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8:45:20 页码:12
2023年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优质15篇)
2023-11-25 08:45:20    小编:zdfb

总结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全面而客观地观察和分析。总结范文中的观点和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一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

一年来,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对我触动很深:

一、对“主题式学习”的学习和研究。

我比较认真地学习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书,对其中谈到的学习主题很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多种途径研究了“主题式学习”,并在新课程中进行了探索。

所谓主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

主题式学习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引入主题式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新课程的各项目标的达到。

“主题式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主题式学习”的成败。由于“主题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某学科或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因此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半开放式”的分小组学习,即全班确定一个共同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学习主题,然后由学生选择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往往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易于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由于我执教的是同年级的四个班,所以我还经常鼓励跨班级合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主题式学习”中,作为教师更多地起到了“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跨学科的特点,单单依靠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很难完成整个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合作的指导。如分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等。

此外,我觉得“主题式学习”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首先是要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再是要确定好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实践活动“主题式学习”的评价手段可以是建立资源库。

我想“主题式学习”作为走向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之一,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又服务于这个时代。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走出来,从禁锢的教室中走出来,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我们恰当地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主题式学习”,定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案例撰写和教育叙事的研究。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通过这些方面的校本培训,我深受启发。我开始尝试写教学随笔、教育叙事。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学期末,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就在我们老师们间竞相传阅,一个个富有启迪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茅塞顿开,一句句课改语录沁人心脾。

总之,我校以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核心,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来设计校本培训的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领域,培训形式也是丰富多彩。通过校本培训,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成长,在发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探索、实践。

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深深感受到学校组织“以校本教学教研为载体,/wenzi/教师专业发展”为专题的校本培训这个平台,给我们创造了在新课程教学中探讨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有了向更多优秀老师学习契机。为期八个多月来的校本培训,经历了老师们的专题培训,感受颇多。

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

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进而建构了教育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论坛”、“德育论坛”上,谭水林、丁晓群、陈成等等,许多优秀的老师们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诠释了教师教育岗位的真谛,是一份平凡人的朴实,也是一份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年轻老师,在工作的起点上,熏陶着这份思想,是弥足珍贵的。

教师必须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学生的培养没有和生命意识有机联系起来,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就没有全面、深刻地体现出来。同样,教育的生命意蕴得不到陶冶和滋养,教育也就显得贫乏和粗糙。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活气息――生活性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向生活回归,虽然生活不等同与教学,但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了。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一堂好课更应该是学生探索现实和未来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激发课堂的的生命力,也就是从内驱力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本阶段的校本培训中,我们生化组的金国文开了一堂公开课,全组成员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分组对金老师的课进行课堂观察。“从教学模式的设计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资源的利用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问题的设计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从师生的交流互动中观察教学的有效性”每个小组负责观察一个角度,每个成员在自己的观察角度上做好记录,并统计分析,以数据化的观察结果来探讨课堂的生命力。每个小组成员都作了自己的发言,分析并且反思。这样的形式,让每个听课者都有收获,特别是我们年轻老师,在这个平台上,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而且是课堂细节上的学习,很实在,很有意义。不光是我们年轻老师,相信很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最后是这次校本培训的几点思考:

1、校本培训要符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才能发挥整整的作用。我校的教师队伍特征:老中青适当,大部分中青年教师正朝气蓬勃地渴求着自身专业的发展,这种实际情况要求培训既要有理论层次,又要有实际操作性,因此我校的培训目的是提高老年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中青年教师的能力,培训形式上主要采取老帮青、青帮老,取长补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在培训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将教师分成学习小组,围坐在一起,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由学校出示讨论题,各小组展开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体交流。既有生化组大组进行的集体讨论,也有备课组进行的关于日常教学的探讨;既有公开课的互听,又有课后得互评。每一种活动形式中,都得到了相应得学习探讨。

3、校本培训中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听课为主,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一同研究内容,分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有效的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普遍欢迎。还要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

4、新课程提倡学生间的合作,更提倡教师间的合作。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的体验、感受各不相同,交流、讨论使教师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通过交流,大家取长补短,减少了走弯路,达到了资源共享。例如,校本培训下我们备课组的常规活动,课前,有集体备课、试讲,确保了课的质量。课后,本人说课,备课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讨论找出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使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了一节好课的标准,指导今后的教学。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二

