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9 15:29:19 页码:11
2023年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10篇)
2023-03-29 15:29:19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篇一

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思想家都是敬畏儿童自然天性的典范。他们都充分肯定儿童期具有独特的价值。他们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卢梭曾高喊“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大卫.艾肯博士指出:“过早的正规教育,过于匆忙地催促儿童成长,实际上将儿童置于短期和长期的危险之中,短期的包括对学习的焦虑和恐惧、疲劳、缺乏爱好、效率降低,最后导致心理特别是情感失调,长期的危险包括厌学、学习动机降低、无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干扰自我指导的学习,习得性绝望等等。”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幼儿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目的,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一、开办家长课堂,给孩子创设纯净的成长空间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急功近利,纷纷上演着“超前教育”、“拔苗助长”、“规训练习”的一幕又一幕。他们的“好心”却办了坏事。其根本原因是家长缺乏正确的指导,缺乏对儿童的正确认识,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一)通过案例呈现,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方式

家长对儿童的认识才真正决定儿童的命运,决定孩子的童年生活幸福与否。在家长课堂上,我借用《快乐的顽童》案例,让家长认识孩子、了解孩子。菲菲、丹丹和美美在一起堆沙堡,沙堡堆得很高,他们想给沙堡开一个大门,让小乌龟住进去。三个小家伙从最上面开始掏,没掏几下“哗啦”,沙堡塌了,他们又重新堆了一个沙堡,又从上面掏,没掏几下,沙堡又塌了。反复了几次,他们开始觉得哪里不对,决定换一个地方掏洞,因为房子的门都是开在房子下面的。就这样,三个小家伙在沙堡的最下面掏,他们小心翼翼地扩大洞口,慢慢地,终于成功了。通过这样的“劳作”,孩子们大概了解了给沙堡挖洞的一些小窍门:洞口上边的沙子不能太薄;不能把洞挖得太大;也不要在沙堡的顶端挖洞,因为那里的沙子很少,不结实,容易塌等等。孩子就是这样通过亲手实践、亲身体验,主动了解、学习和认知世界的。动作才是幼儿思维的体操。因此,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践操作才是孩子的学习方式。游戏才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家长课堂上,我同时呈现《快乐的顽童》和《忙碌的怨童》两个案例,引导家长对比分析,两种情境下,孩子的幸福指数是不一样的。从孩子呈现的身心状态来看,前者是愉悦的、自发的,后者是被迫的、厌倦的;从学习方式来看,前者是通过游戏让孩子自主探索学习,后者是把孩子当作待填充的容器,一味填鸭式的“灌”;从孩子的获得来看,前者激发的是孩子的兴趣,培养的是孩子终生享用的观察、学习、探究等能力,后者习得的是知识和技能;从取得的效果来看,前者得到的是孩子终生发展的潜力,一生享用不尽的人格魅力,而后者可能得到的是眼前的利益,暂时的荣耀。孰是孰非?孰轻孰重?过早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不良影响,甚至伤害。而通过游戏中直接经验的感知获得的经验才能让孩子铭记在心,对孩子后续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孩子终生享有的应该是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各种能力和品质。这才是孩子一生所拥有的财富。

(二)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家长正确把握孩子的教育方法

有这样一个案例:洋洋和爸爸在公园玩,旁边的男孩抢了洋洋玩具。这时,爸爸应该怎么办?家长们说出了五种可能的做法:帮孩子抢回来;让孩子自己抢回来;不在乎,让男孩玩吧;让洋洋自己想办法;引导洋洋学会分享。每一种做法背后,实际上反映出我们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第一种爸爸是替代者,第二种爸爸是指挥者,第三种爸爸是逃避者,第四种爸爸是旁观者,第五种爸爸是说教者。这五种办法实际上都着眼于解决问题,只关注事,而忽略了情,忽略了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支持。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时如果爸爸这样做,先给他一个拥抱,“你看起来很伤心!我感觉你很愤怒”。首先接纳孩子的伤心愤怒,给孩子一个情感支持,然后做一面不表达任何观点的镜子,“你打算怎么办?”让孩子自己寻找尝试处理问题的办法,这样对孩子主动学习、自主发展不是更好吗?这样的.成长空间对孩子的后续发展是否更适宜呢?通过这样的实践指导对家长来说,更加有针对性。

二、运用有效途径,为孩子呵护纯真的童心世界

符合孩子天性的教育,无需强迫,只要顺性而动,有效运用,定能让孩子浸润其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游戏活动,让纯真生根

前苏联教育局阿尔金说:游戏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维生素。在游戏中,幼儿带着正面的喜悦情绪;在游戏中,孩子们能自由地所言、所行、所感;在游戏中,孩子们都是平等的,没有身份高低、没有富贵贫贱;在游戏中,孩子们从不同方面锻炼着自己的各种能力;在游戏中,孩子们满足了社会交往的需要,亲近了同伴关系;在游戏中,孩子们升华了情感,建立了友谊……在这里,他们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如角色游戏中,孩子们抱娃娃、喂娃娃、给娃娃穿衣洗澡等对娃娃的照顾,都是孩子纯真无暇的爱的表现,他们把大人们的爱传递给娃娃,这种爱抚和关心是发自内心的、纯粹的爱。如在一次“小小交通警”的角色游戏中,教室里新添置的一套交警叔叔的服装,引起了两个孩子的关注,他们争着想穿上衣服当一回交通警察。怎么办呢?柳柳和童童商量:“我给你三块钱,你让我先玩!”童童说:“不行”,他们谁也不肯让步。有什么公平的解决办法呢?孩子们最后终于想到用猜拳的办法解决了问题。在后来的游戏中,他们还创新了更多的解决办法,如女士优先、掷骰子、谦让等。游戏让他们学会了同伴相处。

