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5:42:03 页码:13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优秀8篇)
2023-11-11 05:42:03    小编:zdfb

自然景观是人们与大自然相互交融的载体,它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灵感。总结中要突出重点,同时也要注意平衡各方面的内容。如果你正为写总结而犯愁,不妨看看下面这些总结范文,也许可以解决你的困惑。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篇一

一、填空。

1、32平方米=()公顷4.06吨=()吨()千克。

50克=()千克305平方米=()平方分米。

2、一个数由4个十,6个十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3、5.04扩大到它的()倍是5040,把72缩小到它的()是0.72。

4、2003年我国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是()亿人。

5、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用6分钟,如果锯成5段要用()分钟。

二、判断。

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102×56=100×56+2。()。

3、5.40和5.4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4、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70°的角,看到的角是700°。()。

三、计算。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验算:验算:验算:。

2、用小数计算。

5千米720米-2千米40米10千克-4千克800克4米35厘米+5米70厘米。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动手操作。

3、画一个边长4cm的正三角形,并作出它的一条高。

四、解决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篇二

一、试题分析。

本次四年级数学期末试题,命题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新理念。整个试题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我认为:“衡量一套试题优劣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试题是否涵盖了教材所有方方面面的主要内容,是否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次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难易适度。

二、学生答题分析。

这份试卷难易适中,从题量和时间安排上来说题量稍有点大.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本试卷基本上能够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判断题:本题量不大,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概念的灵活应用,如:“xx”和“2x”一词学生就混淆了,很多学生不判断错了。

4、选择题:本题是考查学生角的理解,但学生粗心角与三角形的概念混淆。

4、舒适计算: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及单位换算的能力,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养成认真审题等良好习惯。从测试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才计算(不能正确地应用进率),还有个别学生在计算时抄错数字导致错误。

5、怎样用简便就怎样计算。这道题是应用小数的形式出示的,由于学生在计算时都粗心大意,小数点没有对齐就计算,大都数学生计算做错。

6、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思考与建议。

从本次测试的卷面答题来看,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悟理解、去掌握数学知识。教学中要多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取学习素材,让学生真正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机能,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自发的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通过学生自己操作、思考把死的书本知识变为活学活用的数学知识。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本册所学知识掌握较好,能准确地进行计算,能独立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过本次测试也暴露出少数学生平常学得不踏实、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同时还暴露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习惯以及读题的习惯和能力都有待加强。在下期的教学中,我将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篇三

本班学生37人,考试人数37人。本次考试成绩90分以上18人,80-89分12人,70-79分2人,60-69分1人,不及格4人,总分3016.5分,平均分81.5分,及格人数33人,及格率89.1%,优秀人数28人,优秀率76%。本次成绩比较理想,还需继续进步。

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注意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本卷共设10道填空题,其中前8道题都是基础题,第6、7、8、10题的灵活性就较强。因此,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但第9、10小题失分较多。这两个小题是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判断题有助于考查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缜密性。从学生的答题来看,学生在判断题、选择题所含的几点知识方面都还完成得不错。

学生没有出现太多的错误,正确率比较高。

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会看折线统计图,但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个别学生粗心,计算有误。

(2)此操作题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很有好处,正确率较高,只是个别学生漏写度数。

这道题得分比较高,但是也有少量学生在验算时和将乘积相加时出错,这反映了学生计算品质还有待于提高。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学以致用的思想一直是新课标的精髓。应该说本试卷中的5道题都不难,主要体现在两步应用上。其中表现形式有图片式、文字式两种。正确率较高。其中第四题有错误,不认真审题。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注意把教学内容内化成学生语言,让学生明白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差距。加强数学语言的理解训练,在课堂上适时把学生用语言表述的变化规律加以提炼,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数学结论的.能力。

针对学生计算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合理安排有关计算的练习,平时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抓住学生在计算小数的乘除法时的典型错误,重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在练习、纠错中理解算法,正确计算。同时,在练习时精选习题,形式多样,把计算灵活运用与解决问题、填空、选择等题目中,避免单独计算练习的枯燥,也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篇四

试题主要由计算、填空、选择、判断、操作、解决问题这几大类。这试题题型多、考查角度灵活。

填空题注重数学概念检测,对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考核到位。试题对小学数学识体系的把握是相当精当的。计算题该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运算规律和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熟练应用知识的同时,体现学生数学思维的精度、广度、深度。 “解决实际问,该题贴近身边生活现象,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情境展示数学,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渗透“数学建模思想”。题目给考生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使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近了,感觉亲了,接受、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

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是本次测试失分的主要原因。由于一大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正确率,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够准确的弊病。

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仔细分析题目,对算式意义的不理解都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因素。分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老师,平时上课比较死板,学生接受新知识时缺少思维的碰撞,课后虽然做了相当多的练习,但对概念以及算式意义的理解都浮于表面,很容易就掉入出题人设下的陷阱。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识与课改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把训练学生的独立审题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同时要培养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检查习惯。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篇五

这次期末考试,我班整体情况不错,我们班有38人参加考试,参考率100%,其中90分以上的24人,80分以上的8人。70分以上的5人,不及格1人,最高分99分,最低分13分,总分3340分,平均分87.9分,优秀生27人,优秀率71%,合格率97%。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高,优秀生答出了自己的水平,个别学生还存在马虎、做完题不认真检查的现象。本班的学困生进步很大,大部分考了70分以上,但有1个学生情况比较特殊,我想尽了办法,可她的成绩依旧。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整体情况不错,卷面清楚工整。解决问题答题情况比较理想。在填空、判断和选择题等题目中有的学生审题不清致使丢分。部分同学答题马虎,在计算和口算题中丢分,特别是在做题过程中有几个同学抄错数致使丢分。

