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内镜室工作计划(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1:46:38 页码:8
2023年内镜室工作计划(模板14篇)
2023-11-11 21:46:38    小编:admin

一个好的计划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在制定计划时,我们需要思考每个步骤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小编搜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计划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指导。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一

(一)科室现有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现有工作面积约50㎡,其中清洗消毒间约8㎡,使用面积明显偏小。奥林巴斯电子胃镜(2007年引进)、电子肠镜(2008年引进),已使用近5年,将到机械故障多发期;奥林巴斯电子胃镜1条(已签合同,未到位);潘太克斯电子胃镜、肠镜,xx年7月引进。电刀,使用5年,尚正常使用。

(二)五年计划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工作面积增加至200-300㎡,清洗消毒间约40-50㎡,条件具备时可以将电子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甚至电子膀胱镜合并成为一个内窥镜室以便于镜子的保养和管理。更换先进的电子内镜主机3-4台,每台配备电子胃镜3条、电子肠镜2条,并购置电子支气管镜、电子膀胱镜,分时段开展内镜诊治工作,以满足院感管理以及业务增长的需要。购置氩气电刀和esd技术(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配套设备治疗早癌。针对金华市超声内镜的空白,可以对超声内镜的引进进行可行性分析。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二

20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特制定本计划:

争取全年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全部达标,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各项感染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全年无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发生。

1、加强护理技能学习: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掌握相应的业务技能。因此,本年度将把护理技能学习放在首位。在督促自学的同时,严格执行定期学习制度,保证每月至少两次的集中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

2、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医德医风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护理人员应具备的重要职业素质。它的好坏,关系到医院的根本宗旨和社会形象。因此,本年度要重点抓好护理工作规范化,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理念,深挖护理服务内涵,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声”、“五心”、“五主动”,“五声”即:患者来时有问候、患者不适有安慰声、操作不成功有道歉声、患者提问有解释声、患者走时有祝福声。“五心”即:对待患者诚心、接到患者热心、听取意见虚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服务细心。“五主动”,即:主动介绍、主动宣传、主动沟通、主动解答疑问、主动进行健康教育。要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形象。做到讲究仪表端庄、用语文明、加强队伍整体建设,打造敬业、协作、高效的工作团队,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3、严格按照护理标准与流程开展工作:

在熟练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各项技能的基础上,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各项流程要规范。还要及时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并认真组织讨论,吸取经验教训,制订防范措施。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三

2011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争取全年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全部达标,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各项感染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全年无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发生。

二、具体措施:

1、加强护理技能学习: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掌握相应的业务技能。因此,本年度将把护理技能学习放在首位。在督促自学的同时,严格执行定期学习制度,保证每月至少两次的集中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

2、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医德医风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护理人员应具备的重要职业素质。它的好坏,关系到医院的根本宗旨和社会形象。因此,本年度要重点抓好护理工作规范化,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理念,深挖护理服务内涵,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声”、“五心”、“五主动”,“五声”即:患者来时有问候、患者不适有安慰声、操作不成功有道歉声、患者提问有解释声、患者走时有祝福声。“五心”即:对待患者诚心、接到患者热心、听取意见虚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服务细心。“五主动”,即:主动介绍、主动宣传、主动沟通、主动解答疑问、主动进行健康教育。要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形象。做到讲究仪表端庄、用语文明、加强队伍整体建设,打造敬业、协作、高效的工作团队,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3、严格按照护理标准与流程开展工作:

在熟练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各项技能的基础上,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各项流程要规范。还要及时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并认真组织讨论,吸取经验教训,制订防范措施。

2011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四

一、内镜室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操作规程。

二、作好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三、填写报告认真,项目齐全,描述完整。

四、定期到病房、病理室随访,提高诊断符合率。

五、爱护机器,做好内镜的清洁保养。

六、机器维修有记录,图纸及使用说明存综合档案室。

七、作好宣传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怕心理,配合医生做好检查。

八、非内镜室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不得入内,保持检查工作秩序。操作时不得与人闲读。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五

1、科室研究方向:(1)县域内独家开展了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2)、染色内镜检查;(3)、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诊治。

2、规范化研究:科室现已制定的诊疗规范有(1)胃镜检查操作规范;(2)肠镜检查操作规范;(3)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诊治操作规范;(4)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诊疗规范。

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染色内镜的临床应用被列为县级课题,钛夹在消化内镜诊治中的应用被列为院级新技术。

(二)五年计划。

科室开展了多项内镜下治疗项目,使我们具备了业务上的领先优势。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引进开展高、精、尖技术项目,针对疾病谱的变化和发病率做出调整,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是今后五年的发展要务。

1、研究方向的调整和完善:(1)保持现有领先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加以完善;。

(2)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普查,应用esd技术(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早癌,提高科室诊治水平;(3)超声内镜的引进与诊治应用;(4)hp研究仍有的潜力,开展有关hp易感人群传播方式以及与胃癌发病原因、发病率之间关系的研究。