(二)情境教育,让善良结果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创设情境,进行“良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孩子心底的真、善、美。比如:孩子用积木搭了一座迷宫时,我找来一只兔子,假扮迷路了,请他们帮忙想想办法,把迷路的小兔送回家;孩子玩公共汽车的游戏,我装扮成“老人”,跌跌撞撞地上车,观察孩子们怎么办?让孩子知道“搀扶老人”、“让座”是美德。

(三)绘本阅读,让灵魂富有

物质的富有不如灵魂的富有。优秀的儿童读物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情感内涵,对孩子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引入优秀的绘本开展阅读活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本充满爱和幸福的童话故事。这本书中那只可爱的小兔子用他最朴实的语言、最简单的动作和最天真的想象得意地告诉妈妈――我是那么的爱你!可是却发现总是比不过妈妈对他的爱,因为他的手臂没有妈妈长,跳得没有妈妈高,力气没有妈妈大……它让孩子们明白:爱不能把它拿去计算,而是要用心去认真体会。如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这个故事读起来很温馨,让人很感动。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乔治是高大的巨人,竟然能和微不足道的小动物做朋友,这样的反差对比让孩子更加的好奇。这个故事通过乔治对小动物和各种人物的帮助告诉孩子,外表美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在阅读时我特地让前面说到的爱美的炫童说一说,为什么小动物都喜欢巨人,虽然巨人不漂亮?引导孩子进行是非判断。

三、创设灵动环境,使孩子释放独特的自然天性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隐形作用。留住孩子美好的童真,需要我们给孩子创设有利于幼儿生活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积极环境。

(一)提供玩味无尽的物质环境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喜欢让孩子多开展户外活动。充分利用户外场地的每个角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释放自然天性。因为户外环境生态自然,有花草、有沙土、有树木等,孩子每一次玩都可以千变万化,随意想象,其乐无穷。如:我们后院的鹅卵石,孩子们可以赤脚在上面走,可以数一数有多少,可以想一想像什么,可以扔、可以抛,可以垒高,还可以绘画、建筑等。越是自然化的东西,就越能使幼儿向往,越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其次,需要给孩子提供极为丰富和真实自然的游戏材料。在我们的幼儿游戏区域里,投放给孩子使用的各种材料或取材于现实生活,或源于大自然。如废旧材料水管、木桩、轮胎、粗棍、废布;如自然物树叶、沙石、泥土、砖块等,这些自然而千变万化的材料,生态而有灵性,更接近幼儿好动、好奇、好玩、爱想象的天性,更能愉悦和陶冶幼儿的身心。

(二)营造支持鼓励的心理氛围

在教育实践中,我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学习方式;用欣赏、鼓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游戏前,我会关注孩子的意愿,和孩子一起设计、想象、收集材料。游戏中,我会观察孩子,亲近孩子,默默守候在孩子身边,帮孩子递上材料;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会轻轻送上一个微笑:“没事的,你可以的!”当孩子获得成功时,会和他一起欢笑。游戏结束时,我会和孩子一起收拾整理玩具,相互评价,给孩子真诚的微笑,善意的点赞。孩子们的纯真同样感染着我,让我拥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大自然不需要早熟的果子,孩子应该逐渐长大。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一直努力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我的教育主张: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但这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协同配合,用我们的爱心去呵护孩子永远的童心!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心世界,用《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共勉!

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篇二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论文

摘 要: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轻一代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幼儿教育形式是以为基本活动形式的。寓教于乐,是幼儿共同的活动形式。

关键词:幼儿教育;方法;分析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父母是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如何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取得成功,这是对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提出的一个更新层次的要求。

一、有效使用玩教具,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

玩教具是实施科学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游戏和玩教具是他们认识世界、实现身心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学习方式。幼儿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紧紧抓住幼儿对动画的特殊喜好,能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音乐活动《小月亮》一课,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创设情境,拓展幼儿思维空间,使教学活动丰富生动,处处引人入胜。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动画结合技术,营造了一种星空多彩的氛围,为幼儿学习歌曲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和准备。课件中小月亮在天空中停停走走,还时不时地向孩子们眨眨眼睛,歌词“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和画面相得益彰,让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同时又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歌曲中和小月亮做游戏时活泼有趣的氛围,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对幼儿进行挫折及赏识教育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阶段各种心理素质的健康正常发展是形成个体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人格具有功能性特征,“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情感教育目标。

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格及个性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幼儿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特别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伴的表扬及认同。正如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个体在儿童时期的正常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将直接会影响到其成人心理素质成长发展过程,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缺陷,如:自信心不足,社交障碍、焦虑过度等。

三、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1.抓教学常规,强调一个“实”。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方法陈旧。面对这一实情,我们首先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提出“抓基础,重能力,高效率”的教学总体要求,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变化上花功夫。由于切合实情抓住了牛鼻子,因而变化非常显著,近几年,在办园模式上有了较大进步。其次,教学常规不要过于繁琐,必须精要易行、方便操作。几年来,我们一直这样去做,领导觉得教学常规便于抓、便于管,教师认为具体实在、好实行。切忌为抓常规而抓常规,搞成形式主义。

2.抓教学常规,坚持一个“恒”。抓教学常规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而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也最容易三日风四日雨,虎头蛇尾,形成一个“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局面。我们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如果园领导对一项工作没有恒心,那么,作为教师就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

四、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同父母交往的时时还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关怀备致。

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男孩叫某某,刚入园的第一天,他那两道像用眉笔勾画过的眉毛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好奇地用指甲轻轻地蹭了蹭,原来是一些附在眉毛里的脏东西,再看他的衣服更是污浊不堪,两只夹脚的鞋子也换了个儿。随后在与这个男孩的交谈中,我却发现他不愿让人亲近,机灵的大眼睛不敢与人正视,说话时吐字不清。通过间接地了解,我得知他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从小没得到母爱,导致他从小就对异性成人产生了极强的排斥性。为了让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我对兵兵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和照顾。首先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我、信任我,才能让自己对他的教育按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再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与幼儿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们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得全面发展。可见,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五、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学习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人的一生中,交往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在公共场合成为焦点,有的人却独坐一旁无可奈何;有的人出门时非要找个同伴前行;有的人独来独往,事情照样办得井井有条;有的人怕在人多的地方露面,有的人却“自来熟”,人越多的地方,他越活跃。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交往能力不同。能否建立起与周围人的和谐关系,是人们适应环境,心情舒畅地生活和学习的关键。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引导幼儿多与同伴交往,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让他们在自由、自主、愉快的环境中游戏、交往、合作。

