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2:39:52 页码:10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精选11篇)
2023-11-25 12:39:52    小编:admin

总结是对过去的经历进行一个回顾和概括,是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名家作品可以学习其优秀的写作技巧和精彩的表达方式。范文中的优点和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篇一

我国美术教育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从古到今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改革创新,其中美术教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领路人角色,所以,美术教师队伍的加强建设,以及提高其素质和水平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现如今新形势下,作为一名专业的美术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一、要掌握新型的教学理念。

教育教学理念的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在本课中,它指的是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对教学活动性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思想,它是教师进行日常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支点。依据对现有的美术教学活动的调查和研究,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化美术教师,应该具备新型的教学理念。

1、从教学观方面而言。

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主要是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把学生专业水平作为评价其能力的唯一标准,即其日常作画水平为评价标准,专业性如此之强,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方面的学习失去兴趣,进而出现应付现象。然而,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并不单单是让学生习得绘画方面的专业知识,它还应具备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功能,即扩充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所以,就教学观方面而言,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在课堂上,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演讲,学生在下面昏昏沉沉地听讲,至于是否理解就不得而知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以及出作品只会模仿的画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懈怠,就会丧失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建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再者,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重视“教学结果”而不重视“教学过程”,而新形势下,美术教学活动更加看重教学过程,不仅要重视教学结果,更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比较等活动,进而获得知识、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因此,新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过程和体验的教学评价方法。

2、从学生观方面而言。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美术教师必须从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美术教育教学,一方面,要从培养学生的完整性素质需求出发,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赋有独特的创新精神以及较高的绘画能力,提高其审美能力,升华其情感,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些是美术教学所赋有的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要以关注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变化、兴趣爱好等,因势利导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由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等的差异,学生在求知态度、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是有区别的,所以,必须要尊重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个性,要客观对待每一位学生,这也正是新形势下美术教师所应具备的学生观。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用主观态度去评判学生的是非对错,应注重其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否则就会窒息学生的思维,扼杀其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再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提出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旨在说明学生正处在成长和发展的阶段,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因人施教,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条件,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3、从教材观方面而言。

在传统教学中,很少有人敢脱离教材和自编教材,教师们使用的教材都是千篇一律,这些教材都是学校统一提供的'教材,不仅更新慢,而且过于强调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对学生审美能力、专业能力的提高缺乏重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重视度也不高。然而,新课程的改革,目的是要求能够将教材作为一种“范例”,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使他们对所学事物能够进行分析、理解,然后融进自己的思维对其进行思考、提出异议、得出新结论,而不是在教学活动中被顶礼膜拜的权威,更不是学生必须接受的对象。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材观,把教材当作“范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

4、从学习观方面而言。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传统教学强调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会产生束缚学生的思维拓展、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摧残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等负面影响。然而,新形势下美术教学理念要求降低美术知识与技能的难度,应在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要赋有高尚的师德和艺德。

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就应该赋有高尚的师德和艺德,这是基本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从古至今许多国家都很注重教师的队伍建设,尤其是德育方面,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探究,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高尚的品行。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现如今世界各地激烈的竞争,看似是经济竞争,实则是科技水平的竞争,而科技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教学成果的好坏,而在此当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新形势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具有“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把全部的爱心洒向学生的心灵,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增强国际竞争力。

3、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

作为一名受人敬仰的教师,其首要职责就是教书,而且要教好,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运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借鉴以往的教学经验,凭借自己的平生所学带领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求学习方法以及专业技巧;同时还要承担育人的职责,即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承担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提高其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职责。

4、要赋有高尚的艺德。

美术属于意识形态领。

域,健康的艺德主要包括具有崇高的艺术信仰、健康的审美品格、执着的艺术追求等,而美术教学活动着重强调要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操陶冶等,使其能够全面发展。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必须赋有高尚的艺德,才能满足美术教学的需求。

三、要掌握丰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

不管是从经济激烈竞争的当下而言,还是美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言,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专业的教师,都必须与时俱进,时刻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

