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成长故事家庭篇(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34:18 页码:9
最新成长故事家庭篇(精选9篇)
2023-11-12 20:34:18    小编:admin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总结是对自己成长和进步的记录和表达,能够激励自己更进一步。以下是一些相关学术论文的摘要,可以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成长故事家庭篇篇一

成长和感恩是永恒的命题,在成长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长。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10月2日本该是一个快乐的假日,我却在这一天因为得了甲流而被120急救车送到了市儿童医院。这是我第一次独自住院。因为甲流是传染病,医院规定病房里不能有人陪护,甚至连探望也不可以。就这样我开始了“与世隔绝”的日子。

离开了爸爸妈妈,我只能自己铺床,洗漱,量体温,还要喝又黑又苦的中药。那几天我总是很早就上床睡觉,因为只有在梦中,我才能远离寂寞,梦里有爸爸妈妈在我身边。躺在床上,生活中那些普普通通的日子像放电影似的在我脑海中回放着:妈妈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吃,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妈妈都会端出热腾腾的点心看着我吃下;爸爸总是盼着我长得高高的,三天两头地给我量身高;即使我犯了错误,他们也从不打骂我,都是以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提醒我……原来我每天的生活都被爸爸妈妈浓浓的爱包围着啊!

我在病房里想念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牵挂着我,每天都来看我。他们总是一大早就来,直到吃晚饭才回去。由于进不了病房,他们就在楼下的花园里向上望。我就坐在窗边的小凳子上向下看。我手里拿着手机,对着外面一声一声地喊:“爸爸妈妈,我想出去,我想回家!”“宝贝,坚强一点,好好吃药,早点病好,我们早点来接你。”爸爸妈妈在楼下一遍遍地鼓励我,我也坚强地按时喝完平时我不喝的苦涩的中药。在我们之间,虽然隔了一层厚厚的玻璃,隔了六层楼的高度,可我们的心却紧紧地连在一起。

这一年的中秋节也是在医院度过的。中秋节本是团聚的日子,也是外婆的生日,本来一家人可以和外公外婆一起赏月聊天,可我却独自一人待在医院里与孤独相伴。晚上,爸爸用手机发来了月亮的照片,真美啊!看着照片里的月亮是那么明亮,那晚我又哭了。

正是这场疾病,这次经历,它看似不幸,但也并不是毫无意义,至少它让我体会到我平时没有意识到的爸爸妈妈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也正是这份爱使我健康快乐地成长。

成长故事家庭篇篇二

今天,从老家回来的路上,,我和女儿聊了起来。我说:“姑娘,回去把你在家帮爷爷,奶奶干活的事,写下来,做为你的第一篇日记。”她说:妈妈,我现在才知道,做一个农民太辛苦了。我听了连忙对她说:“是啊!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不要再像爷爷那样做一辈的农民”。女儿听了一个劲地点头。最后,兴奋地说:妈妈,我每天都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我高兴地说:“对,妈妈也会每天陪着你,一起加油,努力!

教师点评: 一起努力,一起加油!教育需要智慧,从生活中入手教育,一起努力!

成长故事家庭篇篇三

我的家非凡搞笑,不信你往下看:

今天是星期六,全家休息。不知怎么了,“老大”突然说:“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老二”给我去烧菜洗衣,“老三”给我去扫地拖地。去吧!”于是,我们马上行动起来。“老二”去买菜,我在扫地,而“老大”呢,躺在床上,悠闲地看起了电视。“老二”回来了,一边炒菜,一边说:“今天,“老大”是怎么了,把自己的家务活都交给了我们。”在一旁的我说:“早知道我就不吃草莓了,吃了草莓真倒霉啊!”

今天,是星期天,“老大”在睡觉,“老二”偷偷地钻进了被窝。“老大”感觉到了,就用威胁的口吻说:“你再不去做家务,当心我毙了你!”“老二”听了,象马蜂蛰屁股一样,马上站起来,飞似的跑去做家务了。

我家有欢乐,我家有悲伤我家的生活丰富多彩,我爱它!

