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8:52:57 页码:10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大全9篇)
2023-11-09 18:52:57    小编:zdfb

教案有助于教师提前预设教学情境和学生学习需要。教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学习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接下来是一些经典教案的介绍,供大家学习参考。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篇一

神奇的口袋。

造型,表现。

一课时。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

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课后拓展: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1)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在展示每一种美术工具材料后,我都出示一张用此工具材料做的画让学生看看、摸摸,加深他们对这种工具材料的了解,学生看得很投入,在练习中能够大胆的画出第一笔。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篇二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炎黄子孙的由来,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并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2、能用观察的方法了解炎黄子孙的身体特征,知道一些关于人种的知识。

3、知道香港、澳门、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也和我们一样是炎黄子孙。

4、了解华人中的杰出代表,能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二、教学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老师事前了解组合情况,帮助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资料内容为:“炎黄子孙”的由来的传说故事;有关黄帝、炎帝等的传说的故事;一些杰出华人的故事。

3、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收集,老师进行指导,并给于适当的帮助。

4、准备歌曲《龙的传人》、小镜子、课件。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炎黄子孙的由来,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并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2、能用观察的方法了解炎黄子孙的身体特征,知道一些关于人种的知识。

3、知道香港、澳门、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也和我们一样是炎黄子孙。

二、教学步骤:

1、看看自己,祖先留下的烙印。

(1)听《龙的传人》,拿出小镜子,照照我自己:仔细观察自己身体的特征。看看自己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的?完成“我的观察记录”。

(2)再仔细观察其他小朋友,看看大家是不是都有同样的特征。

(3)交流观察记录。

(4)教师小结:是的。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有着相同的血脉,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那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烙印。龙的传人,都是炎黄子孙。

2、听听祖先的故事。

(1)出示黄帝像,他是黄帝,就是我们的祖先。

请学生介绍“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教师提供有关图片资料)。

(2)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黄帝、炎帝的相关传说故事呢?

(3)教师小结:炎帝和黄帝,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两个帝王,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们勤劳、智慧。我们用“炎黄子孙”来代称我们中华民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为我们是他们的后代而自豪。

3、他们和我们不一样。

鼻子:

眼睛:

头发:

其它:

小结:全世界人口众多,但大致可分为三大种族: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也就是根据肤色来分的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我们中国人是黄色人种。

教师小结:我们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外表特征,这是由于我们的血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的祖先早已把我们烙上了中国印了。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篇三

1、在绘画、制作“小鸟的家”的艺术活动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地进行艺术表现。

2、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教学重点。

通过绘制“小鸟的家”学习如何将画面处理得丰富、具有美感。

教学难点。

结合自然现状,充满想象和创造力地安排画面。

教具准备。

cai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1)提供观察材料,引发思考:

这只小鸟怎么了?

2、谈话引课题。

有谁愿意和老师一块儿帮助小鸟回到自己的家?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

2、小鸟的家在哪里?让我们跟着小鸟一快儿去找他的家,好吗?

提供材料,找到小鸟的家。设问:小鸟的家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出示学生作品)小鸟没有了家,和小鸟生活在一起的其它小动物也没有了家,(出示影片)人类乱砍乱伐、动物们纷纷逃走、森林渐渐消失、洪水、沙尘暴,最后连我们人类都无法生存下去。面对这样的环境,假如你是那只小鸟,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学生回答。那么,我们现在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补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学生作画。

那么小鸟和小动物们它们喜欢在什么环境里安家呢?(为画面处理得丰富、具有美感作铺垫。)。

四、教师巡视。

对出现的问题,老师及时纠正。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对满意的作品投票)学生谈自己作品的绘画意图。

六、表演。

我们现在帮小鸟和其它小动物重建了家园。(出示图片)森林又恢复了生气,动物们开起了狂欢会,让我们戴上头饰跟着音乐一起唱歌、跳舞好吗?(出示音乐)学生和老师带头饰边唱边跳。

七、小结本课。

现在我们的心情和小动物们一样都非常地激动,如果让你来替小动物们说一句它们现在最想说的话,你会说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家都来保护环境,让地球越来越美”。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篇四

1.多媒体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听,引入课题《风来了》。

同学们,你能摸到风吗那你看得见风吗现在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感觉到风吗】。

2.让学生想想,现在你可以怎么来制造风。(用手扇、嘴巴吹)。

1.教师提问,风是怎么形成的?在自然界有哪些种类的风?