1、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美术不等同于其他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即美术学科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即绘画方面的技能,如对形体的理解和塑造、对色彩的表现和感受等。此外,由于现代化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这种现代化技术已成为常态,所以美术教师也应具备这种现代化教学能力,以便适应时代的发展。

2、要具备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文知识。

教育学是美术学科教育的理论基础,心理学是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的应用,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新知识,这就需要老师能够揣摩学生的心里,为其指引解决问题的方向,因而就会用到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其次,美术教师还应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也有助于学生在面对难以理解的新知识时保持端正的态度。

四、较强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绝非绘画水平所能替代,主要包括:

1)语言表达能力,是师生间感情交流、知识传递的重要工具;

2)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

3)组织教学能力,这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面向未来的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科学研究能力,比如反思能力、确定科研课题的能力、查阅和收集资料的能力、论文的撰写能力以及艺术创作力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美术教育教学的需要,才能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五、文明的仪表风度。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象征,风度是待人接物的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心中偶像,应具有文明的仪表风度。

首先是仪表风范,其基本要求是:端庄大方、自然得体等,进而能够体现出美术教师的学者风度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其次是举止姿态,其基本要求是:端庄稳重、幽默诙谐、语言文明等,进而能够以良好的举止姿态影响学生的心灵。最后是性格情绪,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应具备心胸开阔、坦诚潇洒的性格特点,要能够善于控制和调动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以便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美术新课程的改革,被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美术老师,更应该是掌握新型的教学理念、赋有高尚的品德,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以及文明的仪表风度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篇二

摘要:

在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教学由一开始的不受重视逐渐地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在美术教育地位逐渐提高,教学工作开展的越来越好的情况下,美术教育对中小学创新思维培养所具有的作用也慢慢地突显出来。因此,本文以美术教育对中小学创新思维培养意义为题,对美术教育对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原则以及意义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为教师更好地开展美术教育,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中小学创新思维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点帮助。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篇三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油油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感到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只会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code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欣赏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中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就是围绕某个欣赏课题进行整堂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如小学美术第11册第1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就是关于“官殿、宗教建筑、园林”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中国画》、《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等等。

在美术专题欣赏课欣赏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看着作品图片,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可想而知,学习效率很低。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随堂欣赏课是指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进行的欣赏,也就是在进行绘画、工艺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画,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每个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教师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让美内化、升华。如在湘版教材第三册《巧妙的组合》一课中,有的学生让为西班牙画家米罗这幅《太阳、人和鸟》不好看,什么都不像,有的学生认为好看。这时,教师不用评论学生的审美水平低或高,对或错,只要当好中间人,让学生去争论。在争论中逐渐加深对抽象画的认识,接受大小不等的几何色块组成的画面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反之,教师如果认为学生不该对大师的画质疑,批评学生欣赏水平低下,学生的积极性遭到打击,容易与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再讲几何色块组合画面时要注意的地方时,只能是教师一个人的一厢情愿了。

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

农村学校的儿童,外出参观的机会较少,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提供现场欣赏的机会。比如我们上浙美版一册《各种各样的树》这一课时,就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圈,欣赏一下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树,加强他们的直观认识。学校里就有那么多不同的树,何况大自然呢。既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又有利于之后的绘画教学。

另外,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忽视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

(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篇四

摘要:素描基础课是大学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也有巨大的作用。然而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的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教学过程存在问题,不仅影响了素描基础课的落实效果,更影响了学生绘画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程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学美术;美术教育;教改模式;素描基础课。

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程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一方面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升华学生的美术鉴赏力。然而现阶段的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育普遍存在问题,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育质量也因此一直未能“尽如人意”。

一、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的模式过于呆板。

传统教育教学理念至今仍然束缚着我国教育者的教学思维,很多教育者习惯于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育工作。正因为此,大学美术素描教育的重点被落在了观察能力培养、表现物体形象两方面。虽然此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夯实绘画理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重要技法,但是此种教学手段非常的呆板,教学的内容相对陈旧,所涉及的面也非常的狭窄,因而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的练习很难全面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安排缺乏灵活性。

