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陕西导游介绍词(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5:23:10 页码:7
陕西导游介绍词(汇总9篇)
2023-11-13 05:23:10    小编:admin

总结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也为未来奠定基础。写作是一个需要积累和坚持的过程,我们需要多练习才能写出较为完美的作品。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它们或许能给你带来灵感,帮助你写出一篇完美的总结。

陕西导游介绍词篇一

照金—香山景区是5月陕西省政府批准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省行政学院的现场教学体验点、国家级丹霞地貌地质公园、陕西省21个重点景区之一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以“革命圣地、观音圣殿”为主题形象定位,以红色革命游、绿色生态游、佛教文化游为主,是一个集革命传统教育、宗教文化洗礼、休闲度假怡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距耀州城北50公里,南距西安100公里,规划面积3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83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薛家寨革命遗址、红军兵营旧址、陈家坡会议旧址和大香山等。景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凉,冬无大寒,夏无酷暑。自然景观秀丽,森林植被保存完整,动植物资源丰富,各种野生植物661种,动物140余种,昆虫841种,古树名木20余棵,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4.3%,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绝佳之处。

薛家寨革命旧址:薛家寨革命旧址位于耀州区(原耀县)西北54公里处,为耀州、淳化、旬邑三县交界处,海拔1600多米。薛家寨山势险要,易守难攻,传说唐代薛刚曾在此屯兵练武,故称薛家寨。

陕西导游介绍词篇二

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无论是一直被西安人钟爱的羊肉泡馍,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西安饺子宴”,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我的右手边有两幢仿明清的建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建筑上很醒目的一句话“千古风味饺子香,传奇品质德发长”,对,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德发长,德发长是以饺子宴而著名的。大家如果想去品尝的话可以在我们旅行完之后互相结伴去感受一下德发长的非同寻常之处,同时也告诉大家一件很不幸的事:我也没品尝过这里的饺子!不过我想它既然打出了千古风味这一名号,想必一定实至名归吧!说完了饺子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羊肉泡馍在哪个地方有卖的?那么请大家随我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德发长隔壁有个同样建筑风格的酒家——同盛祥。在同盛祥的门口我们会不经意留意到一个雕塑,那么大家能说出这个雕塑展示了陕西八大怪中的哪一怪呢?(凳子不坐蹲起来)同盛祥主营牛羊肉泡馍、各种特色小吃,而且将传统特色与现代时尚融为一体,所以来这个地方来就餐的话我想大家会感受到西安文化的多姿多彩吧!

陕西导游介绍词篇三

西安钟楼是一座体现明代中华民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

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宝顶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宽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我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其金碧辉煌的独特魅力。

由钟楼北侧台阶而上,一层大厅天顶“万道霞光”的圆形彩绘图案首先映入眼帘,四周伴有184块由四季花卉组成的彩绘天花,鲜亮艳丽、栩栩如生。一层大厅的西墙上分别镶嵌着三方碑刻,第一方是195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翻修钟楼后留下的碑文记载;第二方是清乾隆五年大修后由陕西巡抚张楷书写的《重修西安钟楼记》碑;第三方是由陕西巡抚龚懋贤在钟楼东迁后亲笔提写的《钟楼东迁歌》碑,(这三块牌匾由于钟楼2楼展厅装修的原因,已经被展柜遮挡住了)将钟楼的价值及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色彩给予恰如其分的体现和评价。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鼓楼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当初的钟楼早建4年。楼基面积比钟楼楼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丽不亚于钟楼。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

主持修建鼓楼的有长兴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等人,据说是在微雨朦胧之中为鼓楼工程奠基的。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乾隆四年(公元1740年)曾先后两次重修。据乾隆五年《重修西安鼓楼记》载,上年陕西小麦丰收,“陇有赢粮,亩有遗秉,民不俟命”,出现了“男娶女归,礼兴讼息”的太平景象,于是效法古事,重整鼓楼。长安县令王瑞具体负责修缮事宜。重修后的鼓楼,面貌崇隆敞丽,灿然一新。登楼远望,闹市风光、秦川景色历历在目。