2.提问,不同的风跟什么有关系?(天气)不同天气的风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不同季节的风吹过之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春天—温暖,夏天—凉爽,秋—有些凉,冬—冷)。

3.风吹来时物体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一下。

风吹过之后树枝会摇动、湖面上有波纹的时候就知道风从那里经过】。

4、学生和教师一起归纳风来时物体形态的变化。

周围景物的变化:花草树木随风倾斜摆动人物的变化:

(1)人物头部,强调头发的飘动或帽子飞起来。

(2)人物身体,强调衣服的飘动,饰物随风飘扬。

(3)人物的手,捂头或捂住衣服,用力抓住手中的物品。

三、欣赏作品,学习用线条表现风。

1.欣赏画家陈龙、周若兰的作品《阵风》,强化学生记忆。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幅作品,在作品中是大风还是小风】(大风)。

大风来临,作品中的人和物体变成什么样了呢谁愿意来说说】。

(风把帽子吹掉了,头巾被风吹的飘起来了,人都是抱着头往前走,衣服飘起来了。沙被吹起来了)。

2.欣赏教材,学习用线条表现风的感觉。

(1)线条来表现风的飘动、旋转、迅疾和方向;。

(2)通过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

四、尝试画风。

1.出示书本上的几幅画,让学生说说在微风、大风时,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

2.请学生选择其中一幅进行练习,体现出风来时方向的变化。

3.出示学生的作品,请学生观察作品中物体发生的变化,及出现的错误。

4.欣赏图片学生作品,体验风来时不同表现形式。

第二课时。

五、作业要求及指导表现。

1.作画要求:

(1)大胆的表现对风的感受。

(2)使画面中的人和物在风的作用下体现方向的一致性。

(3)不必画太大的场景,以免影响作品的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

六、交流评析。

说风:学生作品赏析。

1、学生自评: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来了的?

2、学生互评:你认为哪幅作品较好的表现了风?为什么?

3、教师总结。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作业做简单评述。

在咱们的身边随处可见美好的事物,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的世界将越来越美好!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篇五

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出示课题)。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篇六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一】(共享)。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篇七

1、欣赏范作师:在我们学习制作橡皮泥贴画前先来欣赏几幅贴画作品。出示范作,并结合课本的范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让学生了解橡皮泥贴画的材料特点,从构图、用色、造型、内容让学生了解每幅画的特色。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在讨论观察中发现橡皮泥贴画的技法——压、割、戳等多种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让橡皮泥贴画更丰富美丽。

2、教师示范制作并讲解贴画制作的步骤: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橡皮泥贴画《小帆船》,并归纳出贴画的步骤:(1)橡皮泥贴画的构图设计(以向日葵为例,指出构图要考虑到画面安排、作品大小。)(2)橡皮泥贴画的色彩搭配。(3)橡皮泥贴画的造型设计。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篇八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深入认识国旗,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懂得升国旗的基本礼仪,能在升国旗时自觉遵守升国旗时的行为规范。3、通过情境体验,激发学生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国旗升起的地方(时刻)的图片。2、待涂色的国旗。

3、多媒体课件。有关音像材料。教学过程:

一、认识国旗,了解含义。

1、(出示一面国旗)这是什么?认识吗?都认识了,那么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国旗的样子吗,看谁介绍得最全面最具体?(课件随机放大国旗各部分。)。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补充讲解。(学生熟知的可略讲,学生不知道的可详讲并加以补充。)重点点明: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个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能不红吗?五星红旗红色由一颗大星和四颗小星组成。五颗星都是黄色的。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小星代表全国人民。四颗小星的五个角都有一个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象征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

4、你们知道第一面国旗是什么时候由谁升起的吗?