在日常生活和专门的德育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孩子学会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爱护公物等社会行为规范。

例如,在组织孩子带班时,我有一个习惯,当孩子为大家做了什么事情,我会由衷地说一声“谢谢”。比如,小朋友帮老师摆椅子,我会说一声“谢谢某某小朋友”;小朋友为大家发勺子、发书,我会说一声“谢谢某某小朋友”,其他孩子也跟着很自然地说“谢谢”。渐渐的我发现小朋友也会说“谢谢”了。哪个孩子尿裤子了,我帮他换好衣裤,他会说:“谢谢老师!”给孩子们讲完故事,他们会说:“谢谢老师!”幼儿期的孩子喜欢模仿别人,老师的言行很容易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点滴印迹,这些印迹日复一日地积累,就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潜在的道德萌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反复操作、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家园形成教育合力,培养起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掌握正确的生活技能和方法,不断提高自我服务的水平。

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篇三

关于分析幼儿教育的论文

场景一:晨间桌面游戏活动时间,小朋友都在认认真真地拼搭玩具,只有李林满教室乱跑,他一会儿去摸摸毛毛拼搭的“火车”,故意弄坏了人家的“火车头”,毛毛哭了,他却跑了;不一会儿他又去抢皮皮的手帕,由于皮皮反应快,他手帕没抢着,反被旁边的桌子嗑破了嘴,哭了。老师看到了,连忙给他擦了擦嘴,教育他以后不能随便离位,不能随便弄坏别人的东西,他听了连连点头。可老师刚转身,他又跑到前阳台水池上玩水了,并且一边放水,一边笑哈哈地喊起来“下雨了,下雨了”,几个小朋友看到了,都围了过去,结果衣服都被淋湿了。在老师给小朋友换衣服时,他又打翻了一组小朋友的玩具……

场景二:放学了,小朋友都被家长接回了家,只有李林还坐在老师腿上(怕他乱跑)等着家长。终于他的爷爷了,李林看到爷爷急忙跳了下来,直往外溜,爷爷就跟老师说了个“再见”,回头找他时人已不见了。爷爷急坏了,连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看门的老大爷赶忙骑车出去找,老师也帮着找,结果在三楼卧室找到了他,他正爬在小朋友午睡的床上玩呢。正当他爷爷拉着他去园长室谢谢园长老师时,他又爬到了园长的办公桌上,剥了一块口香糖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

我的思考:好动的李林是否有多动症呢?

从一系列的日常行为看,李林的确“好动”,他妈妈也担心他有多动症。那多动症有什么样的症状呢?是不是和李林的表现一样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

1.注意力不集中。与同龄儿童相比,多动症儿童不能专注于一件事,经常频繁地从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活动,无论玩具、游戏均是如此,常常有头无尾、半途而废。这些人的注意力显著涣散,难以集中,极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分散注意力。无论令他多么感兴趣的游戏或事情,都无法激发起他的长久兴趣。

2.活动过度。多动症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就特别好动,比如不会走路时就爱攀爬,学走路时以跑代步,能走路时更是好跑动,爬高上低,一刻不闲。在幼儿园里,他们往往不能按正常要求的时间坐在位上,爱对旁人动手动脚,什么东西都要摸一下、动一动,玩具和图书特别容易被他们弄坏。

3.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多动症儿童一般都比较冲动任性,做事不考虑后果,或是行动先于思维,不经考虑就行动。比如他们走在街上看到什么好玩的,就会不顾车辆任意奔跑,上课时他们会突然喊叫或随意插嘴,游戏时不守规矩,不能耐心等待,想喝水时不管杯子里的水是凉是烫,抓起就喝。还经常主动地与同学吵架或打架。由于他们的情绪不稳定,缺乏克制力,往往表现得比较幼稚任性。

4.学习困难。多动症儿童大多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有的还比较高。但由于他们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好动、情绪波动大,上课听讲及做作业的质量很差,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普遍地表现为学习成绩差。

5.品行不端,社会适应不良。多动症儿童由于好动、冲动等特征,经常容易违反学校和课堂纪律,爱和同学打架斗殴。为了逃避惩罚,他们可能经常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甚至小偷小摸。由于不讲礼貌,不懂谦让、欺负弱小、干扰他人等,这些孩子往往很难与同伴融洽相处。

6.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多动症儿童中约有一半人会出现动作失调。在接球、单脚跳或系鞋带时,他们动作比较笨拙。在做游戏、写字或画画时,也可以看出精细动作不协调。有一部分多动症儿童存有某种认知功能障碍。如视觉运动障碍(左右分不清,如把“6”看成“9”,把“b”看成“d”),或空间定位障碍(文字倒读,写反字等),并且伴有严重口吃,言语表达能力差,词汇贫乏,抽象综合能力欠缺等。

心理学家认为,以上这些表现中,前三种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表现。

怎样判断孩子有没有多动症呢?心理学家提醒人们,判断儿童是否有多动症时,必须十分谨慎,因为有时其他疾病,如儿童焦虑症、精神发育迟滞、癫痫、儿童精神病、器质性脑综合症等也有类似的症状。于是我就李林的日常表现与“多动症”的症状特点进行了对比,发现李林具有多动症的一些表现,如注意力不集中,不守秩序,有时搞恶作剧,任性、自由、好哭,但他在以下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他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批评后,一般能约束自己,行为有些收敛,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往往根本不听规劝,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其次,李林虽然在听讲时精力不集中,但对于看动画片等自己感兴趣的事却能够坚持较长时间,说明他的注意能力并无障碍。所以,根据上面的分析,李林并不属于多动症患儿,只是属于一般多动行为。

我的教育措施:如何教育引导具有多动行为的李林呢?

