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8:01:48 页码:11
最新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大全12篇)
2023-11-24 08:01:48    小编:zdfb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经历,找出其中的亮点和问题所在。在写总结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案例来进行论证和说明。优秀的写作范文可以给我们指引和启示,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一

政治上:秦代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中央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得以沿袭,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王国实力的壮大,最终形成“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解决了“王国问题”

经济上: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牛耕推广,汉代出现耧车和代田法,汉代的炒钢技术和青瓷制造技术表明了手工业的进步。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九品中正制度维护士族的政治特权,选拔官员看中出身和门第,不注重才能,政治制度出现了三省制。

经济上: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

文化上:此时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突出,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东晋顾恺之的绘画讲究“以行写神”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四大农书之一。是比较系统,完整的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生产经验和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二

1.公元前2,禹建立我国历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_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_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杜绝盲目地背诵。

高中历史课外书看得太多太杂容易记不住,甚至混乱你原本已经记住额高中历史知识,这个现象在我们当时的班上的一些女生身上我感觉特别严重,这是个误区。

调动各种感官。

实践告诉我们,记忆时若只有一种感官单通道地记忆,效果远不如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好。高中历史复习有效复习所以在记忆高中历史知识时,除了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外,还应多动口、多动手,以增强记忆效果。

理解是高中历史复习记忆的前提,而有效复习方法则提高记忆效率的保障。

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经常运用多种方法的只占五分之一左右,偶尔用一两种方法不到一半,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几乎从不讲究方法。“我脑子聪明,不需要方法”甚至成为个别优等生的口头禅,自豪感溢于言表。事实上,高中历史复习即使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从外部环境选择、高中历史复习记忆主体变通、记忆对象重组和记忆手段创新等方面去因地制宜地掌握恰当的技巧,要想铭记历史,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

一,阅读,大量的阅读对于可以提高历史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诗词歌赋,历史小说,历史课本,都可以。

二,复习,其实所谓的复习就是把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在顾一遍。正所谓温固而知新。历史这玩意是相通甚至是重复的。

三,试题,做大量的试卷题,反复的去做,去对案,目的是学习它的表达方式,学会如何用所需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三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专制,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四

尽快去找学老师指点最关键的知识点,短期内补上能更好接受新知识点。

要想进步,必须弄清楚导致这化学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没记住,还是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或者是初中的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等。

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做一定量的习题。实际上,研究完课本后,会做50%的题就不错了,有30%的题感到似是而非,有20%的题根本就不会,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研究完课本不马上去做题,过一段时间后再做,你不会的题目就会上升到60%。因此,看书固然重要,做题更重要。看完书“马上做题”是关键。

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体授课”。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这对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

那么,身为“差生”的我,该怎么听课呢?策略是:“抢答”。

如果你时刻在准备着进行抢答,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很集中,听课的效率也一定会很高,学习就会逐渐变得轻松、有趣了。

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课走神造成的。

只要你走神,你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没法抢答,没法影响老师下一步的讲解内容,只能成为被动的听讲者,无法成为课堂教学中主动的参与者。

因此,只有杜绝上课走神,你才能进步,才能走出“差生”的阴影,做一个快乐而轻松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差生”。

但是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几天后考试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题,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不完整,有那么一点还没有理解。

除此之外,备忘本上还可以记其他知识,如规律性的知识、你自己认为重要的和你认为容易忘的知识、一些物质的特殊性质。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五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____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____的前提和基础,君主____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____,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____。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__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六

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就是二次方程的分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板块。

重点考察三个方面:一个是划减与求值,第一,重点掌握公式,重点掌握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难度比较小。

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

这一板块主要是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当然应该掌握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等可能的概率,第二事件,第三是独立事件,还有独立重复事件发生的概率。

这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是整个试卷里难度比较大,计算量最高的题,当然这一类题,我总结下面五类常考的题型,包括第一类所讲的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这是考试最多的内容。考生应该掌握它的通法,第二类我们所讲的动点问题,第三类是弦长问题,第四类是对称问题,这也是20xx年高考已经考过的一点,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时往往觉得有思路,但是没有答案,当然这里我相等的是,这道题尽管计算量很大,但是造成计算量大的原因,往往有这个原因,我们所选方法不是很恰当,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掌握比较好的算法,来提高我们做题的准确度,这是我们所讲的第六大板块。

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应该重点不等式计算的方法,虽然说难度比较大,我建议考生,采取分部得分整个试卷不要留空白。这是高考所考的七大板块核心的考点。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七

五胡十六国口诀:

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

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

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

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1.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名称。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3.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4.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代可用口诀来记:

安禄山,史思明,

骑胡虎(755),溜山(763)城。

5.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

改南京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

洪秀全,拜上帝,

太平天国大起义;。

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

南京定都换了天。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八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云层厚的一般是阴雨区。

3.制作天气预报主要是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量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5.一天中,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晴天大、阴天小,内陆大、沿海小。一年内的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内陆大、沿海小,中纬度大,高低纬度小。6.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不同;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7.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的总称,包括液态的雨,固态的雪、冰雹,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8.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一般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

9.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表现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气候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九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5.【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6.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酸。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十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i2(用淀粉ki试纸、h2s[用。

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i3,snci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

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

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

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0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十一

1、对基础不好的高三学生来讲,首先要明晰,不管是啥化学反应,全要从元素周期表的视角来思考。化学的反应原理、物态的化合价都是基本上合乎元素周期表的遍布规律的。因此高中学生可以专业准备一个学化学的笔记本,把一些非规律的记下来,包含所有的反应的特别色彩、沉淀、变价等值的留意的元素或者反应。

2、次之,许多化学基础不好的高中学生,对特别元素、方程式等知识要点都记的不是很清晰。但是实际上这些很关键,像是反应能产生特殊气体、沉淀或者色彩的元素都是高中化学的考试点与答题的要点。

3、高三化学知识与考试点相对其它科目来讲,确实不是许多,因此努力一下,短时间以内提分是可行的。不过牢记尽可能不要等到临考前再突击,如此即便你再聪慧也无用,短期提分的前提条件是你有基本,有准备。因此高中学生要想学好化学就要打好基础,记牢,从目前开始并锲而不舍,胜利会属于你的。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篇十二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_。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_、思想_)。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_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_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理解记忆:

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但是碰到新的情境和材料就无从下手,因此强调理解性的记忆。

把握教材:

提高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历史材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将教材中的句号变成问号。

寻找规律:

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历史单元特征和发展趋势,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些知识点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如要理解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的原因时,主要是“生产技术的提高”、“经济政策的调整”、“社会秩序的安定”、“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外经济的交流”、“人民辛勤劳动”等;讲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是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中外经济交流几个方面去总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