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地质学实训报告(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8:25:41 页码:10
最新地质学实训报告(汇总15篇)
2023-11-12 08:25:41    小编:zdfb

通过撰写报告,我们可以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向读者传递相关信息。报告的语言需要精炼、准确,避免使用过多的行话或专业术语,以保持易懂性和可读性。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的主题,如市场调研报告、学术研究报告、项目进展报告等。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一

实习地点:金马河

指导老师:肖海华

1、金马河

金马河是我们野外地质实习的第一站,在温江区境内。金马河地区主要分布着岩浆岩并有少量的变质岩。岩浆岩是岩浆作用的产物,是演讲喷出地表或上升到接近地表一下不同深处的地壳中,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岩石结构和构造变化的岩石。岩石种类有花岗岩、石英、长石其中花岗岩分布最多,且颜色种类较多,有灰色、灰白色的、肉红色的还有深灰色的,这主要是组成花岗岩物质的不同造成的。花岗岩为等粒状结构,且其中的颗粒的大小也不同,有的较大有的较小,所以可按照花岗岩岩石中矿物颗粒洁净的大小分为粗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有的斑晶很大,形成了似斑状结构,称为似斑状花岗岩。金马河旁的花岗岩主要为块状结构。

金马河是岷江的支流,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我们看到的金马河的水位较低,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所以河流的水量较少,露出了大片的河漫滩。金马河是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形成了以树枝状水系为主,格子状水系为辅的形态。一般来说幼年期的河流较为曲折,且沉积物的磨圆度不高。经过河流的向源侵蚀和裁弯取直之后河流河道逐渐趋于直线,河流中的沉积物也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掩饰的边缘逐渐被磨平磨圆。由于金马河河道较为笔直,且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磨圆度较高,所以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

金马河的土主要是灰色土,这主要是上游分布着大量的灰色岩石造成的。金马河的土壤较为肥沃,这是由于金马河上游的岷江在出都江堰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带来的大量肥沃的物质淤积而成的。金马河沿岸是良好的农业灌区,不仅有丰富的灌水且有肥沃的土壤,地形较为平坦,热量充分,也适宜耕作业的发展。但同时金马河也易发生洪水灾害,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要是遇到大洪水时就会淹没庄家、农田。村庄等灾害,这点值得我们注意。

同时在我们此次实习的地点——金马河大桥下的金马河,看到了大量的环规2010-120104577都江堰水利工程映秀镇都江村运石车,且金马河滩已经被挖得千疮百孔,这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否保护好我们的地表和生态环境。我们作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会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规划地区的综合利用与发展,达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2、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们地质基础野外实习的第二站,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城西,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的水利工程。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到春夏山洪爆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都江堰市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所以为了排除洪灾之患,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自古至今发挥了排洪、灌的巨大作用。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

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宝瓶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山虎头岩的一部分。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本文信息来源于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转载请注明!

3、映秀镇

映秀镇是我们地质基础野外实习的第三站,也是地质实习感受最大的地方。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的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映秀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建设了多个水电站。

2008年5月12日,在此地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映秀镇成了重灾区,大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水电通讯中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我们所实习的地方是地震后重新建设的新镇,房屋都是现化的,镇中心的周围有条岷江的支流流经,镇四周都是高大的山体,群山环抱。

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山体上有大量的有大量的石块和碎屑物质,有山体已经没有植被覆盖而裸露着。这都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山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崩塌滑坡而形成了大量的崩塌堆积物和倒石堆。此处的崩塌属于山崩,山崩是山区发生的大规模崩塌的现象,边坡很陡的地区,在岩石的释重作用、温差作用等物理风化作用下,沿陡坡边缘产生一系列的张裂隙,产生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节理,从而使得边坡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遇到像08年特大地震的触发因素时,岩体产生了崩塌。

崩塌的形成有一定的条件,主要表现在:

(1)气候条件气候是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而风化作用的类型决定了岩石风化的产物的类型和性质。

(2)地形条件斜坡高陡是形成崩塌地必要条件,斜坡的外部形状也对崩塌地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岩性条件崩塌一般发生在块状或厚层状坚硬的岩体中,这类岩体能形成陡峻的斜坡,在触发作用下发生崩塌。

(4)构造条件自然界的斜坡存在各种结构面,这些结构面将斜坡切割成不同的结构体,从而削弱了岩体内部的联结,为崩塌地产生创造了条件。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二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飞仙关——芦山县沿途地区和雨城区——碧峰峡镇——上里古镇——白马泉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茶马古道、猪儿嘴、陆王沟、老君岗、龙门溶洞、龙门乡红星村,以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地区:太平桥、太平电站、陇西大滑坡、白马泉、上里古镇二仙桥)四、实习内容1、地区概况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1]雅安市位于川西地槽区和川东地台之间,地壳运动剧烈。从震旦纪以来,历次构造运动为雅安地区遗留下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等多种走向的褶曲和断裂。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作用下,产生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等种类俱2全的岩石变形,构成歹形、人形、山形等类型多样的构造体系。

地下水资源白马泉白马泉是典型的虹吸泉,其形成是由于山体外部的破碎带形成的孔洞和裂隙中侵透水流出,其中含有大量气体,液体与气体产生的震荡发出“嗒嗒”之声,犹如骏马奔驰的声音,故人们将此泉水称之为“白马泉”。由于水在岩层中渗透时,矿物质对水有过滤作用,溶解有益物质,大量的溪沟对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同时由于岩层中的多层裂隙作用,控制着水量,地温相对于大气温度来说,相对稳定,冬天时低温高于气温,夏天时,低温低于气温。所以这里的水喝起来滋味很好,而且温度合适,冬温夏凉。因为岩层对水体的作用,使水温保持在十几度,冬天比人体温度高,夏天比人体温度低,所以喝起来很爽口,并且也不会因为干旱而枯竭。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相比于地表水有很多优越之处,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广,其流量一般不受季节的变化的影响,在干旱地区、干旱年份的供水作用尤为突出。在地下水入渗及渗流过程中,由于岩层过滤,水质都比较纯净不易受污染,但当地下水被污染后,比地表水更难于净化。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一种数量有限的资源。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及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增加,首先是在一些缺乏地表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量而集中的开采地下水,很快引起区域性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实威胁时,人们才会意识到地下水是一种数量有限的珍贵资源,必须查明数量,有计划的开发利用。白马泉被科学的利用于旅游开发,是对地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不仅保护了白马泉的水资源,还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地质构造与地貌。

单面山:猪儿嘴猪儿嘴是最为典型的单面山构造,是下第三系名山群地层,泥岩夹薄层粉砂岩,易分化形成土壤。其顺向坡长而缓,地质条件稳定,水系发达,土壤较为肥沃,适合农业开发利用。其逆坡土壤不稳定,易发生垮塌,其附件既不适合农业生产,亦不利于城建规划。在岩层中可以看见地下水出露,水流从逆坡流向顺坡,5故在顺坡的底部容易找到地下水。