(一)本室应根据本院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cnfla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开展新药、新制剂、新剂型的研制工作。

(二)本室应由从事药专业五年以上,具有从事科研能力,工作作风严谨的人员担任。

(三)药物研究人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不得弄虚作假。

(四)药品研究的研究项目、设计方案及审批等,应按“新药审批办法”办理。新药或新制剂,必须取得生产批准文号或制剂注册文号后,才可进行生产、配帛、用于临床。

(五)药品研究工作应建立技术操作规程,实验记录清晰、完整,随时记录,不得涂改,按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六)本室工作应有计划和目标,年终,将工作情况及科研经费等汇总,报药剂科,并制定下一年。

工作计划。

经费预算,报药剂科。

(七)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并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九)本室所用衡器,应按“计量法”定期检验,确保衡器计量的准确、可靠。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三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研究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热点话题。作为一名参与过校本研究的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过程对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在校本研究中,我不仅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分享我对校本研究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其他教师也有所启发。

首先,在校本研究中,教师的角色得到了极大的转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而在校本研究中,教师成为了学习者的角色。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还增进了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其次,在校本研究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校本研究要求教师主导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报告等一系列工作,需要教师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参与的一项校本研究课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在研究中,我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观摩他校的教学实践、与同事进行研讨等多种方法,逐渐掌握了一套有效的听力教学策略。通过这一过程,我对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再次,在校本研究中,注重实践是至关重要的。理论只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理论活起来。我在校本研究中进行了多次实践活动,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在一次听力教学中,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和动力。实践表明,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听力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实践的验证,我更加坚定了校本研究的信心。

最后,校本研究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在校本研究中,我深入探索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和合作,我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资源。在参与校本研究的过程中,我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综上所述,校本研究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机会。通过参与校本研究,教师的角色得到转变,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实践能力得到实践,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得到促进。希望通过分享我的心得体会,能够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四

一、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做好业务笔记,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的集体备课,有效课堂教学、严格要求自己,在听课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

我认为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悟出了一些道理,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五

国培是一个崭新的平台,通过学习,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深刻地体会到了做为一名教师身上所应当负起的责任和这些责任的重要性。新课标的教学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不断进步,及时充实自己的知识,现在的教室教学,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是驾驭不了现在的教室教学。经过了“国培”网络培训学习,我的教育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对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改进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有极大的的好处。

一、增强自身的技能。

增强技能。课后,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自身专业和其他课程的知识。在这个多角化的世界,小孩子的认知需求也扩大了范围。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继续学习来增加自身的知识量,在学生面前做到“有问必答”,真正成为他们授业解惑的导师。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认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学者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浪潮。

二、有利于指导教学实践。

走进了培训学习教室,是学者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地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喜悦地收获着学者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面对改革形式的不断发展,我也渐渐感觉自身的能力不够了,面对学生时总有些不知所措。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学者,紧密接触的通道。我可以随时聆听学者的讲座,领略学者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式,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他们的专题讲座、对互动话、案例评析和思考与活动。一个个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专业理论,教室教学中互动交流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提高教室教学的有效性。上好一堂课,评价一堂课,不光要看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的学。只有做好教学反思,才能促进专业成长。对照自己平时备课只是看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以及一些有关的教学资料而已。也许是大多老师都存在的不足,在培训中使我明白了实质性的区别,要把我们的教室设计作为一个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我。

三、给我们教师创建了自由交流、合作学习的空间。

以往的教师沟通方式局限于集中校本研训听评课活动范围内,而国培行动,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打破了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城乡地域的羁绊,它能使我们每个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网络平台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对同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自由发表个性主张和建议,沟通方式实现了“一对多”、“面对面”、“层对层”的立体化交流,在愉悦宽松氛围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心灵的默契,每位老师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进步。