2、规范化研究:诊疗规范的优化(1)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的优化,包括适应症的扩大,结扎圈、钛夹等治疗附件的应用,降低出血、穿孔发生率等;(2)esd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处理等;(3)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4)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止血术;(5)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

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计划引进开展新技术项目(1)esd技术,能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经济有效的治疗,但技术难度大,穿孔率高,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设备支持和微创外科的配合;(2)超声内镜技术,这是我院现需要转诊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开展可大大提高我院的诊治水平,但受病源和检查费用的限制,直接的成本回收时间较长,但可增加住院率和间接收入,此项目的开展需要设备的支持和人员培训。

4、学术会议:为扩大科室的学术影响,拟承办1次市级消化内科、消化内镜的学术年会。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六

1、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要求,结合江苏省消化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消毒培训讲座的要求,内镜消毒的规范性已提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面前,作为卫生执法的一部分,非执行不可。“为确保患者安全防止交叉感染,进行内镜的清洗及消毒预防交叉感染非常重要,这也直接关系到内经诊治水平与质量。故凡进行内镜操作的业务人员,都必须把这一问题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2、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不容忽视(于中麟)。

(1)消化内镜自1973年从日本引入,当时表演采用消毒为三桶法。

(2)三桶法(至今仍有单位在使用)。

(3)洗消机(一台镜子一台清洗机;标准:一台主机三根镜子一用一吸一吹)。

(4)消毒剂多样(至今尚无权威的结论)。

(5)内镜室设计大小不规范(国外、内都无统一的规范,国内亦无样板可参照)。

(7)展望:清洗剂、含消化酶剂、消毒剂干燥、清洗、消毒时间,对现有消毒剂的评估,内镜统一的规范及管理,工作人员的防护。

(1)一室一机,操作间要独立一个房间要大于20㎡。

(2)操作和清洗要分开。

(3)查前要筛选:hbv及hiv两对半和艾滋病。

(4)乙肝携带者要有独立的操作室。

(5)一人一镜。

(6)清洗时间要充分20分钟。

(7)清洗、消毒液要有效、无毒、无刺激性。

(8)一人一手套。

(9)内镜操作部要清洗要求单手操作。

(10)医患通道要分开。

(11)一人一活检钳一次性60元/根或多备消毒。

(12)必备相应科室及设备。

5、内镜室的布局:根据医院的规模、年检查的例数、开展项目和现有楼房结构而定。原则:

(1)房屋布局便于工作,便于病人就诊,环境安静整洁、宽敞舒适。

(2)设备齐全,安置适当,安全可靠,利于维修保。

(5)教学医院、有培训任务的医院应具备教学条件。

消化内镜中心布局示意图:

1、仪器储藏室。

2、多媒体影视示教室。

4、库房。

5、配电间。

6、候诊室。

7、资料室。

8、病人用卫生间。

9、工作人员卫生间。

10、消化动力检查室。

11工作人员休息室。

12、病人登记室。

13、器具室。

14、x线操作室。

15特诊室(超声内镜等)。

16器械储备及清洁消毒室。

18工作人员更衣室。

19消化b超。

20肠镜室。

21医生办公室。

22护士办公室。

23x线胶片洗印室(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每年检查超过5000例次)。

6、基础设施。

1、供电系统:大环境的稳压电源;照明电与仪器设备用电分别拉线,以免互相干扰。

2给排水系统:用水量大,每个检查室、工作室和办公室都应安排给排水设施。

4吸引系统:中心吸引、电动吸引,不对仪器产生干扰。

6多媒体影视监视系统:加强教学,便利学术交流,提高管理水平。该系统是中心不可少的设备,与办公室、示教室连网,需留远距离传输的接口。

7、预约登记室(护理站)为做到检查有计划,病人就诊有秩序,便于资料管理,设立预约登记制度很有必要。室内配备写字台和检索卡片柜,可采用电脑预约登记。

8、候诊室:利于病人休息,松弛紧张情绪。设有候诊椅,开水供应,提供报纸、杂志,配有电视。有关医疗卫生宣传资料,使得检查者了解内镜检查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室内注意通风、聚光、保暖、恒温。

10检查室。

1、布局:内镜检查台、资料柜、内镜柜、办公桌、内镜车、洗镜槽、治疗车、水池。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七

二、临床常用内镜选择(姚国和)1、胃镜2、结肠镜。

3、变焦放大内镜(放大胃、肠镜)。

3、操作间的布局和设备及物品配置4、消毒间的布局和设备及物品配置。

五、消化内镜相关规章制度(孙小明)1、消化内镜室相关人员的配置。

2、消化内镜护士的培训制度和资质考核3、消化内镜护士的角色。

4、内镜附件的清洗消毒和保养5、常见故障指南。

6、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xx年版)。

七、内镜常用附属器械的使用和保养(孙小明)1、冷光源的使用和保养。

八、目前内镜室现有的内镜治疗附件的介绍与使用方法(徐华超)。

预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具体措施:

2、出于对本科室工作的认可,复诊患者会逐渐增多;3、拓展内镜下治疗项目;

4、争取新设备引进、新技术的开展。

二、科室硬件设施。

(一)科室现有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现有工作面积约50㎡,其中清洗消毒间约8㎡,使用面积明显偏小。奥林巴斯电子胃镜(20xx年引进)、电子肠镜(20xx年引进),已使用近5年,将到机械故障多发期;奥林巴斯电子胃镜1条(已签合同,未到位);潘太克斯电子胃镜、肠镜,20xx年7月引进。电刀,使用5年,尚正常使用。

(二)五年计划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工作面积增加至200-300㎡,清洗消毒间约40-50㎡,条件具备时可以将电子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甚至电子膀胱镜合并成为一个内窥镜室以便于镜子的保养和管理。更换先进的电子内镜主机3-4台,每台配备电子胃镜3条、电子肠镜2条,并购置电子支气管镜、电子膀胱镜,分时段开展内镜诊治工作,以满足院感管理以及业务增长的需要。购置氩气电刀和esd技术(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配套设备治疗早癌。针对金华市超声内镜的空白,可以对超声内镜的引进进行可行性分析。

三、人才梯队建设。

(一)五年计划人才梯队建设具体目标:保证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二)现有科室人员梯队。

1、医师:科室现有医师2人,其中30-40岁的2人,主治医师1人,医师1人,正式职工1人,临时工1人。2、护士:科室现有护士2人,40-50岁的2人;主管护士2人。

3、近五年期间,科室共计外出进修0人次。

(三)五年计划人才建设。

通过招聘、培训、进修等措施,调整科室人才梯队结构。1、科室要增加医生人数,完善医生队伍结构,完成梯队建设。最好能在五年后形成5-6名内镜专科医生队伍。2、在科室医生、设备增加的情况下,逐步将护士人数增加至6-7名。

3、增加选送医师外出进修的次数。

四、科室学术水平。

(一)学术水平现状1、科室研究方向:

1.县域内独家开展了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2.染色内镜检查;

3.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诊治。

2、规范化研究:科室现已制定的诊疗规范有。

(1)胃镜检查操作规范;

(2)肠镜检查操作规范;

(3)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诊治操作规范;

(4)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诊疗规范。

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染色内镜的临床应用”被列为县级课题,“钛夹在消化内镜诊治中的应用”被列为院级新技术。

(二)五年计划。

(3)超声内镜的引进与诊治应用;

(2)esd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处理等;

(3)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

(4)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止血术;

(5)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

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计划引进开展新技术项目。

(1)esd技术,能对早期。

(2)超声内镜技术,这是我院现需要转诊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开展可大大提高我院的诊治水平,但受病源和检查费用的限制,直接的成本回收时间较长,但可增加住院率和间接收入,此项目的开展需要设备的支持和人员培训。4、学术会议:为扩大科室的学术影响,拟承办1次市级消化内科、消化内镜的学术年会。

五、科室质量管理水平。

(一)科室落实项核心制度的具体措施:

(1)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2)落实术前告知制度;

(3)落实会诊制度,对特殊病例及时请专科会诊;

(4)落实术前讨论制度;

(5)落实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制度。

(二)目前科室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科室现无专职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由于内镜洗消工作的特殊性,洗消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的维护保养等,为节省医院及科室支出,可以招聘临时护工进行该项工作。

(三)加强科室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完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2)重视报告单的书写质量,提供临床需要的诊断依据;

(3)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4)认真落实核心制度。

六、科室发展潜力。

通过分析,科室现处于上升期,目前科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3)受设备的限制,有些诊疗项目不能开展。

在今后的科室工作中,要协调与各临床科室的关系,完善服务流程,多为临床提供诊断支持;积极开展内镜下治疗,吸引其他医院不能完成的治疗病人;加强内涵建设,以准确的诊断、轻柔的操作、热情的服务吸引病人;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项目,争取新设备的引进,提高竞争力。

内镜室工作计划3一、在院长及分管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腔镜室的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

二、指导本科室人员做好检查前登记,检查术前病人和器材准备情况,注意有无禁忌症。

三、指导和做好内镜的检查和治疗工作,避免漏诊或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检查后观察和随访工作。

四、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了解国内外动态,新技术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及时指导下级医师做好进修和轮训医师的带教工作。

五、指导护士做好器材使用、消毒、维修、保养工作。

六、检查和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七、认真做好院长及分管院长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完成腔镜室日常的诊断、治疗及所分配的其它工作;

二、与护士一起,组织实施有关腔镜室的管理规定与制度;

三、负责对下级医师和进修医师的指导与带教;

四、负责内镜检查与治疗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诊疗的各项规程、规章;

五、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及业务学习计划,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六、交待有关的医疗建议,解答患者询问;