飞来石:龙门乡红星村在龙门乡红星村,可以看到大量的砾岩,当地的耕地均在砾岩表面风化形成的很薄的土层上。很容易看到,在红星村的周围山体均为泥岩,而此处的出现的很多砾岩沉积,此处应为典型的“飞来石”奇观,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如此大范围的飞来石都是极其罕见的。据老师讲解,此区域内大量出现“飞来石”可能是因为数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时,地壳板块活动,使同一山体的两边向旁边挤压,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山体断裂产生的碎裂物质,在岩体断裂时弹射到当今红星村所处区域,散落到各地,形成现在所看到的“飞来石”奇观。这些砾岩大小不一,对于研究古代造陆、地质运动、地壳活动等有珍贵的科考价值。飞来石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零星分布的砾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使得原先较为平坦的地区变得混乱,无法形成成片的土地,而且,此处“飞来石”中的岩石均为钙质岩类,石灰岩含量高,碱性偏强,在雨水的`作用下,钙质物逐渐与土壤混合,致使土壤碱性增强,影响作物生长,使得该地区极不利于农业耕作。而因其地形限制,使得土地的合理规划也存在巨大困难。

地堑:陇西河太平桥地区两条大致平行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中间部分岩块下降,形成地堑。陇西河太平桥地区,岩层趋于水平,此处为龙泉院大石板断层和吴家山庙子岗断层的作用下形成的地堑地形。在桥下观察可以看出,该处岩层倾角较小,地质条件稳定,此处可以建造高速公路桥。稳定的地堑构造,也使得当地居民可以得到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当地农田布设紧凑,具有稳定的农业耕作环境。太平桥地区四周高,中间低,使得农田、居民点的排水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农田的周围有很多的排水沟,水利设施比较健全,农业发展和土地规划的现状都很好。

笔架山:上里古镇二仙桥站在上里古镇二仙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个并不太高的小山,其形成是由于软硬岩层相间产生的差别风化,软岩层更容易被风化,而应岩层残留下来6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整个连绵的群山和高下不一的山谷与山峰,看起来像笔架,因此被称作“笔架山”。该地区是白垩纪贯口组地层,多砖红泥岩及钙质粉砂岩。这个区域的地质环境较好,位于一二级阶地之上,有丰盛的土地资源。四处高两头低的地形,适于高灌低排,农业生产很是便利。

此地为与单面山的裂倾坡,本不适宜耕作及居住,但仍能看到许多居民点为于山脚。总体来说,是由于山体有大量的植物覆盖,对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岩石不至于裸露在外,而且裂倾坡的坡度并不很大,相对比较缓。故居民点修建在山下能较好的调节室内环境,笔架山可以阻挡强烈的太阳光,减缓风的对流运动。于是,形成了非常有利于人们居住的“风水宝地”。

近两天的实习,使我更加深刻的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知道了理论知识如何结合实际,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为人类造福。本次野外实习,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地质学与地貌学》与本专业的联系。这次地学野外实习丰富了我的眼界,看到了书本所讲内容,巩固了书本知识,还学到了当面对实际问题时,必须考虑到人文、社会、经济的各方面情况。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在进行治理类似的地址灾害时,不仅仅是在治理,不顾其他诸如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是不能取得由效的成果的,要多方面的考察,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确保在保护水土流失的大前提下,更多的应该考虑到百姓的生活,争取到百姓的支持,才能取得较好成绩,其措施才是长远的。在观察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大自然的运动,大自然在上百万年的运动中,或者悄无声息或者剧烈的运动之中,改变着地球上的生物活动,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同时也创造8了非常多的奇观为世人惊叹。从山体的褶皱、山体的断层,以及遗留下来的风化沉积物,我似乎看到了过去此地的地理形态,我似乎能想象到当时的情景。我想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只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前进,否则只能自取灭亡。在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区域内,我们看到了多种地质构造,地质奇观及一些灾害治理的工程。学到了很多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知识,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以及灵活的处理问题,还学到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也在途中加深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本次野外实习是我学习生涯中的一次重要体验,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裨益。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三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对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虚拟野外地质实习教学成为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地质学。

实习报告。

欢迎参考。

一、

实习目的。

及任务:巩固和加深第二章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不同矿物的分类、形态、颜色、解理、硬度和鉴别方法;学会分析不同的岩石,清楚不同分类岩石的形成原因及构成和结构;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20xx年5月22日。

三、实习地点:土木工程学院楼岩土标本室。

四、实验内容:

1)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为解理。2)矿物的鉴定步骤(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2.橄榄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淡黄绿色至黑绿色,在阳光下观察,有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划不动,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观察解理面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由颜色、硬度、形态可知该矿物为橄榄石。

3.白云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灰白色,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时有三组完全解理面,斜交呈菱面体。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石。

4.滑石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二、三大类岩石各描述两种岩石的鉴别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一)岩浆岩1.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沉积岩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变质岩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实习总结。

经过这次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深了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让我对三大类岩石和造岩矿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学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变活,还有就是在实习中,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次实习时间有点短,学校应该多组织些这样的实习,把时间延长些,这样就能更好的学习工程地质。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

(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习。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的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平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平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平移断层:在所有类型的断层中,不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的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的压力。

3.尖灭。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的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5月11号京娘湖实习。

今天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观察,对河谷形态、河谷的发育形成进行认识性的学习。

1.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通过本次野外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总的来说,本次实习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习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但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本次实习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学校学习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习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

实习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区和雨城区上里古镇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的地质地貌特征的实地观察,使我们对课本上的地学知识有了从理论到实际的认识。更加深入的巩固了我们的地学知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灾害治理方面的成功和不足。为将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实习时间。

20xx年11月4日。

实习地点。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飞仙关——芦山县沿途地区和雨城区——碧峰峡镇——上里古镇——白马泉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茶马古道、猪儿嘴、陆王沟、老君岗、龙门溶洞、龙门乡红星村,以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地区:太平桥、太平电站、陇西大滑坡、白马泉、上里古镇二仙桥)四、实习内容1、地区概况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1]雅安市位于川西地槽区和川东地台之间,地壳运动剧烈。从震旦纪以来,历次构造运动为雅安地区遗留下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等多种走向的褶曲和断裂。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作用下,产生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等种类俱2全的岩石变形,构成歹字形、人字形、山字形等类型多样的构造体系。

地下水资源白马泉白马泉是典型的虹吸泉,其形成是由于山体外部的破碎带形成的孔洞和裂隙中侵透水流出,其中含有大量气体,液体与气体产生的震荡发出“嗒嗒”之声,犹如骏马奔驰的声音,故人们将此泉水称之为“白马泉”。由于水在岩层中渗透时,矿物质对水有过滤作用,溶解有益物质,大量的溪沟对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同时由于岩层中的多层裂隙作用,控制着水量,地温相对于大气温度来说,相对稳定,冬天时低温高于气温,夏天时,低温低于气温。所以这里的水喝起来滋味很好,而且温度合适,冬温夏凉。因为岩层对水体的作用,使水温保持在十几度,冬天比人体温度高,夏天比人体温度低,所以喝起来很爽口,并且也不会因为干旱而枯竭。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相比于地表水有很多优越之处,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广,其流量一般不受季节的变化的影响,在干旱地区、干旱年份的供水作用尤为突出。在地下水入渗及渗流过程中,由于岩层过滤,水质都比较纯净不易受污染,但当地下水被污染后,比地表水更难于净化。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一种数量有限的资源。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及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增加,首先是在一些缺乏地表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量而集中的开采地下水,很快引起区域性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实威胁时,人们才会意识到地下水是一种数量有限的珍贵资源,必须查明数量,有计划的开发利用。白马泉被科学的利用于旅游开发,是对地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不仅保护了白马泉的水资源,还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地质构造与地貌。

