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1:14:38 页码:13
最新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优质10篇)
2023-11-23 11:14:38    小编:zdfb

计划还能够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一个好的计划应该有备案和追踪的机制。制定计划是一个实践性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实例和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篇一

提要最近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诸如“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公务员热”等就业问题,这些问题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本文从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角度,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出发,分析了现今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并从劳动者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选择入手,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劳动者选择生命周期理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更多的是由劳动者本人的行为决定,劳动者在衡量成本和收益之后,做出选择,包括是否选择工作,以及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

劳动者如选择教育,此时其身份是纯消费者和为未来投资教育的投资者,劳动者如选择职业,赚取报酬,其身份为消费者和储蓄者,为当期生活与未来生活做储备。

劳动者在当时当地所做出的选择,无不是比较当期成本、当期收益,未来成本、未来收益后的选择。

劳动者的选择会受到其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所影响。

一、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借鉴。

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弗里德曼(an)提出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这两种理论都有一个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微观经济理论,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两种假说的前提为: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上述两种假说都体现了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有几点是相同的:第一,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第二,一次性暂时收入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第三,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

而两者的区别在于,生命周期假说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的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高鸿业,)。

人在社会上有多种角色,因经济学中研究的偏重方向不一样,人既可以是消费者又可以是劳动者,成为消费者的前提必先成为劳动者,劳动者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做出各种选择,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选择教育的方向和内容,选择工作的类型和职业方向。

本文认为人作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类似于生命周期假设和永久收入假设中消费者的选择,类比之后,本文认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劳动者选择不只同当期选择时的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有关,他的选择会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并以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作为其决策的依据。

第二,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对教育和工作的选择与其年龄阶段有很高的相关性,理性劳动者通常会选择在合适的年龄进行合适的选择,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比较固定,即接受小学至大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相对固定的。

除接受教育的其他阶段,劳动者选择工作,其工作的时间包括工作、寻找工作以及失业的时间。

第三,由于劳动者做选择时,会站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考虑,以整个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所有劳动者当期选择也受其对未来预期的影响。

“尽管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未来的收益不如等量的当前收益更有价值,但是心理学家用看重当前(pre―sent—oriented)以此来描述那些对未来的事情或结果不是非常在意的人。看重当前者就是指那些用很高的贴现率(r)来对未来的收益加以折现的人。”(伊兰伯格,史密斯,)看重当前和看重未来预期的劳动者都会以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为前提,所不同的是其贴现率不同。

第四,劳动者生命周期的两个重要的选择,教育与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具有替代效应。

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生存和工作的的总时间是确定的,按60岁退休计,劳动者将在这60年中去分配其教育与工作的时间,选择受教育必定会损失工作的时间,反之亦然,所以教育与工作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第五,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有三种身份的共存和转变,这三种身份分别是消费者,储蓄者和投资者。

劳动者的消费是现期的支出,包括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储蓄来源于现期收入,为未来考虑而作的储备,未来可以得到确定收益;投资来源于现期收入,也是为未来考虑做的决定,未来得到的收益不确定。

教育属于投资,接受教育的预期不一定与未来的真实情况相符合。

第六,短期社会的教育与职业变动引起劳动者选择时的教育与就业方向变动较小,劳动者将会受长期变动趋势的影响。

二、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应用。

在我国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包括: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大专(大学专科)、大本(大学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照目前看来,由于义务教育的年龄段限制,且初中毕业者选择相对较多,中国劳动者生命周期中第一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初中毕业时(约15―16岁),初中毕业后有三种选择,即第一,直接工作,第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

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第三,继续上高中,为日后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

劳动者第二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高中毕业时(约18―19岁),高中毕业后有两种选择,即第一,工作;第二,参加高考,高考分流后,选择读大专/高职,或读大学本科。

在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这两个选择时段中,劳动者的选择不仅决定了自身未来的发展前途,当无数劳动者的选择具有相同的指向性时,其职业选择也集合为了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

现今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相关原因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本文认为从劳动力供给方面出发,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这些问题与劳动者生命周期的选择有关,这两个时段的选择将决定劳动者未来生命周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本文将讨论在劳动者做出选择时,是什么影响劳动者的选择,以及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如何基于对未来的预期而在现期做出选择。

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时,劳动者如选择投资教育,则是纯消费者,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的,要继续学业,教育和生活的费用由父母负担,劳动者的选择是自身和父母所组成家庭的联合决策所决定的。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在基础。

设施建设,劳动者收入、消费方面,城市和农村都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收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劳动者在进行生命周期的教育和就业选择时,面临的自身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将直接导致其选择的不同。

(一)关于农村居民的选择。

据统计,农村人口从90年代起虽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一直比城镇人口高,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4%(注1)。

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上。

而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

农村大学生比例三十年来下降一半(数据来源:广州日报,—01—23)。

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上世纪80年代,占全国总人口八成的农村人口拥有占当时全国大学生总数三成以上的农村大学生,而到了20,占全国人口近六成的农村人口只拥有占全国大学生总数不到两成的农村大学生。

按比例来说,农村大学生数量下降的比例快于农村人口下降的比例。

是什么让农村大学生数量下降了呢?

如图1所示,16岁是初中毕业生的年龄,如选择读高中,考大学是其最终选择,22岁大学毕业,其间有六年的时间,选择读大学后,其成本包括六年间放弃的工资性报酬以及生活费、学费。

这六年中劳动者是纯消费者,其与父母的家庭为劳动者共同进行教育投资。

而教育投资的费用来源于其家庭中父母当期收入和之前的储蓄,如教育投资的费用等于或大于此家庭中的收入和储蓄,此家庭将负债,生活肯定会难以为继,基于对未来劳动者受高等教育后整个生命周期中收入的起点和增速较高,此家庭会选择负债进行教育投资。

但目前的问题如图一所示,工资性报酬流b代表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a代表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c代表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待遇出现趋同趋势(注2))。

从图1可以看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选择读大学的成本没变,某种程度讲可能是增加的,而总收益确在下降,由之前的收益1与收益2之和降到了现在的收益2,这意味着现今一个农村家庭为孩子受高等教育所进行的投资,与以往相比,劳动者会在生命周期中用更长的时间去偿还,这会使家庭所承受负担加重,其心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以上分析显示农村居民选择读大学的比例下降了,他们一般会接受收益较小,负担较轻的选择,义务教育之后即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

统计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二)关于城镇居民的选择。

自开始的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自开始呈下降趋势,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

研究表明,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年1月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

农村大学生比例的降低,城镇大学生比例相应升高,为什么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城镇居民的适龄劳动者中选择大学及以上教育的也越来越多。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7月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网,对1718名公众的在线调查显示,80。1%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明显的学历门槛。

