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飘》读书笔记字11篇(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1:59:39 页码:9
《飘》读书笔记字11篇(模板9篇)
2023-11-12 21:59:39    小编:zdfb

总结是一种反思,是一种进步的动力。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目标和策略。下面是一些优秀的作品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指导。

《飘》读书笔记字11篇篇一

以前也读过许多的书,当然其中也包括《飘》,但那时只是泛读并没有精读。再一次拿起《飘》细细品读,才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现在我把它粗略的介绍给大家。

《飘》是一本有助于了解美国南北战争背景的书,英文名为《comewiththewind》.故事开始于某个春天,16岁的斯佳丽笑容明媚,骄傲,直率,简单,就像调皮的风一样。优越的家世清秀的脸庞,美丽的衣裳,她从来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风雨和灾难。

战争前的日子,惬意得人只看得到阳光。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忽然,失败来得那么快。一厢情愿的爱情幻想被击碎,儿戏般的嫁人,又在短短两个月后成了怀者遗腹子的寡妇。美国此时,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她所爱的人上了战场,她一度深爱自豪的家园荒废了,失去了母亲,父亲也因此受到的刺激,脑子糊涂了。从此,她不在有任何依靠,困苦无依。但倔强坚持的她并没有想命运低头,面对一切,她咬紧牙关,挺着胸膛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整个家庭。

她在生活的磨砺下,她细嫩的双手磨出老茧,她回忆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和往事。回忆那一去不复返的幸福生活,思考一片黑暗的未来中种种艰难困苦。这时她对自己说:“从现在开始,我和我的家人不会再过一天没有东西吃的日子了”这就是她唯一的精神之柱,她用她的坚强与执着,使她们家的生活一点点恢复了起来。

故事说到这里,女主角已经在战争的熔炉里,完成了一次由软弱到刚强的全新蜕变。斯佳丽很坚强,也很热情,是个活泼可爱的女人。她喜欢幸福和富裕的生活,她一直在追求自己理想的爱。

成长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时暖时危,却不停歇,也是自己一点一点挣脱旧的躯克,注入新的血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没有人可以代替而必须亲身经历的。

回到青春的最初,自己也和斯佳丽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校园里,除了校园内的人和事,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原来可以那么丰富多彩。大一的生活,对所有的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与宿舍的姐妹天南地北地聊天,谈理想和所学专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各项比赛,来回于图书馆和教室之间,看着时间匆匆流过,不知不觉,自己已是大二的学生了,身边的一切不断地发生变化,看着大一新生稚嫩的眼神。想着当时初来乍到的自己。现在,宿舍里不再有成群结队的去逛街的热情,未来怎样谁也不知道,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充实自己,人总是向前看的,只是为了未知的拼搏。

好好学习,这是一个学生该做的事情;。

好好美丽,这是一个女孩应该有的情怀;。

好好快乐,这是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得到的生命的感觉。

本人学识有限,仅仅是做了一下粗略的讲解与介绍,有机会希望大家能自己亲自阅读一下《飘》。因为旁观的乐趣永远没有亲身经历的实在真切。《comewiththewind》是很适合渴望成长和正在成长的女孩子读的作品,让我们期待成长,哪怕命运捉摸不定,成长道路上无数的变幻和无奈的消逝,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挡我们成长的脚步。

强者不是压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压倒,让我们女性越来越美丽吧!

《飘》读书笔记字11篇篇二

《飘》是一个常在我家买东西的老主顾说送给我看的,看它这么厚的一摞,我就害怕,当时我还瞪了她一眼,什么不好“飘”,“飘”本这么厚的《飘》,我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于是这本《飘》就被我搁在了床头,每天只是纯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我感冒发烧,只能去挂盐水然后呆在家时,看完了所有的杂志,无书可看了。突然想起了这本被我打落冷宫的《飘》,随手拿起翻了几页,没想到这一翻就不想停下来,不然会一直心不在焉的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于是我一口气花了三个白天四个晚上把它看完。

也因为有了对它的感触,我甚至还和外号叫“飘”的同桌开玩笑:“同桌啊,你真应该去看一看《飘》,然后再好好对比一下你差到哪去了,嘿嘿……”

对《飘》的主题思想,有很多说法,多是说它写乱世中佳人的命运,写飘然而逝的美国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战争改变了那些女人,她们内心的想法也在改变,她们在战火和硝烟中守护着自己的土地,她们勇敢、坚强、不服输。但是,它给我的第一感受却是强烈的气愤和悲哀。