单面山:猪儿嘴猪儿嘴是最为典型的单面山构造,是下第三系名山群地层,泥岩夹薄层粉砂岩,易分化形成土壤。其顺向坡长而缓,地质条件稳定,水系发达,土壤较为肥沃,适合农业开发利用。其逆坡土壤不稳定,易发生垮塌,其附件既不适合农业生产,亦不利于城建规划。在岩层中可以看见地下水出露,水流从逆坡流向顺坡,5故在顺坡的底部容易找到地下水。

飞来石:龙门乡红星村在龙门乡红星村,可以看到大量的砾岩,当地的耕地均在砾岩表面风化形成的很薄的土层上。很容易看到,在红星村的周围山体均为泥岩,而此处的出现的很多砾岩沉积,此处应为典型的“飞来石”奇观,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如此大范围的飞来石都是极其罕见的。据老师讲解,此区域内大量出现“飞来石”可能是因为数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时,地壳板块活动,使同一山体的两边向旁边挤压,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山体断裂产生的碎裂物质,在岩体断裂时弹射到当今红星村所处区域,散落到各地,形成现在所看到的“飞来石”奇观。这些砾岩大小不一,对于研究古代造陆、地质运动、地壳活动等有珍贵的科考价值。飞来石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零星分布的砾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使得原先较为平坦的地区变得混乱,无法形成成片的土地,而且,此处“飞来石”中的岩石均为钙质岩类,石灰岩含量高,碱性偏强,在雨水的作用下,钙质物逐渐与土壤混合,致使土壤碱性增强,影响作物生长,使得该地区极不利于农业耕作。而因其地形限制,使得土地的合理规划也存在巨大困难。

地堑:陇西河太平桥地区两条大致平行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中间部分岩块下降,形成地堑。陇西河太平桥地区,岩层趋于水平,此处为龙泉院大石板断层和吴家山庙子岗断层的作用下形成的地堑地形。在桥下观察可以看出,该处岩层倾角较小,地质条件稳定,此处可以建造高速公路桥。稳定的地堑构造,也使得当地居民可以得到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当地农田布设紧凑,具有稳定的农业耕作环境。太平桥地区四周高,中间低,使得农田、居民点的排水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农田的周围有很多的排水沟,水利设施比较健全,农业发展和土地规划的现状都很好。

笔架山:上里古镇二仙桥站在上里古镇二仙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个并不太高的小山,其形成是由于软硬岩层相间产生的差别风化,软岩层更容易被风化,而应岩层残留下来6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整个连绵的群山和高下不一的山谷与山峰,看起来像笔架,因此被称作“笔架山”。该地区是白垩纪贯口组地层,多砖红泥岩及钙质粉砂岩。这个区域的地质环境较好,位于一二级阶地之上,有丰盛的土地资源。四处高两头低的地形,适于高灌低排,农业生产很是便利。此地为与单面山的裂倾坡,本不适宜耕作及居住,但仍能看到许多居民点为于山脚。总体来说,是由于山体有大量的植物覆盖,对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岩石不至于裸露在外,而且裂倾坡的坡度并不很大,相对比较缓。故居民点修建在山下能较好的调节室内环境,笔架山可以阻挡强烈的太阳光,减缓风的对流运动。于是,形成了非常有利于人们居住的“风水宝地”。

实习心得。

近两天的实习,使我更加深刻的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知道了理论知识如何结合实际,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为人类造福。本次野外实习,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地质学与地貌学》与本专业的联系。这次地学野外实习丰富了我的眼界,看到了书本所讲内容,巩固了书本知识,还学到了当面对实际问题时,必须考虑到人文、社会、经济的各方面情况。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在进行治理类似的地址灾害时,不仅仅是在治理,不顾其他诸如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是不能取得由效的成果的,要多方面的考察,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确保在保护水土流失的大前提下,更多的应该考虑到百姓的生活,争取到百姓的支持,才能取得较好成绩,其措施才是长远的。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大自然的运动,大自然在上百万年的运动中,或者悄无声息或者剧烈的运动之中,改变着地球上的生物活动,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同时也创造8了非常多的奇观为世人惊叹。从山体的褶皱、山体的断层,以及遗留下来的风化沉积物,我似乎看到了过去此地的地理形态,我似乎能想象到当时的情景。我想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只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前进,否则只能自取灭亡。在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区域内,我们看到了多种地质构造,地质奇观及一些灾害治理的工程。学到了很多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知识,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以及灵活的处理问题,还学到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也在途中加深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本次野外实习是我学习生涯中的一次重要体验,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裨益。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四

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构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最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秀丽的风景名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十分壮观。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看来千万年前那里是水位还是很高的,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

接下来就是飞鹰古道和飞鹰崖了,飞鹰古道是人为开凿的隧道,隧道洞穴比较宽大,穿透整个岩层,岩层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

我们跟着老师一路走下去,狮子岩对面的就是观音岩了,它是一块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内凹陷的岩石,上面有“观音岩”三个字,岩性也是沉积岩中的棕红色砂岩,下面供奉的是一尊观音像,很多善男信女在顶礼膜拜,还有求姻缘的,虽然我不信这一套,但应对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我竟然也想去求一支签,但最后没有去,而是跟着老师走。接下来就是八仙岩了。八仙岩其实是一个岩石群,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岩性为棕红色砂岩,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上部有植物覆盖,岩石上出现了水平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还有波浪型节理,有的节理几乎贯穿了整个岩石群。很明显是岩石受到比较大的拉应力,还有生物风化作用。

在观赏的过程中,由于人太多,我们走散了,没有跟上我们班那队,而是跟错了另外一个班的老师,我们来到了浴仙池,听老师说,这是一个由降水和地表水在岩层低洼处积成的小水池,水池经人工处理呈椭圆形状,在水池靠壁的一侧,是一尊用白色石头雕成的塑像,有点像天龙八部里的神仙姐姐的雕像,那神仙姐姐在解头上的发簪,正准备沐浴,浴仙池有此得名。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发现水池四周的砂质岩石经过长年日晒雨林风吹,野生物生长,其风化程度强烈,部分岩石表面已经出现破碎削落,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我们跟着老师继续走,走到了碧莲池,可惜池里已经没有莲花了,只有鱼在游来游去,自由自在的,倒也风流快活,碧莲池亭台轩榭,走廊,小桥与山间岩石相映,在高高的岩石壁上留在一首诗词“多少楼台次第成,莲花燕子纪朦胧。眼前无限狮洋浪,不发千秋水上名”。在莲花池后面的岩石上竖立着一尊用白玉雕成的观音像。

再往前走就到燕子岩了,燕子岩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两片岩石高耸在胡面上。燕子岩顶上还建了个观光亭,看上去很危险,岩石上有一道倾斜节理,但这两快岩石却历经千年而不倒,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其以“人工无意夺于天工”的石景奇观闻名于世,是国内最具旅游和科研价值的“人工丹霞”奇迹。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构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构成水湖。

以上是我的毕业实习报告。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原本打算把实习当游山玩水的我却发现有收获,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就是这个道理。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透过这次野外实习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对要考察的对象要事先做必须的了解,事先做好准备,就不至于到时不知所措。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五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2、实习地点: 即马山国家地质公园

马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马山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3、实习时间:20xx年5月10日

1、马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山文化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马山地质地貌概况

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马山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马山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马山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揭示了胶东半岛及山东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发展过程。

马山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区域地层划分属莱阳群曲格庄组。其岩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硅化木和独特的安山岩柱状节理,从而形成了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宝库。