求职招聘、评定职称和职位晋升,成为学历门槛最明显三大领域。

在上市公司中,公司高管是高收入人群,统计数据显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占到了七成以上,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注3)。

劳动者对高学历的预期是有根据的,高学历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晋升的机会更多,更有可能得到更高的边际收益。

如图1所示,相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城镇家庭的整体收入较高,投资教育对家庭负担较轻,虽然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如之前,但在职业生涯中,投资高等教育比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的边际收益会越来越高。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分析,城镇居民在投资教育的负担相对较轻的情况下,出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会更多的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三)关于“民工荒”、“公务员热”问题的生命周期分析。

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民工荒”、“公务员热”与劳动者对工作的稳定性诉求与未来工作能力下降后能享受到的福利政策相关。

“民工荒”并不是劳动力供求市场中静态的供不应求,从劳动者的角度讲,未进行进一步的高等教育投资,导致其职业生涯中连续的工资性报酬的增长率较低,而且职位升迁的机会不多,加之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较小,农民工的工作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在有工作能力期间,选择其当期收益最大的工作。

农民工的这种工作不稳定也导致了其选择的随机性更大和其选择的稳定性更低,受当前政策和经济环境影响也更大。

当政府取消农业税,农民的农业性收入提高后,当农民有了一定积累可以自己创业时,即当农民有了多种选择可以维持生存和生活时,企业的不稳定工作和低社会保障功能对他们来说吸引力自然就降低了。

“公务员热”中报考公务员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及以上学历,最近几年,政府为提高公务员素质,学历在职务晋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公务员在职业生涯中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退休后享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养老保险。

在生命周期中的工作和退休阶段,公务员这个职业对高学历劳动者都很有吸引力。

三、从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的政策建议。

在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中,每个劳动者及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决定其选择的,即每个劳动者及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教育和职业决策都反映了该劳动者及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效用最大化的企图。

劳动者的整个生命周期由受教育、工作与退休三个连续的阶段组成,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使本阶段达到理想状态,此阶段理想状态为下一阶段的开始做最佳的准备,并以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为目的,其受教育阶段为消费和投资教育阶段,工作阶段为消费和为未来储蓄阶段,退休阶段为纯消费阶段。

国家政策的制定不应只具有短期有效性,应根据劳动者的生命周期选择更有针对性和连续性。

第一,要缩小城乡差距,在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在接受教育的阶段,使农村人口能获得更加平等的机会,首先应加快城镇化进程,让进城的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险,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收入用于自身的发展和后代的教育。

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更多进城农民工的后代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可以更多样化,渐渐摆脱单一的打工的局面。

第二,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趋势,国家应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让更多的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用武之地。

第三,让学历具有更加完备的信号功能,学历成为真正具有代表劳动者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资格证书。

第四,让每个劳动者在职业岗位上都能预见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晋升的机会,让就业体系成为良性循环的体系,如果让大量劳动者随时处于不稳定的就业状态下,即低学历低技能低保障劳动者的存在,很容易在某一阶段爆发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第五,中国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生存和生活不只依靠国家的对他们的医疗保险盒社会保险,最重要的是能让这部分人口在工作阶段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国家经济的增长积累合理的财富,国家应在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健全投资市场上下功夫,特别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上市公司占据国家优质资源,具有长期增长稳定,收益率高的特点,应拿出更多的财富在二级市场上与投资者分享,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注释:

1、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三个以上居住在城镇,农村人口比重已经从二十年前的80%以上减少到不足70%。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农村人口仍占56%。

2、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

3、《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指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71.85%,其中受过本科教育的高管占总人数39.3%,拥有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历的高管则分别占总人数的25.43%、7.13%。

《中国证券报》公布的一份关于中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的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硕士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大学学历段高,平均在1.28万元到1.4万元人民币,大学与大专学历的月薪差距不明显。

在1.13―1.3万元人民币之间。

除董事会外,学士学历与专业文凭以下学历人员的月薪也有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篇二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文化正在发生快速的变化。作为计划生育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官兵在观念、理想、追求、价值观和综合素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权益意识、隐私意识都不断增强。这就要求计划生育干部必须适应工作对象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随着部队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计划生育工作量在加大,工作难度也在加大,在人员、经费都不可能有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充分调动计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做好军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

一、加大知识厚度,尽快提高能力素质。

计划生育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这也为计生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发展,知识更新,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太多,要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加强学习、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是唯一的途径。

(一)要在学好理论上增加深度。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没有政治上的坚定,更没有实际工作中的方向。理论水平的高度决定了工作层次的高度,有些干部工作一直在低层次徘徊,固然有其他原因,但理论素养低恐怕是主要的症结。因此在学习中不能满足于读了、听了、写了;也不能满足于主要观点知道了、主要精神了解了、主要内容熟悉了;更不能现学现用、拿来主义、照抄照搬、不求甚解。作为计生干部要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学好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学好党中央关于计生工作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学以致用,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好工作的方向,打牢坚定信念的政治基础,做好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二)要在学好业务上增加精度。

当前个别计生干部在学习上有一种自满情绪,感到知识不多有文凭,水平不高能应付,干得顺手,不需要也不用劳心费力地学。计生工作政策性、专业性比较强,必须把岗位当成学习的平台。掌握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就要下功夫真学、勤学、苦学,做到精而又精,专而又专。只有成为计生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在本职工作中游刃有余,对上能参善谋,对下能指导、会管理。

(三)要在学好相关知识上增加广度。

作为一项涉及多个相关学科的边缘性工作,不能仅仅就计生工作而学计划生育,还要多学一些哲学、经济、历史、社会、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工作思路,提升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等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广大计生干部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学习型党组织发展的要求。学习的过程也是思考工作、提高能力的过程。要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梳理出开展工作的思路,总结出指导工作的规律,探索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章法,真正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体现出学习成果来。

二、用极少的人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能由于受编制体制的限制,部队各级计生办配备人员少,特别是在预备役部队中大都是兼职,尽管各级都为此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但人少事多的矛盾仍非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用“乘法”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计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有的放矢,不搞“瞎忙活”。

要做到有的放矢,不搞“瞎忙活”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它贯穿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吃透上头的,摸清下边的,了解外头的,形成自己的”,才能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提高有效性。加强调查研究应做到“三个一”:强化一种观念。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研究权,更没有建议权。调查本身就是研究.没有深入的调查,没有掌握真实的情况,就别急于在那里空研究。加大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搞空对空,没有实际意义。倡导一种作风。即依靠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如今是信息社会,了解情况,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但是否通过亲自体会得来,感受和认识不一样,千万不能因为有了更多的信息渠道,特别是高科技手段,而偏废了“亲历亲为”。学会一种方法。即真正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同是“下去了”,有的同志获取了符合实际的真知灼见,有的头脑里依然空空如也。主要原因就是,前者真正尊重实际,老老实实地感受实践的脉动,吮吸生活的醇香,听到了基层的心声和呼声。而后者虽然人下去了,但脑子没下去,身入心不入。