对于美术专业学生而言,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方面会根据教学大纲为学生安排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从整体角度看,这种课程安排有着较为清晰的目标,有益于教学工作按部就班落实,然而,这种课程安排也局限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教育者无法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加之很多课程内容相对较多,然而学校方面安排的课时可能根本无法保证教学所需时间,这就使得美术素描基础课程的安排严重缺乏灵活性,难以帮助学生领悟素描教育的内涵。

(三)个性教育需求被忽略。

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对教育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然而传统教育以模板式教学手段落实教育工作,学生被当作模板雕刻,完全没有依照自身意愿发展的平台和途径,很多大学美术素描教育者所教授的知识过深或是过浅,不仅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容易扼杀学生的艺术天分。此外,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与其他课程存在较大的差异,美术教学需要目标,但并不是说完成了某一个目标就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的创作需要灵感和激情,而这恰好是现阶段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育所难以提供给学生的。

二、改革大学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

素描基础课程教育一直在发展,然而很多教育者一直沿用着“写实画法”的教学模式,因此,教育者应有意识地打破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外国艺术学院的相关教育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教学风格。例如,可以将素描基础课程教育分割成三部分,从明暗素描、结构素描、人体素描三个角度出发,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帮助学生感悟不同的绘画手法,进而形成自身特有的创作风格。

(二)灵活化课程安排。

首先,教育者可以积极参与学校方面的课程安排工作,将教学需求与课程安排相结合,尽可能地妥善安排课时。其次,教育者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在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例如,可以基于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组,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重点讲授基础性知识,对于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将教学内容前置,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落实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教师教学工作的个性化,另一方面指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师教学工作的个性化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打造具备自身属性、自身特色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如以素描工具为载体的素描基础课教育模板、以风景素描为对象的素描基础课教育模板。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贯彻落实“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教育理念,不制约学生的发展,而是能够鼓励学生在不断的比较、思考中发挥自身的天赋,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绘画创作风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程教育与学生的发展关系密切,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之予以重视。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美术教育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教育者应深入研究自身的教学,积极采取措施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地发展自身的教学,优化素描基础课程教育质量,为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技能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篇五

摘要:在新课标的教育发展下要求小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小学生只重视语文、数学的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出现许多不足。美术教育的发展在小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且学生在学习美术时还可以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美术学习的能力。在此,我将对如何在小学美术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展开研究讨论。

关键词:创新;审美;开发;注重;。

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在小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那么学生在学习任何一个科目时就会变得更加的轻松,且学生的智力也会随着思维的创新得到不断的开发。在小学美术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美术的知识引导学生创新自己的美术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是丰富多彩,且天马行空的,当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创新后,对美术的学习也会产生更多的学习想法,从而发展美术,提升美术的素养和审美能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创新思维也能够给予学生许多的帮助,让学生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好学生。

一、在美术课堂开展命题教育。

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美术时,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在美术课堂开展命题教育,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命题进行想象和创新,在不离开主题的前提下进行美术创作,这样教师就可以在美术命题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发展美术知识。例如我在上《你见过哪些飞机》这一课中,就在课堂上进行美术命题的教育,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一组各种各样的飞机图片,给予和飞机有关的视觉感受,然后给出飞机创作的命题,让学生自主创新,把自己见过的飞机用画画表示出来,学生在我的命题教育下,会更有目标的去创新美术思维,且能够具备自己的创新想法。在美术课堂命题的教育下,我发现有些学生对飞机的创作特别的新奇,每一位学生都有独自对飞机形象的看法,把飞机的色彩变得五颜六色。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对飞机造型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且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也被激发,对飞机的热爱导致学生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飞机,发展自己的画画能力。