气愤于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残忍不择手段甚至阴险。我在心里谴责了她上千遍,难道别人也这样对她,她会好受?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么温良贤淑、大度宽容或者纯洁善良,或者历尽艰辛最终找到真爱和爱人幸福在一起了。不想,小说刚开始没多久,郝思嘉就在卫希礼和媚兰的订婚宴会上,为了报复卫希礼而色媚兰的弟弟。很快他们就结婚并且还生了一个儿子,看到此处我很生气,期望中女主角清纯的形象荡然无存。她傲娇、贪婪、虚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更不是手下留情的人,她的决绝在后面的剧情中一一展现。她渴望爱情,不顾别人的看法,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也会毫不犹豫为了钱。为了300块陶乐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骗钱被识破而未果后,又故伎重演色甚至还是她妹妹未婚夫的干瘪老头弗莱,无奈只因为这个干瘪老头有一个小小的木材厂,能够提供她300块。

对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我走的路也就19年。十九岁的我,看不透人性,想法也很幼稚。其实我气愤之余,又涌出一点同情和佩服。

同情郝思嘉,对于其“不择手段”的“自私钻营”,可能那些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都是为了生存。不过想想也确实如此,如果我生存在那个年代,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那么好。在郝思嘉所处的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家庭,没有朋友,就只能靠自己。郝思嘉通过用斤斤计较的赚来的钱,通过各种“残酷手段”,换得了自己的新生,换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这样的结果可比我看过的很多“穿越”的故事要好得多,或许这样也可以让人欣慰一点吧。

另一方面,郝思嘉对待媚兰也是很好的,是关爱备至的,只是有些情况是迫不得已。可能这其中是出于对卫希礼的爱而爱屋及乌,但到了后来则完全不是。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却达成了“到老,两个没牙的老太太;到死,两具干瘪的木乃伊”的结局,这样的结果也是让人开心大于悲哀了吧。

虽然《飘》只是小说,但是通过《飘》,我也了解了一些远离我们的历史,关于南北斗争,关于那些美国人敢于争斗敢于摆脱困境的精神。同时,读过《飘》后,我也能看到,南方奴隶制中也有温情也有情谊,北方对南方进行的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侵略,摧毁着南方的秩序和关系,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种族冲突。历史是胜利者歌功颂德的工具,细节只能从字里行间慢慢品味了。

几天时间,看完了整本小说,我记下了自己喜欢的两句话:

“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从气愤悲哀到同情敬佩,可能经典给人的感受就是这样,要咀嚼了几遍才看出点东西,心里的感受才越发深了,所以有时,我和累了一天的大人一样,不想动脑,便喜欢看《雪豹》、《黑狐》,喜欢看到中国最终胜利所带来的简单的喜悦。

可能很奇怪,细想想,又很正常。读“经典”,读到深处,果然是件劳心费神却又往往让人悲喜莫辨、乐在其中的事情。

《飘》读书笔记字11篇篇三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从一本小小的《飘》中,看到了美国内战的各种纷争,也参透了一点道理。

战争乃生命之摧残,同时也像是一种催化剂,逼人,锤炼人,改造人!就大的环境而言,国家可以在战争中兴亡,种族也可以在战争中寸灭,具体到每个独立的个体时,小小的人更是如变色龙一般,千变万化。

在这本小说中,作者玛格丽特将自己化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思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造了一个美国的奇迹。小说中的情节好似我们生活中的情节一样,给人以感慨,其味如茶一般,值得细细品味。

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感受,小小的一本书让我身临其境。思嘉,一个正直青春年华的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深深受奴隶制的影响,面对黑人,给以百般歧视,从她小小一人足可以看见美国南方奴隶制的危害。思嘉从小就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和平中,在幸福中,她所爱之人却另有所爱。在他的一生中对她有两个对她很重要的男人:艾希里和瑞德。艾希里是在和平中,而瑞德则是在战争中。思嘉爱艾希里,瑞德爱思嘉,何等的纠结。但面对战争,小小的思嘉却也变得坚强,不管什么时候,她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家。面对战争,在脑海只有残酷,恐惧充满了每个人的心中。思嘉又何尝不是,面对身边无望的一切,她该做些什么。在南方战败的时候,她们快绝望了,谁都可能死去,但是思嘉拿出自己被逼出来的勇气,去承担这本不该承受的一切。