马山自然保护区由主峰马山 (海拔233。1米)、西峰大山(海拔211。1米)、小峰宝安山(海拔i45米)、团山(海拔i26米)和长岭组成。自南、北两侧遥望,马山、大山二峰并峙状似马鞍,其地貌类型属剥蚀准平原上的残丘地貌,山体圆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间,最高部位在保护区南侧,海拔300米左有,相对高度达200米。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带,山西坡延至信村岭,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峰山(又名小龙山),山东坡延至陈家河东岭,均属低洼不平的平原兼低丘地形,残丘周围之冲沟多呈v字型和u字型。保护区范围内无较大河流,只有数条季节河及山北坡截沟堵流形成的几个小型水库,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于马山潜粗面火山岩结构构造特征,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再加上断裂构造等因素,在周围沉积岩层逐渐侵蚀夷平的状态下形成孤立残丘地貌,使之具有山虽不高却有拔地突起之感。

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同时马山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3、实习进程

(1)马山硅化木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马山极富盛名的——马山硅化木。

目前在马山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马山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

(2)马山石林

马山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

据专家考证,马山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筑雕饰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一般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体笔直挺拔,排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马山石林规模比南京六合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

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马山石林前面,人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马山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3)沉积构造

在马山山体上随处可见的沉积构造也是远古时期地壳活动留下的印记。当时湖泊流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一层层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岩石,不同的层理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早期形成的沉积岩与火山喷发的岩浆接触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变质,又形成了颜色丰富、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

马山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大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斜层理随处可见。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察到极好的垂直剖面,如大型泄水构造、抱卷层理、大型交错层理等。另在马山东坡还可以同时见到向上变细和向上变粗两种沉积层序。测量岩层产状可以断定,马山地区当年有一古水流,方向为自北向南。各种沉积构造宛若一幅幅山水画,遍布于山林之间,给旅游、地质教学提供了一处理想场所。

(4)接触变质带

由于岩浆的入侵及对围岩的烘烤诸因素,在接触带部位沉积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触变质作用。在马山极顶东麓可见紫色、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发生角化,但尚未形成角岩,以及沉岩体边缘不规则分布的黑色角岩。在火山岩中也可见到砂砾岩捕虏体。长达几百米的接触变质岩,将火山岩与沉积岩截然分开,宛如一条“黑色长龙”,极其壮观,具有非常高的观赏及科研价值。

(5)其他

马山是即墨西部平原地区的一座孤山,且范围较小,故形不成其独立的气候特征,它与城区及中西部地区的气候状况无大的差异。由于马山地区地势较高,水资源相对贫乏,其主要水源为天然降水。马山因受地貌、岩性之影响,土壤类型及分布也不尽相同,大体分为山体土壤和山周土壤两种类型。马山的山体植被由于地形及土壤状况,大致可分林木植被、灌木植被、草甸植被、作物植被四种类型。马山的的自然资源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矿产资源及植被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的极其珍贵,闻名于全国乃至于全球有的非常丰富,蕴藏于整个马山区域中。马山山体间的林木主要有黑松、雪松、侧柏、水杉、刺槐、合欢、火炬、拓树及其它林木。就目前统计,它的综合面积可达3000余亩,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尽管这些各类林木尚在幼年时朋,但它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

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通过着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但欣赏了马山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马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习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习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习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但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马山旅游开发一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宝安山、团山,由于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只有赤松、栎类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沟两侧有零星枫杨、槐树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马山天然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发者应慎重考虑的。

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六

通过对崂山仰口、马山毛公山等地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通过对马山等地的实习研究,对周围环境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地形、岩性等,对以后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马山、崂山、毛公山等的地质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地质地貌的方法,培养地址分析能力。

4、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马山、崂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崂山、马山的地貌环境特征,学习分析地貌特征的方法。

5月10日至5月23日。

指导老师:

五、实习地点马山崂山仰口毛公山。

(一)马山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区以西4公里处,由5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带,面积约800公顷,1993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199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即墨市马山石林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石林群、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该保护区地貌特征,由四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形。该地已有多年的采石历史,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安山玢岩的柱状节理,通过近十几年来的开采,已经开采出数个具有笔直挺拔柱状节理人工露头景观。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山不仅有被人们称为"石林"的柱状节理,而且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

目前在马山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马山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

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马山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马山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大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斜层理随处可见。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察到极好的垂直剖面,据考证,马山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筑雕饰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一般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体笔直挺拔,排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

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马山石林规模比南京六合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马山石林前面,人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马山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石林"。同时马山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七

地质实习报告怎么写,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学实习报告怎么写,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学实习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参考。

一:实习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学会对工程地质的基本判别方法。

3.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4.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

二:实习仪器地质罗盘铁锤。

三: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击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四:实习的内容和过程。

12月11日上午十点,统一学习使用地质罗盘的,下午1点半去往金牛山进行地质勘探,12日早上到仓山校区观看岩石标本。

1.金牛山的简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楼区北侧闽江乡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断层及不均匀沉降对山体与道路的影响,例如马刀树,公路裂缝等。

2.测定岩层产状。

1).结构金牛山的岩石大部分都是岩浆岩,而且都是粗粒结构和中粒结构。

2)构造金牛山的样品分析看可知道该岩石是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富含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系列浅成岩的构造。

3)成分从样品看岩石是浅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岗岩或正长岩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岩石。但从全晶质中粒和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就可以判断是浅层岩。

4.断层地理环境情况。

金牛山地质相对复杂,在上山途中发现了很多滑坡断层及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现象。仅大家用于观测的一面山体,比较大的断层就达7处之多。金牛山断层现象千姿百态,产状各不相同,并带有多出滑坡现象产生,是因为金牛山主要由岩浆岩构成,岩浆岩分化后,风化壳表层间的滑动引起的风化壳滑坡。

5.岩石标本的赏识。

实验室中,陈列了大量的岩石标本,可以分为矿物光泽标本,矿物断口标本,矿物硬度标本,矿物解理标本,矿物比色标本,矿物形态标本等类型。理论的学习,已经让我们对这些岩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标本参观,使我们对岩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开拓了视野。

6.实习总结。

两天的实习非常短暂,但我们的收获是重大的,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了地质罗盘的使用及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对真实的地质现象有了一定了解。从标本室里我们更认识了许多未见过的岩石,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充实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实习结束了,而我们对实际动手的渴求依然很强烈。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与任务。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2、实习地点:即马山国家地质公园。

马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马山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3、实习时间:20xx年5月10日。

二、实习内容。

1、马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山文化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马山地质地貌概况。

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马山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马山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马山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揭示了胶东半岛及山东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发展过程。

马山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区域地层划分属莱阳群曲格庄组。其岩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硅化木和独特的安山岩柱状节理,从而形成了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宝库。

马山自然保护区由主峰马山(海拔233.1米)、西峰大山(海拔211.1米)、小峰宝安山(海拔i45米)、团山(海拔i26米)和长岭组成。自南、北两侧遥望,马山、大山二峰并峙状似马鞍,其地貌类型属剥蚀准平原上的残丘地貌,山体圆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间,最高部位在保护区南侧,海拔300米左有,相对高度达200米。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带,山西坡延至信村岭,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峰山(又名小龙山),山东坡延至陈家河东岭,均属低洼不平的平原兼低丘地形,残丘周围之冲沟多呈v字型和u字型。保护区范围内无较大河流,只有数条季节河及山北坡截沟堵流形成的几个小型水库,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于马山潜粗面火山岩结构构造特征,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再加上断裂构造等因素,在周围沉积岩层逐渐侵蚀夷平的状态下形成孤立残丘地貌,使之具有山虽不高却有拔地突起之感。