七、密切联系临床,加强信息反馈,做好内镜诊疗与临床、手术、病理的追踪随访。

八、爱惜仪器,正确使用仪器,落实仪器的保养与维护。

内镜室工作计划41、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xx年版)的要求,结合江苏省消化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举办的消毒培训讲座的要求,内镜消毒的规范性已提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面前,作为卫生执法的一部分,非执行不可。“为确保患者安全防止交叉感染,进行内镜的清洗及消毒预防交叉感染非常重要,这也直接关系到内经诊治水平与质量。故凡进行内镜操作的业务人员,都必须把这一问题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张志宏)。

2、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不容忽视(于中麟)。

(1)消化内镜自1973年从日本引入,当时表演采用消毒为三桶法。

(2)三桶法(至今仍有单位在使用)。

(3)洗消机(一台镜子一台清洗机;标准:一台主机三根镜子一用一吸一吹)。

(4)消毒剂多样(至今尚无权威的结论)。

(5)内镜室设计大小不规范(国外、内都无统一的规范,国内亦无样板可参照)。

(7)展望:清洗剂、含消化酶剂、消毒剂干燥、清洗、消毒时间,对现有消毒剂的评估,内镜统一的规范及管理,工作人员的防护。

(1)一室一机,操作间要独立一个房间要大于20㎡(2)操作和清洗要分开。

(3)查前要筛选:hbv及hiv两对半和艾滋病。

(4)乙肝携带者要有独立的操作室。

(5)一人一镜。

(6)清洗时间要充分20分钟。

(7)清洗、消毒液要有效、无毒、无刺激性。

(8)一人一手套。

(9)内镜操作部要清洗要求单手操作。

(10)医患通道要分开(11)一人一活检钳一次性60元/根或多备消毒。

(12)必备相应科室及设备。

5、内镜室的布局:根据医院的规模、年检查的例数、开展项目和现有楼房结构而定。原则:

23x线胶片洗印室(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每年检查超过5000例次)6、基础设施。

1、供电系统:大环境的稳压电源;照明电与仪器设备用电分别拉线,以免互相干扰。

2给排水系统:用水量大,每个检查室、工作室和办公室都应安排给排水设施。

3、供氧系统:内镜检查和治疗都有一定风险,大出血病人本来就要抢救。每个中心都应配备供养设备,最好采用中心供氧。

4吸引系统:中心吸引、电动吸引,不对仪器产生干扰。5计算机网络系统:逐步实现电脑化管理,网络系统线路架设应与强电线路隔离,配备保护套管,减少干扰,保证电脑用电安全。

6多媒体影视监视系统:加强教学,便利学术交流,提高管理水平。该系统是中心不可少的设备,与办公室、示教室连网,需留远距离传输的接口。

7、预约登记室(护理站)为做到检查有计划,病人就诊有秩序,便于资料管理,设立预约登记制度很有必要。室内配备写字台和检索卡片柜,可采用电脑预约登记。8、候诊室:利于病人休息,松弛紧张情绪。设有候诊椅,开水供应,提供报纸、杂志,配有电视。有关医疗卫生宣传资料,使得检查者了解内镜检查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室内注意通风、聚光、保暖、恒温。

1、布局:内镜检查台、资料柜、内镜柜、办公桌、内镜车、洗镜槽、治疗车、水池。

内镜室工作计划520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争取全年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全部达标,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各项感染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全年无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发生。

二、具体措施:1、加强护理技能学习: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掌握相应的业务技能。因此,本年度将把护理技能学习放在首位。在督促自学的同时,严格执行定期学习制度,保证每月至少两次的集中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2、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者提问有解释声、患者走时有祝福声。“五心”即:对待患者诚心、接到患者热心、听取意见虚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服务细心。“五主动”,即:主动介绍、主动宣传、主动沟通、主动解答疑问、主动进行健康教育。要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形象。做到讲究仪表端庄、用语文明、加强队伍整体建设,打造敬业、协作、高效的工作团队,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3、严格按照护理标准与流程开展工作: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八

在护理部和控感科的领导下,本着“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以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工作态度,进一步深化、细化医院感染管理和传染病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卫生部xx版《血液净化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陕西省医疗机构血液净化中心检查验收标准要求,结合我院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和传染病管理工作存在的重点和难点,特制订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制度。

目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的协调能力,及时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和传染病管理方面的问题,考核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落实情况及对感染存在危险因素采取的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在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明确各有关部门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商讨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参加人员: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及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2、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

3、控感科专职人员。

具体要求:

1、每季度分别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传染病管理方面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控制和预防措施。

2、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及传染病管理最新要求,及时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及传染病管理各项制度。

3、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及时召开会议,商讨有关事宜,防止暴发流行。

二、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

目的:为了使我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医院感染管理新知识、新理念,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预防控制措施,探讨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法律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率,共同营造医院感染“零宽容”。

参加人员:

各级各类医护人员,包括新进院人员、进修、实习医师、护士及医技、后勤人员等。

主要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技术》、《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要求。

2、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具体要求:

1、全体医护人员培训2次,对培训内容至少进行1次考核。

2、新进院人员、进修、实习医师、护士岗前培训1次,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临床科室监控医师、监控护士每季度培训或召开专题会议1次。