(二)快速反应,“不喝功夫茶”。

有位名人说过:以往的哲学是“大吃小”,今天的哲学是“快吃慢”。因此,计生干部要养成一种好作风,就是凡事要讲求一个“快”字。面对上级任务,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立马行动起来,干起来,不拖拉,不搁置。但有些干部却不是这样,总也急不起来,“火不烧着屁股不动”,快不起来,懒懒散散,遇事不是磨蹭就是“踢皮球”。比尔〃盖茨说过这样的话:“过去只有适者能够生存,今天只有最快处理完事务的人能够生存”。干工作老是慢半拍,再好的机会也丧失掉了。战时就更明显了,时间就是生命,拖拖拉拉就要付出血的代价。当然我们讲快,并不是毛毛糙糙,只讲速度,不讲质量,而是要快中求稳,稳中有快。笔者认为,对工作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快干慢干都要干,不如选择快干;早干晚干都得干,不如选择早干;干好干孬都是于,不如选择干好。

(三)日事日毕,不搞“愚公移山”。

日事日毕,是著名的海尔管理模式。就是指对当天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在当天查清原因、分清责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决不拖到明天,防止问题积累。计生干部要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就是对交办的事辨开分清,哪些需要马上办的,哪些可以缓办的,心中要有个“时间表”,当天能干完的事情当天干完,不拖不欠。每天下班之前要进行一次“清算”,看看这一天哪些事情干完了,完成的质量如何,哪些事情还没有干完,如果是时效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干完,该加班就得加班,确保任务完成的又快又好。

(四)改革创新,不能“偷懒睡大觉”。

一位企业家在谈到创新时的感受:我们不敢不创新,因为“创新就是企业的饭碗”,我们绝不敢有“睡大觉”的想法,睡上一觉起来天都变了。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个相对全新的事业,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能够帮助我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应付一般性工作。但是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坚持改革创新,计划生育工作就会缺少活力和发展后劲,就会停滞不前,就难以真正上台阶上水平。要谋求持续发展、长远发展、快速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打破习惯思维定律,想他人之不敢想,谋他人之不敢谋,为他人之不敢为,如此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通过明确分工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局面。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的性质决定了单靠一个部门是难以完成任务的。因此,计划生育干部必须具备协调的能力,运用“除法”的方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具体任务有三层:一是协调决策层。给党委和领导提供情况,提出建议,促使其高度重视认真抓。二是协调执行层。协调各有关部门按照统一部署,抓好所承担任务的落实。三是协调好机关和基层的关系。使总端到末端,能顺畅运转,使基层能更好地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工作。协调是一种艺术,一种能力,协调到位了,系统才能有效运转,工作才能落实到位。

(一)要统筹谋划好。

要及时掌握领导的工作动态和下一步的工作动向,提早筹划,科学安排,防止盲目和被动。比如根据全年的工作安排,看一看哪些会议需要领导参加,哪些活动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领导拍板解决,都要心中有数。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不可不分轻重缓急。什么活动都让领导参加。领导的工作千头万绪,闲的时间不多,有个比喻很确切:部队的工作就像一条条线,领导就是针鼻,哪一条线都要从这里过一下,因此,要针对开展活动的需要,该领导参加的就建议领导参加,该哪级领导参加的就争取让哪级参加。

(二)把“参谋助手”当好。

计生干部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助手”,遇事要拿出主意和办法来。具体讲是做好“三加两减”的工作,就是加长首长的手,加大首长的脑,加亮首长的眼,减少首长的工作量,减少首长的工作误差。说到底也就是“参”的有分量,“谋”的有质量。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先思考,不听风就是雨,先问几个为什么,做到没有根据的话不说,没有思考的意见不讲,没有论证好的方案不提,没有把握的事情不办。尤其要注意细节,把每一个小环节,小阶段,小侧面都考虑得周全细致,千万不能养成做事粗枝大叶,得过且过,满不在乎的习惯和做法。

(三)把服务保障好。

任务分解后,计生干部不能“一推二六五”就撒手不管了。而是要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平时,要经常请示汇报,交流沟通情况。每进行一项重大活动,需要几个部门参加时,都要提前提出活动方案,征求各部门意见,避免与各部门的业务工作“撞车”。凡是上级有关文件或会议精神与各部门有关的、以及各阶段的活动需要各部门参加的,都要及时与各有关部门打招呼,通报信息,研究问题,使各部门做到: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尽力做,“结合部”的工作主动做,棘手的工作协力做,形成齐心协力,同抓共管的局面。

参考文献:栾世强.提高战区计划生育干部素质的几点思考.实用医药杂志,2008(9)刘会成,刘保生.稳定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几点思考.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张维庆.建设高素质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人口传媒,2004(1)。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篇三

论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对策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重。因此,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保险市场状况及其走势,对规范中国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挖掘中国保险市场潜力的对策。

一、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持续增长,但产寿险增长不同。

(1)保费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并且已经进入稳步增长时期。自1980年至,保费收入从4.6亿元增加到1393.2亿元,年平均增长35.1%,远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9.7%的增长速度;保费收入为1595.9亿元,增长率为14.5%,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保险业务恢复晚、起点低。

(2)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快于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19的521.1亿元,年平均增长28.3%;1982年中国恢复了人身保险业务,当期的保费收入为0.016亿元,年为872.1亿元,年平均增长97.71%。

2.险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自保费收入从财产保险业务为主,转向人身保险业务为主,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保费收入的比重从的58.27%,降为19的44.67%,直至1999年的37.4%。其原因是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导致了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大量增加。同时,产寿险各自内部结构不同,在中资寿险公司中,寿险业务占其业务的89.12%,在寿险业务中,投资型险种增加,如万能寿险、投资连结保险、分红寿险。在财产保险业务中,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占绝大部分。在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中,1987年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过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成为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其后逐步增加;年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55.33%;、1999年分别占56%。有些地区的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比重更高,如北京1999年将近70%。

3.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明显提高,但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仍然较低,说明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力较大。中国的保险密度从1980年的0.48元增加到20的127.7元,保险深度则从0.1%增加到1.8%,但是国民保障程度和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均较低。

4.保险公司数量明显增加,但仍然属于垄断型市场。中国自恢复国内财产保险业务,至1985年全国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保险公司,1986年成立了新疆兵团保险公司打破了独家垄断的局面。至年4月底,保险公司发展到28家,其中,国有独资公司4家、股份有限公司9家、中外合资和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15家。相应地,市场占有率由1985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垄断变为1997年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4.7%、36%;平保为13.75%;太保为12.02%,其余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仅仅3.53%。这说明多主体的市场格局虽然基本形成,但仍属于垄断型市场。

