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论语心得(精选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6:55:23 页码:14
最新论语心得(精选14篇)
2023-11-11 16:55:23    小编:zx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法,进而提升个人素质。如何撰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接下来是一些写好总结的关键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论语心得篇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论语心得篇二

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这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有可能存在极为复杂的心灵困惑。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

论语心得篇三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我的理解:谨慎地思考人生天地间的意义,效法古圣先贤,

每个人如果都这么思考,人们的道德意识就敦厚了。

灵活运用:这话有争议,有人解释为谨慎的处理老人的丧事,虔诚的追祭祖先。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解释很可笑,我们追溯的是古圣先贤,而并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已。可解释为上文所述。那样应该比较恰当吧!

论语心得篇四

学,是孔子教书的首要。每一个人不论他是职位高低贵贱,只要他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就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如今成为一种摆设。不懂得你问了吗?如果你觉得像别人请教问题就低人一等,那你这样的学习态度永远也学不好。真正的学习是用自己的主动,不卑不亢的态度去请教,达到学习的态目的。

学会了学习,学到了知识,接下来就是学以致用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把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正处。不要让知识去支配你!不要做一个被动者,同时也要学会权变,让学习的知识,智慧,品德融为一体!

还要善于反省自己,该说的话该做的事,说了没有做了没有;不该说的,不该做的是不是也去说了也去做了!要以一个正确的态度衡量自己,看清自己。我觉得这点对我影响很大!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我粗浅的阅读可能都不能体会其精神的九牛一毛但是《论语》告诉我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智慧,有诚信的人,一个守恒的,内心忠诚的人,这样才能安安心心,堂堂正正的行走于人世间!

论语心得篇五

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谚语、活动中了。它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答认识,而且也作用于人们的情感、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因为重要,李泽厚重新译注了《论语》,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统称为“记”。它们长短不一,品类不齐;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或表牢骚;或就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并无定规,不一而足。

论语心得篇六

以前总说门当户对是封建毒害的残余,但真的没有更现实的意义吗?就我看来,它是为婚姻做一些必要的、经常被忽略的、精神层次上的铺垫。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把其当成一种铁定律例来执行,而是认为应该作为必要的参考来对待。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好的朋友是良师,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想、行动,令你觉得快乐幸福,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好的朋友不见得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却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地站在你身边,也许仅仅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种态度、一份默契。

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离的。否则就是非爱行为,就是事君数,思辱矣;朋友数,思疏矣。

那么如何可以结交到好的朋友?最根本的,让自己成为善良的、乐观的、幸福的人,使自己与这些美好的品德相贴近,那么至少可以在与这样美好的人相遇时共品一杯茶。

论语心得篇七

断断续续的读了《论语》及多家对于论语的注释和分析,这个断断续续有时间上的间隔,也有地域上的跨度,有经济上的悬殊,也有地位上的变化,而读书的心情和理解方向也随着自己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发生变化甚至逆转,但是对于《论语》的理解始终有一条主线没有变过,这就是《论语》里面所倡导的“公道――仁德”,这体现了古斯塔夫。荣格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中所描述的一样“每一个文明人,不管他的意识发展程度是如何的高,但其心理的深层,他仍然是一个古代人”(古代人和现代人具有共同的机械属性)。随着对于论语了解的深入,在论语的内容的理解上也出现许多矛盾的地方,也可以认为是更加深刻。

论语的本身并不是孔子教学的课本,他是不系统的。其产生的原因,应该是他的学生在他死后的某个晚上或者中午的同学聚会上,已有几分醉意的某个(或某些)有钱有闲的学生,回忆起孔子的教诲,提出了一个建议,大家约个时间,来讨论一下如何编纂一本老师的语录。

这种建议很容易得到响应,又隔了一段时间,来了很多同学,每个同学都分别把当年孔子对自己或更多人说的什么,一一奉上,然后交给那个倡导者审阅并出版发行,也许那个时候还有做出贡献者根本就没有拿到这本书。当然费用是要有权有钱的学生出的,包括出版费。形式上是否有点像现在的同学会,开始大家踊跃,后来慢慢的转变为同类聚会,在后来就悄无声息了,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成功者往往是召集者,是炫耀的,而其他人都是参与者,是陪衬的,孔学里的同学会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因为是一种回忆,就有了不确定性,因为有人从中撮合,就有了强加于孔子及其弟子头上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种在创造性转化或转化性创造中的整合。我们也没有任何必要对这种“有限可能中的无限追求”而强求。