那么,作为幼教工作者,针对这样具有多动行为的李林,应该如何教育引导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与多动孩子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幼儿而言,对爱和安全需要是最强烈的一种需求,每一个幼儿都渴望被赞赏、被喜爱,即使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而在儿童的情感需求中,教师可能是最重要的对象,尤其对小孩子来说,刚刚经历了环境的变化,情感上对教师存在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在他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批评、责备和冷漠,那只会让他变得沉默固执或怯懦。同时,在情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有些孩子往往采取极端的方式去获得注意,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渴求,让老师对他重点关注以获取心理满足,于是在他们身上出现了更多的“多动行为”,而这又进一步对他的人际关系造成负面的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要帮助多动孩子在同伴中树立信心。老师的评价往往要对孩子在群体中的地位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师对调皮孩子训斥、冷漠的态度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其他孩子对待调皮孩子的态度起着导向作用。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对同伴的评价和感情更易依赖、模仿老师。长期处于这种被斥责被拒绝的人际状况中的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抵触情绪,在心理上易与人对立,采取更多的冲突、攻击性行为,从而进一步恶化人际关系。

最后,家庭对多动孩子的配合教育尤为重要。家长要明白孩子不是调皮捣蛋,也不是故意拖延完成作业,而是主动注意力薄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对孩子不能以打骂、体罚的方式教育。而且家长应该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家长应耐心地指出孩子的不足,及时表扬孩子的自控行为。同时,家长还可以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注意力方面的训练。在尽量避免外界干扰的环境中,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学习,每天坚持,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孩子就会养成习惯,然后逐步延长每天的学习时间。经过两三年的严格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篇四

幼儿教育误区分析学科论文

一、目前幼儿教育存在的误区

随着国家对于幼儿教育的扶持和改革,幼儿教育机构为了满足社会期待,为了更好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地标榜自己的办院特色,比如双语、艺术等特色,而这些特色不过是增设的某一点新课程或者新项目。从管理理念来看,教师的工作都要接受严格的考评,而评价制度过于机械,限制了教师工作的创新,管理者往往工作过于刻板;在课程设置上,部分幼儿园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照搬、模仿,忽视了文化差异,同时,针对幼儿的接受能力,课程的安排严重超载;从师资力量来说,虽然教师接受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实现理论的转化,不能够创新教学实践。

二、改善目前幼儿现状的策略

1.办出特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把幼儿园办出特色,要依靠管理者、教师、幼儿机构等共同决定,办出有特色的幼儿园,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要建立有特色的幼儿园文化,同时,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要渗透体现这一特色,将特色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过程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更新观念,完善管理

幼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管理,要在幼儿园中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网,增强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参与管理的权利,共同建立起信任、互助的组织氛围;要深化改革,促进幼儿教师的自主发展。

3.探索最恰当的教育课程设计

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是为了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因此,幼儿的课程设计必须建立在幼儿需要的基础上,设计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课程。课程的设计首先要具有整体性,要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其次,课程的设置还要结合幼儿园的资源,充分挖掘家长、社会等资源。

4.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导,只有不断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以及道德素质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幼儿园要定期举行教师培训,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训的形式要多样化,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还应该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讨,共同提高教育能力。

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篇五

幼儿教育媒体技术分析论文

一、利用媒体技术拓展幼儿学习思维

通过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如计算机、投影仪等,画面的大小可以变化,画面的色彩、播放方式等都可以转变,因而,幼儿的学习思维可以进一步拓展,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进行《卡片》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媒体技术,展示不同场合需要的卡片,如生日时的生日贺卡、结婚用的喜帖、春节用的新年贺卡、旅游时用的风景卡片等。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观看这些卡片自己进行卡片的绘画、制作,通过想象的方式构思卡片的形状,以便学生快速掌握卡片的不同功能,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拓展幼儿学习思维的目的.,对于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利用媒体技术增强幼儿学习兴趣

在幼儿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情况下,注重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增强,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有着极大作用。因此,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影像等丰富教学内容,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增强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进行《鹅》这首儿童诗歌的学习时,利用媒体技术播放鹅在水中游动的场景,不但能让幼儿感受到鹅游玩的乐趣,还能体会到小动物的可爱,从而加深幼儿对这首儿童诗歌的印象,对于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有着极大作用。

三、利用媒体技术扩大幼儿知识范围

在合理利用媒体技术的情况下,幼儿学到的知识会多很多,并接触到一些日常生活没有的事物,如老虎的图片、大象活动的场景、狮子的生活特点等,对于扩大幼儿知识范围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动植物》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需要利用媒体技术制作课件,以便幼儿系统的学习不同动物、植物,并掌握这些动植物的相关知识,如兔子的耳朵比较长、荷花生长在水里等,不但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为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奠定坚实基础,最终促进幼儿未来更好发展。

四、利用媒体技术加深幼儿理解程度

由于幼儿的思维还处于非常简单的阶段,他们看到任何没有见过的事物都会产生疑问,并且,完全掌握某个知识点的速度比较慢,如最简单的数字1到9,一般1、2、3很容易学会书写,但4到9的书写难度大一些,幼儿会不耐烦,从而不愿意多练习写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注重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让他们深刻理解每一个数字的书写方法,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学会书写每一个数字。又如,在学习《废纸再利用》这个知识点时,幼儿对废纸的概念没有太清楚的理解,因此,利用媒体技术来播放各种废纸的图片,有利于幼儿掌握废纸的类型。同时,办公产生的废纸,可以用来画画、剪纸等,是幼儿非常容易理解的一种废纸再利用方法,对于培养幼儿爱护环境、节约纸张的良好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篇六

[摘要]

幼儿教育这一特殊群体也不得不转变观念,接纳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迎接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的理念或者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近十年间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成为研究热点,并在持续发展中。文章主要是针对近些年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展望。