5.保险展业逐步以保险代理人为主。自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展业渠道最初是保险公司直接展业。该方式展业成本高、信息渠道窄导致保险业务量有限。目前代理人展业的保费收入占保费总收入50%多,其中,人身保险业务中通过保险代理人招揽的占60%多。

6.保险中介人逐步增加和规范。中国保险监管部门自1912月以来先后组织了10多次全国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人员有100多万人,使保险代理行为逐步规范化。同时,自1999年首次组织全国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并使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资格考试成为制度。至2000年3月,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1980年以来首批成立的保险代理公司9家、保险经纪公司3家。同时,中国已经有5家保险公估公司。这说明三维一体的保险中介主体基本形成。

7.保险法规与监管制度逐渐建立。自中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法制建设得到了加强,1983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财产保险合同、保险企业、保险代理机构、上海外资保险机构等方面的管理条例或规定,1995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其后,又公布和修订了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司、保险公估人方面的管理规定,从而初步形成了以保险法为核心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同时,1911月18日成立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取代中国人民银行专门监管中国的商业保险,同时,2000年先后在上海、广州、北京、沈阳等地设立了中国保监会的派出机构,加强了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

8.对外开放步骤加快。对外开放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允许外国保险公司进人中国保险市场;另一方面鼓励国内保险公司在国外经营保险业务。1992年美国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到2000年5月,已有中外合资和外资保险公司15家,另有4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1家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正在筹建,已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111家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196家代表处。1999年在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占中国保费总收入的1.3%。9.保险赔付率一般较稳定。中国的保险赔付率一般稳定在56%左右,但产寿险不同。由于寿险属于长期业务,且中国人身保险业务恢复的时间不长,故而这里主要就产险业务的赔付率说明。1997年财产保险的赔付率为56.16%、2000年为51.1%。但不同险种不同。由于机动车辆保险占财产保险的大部分,所以财产保险的赔付率与机动车辆保险的赔付率相近。故而要降低财产保险的赔付率,关键是要降低机动车辆保险的赔付率。

就年中资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来看,财产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为57.25%;而寿险公司的业务大部分是长期业务,恢复寿险业务的时间不长,所以其赔付率为32.28%,从而使整个中资保险公司1998年的赔付率仅仅为42.33%,同时因险种不同而有别。

二、中国保险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1.有效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供给主体少、垄断程度高;保险商品少,且不对路。目前中国拥有保险公司仅仅28家,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占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70%以上,其余公司的份额仅仅20%多,这说明中国保险市场属于垄断型保险市场。由于垄断程度高、缺乏竞争,带来险种少,服务质量受限制。一方面有些保险商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有些保险商品过剩。

保监会批准的保险公估公司尚无一家。这些均限制了保险业的发展。

2.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源于国民保险意识较淡薄、收入水平较低和保险费率偏高。

(1)国民保险意识相对较淡薄。国民保险意识的淡薄原因在于: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在观念上习惯于养儿防老,采用风险自留的方法;二是由于在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在观念上仍然存在对财政的依赖;三是国内保险业务恢复不久,有些国民对保险既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四是有些保险公司或代理人在经营上尚欠规范,外加有些舆论不适当传播,导致了国民对保险的不信任。显然,国民在观念上的偏见以及对保险不了解、不信任、也不想了解的原因,导致国民保险意识较淡薄。

(2)收入水平较低,财务支付能力受限。保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居民收入有限,相对减少了保险需求。

(3)保险价格偏高。保险价格的高低直接会影响保险产品的需求。而中国保险公司由于经验不足、专业人员缺乏,加之成本较高、费率灵活性小、税收负担较重等原因,使费率普遍略高于国际保险市场的费率。根据需求理论,保险商品的需求量也相对会减少。

3.寿险业面临较严重的利差损、财产保险业务增速减缓。自年5月到1999年6月,中国先后7次下调了银行存款利率,银行存款年利率从过去的10.98%下降到2.25%左右(1年期),而保险公司大部分资金用于银行存款,导致保险公司实际利率大大降低,而此前所销售的寿险预定利率较高,如在1997年以前的'预定利率为8.8%,这是根据当时银行存款利率10.98%确定的,而此后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直至目前的2.25%(1年期)。自1998年以来先后对资金运用方面允许同业拆借、购买经过中国保监会批准的买卖中央企业债券、保险资金间接入市,虽然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投资收益,但由于过去的预定利率较高,同时资金运用方式仍然有限,实际利率较低,从而导致了较大的利差损,增加了寿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

自1997年至1999年,中国的财产保险业务增长明显减速,从1996年的15.82%降为1997年的6.28%,不仅低于人身保险业务的85.44%、全部保费业务的40%,而且低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8.8%的水平,并且正在逐步转入低速增长阶段;1998年、1999年分别为2,8%、2.9%,不仅低于同期人身保险业务的24.21%、15%,而且远远低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7.8%、7.1%的速度。这有其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原因。

4.保险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保险业发展也不平衡:上海、深圳、广东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市场供给主体多、需求量大,竞争也激烈;而中西部地区,保险需求量小、保险意识淡薄,其保险业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因而政府一方面加快东部发展,另一方面扶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开发保源。据统计:1997年中国保费收入中,广东的市场份额为第一位(8.32%),其余依次为北京(8.09%)、江苏(7.65%)、山东(7.12%)、上海(7.07%),最低的为西藏(0.04%)。其中,人身保险最为发达的为北京,市场份额为第一位(9.79%),其次为广东(9.63%);财产保险最为发达的为山东,为8.16%,其次为江苏(6.92%)和广东(6.71%)。不过,自1998、1999年,广东的财产保险业务均为第一,其市场份额为8%以上。据统计,1997年保险业最为发达地区的5省市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为38.25%,而保险业落后的贵州、海南、青海、宁夏、西藏5省区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仅仅为2.19%,不及中部地区一个中等省的份额。

5.保险法规尚需完善。虽然中国1995年颁布了《保险法》,其后公布了《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保险纪纪人管理规定》、《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但仍然未形成保险法律法规体系:没有保险法实施细则;管理规定不完备;原有的《保险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内容陈旧,从而使保险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规范保险行为。

6.保险监管有待加强。自中国保监会以来,一方面逐步完善了保险监管组织;另一方面颁布了有关保险监管法规。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保险监管派出机构和人员偏少;机构人员的经验尚待进一步积累;监管制度尤其是信息披露制度尚欠完善;在监管内容上注重市场行为监管过多,对偿付能力监管上尚缺乏完整的考评体系。

