加的一种运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纯真感到上的愉快,而是伴有生命充足感的愉快。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运动,游戏是幼儿的本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环境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本身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运动。幼儿游戏的类型许多,本学期我们班创设了角色游戏和晨间自选运动,此中包括奶茶屋、小超市、医院、跳房子、踩高跷等游戏。下面对我们班本学期的游戏运动作一总结。

一、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突破了传统教导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场所场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奉告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收,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情况分外是各类运动资料,让幼儿在和情况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获得成长。

本学期,我们创设了”小超市“、”人民医院“、”七彩奶茶屋“等,幼儿在游戏历程中,体验到了售货员、大夫、病人、顾客等等不合角色,在角色的饰演历程中,幼儿开脱对本班先生,熟悉情况的依赖性,有了更广阔的想象、发明和创造的空间。幼儿间的互助交往更为主动、积极,探索和办理问题的才能获得很大的进步。

二、晨间自选运动。

除了角色游戏,晨间自选运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园一日教导教授教化运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运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开心地参加,每天都有新劳绩。为了让幼儿轻松开心的进行晨间运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喜欢跳格子、有点喜欢拍球,都可以让她自由选择。

三、游戏评价。

岂论是角色游戏照样晨间自选运动,我们都邑在运动停止落后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法有许多,有时是全班进行,有时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本身评价,由先生辅导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勉励幼儿把本身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想感染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师的勉励性言语来勉励幼儿的”你搭建的楼房可真高,可以向人人介绍一下你的搭建经验吗?“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明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本日哪一组小朋友摒挡玩具最快?“等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运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要我们去注意和改良。如幼儿人数少、游戏相对集中、游戏的角色分配较少等。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运动中,我们会增强对幼儿游戏的察看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发展和学习。

幼儿园游戏专题总结篇五

材料:大张的废报纸若干,每张画大鸡蛋,分散放在地上。

玩法:让孩子发令说:“预备——起!”父母和孩子赶快拿起报纸,小心机灵地从蛋中间撕破一个洞,然后将头、肩、躯干和脚从报纸中钻过,再跨出报纸。发出“叽、叽”声,一只小鸡肉孵成了。可以接着再撕再钻,要是将报纸撕破了,就算失误。最后孵出小鸡最多的人为优胜。

2、传达室。

玩法:父母孩子围坐在一起,由一人做一个动作如拍肩,每二个人跟做此动作,当第二个人做完后,第一一个有接着做其它动作,第三人跟第二人传的拍肩的动作,看能传多久动作不断。

注意:

1、至少三人参加此游戏,所传动作最好是手上动作。

2、做传的动作前双手合拍一次,保持拍手两个重复动作的节奏,速度由慢到快,初玩时可将所传动作做几遍才换。

3、毛毛虫。

玩法:准备小呼拉圈两个,每个家庭派出一个小孩和两个大人,三人排成一列纵队,第一个圈套在前面两人身上,第二个圈套在后两人身上,比比哪组跑完规定路线,为了增加难度,可在路线上设置独木桥、山洞等障碍物。

4、大西瓜、小西瓜(5-6岁)。

玩法:家长和孩子面对面站立,家长说:"大西瓜",孩子就做"小西瓜"的手势。家长说:"小西瓜",孩子就做"大西瓜"手挚。错者淘汰,最后未被淘汰者为胜。每二次游戏开始后,互换角色进行。

注意:

1、此游戏也可由主持人发出信号,家长和孩子一起做。

2、可别选一些词语,如高、矮、胖、瘦来进行这种游戏。

5、划龙船。

准备:拱形钻洞一个。用大纸箱装饰成龙船状,无底,船帮两头系上绸带,便于父母挑起龙船。大头娃娃及服饰一套地毯一条。

玩法:父亲面向地毯两手撑地,孩子双手勾住父亲脖子,双脚勾住父亲的身体,吊在父亲胸前。父亲带着孩子爬过地毯后,孩子钻过拱形洞,去认戴着大头娃娃的妈妈,爸爸则跑到龙船旁。然后,一家三口站在龙船里,孩子在中间,父母在两头挑起龙船,返回起跑线。

6、吹蜡烛。

玩法:在桌上距离起点1.5米出点燃10支蜡烛,请孩子一口气吹灭蜡烛。小小班、小班幼儿吹灭5支以上者可获奖;中大班幼儿吹灭支以上者获奖。

7、城堡大战。

准备:每组小球一个,积木或盒子若干。

玩法:

1、爸爸和妈妈先邀请孩子一起拿积木或盒子盖一座城堡,等城堡盖好之后,告诉孩子要进行一个丢炸弹的游戏。

2、爸爸妈妈和孩子轮流拿球攻击城堡直到城堡倒塌为止。

3、大家一起再把城堡盖起来,并想一想,盖成怎样的城堡不容易被打跨。

4、爸爸妈妈和孩子再轮流用球攻击城堡。

注意事项:

1、孩子的力量或许不足,可以考虑让孩子往前站一点,并帮助他学习如何瞄准目标物。

2、如果用的是盒子,可以请孩子叠得高高的再享受倒塌的乐趣。但如果是实心积木,则高度不宜高于90公分,避免掉落时碰伤孩子。

8、爬雪山过草地。

玩法:

1、起点和终点的距离大约1o米。在全程将水桶、椅子、水果等等障碍物摆成“s”型。

2、通过障碍的人先站在起点,观察障碍物的位置,然后,蒙着眼睛前进。

89、爬大树。

准备:六瓶灌满水的雪碧瓶、椅子三张。

玩法:孩子用手环住家长的脖子,用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手拎两瓶灌满水的雪碧瓶,从起点跑向终点,在终点绕过椅子障碍,再跑回起点,速度最快者获胜。

规则:家长不能抱住孩子。

90、搭高楼。

准备:易拉罐30只、小推车三辆。

玩法:家长从起点处将易拉罐运往终点,一次只可以运一只,幼儿在终点将运过来的易拉罐垒起来,一分钟内垒得最高的获胜。

1、滚彩球。

准备:大塑料彩球3个、饮料瓶12只。

玩法:幼儿站在起点,家长站在终点。幼儿从起点开始滚彩球,途中绕过饮料瓶障碍,至终点家长背着孩子再抱起彩球跑向起点,先到者获胜。

2、运粮食。

准备:沙包若干、呼啦圈3个。

玩法:幼儿站在起点,家长在终点。幼儿从起点处将沙包放在头顶,手放在身体两侧,运至终点处交给家长,家长用脚夹跳只呼啦圈内,在规定的时间内(2分钟),圈中沙包最多的获胜。

3、袋鼠运蛋。

准备:沙包三个个。

4、快乐水功。

准备:桶6个、雪碧瓶三个、舀子3个。

玩法:家长从起点手拎两桶水至终点,幼儿在终点用舀子将桶里的水灌入雪碧瓶中,先灌满的获胜。

5、心心相印。

准备:哗啦圈3个。

玩法:幼儿跳入自己前面的呼啦圈,然后将圈从脚下到头上取出,再次放到前面跳入,再取出,以此类推直至终点,在终点等候的家长与幼儿一同钻入圈中,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用身体的力量撑住呼啦圈,不准用手拿,跑至终点,先到者获胜。

6、毛毛虫钻洞洞(小班幼儿及其父母)。

材料:头饰(一组毛毛虫3个,)、泡沫垫、圈3个、山洞、轮胎。

玩法:父母、幼儿头戴毛毛虫,听到发令时排成一列纵队行进,爬过垫子幼儿钻过父母身体弯成的洞幼儿钻出山洞大家跳圈(或父母立圈,幼儿钻圈)绕过轮胎往回走,抬轿子跑回起点,先到起点者为胜。

7、营救袋鼠妈妈大行动(母子)。

材料:布袋、泡沫板、气球、大饮料瓶。

玩法:小袋鼠行进跳爬过泡沫板取到气球行进跳交给妈妈气球,妈妈吹鼓气球后,用脚踩破幼儿脱袋,妈妈用袋跳跃,幼儿拎水一起回起点,先到起点者为胜。

8、抬轿子。

玩法:

1、准备绕有彩色皱纹纸的竹杆两根,长约80cm。

一、二、二”,以便协调动作。

3、父母应该始终抬好竹竿,不能松手。

9、“套高帽”游戏。

准备:卡纸做成的尖尖帽子,大塑料圈。

玩法:家长背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头上套着高帽,手上拿着塑料圈去套别人的帽子,在规定时间内帽子最后落下的家庭为胜。

100、看你笑不笑。

准备:一根吸管。

玩法:

1、幼儿和家长围坐成一个大圆圈,由其中一人先用鼻尖和上唇夹一根吸管。

2、做出怪像逗对方发笑,并把吸管传递给对方,一个一个互相传递,把吸管弄掉的就算失败。

注意事项:在围圈的过程中注意调整幼儿与家长的距离,以避免距离过远传递时掉落,鼓励孩子大胆将吸管传递给身边的伙伴或叔叔、阿姨,控制好自己的身体以保证顺利交接吸管。

1、同手同脚。

准备:绳子若干。

玩法:

1、游戏者每人把左手和左脚用一根绳子连起来,右手和右脚用另一根绳子连起来,准备一条长lo米的路作为比赛场地。

2、以接力赛形式进行。参加游戏的孩子和爸爸或妈妈为一组,需要两组以上并排站在出发线上,裁判下令出发后,游戏者开始朝终点走,然后返回。最快全部返回的一组是优胜者。

注意事项:注意场地是否平整,避免摔倒时磕伤。拴绑绳子时要拴紧一点,避免游戏中滑落。

2、创意拼图。

准备:旧报纸、剪刀。

玩法:

2、妈妈把这些人物图片的头部和身体部分剪开。

3、让孩子重新任意组合,帮每一个身体配上头部,并贴在白纸上。最后可能发生棒球选手戴警察帽,大头小身体等情况,十分有趣。

3、小小杂货店。

准备:想想看,家中是不是有些食品空罐或糖果、饼干的空盒子?利用这些空罐、空盒子,可以训练孩子的辨认能力,还可以建立他对交易和金钱的概念。

玩法:

1、将收集的食品、饼干的空盒整齐地排列在桌上或茶几上。

2、让孩子当顾客,从桌上选择他想买的东西,并从罐上的标签或图片,说出该项食品的名称(例如:牛奶、饼干等)。

3、引导孩子进一步说出这个食品的种类(是饮料?是水果?)以及味道(是酸?是甜)或颜色等。

4、等孩子了解各种物品后,让他充当老板,你来当客人,请他取出你所要的食品,并正确地说出名称。

5、兜兜水果。

准备:围裙、玩具水果(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场地上划两条线,线与线之间间隔2~3米。

玩法:孩子站在线后面向自己的父母的围裙里扔水果,爸爸或妈妈系上围裙,双手拉起裙角站在另一条线后接水果。接得多的为优胜。

结语:

幼儿园游戏专题总结篇六

一、问题的提出区域活动,就是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

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些不同的活动区域,如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适合的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定,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积极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它以其自主性、创造性和趣味性深得幼儿的喜爱,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了知识,开发了智力。而游戏是一种自由自发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序的活动,游戏的有序性一旦被破坏,游戏将无法很好地进行下去。区域游戏活动因其自由、自主、教师间接指导等特点,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规则比较难建立。再加上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入园前由于自己的长辈包办代替,导致自身的自理能力差,随拿随放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充分暴露了这一点,活动结束后一片狼藉,杂乱堆放,整理材料成为了老师的一种负担。此现象造成了两种结果:一是无奈无休止的整理,二是活动时间的短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幼儿园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同样,班级内也要有规则的约束,这是幼儿一日生活有序开展的保障。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良好规则意识的建立有助幼儿养成受益一生的素质和习惯。

二、存在问题分析。

小班幼儿犹如刚出壳的小鸡,来到幼儿园这个浓缩的“小社会”一切都是那么地新奇,摩拳擦掌跃跃一试,看似破坏性的探索让她们试图了解新环境,获取新知识,这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对幼儿来说,区域就是一个有玩具的地方,像自己家的小房间,可以尽情地玩,玩好后可以随手摆放,反正爷爷奶奶会帮他整理,没有顾忌、没有任务,没有任何规则。而且绝大多数幼儿自理能力相对较差,没有收拾整理的经验。

场景一:刚到游戏的时间,教室、走廊就变成了热闹的菜市场。赵宇航和李子涵这俩位好兄弟正忙着把建构区的积木从里面搬到了超市,然后又从超市把自己买的'东西放到了教室的角落里。

场景二:徐何、母智文、时晨棪这几个男孩子总是在建筑区玩枪战游戏,搞的建筑区乱七八糟,一片狼藉,不时的还发出“砰砰”的声音,等到结束音乐响起来后,几个小家伙把积木往垫子上一扔穿好鞋子赶紧跑进了教室。