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公里,面积为8.7平方公里,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了。李允宽所书写的“声闻于天”的匾额,画龙点睛,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楼内设有楼梯,登临楼上,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楼是城内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

陕西导游介绍词篇四

红石峡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胜景,不仅有着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它是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它同时又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12米,长250米;对面西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革命”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陕西导游介绍词篇五

在我们抬眼看到的那个凌空修建的阁楼便是翠然阁,晚清时又称“凌云阁”。历代文人雅士在这里把酒临风,品茗赏酒,即席赋诗,别有情趣。经翠然阁出天门达崖顶,崖顶原建有罗汉殿,清末时坍毁。翠然阁曾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28年5月,中共榆林县委在此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次年8月,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又在此召开,白明善、刘澜涛、贾拓夫、刘志丹等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陕北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石窟叫慈仁殿,窟顶浮雕八卦及龙、风、牛、马、羊、鹿、狗、鸡、花草等藻井,图案清晰,充分显示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交融的特色。

陕西导游介绍词篇六

说到延安,随即想起宝塔山。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到延安,不可不去宝塔山。“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诗人贺敬之《回延安》中的这一佳句,满怀深情,颇为感人。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山顶上的那座宝塔,始建于唐代,现为明代建筑,高44米,共九层,为平面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北宋时,韩琦、范仲淹等一代名将在宝塔山屯兵设寨,戍边御敌,留下众多古迹。近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洞察世界风云,创建了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大本营。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据导游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派飞机来轰炸宝塔山,结果误炸别处,宝塔山完好无损。“此乃天意!”闻者无不感慨。

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配得上“巍巍”二字。山上遍布各种名贵乔灌木,林木茂盛,空气清新,登上山顶,凉风拂面,暑气顿消。山顶视野开阔,放眼望去,枣园优美的风景衬映着高大的伟人雕像,杨家岭红旗飘飘,王家坪绿树行行,一处处红色遗址流动着人潮,全城风光尽收眼底。宝塔山下,滨河花园旁的闹市街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宝塔山犹如一位历史老人,见证了延安沧桑巨变,与祖国同步发展,日新月异,高歌猛进。

陕西导游介绍词篇七

兴教寺是我国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它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奘其人,玄类俗姓陈,本名袆,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缑氏镇)人。少时因为家境困难,跟着他二兄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11岁时(6)他就熟习《法华》、《维摩》。13岁时(622年)洛阳度僧,破格人选。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贞观三年(629年),因北方连遭灾荒,朝廷准许道俗四出就食,他得便西行,到达兰州,应当地人士请求,讲《涅磐》、《摄论》和《般若经》。西域僧侣有参加旁听的,回去以后,便将玄奘求法的事向各地宣传。

玄奘继而潜行到达瓜州,得胡人西槃陀导送,夜渡瓠顱河。从此孑身冒险,过了玉门关,到达伊吾。高昌王麹文泰得知后,遣使迎往,敬礼备至,延留度过夏坐,并要久留在高昌,他坚决未允。贞观三年八月,玄奘离开高昌,过阿耆尼、屈支等国,越凌山到达素叶城,和叶护可汗相见,凭着可汗致所经诸国的信件和陪送的使者,很顺利地经过西域奴赤建等10国,越大雪山,直到邻接北印的迦毕试国。他离开高昌,进入印度国境以来,随处遇着高僧大德,就停留参学。广学《俱舍》、《顺正理》、《因明》、《声明》等。如此且行且学,到达那烂陀时前后用时约4年,当时为贞观七年(633年)。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倾注全部心血译经,不幸积劳成疾,于公元664年圆寂于玉华宫(在今陕西铜川市)。玄奘去世后,遗体运回长安,安葬在东郊白鹿原上。白鹿原地势很高,在皇宫内的含元殿就能看到。唐高宗十分敬重玄奘,当听到玄奘圆寂的噩耗,曾罢朝志哀,连连哀叹:“朕失国宝矣。”每当看到白鹿原上玄奘的坟墓,唐高宗都禁不住伤心泪下。他想长期这样下去必然有损自己的身体健康,于是诏令将玄奘的遗骨于公元669年迁葬到远离长安城的少陵原上,同时修建了寺院。唐肃宗为玄奘的舍利塔亲自题写了塔额“兴教”二字,意思是要继承玄奘的事业,大兴佛教。从此,这个寺院就叫兴教寺。