[关键词]

幼儿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措施

信息素养是应用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包括对技术应用的能力、对内容的评判和理解能力,融入信息社会的责任能力。教师要自觉培养信息素养,丰富幼儿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成为教学和学习的必备工具。教师要学会信息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接受程度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一、加强硬件建设

由于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学改革愈加趋向科技化、现实化,幼儿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加强幼儿园信息化硬件建设势在必行。配套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led交互智能平板等,并开放与因特网的链接端口,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配备专业的网络设备技术人员,保证信息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作,为幼儿教育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二、创新“拟真”信息化幼儿教育的课堂

利用信息技术,把平时从网络、电影、电视等处收集的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视频或声音素材制成相关课件,在课堂作为知识背景进行展示,创设最佳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文化情境,以趣味性极强的动态视听感觉、多彩的画面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能有效的缩短幼儿接受知识与认知目标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教育幼儿有关“珍惜粮食”的课程时,我们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有这类故事情节的动画片,例如《可可小爱》,《珍惜粮食吃干净》等,也会播放一些关于粮食的种植过程,让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也会观看一些贫困地区的那些孩子少衣缺食的视频,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珍惜这种幸福生活。活动室环境布置时,也会设置小厨房,小餐桌,让幼儿们感受模拟烹饪过程,还会安排厨师进课堂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洗菜、切菜、炒菜、和面等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幼儿能真实的学习和体会食物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不是单一的,教师们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信息技术,进行细节性剖析和加工、研究。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教师们在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相关活动时,必须要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为其定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白信息技术的引入、应用仅仅只是针对幼儿注意力时间有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幼儿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帮助幼儿学习,呈现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氛围。降低他们认知事物的困难度,更容易认识世界上存在的所有生物,让他们认知、理解这个世界。因此,只有明确教学定位,老师们才会在教学内容上花心思,投入精力和时间来改革教学内容。才能针对性的选用信息技术,选择具有内涵和意义的信息资源,进一步使课堂变得多样化、丰富化、高效化。例如一堂绘本课《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教学中,利用大投影设备来呈现整个故事内容时,幼儿被生动活泼的画面、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与精彩丰富的故事内容所征服,轻松的被引入到故事的意境中去。通过软件对讲述的动画故事发展情节进行控制,并适时穿插一些提问,让幼儿们互动起来,幼儿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发表出来再借机进行引导,以达到教学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四、互动,即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首先,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教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我在教学“图形”时让小朋友看了数字电视“米菲的快乐课堂?米菲的形状”后,再用电脑连接,点出我自作的电子课件,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一一跳出来,组成一幅动物图画:小鸡、小狗等,同时与幼儿互动,让幼儿选择形状、数字在磁性板上粘贴,并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找朋友”,让幼儿自己选择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的圈圈帽子戴在头上,然后让戴着同样形状圈圈帽子的小朋友走到一起,我再组织他们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数出数字。这样,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就达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目的。其次,是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夸美纽斯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进行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后,我把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利用磁性七巧板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拼贴小房子图形,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把图形拼得又快又漂亮。小朋友们叽叽喳喳,你争我抢,激发了“人人参与”的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到了学习中。孩子们情趣交融,既认识了图形,又学习了信息技术,还培养了协作精神。再次,是小朋友与家长的互动。在幼儿园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一个班里人人参与的机会毕竟有限,我让家长把小朋友接回家,利用休息时间,与小朋友一起用彩色剪纸剪成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剪贴图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中,我注重“两动一享”,利用数字电视、电脑、磁性板、手机、照相机、摄像机、qq、微信、网络等多媒体,形象化、具体化地进行教学,上传图片、微视共享,既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又让幼儿接触、学习了信息技术,激发了幼儿自动学习的兴趣,多方互动,共享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篇七

浅谈幼儿教育论文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幼儿的教育十分的重要,幼儿的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幼儿才能打好人才储备的基础,以下是浅谈幼儿教育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幼儿教育论文

摘要:

欣赏是一种理解,它是一种鼓励和赞赏,教育是生活教育,爱的教育,是充满了人类的情感,充满激情是最合适的教育幼儿教育。

关键词:

赏识面向整体 缘由 家园配合

一、首先,要真正尊重心目中的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你若看不起孩子,你比孩子更小”,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孩子不听话,有时会觉得很委屈,感叹“真的很难教孩子们!”根本原因是幼儿老师不懂得欣赏孩子,我认为要真正尊重幼儿,要能够做到从心里欣赏接纳每一个孩子。比如:当幼儿回答的答案不是老师预想的时候,我们老师首先肯定了幼儿的想法,赞赏孩子动脑经,还顺进的开展了我们的教学。要尊重孩子,赏识每个幼儿的独特之处,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做好每一关!

二、多方引导,培养幼儿自赏能力

自信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有的,信心是痛苦孩子的脸说:我可以做到的。而对于幼儿的性格差异,我们需要用不同眼光、不同角度,公平公正的态度去赞美发现幼儿独特的可爱之处。

在幼儿园里,很多方式可以造就孩子的自赏能力。比如:一个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但是折纸却很“厉害”,我们在集体面前表扬他,并让他帮助其它有困难的幼儿,我们以发现的眼光赏识孩子,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展。

三、细心研读每个幼儿,适时地进行赞扬

我们只有非常仔细地了解每个孩子,真正贴近儿童的纯真世界,为了及时准确地识别幼儿,赞美幼儿每一个小细节,让孩子可以更快的进步。比如:数学作业全对的`越来越多,这次比上次多对了一些题目,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完美进行赞扬,而不是为了一次的正确的结果去“及时”指导,我知道对于幼儿的“不完美”需要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才能获得的。

