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一年级9加几教学反思(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12:37 页码:7
2023年一年级9加几教学反思(优秀8篇)
2023-11-12 20:12:37    小编:admin

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种种的梳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工作中的时间管理对于提高个人效率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总结时间分配来优化工作流程。这是一份关于写好议论文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9加几教学反思篇一

《十几减几》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通过“小猫钓鱼”这条情景主线把计算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本课的教学容量大,学生接受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虽然用迁移类推的方法使学生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很快掌握了计算方法,但学生计算起来并不轻松。

课堂上采用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简便,但也有少数同学认为先用整十减完再加的方法也有它的优越性。教学中我让学生讨论说出具体的思路,同时并借助小棒来进行操作,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让学生交流哪一种方法好。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1、在学习例题第一道问题算式的计算方法的时候,对学生放手太早,应该先引导一下,这样效果会更好。

2、在讲授计算方法的时候,应该多注重一些小结语言的收与放,做到更完美。

3、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主动的获取,必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我以后会采取有效的途径,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善于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9加几教学反思篇二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数学课程紧密结合,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活动过程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接受与反馈、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生活中运用几和第几的知识。教学难点准确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课堂上的活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基本能将新授知识和生活链接起来。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要继续发扬的是:

1、根据教材情境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安排师生互动拍手、排队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面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放弃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机会,不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发言的面较广,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

3.我在教学中对教材的练习层次进行了调整,在整节课上知识的进展有序又有度,排队学生不陌生,游戏充满趣味,虽然不断加大难度,但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没有疲倦感,同时我一直认为课堂上的一切没有预演比预演的效果更好,也能真正验证教师的组织能力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上完课都会有些遗憾,所以实际与预设是有距离的,正真的完美只有在教学之后的重设计和反思,教学之后适当的调整设计,相信对以后的教学能提供借鉴作用。

一年级9加几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作业:

书第20页“做一做”的第1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一年级9加几教学反思篇四

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时,依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游戏情境,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课始通过“开火车”形式复习旧知,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然后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闯数学王国”这个情境,提起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2、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在探究新知中,教师让学生自己讲计算方法,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最好,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反馈练习中,练习形式多样化,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具有趣味性,并在开放题中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3、展现学生的思维多样性,鼓励不同方法计算。

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样的。他们在课堂上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应爱护这些宝贵的思想。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灵活性、独创性。算法多样化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而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独立研究算法,并鼓励学生“创造”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势必有不同的解题思路。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学习,把大家的思维亮点聚集在一起,智慧汇拢在一块。在出示5+6=后,学生想出很多种方法,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但在最后的“开放题”中我没有为学生创造了较大的交流算法的空间,处理得有点仓促。

一年级9加几教学反思篇五

今天,王老师讲的内容是一年级进位加法《5,4,3,2加几》,《5,4,3,2加几》,是在9加几、8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共有两个例题,四道算式。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在设计本课时,依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成功之处:

1、创设了有趣的数学情境。本课设计了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故事情境,把孩子学习积极性过来,收到的效果比较满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比较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自己探索、理解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在新授的导入过渡自然,在复习时,当孩子完成口算的时候,在例题5+7=?5+8=?孩子纷纷都说用《凑十法》计算,把5分成2和3,先算7+3=10在算10+2=12。在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虽然在计算时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但最终应该让学生明白看大数拆小数的方法。通过想以前学过的算式来计算,这只是一种思维过程而不是计算的方法,之所以要通过想以前学过的算式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看大数拆小数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在计算时较简便,突破难点。并在不断的巩固练习中,强化小数加大数,我们想大数加小数,或者看大数拆小数,这样计算更简便。

不足之处:

设计的过程还要不断的完善。

一年级9加几教学反思篇六

9加几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一年级儿童认知结构里具体思维是主要特点,他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印象才深刻,才能运用自如,迁移到8加几、7加几、6加几等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这节课中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中材料的提供应更开放,不要过度的强调凑十法,该放手时就放手,该点拨时要及时重点点拨,不能一带而过。在根据学生列的各种算式,找规律这一部分我的点拨不够到位,这里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还要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变成10,和的个位上少1,例如5变成4等。在原有的教案中我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但在教学中由于我的课堂掌控能力还欠火候,没能处理好。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的把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每一个环节处理得更加到位。

一年级9加几教学反思篇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自己探索、理解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在教学时,我先出了几道9加几、8加几、7加几的算式,复习一下,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和过程。复习时,学生都能说出用凑十法和通过想以前学过的算式来进行计算,在表述过程时也能够表述完整。但是我在板书学生的过程时较随意,在准备时,觉得是练习没注意板书的设计,由于计算方法不止一种,在学生说完后擦了再写第二种方法,这样显得太随意,不规范,板书也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是一个值注意的地方。在教学新课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列出算式:6+5=,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计算6+5的。由于之前学习9加几,8、7加几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基本都能通过凑十法和通过交换两个加数之间的位置想以前学过的算式来计算,表述也较完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让学生说,学生说的较多,但过于呆板,整堂课就只是在反复的说计算过程,并没有一个提高。虽然在计算时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但最终应该让学生明白看大数拆小数的.方法。通过想以前学过的算式来计算,这只是一种思维过程而不是计算的方法,之所以要通过想以前学过的算式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就是要让学生明白看大数拆小数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在计算时较简便。我在教学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只是让学生说过程并没有让他们明白选用怎样的方法更容易。所以在接着的练习中,错误率也比较高。在整堂课中,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在教学时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学才肯学,教学效果才会提高。

一年级9加几教学反思篇八

教学片段:

1.教学例题。

师:你看了图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这些信息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生:草地上有6个蓝蘑菇,5个红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生:6+5=(教师板书)。

师:你们能想办法计算出6+5等于多少吗?先自己计算,再把你的想法和好朋友交流。

生:在班内交流算法。

师:预设学生的算法:

生:把6凑成10,6+5转化成6+4+1=11;

生:把5凑成10,6+5转化成5+5+1=11;

生:由5+5=10,想到6+5=11。对这样想的学生给予智慧星奖励。

2.教学“试一试”。

师:出示题目:6+6=4+9=5+8=让学生尝试计算。

师:指名一人报各题得数,询问有没有不同的计算结果,如果有,组织讨论。

师:计算6+6时,你是怎么想的?

计算4+9和5+8时,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对于由9+4=13想到4+9=13的想法,教师让其他学生重述,教师再手指算式重述:看到4+9,就想到9+4,9+4=13,4+9=13。

师;你们能用这种方法说一说怎样计算5+8吗?

反思:

很显然,四道题目的计算都是采用学生自立探索,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有这方面的学习经验和相关知识,采用这种方式是可行的`。但是在学生探索交流之后,教师十分重视学生想法的反馈,这种反馈对于已经掌握算法的学生是一种有条理的内化认识的过程,又为未掌握算法的学生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相比之下,对于交流加数位置计算方法的反馈比“凑十法”的反馈在教学处理上细致些,这是因为,此前学生对交换加数位置的思考方法经历得相对少些,而且接下去的计算要广泛地使用这种比较快捷的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