北方佬的残酷夺走了男方的一切,在这时思嘉受尽冷饿的考验,她身无分文,漫漫地,在时间的流逝中,她受尽了没钱的苦日子,于是她变得残忍,成了一个守财奴,利用欺骗周围爱她的人去获得所谓的“利益”。不顾一切的,一次一次的罪恶行为刺伤了瑞德的心,因为罪恶的战争伤害了她的心,蒙蔽了她的双眼,她糊涂到不明白谁才是真正爱她的人,直到失去了才后悔。在分开的最后她又一次一次表现出了她的可怜,却只换来了瑞德的一句话“我曾经深爱着你,但你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已经使我的爱消磨殆尽。”瑞德走了,思嘉哭了。《gonewiththewind》玛格丽特的一生,用时间去换取她的经历、快乐、悲伤、遗憾。在困境中,不要只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择手段的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不要冷冰冰的伤害周围爱你的人,否则最后伤害的只会是你自己。同时,要学会用宽容,理解去看待和接触周围的一切,这样会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怨言的世界。

美国内战也是一场种族之间的恶战,面对歧视,她们勇敢的争取自己的权利,同样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歧视任何人,换句话说歧视别人,就是歧视自己。在这个和平的时代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身边的同学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所以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一定要彼此尊重,去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

简单地说,从这本书中我感悟到:追求自己所爱的,不放弃。面对该面对的,勇敢的活着,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爱的眼光去面对生活的一切!

这部小说也被拍成了同名电影,闲暇时间同学们也可以通过《飘》这部电影走进玛格丽特·米切尔构造的世界里去体味其中道理。

《飘》读书笔记字11篇篇四

人生一世好比草木一秋,常言道浮生若梦,似乎生活就是一出悲剧。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读者诠释了坎坷而又感人肺腑的人生路,谱写了一部壮美动人的爱情史诗。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眼中的斯嘉丽有着如她母亲般端庄文静的外表。一双琥珀色的眼眸楚楚动人,棕红色的卷发随意披散在身后,一袭绿裙勾勒出了斯嘉丽曼妙的身姿,脸蛋既有法兰西血统的娇柔又揉合着爱尔兰人的粗犷,迷人而有魅力。这时候的斯嘉丽菜16岁,花一般的年纪,富庶人家的她娇生惯养、自负固执,有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她天真的以为艾希礼只会爱她,而“像梅兰妮那样的小个儿是没人会爱上她的”她的不曾涉世、任性和幼稚使她活在自我的狭小空间里,也成为她后来婚姻不幸的祸根。

南北战争的战火很快蔓延到了斯嘉丽的身边。在战火弥漫中她独自照顾怀孕的梅兰妮和她自己的孩子,她还受到母亲病危的精神折磨。远方是灰蒙的一片雾气,孤单的身影留下来的是坚强的心。令我最揪心是斯嘉丽替媚兰接生的片段,听到媚兰痛苦的呻吟声,她感到放佛有个牛轭沉重地落在了她的头颈上,斯嘉丽没有逃离、昏厥,而是坚强挺了下来,用清醒的头脑和理智判断挽住了媚兰母子的性命。随后她又拖着奄奄一息媚兰和已被炮火吓坏的孩子逃到亚特兰大,途中他们遇到了一头可怕的老母牛,斯嘉丽知道媚兰的孩子需要奶,而她们需要吃。她怕牛,最终她将自己唯一的一条裙子撕成布条,一条条连结起来,直累的起泡的手指流出了血,颤抖不已地制服了这头牛。斯嘉丽已经不是庄园千金,而是蜕变成了勇敢坚强的女性。

回到塔拉后更大的噩梦却还在等着她,母亲去世,父亲神志不清,天塌了,却再也没有人帮自己顶起来了......斯嘉丽痛心、绝望,但她并非沉浸在悲伤之中。她知道难过解决不了问题,她要像先辈们一样坚强地接受现实的挑战!她整日像个黑奴一样劳作,指挥家人各得其所地工作,擦干眼泪、努力振作、毫不妥协、坚定不屈。这就是斯嘉丽!一个热爱土地,像土地一样承受苦难,饱含激情的斯嘉丽!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而我们的心灵又该怎样的无尽宽广?最后,斯嘉丽没有跟瑞德在一起,看似悲剧,但坚信“明天又是另一天了”又何尝不是希望?将自己的眼界放宽,不要自己将自己的路堵死。

人生或许是一场悲剧,但我们仍可以摆正心态,笑对人生!