考试不仅是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是检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机会。从学生答卷中感觉到大部分学生的做题习惯很好,但有一部分学生习惯没养成,心情浮躁,不谦虚,不会检查试卷,做完了就不管了,有好几个学生由于看错数字而失分。

1、今后采取“抓俩头,促中间”的.原则,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2、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要狠抓基础知识,切实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

3、认真钻研教材,掌握重、难点。

4、关爱学困生的成长,不歧视,不放弃,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5、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继续实行自主探究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篇六

一、认真读题,仔细填空(22分,1~14题每空0.5分,15题每空1分)。

1、0.36里面有()个百分之一,化成分数是()。

2、红气球是气球总数的,这是把()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份,红气球占()份。

3、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4、在工程上,1m3的沙石、土等均简称为()。

5、===12()=()(填小数)。

6、12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一袋饼干2千克,吃了这袋饼干的,还剩下这袋饼干的(),若吃了千克,还剩下()千克。

8、在,,,,0.625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和()相等。

9、3是()分数,读作()。

10、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锯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木条占全长的()。

11、一组数据12,14,12,12,16,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用()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更合适。

12、两个质数的和是20,积是9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和()。

1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

1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家客厅占地面积约50()学校旗杆高约15()。

一块橡皮擦的体积约8()汽车油箱容积约24()。

15、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是6dm,宽是5dm,高是3dm,它的棱长总和是()dm,占地面积是()dm2,表面积是()dm2,体积是()dm3。

二、仔细推敲,认真诊断,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3、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大。()。

4、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5、大于小于的分数不存在。()。

6、一个物体的容积等于它的体积。()。

7、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8、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9、把一根绳子分成4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

10、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14分)。

1、有10个玻璃珠,其中一个略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次才能保证找到它。

a、2b、3c、4。

2、小刚和小明做同样的作业,小刚用了小时,小明用了小时,做得快的是()。

a、小刚b、小明c、一样快。

3、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绳子相比较()。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一样长。

4、把60升水倒入一个棱长为5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分米。

a、2b、2.4c、12。

5、旋转和平移都只是改变了图形的()。

a、形状b、大小c、位置。

6、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a、9b、18c、27。

7、为了清楚地反映遂宁和成都两地每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a、单式折线b、复式折线c、复式条形。

8、一个数,它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

a、6b、12c、144。

四、活用知识,解决问题(20分,每小题各4分)。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篇七

一、仔细想,认真填。

1、(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2)、0.28里有()个0.01,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元。

(3)、160度角比平角少()度。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5)、9.0968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7)、丁丁和东东用玩具小人摆了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13个。最外层一共有()个玩具小人,整个方阵一共有()个玩具小人。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度,五边形()度。

2、填空。

(1).由5个1,6个十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2).把8.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所得数比原数减少了()。

(3).长春在北京东偏北约350方向上,北京在长春()偏(),约()的方向上。

二、慎重选择,对号入座。

1、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a、20.9b、20.09c、2.9。

2、4.03扩大到100倍是()。

a、0.043b、403c、40.3。

3、两个()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b、面积相等c、完全一样。

4、0.72等于()。

a、0.720b、7.2c、721000。

5、80.614读作()。

a、八十点六百一十四b、八零点六一四。

c、八十点六一四。

三、认真推敲,做好裁判。请你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用三根分别长13厘米、20厘米和6厘米的小木棒,头尾相连,一定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3、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

4一条直线就是平角。()。

四、细心计算,耐心检查。

1.直接写出得数。

0.97-0.09=12.8-9.86=17.05-4.58=9800254=。

3.5+0.6=5-0.15=4.35+5.36=9966+66=。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6(254)(2.8+7.2)+(5.31+4.69)。

3、请用递等式计算。

86.7-(14.3-3.8)60-(12.87+0.75)95.6-(26.3-8.3)。

五、认真阅题,仔细答题。

1.在第一个学期,四e班同学把卖废品所得的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名称废纸易垃罐塑料瓶。

收入(元)47.7525.268.4。

(1)、四e班卖废纸的钱比塑料瓶少多少元?

(2)、四e班卖废纸和易垃罐的总钱数比塑料瓶多多少元?

(3)、四e班一共给希望工程捐了多少钱?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篇八

一、想的方面:

要想让学生想得合理,真正理解题的意思,并能完整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离不开多方面的综合习惯的支持,因此,教师平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习惯:

1.仔细观察的习惯。通过课堂上仔细观察情境图、操作的过程,发展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敢于提问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耻下问,随时表扬那些敢于、善于提问题的同学。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解答。课堂上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二、看和写的方面:

学生在读题和做练习中看错数字、写错数字的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比较普遍。计算简单,学生并非不会,而是马虎、不认真所致。怎样才能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呢?我感觉“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训练她的方法非常有效,每次限时一分钟内完成抄电话号码的训练,左手指,右手抄,抄完后对照,家长做记录。每天十分钟左右的训练。

三、听讲方面:

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最会倾听的人,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还要从几个方面来抓。

四、注意力方面:

针对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教师应从课堂教学设计着手,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将数学活动与游戏、童话有机结合起来,时不时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再加上老师适时的表扬、鼓励与肯定,调动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渴望成功的想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