场景三:教室里还不间断的冒出争执:“这个不能放这里的,我不准你放这里。”“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老师!他打我!他碰我!”相对于集体活动,区域游戏活动更需要幼儿形成强烈的规则感,如何选择区域,如何取放材料,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如何和同伴合作游戏、如何尽可能控制自己的音量来保持教室的安静、如何向老师求助等等。小班幼儿第一次进入区域,由于缺乏对规则的了解,如“超市”的场面自然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幼儿规则,只能很多规则来约束和控制幼儿,但它只能对某些幼儿起作用或者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效果。如何给小班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富有吸引力的环节让幼儿自觉的遵守游戏规则呢?我们必须重视细节处理,内化规则意识,巧妙制定区域活动规则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玩出规矩来。

三、区域活动规则建立的方法。

如何在区域活动开展初期做好应对工作,让幼儿顺利地接触并玩好区域活动,让区域活动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同时让教师敢于放开手脚让幼儿尽情地玩区域活动,使幼儿玩得开心、教师带得省心,优化区域规则,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在区域活动开展前,教师把幼儿带到各区前,一一讲解这是什么区,玩具的名字叫什么?猜猜可以怎么玩?让幼儿对材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激发了孩子尝试的欲望。接着介绍玩具应该怎么摆放,逐渐增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幼儿的概念中形成在幼儿园有“可以”也有一些“不可以”。作为老师不要认为对孩子说“不可以”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些可以和不可以就是规则。对孩子讲规则时,并不是粗暴地制止而是委婉地拒绝和适时地引导。当然规则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除了活动前亮出规则外,活动中、活动后重新提规则至关重要,需要教师不断地刺激,不断地帮助幼儿巩固,规则才能牢固建立。

这里所讲的规则更侧重的是摆放规则,如:不随意移动固定放置的物品,一个区的物品不能移到别的区,(有交往需要的例外)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家”玩好后要送它“回家”等等,有了摆放规则,给幼儿自己和老师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方便。当然还有在自选的区域坚持玩到最后等规则也是需要强调和巩固的。

区域游戏活动的制定,只是为区域活动的高质量提供一种“可依的法”,而要让这个“法”发挥其作用,关键还在于“有法可依”,否则,活动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规则的性质,主要运用四种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和遵守活动的规则。

(1)暗示法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含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区域中的环境来告诉幼儿该区域的活动规则。

如关于进区人数的限定问题,我们采用进门挂牌、贴名字控制椅子数、投放适量同类材料等方法,来提醒幼儿遵守该活动的规则。如小舞台,我们通过投放适量的椅子,让幼儿形成一种规则;当椅子坐满的时候,先到其他区域去玩,等椅子空了再来,避免一个区域因为认识过多而引发纠纷。再比如建构区,我们投入一定数量的操纵材料,暗示没有足够的材料的幼儿就要去别的区域玩,等等。

(2)图示法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是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通过图画加文字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并贴在相对显眼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比如,我们在娃娃家入口处的地板上贴上几双小脚印,鞋跟朝着娃娃家的地方(因幼儿进区时比较从容,离开区域是比较匆忙,这样放鞋子方便幼儿穿),我们将一双整齐的鞋(左右脚正确)画成两张相向而笑的人脸,提醒幼儿,当你的鞋子放成一对好朋友姿势时,左右脚便不会穿错。这样,鞋印不仅仅是娃娃家满额人数的标志,同时又成为了训练小班幼儿生活技能的无言之师。

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将图示法应用于有关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拾的规则。在收拾玩具材料中,我们用不同的区域的材料归类摆放,每一类都有相应的标志,如一把剪刀的图形告诉幼儿这是放剪刀之处,贴着积木的筐子表示这是积木的家,贴着几何图形的表示几何图形应放的位置。这样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材料是还可以渗透对应、分类学习。

(3)提醒法小班幼儿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活动中常常会因忘记规则而影响了自己或别人的操作活动。像这样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提醒法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提醒。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提醒,也可以是幼儿对幼儿的提醒。

教师可将幼儿部分规则隐含在环境中,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如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当幼儿声音过响时,教师轻轻地提醒:“我听不到好听的音乐了,你们能安静一些吗?”当幼儿由于不懂规则而无法活动时,如在娃娃家中,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放在一旁,就走过去抱起娃娃,摸着娃娃的额头:“哎呀,娃娃怎么发烧了?一定是着凉了,爸爸妈妈们,快送娃娃去医院吧。”这种“介入式”的提醒,既纠正了妈妈忽略娃娃的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

