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8:06:11 页码:10
最新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优质9篇)
2023-11-10 08:06:11    小编:zdfb

总结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让我们更有意识地去优化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呢?希望以下的总结案例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导。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篇一

安全生产教育目的是使有关生产人员熟悉和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

规章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标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目,供大家分享。

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化工企业,位于某县某镇,公司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从业人员320人。某年8月31日,该公司的一个分厂,在一号反应釜合成间硝基苯甲醚时,反应釜发生爆炸,反应釜上部的搅拌电机及一些附属设施飞离反应釜,釜内的化学物质喷出引起爆燃,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9.4万元。

经查明,该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8月31日当天的中试过程中,在反应釜内压力接近工艺规定控制值的情况下,当班工人继续加大投料量,但没有向釜内盘管通冷却水和及时加人足够的氧气量控制釜内物质反应速度和温度,导致釜内压力急剧升高发生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该公司间硝基苯甲醚中试方案技术措施不周全,未及时从工艺、设备和操作上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二是公司有关人员未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三是该公司未按规定认真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未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该厂要进行扩建,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安全预评价,在预评价过程中应根据建设项目_内容,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

a.项目。

建议书。

b.可行性研究报告。

c.初步设计d.劳动安全卫生专篇。

2.专家评审后的安全预评价报告由_审批。

a.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b.预评价单位主管部门。

c.建设单位主管部门d.工会、卫生、劳动行政、消防部门。

3.《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b.400c.300d.350。

二、多项选择题。

4.在安全评价过程中采用道化法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分_几类。

a.设备控制b.工艺控制c.安全管理。

d.物质隔离e.防火措施。

5.安全预评价工作中,必须自始至终遵循的原则是_。

a.政策性b.公平竞争性c.科学性。

d.针对性e.公正性。

三、简答题。

6.简述该公司可采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7.简述该公司进行风险评价时,适合采用哪些评价方法?

8.阐述防止该公司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某建筑企业,企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没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该企业在其注册地的某项施工过程中,甲班队长在指挥组装塔附近,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塔吊吊臂的防滑板装入燕尾槽中并用螺栓固定,而是违规将防滑板用点焊接。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吊臂防滑板开焊、吊臂折断脱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45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60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28万元,设备损失200万元,停产损失15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为()。

a.企业经理b.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c.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甲班作业人员。

d.甲班队长e.甲班队员。

2.根据上述情况描述,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挤损失为()。

a.45万元b.105万元c.133万元。

d.333万元e.483万元。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该起事故的类别应为()。

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

d.车辆伤害e.其他伤害。

4.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b.该项工程应取得施工许可证。

c.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实施罚款的处罚。

d.建筑企业应当为本企业所有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e.甲班队长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5.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

a.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工程监理单位。

c.地市级公安部门。

d.县级环保部门。

e.县级工会。

6.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

a.私自改装、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b.塔吊司机作业时未加注意。

d.塔吊吊臂防滑板开焊。

7.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该企业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塔吊设计文件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b.该企业塔吊安装后应经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方可使用。

c.该企业应制定塔吊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d.此次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20xx年6月6日,某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人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

20xx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

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定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e.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炼油厂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报告后,应在()内,将事故信息以电话快报方式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a.1小时b.2小时c.24小时。

d.7天e.30天。

3.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a.明火b.静电放电c.高温烘烤。

d.油品含有的杂质e.接地不良的罐体。

4.预防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控制油品输入,防止喷溅b.保证罐体可靠接地c.加强管理和培训。

d.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e.增加消防水池。

5.油罐内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剂包括()。

a.直流水b.泡沫c.开水。

d.二氧化碳e.干粉。

6.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的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监察机关c.劳动保障部门。

d.新闻媒体e.公安机关。

7.上述案例中,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包括(。

a.报警b.疏散人员c.灭火。

d.追究事故责任e.抚恤伤亡人员。

8.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支出的下列费用中,属于安全投入的包括()。

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篇二

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在高速公路上与乙驾驶的货车相撞。液氯泄漏,造成除甲外的两人死亡,甲不顾槽车严重损坏、液氯泄漏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和采取措施,逃离事故现场,形成大范围污染,造成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疏散。