7.保险公司素质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不严、竞争力不强。

三、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力与对策。

(一)巨大的保险市场潜力。中国保险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若今后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按比较保守的数据7%、保险深度按2.5%,则按不变价格计算,删4年保费收入应为2877.12亿元;若保险深度按3%计算,则保费收入应为3452.55亿元。同时,估计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增长会加速,若今后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按8%、保险深度按2.5%,则按不变价格计算,保费收入应为3014.49亿元;若保险深度按3%计算,则保费收入应为3614.86亿元。这说明中国保险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东部和西部发展速度不同,随着中国西部开发,西部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地快于东部;但在总量上,仍然以东部为主。同时,产寿险发展的潜力不同。

1.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财产保险业务相应会增长。在未来的中国财产保险市场上,至少存在四大潜力: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责任保险。

在机动车辆保险方面,一则随着入世和交通的改善,个人购车相应增加,机动车辆损失保险的业务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二则随着机动车辆第三者强制责任险的实施,也将增加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业务。

在企财险方面,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产权制度的明晰和企业效益的提高,将增加企业财产保险的需求。

在家财险方面,随着福利制度的改革,个人购房将增加,其保险业务将会增加。

随着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责任保险尤其是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将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当然,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个人购房的增加、个人购车的增加,保证保险业务的规模也会增加,当然,这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随着中国西部的大开发,建筑工程保险和安装工程保险也将得到较快发展。

仍然将呈现较快增长,同时寿险比重将仍然在70%左右。其中,随着保险投资的放松,投资型保险产品,如万能寿险、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保险将更具市场潜力。

(二)培育多主体的保险市场体系。为此,一是应加速培育保险主体,包括有步骤地增设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在保险公司中,不仅发展民族保险业,而且有步骤地发展外资保险公司,形成多主体的竞争型保险市场;二是对现有国有保险公司进行改革,对有条件的国有保险公司应进行股份制改造;三是应当适时发展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逐步形成以股份保险公司为主体、国有保险公司、相互保险公司和保险合作社相结合的多种保险组织形式。

(三)充分发挥保险中介人在保险市场上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中国保险市场上,应充分发挥保险中介人的重要作用。保险中介模式将是以保险代理人为主,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协调发展的模式。

在保险代理人方面,专业代理人应成为中国保险代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大部分兼业代理人将在条件成熟时及时向专业代理人转化;个人代理人的发展应侧重于寿险业务领域。

保险经纪人将在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其业务范围应以财产保险为主,在人身保险业务中主要从事团体险业务。

中国的保险公估人在未来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原因在于:保险公估人较少的现状无法满足保险公司为了减少纠纷、提高信用度,被保险人主张公正的要求。

(四)进一步开放保险业。随着加入wto,中国保险业将进一步有步骤地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本国保险公司到外国开展保险业务;另一方面,外国保险公司将有步骤地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并在险种上和区域上逐步开放。在区域上,应从沿海向内地递进,因为沿海经济发达,有保险发展的基础;在险种上宜先开放财产保险,再逐步开放寿险,同时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中国保险业发展。

(五)完善保险法律和法规制度,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保险法律法规主要做到两点:

一是建立以保险法为核心的配套的法律和法规,形成以保险法为核心,以保险法实施细则和各种保险法规相配套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形成两个层次的保险法律法规:一层次是保险法律,包括:《保险法》、《海商法》海上保险章、《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二层次是保险法规,包括:《保险法实施细则》、《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各种具体法规。为此,应尽快制定《保险法实施细则》等法规细则,形成完整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要着眼于国际保险市场的变化和保险业的未来发展,结合本国的国情,修订《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经营范围、资金运用范围等规定。具体而言,主要修改以下几点:首先,应逐步与国际保险立法惯例相适应,将意外伤害保险和疾病保险(常称第三领域)列入寿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均可经营的业务范围;其次,在保险条款和费率方面,应试行差别条款和费率制度;再次,有步骤地取消法定分保,以分保的税率优惠促进保险公司分保;第四,完善保险投资的监管。其基本思路是:适当放松投资方式、严格控制投资比例,应在目前保险投资的基础上,允许保险公司直接买卖股票、投资不动产、贷款,并规定相应的投资比例,以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第五,对事关国民身体安全的特定职业应实施强制职业责任保险,以保护无辜的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六)完善保险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完善,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1.加强保险监管。鉴于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对保险市场的政府监管宜采用严格监管的形式,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加强保险监管主要体现在监管组织和监管制度方面:从监管组织上看,中国保监会作为中国的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地方保险监管机构的建设,逐步在地方设立其派出机构,并进一步提高其监管人员的素质和监管水平;从监管制度上看,一是应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外、境外先进有效的监管理念与监管手段;二是应加强对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并在条件成熟时,逐步由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监管原则过渡到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原则。

2.完善行业自律。2000年11月1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并通过了同业公约,但有待完善,主要在于:一是要逐步完善中国保险的行业自律组织,如除了已成立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外,还应建立保险代理人协会、保险经纪人协会、保险公估人协会,为行业自律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要制定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各种章程和制度;三是要检查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人的经营行为,并及时纠正其违规行为。

3.规范企业内控。完善保险公司的内控制度是完善保险公司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因而,应按《公司法》中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保险法》的规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保险公司的内控制度,保证保险公司的合法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机制的形成。

(七)加强保险教育与宣传。为此:一是对国民保险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以提高国民保险意识;二是在校大学保险专业教育的强化;三是加强对保险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同时组织保险人员从业资格考试,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

(八)适当减轻保险公司的税收负担,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此,应做到:一要适当减轻中国保险业税收负担,采取按自留保费征收营业税,同时对分保自留保费实行税收优惠的政策。按自留保费作为计征营业税的税基,理由是可避免重复征税和促进分保。二要统一内外资保险企业所得税,实行国民待遇的所得税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九)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融通(bancassurance)。目前在中国部分地区,银行已经代理保险业务,但规模较小,同时主要是人身保险业务。在近期内还会扩大,同时主要是保险代理业务。其原因:一是投保人的需求;二是保险人降低成本;三是投保人对银行的信用度高。

(十)it技术将在保险业应得到迅速应用。目前中国电脑和网络发展非常迅速,相应地,网络在保险业的运用也将较为广泛,主要表现在公司的管理和销售方面。在网上销售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现在无论是寿险还是机动车辆保险,在部分地区均已出现网上交易。但基于国民保险意识和网络的发展状况,网络销售近期发展将较为缓慢。现在it技术主要应用在人寿保险和部分财产保险险种;然而,从长期来看,网上交易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总之,中国保险市场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虽然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存在着巨大潜力的尚待开发的市场。

作者:北京工商大学王绪瑾、中国政法大学费安玲加入时间:-7-7。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篇四

“在商业大潮几乎要把远古的温情与诗意扫荡一空的今天,‘消费者’似乎逐渐丧失了审美的能力。”推出新作《诗是什么》的李黎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主办的该书出版座谈会上说。谢冕、周宏兴、张同吾、楚天舒、徐国宝等业内专家齐聚一堂,与李黎共话诗歌。