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同时马山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3、实习进程。

(1)马山硅化木。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马山极富盛名的——马山硅化木。

目前在马山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马山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

(2)马山石林。

马山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

据专家考证,马山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筑雕饰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一般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体笔直挺拔,排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马山石林规模比南京六合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

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马山石林前面,人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马山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3)沉积构造。

在马山山体上随处可见的沉积构造也是远古时期地壳活动留下的印记。当时湖泊流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一层层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岩石,不同的层理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早期形成的沉积岩与火山喷发的岩浆接触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变质,又形成了颜色丰富、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八

20__年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透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必须的基础。

2、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透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资料,加深对课程有关资料的理解;此外,透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群众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潜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资料:。

__火山口。

__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证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构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超多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__万年)火山作用构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所。个性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近于80cm,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尧山西侧,火山作用构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构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构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个性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十分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层中(距今约1千4百万年),其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十几个门类600多种。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蜘蛛、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昆虫化石翅脉清晰,保存完整,有的还保留绚丽的色彩,已研究鉴定的有11目46科100属182种。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三角远古鹿化石和东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该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类。除100种藻类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属143种。它们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态、古气候、动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专家誉为研究中新世的“综合实验室”。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构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实习相关大全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实习总结:。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但是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好处,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那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必须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必须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资料,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用心的作用。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九

实地实习是很有必要的,但短暂的几天的实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到此为止,我们希望学校学院能够尽量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真正意义上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

(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

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习。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的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平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平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平移断层:在所有类型的断层中,不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的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的压力。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十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工程地质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平面的、抽象的我们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亲自去观察这些现象,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通过实践,知识才变得具体了。所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习。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初步分辨其中的成分。

2、通过为期两天的野外地质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在提高对本学科兴趣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与增强集体观念,提高撰写实习报告的能力。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第一天在去的路上,我们刚好看到一个施工队正在对地质勘查取样,图片是他们打上来的20米以下的地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刚开始时软土层,再后来就是基岩。老师说这是地铁四号线南延段的施工勘查。上午实习地点是白云区唐阁村,实习项目是认识各种各样的沉积岩例如砂岩、砾岩还有页岩等,下午我们去了岑村的火炉山地质公园,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岩浆岩中的花岗岩。第二天的实习地点是广州市南沙区小虎岛,实习项目是认识海蚀崖,从观察出认识海洋迁移变化,中午我们结束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在唐阁村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沉积及其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图片中的沉积岩里面含有很多页岩,煤线,赤铁矿,砾岩,砂岩等等,很多裸露在外面的金属矿因为长年的风化,雨水侵蚀都已经氧化了,在图片中可以看到很多像是煤炭的物质,轻轻一拨就会脱落,这些叫煤线,是在剖面上出露的极薄的煤层。煤线可以是原生的,也可以是由于煤层露头受风化,大部分物质被剥蚀,以致煤层厚度变得很薄而成的。

查资料知炭质页岩属于粘土岩,页理构造,泥质结构,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是由粘土在地壳运动中挤压而形成的岩石。它是一种沉积岩,是固结较弱的粘土经过挤压、脱水、重结晶和胶结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它层理分明、易剥离而称为页岩。页岩一般为褐色、灰色或黑色,硬度不高。页岩以其对硅、钙、碳的含量不同而分为硅质页岩、钙质页岩和碳质页岩。

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用于水泥中能使其降低成本,增强活性,增加抗压强度,减底燃料成本。发热量为1300-3600大卡可以用作煤的替代品用来发电。

泥质岩是指含有大量粘土矿物,且粒径小于0.0039毫米的沉积岩。又称粘土质岩。岩石多呈白、灰等色,含杂质时色变深。致密块状或疏松土状,有腻滑感,可塑性低,粘结性小,耐火度高,可达1770~1790℃,具良好的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主要作造纸涂料、填料、橡胶、塑料、油漆填料和陶瓷原料。用高岭土制合成沸石,可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吸附、干燥、分离净化,以及石油的催化、裂化等。

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的物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创造力显得多么渺小。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财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资源。

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火炉山公园里的花岗岩都是经过时间与地质的变化,从山上滚下来,广东地区气候只要是湿热,阳光的暴晒使花岗岩表面温度迅速升高而里面的依然较低,当下雨的时候,表面的温度又迅速下降而内部的温度较高,反反复复的热胀冷缩,这时表面会松散,易脱落,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火炉山上这样圆滑的花岗岩(如图),这已经成为岭南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山脚很多的花岗岩都像图片中那样断裂,是因为山体运动,受力不均匀,导致开裂。每块石头都好像记载着一段历史,我们细读会慢慢感觉到它的经历,它的价值。

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

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图片中的横纹呈倾斜状是因为这块地左右两边隆起的速度不一致,所以才呈现这样的现象,所以可以根据此来推算出这个地方多少年前是被海洋覆盖的。

海蚀洞是海水不断冲击山丘,将岩石冲出一条小巷而形成的。

海水对岩石的冲击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在小虎岛,可以看到海蚀崖上有一些被海浪掏空的洞穴,这样的洞穴就叫作海蚀洞。上网收集资料才知道其实在某些湖泊的岸边也会有这样的洞穴,它们的形成也跟海蚀洞一样,因此也可以称作海蚀洞。一般来说,陡峭的海岬或海浪直接冲击的悬崖海岸都会有这样的洞穴。我们知道,陆地上的溶洞主要是化学溶蚀的结果,如水会溶解石灰岩而形成溶洞。但海蚀洞不是由于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机械侵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水流的冲击力量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岩石的各个部位坚硬程度并不一样,而且还有着大大小小的裂缝。海水会冲进岩石缝隙中,那些较脆弱的部分经不住海浪的冲击会崩塌、破碎。这样就会在岩壁上形成凹陷进而形成一个洞。这些洞在海浪成千上万年的不断冲击下,越来越深、越大。海浪冲进洞内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压力,继续破坏洞内的岩石。有时还会将洞顶的岩石冲碎而形成一另一个洞口。在小虎岛很多人将神明的像放在海蚀洞里,刚开始我们还稀里糊涂的,以为是专门把神明放在这样,又可以避雨什么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所以村民就把神明“送”到这里来。可见中华文化还有很多我们这些作为年轻一辈所不知道的。

无法起到固土的效果,所以有很多防止山体滑坡的格构支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想出办法解决海蚀崖绿化问题,在格构支护里我们看到有人在中间种植了一些植物来改善山体绿化环境。我之前就了解过,栽撒葛麻根护坡可以绿化了荒山又防止了水土流失,多种植些低等比如藻类的植物,这样的植物易成活,又提高生物圈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应该修建些拦水坝,防止雨水过度冲刷山体,导致水土流失。通过植树种草来改善植被情况,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我觉得应该尽量多的去实践,只是感觉实习时间太短了,感觉还不是很够用,如果能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们就能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对各种地质面貌有个更深的理解。这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团体协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1.泥质岩-百度百科。

2.海蚀地貌-百度百科。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十一

2.学会对工程地质的基本判别方法。

3.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4.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

二:实习仪器地质罗盘铁锤。

三: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击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四:实习的资料和过程。

