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会计企业调查报告(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10:15:47 页码:13
最新会计企业调查报告(通用13篇)
2023-11-27 10:15:47    小编:zdfb

报告是一种系统性的、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用于向他人传达特定事件、情况或研究结果。如果有需要,可以结合实例或案例分析,以增加报告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报告范文还提供了不同等级的写作水平,让你在写作过程中有更具体的参照和目标。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一

近年来,为了解决生产经营融资难题,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利用动产抵押向银行借贷,有效地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实现了金融危机后期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在基层工商部门登记企业动产抵押业务过程中,发现部分动产抵押融资行为出现违规操作现象,给抵押市场造成不公平竞争问题,带来较多融资风险隐患。针对以上问题,荣成市工商局开展了一次企业动产抵押登记情况调研活动,全面分析了当前企业动产抵押登记工现状,查找了企业动产抵押融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做好动产抵押登记工作的几点建议。

今年1-7月份,荣成市局受理动产抵押登记业务43笔,企业融资额度达7.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从抵押额度分析,融资额度1亿元以上的1笔,1000万—1亿元之间的16笔,100万—1000万的20笔,100万以下的6笔;从抵押物性质分析,生产设备抵押31笔,产品抵押5笔,半成品抵押1笔,原料抵押6笔;从抵押人性质分析,个人独资企业抵押2笔,公司抵押33笔,全民所有制企业抵押 1笔,个体工商户抵押1笔;从抵押人经营规模分析,中小企业办理抵押业务28笔(20xx年销售额低于3000万元),融资额度总计达2.6亿元,抵押业务量和融资额分别占全部抵押的65.1%和36.1%;从抵押人办理动产抵押登记的连续性来看,20xx年新开展的动产抵押登记业务7笔,此前办理过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的36笔,其中22家企业最近3年连续通过动产抵押贷款融资。

近几年,企业动产抵押融资业务快速增加,逐渐呈现出以下五个发展趋势。

(一)融资额度大幅增长。20xx年,荣成市局共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业务49笔,为企业融资5.7亿元;20xx年,办理动产抵押业务56笔,融资7.15亿元;20xx年,办理动产抵押登记53笔,融资6.2亿元;20xx年1—7月份,该局共受理动产抵押登记业务43笔,帮助企业融资7.2亿元,融资额度同比增长80%,超过20xx年度全年融资总量。

(二)抵贷比例下降明显。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存贷款利率不断上调,各家银行为了减少坏账风险纷纷提高贷款标准,企业用于抵押的抵押物所能贷到的款项大幅减少,抵贷比例同比下降明显。20xx年,该局受理的动产抵押登记中企业抵押物平均抵贷比平均为48%;20xx年为44%;20xx年为41.4%;20xx年上半年平均抵贷比不足32%,相比前几年大幅下降。

(三)反担保行为增长迅速。20xx年-20xx年,荣成市局共受理含有反担保合同的抵押贷款等级业务2笔,20xx年受理反担保抵押登记业务3笔。20xx年,该局受理的反担保抵押登记大幅增加,仅1—7月份即受理含有反担保合同的抵押登记业务11笔,占到同期所有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的25.6%。

(四)混合抵押比例增长较快。部分资力雄厚、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集团,银行给予对应的诚信额度较高,企业用厂房、设备、产品等物资作为抵押(包含动产设备和非动产厂房)的混合型抵押贷款行为越来越多。20xx年,荣成市工商局办理的动产抵押业务中,抵押物为动产、非动产混合抵押样式的为3起,20xx年为5起,20xx年前7个月已经受理7起,混合抵押比例逐渐增加。

(五)融资成本大幅增加。去年以来,随着多家银行推行“紧缩银根”政策,中小企业贷款的财务负担不断加大,部分企业办理动产抵押贷款融资业务更多求助于担保公司或小额贷款公司。同时,担保公司在从事担保业务时往往收取企业高额手续费,而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往往比银行同期利率高出较多,高昂的手续费和贷款利率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压力。