一、单项选择题。

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a.槽车与货车相撞而泄漏b.槽车设计不合理。

c.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

2.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属于_。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重伤事故d.一般事故。

[[[。

二、多项选择题。

3.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调查组职责包括_。

a.请军队参加调查b.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

c.调查事故原因d.提出对驾驶员甲的处理意见。

4.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化学标准》,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不包括_。

a.槽车液氯破裂b.标志不清c.有毒物质d.作业环境不良。

5.调查取证主要包括_。

a.搜集事故发生有关事实b.成立救援指挥部。

c.慰问抢险人员d.询访驾驶员甲。

三、简答题。

6.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驾驶员甲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篇三

维修钳工甲将带有污油底阀的污油管线放人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液面高度为500cm,上面浮有30cm的浮油。在液面上100cm的法兰处,班长乙采用焊接方式。钳工甲见焊工丙办理动火手续迟迟没回,便开始焊接,油池爆炸,焊工甲掉人油池死亡。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油气场所焊接,必须由取得—人员操作。

a.懂得防火知识b.懂得防爆知识。

c.焊工作业证d.经过培训。

2.该事故的性质是_。

a.自然灾害b.刑事案件c.责任事故d.非责任事故。

二、多项选择题。

3.直接与事故有关的因素有_。

a.空气b.污油挥发气体c.环境温度d.电焊火花。

4.钳工甲的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_。

a.电磁场b.触电c.油气着火d.油气爆炸。

三、简答题。

5.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涉及哪些类别?

6.该事故中,动火票制度是爆炸的间接原因吗?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篇四

分改造,重新招用操作工人,1995年4月下旬开始投产。5月巧日起正式投产。事故发生前,全厂职工32名,其中生产车间操作工人均为1995年4月后新进厂的外来劳动力。

5月18日下午2点,当班生产副厂长王某组织8名工人接班工作,接班后氧化釜继续通氧氧化,当时釜内工作压力0.75mpa,温度160℃。不久工人发现氧化釜搅拌器传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当班长文某在观察泄漏情况时,泄漏出的物料溅到了眼睛,文某就离开现场去冲洗眼睛。之后工人刘某、李某在副厂长王某的指派下,用扳手直接去紧搅拌轴密封填料的压盖螺栓来处理泄漏问题,当工人刘某、李某对螺母上紧了几圈后,物料继续泄漏,且螺栓已跟着转动,无法旋紧,经副厂长王某同意,工人刘某将手中的2只扳手交给在现场的工人陈某,自己去修理间取管钳,当刘某离开操作平台约45秒钟左右,在走到修理间前时,操作平台上发生爆燃,接着整个生产车间起火。当班工人除文某、刘某离开生产车间之外,其余7人全部陷人火中,副厂长王某、工人李某当场烧死,陈某、星某在医院抢救过程中死亡,3人重伤。

一、单项选择题。

1.这起事故中,可以肯定泄漏物_。

a.产生了射流b.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c.与压盖螺栓摩擦产生了静电d.与空气混合后发生激烈氧化而燃烧。

2.这起事故中,可以肯定工人陈某用扳手压盖螺栓时,_。

a.产生了静电b.拧错了方向c.速度太快d.产生了火花。

二、多项选择题。

3.由上述可以看出,操作工人_。

a.没有劳动保护。

b.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

c.根本不认识化工生产的危险特点。

d.不知道本企业生产的操作要求,尤其对如何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更是不懂。

4.这起事故中,生产副厂长王某。

a.应负有直接责任b.违章指挥c.处理不当d.没有责任。

三、简答题。

5.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篇五

某液化石油气库建于,位于某县,临江而设,交通便利,环境较好。该石油气库共有工作人员31人,其中有2名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液化石油气库占地3.84公顷,包括球罐区、装车台、残液罐区、压缩机房、地磅房、综合楼、变电所、排水泵房、消防水泵房等。库区西面建有t级液化石油气码头。球罐区设有3个2000立方米的液化气球罐,球罐上设置水喷雾灭火装置。生产区与综合生活区用围墙隔开。