(4)趣味法要使幼儿在区域活动时专注,就必须让他们喜欢区域,愿意长时间操作。针对幼儿喜欢模拟、情绪容易受感染等特点,教师在设计区域材料要非常注意情趣性。如在娃娃家,让幼儿学习用勺子舀各种东西来喂娃娃。在超市里,摆设各种丰富的小吃,生活用品,让幼儿身临其境的融入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2.逐区开展,材料递增,细化、完善规则。

(1)逐区开展,细化规则小班幼儿的认识水平低,接受能力弱,如果一下子让各区全面铺开地玩,不光幼儿会显得手忙脚乱,带给老师的也同样是焦头烂额。所以在组织活动时,可先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区,帮助幼儿认识区域的名称、内容和材料。之后采用逐区开放的方式进行。逐区开放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帮助加强幼儿的行为目标,为全面开展作储备。

幼儿来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所看到的接触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想去玩、想去探索,这是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此时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天性,不能有太多的限制。而且为了稳定孩子们的情绪,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适时适度地“为所欲为”非常有必要。

(2)材料递增,完善规则逐区开放,让幼儿全面深入了解了各区的规则,材料有序的递增是完善规则得要点。如:娃娃家,在材料的提供上既要满足人数需求,又要顾到幼儿的收拾技能,所以材料遵循品种少,数量多的原则,等幼儿的兴趣逐渐减退,幼儿知晓简单的规则后,教师方可逐一丰富,丰富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幼儿的再度兴趣,以开展正式的、完整的区域活动。

3.关注结束环节,建立活动“后”规则区域活动结束后,幼儿不会整理,教师替幼儿整理材料变得理所当然。如果教师抓一抓结束环节,建立良好的活动“后”规则,这样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变。小班幼儿认知水平还很低,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让幼儿按类摆放似乎有点困难,但事实证明只要老师把好前面两道关,孩子们能做到,当然这其中需要老师的不断地鼓励、引导和督促。前面说到规则先行时提到摆放规则,有了摆放规则的建立,幼儿在整理时能按老师的要求摆放,别看孩子年龄小,但他们的记忆力强,能理会老师的意图,大部分幼儿知道怎么放才是正确的,谁放错了还会帮忙纠正,初步懂得了分类摆放。随着材料的逐步增加,遇到种类多又相似的区域材料,教师张贴形象的图标帮助孩子们理解材料和位置的对应。(也有小部分幼儿还不会按要求摆放,但我相信在这么一个洁净整洁的大环境下,在大部分幼儿的影响下这部分幼儿迟早会被同化)。

习惯的建立是一个长久的、逐步稳定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内化,是一种行为倾向。所以日常活动中的物归原处的规则要求不能松懈,如:晨间桌面活动的玩具、晨间锻炼器械材料等收放规则很重要,它和区域活动的取放规则应要求一致,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园一致要求对习惯的养成也至关重要。活动结束环节的自我整理规则是必定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强调参加该区域的幼儿一起动手全部整理干净,方可离开区域。这不仅能帮助幼儿建立主动整理的良好习惯,还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这时候的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观察者与引导者,而不是无助的整理者,整理工作大部分交给了孩子,不仅解放了教师,还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游戏习惯,对幼儿一生的习惯养成有利。

幼儿园游戏专题总结篇七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加强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和领会,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更好地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快乐成长。6月6日,虎林市教育实验幼儿园小班开展“游戏——点亮快乐童年”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活动开始,园长曹明利向家长解读游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让家长充分认识游戏是幼儿特有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老师们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设计了:大脚踩小脚、快乐运球、亲子搭建、排山倒海、不倒森林等游戏项目。在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兴高采烈地投入到游戏中,尽情张扬着活泼的天性,家长们积极认真、乐此不彼地完成每个项目。

本次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不仅在游戏中获得了欢乐,也获取了知识,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运动能力,同时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让家长也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帮助家长进一步认识幼儿游戏的价值和内涵,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快乐陪伴、高度重视、对我园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

范文(1)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总结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游戏是幼儿主动自......

幼儿园游戏专题总结篇八

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是针对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孩子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为了让我园的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的更加丰富多彩,10月14日傍晚,进行了“区域游戏”活动评比活动。

活动中,各位老师都细心介绍了各种材料及玩具的操作方法。

老师们对本次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交流研讨,励志,她们各抒己见,给我们提出了宝贵意见及建议。

区域游戏活动将成为我们教育的起点。今后我们将在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环境,如何进一步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更好地为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等方面,做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区域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感恩所有家长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