回忆起来的都是过去记忆的片段,是不连续的,因此,就会出现前后不通,同章节里面自相矛盾的问题,这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产生的时代背景。等孔子的弟子从各自的国家过来团聚的时候,大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的人是开宝马来的,有的人是走路来的,有的人趾高气昂,有的人垂头丧气,前者想到的都是孔子如何如何好,而后者可能会有所保留,不过如此啊,给你了那么多束修,也没有给推荐个好的工作,也有的是从大国来的,非常牛气,有的是从方五六十里的小国来的,甚至路费都是大国赞助的,就有点提不起精神,两者加在一起,就产生了话语权的问题,谁的声音高谁的观点就占上风;二是产生的方式。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只是好好的来悼念一下老师,结果船载以入的东西鼓捣出这么个事来,让我们这些衣食无着的人怎么办,据说还要集资出版,老婆孩子养活都成问题,哪儿来的钱啊?有不要面子的甚至出言不逊:我没有钱,要出你们出,我不反对,也可以把老师说的话告诉你们,随你们吧。这正是许多学生的心声,他们只是碍于面子没有说而已,这样的方式产生的论语,不免有人胡说八道,不免有人断章取义,也许有恶作剧者将自己的言行也冠以“子曰”;三是流传几千年中的断层谬误。过去的传媒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传媒工具也比较落后,比如办报纸要开一个木片加工厂,还要请许多的雕刻师,如果分工较细的话,还要有纺线的,穿线的。特别是穿线的,如果没有点文化,只是为了挣工资,就不会那么虔诚,就会偷工减料,就会违反操作规程,就会将前后顺序颠倒,这是出厂前就乱的。而后代得到的,多数是凭一代代的老师记忆的,或者是得到古墓中出土认证的,乱七八糟的都可能出现。

再从教学的方式分析,孔子是不看人的,叫做有教无类,什么样的人来了我都教,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学费是一定要交的,而且应该是根据交的多少和干肉质量的好坏来分班的,尽管你天资聪颖,如果你只拿很少的干巴巴的肉的话,也只能给你分到普通班,让那些研究生来教你。他也许是按照现在的文凭级别分的,设定一个束修的标准,从中专到博士以此类推。因为有了分别,在教授的时候也就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孔子也是根据交的学费多少来定心情的,见了家境富裕且属于官宦的,就高兴,说得就多一点,就深刻一点,也许会有蹭听的穷学生在此受益,但是不会太多,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么。而见了那些老是拖欠学费的,就没有好脸色了,而且在多层次的学生之间,所教的理念是不一样的,对穷学生就教他们“杀身以成仁”,让他们去死吧,而对富学生则叫他们“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教点装傻充愣的本事“明哲保身”,且特别强调“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你们要好好的活着,我什么时候打秋风也可以舒服一点。

因为有临场发挥,也就有了区别,前后矛盾也就在所难免。由于受竹简或刻简的限制,没有可能将说每句话的时间、地点、场合、所处的国家、社会背景等交代清楚,这就留下了许多难解的东西,也就是文化的阴暗面。后人在对论语进行研究(不如说是推测――引经据典,猜测――断章取义,揣测――胡思乱想)时,难免出现戏说的成分,因为阴暗面越多,被猜想的余地越大,这也是文章的魅力值所在,一共只有二十篇的文章能够被人传颂研究几千年,难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的年代,民不聊生,颠沛流离。我们的至圣先师也是常人,他也有机械属性,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吃喝拉撒睡,他的思想也会随着经济状况的时好时坏、社会地位的时高时低出现波动,也会在“畏于匡”时,因为“颜渊后”而子曰:“吾以汝为死矣”。就出现了一个多向度的孔子。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们有幸将其请下神坛,坐在我们面前进行一次学术探讨,你就会发现他并不是总板着脸说着“吾诲汝”的老夫子,而是偶尔也会说上一句“由也不得其死”的玩笑的和蔼可亲的老教授。