(一)部分银行违规扩大抵押物范围。部分银行将养殖企业养殖海产品所用的架子绳、塑料漂等作为抵押物资为企业办理动产抵押贷款融资服务。《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对办理动产抵押登记的范围定义很明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以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的,应当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该办法将抵押物范围限于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类似架子绳、塑料漂等物品,虽然是企业在养殖过程中所用的器具,却既不属于生产设备和原材料,更不是产品和半成品,因此不得用于动产抵押。

(二)重复抵押现象缺少法律监管依据。由于《动产抵押登记办法》没有关于禁止重复抵押的规定,按照“法不禁止即允许”的原则,工商部门应该允许企业以同一资产实施重复抵押行为,但重复抵押登记给融资带来较大风险,同时对动产抵押市场秩序造成较大冲击,给工商监管工作造成较大压力。20xx年,该局在审核中发现2户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时抵押物资多次重复抵押,但法规并未明文禁止重复抵押,但出于化解登记风险的考虑,该局未对上述企业实施登记。

(三)银企借贷不规范现象缺乏监督。由于部分银行为争取客户,未硬性要求企业进行抵押物评估,今年来工商部门登记的动产抵押登记企业中,超过1/3的企业未对抵押物资进行价值评估。同时,银企双方的动产抵押贷款协议一经签署即生效,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只是增加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因此,工商部门对银企双方不合常理的抵押行为无监管权限,给银企双方利用动产抵押串通、套取资金留下了可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商部门的追责风险。

(四)中小企业办理动产抵押困难增加。中、工、建、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从事放贷业务时普遍存在“抓大放小”现象,对实力雄厚、规模较大的大企业青睐有加,但对资金需求更为急迫的中小企业则要求苛刻。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特别今年以来国家为调控宏观经济,几次调高存贷款利率,并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调高至有史以来最高位。各大商行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要求。即使完全符合《动产抵押登记办法》规定,中小企业通过动产抵押融资的难度也极大。

(一)强化走访宣传,提高企业认识。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议工商部门积极通过动产抵押登记帮扶企业融资。通过向中小企业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组织企业负责人学习《物权法》、《担保法》、《动产抵押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对动产抵押登记工作的认知度。同时,加强对辖区企业的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运营情况和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企业详细介绍办理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的有关政策、具体流程及应提交的资料等,积极鼓励企业合理利用现有设备、产品或原材料进行抵押,以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强内部激励,提升登记质量。建议制订《协助企业融资扩产计划》及《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强化工商部门内部激励。建议将各工商所协助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贷款业务量纳入年终考核,对在宣传咨询和业务办理中表现突出的工商所和个人在年终评优、先进评选中给予加分、嘉奖、物质奖励等相应表彰,充分调动全市工商系统特别是基层工商所对企业动产抵押登记贷款业务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格把关、热情服务,真正提升登记质量,推动动产抵押登记工作向纵深开展。

(三)出台优惠政策,扩大抵押范围。建议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适度扩大动产抵押人范围。鼓励较大的个体工商户和农资产品生产经营者积极办理动产抵押登记业务,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二是适度扩大动产抵押物范围。鼓励企业以半成品和成品作为抵押屋子办理动产抵押融资,扩展企业抵押物范围,有效盘活企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适度扩大抵押权人范围。针对目前开展动产抵押登记业务金融机构较少的现状,建议工商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协调各大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受理动产抵押登记贷款业务,进一步扩大抵押权人范围,方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办理动产抵押贷款融资业务。

(四)强化服务指导,防范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强行政指导,完善服务措施,助推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发展。对有意办理抵押登记贷款业务的企业实行“一对一”贴心服务,指派专人全程帮扶企业完善相关材料、指导企业填写《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申请书》。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对申请材料齐全、程序合法的企业,当场予以办理登记,减少企业往返次数。定期组织召开“银、企”双方信贷联席会议,加强彼此沟通和协调,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完善“三回访”制度:加强对金融部门、抵押企业和抵押行为的回访力度,及时化解矛盾,消除隐患、防范信贷风险。回访金融部门,确保资金按时到位,保障抵押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回访抵押方,防止抵押物转移、变卖和非法转让;回访抵押行为,对银企双方的抵押行为进行监督,及时提醒办理变更、注销申请,切实保障银企双方的合法权益。