成长故事家庭篇篇四

我家的读书格言: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我家虽算不上是书香世家,可也称得上是个“书香小家”。不信,你听我细细道来。

我——小小“历史迷”

读史能明理,说起历史事件,我总能评论个一二。

听妈妈说,小时候的我,刚到的《婴儿画报》都会用嘴去啃,用手去撕,每一本都被我搞得四分五裂的。再后来,缠着妈妈读故事给我听。上学了,自己学会了汉语拼音,能自己读书了,别提多高兴了。三、四年级时被《千古智圣》中诸葛亮的故事深深吸引,就不可救药地迷上了《三国志》。有关于诸葛亮的每一个细节我都要拿出来细细研读,比如诸葛亮施展空城计使司马懿见而回国;诸葛亮临死前施妙计让蜀国人照着自己的样子做成雕像,放在原来他在世时出战用的小车子里,把司马懿吓了一跳,这便是反间计,把还不太查知明情的司马懿在短时间内吓回魏国去……可惜,诸葛亮这个人才虽然很厉害,但人终有一死,这是不可避免的。我看到皇帝自己主持朝政时,心里浮现出一丝希望。可这蜀国后主刘禅是一个“xxx”,我有了发自内心的哀思:蜀国好景不长了,蜀国终要被别国所欺负,要灭亡了!

由《三国志》起,我便迷上了历史故事,《汉书》、《后汉书》、《战国志》……。

外公——“时事迷”

顾名思义,就是指:我外公关心国家大事。一看到新报纸来,外公便像着了魔似的,手不释卷,恨不得一口气看完。到吃饭的时间了,我大叫一声:“外公,快去吃饭,大家都在等你一个人。”外公说:“你们先吃,我待会儿就到。”过了一会儿,我吃完了,见外公还在看,丝毫没有吃饭的意思。我便知道他在敷衍我,说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谁知外公说:“是吃饭重要,还是国家大事重要?现在禽流感流行,鸡啊蛋啊,可不能乱吃……”我不理他了,接下来准又是长篇大论。

外婆——“课本迷”

一个字。渐渐地,外婆能读一个很长的小节了……现在的她已经能读小学三年级的课文了,我们俩都特别高兴:我为我教会了一个“学生”高兴;外婆为她能读一篇完整的课文而高兴。

妈妈——“文学迷”

成长故事家庭篇篇五

今天早上和中午的饭,是孩子们做的,早上庆康熬的小米粥,能赶上我做的了。中午,孩子们主动分工,有洗土豆,洗西红柿,有切的,有打鸡蛋的。最小的天赐打鸡蛋,有一个鸡蛋掉在地上一半,他们三人偷偷清理干净,不让我知道。三人合作做了一锅西红柿鸡蛋面条,做好之后喊我去吃饭,面条的味道与孩子奶奶做的很相似,我喝一碗都感到余味未尽。

三个孩子很高兴他们会做饭,会炒菜了,还说再以后放学后家里没有大人给做饭也不怕了,因为会做饭了。

看来,孩子们离开家长一会半会饿不着了。我的孩子们长大了!

教师点评:成长是一个过程,改变更是一个过程。教育需要智慧。

成长故事家庭篇篇六

今天下了班回到家见到儿子问:“儿子,作业写完了吗?”儿子说:“写完了,就差你检查了”说着把作业拿过来,我先看了数学伴你学,发现错了好几道题,心里的火一下就冒出来了,把儿子吼了一顿,儿子一句话都没有说拿着书坐了下来,开始改错,我去厨房做饭,做着饭想着问题,又开始后悔了,不应该吼孩子,想到这里我便走到儿子跟前说:“宝贝,刚才妈妈不应该跟你发脾气,你别生气,妈妈只是觉得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作错,是因为你没用心,所以妈妈不是生气,是因为你的不用心而伤心的,”儿子看着我说:“妈妈,没关系,我再重新写一遍吧”