《飘》读书笔记字11篇篇五

第一次读《飘》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不谙世事,只因《乱世佳人》影片的精彩转而转去读原著,后来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又硬着头皮啃完了英文版。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其流畅的语言都是我所钟爱的,不像有些所谓的外国名著,语言晦涩,勉强看完,觉得也不过如此,也许是中译本不能完全表现其作品的原貌吧。

或许因为个性的关系,一直不喜欢《飘》中的两个女主人公,斯嘉丽的张扬和媚兰的隐忍,都不太欣赏。男主人公也觉得一般,白瑞德城府过深,而卫希礼则太过懦弱无能。像这样的男女主人公都不入眼的小说,我一般不看二遍的。这部《飘》却是例外,有事没事,想看书,或无书可看的时候,总会拿出来翻一翻。

南北战争前美国南部绮丽的风光,战争时的残酷景象,战后艰难的家园重建,一一被文字呈现在眼前。这些跟我从历史书上读到的所谓先进的资本主义取代了落后的奴隶主义完全不一样,历史是人的血泪,又岂能用简单的对与错去衡量。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个人的力量是显得那样的渺小,那样的微不足道,如同蝼蚁一般。命运之手翻云覆雨,也非个人能力所能抗拒。

斯嘉丽和媚兰这两个个性完全不一样的女性,在人生巨变前却表现出了同样一种品质——坚韧。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她们坚韧的生存,不放过一线生机;在战争过去,贫困交加的时候,她们坚韧的奋斗,决不出卖自己心中最宝贵的东西。尽管,在一些小事上,她们有这样那样的分歧,但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她们又默契的站在了一起,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生存姿态,捍卫她们的亲人,她们的家,这正是因为她们具有同一种特性——一种坚韧的精神。

这样一种坚韧如蒲苇的精神力量是我所欣赏的。蒲苇与大树不同,在狂风中大树要么笔直的挺立着,要么就折断在风中;狂风过后,徒然留下残枝败叶。而蒲苇在狂风中会被吹得很低很低,看到它几乎会被风吹倒在地面了,但是狂风过后,蒲苇又会挺立起来,摇曳在微风中,好像刚刚过去的狂风只是一段过往,一段记忆,它要面对的是明天的太阳。

就如斯嘉丽在小说的最后所说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天,有可能是煦日暖阳,有可能是细雨霏霏,也有可能是狂风呼啸,还有可能是大雨倾盆,但是不管怎样,明天,依然是新的一天,只要精神的力量还在,依然会有崭新的希望。

《飘》读书笔记字11篇篇六

这本《飘》是朋友“飘”到我这边的,看着它1000多页厚厚的一摞我就害怕,当时我还瞪了她一眼,什么不好“飘”,“飘”本这么厚的《飘》,我哪有信心哪有耐心把它看完啊!于是这本《飘》就被我搁在了床头,每天只是纯粹的陪我入睡而已。直到前不久在家养病,看完了所有的杂志,无书可看了。我突然想起了这本被我打落冷宫的《飘》,随便翻了几页,没想到这一翻便不可收手,直到我一口气花了三个白天把它看完为止。

《飘》的主题思想很多,写乱世中佳人的命运,写飘然而逝的美国南方文化。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深受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战争改变了女人们,她们在战火和硝烟中守护着自己的土地,她们勇敢,坚强,不屈服。

如果读完《活着》让小编感觉到的是压抑的话,读完《飘》让我感觉更多的是气愤和悲哀。气愤于女主角郝思嘉的卑鄙、残忍甚至阴险。以往所看到的女主角要么温良贤淑,大度宽容或者纯洁善良、忠贞不渝,或者历尽艰辛但最终找到真爱。不想,小说刚开始没多久,郝思嘉就在卫希礼和媚兰的订婚宴会上,为了报复卫希礼而色x媚兰的弟弟。很快他们就结婚并且还生了一个儿子,看到此处我好不气愤,期望中女主角清纯的形象荡然无存。她的骄傲、贪婪、虚荣,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在后面的剧情中一一展现。她渴望爱情,不顾一切世俗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毅然将经济需求放在了首位。为了300块陶乐的租金在向白瑞德骗钱被识破而未果后,又故伎重演甚至还是她妹妹未婚夫的干瘪老头弗莱,就只因为这个干瘪老头有一个小小的木材厂,能够提供她300块。