(五)严格把关手续,规范登记程序。进一步规范受理、审查、归档、查阅等工作制度,做到人员、责任、职能到位,有章可循,把好受理关、审查关和审批关,对办理动产抵押物登记的银企双方提供的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做到“三查三看”,即查有无禁止抵押的物品,看是否超出抵押物登记的范围;查提供的资料,是否有虚假成份;查同一企业过去的抵押资料和记载,看是否有重复抵押的现象。仔细审查企业抵押合同条款,对财产所有权不明确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不予登记。同时,深入企业核对抵押物实样,对企业资信情况进行确认,确保抵押登记的准确性、合法性,建立抵押登记台账,对抵押物价、抵押周期长的登记开展检查回访,及时掌握抵押物变动情况,指导企业做好变更、注销等手续,从而保障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六)灵活掌握尺度,积极助企融资。由于“银行整体授信,企业混合抵押”情况越来越多,给工商机构办理动产抵押业务带来了一定困难。按照《动产抵押登记办法》的规定,工商部门依据职能对企业利用动产进行抵押融资进行备案管理,对于混合了非动产的抵押物无权予以登记,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融资发展。针对此种情况,建议进一步推广“混合抵押,剥离备案”的方法,即剥离企业抵押物中的非动产部分,只对其动产部分进行登记管理。指导企业和银行依据动产部分评估价值折合融资额度重新签订抵押协议,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积极帮助企业融资。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二

全县共有餐饮企业14家,职工2168人,其中建立工会的企业6家,入会职工482人,25—200人规模企业6家,25人以下企业8家,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家,股份制企业3家,个体企业8家。

截止20xx年12月,建立工会的6家餐饮企业共有职工520人,会员482人。6家餐饮企业工会组织基本健全,能够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责。

6家餐饮企业共有工会干部18人,而且全部为兼职工会干部。

从调查情况来看,6家餐饮企业工会基本上做到了权为职工所用,利为职工所谋,工会干部们都能坚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作用。一是认真宣传贯彻《工会法》、《劳动法》、一系列法律法规,让职工了解法,掌握法,并能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其合法权益。二是克服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三是不断开展职工安全教育,确保了职工生命安全。总之,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资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方面,这些新建企业工会取得了一些成绩。

这几家企业虽然建立了工会组织,但工会主席在企业中并未取得实质性的地位,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其原因就在于6家餐饮企业的工会干部虽然是为工人维权的干部,但更是端着老板给的饭碗的雇员,因此在工作和维权中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由于工会职务兼职化,工会工作业余化,劳动关系复杂化,使这些工会干部难以站在与企业主平等的位置上,旗帜鲜明地替职工说话办事。

一些新建企业成立了工会组织后,确实开展了一些困难救助和文体活动,但工作缺少有效的载体,没有真正发挥出工会的各项职能作用。还有的虽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但对职代会的工作职权、程序、组织制度等基本知识缺乏足够了解,作用发挥的也不大,各项职权并未认真履行落实,致使一些职代会成为“摆设”。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在于企业的各项决策还是由经营者一个人说了算,工会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也还是受制甚至听命于企业主,因此企业一旦发生劳资纠纷,往往无视工会组织的存在,职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工会在以民主议事会、协商对话会等形式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时受到障碍,难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劳资双赢的目的。

其原因是由于这些工会干部都是“打工一族”,要想真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替职工说话,就要冒着被解聘的危险,而且还会得罪老板;不替职工说话,不维护职工的权益,自己就会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在私下里也常常被员工们所批评与议论。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决大多数工会主席都不敢与老板轻易闹翻。当老板与员工之间真正产生利益矛盾或劳动纠纷时,许多工会干部都是巧妙圆滑地、胆战心惊地周旋于两者之间进行维持。他们既不敢得罪老板,也不情愿得罪职工群众。因此许多职工都反映,现在的非公企业工会的职责不是维护,而是维持。所以在维权方面,许多工会干部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况,无法真正履行工会的维护职能。

据调查,餐饮业工会干部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最高学历是高中,初中学历者比比皆是,这就造成了工会干部法律、经济以及管理知识的缺乏。同时由于都是新上任,对工会工作不甚了解,所以在具体工作中表现为不善干、不敢干也不会干。在参与协调老板与员工的工作关系中也显得无能为力或束手无策,有的在具体利益维护中谨小慎微,畏首畏尾;大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思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会基本职能的发挥和工作的开展。