其主要工艺流程为:江上来的液化气船将液化气输送到球罐中储存,然后在装车台将液化气装卸到液化气汽车槽车,再送至客户。

一、单项选择题。

1.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液化石油气库中的液化石油气为_危险化学品类别。

a.爆炸品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易燃固体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2.液化石油气的临界量,生产场所为it,储存场所为10t,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下面_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a.球罐区b.综合楼c.变电所d.消防水泵房。

二、多项选择题。

3.在对该液化石油气库进行安全评价时,储罐区存在_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a.火灾、爆炸b.机械伤害c.噪声。

d.高处坠落e.物理爆炸f.车辆伤害。

三、简答题。

4.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简述条例对危险化学品适用的六个环节及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5.为防止装车台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什么安全对策措施?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篇六

6月6日,某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人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

20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

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定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e.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炼油厂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报告后,应在()内,将事故信息以电话快报方式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a.1小时b.2小时c.24小时。

d.7天e.30天。

3.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a.明火b.静电放电c.高温烘烤。

d.油品含有的杂质e.接地不良的罐体。

4.预防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控制油品输入,防止喷溅b.保证罐体可靠接地c.加强管理和培训。

d.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e.增加消防水池。

5.油罐内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剂包括()。

a.直流水b.泡沫c.开水。

d.二氧化碳e.干粉。

6.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的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监察机关c.劳动保障部门。

d.新闻媒体e.公安机关。

7.上述案例中,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包括(。

a.报警b.疏散人员c.灭火。

d.追究事故责任e.抚恤伤亡人员。

8.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支出的下列费用中,属于安全投入的包括()。

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篇七

某电厂主要生产工艺有:贮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煤系统,燃煤用汽车运往贮煤场,厂内有氢气储罐6个,每个24立方米,柴油储罐2个,每个罐20xx立方米;2个汽油储罐,每个20m3。

一、单项选择题。

1.重大危险源限定与—有关。

a.危险物质储存方式b.环境温度。

c.环境压力d.危险物质的数量。

2.在限定重大危险源时,要考虑_。

a.各种危险物质的储存间距b.危险物质的通风条件。

c.危险物质的防雷设施d.危险物质的防潮设施。

二、多项选择题。

3.重大危险源有_。

a.汽油储罐b.氢气储罐c.柴油储罐d.贮煤场。

4.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如发生事故将有可能涉及—。

a.火灾b.其他爆炸c.车辆伤害d.淹溺。

三、简答题。

5.该电厂中,哪种物质属于自燃性物质?

6.如果燃煤含硫,那么硫属于何种危险物质?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篇八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强化安全素质教育,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和减少人为失误,以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供大家分享。

某电厂主要生产工艺有:贮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煤系统,燃煤用汽车运往贮煤场,厂内有氢气储罐6个,每个24立方米,柴油储罐2个,每个罐20xx立方米;2个汽油储罐,每个20m3。

一、单项选择题。

1.重大危险源限定与—有关。

a.危险物质储存方式b.环境温度。

c.环境压力d.危险物质的数量。

2.在限定重大危险源时,要考虑_。

a.各种危险物质的储存间距b.危险物质的通风条件。

c.危险物质的防雷设施d.危险物质的防潮设施。

二、多项选择题。

3.重大危险源有_。

a.汽油储罐b.氢气储罐c.柴油储罐d.贮煤场。

4.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如发生事故将有可能涉及—。

a.火灾b.其他爆炸c.车辆伤害d.淹溺。

三、简答题。

5.该电厂中,哪种物质属于自燃性物质?

6.如果燃煤含硫,那么硫属于何种危险物质?