5、观看开国大典录象片段,请学生看后回答。小结: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按动电钮,升起了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从那一刻开始,五星红旗始终飘扬在祖国大地上。

6、关于国旗的知识你们还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例如国旗是谁设计的?教师不必过多讲解、介绍,可引导学生课外去收集有关信息。)。

7、除了在学校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国旗升起?(小组交流收集的图片。)。

9、教师小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它代表了我们的国家,爱祖国就要爱国旗,爱国旗就是爱祖国的表现。

10、让学生说说当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心情是怎样的?

12、教师小结:他们都热爱国旗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激动、自豪。

二、升国旗,遵守礼仪。

1、刚才我们看到了大人们在升国旗时都很尊敬国旗,那么你在升国旗时是怎么做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发言。)。

2、教师加以总结提出要求。

3、小评判(课本31页)他们做得对吗?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4、集体读读回音壁里的话。

5、行为规范训练(模拟升国旗仪式)逐个检查敬礼姿势,请标准的学生示范,

6、评选小标兵。

7、除了遵守升旗的礼仪我们还应该怎样来尊敬国旗、爱护国旗?(小组讨论,各想出一条做法。)。

8、集体交流讨论的结果。

9、听尊敬国旗的小故事,说说听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多种对话形式展开教学,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教材对话,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画国旗,表达热爱。

1、给国旗涂上颜色,比比谁涂得认真、漂亮。

2、知识竞赛,(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巩固对国旗的认识。)。

3、课堂小结。

4、欣赏歌曲《红旗》结束教学。

课后作业:小调查,向父母、亲人了解他们看到国旗升起时的心情,做好记录,利用晨会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国徽,知道国徽的含义。知道国徽、国歌和国旗一样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学会唱国歌,能在升国旗做到高唱国歌。

3、能尊敬爱护国旗、国徽。

教学重点:认识国徽,知道国徽的含义。

教学难点:知道国徽、国歌和国旗一样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关于国歌的小资料。

2、师生共同收集印有国徽的剪报。

教学过程:

一、高唱国歌,巩固礼仪。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升国旗时要遵守的礼仪,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做得怎样?

2、升国旗,纠正礼仪。

3、知道刚才升国旗时伴奏的曲子叫什么吗?(国歌)。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国歌的知识?(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5、教师小结补充介绍国歌的原名词曲作者,背景等。

6、播放国歌,让学生认真倾听,边听边联想:听着国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7、配合国歌播放一些战士浴血奋战的画面。

8、出示国歌歌词,让学生大胆提出疑问,教师穿插介绍国歌产生的背景。

9、读读歌词,练习唱国歌。

10、小结:国歌总是在升国旗的同时响起,她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二、认识国徽,了解国徽。

1、出示放大的国徽,她的名字叫什么?

2.课件演示国徽的各部分,让学生看着画面说说国徽由哪几部分组成?

3、猜猜国徽的每个部分代表什么含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补充纠正。

4、提问: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国徽呢?(学生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

5、小结:天安门城楼上有国徽,人民大会堂有国徽,国务院、外交部有国徽,民警帽子上有国徽,人民币上有国徽。

6、讨论:你觉得这些都是怎样的地方?为什么这些地方都有国徽?

7、小结:国徽和国旗一样代表着国家,爱国徽同样是爱祖国的表现。

三、知识竞赛,巩固所学。

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代表抽签回答问题。答对的奖一面小国旗。

3、把你知道的关于国旗、国歌、国徽的知识写在纸上,再利用收集的图片资料小组合作进行编报比赛。

4、作品展示。

5、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国歌、国徽,知道了国徽、国歌和国旗一样是代表国家的。热爱祖国就要热爱国旗、国歌、国徽。

课后延伸:唱国歌比赛,比一比哪些小朋友唱得正确,响亮。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篇九

一、组织教学:

二、教授新课:

1、导入:

看书中的作品图片,相互讨论: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

2、新授:

师介绍风车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作业要求:请用你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会转动的小玩具,并用画、剪贴等方法进行简单的装饰。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将自己做到的玩具进行实验,比比谁的玩具转得久,转得快,转得稳。

五、拓展:回家去寻找更多会转的玩具,请家长一起研究玩具会转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

会转的玩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