这次培训学习,与学员相互探讨,交流,研讨,促进教学的反思与交流,欣赏每一位的才情智慧及人生感悟。通过自己及众多同仁的努力,懂得分享更多的学者、学员的经验、智慧;通过自己的努力,共同徜徉在学习的快乐中,我们一起探讨,碰撞,交流,在创造中喜悦、发展。付出辛劳,最重要的是我们体会了学习的真正快乐。我们当学员,当成网友,当成良师益友,当成久别的战友,在网上我们相逢了,彼此欣喜地接纳,献出自己的一点智慧,一星思想的光芒。每天在点击学者及同学的作业、留言时,我在思考着、羡慕着、感动着,把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感悟写出来,主动在网上参与,交流,在学习、写作、点评交流中,与学员分享学习的快乐。

四、给教师开辟了自我反思的驿站。

国培教育,以开放自由的特点,为我们教师打开一扇收纳外来新鲜空气的窗户,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精华,欣赏广大同仁们精美的帖子和反思,还有对教学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刻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含义,同时也使我产生强烈的震撼,使我深刻认识到反思不再是应付学校常规检查而所做,而要真正反思每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再使反思成为一种形式,而要使它成为一种真正习惯,一种动力。

培训总是有限的,但开启的心智给了我广阔的天地与无穷的动力。培训是暂时的,但进取是终生的。今后,我会更主动主动地向优秀教师学习,亲身实践,把自己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六

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是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形式,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推动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动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培养一批教学观念新、教改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科研型教师,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专业素养。

2、探索形成新课程教学的新策略,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重大转变。

3、形成一批课改、教研、科研新成果。

1、走培训、教研、科研工作一体化的校本研究之路。

培训、教研、科研工作是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教研工作是基础,是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必由之路;科研工作能提高学校学术地位,为教研工作提供智力和理论的支持,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培训是通过学习交流等活动提高教研、科研能力和素养的有效途径。

(1)教研与培训相结合,使教研工作成为培训的实践基地,使培训工作成为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有效方式。

(2)科研与培训相结合,使科研工作成为培训的实践基地,使培训成为推动科研深化的助推器。

(3)教研与科研相结合,使教研活动成为科研工作的实践基地和第一手材料的来源地,使科研工作成为教研活动的理论指南。

2、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相结合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专业引领指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专家和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学习和实践,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伴互助是指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营造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教研质量;自我反思是指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新的工作方式。

1、反思研究。即以反思为基础,理性审视教学过程,思考教学得失,总结提炼教学经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反思,就是理性思考教学的得失,联系教学理论,深入分析得失的原因,从而总结归纳出改进的方向和措施。要引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养成反思的习惯和品质,及时在教后撰写反思笔记,一般教师每周撰写一份教学反思,记载于备课本中,努力提升自身自我发展能力。

2、问题研究。即围绕学科教学和研究中的主要问题、突出问题,组织相关材料学习,开展研讨,达到共识。

教研组紧紧围绕本学科中大家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习、研究、讨论,使每个教研组成员能明确问题,知晓成因,知道改进的方向并落实改进措施等,以切实提高全组成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例研究。即以课例为载体,把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同提升教师教学理念与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紧密结合起来。

(1)关于课例。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围绕某一个或几个教学问题通过设计课、开课、评课等环节所开展的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教师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等。

(2)关于问题。

课堂中的问题指学科教学中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课例研究中要加以研究解决的。

(3)教师的理念与行为。

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教学理念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其教学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是教学行为的基础和内在依据;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理念的反映与应用,同时也有助于教学理念的理解与内化。

4、叙事研究。以叙事研究为抓手,使教师的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联接起来。

(1)关于叙事。

和学生的故事,以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

(2)关于教师的研究。

小学教育研究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存在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是为了解决常态教育中教师“非理性”或经验式状态进行教学的问题。教师的研究是对自己实践的一种省察与反思,是对教育生活和教育意义的深刻体验和理解。研究的终结,不是成果的文本化,而是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改进和完善。教师的研究需要支持,于是就转向叙事研究。