20xx年1月29日14时巧分,林州市临淇镇已停产整顿的梨林花炮有限公司库房发生爆炸,导致其附近的老君庙倒塌,造成16人当场死亡,之后在现场清理和救治过程中又相继有20人死亡。共造成36人死亡,8人重伤,40人轻伤。“1•29”林州花炮库房爆炸事故原因和经过已查明:3名男童在老君庙燃放鞭炮玩耍时,其中一人将一支称为“怪炮”的鞭炮点燃后,从该仓库的通风口扔人库房,引燃了库内存放的鞭炮成品和半成品,之后库房发生爆炸。梨林花炮有限公司存放烟花爆竹不当,也是造成这次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目前这起爆炸事故已被立为刑事案件进行查处。

一、单项选择题。

a.花炮数量b.库房质量c.库房位置d.库房结构。

2.事故调查时,需考查。

a.梨林花炮有限公司花炮工艺b.梨林花炮有限公司花炮生产原料。

c.梨林花炮有限公司花炮销售去向d.库房的破坏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

3.梨林花炮有限公司花炮库房_。

a.位置合适b.位置严重违章c.应安排专人看管d.应远离老君庙。

4.梨林花炮有限公司花炮库房的固有危险性包括_。

a.库房结构b.事故严重度c.事故易发性d.库房通风状况。

三、简答题。

6.梨林花炮有限公司花炮库房的现实危险性是由什么确定的?

分改造,重新招用操作工人,1995年4月下旬开始投产。5月巧日起正式投产。事故发生前,全厂职工32名,其中生产车间操作工人均为1995年4月后新进厂的外来劳动力。

5月18日下午2点,当班生产副厂长王某组织8名工人接班工作,接班后氧化釜继续通氧氧化,当时釜内工作压力0.75mpa,温度160℃。不久工人发现氧化釜搅拌器传动轴密封填料处发生泄漏,当班长文某在观察泄漏情况时,泄漏出的物料溅到了眼睛,文某就离开现场去冲洗眼睛。之后工人刘某、李某在副厂长王某的指派下,用扳手直接去紧搅拌轴密封填料的压盖螺栓来处理泄漏问题,当工人刘某、李某对螺母上紧了几圈后,物料继续泄漏,且螺栓已跟着转动,无法旋紧,经副厂长王某同意,工人刘某将手中的2只扳手交给在现场的工人陈某,自己去修理间取管钳,当刘某离开操作平台约45秒钟左右,在走到修理间前时,操作平台上发生爆燃,接着整个生产车间起火。当班工人除文某、刘某离开生产车间之外,其余7人全部陷人火中,副厂长王某、工人李某当场烧死,陈某、星某在医院抢救过程中死亡,3人重伤。

一、单项选择题。

1.这起事故中,可以肯定泄漏物_。

a.产生了射流b.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c.与压盖螺栓摩擦产生了静电d.与空气混合后发生激烈氧化而燃烧。

2.这起事故中,可以肯定工人陈某用扳手压盖螺栓时,_。

a.产生了静电b.拧错了方向c.速度太快d.产生了火花。

二、多项选择题。

3.由上述可以看出,操作工人_。

a.没有劳动保护。

b.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

c.根本不认识化工生产的危险特点。

d.不知道本企业生产的操作要求,尤其对如何处理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更是不懂。

4.这起事故中,生产副厂长王某。

a.应负有直接责任b.违章指挥c.处理不当d.没有责任。

三、简答题。

5.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篇九

20xx年6月6日,某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人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

20xx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

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定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e.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炼油厂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报告后,应在()内,将事故信息以电话快报方式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a.1小时b.2小时c.24小时。

d.7天e.30天。

3.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a.明火b.静电放电c.高温烘烤。

d.油品含有的杂质e.接地不良的罐体。

4.预防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控制油品输入,防止喷溅b.保证罐体可靠接地c.加强管理和培训。

d.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e.增加消防水池。

5.油罐内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剂包括()。

a.直流水b.泡沫c.开水。

d.二氧化碳e.干粉。

6.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的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监察机关c.劳动保障部门。

d.新闻媒体e.公安机关。

7.上述案例中,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包括(。

a.报警b.疏散人员c.灭火。

d.追究事故责任e.抚恤伤亡人员。

8.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支出的下列费用中,属于安全投入的包括()。

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