关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毕竟我走的人生路还不及三分之一。二十多岁的我,想法也许是很幼稚的。平心而论我也有点同情郝思嘉,对于其“不择手段“式的“自私钻营”,或许那些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都是为了生存。不过静静想想也确实如此,在郝思嘉所处的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一个弱女子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家庭、一帮朋友也保不住父亲留下的陶乐。郝思嘉通过用斤斤计较的赚来的钱,通过各种“残酷手段”,换得了自己的新生,换得了朋友家族的新生。

另一方面,郝思嘉对待媚兰也是很好的,是极尽关爱的。可能这其中是出于对卫希礼的爱而爱屋及乌,但到了后来则完全不是。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女人,却达成了一生一世的友谊,实在是一种奇迹。

虽然《飘》只是小说,但是通过读《飘》,我也对美国的南北战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历史角度判断,北方战胜南方,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通过读《飘》后,我们能看到从道德判断来看,南方奴隶制中也有温情也有情谊。

读完了整本书,我也摘出了自己最喜爱的两句话:

“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它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一遍匆匆的略读,并不能体味多少真谛,也许,等我再读几遍时,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飘》读书笔记字11篇篇七

斯佳丽。奥哈拉,塔拉庄园的大小姐,她魅力非凡,娇艳美丽。有众多追求者的她却偏偏爱上了即将与玫兰妮订婚的阿希礼。在遭遇表白被无情拒绝后,她一气之下嫁给了玫兰妮的哥哥查尔斯。随后,南北战争爆发。阿希礼,查尔斯相继应征入伍,不料查尔斯病死军营,阿希礼的妻子玫兰妮邀独居的她来到亚特兰大与其一同生活,再次邂逅封锁线商人瑞特。玩世不恭的瑞特对斯佳丽极尽挖苦讽刺,却又能在斯佳丽需要帮助时即时出现在她身边。

战后,斯佳丽为保全拉塔庄园而嫁给了妹妹苏艾伦的情人弗兰克,为不再挨饿受冻,她强迫妹妹种地,开办锯木厂,兴办酒馆,拼命赚钱。在弗兰克死于意外后,鸿商富贾瑞特迎娶斯佳丽,极尽所能地爱她,满足她,而斯佳丽心头却仍挂念着阿希礼。

直到玫兰妮临终之际,斯佳丽才恍然明白,玫兰妮在生前给了她怎样的爱护与支持,而自己所爱的阿希礼不过幻象之体,瑞特的深爱才是自己真正所需。斯佳丽飞奔回家,而瑞特心灰意冷准备离开。

全书在斯佳丽充满期待的明天中结束,留给读者无尽遐思。

他们,无论是温柔善良,高尚兼有传统美德的玫兰妮,还是高贵优雅并忧郁着的阿希礼,或是淳朴严厉的黒妈妈,还有玩世不恭,深沉执着的瑞特……都属于那个旧时代,风云突变的乱世。而斯佳丽,一个活脱脱的战神雅典娜。她高傲自私,虚荣任性,甚至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不择手段。但这些,都掩饰不住她的聪慧美丽,坚强刚毅,精明能干,以及在失败与绝望中永不言弃的勇气与民族精神。她凭此挑战着旧时代,走向一个崭新的明天,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历史的轮子残酷地旋转着,把一切美好碾成齑粉。战火纷飞,南北战争爆发,家园被毁,亲人离散,宁静的生活就此打破……“她娇嫩的肩膀实在是不胜负荷-----一个生命垂危的产妇,一个哭声越来越细弱的婴儿,一个饿得半死的小男孩(她自己的儿子),一个吓破了胆的黑丫头,她们都指望从她身上得到些许鼓舞,得到保护,把她挺直的腰板视作勇气和精力的象征,其实她根本没有勇气,精力也早已耗尽。”在筋疲力尽中,她回到了塔拉庄园,满心欢喜,却从仆人波克口中得知,百名黑奴只剩下三个,食物几乎没有,两个妹妹正在康复,父亲神志恍惚,母亲昨日已死……面对旧时代的变迁,那些与她息息相关的旧制度随战火而崩溃。命运的转折,她失望了,她享用着最后的玉米威士忌,模糊的意识却让奥哈拉家族史再次清晰重现:

“杰拉尔德是白手起家创建了塔拉庄园的;埃伦是克服了神秘的精神创痛才振作起来的;外公罗比亚尔是拿破仑帝位倾覆后的幸存者,在佐治亚的海边沃土上重振了家业;外婆的父亲普柳多姆曾在海地茂密的丛林中建立过一个袖珍王国,却把它丢了,后又在萨凡纳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斯佳丽家族中有些人曾参加过爱尔兰义勇军为自由爱尔兰而战,结果竟被绞死了。奥哈拉家族中也有人为捍卫属于他们的权利而战斗着,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死在博恩河畔。”

这些人,厄运或许曾断其头,但却从未夺其志。斯佳丽的静脉中流淌着他们的血液,继承着这种绝不屈服。斯佳丽明白塔拉庄园是她的命运,她的战场于此,她必须战斗并且获胜。于是,她思考着明天,以永不言弃的姿态,奋起反抗。泰戈尔说:“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是的,与其自怨自艾,哀叹已逝去的歌舞升平的旧时代。不如像斯佳丽一般,在旧时代消逝的阵痛中顽强站起来,接受命运风暴的洗礼,接受成长的挫折,接受人生的坎坷。历史的变迁,我们无法选择,也许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开始罪恶的黑奴贸易就注定这是一场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新航路的开辟是拉美传统社会的灭顶之灾,却也是世界近代化的开端,而正是因为这种殖民掠夺才使得斯佳丽曾经的生活雍容华贵。美国的革命,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它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渴望建立一个平等自由民主的联邦政府权,却因此打破南方贵族的宁静生活,并使得后来斯佳丽颠沛流离……它象征着旧时代的消逝与新时代的开端。如果说,希腊神话中潘多拉打开魔盒,放出战争,痛苦,疾病,悲伤……而唯一留下的是希望。那么斯佳丽就是守着这份希望,以永不言弃的姿态,带着血液中与生俱来的民族精神穿过旧时代,奔向那个充满希望美好的明天-----新时代。

杰拉尔德说,世上唯一值得为之战斗的就是土地。

“因为它是世上唯一经久不变的东西……。对任何一个身上由爱尔兰血液的人来说,他们在其上居住,靠它生活的土地就像母亲……这是唯一值得为之辛苦,为之战斗,为之去死的东西。”斯佳丽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塔拉庄园是值得为之战斗的。随后她鼓起勇气,以永不屈服的精神挑起家庭沉重的担子,带领亲人战胜饥饿,赢得家园。

当然,为了保全塔拉庄园,她嫁给了妹妹苏埃伦的情人弗兰克。同时,她也接到妹妹苏埃伦的一封对她破口大骂的信。“但是她这时正得知塔拉庄园安然无恙,至少暂时没有危险,内心异常高兴,所以苏埃伦的那些话并没有引起她的多大不快。”斯佳丽保全了塔拉庄园并嫁给弗兰克住在夫家,即使妹妹苏埃伦对她破口大骂,她也毫不在意,以为塔拉庄园才是她的一切。塔拉庄园承载着她儿时生活富裕的美好记忆,也承载着她庄园主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塔拉庄园承载着她永不言弃的希望。塔拉庄园是杰拉尔德(斯佳丽的父亲)白手起家创建的,它记载着祖祖辈辈为之奋斗的英勇传奇,它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永不言弃的希望,民族精神。