教师点评:改变从现在开始,努力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坚持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改变。

公众号|富林永月。

成长故事家庭篇篇七

我还十分清楚地记得,我读的第一本书是《笑猫日记。想变成人的猴子》。

这本书是妈妈在我三年级时,从图书馆里借的。开始,我十分厌恶书本。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字,有什么值得去看呀,这还不是浪费时间嘛!不如看看电视、搭搭积木,显得更有趣!但是,在妈妈的逼迫下,我勉强装起看书的样子,坐在书桌前,读了起来!

渐渐地,我发现书给我的好处还真不少呢!作文水平有提升不说,从书中接收到的知识点我也会融会贯通了!

在一次课外习题中,有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李逵这一形象出自。哈,这可难不倒我,我可是四大名著的小精通呢!想都不用想,这“李逵”当然是出自《水浒传》的喽!

啊,看来多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呀!现在,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重要的一,我每天被这些优美的词句滋润,也不禁觉得能量在不断加大!当然,在读书之余,多做些摘录是必要的!

读书,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给我带来了许多帮助。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品尝读书的乐趣吧!

成长故事家庭篇篇八

在我刚出生的时候,爸爸妈妈是多么地高兴。我已经从牙牙学语,哭哭啼啼的婴儿长成了一个10岁的少年。

不过在这10年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次独自睡觉。

在我5岁的时候,由于我不敢独自睡觉。所以爸爸妈妈一直叫我胆小鬼,这名称可不好听。于是,我便恳求爸爸妈妈说:“你们可不可以不要再叫我胆小鬼了,好吗?”可是爸爸妈妈却回答我说:“如果,你能独自睡觉睡一晚,我就再也不叫你胆小鬼了。”“可以做到吗?”

于是,我答应了。

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上了床。可是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我的床边有鬼,我吓得躲进了被窝里了。虽然我在被窝里大汗淋漓,可是我还是不敢出来。我心想:‘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于是,我想着想着,便慢慢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听见爸爸在对妈妈说:“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勇敢了,不胆小了。

当我听见爸爸妈妈说话时,我的心相灌了蜜一样甜。

从那以后,我就拥有了自己的小房间,独自睡觉了,真可谓是“万事开头难”啊!

这就是我成长的的奇妙故事。

成长故事家庭篇篇九

孩子最初成长以及最重要的成长环境是在家庭中。每个人的第一个学堂就是家庭。即为家庭,就涉及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工作中,我们有自己的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而在家庭中,我们需要的是每一个人的参与。

哥哥很喜欢画画,而爸爸的画画水平又远高于我,我会夸奖爸爸并鼓励他多教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除了提升孩子的画画水平,更多的是给他们机会进行亲子交流、互相了解。这个过程我一般不会干涉,留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二人世界”。但我的参与又在哪里呢?我会提前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素材、采购不同的画画工具、教他没有接触过的风格。比如,他第一次用毛笔画水彩画就是我教的。我特地买了一个小黑板,纸夹在上面,我在上面示范,他在自己的桌子上学画。我教他怎么调色,展示给他看水和颜料的比例不同,颜色深浅不同。我们还一起玩了混合色的小实验:红加黄变成橙色,红加蓝变成紫色。他很快记住了这个小实验,并学会了基础色的调色。

所以,在哥哥看来,教他画画的并不只有爸爸。我们经常一起讨论一些小知识,或是哥哥提出的一些疑问。我们会认真地开个小会,一起探讨我们都不懂的领域。当他掌握到的时候,我和爸爸都会鼓掌夸奖,非常欢乐的气氛。更惊喜的是,哥哥的这个爱好也影响了弟弟。每次哥哥在认真画画的时候,弟弟也会拿起笔安静地画点和线条,并学会了说“画画”两个字。这就是一种意料之外的感染力。