朦胧诗与一代人。

身为50后的李黎自认为出生在一个“或许缺乏诗歌,但绝不缺乏激情”的年代。少年时的李黎熟读毛主席诗词,诗中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是对李黎最初的诗歌启蒙。在内蒙古插队时那段“跨上骏马,挥起套杆,在茫茫科尔沁草原上纵横驰骋”的青春岁月,进一步点燃了李黎创作诗歌的热情。在草原上一个个没有电甚至没有蜡烛的夜晚,李黎点着柴油灯读书、品诗、作诗,“被熏得鼻子、眼睛、衣服、被子都是黑的”,并在恢复高考后以阿鲁科尔沁旗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经历了“”从狂热到幻灭的过程,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文学的复苏,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朦胧诗”应运而生,校园里处处可见腋下夹几本诗集,戴大框眼镜,眉头紧锁的“诗歌青年”。

那些叩问时代的诗句让李黎至今难忘。他在研讨会上非常自然地背诵出北岛的《回答》:“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然而诸如此类动人诗篇,当年却引发了学界的地震,有人曾称“朦胧诗”为“畸形、怪胎、毛孩子”。1981年,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大三学生的李黎在《文汇报》上以近整版篇幅发表了《“朦胧诗”与“一代人”》,为朦胧诗辩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是最早力挺“朦胧诗”的人之一,“李黎的文章让我得到了莫大的支持。”谢冕说,“李黎当年敢于质疑诗歌元老们是很有勇气的。”

写诗的人比读诗的多。

《艺术评论》杂志主编唐凌指出,近,是诗歌备受冲击的年代。诗歌读者逐渐流失,诗歌写作、流通日益流于“圈子化”的倾向——用另一种相当普遍的说法,就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多”,诗歌成了“为生产者而生产的产品”。

这样的“产品”,其质量自然值得怀疑。评论家周宏兴批评道,“尽管目前我国的诗歌产量并不低,但其中不少是‘乌七八糟的诗’。”他希望《诗是什么》能够回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诗”这一命题。

“我们现在太需要使人精神向上的诗了!”在研讨会上,周宏兴疾呼。在他看来,当下能够直指人心、呼应时代的诗歌作品少之又少,而即便好的作品出现了,也往往得不到关注。

多人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有关“诗”的一切。

这种尴尬不可避免地被投射在当下的诗歌研究上。谢冕直言当下很多研究诗歌的人反而不懂诗,“一篇篇论文不知所云,绕来绕去地讲一些西方的艰涩理论,看不到诗情,也看不到中国文化的传承。”

创作者乏力、喜爱者寥寥、研究者混沌——诗坛的现状让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们很是痛心。“重建诗歌在文学乃至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迫在眉睫。”谢冕说。

对美缺乏感受力的心灵,很难有幸福感。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黎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就已经完成了“诗是什么”这一诗学本体论研究的课题,之后他从事中美文化交流工作。近30年后,李黎重拾这一议题。

《诗是什么》是李黎多年来有关诗歌理论批评的专集,书中强烈的时代意识受到了多位专家肯定。李黎说:“今天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被物质化的东西充填得太满了:拜金主义,消费风潮,利益至上,等价交换??如果商品经济的发展侵蚀了包括文化、教育、审美甚至信仰等一切领域,那就必然会出现社会的精神危机。”他想借这本书,由诗歌领域切入到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生活,唤起当下社会的审美需求。

“诗歌就是梦想!”须眉皆白的谢冕言语间激情不减,“整个社会漠视‘虚’、漠视‘梦’、漠视精神,那是病态的。一个精神高贵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前进中的社会。”张同吾表示,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应该具备在世界舞台上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李黎透露,自己正在筹备一个名为“诗歌中国”的系列活动,拟于明年启动,力图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诗歌再度走进国人的生活。“一颗对美缺乏感受力的心灵,很难说是一颗充满幸福感的心灵。”他说。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篇五

中华民族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我想这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赞美与褒扬。孔子曾经说过:“不学礼,则无以立。”早在三千年前人们就提倡尊重师长,仁者爱人的重礼思想。可见中华民族对礼仪的推崇与重视源远流长。所以我们必须汲取其中的智慧与精髓,将这种优秀的传统继承和弘扬。

2015年的春节,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游客到日本买电饭煲,买马桶盖的事件,这么多人大费周章地跑到日本去买,难道中国就没有这样高质量的物品吗?其实,日本的智能马桶盖,国内最早生产的就是台州星星集团旗下的便洁宝公司,其产品不仅国内畅销,还出口国外,部分款式的智能马桶盖,售价远远低于日本。那国人为啥不惜高价舍近求远呢?在国外的商人眼中,商品要做的精益求精,要通过一道道精密的考核,才会出售。反观我国的部分商人,一味的`注重眼前的利益,做出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产品失望透顶,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结果,是人们的素质,是人们的文明礼仪!

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也完全做得到!回首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冠以“无与伦比”的字样,是什么使北京奥运会赢得这样的赞誉?是盛世恢弘的场面吗?是投资巨额的场馆吗?不是,是中国人民的彬彬有礼,是中国人民的好客热情,是一个以“和”字贯穿始终的申办理念。所以我们获得了成功,所以我们永载史册。

文明礼仪绝不是难事,礼仪美德也绝不是什么空话、套话,简简单单就能做到,一时片刻就能养成。它更注重长远的坚持、发展。面对老师时,躬身行个礼;公共场所时,低声细气语;与人交谈时,不说脏辱粗;随时随地笑,好比那明珠。做到这些,你也是个文明的人。细节决定成败,国家的兴盛在乎硬实力,更在乎软实力的体现,更何况这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当我们为国外不断的建造起“孔子学院”而感到自豪与骄傲时。我们是否也该愧怍我们日常的行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注重基本的礼节,这不仅是为人处世之道,更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礼仪是没有法律的约束的,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的一种自觉地社会意识形态,它是需要我们自觉地去遵守,是要靠我们个人的信念去支撑与维持的。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立,国无礼则不兴,无礼,则无以立。有礼,则立天下。”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篇六

在中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因此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是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总目标。

影响因素。

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人口因素应当是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因素。

并不只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对粮食供给的压力,还表现在生产要素、结构变动等多个方面:

第一,粮食需求的膨胀。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依照全球150个国家的人口指数预测,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91亿,粮食需求随之将增加50%。

第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

第三,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

第四,消费结构升级加剧了粮食供给压力。

解决方案。

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

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

创建协调性与联动性的国际机制。

(1)联合国可建立一个全球性粮库,履行“世界粮食银行”职能,并制定“特别借粮权”,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应对粮食危机。

(2)世界贸易组织可以获得撤销相关国家粮食贸易限制性规定的职权,(3)经合组织负责制定全球性的生物燃料指南和保障措施。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负责评估相关国家应对粮食安全危机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际市场粮食产品及期货的分析和监督。