人在学习的时候都受前面教育的影响,往往都是带着情绪(基本上都是抵触情绪)来学习的。他在向后人学习的时候一定会用前面的东西来比较、验证,并不时的排斥后面的,除非后面的东西能够与他产生共鸣(潜意识中存在的不敢或者不能暴露的某个部分)。也就是说,断章取义是非常正常的,这是一种文化的运用方式。

而我们在读一些学术性的、经典的文章的时候,我不主张背着沉重的压抑来解读。应该超越于自我,超越于现在,将自己融入,融入到那个时代的大环境中去,看他当时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背后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理解,才能运用,才能吸收,读论语也好,读孟子也罢,都是一样的。如果你深刻细致的去体会,你会发现,同时代的经典中的内涵,几乎是一致的,被雅斯贝尔斯称作“轴心时代”产生的释、道、儒、墨、法、纵横等皆有共通之处。

论语之为经典,就在于论语里面的温情,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可以发现一群有思想有理想善于想入非非的学生,我已经多次在梦中听到了孔子的循循善诱,看到了老子的和蔼可亲,孔子就是一个常人,也会发脾气,也喜欢美女,比如南子(卫灵公的夫人,是当时有名的美人,据说是孔子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就可能赏心悦目,他就多次去会南子,导致“子路不悦”,孔子为了表明自己是清白的,甚至对天盟誓,我如果有什么心,“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表现了孔子可爱的一面,我甚至从中看到了一个有了爱美之心的男人向自己的妻子发誓的情景。但是孔子面对的是子路。孔子是一个高明、幽默、严肃、温和的老师,还是一个可以围炉夜话、互相打趣的邻居。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理论》中说,“凡不可说的,应该保持沉默”,老子在道德经里面也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佛教里面更是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论语里面也有多处提到“慎言”。我在这里都说的太多了,罪过,只是自己的梦中呓语。

论语心得篇八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让我们每星期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好句。教师告诉我们读书必须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样才能把书读好,做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我读过一本书《论语》这是儒家经典。书中既有对社会、人生完美蓝图描绘,又有人性与政治、道德文化里面故事十分精彩让我异常喜欢。

记得有一篇是这样: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他的祖先是名门,到了父亲那代家败了。张衡从小就生活得十分清苦,虽然家境贫寒,但张衡从不自暴自弃,放纵自我,反而更加努力他天生聪明,十分好学。经过各种办法找书来读,他对知识十分渴望。他喜欢晚上一个人对着天空数星星,满天星星吸引他渐渐地他对天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他喜欢听祖母讲婵娥奔月的故事,他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晚上会有月亮,白天月亮到那里去。祖父留下好多书,他用几年时间就全部读完。张衡和书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读了这篇故事深有感触,我想一想平常就有些惭愧。以前爸爸妈妈让我多写一些字,我就不高兴,一会儿跑来跑去,一会儿看电视。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心里总有委屈,就明白让我写字。有一次,我把作业本上的字写得东倒西歪。妈妈看见了让我擦掉重写,我不但没有写好,反而把作业本弄破了,妈妈狠狠地打了我,让我道歉,我也要把自我想法说出来,才认错。可我想如果不是爸爸妈妈严厉也写不好今日的字,我决定以后必须要听爸妈的话做一个学会感恩的好孩子。

书,使我开动脑筋,使我欢乐,使我分真假,理解善恶,书增长我知识开阔了我眼界,学会了感恩伴我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

论语心得篇九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人类和睦相处,靠的不是金钱,名利和地位。而是高尚的品德。

《论语》告诉我们道德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其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因为一定会有同道与他相伴。

这句《论语》中最经典的话带给了我许多深刻的教诲。

一年级时我年少气盛,又有些不明事理,所以脾气非常不好,

有一次,我在值日时因为疏忽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只听“啪”一声,花瓶便在我的眼前摔了个粉碎。

当时我心想:糟了,打碎了花瓶,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于是我便把碎片扔到了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方。本以为这样就会蒙混过关,滥竽充数。但不知老师如何明察暗访,指出了我这个打碎花瓶的“犯人”。