(3)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七

基于学校、学生和教师的成长,教育教学质量将大大提高,“特色、品味、创新、活力”的目标将不断推进。

1.严格执行教研计划,全面深入推进新课程新起点和研究性学习,加强教学模式研究。

2.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本交换的先进学习优势,加强研究活动。

3.做好课题的初审和总结工作,保证教师初审质量,为下一轮研究做好准备。

4、坚持以学校为导向,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1)把新课程新起点的学习放在重大战略位置,按照新课程、新标准、新课堂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进一步学风的根本转变,建立有自己特色、符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争取最繁荣的课堂教学效益。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1.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需要实时总结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协商课程改革尝试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提高实施水平,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本学期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开创新局面。

(2)继续学习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理论,探索如何将先进前辈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行为。

(3)研究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经验,推进校本教研。

2.丰富和发展教学研究,引领航空沉浸,认真组织,按期开展以教学改革为重点的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二)、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1、真正组织参加各种培训工作。学以致用,双向训练互动,实时总结反思课改实施情况,提炼成功经验,追寻薄弱环节,采取应对方法,从而加快我校新课程成长,培养出一个标准。

2.继续宣传主要教师的.先锋性,认真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审美观察班,介绍经验,与教师直接交谈、协商、交流、学习,促进我校课程改革的深度成长。

3.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通过过程培训,督促泛博士教师掌握不同层次的现代教育信息技能,提高青年教师的信息技能。

1.本学期学校的教研课题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行细化。做好继续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的研究。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教师开展多组织、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实践、学习、总结、探索无止境,上升到理论。

2.学校很苛刻。根据学校的计划,它将以标准和扎实的方式进行研究尝试。特别注意日常的研究尝试,坚持教学与研究的联系。认真分析研究进展中的得失,全力追求解决方案。

(4)加强宣传,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有效性。

1.我校应在新的起点上开展新课程交流活动,通过过程进行教研活动,提升学校的教研效能。

2.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鼓励和激励全体教师撰写学校课程改革信息、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和分析,鼓励和激励教师在各级各类期刊上投稿。

(五)实施dot战略。

头盔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和强化了课堂教学的中心意识,强化了教研组的本能功能,加强了现代教育技能的培训和应用,加强了学科质量和竞赛教育的评估,加强了与其他兄弟院校的校际交流,学习了国外学校的成功经验,充分调动了泛博士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扎实有效地提高了校本研究的质量。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八

一、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要有高质量的教育,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把我校办成高质量的学校,提高学校的竞争能力,实现学校的高层次的办学目标,教师是关键.因此,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崭新的课改理念为准则,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使我校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更新观念,加强交流研究,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校特制定本制度。

二、教学研究理念。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和谐、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三、组织形式。

以学科组、年级组为主。

四、教研活动内容: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步伐。

五、教研活动时间。

1.周一下午:政治、信息技术科组、通用技术科组。

2.周二上午:地理科组。

3.周二下午:英语科组。

4.周三上午:体育科组。

5.周三下午:化学、数学科组。

6.周四上午:历史、历史与社会科组。

7.周四下午:语文、物理科组。

8、周五上午:生物、音乐、科学科组。

9、周五下午:美术科组。

10.双周周四下午第八节:文基/理基。

11.双周周五下午第八节:校级学习(以科组为主)。

12.业余时间:以学校网站为基点,充分展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采。

以自我反省、同伴互研、理论指导、听课评课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活动化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1)自我反省:

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制定个人教研计划、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上不少于1节研究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达8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达12节以上,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达25节,校极领导每学期听课达3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10篇,研究性论文1篇。

(2)同伴互研:

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带入教研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注重“以老带新”,提出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的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的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质疑、批评,各抒己见。每学期学校召开不少于1次校本课堂教学研讨会,以不断促进提高。

(3)理论指导: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刊物和网络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引进教育教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引进新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硬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校园网,为教师学习、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滚动性条件。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九

通过校本教研工作建立良好的教师集体,形成良好的教风,提高教师思想水平、教学素养的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校全体教师。

三、内容:

1、研究小组的建立。

(1)按照不同学科建立和健全教研组。成立多科性的教研组。一般设立数学组、语文组、综合组。教研组成立后,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会议制度、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考勤制度等。

(2)认真选拔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在教学业务上有较高的威信;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团结群众。