唐末,兴教寺因战乱被烧毁,一幸存的是玄奘和他两位弟子的舍利塔。现在的兴教寺是1922年和1939年重修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又多次拨款整修这座唐代名刹。

进入寺院首先看到的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的铜佛像是明代遗物,玉佛像是缅甸赠送的。佛像前的点心、炸食都是当地群众来寺院上香时献的供品。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因而兴教寺的香火四季不断,当地老百姓经常来这里拜佛。

请看这座建筑,它其实是一个藏经楼,在这个藏经楼内珍藏有历代经卷数千册。西边的3座楼阁式仿木结构砖塔就是幸存下来的玄奘及其两个上座弟子的舍利塔。中间是玄奘的舍利塔,共5层,23米,塔底的拱形券洞里有玄奘法师的泥塑像。塔北镶有《唐三藏大遍觉法师法铭》碑,碑文记叙了玄奘的生平事迹。东边是玄奘上座弟子圆测的舍利塔,西边是玄奘另一位上座弟子窥基的舍利塔。玄奘弟子有上千人,怎么独这两人能享有如此殊荣,被陪葬在玄奘左右呢?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传说玄奘从印度回来后,就在慈恩寺内潜心译经。尽管他不分昼夜地伏案工作,然而单靠他一人何年何月才能译完那600多部经卷呢?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身体又日渐不支。于是玄奘决心物色几个有志于佛学研究的人,教会他们焚文,一则帮助自己译经,二则在自已百年之后,能将自己的事业继承下去。一天,玄奘在曲江岸上散步,偶然遇到了一位气度不凡的少年,经询问,得知他是唐开国元勋尉迟恭之侄,叫尉迟洪道。玄奘决心收他为徒。唐太宗得知后,赐尉迟洪道法名窥基。窥基聪慧好学,刻苦钻研佛教经论,很快学会了梵文。他不但成为玄奘译经的得力助手,还撰写了多部佛学著作。他17岁出家拜玄奘为师,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佛教事业,直到50岁时,死在译经院的书案旁。人们为了表彰他译经不辍的精神,特地将他陪葬在玄奘法师的舍利塔旁。

比起窥基来,圆测成为玄奘的弟子就颇费一番周折。圆测是新罗(今朝鲜)王的孙子,乘遣唐使船来到长安。他很想拜玄奘为师,却又怕玄奘不肯收他为徒,就设法买通了大慈恩寺的守门僧人,每天晚上在窗外偷听玄奘给窥基传授识论。一天晚上,圆测正在窗外偷听,却不料被窥基发现,当即被“捉拿归案”。圆测长跪在地,恳求玄奘收他为徒。圆测不但精通梵文,而且熟悉汉语,在长安佛教界颇有名气。窥基害怕他夺走自己上座弟子的位置,就故意刁难。他让圆测讲解识论,如有讲错的地方,玄奘就不会收他为徒了。圆测将计就计,趁势将偷听到的识论滔滔不绝地讲了一遍。玄奘十分满意,当即收他为徒。后来,圆测成为识宗的继承人之一。他临死前,嘱咐弟子将自己陪葬在师父的舍利塔旁。

陕西导游介绍词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本溪,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景点是钓鱼台。