二、课堂中和学生多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想法。

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时刻的关注,在关注中多和学生进行课堂的交流,然后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想法,给出一些适当的思维教育,以此激发学生去创新的动力,从而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学习的想法和创新进行融合。在《难忘夏天》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会先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对夏天的想法,然后提问学生在夏天是否有经历一些难忘的事,了解学生的一些学习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和我分享夏天的趣事,例如和爸爸去河边钓鱼、去公园放风筝等,这时我就会给予学生一些创作的启发,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夏天的体验创新画画的思维,思考应该如何在画画中把难忘有趣的事情表达出来。在交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的在创新,对描述夏天有不一样的学习想法。并且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和我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得以拉近,因为学生信任我,才会把自己的感受在课堂中告诉我,并且我也没有辜负学生的信任,再次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传授一些和本课相关的画画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表达出夏天的难忘。

三、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我还会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因为只有学生接受到一些在课堂接受不了的知识以后,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新的开发,从而有创新思维的产生,把自己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事物进行创新,然后用美术的知识完美的诠释出来。例如在上《蔬菜》这一课时,我就带领学生走进田园进行写生,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蔬菜,给予学生视觉的冲击感,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思维的创新。如果学生只是局限于课堂的蔬菜美术学习,那么学生的思维也会被局限住,而当学生走进田园写生后,学生的美术视野得到开阔,对蔬菜的形状和特点也会有更多的体验,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在写生的观察中不断创新,根据蔬菜的实物创新画画的思维,用不一样的思维将蔬菜的特点进行表达。

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想画出图画。

创新思维的教育也离不开美术教师的鼓励教学,尤其是小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教师适当的教育鼓励,只有进行适当的鼓励,学生学习美术才会更加的有动力,且学生也会在教师的鼓励下创新思维,发挥想象力,提高美术创作的能力。在开展《美丽的盘子》这一课的美术教学时,我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和民族有关的特色盘子,在欣赏的过程中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开阔学习的知识面,由此给予学生一些对美丽的盘子的独特体验。接着我让学生回忆图片的内容,鼓励学生创新对盘子的思维,为每一位小学生都准备一个干净的盘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进行盘子的创作,把创新出的思维想法体现在盘子的创作中,让学生把一个白白净净的盘子变为突出自己创新思维的艺术品。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展开创新思维的创作,且学生有的是独立完成,有的是几个人合作完成,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作学习氛围。在学生装饰完自己的盘子以后,我又挑拣一些很有特点的盘子,给全班学生进行创作展示,表扬这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一堂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思维有创新,而且还学会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提高动手的能力,丰富自己对美丽盘子的想象。

小学美术的教育值得获得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因为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并且在美术学习上学会创新自己的思维,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有自己独有的审美观念和对事物的想象力,这可以为学生提供巨大的帮助,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和学习素养。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措施,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把美术教育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龙厚强,任庆薪.谈新时代的基础美术教育[j]美术大观,(05)。

[2]张婷.从中小学美术课程演变看学习评价变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02)。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篇六

摘要:教师要不断丰富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内容,探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总体思路,改变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要创新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方式,研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采取相应的创新举措,推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模式;美术教师;高职院校。

一、确定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这要求教师的技能水平过硬。不同的院校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不同,再加上美术教师的差异,所以不同的院校在培养美术教师的过程中会区别要求。美术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艺术实践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美术知识,在讲课过程中自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不同的美术教师对于美术知识的诠释方式不同,所以学生要在学习中结合自身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吸收。为了更好地推动美术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对美术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最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进而对美术教育课程进行整体调整。

二、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美术教师在进行理论讲授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美术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方向不同,教师在对美术专业学生讲课时应该注重史论的系统性,而对其他专业学生授课时应将重点放在对经典美术作品的讲解上,这些学生对于经典美术作品充满好奇,他们急于知道经典传承于世的原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授课。在给学生讲解外国美术作品时,大多数学生会对《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向日葵》等经典作品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在讲解中国经典艺术作品时,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奔马图》《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等,对于这些作品,教师要进行重点解释。在讲解了学生感兴趣的美术知识之后,教师要结合美术的学科特点增加一些学术性知识。如,介绍这些作品创作者的生平、艺术经历和成长过程,最好能够针对某位大师开设专题讲座,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更系统地了解美术作品。