(3)检查和指导教研组的工作。校长、教导主任要根据自己专长,分工深入教研组,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例如:帮助教研组长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检查教研组执行计划的情况,定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对教研组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帮助教研组长解决工作中的困难等。尤其要指导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怎样开展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教材教法,能使每个教师逐步做到熟练掌握本学科的教材,掌握教学理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组织专题讨论会。

教材中哪些是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往往是教师最感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最感兴趣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会,有意识地让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业务水平比较高的教师事先作好准备,开展讨论,能使大家受益。这不仅对较差的.教师有很大的帮助,还能促进有经验的教师总结提高。

3、组织教学观摩。

专题讨论的结果是否正确,要用实践来检验;专题讨论中争论也要通过实践来解决。有目的地组织观摩课,发动全组教师共同研究观摩课的教材和教法,写出案例分析,是提高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4、组织教师相互听课。

教师讲课,各有各的风格。组织教师相互听课,目的在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也有互相了解、互相促进之意。要在教研组内培养这样的风气:欢迎别人听课,不怕别人听课,敢于公开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相互听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应有具体要求,并使它形成制度。一般说来规定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节,要做听课笔记,听课后要同讲课人谈听课体会和意见,讲课人要热情欢迎听课人提意见。

5、定期座谈教学经验。

要使教师养成总结教学经验的习惯,重视平时积累资料,有经验的教师每讲完一课或一单元之后,在教案上写教后感、课后反思。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和教学原则,自我分析教学中的优缺点。教研组在此基础上举行经验交流会,内容具体、丰富,能收到互相启迪之效。

四、活动时间:

每双周星期三下午进行教研活动,没有特殊情况,严格按组内教研计划进行。

五、活动要求:

1、按学校工作计划所提出的“五个必须做到”,即教研活动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专题、有效果、有记录。

2、每个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3、每个教师根据学校总体的研究专题和研究计划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

4、每个教师每学期做到“三个一”,即上一节优质课,设计一份最佳教案,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育叙事)。

5、教研活动必须按时参加,不得无故缺席。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20_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师司函〔20_〕30号)文件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_]4号)、《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_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_〕2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_〕13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印发〈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的通知》(教师司函〔20_〕20号),《20_年沾益县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方案(试行)》结合沾益县教师实际情况制订本研修计划。

研修目标。

师德行为有改善。聚焦师生关系改善,欣赏身边同伴践行师德的亮点,理解教育政策法规,增强心理健康保健意识,能说一个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尊重爱护学生,或依法执教的师德故事。

重难点教学有策略。聚焦学科重点中的学习难点,学会多方位确定学科重点的新思路、多视角诊断学习难点的新方法、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难点的新设计、应用信息技术检测学习成效的新手段、完成一堂难点解决的实践课。

常态研修有技术。聚焦边教边学和课例研究,针对重难点教学问题,掌握课例研修的常用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网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会用一套校本常态研修的工具和支架。

3、立足于本组教师个人的自我丰富和不断发展,在教学中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自觉提高多方面素养。

研修计划。

1、立师德、勤敬业、讲修养、塑形象;。

5、时刻不忘矫正自己,不断调整好心态,始终以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带动和感化学生。

具体措施。

5、热爱自己的工作,严格要求、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实做细做大做强自己的工作,不松懈不懈怠,在五尺讲台上倾洒智慧铸就辉煌。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十一

为不断促进教职工教科研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行政管理服务效能,建设学习、科研型学校,立足学校实际,学校决定在全校广泛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活动,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通过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活动,促使各学科教师和各部门行政管理人员都能用科研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以提升学校各个工作层面的专业化水平,对于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校本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史建奎。

副组长:李瑞民陈丽萍曾健。

成员:全体中层干部、教研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教研处),办公室主任由教研室副主任杨建涛兼任。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本课题研究的领导、指导、实施和评审等工作,制定校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建立有效的运行激励机制。学校将把校本课题研究开展情况列为对各处室、教研组评价和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内容,确保研究的扎实有效开展。

三、校本课题选题的要求。

1.教师主要围绕高效课堂的探索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行政人员结合本人的工作岗位围绕提升行政服务质量进行课题申报。