目前世界粮食危机日趋严重,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既要有近忧,也要有远虑,带着深刻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国家和粮食储备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和严格限制粮食的工业化等方面下大力气,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粮食安全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篇七

泱泱大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各种美德,并被龙的传人传承着,不断吐故纳新,流传至今。但今天,这些龙的传人真的有将这些传承发展吗?我得到的答案是没有。

又过不久上来一位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蹒跚的挪上了车,车上坐着的人对此都无动于衷,好像视而不见。而售票员更是连扶一下都没有,还忙说动作快点,赶快买票。角落里的我呆呆的望着这一幕幕,心早已黯然神伤。跌进深渊了。难道这就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华美德吗?面对年迈的老人熟视无睹!面对严重的超载仿若没有发生!中华美德到哪儿去了,友爱,善良,真诚……都销声匿迹了吗?不!我宁愿相信他们只是被眼前的利益所掩埋在内心深处。一定是这样的.!一定这样的!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完美的诠释传统美德吧,提高人口素质,让这泱泱大国真正成为礼仪之邦吧,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奠定强大的后盾!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篇八

“在商业大潮几乎要把远古的温情与诗意扫荡一空的今天,‘消费者’似乎逐渐丧失了审美的能力。”推出新作《诗是什么》的李黎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主办的该书出版座谈会上说。谢冕、周宏兴、张同吾、楚天舒、徐国宝等业内专家齐聚一堂,与李黎共话诗歌。

朦胧诗与一代人。

身为50后的李黎自认为出生在一个“或许缺乏诗歌,但绝不缺乏激情”的年代。少年时的李黎熟读毛主席诗词,诗中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是对李黎最初的诗歌启蒙。在内蒙古插队时那段“跨上骏马,挥起套杆,在茫茫科尔沁草原上纵横驰骋”的青春岁月,进一步点燃了李黎创作诗歌的热情。在草原上一个个没有电甚至没有蜡烛的夜晚,李黎点着柴油灯读书、品诗、作诗,“被熏得鼻子、眼睛、衣服、被子都是黑的”,并在恢复高考后以阿鲁科尔沁旗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经历了“”从狂热到幻灭的过程,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文学的复苏,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朦胧诗”应运而生,校园里处处可见腋下夹几本诗集,戴大框眼镜,眉头紧锁的“诗歌青年”。

那些叩问时代的诗句让李黎至今难忘。他在研讨会上非常自然地背诵出北岛的《回答》:“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然而诸如此类动人诗篇,当年却引发了学界的地震,有人曾称“朦胧诗”为“畸形、怪胎、毛孩子”。1981年,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大三学生的李黎在《文汇报》上以近整版篇幅发表了《“朦胧诗”与“一代人”》,为朦胧诗辩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是最早力挺“朦胧诗”的人之一,“李黎的文章让我得到了莫大的支持。”谢冕说,“李黎当年敢于质疑诗歌元老们是很有勇气的。”

写诗的人比读诗的多。

《艺术评论》杂志主编唐凌指出,近20年,是诗歌备受冲击的年代。诗歌读者逐渐流失,诗歌写作、流通日益流于“圈子化”的倾向——用另一种相当普遍的说法,就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多”,诗歌成了“为生产者而生产的产品”。

这样的“产品”,其质量自然值得怀疑。评论家周宏兴批评道,“尽管目前我国的诗歌产量并不低,但其中不少是‘乌七八糟的诗’。”他希望《诗是什么》能够回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诗”这一命题。

“我们现在太需要使人精神向上的诗了!”在研讨会上,周宏兴疾呼。在他看来,当下能够直指人心、呼应时代的诗歌作品少之又少,而即便好的作品出现了,也往往得不到关注。

多人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有关“诗”的一切。

这种尴尬不可避免地被投射在当下的诗歌研究上。谢冕直言当下很多研究诗歌的人反而不懂诗,“一篇篇论文不知所云,绕来绕去地讲一些西方的艰涩理论,看不到诗情,也看不到中国文化的传承。”

创作者乏力、喜爱者寥寥、研究者混沌——诗坛的现状让参加研讨会的专家们很是痛心。“重建诗歌在文学乃至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迫在眉睫。”谢冕说。

对美缺乏感受力的心灵,很难有幸福感。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黎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就已经完成了“诗是什么”这一诗学本体论研究的课题,之后他从事中美文化交流工作。近30年后,李黎重拾这一议题。

《诗是什么》是李黎多年来有关诗歌理论批评的专集,书中强烈的时代意识受到了多位专家肯定。李黎说:“今天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被物质化的东西充填得太满了:拜金主义,消费风潮,利益至上,等价交换??如果商品经济的发展侵蚀了包括文化、教育、审美甚至信仰等一切领域,那就必然会出现社会的精神危机。”他想借这本书,由诗歌领域切入到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生活,唤起当下社会的审美需求。

“诗歌就是梦想!”须眉皆白的谢冕言语间激情不减,“整个社会漠视‘虚’、漠视‘梦’、漠视精神,那是病态的。一个精神高贵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前进中的社会。”张同吾表示,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应该具备在世界舞台上的感召力与影响力。

李黎透露,自己正在筹备一个名为“诗歌中国”的系列活动,拟于明年启动,力图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诗歌再度走进国人的生活。“一颗对美缺乏感受力的心灵,很难说是一颗充满幸福感的心灵。”他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篇九

泱泱大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各种美德,并被龙的传人传承着,不断吐故纳新,流传至今。但今天,这些龙的传人真的有将这些传承发展吗?我得到的答案是没有。

又过不久上来一位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蹒跚的挪上了车,车上坐着的人对此都无动于衷,好像视而不见。而售票员更是连扶一下都没有,还忙说动作快点,赶快买票。角落里的我呆呆的望着这一幕幕,心早已黯然神伤。跌进深渊了。难道这就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华美德吗?面对年迈的老人熟视无睹!面对严重的超载仿若没有发生!中华美德到哪儿去了,友爱,善良,真诚……都销声匿迹了吗?不!我宁愿相信他们只是被眼前的利益所掩埋在内心深处。一定是这样的!一定这样的!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完美的诠释传统美德吧,提高人口素质,让这泱泱大国真正成为礼仪之邦吧,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奠定强大的后盾!