本溪钓鱼台位于南芬区郭家办事处解放村一组,沈丹公路85公里处,与风景秀丽的解放大峡谷一脉相承,与细河毗邻,曾有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具有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钓鱼台的景色四季分明。下面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钓鱼台。

钓鱼台主要看点要数玉龙观。玉龙观是在一块大石头上建成的,这块石头有多大?多重?没人能说得清楚。甚至它是从那一年落在这河水中的都无人知晓。还有静卧石块之上的玉龙观始建于何年都没人能说清,人们只是竞相传说着唐太宗李世民在这石块上钓过鱼。这就是钓鱼台的由来。我们现在进玉龙观里面看看。一进入玉龙观大家能闻到禅香的味道,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甚至让人难以置信,外观如此精巧的它怎能容下那么多殿,那么多楼。东西殿、东阁楼、西塔楼、八卦楼、六合亭等亭台楼阁,雕龙画柱,镶嵌在屋脊四角的五脊六兽像参悟到了世事真谛的世外高人,静静地听着,看着。玉龙观与其他宝刹名观别无差异,在这里我们能感觉到一种“养在深闺?宋词?”的惊喜!玉龙观的美不仅在于她建造在石头之上的独特,还在于她虽经历动荡与浩劫却仍保持固有的风骨和精髓,也在于这份高处不胜寒的能耐和魄力。

现在是秋天,暮秋的钓鱼台色彩有些凋零,白桦树落尽了叶片,留下月白的树干;火红的枫和晚霞一起被冷气带走,留下褐色的枝迎风摇曳;连那些小草也藏进泥土,留下一个等待下个春天的梦想……钓鱼台同她独有的道观都渐渐走近修行的时光,以迎接另一轮生命的复苏与轮回。

各位游客,我们这次钓鱼台之旅就到此结束了,大家今天参观得高兴吗?有时间还可以再来喔!下次旅行再见!

陕西导游介绍词篇九

陕西省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保有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居全国第一位,约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总值的三分之一。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导游词。

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半坡小孩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华清池的大门。进入门内,只见湖中央有一尊雕塑。不用问,这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此时此刻,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呢!这座雕塑高3.3米,重5吨,是1991年9月,华清池向西安临控首届石榴节献礼的项目,可以说她和《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壁画一样,在突出华清宫文化内涵上起到了特定作用,成为大家观赏留影的热点。

说起杨贵妃,还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呢!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后随父入川。父亲死后,她又到了河南,受到了都市陶冶,学会了优雅的言语举止,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今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从此,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成为千古绝唱,甚至于两人终日厮守,置其他嫔妃于不顾。册封第二年,扩建温泉宫时,唐玄宗专为杨贵妃建筑了海棠宫。杨贵妃36岁生日时,唐玄宗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进行祝寿,仅乐工就有120名,满朝文武百官都呼娘娘千岁万福。大家还记得白居易的《长恨歌》,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偕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其时杨贵妃才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20xx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现在游览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华清宫。这里是它的正门,名叫津阳门,俗称东门。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写。作为皇室别宫的唐华清宫,是和骊山秀岭合为一体的,其规模远比眼前的华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华清池是1959年国庆10周年前夕,以唐华清宫为蓝本并根据华清池所处地域的具体条件设计修建的,但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华清池诗中写道:“华清池水色青苍,此目规模越盛唐。”指的就是这新建的核心部分。

那么游客们会问:唐华清宫的范围究竟有多大?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它的范围南至骊山西乡岭第一峰,北到老县城的北十字,东至石瓮谷,西到铁路疗养院西侧的牡丹沟。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构成华清宫的核心,然后向山上山下展开,布设了各类不同的楼阁亭谢,栽植青松翠柏,娇烧万分,似人间天堂。可惜的是唐华清宫随安史之乱渐遭破坏,自宋至明清,原有建筑已荡然无存,只留下眼前一些遗址了。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20xx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