4、相关医技科室医护人员培训1次。

5、全院护工培训1次,必要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6、后勤人员包括医疗废物收集运送、保管人员,洗衣房工作人员等进行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一次。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和新发传染病应急管理知识即时培训。

8、各临床、医技科室,每月在科内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签名、培训记录登记齐全。

三、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深化、细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目的: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具体要求,做好日常监测工作,做到日查、月总、季报,力争把各项指标控制在标准以内。深入开展住院病人前瞻性和目标性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工作,做好每年全院住院患者的现患率调查。深化、细化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标准,落实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参加人员:控感科专职人员、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监控护士及微生物实验室人员。

主要内容:

2、重点部门(icu、血透室、内镜室、手术室、供应室、口腔科、产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3、无菌物品使用管理,包括无菌物品、消毒液、消毒器械、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4、加强对院内流动性医疗器械的监测,包括支气管镜、喉镜等等。

5、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工作人员手、空气、物表、紫外线灯管等的监测。

6、医疗废物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及登记。

7、医院感染暴发监测,并于规定时限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8、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手卫生及消毒隔离技术。

具体要求:

1、做好每日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继续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和icu的目标性监测;对多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治疗;对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深静脉置管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有关评估。监测的重点科室是: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泌尿外科:至少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每月对重点部门、每季度对一般科室,进行一次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考核,每半年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一次监测。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各科室每月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一次自查工作,要求质控资料保存完整。

3、重点部门每月、一般科室每季度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控感科每月中旬对重点部门及部分临床科室进行抽样监测。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监测,每周监测一次,植入物每次监测。

4、对全院各科所有流动器械进行排查,科室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转运及管理工作。

5、动态监测医院感染,对聚集性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主动干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要求各科室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并正确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登记本。

6、监测做到日查、月总,监测结果每季度以简报形式向全院反馈。

7、监测中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

四、结合实际,制定我院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目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及规范具体要求,将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重点和难点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便于医务人员操作掌握,更好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负责人:控感科主任。

主要内容:

1、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2、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方法。

4、职业防护与生物安全。

5、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

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7、耐药菌监测、预防与控制。

8、医院环境清洁、消毒与监测。

9、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等。

具体要求:

1、xx年6月前,控感科负责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并发放相关科室。

2、科室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五、加强传染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

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具体要求,做好传染病管理各项工作,持续保持我院传染病报告率100%、及时率100%。

负责人:疫情专干、首诊医师。

主要内容:

1、法定传染病登记、收卡和网络直报。

2、霍乱、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afp病例监测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传染病管理。

3、疫情自查、分析、汇总及电子文档等资料管理。

4、完成死亡病例报告卡的网络直报。

5、传染病管理知识专题培训。包括:常见传染病及多发传染病报告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和新发传染病报告管理等。

6、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指令性任务。

具体要求:

1、疫情专干每日对门诊日志及临床科室出院登记本进行自查,及时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完成网络直报。确保我院传染病无漏报现象。

2、做好霍乱、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afp病例监测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各项管理工作。

3、每月将传染病报告卡编号并装订成册后保存;定期做好疫情分析,及时向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和相关临床科室反馈。

4、传染病管理知识培训进行六次以上。培训人员包括:全体临床医师、进修、实习医师。对新上岗医师要求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突发传染病即时培训。

5、要求首诊医师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死亡比例报告卡,完善传染病报告登记本。

6、对传染病漏报、迟报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处罚,并做好记录。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九

一、在院长及分管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腔镜室的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

二、指导本科室人员做好检查前登记,检查术前病人和器材准备情况,注意有无禁忌症。

三、指导和做好内镜的检查和治疗工作,避免漏诊或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检查后观察和随访工作。

四、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了解国内外动态,新技术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及时指导下级医师做好进修和轮训医师的带教工作。

五、指导护士做好器材使用、消毒、维修、保养工作。

六、检查和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七、认真做好院长及分管院长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十

一、内镜室布局合理,设立病人候诊区、诊疗区、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等;内镜的清洗消毒必须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二、内镜室建筑面积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功能相匹配,每个诊疗单位的净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不同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清洁消毒应当分槽进行;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三、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内镜、附件数量及清洗消毒设备,保证所用器械与使用前达到规定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要求。

四、使用的消毒剂、自动清洗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清洗消毒设施必须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五、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隙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胸腔镜、膀胱镜、宫腔镜和进入皮损皮肤、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阴道镜等应当达到高水平消毒,弯盘一人一用消毒。

2、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血液、粘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镜应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或灭菌,进行每一项操作时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3、采用化学消毒剂经浸泡灭菌的环境,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照无菌储存,储镜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4、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清洗;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设备,必须符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的规定。

5、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化学消毒剂侵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6、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每日拟使用的消毒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消毒,刷净,干燥备用;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工作台面、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并进行空气消毒。