2.每位教职工必须独立申报一项,需认真思考、独立完成,拒绝抄袭,一经查出不予立项并进行通报批评。

3.各处室、教研组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内课题的日常管理。

1.确定课题。教职工根据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和管理服务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惑,认真分析筛选,确定富有意义、带有较普遍性的问题作为研究题目,确定一个校本课题进行研究。

2.制定方案。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式两份,上交教研室一份)。

3.组织实施。依拟定的《校本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研究实践。学校将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加强课题研究的引领和指导,通过理论自修、专家引领、主题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积极落实课题研究各项工作。

4.总结反思。在课题研究后期及时收集过程性研究资料进行建档,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全面总结课题研究的得失,并反思得失的成因。

5.成果评定。研究期满,各课题主持人完成《校本课题结题报告》,并以组、处为单位上交结题材料,由学校组织结题鉴定。顺利结题的由学校向课题负责人颁发《结题证书》。

1.学校为教职工校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设施定期向教职工开放。

2.学校为教职工校本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推动校本课题顺利开展。

3.课题结题后,学校将组织优秀校本课题研究成果评选,并对优秀校本课题研究者给予奖励。

文档为doc格式。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十二

[摘要]校本教育研究堤为了学校发展、立足于学校并在学校中开展的一种开放式、发展性教育研究实践活动,是随同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时向纵深推进而生发的一种学校教育研究战略,是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建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品质形象、促进同学发展、推动教师专业生长的有力举措。校本教育研究具有外乡性与针对性、主体性与多元性、实际性与实效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点。开展校本教育研究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校本管理,搭建交流平台.注重督导评价,狠抓教研队伍建设。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由点到面、由实验到推广的关键时期,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制度,已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生长的实际要求和紧迫任务。构建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制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不时向纵深发展的必定要求;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制度保证;是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建设学校办学特色和提高学校品质形象的重要举措。着力构建校本教育研究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对于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教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校本教育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学校教育研究战略,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而提出来的。在我国以往的教育研究中,并没有“校本教育研究”这个概念。近年来,人们对校本教育研究进行了理论框架的准备和实践操作的探索,但对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来说,校本教育研究仍然是新生事物。为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校本教育研究的科学内涵就成为摆在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英文中的“school-basededucationresearch”,是指“基于学校的教育研究”。其研究对象是基于学校的所有问题,不只包括教育教学问题,而且包括与教育相关的社会问题。就其研究主体而言,大多数研究课题是由专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的专家主持;只有当研究课题涉和中小学时,与其相关的中小学教师才参与其中,而教师的这种参与呈显出被动的特点,难以发挥其主体性和发明性。

对校本教育研究内涵的认识,我国学者与国外学者有所不同。自20世纪60年代“教师成为研究者”开始在欧美兴盛到1975年l.斯腾浩斯(l_stenhouse)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概念,‘教师行动研究引起了教育界的特别关注。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引用并实施“教师行动研究”。特别是自9月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科研兴校”的热潮,“校本行动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为课程改革十分响亮的`口号。随之,“校本研究”、“教师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教师研究”、“校本教育科研”、“校本教研”、“校本教育研究”、“校本教育科学研究”等概念和有关校本教育研究的学术专著、学术优秀论文、研究报告纷纷问世。

校本教育研究必需植根于学校的实际生活,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所有教师认同并参与其中,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必需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在不时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促进学校的个性化、校本化、特色化。由此可见,校本教育研究即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并在学校中开展的教育研究活动。需要强调的是,校本教育研究绝不只仅是一所学校范围内的研究活动,而是以某学校为中心连校成片、全方位、网络化、开放式的研究活动。

综上所述,校本教育研究是指中小学校从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动身,以学校教育者为研究主体,针对学校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依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所进行的研究活动。校本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把研究的效果直接运用手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校本教育研究立足于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一确定问题一研究问题一解决问题”始终是校本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式。校本教育研究是在学校进行的,因而“问题”凸显了校本特色。以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切实解决学校客观存在的、具有外乡性的一些问题,这是校本教育研究最基本的范畴。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十三