12月11日上午十点,统一学习使用地质罗盘的,下午1点半去往金牛山进行地质勘探,12日早上到仓山校区观看岩石标本。

1.金牛山的简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楼区北侧闽江乡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能够看到滑坡,崩塌,断层及不均匀沉降对山体与道路的影响,例如马刀树,公路裂缝等。

2.测定岩层产状。

1).结构金牛山的岩石大部分都是岩浆岩,而且都是粗粒结构和中粒结构。

2)构造金牛山的样品分析看可明白该岩石是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富含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系列浅成岩的构造。

3)成分从样品看岩石是浅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岗岩或正长岩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岩石。但从全晶质中粒和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就能够决定是浅层岩。

4.断层地理环境状况。

金牛山地质相对复杂,在上山途中发现了很多滑坡断层及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现象。仅大家用于观测的一面山体,比较大的断层就达7处之多。金牛山断层现象千姿百态,产状各不相同,并带有多出滑坡现象产生,是因为金牛山主要由岩浆岩构成,岩浆岩分化后,风化壳表层间的滑动引起的风化壳滑坡。

5.岩石标本的赏识。

实验室中,陈列了超多的岩石标本,能够分为矿物光泽标本,矿物断口标本,矿物硬度标本,矿物解理标本,矿物比色标本,矿物形态标本等类型。理论的学习,已经让我们对这些岩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标本参观,使我们对岩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开拓了视野。

6.实习总结。

两天的实习十分短暂,但我们的收获是重大的,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了地质罗盘的使用及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对真实的地质现象有了必须了解。从标本室里我们更认识了许多未见过的岩石,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充实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实习结束了,而我们对实际动手的渴求依然很强烈。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十二

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于是今年暑假学我来到了平煤地质工程勘探处勘探一队二号机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实习。

在钻探队实习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自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自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文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这些知识和实习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就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安全生产的法规。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习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这次我们打的是水文观测孔,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结合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动手操作水平期间主要对平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我们这里钻探时主要遇到的困难是打平顶山砂岩,平顶山砂岩硬度高容易破碎在钻进过程中不容易钻进又容易掉块卡钻,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多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我们一般在野外作业,比较枯燥乏味,许多配套设施也不到位不过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让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东西,也学会了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同时了增强了自己独立生活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我想这将会成为让我一生都收益的财富。

在这为期一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匪浅。短短的30多天内,我不仅向老工人师傅学习了钻探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到应该如何跟和同事交流和相处,更被队里同志们的无私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不仅为我今后的理论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我今后从事钻探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更加感谢学校和队领导给了我实习学习的机会,也多谢同事们多日来无私的照顾和关心,使我开心顺利的完成在队里的实习生活。报告章节如下:

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十三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实习目的与任务: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们在本学期学习了《土木工程地质》,紧接着我们就进行了地质野外实习的过程。我们进行这次实习的目的在与: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实习时间:20xx年6月24日至6月26日实习地点: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天津市北部蓟县山区,属燕山山脉中段南翼,沿津(天)围(场)公路东侧(蓟县段)呈南北走向,毗邻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园东面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隔山相望,黄崖关长城犹如一条巨龙横卧于剖面之上;南面是渔阳古城,县城东侧的翠屏湖是天津市最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水资源基地;北面是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面有京东第一山、全国十五大名山之一的盘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居京(北)、津(天)、唐(山)三市腹心地带,素有京、津、唐“金三角”之称.古老的地质构造奠定了现代地貌发育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方向。地势北高南低,地质公园北端与兴隆县交界处的九山顶,海拔1078.5米,是天津市的最高峰。而座落在地质公园南端的府君山,海拔只有350米,海拔高度相差728.5米。保护区的地貌类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宽谷、盆地和坎谷等构成。中、低山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及其以北地区的石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气势磅礴。丘陵主要分布在县城以北的石灰岩、白云岩、砂页岩分布区,海拔一般在300、500米。山体浑圆,坡度缓,土层较厚。是我国惟一记录有中上元古界地球演化地质历史的国家地质公园。其范围北起九山顶,南至府君山;东至八仙山,西至盘山,分为7个景区:。

1、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

2、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

3、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

4、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

5、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

6、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

7、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总面积342.0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40.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53.6平方公里,北纬40°00′~40°15′,东经117°15′~117°35′。处于京、津、唐交会地带,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实习对象:河北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07级全体学生(刘焱)实习活动:(如下)6月24日早上我们从西生活区坐大巴一路奔波来到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下车后,我们稍作整顿,然后老师开始介绍地质情况,我们的地址野外实习考察也就开始了。1.矿物、岩石的认识和地质构造的认识实习首先讲的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环境中,先前存在的化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物质、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地址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虽然它的体积只占地壳的5%,但是露出面积约占陆地表面积的75%。沉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等一些物质组成。沉积岩的结构按其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及形状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

1)碎屑结构碎屑结构是指岩石中由50%以上的碎屑颗粒被胶结物所胶结的结构,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结构。按碎屑粒径的大小,碎屑结构可分为:

a、砾状结构(碎屑粒径2mm。

b、竹叶状结构(碎屑形态多呈扁平状)。

c、砂质结构(碎屑粒径介于2~0.05mm之间)。

d、粉砂质结构(碎屑粒径为0.05~0.005mm)。

1)泥质结构该结构由粒径上发生变化,从会而显示出成层现象。由于形成层理的条件不同,层理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常见的类型有: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和波状层理。

2)块状构造岩石层理不清楚,矿物颗粒排列五一定规律。

3)鲕状构造具有同心圆状的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形似鱼籽。鲕状构造直径一般在0.5~2mm之间,鲕粒的形成系胶体物质围绕沙粒、碎屑在浅海浅水环境中沉积而成。

4)层面构造沉积岩岩层面上的特征如波痕、泥裂、雨痕等,这些特征同样反映了沉积岩生成条件和形成环境的特殊性,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古地理古地貌的标志。其中的波痕特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在鉴定碎屑岩时,除观察颜色、碎屑成分及含量外,尚需特别注意观察碎屑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胶结物的成分。在鉴定泥质岩时,则需仔细观察他们的构造特征,即看有无页理等;在鉴定化学岩时,除观察其物质成分外,还需判别其结构、构造,并辅以简单的化学试验,如用冷稀盐酸滴试,检验其是否起泡。接着我们考察了岩浆岩。岩浆岩又叫火成岩,占地壳总质量的95%,在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岩上升侵入围岩,在地壳深处结晶形成的岩石,称为深成岩(形成深度大于3km)。在地面以下较浅处形成的岩石称为浅成岩(形成深度小雨3km)。两者统称为侵入岩。由喷出地面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成为喷出岩,包括火山碎屑岩和熔岩。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岩浆岩主要由sio2、al2o3、fe2o3、mgo等氧化物组成。其中sio2是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它是反应岩浆性质和直接影响岩浆岩矿物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常依sio2的含量,将岩浆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超基性岩(65%)。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岩浆岩由于形成的环境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形态、大小和结晶程度,以及颗粒之间的关系。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空间排列及其填充的方式。了解结构和构造可以了解岩浆岩的形成环境。如喷出岩由于冷却快,来不及结晶,形成玻璃质,称为玻璃质结构。其中一些气体尚未逸散,形成气孔构造。岩浆一面流动一面凝固形成许多流纹,做流纹构造。深成岩在地下缓慢结晶,它的颗粒在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形成块状构造;在深处,各种矿物结晶的大小相近,这样的结构叫做等粒结构。而浅成岩中由于矿物结晶时间不同,造成先结晶的晶体粗大,后结晶的晶体细小,从而形成斑状结构。岩浆岩的简易鉴定方法:首先,观察岩体的产状等,将定是不是岩浆岩及何种产状类型。然后观察岩石的颜色以初步判断岩石的类型。含深色矿物多、颜色较深的,一般为基性或超基性岩;含深色矿物少、颜色较浅的,一般为算子那个或中性岩。相同成分的岩石,隐晶质的教显晶质的颜色要深一些。应注意岩石总体的颜色,并应在岩石的新鲜面上观察。接着观察岩石中矿物的成分、组合及特征。并估计每种矿物的含量,即可初步确定岩石属何大类。进一步观察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区别是喷出岩还是浅成或深成岩。最后综合分析,据《土木工程地质学》“岩浆岩分类表”确定岩石的名称。最后,考察了变质岩。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变质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常形成一些新的构造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特有标志,是变质岩的作重要特征之一。原岩变质后仍残留有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者叫变余构造。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构造叫变成构造:

a)板状构造岩石具有平行、较密集而平坦的破裂面劈埋面,沿此面岩石易于分裂成板体,原岩基本未重结晶,仅有少量绢云母或绿泥石。

b)千枚状结构岩石常呈薄板状,其中各组分基本已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低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仅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系由绢云母、绿泥石小鳞片造成。常具挠具和小皱纹。

c)片状构造在定向盈利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都呈平行定向排列,岩石中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而且肉眼可以看出矿物颗粒。

d)片麻状结构以石英、长石等矿物为主,期间夹以鳞片状、柱状变晶矿物,并呈大致平行的断续带状分布而成,他们的结晶程度都比较高。

1)下蚀作用下蚀作用的强度首先与流速和河水中的泥沙含量有关。此外,还与河床的岩石性质及地质构造有关。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又使河流向源头伸长。分水岭不断遭到切割剥蚀,河流的长度不断增加,以及河流的袭夺现象都是河流溯源侵蚀的结果。

2)侧蚀作用河流一携带的泥沙为工具,并以自身的动能和溶解力对河床两岸的岩石进行侵蚀,使河谷加宽的作用称为侧蚀作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平原区的河流,由于河床坡度较为平缓,侧蚀作用占主导地位。2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主要通过对碎屑物的悬运跃运和推运三种方式来进行搬运。碎屑物以何种方式被搬运,主要取决于颗粒的沉降速度与上推力的对比情况。

4)三角洲沉积5)山区河流沉积土6)由冰川补给的河流冲积土3.风化作用认识实习影响风化作用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和地质因素。

一、气候因素:影象风化作用的气候因素主要指降水量与温度。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快的地区有利于化学风化的进行;而温度则影象化学反应的速度,水中游离氧的含量和水的离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大,水中co2含量虽随温度增高而减少,但温度增高十度,反应速度却加快一倍,因此,氧化作用和水溶液的作用都随温度增高而加快,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而且,气候控制着数量和类型,它们对风化作用产生各不相同的影象。地球气候的分带性决定了风化作用速度及其产物类型的分带性。

二、地形因素:在相对高程很大的中低纬度山区,可以看到不同高程上有不同的气候带因而有不同类型的风化作用。地形陡缓的不同,风化作用也不同。陡坡地下水位低,植被稀少,物理风化相对强烈,产物不易保留,未风化岩石不断暴露接收风化;缓坡平地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相对强烈,矿物分解彻底,风化产物残留原地,母岩被覆盖,不利于物理风化,最后形成大量粘土和残余矿床。坡向也有影象,中低纬度阳坡昼夜温差大,冰冻风化比阴坡强烈,以至阳坡比阴坡更凹凸不平。

三、地质因素:主要有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和构造运动的影响。

不良地质现象认识实习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积层)、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以及强震区(高地应力)等。因此在施工前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路线应设法绕避。其次,当工作中发现仍有重大的地质病害存在或有潜在的重大地质病害时,必须及时调整线位。对于重大的地质病害应尽量绕避,实在无法绕避的要考虑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并且应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提高工程措施的可靠性和安全度。对地质病害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能避当避,即使增加工程造价也是值得的。

实习总结:在3天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和老师走在一起,学在一起,老师给我们进行的详细举例说明,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并且这些都加深了我们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对三大类岩石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让我知道了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死的,如果你不和实际联系起来的话它只能变成无用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应该尽量多的去实践。这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团体协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这次实习中我所收获的这些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定会给予很大的帮助。在这期间,我们面对烈日当头曾汗如雨下,汗水浸透了我们的衣服,但是我们坚持了。在坚持一下,在挺一会儿,一切都会过去,等待我们的只有胜利。同时感谢李老师和郭老师不畏酷暑给我们进行的生动讲解,而两位老师的这种敬业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尊敬。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十四

(1)实习任务:我们这次去__进行的是一次地质学教学实习,要求我们了解__北部的地质概貌以及岩石和地层等地质构造。

(2)实习地点:__市北郊凤凰山,长腰山和大尖山一带。

(3)实习人员:06农资环全体同学和4位05级农资环同学。

(4)__的地理背景:__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__。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__年末总人口453.06万。

__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__。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__年末总人口453.06万。

__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周边与南京、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市相邻。淮南、合九铁路及合宁、沪蓉、合巢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流经__市182公里,芜湖—__公铁两用大桥和铜陵—__公路大桥横跨长江天堑。依托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和南京、合肥两个航空港,可借“船”出海。

__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有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__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产品,“__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__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观130多处,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温泉、山色是“__风景三绝”。

改革开放以后,个性是九十年代以来,__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五个县(区)均被列入全国粮棉生产大县,并先后进入全国粮、油百强县行列。“两水一菜”(即水产、水禽、蔬菜)发展迅速,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种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家禽已构成20多个较大规模的养殖小区:蔬菜面积100万亩,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本构成建材、机械、纺织、医药、食品等支柱产业,拥有一批具有必须实力和规模并在省内外同行业中占有必须地位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市有大中型企业54户,有皖维高新、巢东股份、新力药业、华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旅游业快速发展。建成了褒禅山、华阳洞等五大溶洞和太湖山等四个国家森林公园及半汤、汤池、香泉等温泉度假区。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配套功能明显增强,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

撤地设市以来,__连续6年开展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活动,连续4年开展对外开放年活动,用心实行鼓励外来投资政策,建立了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市县乡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投资审批手续。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__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立足区位、资源等优势,加快“四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即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资金外溢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高素质劳务输出基地,周边大中城市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周边城市旅游的“后花园”。__正在向经济繁荣、社会礼貌、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湖滨城市目标迈进。

我们此次野外地质实习的驻地是__市北郊凤凰山脚下的狮子口,我们住在7410工厂的招待所,我们这几天野外实习的路线是凤凰山,长腰山和大尖山以及紫薇洞风景区。在凤凰山半山腰我们看到了志留纪,石炭纪和泥盆纪等二叠纪各岩层。对我们来说收获颇丰。

二、地质概貌。

(1)地层。

概述;在凤凰山腰上,我们实习地地层从志留纪开始,经历泥盆纪、石炭纪直到二叠纪的古生代地层。地层发育齐全,出露连续,接触关系清楚,接触带典型,标志曾清晰,古生物化石丰富,易观察和采集。

第一层:泥盆纪,包含五通组;。

五通组:以石英砂岩和沙砾岩为主,底部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厚层状,坚硬。下部为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厚层状,石英为主,成分单一,质地坚硬,兼有沉积。