7、操作和清洗内窥镜时应穿防渗漏工作外衣,戴橡胶手套、口罩帽子,有条件应配备防护镜和面罩,工作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

8、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病人姓名、诊断、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六、使用中消毒剂浓度应每日定时消毒监测,消毒后的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灭菌后的内镜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保证消毒效果并有记录。

七、从事内镜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内镜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并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和有关规章制度。

八、医疗废物处置,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二、胃镜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1、分室明确,布局人物流向要合理。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3、活检钳要一人一用灭菌。

4、一次性活检钳严禁重复使用。

5、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6、内窥镜可选用2%戊二醛侵泡消毒或灭菌,并每日监测其浓度。

7、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灭菌高校、中校等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其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配置时的有效浓度等。

8、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侵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一、标准:

1、诊疗操作按照相关消化内镜及时操作规范和流程执行。

2、检查室必须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

3、消毒灭菌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执行。

4、检查报告及时、描述准确、结论科学,有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者以病理报告为准。

5、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

二、措施:

1、操作医师必须了解相关病史,把握检查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检查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如心理、胃肠道等等)。

2、每天工作结束后,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铣槽、冲洗槽、台面及地面进行清洗消毒。接污袋、口垫等用具应为一次性,一人一用。每天监测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记录。

3、对发现异常组织必须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4、对个别高危病员必须进行此检查,应在临床科室做好充分的现场抢救准备,征得病员及家属同意并报相关部门和领导后进行。

5、检查前必须履行告知义务,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和相关医疗文书。

6、加强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纳入每月综合质量考核。出现医疗纠纷,经调查确有过错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

一、内镜室是高风险科室之一,人人要高度重视,加强责任心。

二、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流程制度及洗消制度。

三、严格掌握各类内镜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四、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做好术中、术后处理工作,实行首诊负责制,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医护人员必须护送病房交至接诊医生后方可离开。

五、认真执行内镜检查及无痛内镜八防制度。

六、内镜下治疗及微创手术住院的患者,一定要执行查房制度及随访制度。

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定期检测,专人专管。

八、科室实行定期考核,奖罚分明。

九、严谨行业法规和劳动纪律,禁止在患者面前乱议论。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十一

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争取全年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全部达标,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各项感染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全年无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发生。

二、具体措施:

1、加强护理技能学习: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掌握相应的业务技能。因此,本年度将把护理技能学习放在首位。在督促自学的同时,严格执行定期学习制度,保证每月至少两次的集中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

2、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医德医风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护理人员应具备的重要职业素质。它的好坏,关系到医院的根本宗旨和社会形象。因此,本年度要重点抓好护理工作规范化,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理念,深挖护理服务内涵,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声”、“五心”、“五主动”,“五声”即:患者来时有问候、患者不适有安慰声、操作不成功有道歉声、患者提问有解释声、患者走时有祝福声。“五心”即:对待患者诚心、接到患者热心、听取意见虚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服务细心。“五主动”,即:主动介绍、主动宣传、主动沟通、主动解答疑问、主动进行健康教育。要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形象。做到讲究仪表端庄、用语文明、加强队伍整体建设,打造敬业、协作、高效的工作团队,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3、严格按照护理标准与流程开展工作:

在熟练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各项技能的基础上,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各项流程要规范。还要及时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并认真组织讨论,吸取经验教训,制订防范措施。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十二

预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具体措施:1、随着医院对门诊工作的重视,相关临床科室的门诊量会增加,筛选出的内镜检查患者会相对增多;2、出于对本科室工作的认可,复诊患者会逐渐增多;3、拓展内镜下治疗项目;4、争取新设备引进、新技术的开展。

(一)科室现有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现有工作面积约50㎡,其中清洗消毒间约8㎡,使用面积明显偏小。奥林巴斯电子胃镜(2019年引进)、电子肠镜(2019年引进),已使用近5年,将到机械故障多发期;奥林巴斯电子胃镜1条(已签。

合同。

未到位);潘太克斯电子胃镜、肠镜xx年7月引进。电刀使用5年尚正常使用。

(二)五年计划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工作面积增加至200-300㎡,清洗消毒间约40-50㎡,条件具备时可以将电子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甚至电子膀胱镜合并成为一个内窥镜室以便于镜子的保养和管理。更换先进的电子内镜主机3-4台,每台配备电子胃镜3条、电子肠镜2条,并购置电子支气管镜、电子膀胱镜,分时段开展内镜诊治工作,以满足院感管理以及业务增长的需要。购置氩气电刀和esd技术(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配套设备治疗早癌。针对金华市超声内镜的空白,可以对超声内镜的引进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五年计划人才梯队建设具体目标:保证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二)现有科室人员梯队。

3、近五年期间,科室共计外出进修0人次。

(三)五年计划人才建设。

通过招聘、培训、进修等措施,调整科室人才梯队结构。

1、科室要增加医生人数,完善医生队伍结构,完成梯队建设。最好能在五年后形成5-6名内镜专科医生队伍。

2、在科室医生、设备增加的情况下,逐步将护士人数增加至6-7名。

3、增加选送医师外出进修的次数。

(一)学术水平现状。

1、科室研究方向:(1)县域内独家开展了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2)、染色内镜检查;(3)、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诊治。