2.结合当地美术馆开展美术教育。

以往的美术教学场所局限于教室,容易引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厌烦心理。为了有效改变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美术馆开展美术教学。国家免费开放了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学生可以直观地接触这些美术作品,这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结合教学内容参观与之相关的美术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学生也可以在参观过程中积累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美术馆中学习美术经典文化,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触。艺术作品的原作具有特殊的视觉冲击力,给学生带来和教室里播放幻灯片时不一样的感受。学生通过参观美术馆,可以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参观美术馆的习惯,提高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

3.通过服装设计的原理引导着装。

现代大学生更加崇尚人格自由和个性化发展,以往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必须创新教育模式。美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是一个问题。这里可以从小处着眼,如平日里的着装。当代大学生的衣着装扮往往突出自己的个性,但是,有些装扮色彩过于艳丽,色彩搭配不合理,忽视了美感。所以,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讲解相应的服饰色彩搭配、饰品搭配以及样式组合,逐渐引导学生对于美的感触。教师应结合美术教育的教学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开设创新型艺术实践课程,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逐渐引进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和服装设计。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提高对于艺术的审美水平。通过对服装的整体搭配和设计,学生可以提高对于美术的审美诉求,循序渐进地成为具有较高审美水平的艺术学习者。

结语。

为了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对美术教育的具体内容要进行全面分析,对教学方法要进行适当创新和改革,强调美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通过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于高雅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稳定发展。改变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推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虹,陈琦昌.人文精神视域下大学生的审美艺术.中国成人教育,(16).

[2]潘明,庞波.高校艺术教师能力素质培养的研究.中国成人教育,(5).

[3]张秋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11(22).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篇七

论文摘要: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任务。高校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在创新教育的开拓中更是责无旁贷,高校美术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并创新发展,以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科学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国高校建设中普遍开设艺术院系,可见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高等美术教育是培养具有美术创作能力和从事美术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实施培养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它的功能首先是由教育本质决定的,与其它教育有着明显的共性。然而,它又有自己特殊的功能,大体上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能够通过作用于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开发、感知发展、素质培养、情感塑造得到充分的实现;第二,能够作为一种纽带,使个体与环境(包括自然与社会)达到完美的统一;第三,能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使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所有教育学科都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但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是其它教育学科无法代替的。美术教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人类精神能力最高体现的创造力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感性和理性,直觉和思维,肉体和精神高度融合的产物。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要靠理性方面的教育,还需要美术教育这种感性方面的教育。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要远远高于对形象思维的关注和培养,其结果是逻辑思维的发展往往是以忽视甚至抑制形象思维为代价的。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是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和情意、审美、伦理等的发展。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将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教师的关注点是学生而不是书本。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具体的教育情景和日常生活中构建知识。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要注重引导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探究性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堂教学设计关注更多的不是设计教师如何教,而是要考虑到学生如何学,学生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美术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实行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美术的教学是探究性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探究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应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所以,对于美术教学的评价应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目的。要努力突破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形成的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美术教师全面地、多层次地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四、创新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创新教育同时又是整体化的教育,需要对教学过程、课程体系、评价手段、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深刻的变革,在整体上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把创新教育的理念贯彻于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的基本途径,每位教师应该自觉地以创新教育的理论为基础,根据教育目标、任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形成有价值、高效率的教育思路、方法、步骤,通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体现着教师对知识资源的使用,对学生思想空间的关注。由于时代不同,教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主题已经转变,要经常更新教材,从教学传统化、考试统一化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研究行为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觉学习,在上好必修课的同时,兼顾好选修课的学习,并不断深化、完善学习理念和方法。实际上,美术教师不仅仅是技能技法的传授者,更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现代的艺术教育教法已扩展到氛围教育、情境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教育模式,这对创新教育重视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过程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宋春雨.浅谈高校美术教育创新之“道”[j].美术大观,,(7).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篇八

学生的学习任务在不断地加重,教师教学任务也逐渐增多,这给美术教学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

关键词:初中美术;困境;教育策略。

在进行初中美术教育的时候,会出现很多影响美术教学的因素,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美术问题进行探究,在对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策略,努力发展学生的美术兴趣,在绘画的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