“现在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她永久的家是在亚特兰大而不是在塔拉庄园。当她拼命地想弄到那笔钱付税时,心里除了塔拉庄园及它不幸的命运之外,再不能容下其它的事。哪怕是在结婚的那一刻,她也没有想到自己为保全家园而付出的竟是永远离开家园的代价。现在家园是保全了,但当她意识到这一点时却患起了相思病,并且怎么也摆脱不掉。”她永远的离开家园患起相思病来。是呀,塔拉庄园是她的一切,然而她为了保全它却要弃它远去,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后来,甚至连白兰地都无法压抑住她心中因怀念塔拉庄园产生的痛楚,这种痛楚甚至比担心失去锯木厂而产生的痛楚还要深刻。这就是深厚的思乡之情。土地,一直都是个敏感的话题。小的方面来说,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的方面来说,它承载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斯佳丽失去塔拉庄园的痛楚都还历历在目,是塔拉庄园带给了她勇气与希望,使其永不言弃,在我们面对家园被侵占时,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如同斯佳丽般奋起反抗。时代虽在变迁,但土地所传承的却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现在她才意识到自己在梦中一直寻觅的那个避难所,那个一直被迷雾遮住的温暖而安全的地方是哪儿。那个温暖而又安全的地方并不是阿希礼---哦,绝不是阿希礼!阿希礼像一盏沼气灯,他身上并没有多少温暖,他还像一片流沙,一点也不安全。那个温暖而又安全的地方是瑞特。”直到玫兰妮死后,斯佳丽才明白,她正真所爱正真所需是瑞特。而阿希礼,战争,死亡,沉郁,悲伤带走了他曾作为庄园主的美好时光,使他胆小懦弱的性格充分显露无遗。他早已不是那个高贵忧郁的阿希礼,他靠斯佳丽接济,他劈砍柴木维持生活,时光带走了他;具有传统美德的玫兰妮,在离开战火弥漫,硝烟四起的亚特兰大时,只剩半条命的她惦记的是查尔斯的遗物,终因为了想要一个孩子而去逝;还有黒妈妈,她仍希望斯佳丽还是那个贵族小姐,有细嫩的双手而不是老茧;还有深沉执著的瑞特,他不明真相,心灰意冷而离开……他们都属于那个旧时代,做着庄园主的美梦,却遗失了最初曾拥有的保卫家园,永不言弃的勇气,终随旧时代的消逝一同离开了斯佳丽。只有斯佳丽留了下来,因为她至始至终都坚守着旧时代所传承的永恒的民族精神:永不言弃。并带着希望,保卫土地,保卫家园。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她也最终由庄园主过渡到资产阶级。

文末写道“等明天回到塔拉庄园再考虑这一切吧。到那个时候我就能够忍受了。我明天会想出办法来重新得到他的。不管怎么说,明天是新的一天了。”《飘》,旧时代的消逝。文末的“新的一天”也代表着新时代的来临。正如文章开头所写道的“斯佳丽。奥哈拉算不上十分貌美,但却有一种让男人着迷的魅力,使人忘了她长相的不足。”这种貌美是旧时代所赋予的,而这种让男人着迷的魅力则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永恒的,永不言弃的民族精神。

《飘》,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的时期---“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蠢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面前什么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在直奔天堂,我们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民族精神永不磨灭,唯有坚守永不言弃的民族精神。方能在旧时代消逝中存活,在民族精神的引领下走向新时代。

《飘》读书笔记字11篇篇八

两年前看了轰动上世纪40年代,并且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一直有巨大影响的由《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说实话,当初看完这部电影后没有太大感触,我不知道为什么原著的名字叫《飘》,也不理解里边的很多情节,直到最近看完原著,对此才有了些许自己的理解。

书中大致讲了在18世纪60年代,位于美国南部动乱时期的一名17岁少女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经历。情感上,她因自己爱的人不愿意娶自己而一气之下嫁给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人,两周后成为寡妇并有一个孩子。后来经受战争的折磨,整个家的衰败,她受尽苦楚,但是她的坚毅,刚强让她重新站起来,为了得到300美元救塔拉,她设计嫁给了自己不爱的妹妹的未婚夫,不久之后再次成为寡妇。最后,为了结婚的快乐嫁给了之前讨厌但却也是最了解她,最喜欢她的白瑞德,但是由于自己的不自知,最后将这一段本应该很幸福的婚姻葬送,当她明白自己其实一直爱着白瑞德的时候,他却再也回不来了。

在这个故事中,梅兰妮应该是最高尚的人了吧,她说的不多,不像那些太太夫人们那样,自认为自己很高尚却总是打着高尚的幌子说一些,做一些并不高尚的事情,她信人善良,能看透每个人最真的那一面,不管是对万人唾弃的贝尔还是对思嘉,对艾希礼,对白瑞德,她都是相信,都是善良的对待每一个人。

在文中,我最讨厌的一个人便是艾希礼,梅兰妮的丈夫,思嘉一直念念不忘的人,不喜欢他的原因是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尊严,所以他一再的拒绝思嘉,如果一直将自己这样的气节坚持下去,最起码也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但事实是,一边拒绝着思嘉,一边还给予她希望,在十二橡树,他说爱她,在从军出发前她和她接吻,在打仗归来塔拉面临危机时他又吻了她,最后当她和白瑞德过的很幸福的时候,他又抱了她,一直在所谓的尊严和美人之间周旋,不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终究,他还是在干着背叛梅兰妮的事情,尽管最后,当梅兰妮去世的时候他才真正明白自己根本不能没有她,她是他的支柱。可是一切都晚了。