四、教师对幼儿参与教育活动过程给予赞赏

我们不能单一的看现在要注重长远发展,平时多注意发现幼儿的细节进步给予表扬,比如在绘画《我爱的动物》中当我拿出我们班一个非常害羞的小女孩作品时候,小朋友都在喊:“乱七八糟的”我说:你们仔细看,小动物的颜色和背景色不一样,小动物是红色,背景是绿色和蓝色,这样我们就一眼看到红色小动物了。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画中的美,肯定孩子的表现,孩子在这种氛围中也一个个认可了同伴的作品。

同样,老师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贴心,更多的是鼓励,更多的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机会,勇气,让他们在轻松,自由,快乐的环境里,孩子们展示自我,激发内在潜能的发挥。

五、赏识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动力

孩子们在午餐后看书时间,我经常发现书本被幼儿“抛弃”在地上孤零零的,这时候我们班唐一凡小朋友走过来捡起书还拍拍他的“身体”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马上表扬了他,我们唐一凡小是个会照顾图书的人,还学着他做“拍灰尘”的动作,并给他奖励了一个贴纸以示奖励。我会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把他的进步告诉班上的孩子,让同伴分享他的幸福和进步。幼儿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都离不开鼓励的成年人,其实,每个幼儿都渴望欣赏,他们需要也表示赞赏。幼儿发展潜在的武器就是赏识,成功的教育阶梯就是赞赏。

六、关注他人,给幼儿创设群体赏识氛围

教育不仅要能够对自己可以理解的欣赏,孩子们还需要学习注意别人,看到别人的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自我奖励,创造幼儿群体的欣赏氛围,教给幼儿注意别人,看到别人的好处。我们不能忽视集体的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开阔眼界,看到和接受别人的慷慨,改变孩子自私的想法,也有利于性格内向,孤僻建立自信。由于这些内向的性格,孤僻,自卑幼儿都渴望得到更多的赞赏,他们很容易被忽略,在这些幼儿的脸上,仅仅依靠老师“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为主导,创造群体的赞赏气氛,孩子们懂得“团队”的作用,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幼儿园,我们采用集体赏识探索出了一些很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们添加一个“优势树”的课堂环境,请幼儿们谈论他们的优点和同伴的优势,爱表现的幼儿优点很快就找出来了,老师以欣赏的眼光对不爱表现的幼儿说:“你们的优点都被你们藏起来了,藏得太久他就真的不出来了,比如你以前上课喜欢回答问题,现在爱动脑经的习惯就真的藏起来了。经过老师的引导,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了自己有长于别人的地方,“优势树”的果子也越来越茂盛。

七、家园配合,家长参与赏识教育

不仅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也要做出更好的赏识教育,让家长参与赏识,家长也要具有良好的幼儿教育知识,形成一种力量,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家长扎堆,总是喜欢比较彼此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孩子不如别人在某些方面,而训斥小孩“怎么回事啊你看看谁是更好的?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却深深伤害了幼儿的心,否认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子女的教育上,充满了急功近利的味道,很快就责怪自己的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

总之,赏识,是为师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酷,少了一份欣赏,更多的是挑剔,少了一份关心。然后,老师像医生一样为病人持续性“诊断”,这时缺点和错误就像感冒,流鼻涕一样出现。作为一种心理需求和欲望,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好话和赞誉,可以说是正在进行的正面激励孩子是成长的源动力。一个值得信赖的老师,微笑、肯定的点头,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就像冬日里的暖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夏日里的树荫,带来一丝清凉,为幼儿们们驱散自卑的阴影,可以唤醒孩子的潜能、潜力。

欣赏,让幼儿去发现自我价值,赏识,可以打开幼儿的斗争的心脏,赏识,还是教育成功教育的葵花宝典。因此,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今天,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赏识教育。

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篇八

摘要:幼儿教育旨在保护幼儿创新力,使其各项潜能得到诱发性引导。根据现代教育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内涵观察,应该从这个角度形成一种以“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通过主观能力性的培养逐渐养成自主性的行为、习惯,喜爱学习、快乐学习,在兴趣基础上养成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的开放型性格雏形,同时需要使幼儿教育完成对幼儿的因势利导,在差异中培养与训导,克服传统模式中的“同一化”教育,提高差异化教学水平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主性;意识;习惯

现代教育理论中提出了“主客体统一”理念,其内容主要是发挥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与功能性。根据这种理念的启示我国在现代教育战略设置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指向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幼儿教育为例,要求在保护学生创造力的前提下,使学生的智力、情感、行动等各项能力得到因势利导与拓展。以下对主题展开具体论述。

1设置诱发环境营建培养氛围

根据洛克的“白板理论”可知,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如同一张白板,需要将所有的知识图案描绘上去;但这个过程的实践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客观的导引作用,用俗话来讲即是“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因而从这个白板理论的角度切入实践针对幼儿教育中培养自主性意识与习惯的教学目标,需要幼儿园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营建起一个能够诱发学生兴趣、引起幼儿好奇心的环境;比如,在图案的设计、色彩选择方面应该选取较多的卡通人物,尽可能以“故事墙”、卡通造型雕塑等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感兴趣的大环境。

在课堂教学环境方面,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经典性的动画故事,为学生装扮教室,尽可能与学生一起完成布置,提高教室环境与学生兴趣的关联。同时,应该增加植物方面的布置,使幼儿的学习环境中有绿色、有多样化的植物种类,并通过花卉、绿植形态等使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中的“生态”。

2增加实践增进行为自主

自主性教学并不是使学生获得全权的任性,它的本质在于令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如培养上厕所的主动意识、单独进行学习活动的倾向、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的`意愿等。幼儿教育中并不是进行知识教育,而是反过来使学生各种天性得到保护、疏导、合理引导。所以,通过“规训”方法(传统的严厉教育)如“手背后、人端坐”之类硬性指标式的训练很难达到素质教育要求的各项目标之实现。