一、初中美术问题提出的原因。

初中美术课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一方面美术教育面临着小学和高中都没有面对的困难,一方面,学校还是能够像小学那样开足开齐美术课,而且美术老师都是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比小学的美术老师要专业很多。

另外,学校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在很多方面比不上小学,美术课被其他主科课程占据,美术课也是本着能不上就不上的原则,美术老师的边缘化教育可以说是更加严重。

初中的美术教育就被这些科目挤占了,美术老师就是一个闲缺,他们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就会有一种失落,在心理上有很大的矛盾,甚至沮丧和委屈。

其实初中生正是世界观以及知识框架结构的一个重要“灌浆期”。

在审美上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重要升华阶段,美术教育的优劣对初中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同时也是关系到素质教育的一个全面实施的重要过程。

所以说,对初中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对初中教育策略进行探索,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二、开展初中美术教育的策略。

1、努力发展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我们进行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是有大部分人就把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了。

初中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可能不会像童年时期那样的强烈以及浓烈,但是很多孩子还是对美术学习保持着最原始的爱好。

特别是把创造能力作为进行美术评价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还有就是对于那些有创意性的作业,即使有很多的时候技法不是很高,或者说是没有技巧,我们也要对学生的画作进行充分的品评。

要强调“主题”还有就是“意境”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进行技法学习只是进行美术学习的一个小的部分,我们要鼓励学生来进行方法的创新,对艺术进行大胆的表现。

在进行作业辅导的时候,要了解学生的很多想法,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尊重,少用“应该怎么样”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束缚,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这对学生技术上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最好选择最简单,学生能够进行掌握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顺利表达,同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想方法来进行“童年学习乐趣的创造”,这样美术学习的兴趣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学生发现老师提出的某些方法更加利于表达自己创意的时候,学生更愿意接纳。

2、通过写实来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让他们在心理上确认自己的作品已经远离了儿童画的阶段,逐步向写实性绘画过渡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这也是进行美术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规律。

他们的观察能力就会随之提高,对写实性美术进行学习,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就会得到训练以及提升。

老师要尽量引导学生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进行写生,还可以临摹写实性的作品,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写实训练的时候,要顺其自然地引导他们走向写实,还有避免写实教学可能引发出来的弊端。

因为,写实训练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写实很容易就会走向“描摹主义”,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

所以,我们在进行写实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多老师根据初中叙事性能力比较强的特点,尝试开设了卡通和漫画风格的连环画课程。

我们根据学生进行关注的现实特点,来开设教室和学校环境的美化课程,还有就是校园服装随拍评价课程,这样我们可以把美术学习和学生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空前的高涨,学生可以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来装点自己的书房、床头以及教室,将所学的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绘画以及手工作品来布置自己的生活环境,这样就是学以致用的最好体现,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

3、对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行减轻。

课堂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呆板以及低效率的,在一堂课40分钟,老师要讲5到10分钟,学生画15到20分钟,还要进行评讲5到10分钟,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更多地注重学习的环节,对学生效率不是很看重。

还有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是互动的关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同时,角色是要进行互换互动的,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任务就是在这种角色频繁的互换中不断完成的,我们没有必要把老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活动分得很清楚,还有对于作业的布置要灵活。

其实作业完成的本质是自主实践,作业开展的形式可以说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不要过多地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我们可以用家庭作业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非常的轻松,家长也不会反对,这样能够给美术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初中阶段应该是少儿成长为成年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同时也是儿童画走向成人画的一个重要过渡期,教育界以及心理界都会普遍认为,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结构基本“成型”期,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会有剧烈的变化,还需余姚各个方面的人员来进行关心以及引导,所以,要想要初中美术教育兴盛,就要更多的人来关注以及精心的耕耘。

参考文献:

[1]李政。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及策略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3-5.

[4]杨烨。刍议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3(24):39.