再说白瑞德和思嘉,感觉他们两个就是一对欢喜冤家,但是他们两个真的很般配。从第一面起,思嘉就讨厌他不够绅士,再加上种种小插曲,她更是讨厌他,但是却也离不开他,在白瑞德把她从服丧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当她在危难中想要他帮助,当她假惺惺的去牢狱里探望她,当他救了艾希礼,其实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都在慢慢的改变思嘉对他的看法,也在逐渐增加对他的依赖和爱,最后的求婚让思嘉体会到了真正意义的结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是多么快乐的。思嘉和白瑞德很像,他们直接的,霸道的,不符合世俗眼光的多种做法以及那种执拗的,不服输的勇气等等,都是那么的相似。他们都不是世人眼中的上等人,但是,他们却比那些世俗的人活的更真实很坦荡。

我觉得之所以叫《飘》,是因为主人公思嘉的心一直是飘荡着的,她一直觉得自己喜欢艾希礼,在得不到却又不断得到艾希礼给予的希望的时候,她完全迷失了自己,觉得自己除了艾希礼再没有任何东西值得牵挂和留恋,曾经为了他赌气错嫁,后来因为他丢失了和白瑞德在一起的美好,所以她在这一方面一直是飘荡着的。

之前我认为,思嘉是飘着的,直到最后梅兰妮死的时候她知道艾希礼是真的爱梅兰妮,也发现自己是真的爱白瑞德的时候,她的感情,她的心就不再飘了,但是我没有发现一个更重要的点,那就是白瑞德最后也离她而去了,他们的孩子也是,唯一给予她力量的是塔拉,是她从小生活的家,是那个给了她童年的地方,是那个冒着战火也要回去的地方,是哪个给予她重生力量的地方,是那个宁愿屈膝求人错嫁也要守住的地方,更是那个在白瑞德走后绝望之时想到的地方。塔拉是她初生,也是她重生,更是她获取一切力量的地方,这个地方才是真正不让她飘的地方,不论是情感还是生活,这里都是她的港湾。

不论飘向何方,心中始终有一种牵挂,有一个锚。不论飘向何方,塔拉永远是她的力量。

明天太阳升起,又会是新的一天。

《飘》读书笔记字11篇篇九

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飘》,的确令我醍醐灌顶、受益菲浅。全书不论是华美流畅的语言描写,还是个性鲜活的人物塑造,都达到的登峰造极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其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使我感受颇深。

斯佳丽,这一在美国动荡年代所诞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优秀个性散发出无穷的光芒。她勇敢坚强,乐观向上,对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她处事雷厉风行,精明能干。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她所拥有天使般的脸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饰中国古代美女的话那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对这些毫不在乎,她对爱情疯狂的执着。但是出于无奈,她分别嫁给了两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当再一次见到她钟爱的艾希礼时,依然像少女般疯狂地爱着他,不顾一切的向他倾诉钟情。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女子对爱情忠贞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一对男女要表现对爱的忠贞就要结为连理枝,他们的爱情是与婚姻紧密相连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当他们的爱情遭受别人的破坏时,为了表现对爱的执着,他们只有“自挂东南枝”了。然而斯佳丽却不一样,在她的爱情观中,爱情与婚姻是可以分离的,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分离。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抛开一切大胆的去爱艾希礼,争取自己的幸福,她并未将爱情套上礼义,道德的枷锁,她的爱情永远是自由奔放的。这也许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吧。爱的本质是不因表达方式的变更而变化的。

斯佳丽的大半生又是为爱所迷惑的。因为迷惑而做了很多错事。知道最后她才发现,原来她一直钟爱的艾希礼并不爱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优秀。其实她爱的并不是艾希礼,而是自己内心的一个完美形象。艾希礼越是拒绝她,她心中的那个形象就越完善——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而恰恰因为她错误的迷恋,才使她错了身边真正的幸福。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

人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指间溜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斯佳丽的爱情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为之已晚的,当她彻底的失去艾希礼,失去女儿,丈夫瑞德也已离她而去之后,她才意识到原来她真正爱的人是瑞德,她于是抛开心灵上的创伤与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许多人对爱情都能有这种乐观自信的态度,那么许多爱情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在品读《飘》的日子里,多少次我与之同喜、同闹、同悲、同笑。几许惆怅,几许欣喜,几许感慨,几许惊叹。掩卷息,留下的是强烈的震撼和一生的感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