就是要用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引导企业主要依法维护员工权益的目的。工会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能否顺利进行,各项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的理解与支持,反之就会阻碍工会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上广泛宣传组建工会工作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纠正推行建会影响企业的投资环境,增加劳资矛盾等不正确的认识。要积极引导企业主和经营者进行民主管理理念、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的宣传,让他们认识民主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把发展企业的理念确立在以人为中心,双赢互利上来。

就是协调好餐饮企业的劳动关系。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协调劳动关系是工会工作永恒的主题。这一点对非公企业工会尤其重要。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前提条件。目前我县大多数非公企业一般经营规模不大,管理水平不高,职工综合素质不强,工会工作力量比较薄弱,使得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从而导致一些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紧张。工会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在非公企业中要积极推动企业依法建立职代会、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等民主管理制度,并以此作为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手段,实现劳资双方由对抗转为对话,由对立转为合作,建立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要加强我们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和新跨越,关键在于工会自身,关键于在干部作风。要加强对工会干部的.业务培训,将上岗培训与经常性的轮训结合起来;要将工会知识与现代管理知识培训结合起来,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工会业务、劳动法律、工资和社会保障等知识的学习;要提高工会干部思想素养和法制水平,着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提高素质的培训中,使工会干部树立参与维护意识,提高参与维护能力,增强参与和维护责任。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下大力气才能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过硬、群众观念牢固、工作作风严谨、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三

进入20xx以来,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复苏态势,但面临诸多复杂因素,复苏态势仍不均衡。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不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增大,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日本经济陷入负增长。20xx下半时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放缓明显,都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被蒙上了巨大的阴影,此时的争论焦点已经变成了“先推行财政稳固计划还是继续维持经济刺激政策”。事实上,这也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面临的两难问题。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了解国情,使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我们了解企业就业市场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外语专业的,从事外贸方向相对比较的多,因此,我们本专业学生应该了解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便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宁波教育学院高职学院特此组织了这次极有意义的外企调研活动。

本调查主要采用相关部门抽样调查形式的问卷调查,结合个别企业、个别公司负责人个案访谈完成。问卷发放时间为3月13日至3月15日。实际发放问卷30份,收回30份,问卷有效率93%。

我们组成员经过对宁波市30多家企业的调查问卷反馈情况得出:各家外贸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在欧洲与美洲,各占市场比率40%与23%;其次是东南亚与非洲,各占15%与7.5%。宁波市外贸企业主要出口产品为纺织服装,占出口产品的25%;其次是家具产品,占19%;还有的就是化工产品和机电产品,各占12%。

(一)宁波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进出口贸易发达。经过调研,宁波主要的出口产品为纺织服装占25%,其次是家具产品,机电,化工,钢铁产品,分别占19%、12%、12%、6%。也有少部分企业出口农产品以及有色金属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各占2%和3%。由此可以得出宁波的外贸企业是以出口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产品为主的,掺杂少许。

农副产品和第三产业的产品的企业。在我组所调研的企业中,出口市场以欧洲,美洲,东南亚地区为主。

欧美市场是宁波外贸企业主要的出口方向。欧元贬值、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市场萧条,势必影响我国产品出口。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全球经济初步复苏。所以,宁波48%的企业预计企业2011年全年出口额将超过2010年,4%的企业预计持平,48%的企业预计下降。

(二)接着我们。

小组对影响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作了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提高,原材料、能源涨价,地价或租金上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物流运费提高,市场准入认证费用等。如下图所示:

分析企业发展的状况,25%的企业对未来一段时间出口前景预期抱持平态度,12.5%的企业抱乐观的态度,62.5%的企业抱不乐观的态度。虽然如此,各家经营者还是纷纷制定出相关的发展目标,以应对危机,渡过难关。其中29%的企业决定开拓新兴市场;16%的企业决定扩大内销;也有16%的企业决定调整生产规模;还有16%的企业决定加大研发力度、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13%的企业决定多方面缩减成本;10%的企业打算降低价格,维持市场份额。