第二层:石炭纪,包含了金陵组,高丽山组,和州组以及黄龙组和穿山组;。

a金陵组:为灰褐色生物灰岩,厚度可达几米,呈透镜状;。

c和州组:灰黄色泥质灰岩,厚度在5米左右,风化成姜状,不宜烧水泥石灰;。

d黄龙组:肉红色灰岩,白云质含量较高,质地较纯,含生物碎片,内含镁元素;。

e船山组:浅灰色含生物碎屑灰岩,呈球状。

第三层:二叠纪包含栖霞组;。

栖霞组:臭灰岩,含邃质结核,产有化石。

负一层:志留纪,此地层中岩石主要为长砂砂岩,呈黄绿色;部分地区为粉砂质页岩。如下图:

泥盆纪五通组:1.砾岩、沙砾岩2.石英砂岩3.粘土层4.石英砂岩;。

石炭纪:5.金陵组6.高骊山组7.和州组8.黄龙组9穿山组;。

二叠纪:10.栖霞组;。

志留纪:-1.长砂砂岩;。

(2)岩石。

__北部的凤凰山地区主要有页岩、粉砂质页岩、硅质页岩、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灰岩、白云岩、生物屑灰岩等沉积岩发育。__北部地区变质岩沉积岩和岩浆岩三大岩类发育齐全,但主要为沉积岩为主。

a、碎屑岩类:。

砾岩和角砾岩:碎屑岩中砾石(粒度大于2毫米)含量大于50%者。

砂岩:碎屑中2到0.05毫米粒级的颗粒在50%以上的岩石。砂岩中碎屑成分以石英、长石、岩屑为主,少量白云母和重矿物,可混有少量的粘土和细粉砂岩。胶结物为硅质铁质和钙质。砂岩的色彩取决于碎屑成分和填隙物成分。石英砂岩:碎屑物质中90%以上是石英碎屑,少数为长石、岩屑等。长石砂岩:常为红色调,米黄色,若砂岩中长石风化则呈灰白色。主要成分由碎屑石英和长石组成。碎屑磨圆度较差,多为棱角状至次棱角状,胶结物为泥质、钙质、铁质。

粉砂岩:粉砂岩碎屑占50%以上者叫粉砂岩。成分常为石英,少量长石和白云母,岩屑少见。碎屑的磨圆度较差,常呈棱角状。胶结物有钙质、铁质和粘土质。色彩多种多样。

b、粘土岩类:

粘土:固结微弱的粘土岩。

泥岩:固结成岩但无层理者。

页岩:固结成岩具有叶片状层理者。

c、硅质岩类:

燧石岩:常见的硅质岩,致密坚硬,具有贝壳状断口。色彩多为灰色、黑色,常呈层状、条带状、结核状产出。

d、碳酸盐岩:

生物屑灰岩:灰岩中可含各种生物遗体,可能是完整的或破碎的。

白云岩:主要由含量大于50%的白云岩组成,常含方解石粘土混入物。具有隐晶质或细晶结构。

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一些化石,其中我们小组发现了三块贝壳化石。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游览了紫薇洞风景区,在那里,我们观赏到了许多的奇石,奇石构成的原因是由于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对岩石进行风化、剥蚀、冲刷,使岩石构成了各种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能够说,大自然是一位能工巧匠。

(3)地质构造。

a、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地质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在所有的沉积岩及部分变质岩构造的山地都会存在不同规模的褶皱构造。它对于矿产的构成、形态、分布等有必须的控制作用,同时也是构成地貌的重要基础。褶皱的发育过程、特征及褶皱时代等往往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构造运动性质及地壳发展的历史。

褶皱有2种基本形式,即背斜和向斜。从外形上看,背斜是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两翼岩层从中心向外倾斜。向斜是岩层向下凹陷的弯曲,两翼岩层自两侧向中心倾斜。地形有时与地质构造基本一致,即构成背斜山和向斜谷。但是在更多的状况下,是在背斜部位侵蚀成谷,而在向斜部位发育成山,构成背斜谷和向斜山,即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__北部地区就是这样的一种状况,凤凰山是一个很大的背斜,但是在经过了长时间的风化转成了此刻的山谷地形。

背斜谷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应力作用,极易构成一组平行轴面的张裂隙,为外力侵蚀作用创造了条件,如果核部岩层较软,那就更相得益彰,最后侵蚀构成谷地。在向斜槽部里,因收压应力作用,岩石往往积压密实,难于破坏,如果核部岩层较硬,那就更难侵蚀风化,最后突起构成高山。凤凰山上沉积岩抗风化和侵蚀潜力很弱,在长时间的风化剥蚀作用下,原本背斜突出的部分被风化搬运走了,而留下来的部分成为了此刻的背斜凹陷向斜突出的奇特现象。这也是这天我们能够在地表观察到不同层面结构的原因。

b、断裂构造。

通常根据断裂岩块相对位移的程度,把断裂构造分成节理和断层两大类。节理即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即是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在野外有时在剖面上能够一眼看到断层,而有的断层却比较隐蔽,个性是地面覆盖物较多的地方,更不易发现。在我们实习的凤凰山上有许多很明显的节理和断层的构造。

三,实习感受:

次此地质实习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我的第一次和同学们在小外住宿活动,因而刚开始,对这次实习我是期盼和激动的;我期盼着在新环境下,我和同学门的生活,和激动着在野外的实践活动。实习共进行了4天,这对我来说是生动的有益义的,一方面我们翻山越林见识野外风景的同时,完成了实习资料,赁一方面,在实习中,同学们相互帮忙也增加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友谊。总之,次此实习,我们收获了许多。

爬大金山,我们经历了最累的一天,在爬大金山之前,我们首先在山脚,绕着其细致的观察了地层和岩石的分布,虽然我们各个局部的看了有一下,但是,我们也须有个整体的视角,因而,大金山之行好处非凡。大金山是__最高的山峰之一,站在山顶,整个合肥尽收眼底,而其周围的地层分布情形立刻印在我们的心底,从志纪到泥盆纪在到石炭纪,最后到二叠纪,层次分明,一层层的满是大自然的痕迹。站在山顶,我们淌汗的同时觉的心旷神怡。

观察地层岩层,我们经历了最激奋的一天,穿越在荆棘小丛林间,我们走在未知的土地上,自己开辟脚下的路,奋力向山腰爬,我们看到了各种岩层,一层层,我们辨认层面单层面,认识各种岩层。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各地层在我们的面前或许是不可撼动的,但在大自然的力量下,它就象一层纸,褶皱,断裂,从而构成山丘,低谷。

游紫薇洞,我们经历了最神异的一天,紫薇洞深入地下70多米,整长1500多米,洞中各种天然构成的奇观,向我们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我们还舟游了地下的河流,观看了紫薇洞收集的各种奇石,所有的这一切不断另人惊叹。

整个实习,时间虽短,但经历丰富充实,我们不仅仅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收获了知识,同时加强了同学间交流,收获了友谊。

地质学实训报告篇十五

实地实习是很有必要的,但短暂的几天的实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到此为止,我们希望学校学院能够尽量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真正意义上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

一、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

(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习。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的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平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平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平移断层:在所有类型的断层中,不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的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的压力。

3.尖灭。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的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5月11号京娘湖实习。

今天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观察,对河谷形态、河谷的发育形成进行认识性的学习。

1.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通过本次野外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总的来说,本次实习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习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但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本次实习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学校学习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习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