除了参与,还要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学会和孩子沟通的第一步:把彼此摆在平等的位置。甩掉自己是个“万能成年人”的包袱,忘掉他们是幼稚无知的孩子。他们和我们一样,有想法、有主见、有自尊。

基本每一次哥哥在伤心难过大哭的时候,我们都会蹲下来和他说话。他受了委屈,我们会给予拥抱;他做错事情,我们就慢慢和他分析。选择蹲下,是因为我发现对哥哥来说在慌张害怕的时候,仰视会给他更大的压力,他可能会选择更大的反抗以此来自我保护。而当我们蹲下的时候,哥哥觉得减少了和爸爸妈妈的距离感,自己被重视,他会大胆地尝试表达自己,愿意听我们的分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胎家庭中常见的状况:抢玩具哭闹大战。我们没有第一时间出来阻止。我们知道,让他们自己经历后再学会懂事也不迟。有时候我们还会故意在一旁偷笑着默默观战,直到分出胜负。我们告诉哥哥以前他也会抢弟弟的玩具,那时候的弟弟不会说话,但心里一定也很难过,“现在你的玩具也被弟弟抢了,你是不是也很难过呢?弟弟小时候也和你一样很伤心。”哥哥非常有爱心,他说:“我小时候也不懂事,弟弟现在还太小也不懂事,等他长大了他就不会和我抢玩具了。”我摸摸他的头:“哥哥,你真的长大了,说话像个小大人,很有道理呢。”

后来我们让哥哥选择:1.学会保护自己的玩具,把玩具放在弟弟拿不到的地方;2.和弟弟分享一部分;3.想玩对方玩具的时候,试着交换。这种方法执行了一段时间后,兄弟俩人基本保持了和平相处玩玩具。他会对弟弟说:“我们来交换吧,玩好了要还给对方哦。”当然,调皮的弟弟也有把哥哥搭的乐高拆了的时候。现在他会捡起玩具告诉我们“没事的,我再重新搭,很快就好的。”对弟弟的小破坏,我们除了一贯的讲道理之外,还会让他抱抱哥哥,安慰哥哥以表歉意。弟弟还在需要被一遍又一遍强调的阶段,但我们相信,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一定有成果。

在沟通中学会爱。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沟通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行为发展。两个宝宝出生后的每一天我都在和他们说“妈妈爱你”。哥哥现在每天睡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goodnight,mummy.iloveyou.”这个习惯来自于我们的家庭。每天爸爸出门上班前,我都会亲亲爸爸,说“老公,我爱你。”下班了,我会说:“爸爸,你回家啦!”或是抱抱爸爸:“欢迎回家。”每次出门,我都会精心打扮自己。“哥哥,我今天美吗?”、“你觉得这两条裙子哪一条妈妈穿更好看呢?”哥哥以前会简单地回答“美”或是“这条好看”。现在他会说:“哇,妈妈,你好像公主呀!”。“妈妈,你要配哪双鞋子呢?”每次被他夸完,我就像小女孩一样抱着自己的脸假装害羞。久而久之,我发现我的这些举动影响了哥哥。比如,他会在服装店明确地告诉我们他喜欢哪一件;他会在出席重要场合前自己在衣架前选衣服;他对所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都非常明确,几乎没有犹豫不决的时候。弟弟目前在选玩具方面也是如此。

很多妈妈都说按照网上有成千上万的育儿贴做了,怎么没有好的效果?首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脾气性格、喜好特长,即便是双胞胎,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有时,我们需要问自己“我真的了解我的孩子吗?”真正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针对性地、选择性地采纳别人的建议。其次,每个孩子都有共同点:他们喜欢、渴望家人的陪伴。少玩半小时的游戏和手机并不会给我们带来损失。但多陪孩子半小时,我们收获的是爱,是孩子的成长。最后,所有正确的努力都贵在坚持。我们的耐心和用心,孩子们都会感受到。我们会继续努力,让更好的自己陪伴孩子们一起长大。

作者:奉贤区爱贝早教中心。

谢慧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