(三)通过分析了解企业发展状况,我们也调查到了企业招聘人才的一些相关要求,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大三即将毕业的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更符合企业所需人才的标准,对我们以后的就业十分重要。目前,企业招聘员工的方式以人才交流会为主要招聘方式,占34.50%,其次是因特网,占20.70%,而大专院校专场招聘会只占了10.30%.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四

style="color:rgb(18,91,134);">

20_年,对我而言,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_x,是一个让我有着特殊感情的地方。在这里,我从一名前台柜员,转变成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主办会计,角色的跨度让我曾彷徨过,不知所措过,但是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帮助、指导下,我坚定了信心,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很大提高,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现将本人这几个月以来的工作、学习情况及今后努力方向汇报如下:

回想刚刚接手会计工作时,面对着财务报表及各种账簿,我不知如何下手,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遇到不懂的地方,我就向很多前辈及同事请教。因此,第一个月的各种报表在请教多位师傅后按时报送。

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每周一次盘查库存现金及重要空白凭证,确保帐实相符。定期进行帐务核对,及时将贷款电子收放台帐与五级分类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进行核对,将所收的每一笔本金或利息在借据上进行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查清,防止发生差错,做好帐务“五无六相符”;编制、审核会计凭证,严格按“三签”制度进行报账。按要求登记各种登记簿,按照《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认真审核会计凭证要素及相关附件,落实存款“实名制”规定,正确审查支票及存单(折)印章挂失手续,登记好相关证件手续等等。认真填制会计封面及封盒,坚持“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准时上交凭证。

对于事后监督员下达的整改通知书及时整改到位。严格按照县联社对各社库存现金的限额,及时做好资金的上缴与留存,对于大额现金的支取应及时向人民银行报备,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坚持双人临柜、钱帐分管、印证分管、证押分管”的会计出纳制度。坚持每天开好晨会,做好上传下达,总结昨日工作,布置当日工作,做好晨会登记等等。

认真学习“三防一保”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地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注意关注社会上发生的金融案件,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防微杜渐,当班期间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按“三防一保”的要求,熟记防盗防抢防暴预案和报警电话,熟练掌握、使用好各种防范器械。不管是在营业前、营业中、还是营业后都一样重视,按规定要求执行值班守库制度,确保值班不失控,安全无事故。

我知道会计工作远不止这些,我学到的也只是皮毛而已。在这两个月里,我渐渐地感觉到会计岗位的重要性与责任性,也感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会计工作,事无巨细,无论大小,都要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规章办事,严守组织纪律,提倡职业道德,力求为客户提供质的服务,真正的做到“用心服务,真情无限”。同时遵守《农村信用社会计基本制度》履行会计的岗位职责,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二、学习情况。

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压力是无形的,但我更多的是将压力转化动力,紧张而又充实的工作氛围让我懂得了我在理论知识及工作实践方面的欠缺。因此我将本着“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思想做好会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正确的指导工作。任何一项工作对于我来说都是崭新的一页。每当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我都会先用笔记本记下来,然后虚心向身边的同事、领导请教。工作之余,我会看看《信用社会计核算办法》、《会计理论与实务—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手册》、《农村信用社会计基本制度》等会计及信用社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书籍。在这里,没有身份的区别,没有年龄的界限,我们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直到弄懂弄通为止,取别人之长,补已之短。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多面手,胜任每一个工作岗位。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目前的工作,除了自己努力外,更主要的是领助的结果,这离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专业知识不够精细;遇到困难时不能做到临危不乱,人员工作分配不够合导的指导和同志们帮理等等。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习相关的会计知识,能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组织、协调内外勤工作,对工作具有远见性及创新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与同事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样别人犯的错自己会避免,别人的优点自己会吸取。

新的一年已经拉开序幕,我将把自己的“行程”计划写得更周密。所谓“立长志,常立志”,希望自己成为立长志的人,能坚守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计划,怀揣着积极向上的心情迎接崭新的20_。

述职人:_x。

__年_月_日。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五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面对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既不利于就业,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大学生的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但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作为心理品质“高危人群”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是有普遍性的,需要老师们进行认真研究,并进行合理辅导。通过分析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就业心理状况,进行合理引导,开展就业心理辅导,使每位大学生都能拥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