因此,需要在幼儿教育中尽可能按照其好动的特征、爱说话的特征、好奇心强的特征,为其匹配设置多样化的活动教学。如,游戏教学就可以合理疏导幼儿天生的活跃性,使其生命力得到对应性的引导,在玩游戏中获得跑、走、对话、歌唱、合作、参与等各项基础性的社交能力与多种可融入群体的综合素质。再如,可以利用手工制作、绘画,以及在课堂中实践互动教学法使幼儿能够将手、脑、足各种身体行为主体得到较多的活动、应用;使心智的培养与行为的活动逐渐趋向于统一,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在意识层面与行动层面形成一种自主性的良好习惯。

3以激励促进自主性意识与习惯培养

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引入了激励评价法,并且在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激励机制。比如,在幼儿教育中就通过一些话语激励、荣誉激励、物品激励为其提供表现力方面的进一步刺激。但从实践观察效果并没有达到“深入幼儿之心”的目的。家长与幼儿之间容易形成“表扬”这种传统、单一化的固定看法。

因而在激励促进过程中,需要教师更多地植入情感教学,关心儿童在自主性参与中的感受、喜欢程度、接受度等;同时,教师应该制定与激励相匹配的评估考核表,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表现因素进行评估,如参与的积极性、活跃程度、掌握技能的时间性等,建立起针对学生自主能力、主观行动意愿方面的评估体系;然后,按照差异化教学法,从幼儿的个性、学习过程的快慢程度等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达到因势利导、因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对应引导的目标。确保学生创新能力在其自身的天性之内获得合理引导。

另一方面,需要克服传统理念中的性格内向与外向之间的划分,应该正确引入开放型性格,避免评价中的结果评价、成绩评价;而要通过学生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实施全面评估,使其长项得到突显,对于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归纳起来就是穆勒在其自我述说中所讲的“将弯的调直、将多余的枝节剪除、将好的幼芽进行培养”。

4结束语

幼儿教育是幼儿迈向漫长教育的入口,因而重要性非常突出。为了做好幼儿教育,为其未来打下较好的基础,需要从现代教育中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出发,认真分析中国幼儿的生长环境、兴趣倾向、教育经验积累程度,然后从可取度的角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加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从多个层面为学生提供可实践的机会;同时,结合现代教育中培养自主性过程中应用效果较好的激励方法推动对学生自主性意识与习惯的培养水平;促进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各项潜在的可塑造性得到诱发与科学引导。

参考文献:

[1]江海燕.幼儿教育:人生智慧之光[j].学术研究,,(10):30-33.

[2]张燕.浅析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破解策略[j].教育探索,,(6):149-151.

[3]刘丽.国外幼儿教育理论研究述要[j].学术界,,(5):218-227.

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篇九

摘要:

近几年,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方向不断调整。国家对教育的本质做出了新的规定,对教育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新的方向。尤其是幼儿教育。幼儿是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启蒙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尤其要注意,要把握好方向,因为这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很多幼儿园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本质,给幼儿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不符合幼儿教育的宗旨和本质。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育;本质规定性;意义

虽说现在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也提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是幼儿教育还是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要以开心快乐为主,兼顾着学习一些知识,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幼儿教师要充分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要充分尊重幼儿,不能强迫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要对他们的身心和智力发展负责,要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全面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幼儿教育的本质规定性概述

幼儿教育本质规定性主要指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好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本质之间的联系,正确理解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对其特殊性进行研究。首先,要理解幼儿教育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其次,要把幼儿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分析研究,要彰显它的特殊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环境、幼儿、活动和教师。环境主要分为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内在环境是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外在环境是除了幼儿园之外的外部环境。内在环境主要由教师创造,外在环境主要由家长负责,只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幼儿是教育的主体,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每一个幼儿都有其独立习性和特殊性,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活动是实现幼儿发展的重要渠道,幼儿教育的活动要与其年龄相适应,要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直接关系到幼儿发展的程度,教师要以其他发展要素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对幼儿展开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这四个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幼儿教育有序开展的基础条件。

二、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质量低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学历低,研究表明,很多幼儿教师,并不是专业的学校毕业,尤其是私立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存在很大问题。教师的学历低,知识水平就会受限制,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的手法也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其次是教师的素质低。近几年,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视频屡见不鲜,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教师普遍素质偏低,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只会用暴力解决,给幼儿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2教师的年龄层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幼儿教师的年龄层十分的不合理,存在两个极端。首先是刚毕业的幼师数量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一部分教师,比较年轻,一毕业就上岗工作,基本没有工作经验,对幼儿教育基本都是理论学习,没有实践经验。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因为缺乏经验所以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部分教师年纪过大,在教育理念上缺乏创新,无法承担教育幼儿的责任,属于一种保姆型的教育,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所以合理的教师年龄结构,是幼儿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要素之一。3幼儿教育内容单一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的发展并没有跟上经济的脚步,尤其是幼儿教育,发展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手法上也比较单一,一直采用灌输式教育进行教学。而实际上,大多数幼师缺乏培训的经验,缺乏提升自己的机会,而本身的文化素质又限制了教师的发展,导致教育内容十分单一。4幼儿教育资源短缺,分布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我国的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到幼儿教育。而且国家把大部分教育资源都用在了其他教学上,所以幼儿教育的财政补贴很少,就导致出现很多的民办幼儿教育,民办幼儿教育的资源十分有限,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优质教育稀缺。而且,现在的很多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动,很多的农村儿童到城市就读幼儿园,这在无形中给城市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让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布局不平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三、幼儿教育的特点