2、规范化研究:科室现已制定的诊疗规范有(1)胃镜检查操作规范;(2)肠镜检查操作规范;(3)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诊治操作规范;(4)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诊疗规范。

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染色内镜的临床应用被列为县级课题,钛夹在消化内镜诊治中的应用被列为院级新技术。

(二)五年计划。

科室开展了多项内镜下治疗项目,使我们具备了业务上的领先优势。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引进开展高、精、尖技术项目,针对疾病谱的变化和发病率做出调整,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是今后五年的发展要务。

1、研究方向的调整和完善:(1)保持现有领先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加以完善;。

(2)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普查,应用esd技术(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早癌,提高科室诊治水平;(3)超声内镜的引进与诊治应用;(4)hp研究仍有的潜力,开展有关hp易感人群传播方式以及与胃癌发病原因、发病率之间关系的研究。

2、规范化研究:诊疗规范的优化(1)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的优化,包括适应症的扩大,结扎圈、钛夹等治疗附件的应用,降低出血、穿孔发生率等;(2)esd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处理等;(3)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4)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止血术;(5)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

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计划引进开展新技术项目(1)esd技术,能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经济有效的治疗,但技术难度大,穿孔率高,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设备支持和微创外科的配合;(2)超声内镜技术,这是我院现需要转诊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开展可大大提高我院的诊治水平,但受病源和检查费用的限制,直接的成本回收时间较长,但可增加住院率和间接收入,此项目的开展需要设备的支持和人员培训。

4、学术会议:为扩大科室的学术影响,拟承办1次市级消化内科、消化内镜的学术年会。

(一)科室落实项核心制度的具体措施:(1)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2)落实术前告知制度;(3)落实会诊制度,对特殊病例及时请专科会诊;(4)落实术前讨论制度;(5)落实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制度。

(二)目前科室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科室现无专职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由于内镜洗消工作的特殊性,洗消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的维护保养等,为节省医院及科室支出,可以招聘临时护工进行该项工作。

(三)加强科室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1)完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工作;(2)重视报告单的书写质量,提供临床需要的诊断依据;(3)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4)认真落实核心制度。

通过分析,科室现处于上升期,目前科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电子内镜的普及,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求诊患者不断增多;(2)科室现有人员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致使部分求诊患者需预约且等候时间较长;(3)受设备的限制,有些诊疗项目不能开展。

在今后的科室工作中,要协调与各临床科室的关系,完善服务流程,多为临床提供诊断支持;积极开展内镜下治疗,吸引其他医院不能完成的治疗病人;加强内涵建设,以准确的诊断、轻柔的操作、热情的服务吸引病人;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项目,争取新设备的引进,提高竞争力。

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特制定本计划:

争取全年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全部达标,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各项感染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全年无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理差错发生。

1、加强护理技能学习: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掌握相应的业务技能。因此,本年度将把护理技能学习放在首位。在督促自学的同时,严格执行定期学习制度,保证每月至少两次的集中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

2、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医德医风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护理人员应具备的重要职业素质。它的好坏,关系到医院的根本宗旨和社会形象。因此,本年度要重点抓好护理工作规范化,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理念,深挖护理服务内涵,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声、五心、五主动,五声即:患者来时有问候、患者不适有安慰声、操作不成功有道歉声、患者提问有解释声、患者走时有祝福声。五心即:对待患者诚心、接到患者热心、听取意见虚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服务细心。五主动,即:主动介绍、主动宣传、主动沟通、主动解答疑问、主动进行健康教育。要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形象。做到讲究仪表端庄、用语文明、加强队伍整体建设,打造敬业、协作、高效的工作团队,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3、严格按照护理标准与流程开展工作:

在熟练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各项技能的基础上,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各项流程要规范。还要及时督促检查各项。

规章制度。

和护理常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并认真组织讨论,吸取经验教训,制订防范措施。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十三

预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具体措施:1、随着医院对门诊工作的重视,相关临床科室的门诊量会增加,筛选出的内镜检查患者会相对增多;2、出于对本科室工作的认可,复诊患者会逐渐增多;3、拓展内镜下治疗项目;4、争取新设备引进、新技术的开展。

二、科室硬件设施。

(一)科室现有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现有工作面积约50㎡,其中清洗消毒间约8㎡,使用面积明显偏小。奥林巴斯电子胃镜(20xx年引进)、电子肠镜(20xx年引进),已使用近5年,将到机械故障多发期;奥林巴斯电子胃镜1条(已签合同,未到位);潘太克斯电子胃镜、肠镜,xx年7月引进。电刀,使用5年,尚正常使用。