老师严厉的质问我:“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又不肯承认?”我连连摇头,“一定是你!”老师断定。我又狡辩,我此时失去了做人的道德。

那个星期大家都不理我了,我像一只离群的大雁,在天空中悲鸣——我很孤独。

那时我才知道了品德有多重要,“德不孤,必有邻”这让我懂得了没有品德会很孤独,这句话给了我永久的启示。

论语心得篇十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比获得更能使我们充满幸福感。

孔子说,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托尔斯泰的一个小寓言,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每天都在想三个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是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是最重要。这三个哲学问题使国王冥思苦想,举朝大臣没人能回答出来,有一天他很苦闷,微服私访去了。

国王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投宿于一个陌生老汉家。到了半夜国王被一阵喧闹声吵醒,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了进来,说后面有人追他,问能否收留他一会儿,老汉也谈谈的叫他进来了,说就在这躲一躲吧,就把他藏了起来。国王吓得不敢睡,没多久追兵来了,问老人有没有看见一个人跑过来,老人说不知道,这里没有人,后来他们闹闹就跑了。那个人洗干净血迹后感恩戴德也走了,老汉关上门就睡觉了。

第二天国王不安地问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就那样放他走了,不问问他是什么人?老汉淡淡地回答,其实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离你最近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也不能拖延。国王恍然大悟,老人把三个哲学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个故事又做了论语的注脚。

论语心得篇十一

《论语・学而》中有这么一句话:“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仁“的根本。我的理解是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是每一个当代学生必须做到的事。而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很需要对孩子进行这种”孝弟“的教育。因为在我们同学当中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是最高的,爷爷奶奶都得顺从小孩,家庭里的中心就是孩子。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妄为的坏毛病。小则对父母的说话语气不好,瞧不起父母,对父母不尊重。大则一言不合,与父母吵闹,离家出走。

是呀,我们在慢慢长大,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主见、自己的小秘密,也慢慢进入到了青春叛逆期,可也要明白父母也在慢慢变老。我们如果没有”孝弟“思想,就不能做到理解、体贴父母,与父母就会有隔阂,甚至产生矛盾。话说回来,如果我们孝敬父母,理解父母,这些现象就不会发生,我自身也有这样的经历。

爸爸每次喝酒回家,就会找我讲话。在我眼里,爸爸和我讲的都是“废话”,我是听不懂的,也听不进去,甚至有点反感。

读了这则《论语》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对爸爸的态度,也在学会思考:爸爸为什么喝酒?为什么要喝完酒回来和我讲“废话”。

慢慢地我明白了父亲在外喝酒,其实是为了工作,之所以和我讲“废话”,是因为他平时不善表达自己的爱,只有喝了酒才吐”真言“于我。但我,却觉得这是“废话”,觉得父亲的“酒后真言”十分无趣。那是我不理解父亲,不懂父亲的爱呀。

什么是孝道,怎样行孝道?看似很高深的话题,其实都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小事,我们以”孝弟"为尺子把小事做好就可以了。如在挂电话之前跟父母说声拜拜,回到家主动跟父母打个招呼,在外玩耍向父母报告行踪,不让父母担心,静心倾听长辈的教诲……记得爸爸和我说过,一个人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一家人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在我看来,只有牢记孝道才是一家人快乐的根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语心得篇十二

中国文化渊源博长,拥有五千年的礼貌史,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给人类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这些经典诗文,寄托了我们先辈对于人格与道义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日,人类社会正处在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仁德的人,自我要站得住,也使别人能站得住,自我要行得通,也是别人能行的通。这句话强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要只想到自我,不管别人。凡事多为别人想一想,社会就和谐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言义为:多优秀啊,颜回!吃的是一篮捞饭,喝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一般人都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多优秀啊,颜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当今,虽然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也没有必要必须吃捞饭,喝清水,住简巷,但“颜回精神”,仍不可或缺,因为人生的道路艰难曲折,有点“颜回精神”,心里才能平衡,事业才可有望可成。尤其是当今的许多学生家庭富裕,让他们体会一点“颜回精神”更具深远意义。