文档为doc格式。

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篇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近年来,我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即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也增加了计划生育工作难度;企业改革中裁减或撤消了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和人员,、弱化了计划生育管理力度;同时出现大批下岗职工;城市改造、住房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使人户分离现象加剧;因婚姻家庭关系的变化带来的离婚再婚、未婚先孕、意外妊娠等现象增多,城市居民更加关心自身的生命质量、生育质量和生活质量,关心优生、优育、优教;对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单位的一些职能逐步转向社会,转向社区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传统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工作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改革和调整过期作废熟悉的已控制人口增长为主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方式,从思想认识、工作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新型势的要求,才能开创我区计划生育新局面。几年来,我们根据计划生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计划生育自身的要求,立足基层,积极探索,大胆推行了“四项改革”,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进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改革。早在2002年,我区就开展了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试点工作,改变过去行政命令、一刀切的管理要求,让群众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节育措施,近年来,我们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区范围内由点到面稳步推广目前,全区已有三分之二的村、社区实行了知情选择。二是一孩生育指标方面的改革。2003年,开始在城市将一孩生育指标审批权限的下放给企业,由企业自主管理,改变过去那种多头管理,程序复杂的领证方式,方便了职工,服务了社会。在此基础上,2004年我们又开展取消一孩生育证管理试点工作。根据试点情况来看,达到了“政府指导、单位调控、综合服务、方便群众”的目的'。三是进行了生殖健康方面的改革。2003年,我区将《生育证》改为《生殖健康服务证》,突出了科普知识,优生优育方面的宣传服务。变由群众上门领证为送证上门服务、受到了育龄群众的普遍欢迎。四是结合社区建设,进行社区计划生育改革。今年,我们在新组建的社区指导社区制定自治章程,引导社区进行居务公开,面向社区推广优质服务,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对计划生育工作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积极推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通过开展“四项改革”,使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了“三个转变”:在工作机制上,由单纯以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我管理相结合的转变,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在工作体制上,由单纯依靠计生部门向依靠党政领导与相关部门综合治理转变,增强了计生工作的群众性;在工作方法上,由注重管少数人向管好少数人与服务多数人转变,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程度。

为抓住社区建设这一有利时机,将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助手,将计划生育工作及时切入社区建设之中。在社区成立之初,我们认真学习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城市社区建设、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准确把握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定位和发展思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助手。首先,我们根据全区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时向区委、区政府专题汇报了在社区建设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加强计划生育社区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社区计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其次向区委、区政府建议,组织召开了全区城市社区计生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民政、工商、公安、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的意见,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对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口学校、技术服务室、协会“会员之家”等,为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宣传教育、优质服务搭造平台。再次,指导社区实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依据国家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社区制定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章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指导社区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作用,使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方面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三是,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社区”活动。我们从知情选择、居民自治、综合治理等方面着手,各有侧重地开展计划生育试点工作。在试点的社区取得经验后,通过召开现场会的方式,再全面推广,并按照“四无、六好、三落实”的工作要求,规范标准,实行动态考核。在考核中,我们把社区居民自治开展情况和居民的满意程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区57个社区居委会中,有个社区达到了计划生育合格社区的标准。我们通过以上方式,抓点带面,确保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推进。

今年是“计划生育法制年”,我们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了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活动。结合“四五”普法,在全区开展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知识竞赛、演讲赛等形式,增强了干部群众遵纪守法,依法行政的意识。二是深入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教育各级计生干部树立四种观念,即:群众观念、服务观念、法制观念、权益观念,始终把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衡量计生工作的标准,把广大育龄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落实责任,规范管理。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区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通知》、《关于规范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的通知》、《贯彻执行“七个不准”,加强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通知》等五份文件,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评议和考核制度。与镇、街道办事处签订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合同,落实工作责任。镇、街建立了计划生育政(居)务公开栏,设立了服务监督电话10部。实行计划生育“五公开一监督”制度,即:生育政策、生育指标、生育对象、处罚标准、节育对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计生执法工作透明度。四是监督检查,抓好落实。区上成立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全区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四次检查。坚决查假治假,严肃处理违纪违法问题,使为城市计生工作管理逐步步入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城市计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区上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职责;坚持与常住户一样,实行同管理、同检查、同考核、同奖罚。根据基层工作实际,组织协调工商、公安、民政、城建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齐抓共管。在日常管理中我们总结出了七项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一是推行楼栋管理制度。下发了《计划生育楼栋管理办法》,各楼栋推举楼长全面负责,每单元指定专人管理。二是实行警计联防管理。在社区建立计划生育、公安部门综合治理流动人口办公室,建立警民联系点,把计划生育与综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实行双向管理。按照流入与流出并重的原则,双向把关,双向反馈,双向管理。双向把关:即规定凡外出经商或做工的人员必须在户籍地镇、办事处计生部门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签订合同,确定联系地点,查访时间。同时,将计生情况登记表、合同、计生证明、身份证、结婚证、孕情通报单及《委托代管协议书》等立卷归档。对流入本地区的人员,一律查验原籍乡镇计生办以上有关部门签发的《婚育证》,做到“流而不失、动而有控”。双向反馈:即凡外出流动人口、做到定期检查孕情、环情、尤其对20-49岁生育旺盛期的已婚育龄妇女,要求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定期到流入地乡(镇)以上卫生院、计生服务站进行孕情、环情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双向管理:即凡需长期外出或居住在外地的已婚育龄妇女,一律由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双向签订《委托代管协议书》,对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一旦发现计划外怀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四是加强网络建设。社区居民小组、街道、楼栋、物业小区等都设立了计划生育宣传员和中心户长,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信息灵通、管理到位。五是落实企业法定代表责任制,把居住地企事业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纳入当地街道办事处目标责任制,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六是严格实行“一证管多证”制度。即流动人口必须先办理、交验《婚姻证明》,然后才能办理暂住证、营业执照、务工许可证等其他证照。七是坚持每季度对流动人口进行一次清理清查,各镇、街道办事处均组织了以工商、公安、民政、卫生、城管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活动,明确责任,相互配合,专项治理,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

五、依托社区,广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

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开展优质服务作为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科学管理、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标语口号,架起心灵沟通之桥,密切同群众的关系。把面对面上门宣传作为重点,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说一句知心话,送一份宣传品,办一件实心事,解一个难心题。将计生宣传服务和创建新型生育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开展多种形式的计生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各村(居)委会在辖区内的摊点、巷道和醒目的地方刷写永久性标语,在楼栋间张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指南》,向经营摊点发放宣传资料,使广大群众和流动人口自觉执行计生政策。

二,提供生殖健康服务。

我们坚持开展b超检查和妇科检查服务,免费为育龄妇女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免费为流动人口查验婚育证明,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避孕方法指导,努力减少外来育龄妇女怀孕率、流产率,从而不断提高外来育龄群众的生殖保健意识和能力。

三,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以帮助群众解决家庭实际困难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对流动人口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户的生产、生活服务。如:为流动人口提供住房、经营场所,帮助孩子入托、入学等服务。服务工作做到:跟踪服务坚持到人,思想工作谈心到人,排忧解难服务到人,增强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参与意识。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城市社区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形势发展和广大育龄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提高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建设经济强区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