(二)五年计划工作场所和常用的设备:工作面积增加至200-300㎡,清洗消毒间约40-50㎡,条件具备时可以将电子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甚至电子膀胱镜合并成为一个内窥镜室以便于镜子的保养和管理。更换先进的电子内镜主机3-4台,每台配备电子胃镜3条、电子肠镜2条,并购置电子支气管镜、电子膀胱镜,分时段开展内镜诊治工作,以满足院感管理以及业务增长的需要。购置氩气电刀和esd技术(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配套设备治疗早癌。针对金华市超声内镜的空白,可以对超声内镜的引进进行可行性分析。

三、人才梯队建设。

(一)五年计划人才梯队建设具体目标:保证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二)现有科室人员梯队。

3、近五年期间,科室共计外出进修0人次。

(三)五年计划人才建设。

通过招聘、培训、进修等措施,调整科室人才梯队结构。

1、科室要增加医生人数,完善医生队伍结构,完成梯队建设。最好能在五年后形成5-6名内镜专科医生队伍。

2、在科室医生、设备增加的情况下,逐步将护士人数增加至6-7名。

3、增加选送医师外出进修的次数。

四、科室学术水平。

(一)学术水平现状。

1、科室研究方向:(1)县域内独家开展了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2.、染色内镜检查;3、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诊治。

2、规范化研究:科室现已制定的诊疗规范有(1)胃镜检查操作规范;(2)肠镜检查操作规范;(3)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诊治操作规范;(4)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诊疗规范。

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染色内镜的临床应用”被列为县级课题,“钛夹在消化内镜诊治中的应用”被列为院级新技术。

(二)五年计划。

科室开展了多项内镜下治疗项目,使我们具备了业务上的领先优势。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引进开展高、精、尖技术项目,针对疾病谱的变化和发病率做出调整,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是今后五年的发展要务。

1、研究方向的调整和完善:(1)保持现有领先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加以完善;。

(2)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普查,应用esd技术(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早癌,提高科室诊治水平;(3)超声内镜的引进与诊治应用;(4)hp研究仍有的潜力,开展有关hp易感人群传播方式以及与胃癌发病原因、发病率之间关系的研究。

2、规范化研究:诊疗规范的优化(1)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的优化,包括适应症的扩大,结扎圈、钛夹等治疗附件的应用,降低出血、穿孔发生率等;(2)esd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处理等;(3)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4)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止血术;(5)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

3、新技术项目的开展:计划引进开展新技术项目(1)esd技术,能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经济有效的治疗,但技术难度大,穿孔率高,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设备支持和微创外科的配合;(2)超声内镜技术,这是我院现需要转诊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开展可大大提高我院的诊治水平,但受病源和检查费用的限制,直接的成本回收时间较长,但可增加住院率和间接收入,此项目的开展需要设备的支持和人员培训。

4、学术会议:为扩大科室的学术影响,拟承办1次市级消化内科、消化内镜的学术年会。

五、科室质量管理水平。

(一)科室落实项核心制度的具体措施:(1)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2)落实术前告知制度;(3)落实会诊制度,对特殊病例及时请专科会诊;(4)落实术前讨论制度;(5)落实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制度。

(二)目前科室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科室现无专职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由于内镜洗消工作的特殊性,洗消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的维护保养等,为节省医院及科室支出,可以招聘临时护工进行该项工作。

(三)加强科室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1)完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工作;(2)重视报告单的书写质量,提供临床需要的诊断依据;(3)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4)认真落实核心制度。

六、科室发展潜力。

通过分析,科室现处于上升期,目前科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电子内镜的普及,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求诊患者不断增多;(2)科室现有人员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致使部分求诊患者需预约且等候时间较长;(3)受设备的限制,有些诊疗项目不能开展。

在今后的科室工作中,要协调与各临床科室的关系,完善服务流程,多为临床提供诊断支持;积极开展内镜下治疗,吸引其他医院不能完成的治疗病人;加强内涵建设,以准确的诊断、轻柔的操作、热情的服务吸引病人;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项目,争取新设备的引进,提高竞争力。

内镜室工作计划篇十四

1、加强护理技能学习: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掌握相应的业务技能。因此,本年度将把护理技能学习放在首位。在督促自学的同时,严格执行定期学习制度,保证每月至少两次的集中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

2、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医德医风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护理人员应具备的重要职业素质。它的好坏,关系到医院的根本宗旨和社会形象。因此,本年度要重点抓好护理工作规范化,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理念,深挖护理服务内涵,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声、五心、五主动,五声即:患者来时有问候、患者不适有安慰声、操作不成功有道歉声、患者提问有解释声、患者走时有祝福声。五心即:对待患者诚心、接到患者热心、听取意见虚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服务细心。五主动,即:主动介绍、主动宣传、主动沟通、主动解答疑问、主动进行健康教育。要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形象。做到讲究仪表端庄、用语文明、加强队伍整体建设,打造敬业、协作、高效的工作团队,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3、严格按照护理标准与流程开展工作:

在熟练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各项技能的基础上,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各项流程要规范。还要及时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并认真组织讨论,吸取经验教训,制订防范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