读了《论语》我受益匪浅,在此,提倡各青少年多研究四书五经,能够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

文档为doc格式。

论语心得篇十三

《论语“学而”》中曾子每日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方面自省其身,我们每天也可以从这三方面入入手进行自省。

“为人谋而不忠乎?”要自省的就是“忠”,我给别人做事,给社会做事,我忠于职守了吗?真正的忠诚不是忠于一个外在标准,真正的忠诚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忠于内心的良知。“忠”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能够对自己的良心有所交代,就是最大的忠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要自省的就是“信”,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你守信誉了吗?信守承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需要我们时常反问自己。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会接受他,所以一个人不可没有信用。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信”是多么重要,只有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传不习乎?”要自省的就是“习”字,意思是说,老师教授的知识,你认真学习了吗?对于知识,我们需要把它融进自己的生命里,这个过程才叫“习”。学习之后要复习,学习之前要预习,温故而知新。学习,其实不光是孩子的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把知识的学习真正融入生命,时时不忘记学习,如此我们才可以说,我们真正有所长进了。

论语心得篇十四

印象中,自己以前从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所幸多少知道里面的一些_句。这次寒假,利用学校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机会,我才能静下心来系统地读了一遍《论语》。语录体的《论语》文字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除了记载_教育、政治、文学、哲学、艺术这些大的方面之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不乏闪烁智慧、蕴含精深思想的语句。所以,它不愧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至于“《论语》之在中国,犹如《圣经》之在西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相关赞誉,并非没有根据。

读《论语》,各方面的收获太多了,三言两语是讲不清的。这倒颇像该书语言简练而精髓不断的特点。俗话说,文能会人,读着《论语》,孔子的伟大形象就像是穿越了两千年的时光隧道,栩栩如生地立在你的眼前:一位身怀各种谋生技能、又对生命、政治、教育有深隧洞见的能人;一个不因自己地位的卑微而随波逐流,不停反省自己去伪存真,终生提醒自己除恶向善的高尚贤人(我觉得称为“圣人”还是夸大了点);一个平生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论语》就让后人受用终生,并因之敬仰和传诵的奇人;一个自强不息,处于乱世而不放弃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来殉人生的理想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言行广阔地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因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得以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与人类文化长河中的其他现象一样,虽历经沧桑,却总是生命之树常青,不断创造着人类文化的奇迹。所有的一切,皆得益于多才多艺的孔子扎根于民族文化又立足于个人所创造出来的大智慧。

读《论语》,不外乎在读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当然,这期间要辩证地看待这些学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要独立思考一些自古以来有争议的处世交友论调,比如“中庸之道”,比如“无友不如己者”。而且,我们还会发现,当今许多为人、治学、从政的原则都出自古老的《论语》。譬如:父母在,不远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者,正也……啊,太多了,不胜枚举。于是乎,对孔子及其弟子又多了几份敬仰之情。

“在其位,谋其政”。身为教师,读《论语》过程中我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自然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事实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也最为辉煌。从教育的视角来理解《论语》,我们就会领悟到孔子智慧中的个体价值,以及孔子尊重个体、弘扬主体,限度实现个体社会价值的良好愿望。

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为此孔子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达“仁”的境界。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的这种教育理念,和孔子提出的“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前后相隔两千多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修养与品德。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所以,我们也要牢记教育的使命,努力培养当今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毕竟,智育不好出的是次品,而德育不好出的则是危险品。

孔子主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无疑需要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值得后人钦佩。由于孔子教学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故此,相传他门下的学生竟达三千人之多。

学生众多,可能是促生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原因之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具有重要地位。

再来看看孔子的切磋讨论、教学相长。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_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论语·公冶长》,这是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凡此种.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无不给我们带来启迪和思考,它们至今仍在我国甚至世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可以说,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正因为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所以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教育有着崇高的地位。

读《论语》,老师们请多关注孔子作为“教师”形象出现的精彩言论。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教师的典范,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他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人生都具有无限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历史的属性,但辩证地、客观地分析评价其价值和内涵,发挥其合理的、普遍性的价值意义,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学思路的开拓必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