作者简介:董星星,男,1986年6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浙江省浦江县壶江初级中学,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学。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篇九

【】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农村小学一线岗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农村小学教师要求具备全科教师素质,美术教育能力关系到学生能否胜任小学全科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本文提出通过强化基本技能、丰富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加强运用能力、强化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提升学生美术教育能力。

【】高职;小学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能力。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对于专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主阵地,主要面向农村小学一线岗位,从事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工作,要求具备全科教师素质。学生的美术教育能力关系到学生能否胜任小学全科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教育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掌握美术的基本技能,是确保学生开展美术教育的根本,只有学生的美术基本工扎实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好小学生的美术,强化学生美术基本技能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造型能力在美术教育中,造型能力是最根本的,最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价值,影响着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风格与品位,涉及观者对作品的审美倾向与期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素描和色彩基础造型能力,但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向小学生的特点,造型方面更多的是要求能设计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植物、动物、人物的简笔画,并且能够结合小学各科教学内容进行造型设计以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应强化这方面的造型练习。2.环创能力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教师是第二位,那环境则是第三老师。这个比喻的意思是,环境能刺激孩子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带他们进入学习过程。比如:锚图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或者所要掌握的生字、生词等挂于教室之中,这些都是属于教室环创。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小学教学内容及特点,以案例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环创设计,强化学生的环创能力。3.构图与色彩调配能力绘画的构图是一种比较复杂、难度较高的知识和技巧,构图如何更好地反映作者对客观的感受知识,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要求,就要把握好构图的原则与形式,结合小学教育的特点,在美术课堂中应以案例的方式给学生讲透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构图的基本形式。色彩的绚丽多彩与和谐,巧妙运用在美术作品设计中,会使的作品获得生命的力量,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强烈的感召力和美的吸引力,达到语言无法企及的艺术效果。课堂中教师要更多地以欣赏、分析案例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色彩调配技能。

美术基础包含的内容众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开阔的视野。1.美术常识在小学美术课本中,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要求学生要了解美术的分类,能够辨别美术作品的类型,领会每一种美术类型的形式美感,掌握美术语言的表现魅力,知道不同风格和流派美术作品的特点,为欣赏美术作品奠定知识基础。2.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要让学生用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将美术欣赏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欣赏作为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能够使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因此,要应加强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化学生对美的认知。

小学教师并不仅仅需要扮演教师这个角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做好课程的创新。因此,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以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美术课程开设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成为美术家,而是让学生通过掌握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引导培育小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垫定一定的基础,这也是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因此,要加强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联系和交流,注重美术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的融会。如通过寻找语文、音乐、科学等各学科与美术学科相关的教学内容,然后从知识、能力等方面来找其中的联系,找到其结合点,如知识的结合点、内容的结合点、情感的结合点等,并且巧妙地设计美术作业,实现美术学习活动与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的有机整合,达到综合学习、灵活运用的目的。让它们互相促进、互为一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要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美术的运用能力,需要依靠校内的专业课学习,以项目化、任务化、活动教学为主,即可通过美术与语文的整合、美术与数学的整合、美术与计算机的整合、美术与科学的整合等。如学习简笔画,为了让学生的美术作业取得更好的设计效果,可以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简笔画上写上一段文字,可以介绍外形、色彩、功能,也可以写写设计的创意。这样,学生的简笔画因为有了文字的说明,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作品。文字具有说服力,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图文并茂,文字与图画处理得天衣无缝,学生的美术作业与语文的恰当综合不仅能够激起了学生的创作思维,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能够形成融会贯通的思维,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根据所教的课程,能够灵活运用美术的手段去展现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的效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猛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上发挥了广泛的作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兴起,教学出现了新的变化。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和课堂结构,实现了教学从课堂到课下的延伸,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而想要对翻转课堂进行有效应用,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美术课程教学中也会应用到信息技术,如电脑绘图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于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尽快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除了服务于地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还应该时时刻刻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他们成为教学理念先进、各项基本功扎实、教学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准教师,在就业竞争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具有独特性。强化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有利于为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

[1]陈艳.高职院校建筑美术教育的现状和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xx(2).