1快乐幸福和理解尊重j决乐幸福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收获的快乐和幸福,幼儿的年纪段是在3到6岁,这个年纪的孩子还处在天真烂漫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快乐幸福是最重要的,也是教师和家长一直追求的。另一方面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收获的快乐和幸福。幼儿教育是一项令人愉悦的工作,孩子的纯真无邪总是能带给人幸福的感受,所以,幼儿教师也能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其次是理解尊重,指的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幼儿,要理解他们的差异,尊重个性。虽说他们的年纪较小,但是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权利。教师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他们的天性,实现幼儿的可持续发展。2保教关爱和身心健康保教关爱指的是保育关爱和教育关爱。人人都渴望被爱,幼儿更需要被爱,幼儿的身心都是极其敏感和脆弱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爱,教师要真正做到关爱幼儿,就要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履行好教师职责的同时,关心和爱护幼儿,把关爱化作一种力量督促幼儿的进步。而身心健康是教育中最关键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以健康是成长过程的关键,好的身体才是学习的基础。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适应能力的提升,适应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3成长发展和习惯养成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作为一种初级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的成长发展是衡量教育的关键因素。幼儿在步人校园之前,相比于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顺应天性、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步人校园之后的学习压力十分巨大,甚至失去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取而代之的是繁重的家庭课业,因此,幼儿时期的教育要尽量简单,给他们一个难忘的童年记忆。而习惯是成功的关键,好的习惯的养成能帮助幼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更快地迈向成功。因此,在幼儿阶段,教师就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在学习上,还要在生活上,要时时刻刻规范他们的行为,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在生活中也要配合教师的工作,在生活中规范幼儿的行为,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幼儿,做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4心智启蒙和环境适宜心智启蒙是通过对幼儿心智的启迪,对他们实施启蒙教育。心智启蒙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一些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各项潜能,比如说唱歌、舞蹈、绘画等,不同的幼儿对不同活动所展现出的才能是不一样的,而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找到今后的培养方向。而适宜的环境就是要帮助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教学资源都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健康地成长。

四、幼儿教育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幼儿教育的几个要素主要包括环境、教师、幼儿、活动四个方面。首先教师和幼儿是主体,活动和环境是载体。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快乐的学习氛围()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启蒙下,不仅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身心得到了发展。因此,这几个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幼儿教育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的目标应致力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五、幼儿教育的意义

幼儿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是在一个孩子什么都不懂的前提下,对他进行教育,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幼儿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无论好坏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学生在上学之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行为不受约束,这都是因为,在幼儿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有的学生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都是因为没有在幼儿时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出现了人格缺陷,所以,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十分关键的,不仅关系到幼儿今后的学习情况,还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

六、结语

幼儿教育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来说,更多需要的是关爱,不能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式的教育,要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要多多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要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性,理解每个个体之间的不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肩负起教育的重要使命,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幼儿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幼儿教育儿童天性分析的论文题目 浅谈幼儿性教育的论文篇十

幼儿教育论文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幼儿教育也越来越被社会和教育机构所认可,幼儿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的启蒙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幼儿园的教育论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提高幼儿情商

情商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能力,高的情商可以让智力平平的幼儿创造出不平凡事业,低的情商却可以使人变得平庸。幼儿的性格基本是在幼儿园时期初步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态度、家庭环境,幼儿的启蒙教育等等,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幼儿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幼儿的每一个习惯,在养成以前的教育都是特别重要的,因此,对幼儿的初期教育要坚持原则,不能迁就幼儿,有利于性格成长的就要让幼儿长期坚持,不良的习惯一有迹象就要坚决制止,逐渐地幼儿就会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意志行为比较差,随意性强,没有明确的目标,往往是个人兴趣或愿望的需要。因此,要培养幼儿有一定的自制力,做事情先有目标,然后努力实现,并能为实现目标,克服幼儿控制意志差的良好品质。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人们在相同的模式下不断的重复从而形成了模式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就是自发性,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发过来影响人的活动,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研究发现,幼儿园和小学时期是人的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一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进行纵容,让孩子在饮食方面养成挑食的坏习惯,有的家长生怕孩子饿着,经常是在孩子后面追着喂,小孩子一般都是喜欢吃的拼命吃,不喜欢的一口不吃,家长为了迎合孩子,每天都做孩子爱吃的饭菜,使孩子养成了偏食的坏习惯,同时,也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需要;科学合理的食材搭配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家长也应该在这一关键期多了解孩子的心里特点,给予孩子各方面足够的关爱。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生活、学生过程中多陪伴孩子,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鼓励和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规范,帮助孩子形式良好的习惯。

三、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也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源泉,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这个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在幼儿教育中,老教师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老师应当以幼儿好朋友的角色,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正确引导幼儿热爱学习和生活,与其他小朋友和谐共处,善于分享,让幼儿在教育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责任心,对自己、家人和小朋友有明确的责任感。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要适当的锻炼幼儿的承担能力。给予幼儿适合这个年龄段承担的机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适合幼儿的作业,例如让幼儿给别的小朋友分发玩具,共享自己的玩具用品,等等,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进行合作表演,大家一起做游戏等集体的活动,在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让幼儿在享受其他小朋友的快乐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东西和快乐一起与大家分享,逐渐地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教师要在学习生活中,让幼儿有主人翁的意识,在集体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幼儿的集体观念,要让幼儿有参与和担当的精神,分享大家一起活动的快乐,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到自己的行为能让大家快乐,孩子的信心就备受鼓舞,产生强烈的荣誉和使命感。

四、全面培养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目前,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不生病就是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不够重视,甚至是漠不关心,这种传统的观念是片面的,这样往往会忽视了对幼儿的心理教育,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全面抓起,给家长普及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作用和方法,在培养孩子生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心理的发展,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正确引导幼儿要有积极的心态。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首先老师要保证孩子的.生理健康,这个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基础,让幼儿养成放前边后勤洗手,不挑食偏食,正确的锻炼身体,劳逸结合等等,使幼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大力培养是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开发幼儿的智力,丰富幼儿的感情,让孩子们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也应该全面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通过沟通和交流,掌握幼儿内心的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孩子能够独立和自主的完成一些简单的小任务,让幼儿的天赋得到充分的表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慢慢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初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阶段的教育也包括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字以后,可以通过数字,玩具或是食物的数量,适合的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让幼儿通过基本的操作明白加减的初步规则,初步培养幼儿的思维意识,感知数学的规律性。这个阶段的幼儿基本靠感知和操作来学生,在幼儿初步有了思维意识以后,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變换物品和数量,或是几种物品混合操作,让幼儿在脑海对数字的加减有初步的人生,教师在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鼓励幼儿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