坚持“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办学宗旨,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实施取向,以教师为主体,以研究和解决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走“学、教、研、训”一体化的培养道路,可以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行为,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技能。

充分利用网络远程培训资源,学以致用;解决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乡镇每所学校的小学数学校本教研都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按要求认真学习北大网小学数学九大模块的内容。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遵循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同伴互助相结合,教师交流与专家领导相结合。

根据整合原则,校本研究主要以活动和研究为载体进行。

活动形式多样,如开设教师沙龙、组织课堂观察、展览评估、备课、演讲比赛、论文评选等。每项活动都侧重于问题研究和主题系列研究。

该学科以小区域为主,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注重研究的“实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

教研组参照泸州市小学数学国培与校本研究的主题与形式建议开展活动。

校本培训主要围绕“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主题-开展培训活动-总结培训结果”进行。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十四

近年来,校本研究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的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认可。我作为一名初中教师,也积极参与了校本研究活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收获和心得体会。在此我将分享我对校本研究的理解和感悟,希望能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首先,对校本研究的理解。校本研究是指将教研的重点从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实际的学校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工作者实际操作这些理论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通过教师和其他教育者对学校教育实践进行系统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提供更好的支持。校本研究相比于其他传统的研究方法,更注重学校实际教育情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

其次,校本研究的重要价值。校本研究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通过不断地参与校本研究活动,我发现自己在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校本研究能够提供教师专业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学习,有利于形成学校教育改革共识,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第三,校本研究的实践过程与方法。在校本研究的实践中,我意识到要注重一定的系统性,并将其分为观察、分析、改进等阶段。观察是校本研究的基础,需要教师对学生和课堂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在观察的基础上,需要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向。最后,将问题转化为实践,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并实施,通过实际操作和评估,不断改进和优化教育实践。

第四,校本研究的挑战与应对。尽管校本研究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校本研究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方法论的指导,这对一些经验较少的教师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其次,校本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于已经忙碌的教师来说,可能需要做出一定的时间安排和优化学校运作的调整。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通过持续的专业学习和相互支持的团队合作来克服,逐步提高校本研究的实践能力和效果。

最后,校本研究的发展前景与建议。校本研究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的手段,目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的认可和重视。我认为,未来校本研究将会继续深入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育教学改进手段。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方法论的理解。同时,学校也需要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究活动,并将其成果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校本研究在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理解校本研究的概念与意义,掌握其实践过程与方法,以及应对其中的挑战,我们能够更好地推动校本研究在学校中的发展,并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未来,随着校本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相信它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起到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校本研究工作制度优秀篇十五

为全面落实课程改革,顺利实施课程方案,幼儿园根据园工作重点和教职工在课程实施中的实际情况,组织不同部门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具体内容:

5.1教研中心组:由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参加,每月一次,以保教质量的管理和研究为重点开展的分析研讨。

5.2家园中心教研组:由园长、主任、教研组长、早教主管参加,每月一次,一分析研讨日常家长工作、家教指导为重点开展的研讨。

5.3保健营养教研组:由园长、后勤主任、保健、后勤组长参加,每月一次,以后勤管理工作、卫生保健专题为重点开展的研讨。

5.4教研组:由各年级组教师参加,两周一次,围绕年级专题和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开展的研讨。

5.5特色学科教研组:各教学点根据特色性课程内容,两周一次,以专题研讨为主开展的研讨。

各教研组开展教研工作要求:

a)教研组长根据本园教育工作要求,分析组员实际,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重点明确,措施具体。

b)每次的教研活动,组内成员应积极参与研讨,踊跃提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c)组长在每次教研前有计划,教研中有记录,教研后有分析和反思。有计划、有目的地落实教研计划,开展有效教研活动。

d)结合本园实际,每学期重点研究1-2个专题内容。

专题内容应是组内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困惑。

每学期两次对专题内容进行监控(阶段性小结、分析与调整),确保专题研究质量。

e)及时收集、汇总专题实施中的过程性资料。

f)结合保教工作目标,开展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有效教研。

g)期末做好教研组总结,鼓励教师撰写论文。

h)做好相关的资料搜集、积累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