[2]李冬影.综合造型能力培养与构成艺术教学创新思考[j].艺术科技.20xx(10).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篇十

:教师要不断丰富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探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的总体思路,改变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要创新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方式,研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采取相应的创新举措,推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教学模式;美术教师;高职院校。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这要求教师的技能水平过硬。不同的院校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不同,再加上美术教师的差异,所以不同的院校在培养美术教师的过程中会区别要求。美术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艺术实践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美术知识,在讲课过程中自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不同的美术教师对于美术知识的诠释方式不同,所以学生要在学习中结合自身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吸收。为了更好地推动美术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对美术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最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进而对美术教育课程进行整体调整。

美术教师在进行理论讲授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美术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方向不同,教师在对美术专业学生讲课时应该注重史论的系统性,而对其他专业学生授课时应将重点放在对经典美术作品的讲解上,这些学生对于经典美术作品充满好奇,他们急于知道经典传承于世的原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授课。在给学生讲解外国美术作品时,大多数学生会对《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向日葵》等经典作品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在讲解中国经典艺术作品时,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奔马图》《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等,对于这些作品,教师要进行重点解释。在讲解了学生感兴趣的美术知识之后,教师要结合美术的学科特点增加一些学术性知识。如,介绍这些作品创作者的生平、艺术经历和成长过程,最好能够针对某位大师开设专题讲座,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更系统地了解美术作品。

2、结合当地美术馆开展美术教育。

以往的美术教学场所局限于教室,容易引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厌烦心理。为了有效改变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美术馆开展美术教学。国家免费开放了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学生可以直观地接触这些美术作品,这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结合教学内容参观与之相关的美术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学生也可以在参观过程中积累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美术馆中学习美术经典文化,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触。艺术作品的原作具有特殊的视觉冲击力,给学生带来和教室里播放幻灯片时不一样的感受。学生通过参观美术馆,可以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参观美术馆的习惯,提高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

3、通过服装设计的原理引导着装。

现代大学生更加崇尚人格自由和个性化发展,以往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必须创新教育模式。美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是一个问题。这里可以从小处着眼,如平日里的着装。当代大学生的衣着装扮往往突出自己的个性,但是,有些装扮色彩过于艳丽,色彩搭配不合理,忽视了美感。所以,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讲解相应的服饰色彩搭配、饰品搭配以及样式组合,逐渐引导学生对于美的感触。教师应结合美术教育的教学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开设创新型艺术实践课程,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逐渐引进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和服装设计。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提高对于艺术的审美水平。通过对服装的整体搭配和设计,学生【】可以提高对于美术的审美诉求,循序渐进地成为具有较高审美水平的艺术学习者。

为了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对美术教育的具体内容要进行全面分析,对教学方法要进行适当创新和改革,强调美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通过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于高雅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稳定发展。改变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推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长远发展。

美术教育学论文题目篇十一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油油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感到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只会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code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欣赏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中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就是围绕某个欣赏课题进行整堂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如小学美术第11册第1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就是关于“官殿、宗教建筑、园林”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中国画》、《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等等。

在美术专题欣赏课欣赏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看着作品图片,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可想而知,学习效率很低。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随堂欣赏课是指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进行的欣赏,也就是在进行绘画、工艺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画,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每个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教师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让美内化、升华。如在湘版教材第三册《巧妙的组合》一课中,有的学生让为西班牙画家米罗这幅《太阳、人和鸟》不好看,什么都不像,有的学生认为好看。这时,教师不用评论学生的审美水平低或高,对或错,只要当好中间人,让学生去争论。在争论中逐渐加深对抽象画的认识,接受大小不等的几何色块组成的画面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反之,教师如果认为学生不该对大师的画质疑,批评学生欣赏水平低下,学生的积极性遭到打击,容易与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再讲几何色块组合画面时要注意的地方时,只能是教师一个人的一厢情愿了。

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

农村学校的儿童,外出参观的机会较少,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提供现场欣赏的机会。比如我们上浙美版一册《各种各样的树》这一课时,就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圈,欣赏一下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树,加强他们的直观认识。学校里就有那么多不同的树,何况大自然呢。既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又有利于之后的绘画教学。

另外,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忽视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

(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