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指导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好就业机会。

1.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重。

2.高等教育本身存在新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和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和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新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再次,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

3.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摘要:首先,过分关注文凭。第二,存在性别歧视。第三,生源地域歧视。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的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

4.大学生就业熟悉有误区。

我国大学生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

5.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

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轻易出现知识和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一)社会观念和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

(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

2.学校教育应和市场需求相对接。高校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新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将职业素质培训和实习结合起来。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喜好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做好预备。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靠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新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新问题。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功能。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六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本人作为基层最普通、最一般的工作人员,接受党和政府培训学习和教育也是最多,因此,我时刻牢记党的政治原则,思想原则,政策原则,工作原则,财经纪律原则,廉政自律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大方向就是我一生的方向旗帜,并旗帜鲜明地紧跟脚步不放松,伴随我终身走一生。我也会用时代的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学习和提高。在工作中决对不会以权谋私,不讲原则。在做人做事中时刻注意做人的道德和良心,要对得起家庭,对得起政府所付给我的一口井中之水,常取不枯的一份工资。

就一年来的工作而言,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园区财政局的业务指导下,本人做到了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工作,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形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作简要的总结汇报:

财政各项涉农、惠农补贴工作中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各种良种补贴、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以及民政、社保各项财政涉农等二十多项的补贴工作是国家对农村实行的一项惠农政策,为了保证和支持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了体现国家财政涉农各类补贴政策及时贯彻落实到户,使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实行“一折通”工作有规范化和完整性的操作服务,作为做具体工作的我,根据上级工作布置和领导要求,汇同村组干部做了大量的有关政策宣传工作,并核实面积、填表登记等大量的信息采集工作,给农户签字确认、张榜公布、接受监督。今年、经本人办理各个种类涉农财政补贴的享受农户有788户(批次),补贴资金达302万多元,从而使农户能够及时足额安全地拿到政策规定补贴的款项。

“三项资金”是税改后保村运转和稳定、五保老人老有所养、村干部工资的有力保障。为了管好农村的“三项资金”,我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对农村“三项资金”进行仔细测算和分解,严格按照政策依据和标准以及操作的程序,核实村干部和分散与集中供养五保户人员增减变动情况,确保“三项资金”的方案准确实施到位。同时保证资金按期到位到户到人。

为了本镇集体资产盘活盘盈,本人配合领导调查了解集体资产的分布,并进行了跟踪管理、实行造册登记、估价、计价、出租、收租等管理工作。使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不流失,使之保值、增值并不断地创收效益。

为了将_镇区域内的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统一集中在我所服务大厅缴纳的前提下,使各项税源确保不偷、不漏、安全地促使纳税人积极前来服务大厅纳税,在协税、护税、引税的精神指导下和应有工作职责促使下,我作为税收征管人员,身先士卒,走街串户,了解情况,调查税源,发现纳税对象,跟踪服务并将税收促缴入库。由于国家税制改革,今年4月将两税征管工作转交地税部门之前,本人没有丝毫马虎两税征管工作,直至平稳移交过渡此项工作。因此,由于个人工作的努力,为我镇今年的两税工作完成而感到自豪。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七

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它往往受两种主要因素影响,一是各种群体、环境、时代潜移默化的文化交融,二是重大事件所导致的文化剧烈变迁。文化也就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逐步得以强化。

因此,外部环境影响、历史沿革积淀和内部文化演进成为企业文化形成的三大源流。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也就需要从回顾历史与分析现状入手,从文化梳理与成因分析中,探寻企业的文化脉络。

对于“脱胎于计划,成长于市场”之中的炼化公司而言,近三十年的成长历程,可谓充满艰辛、斗志昂扬、风雨兼程。文化作为一种体验、一种思考、一种精神,随着岁月流转慢慢地沉淀在石炼人的身上。

我们力求由外及内,即从文化建设的外在工作成就,到文化演变逻辑,再到现实问题思考三个方面,展开对炼化公司企业文化的梳理与辨识。

炼化公司,作为中国石化地处河北的炼化公司企业,行业特征鲜明,国企特色浓重。走近炼化公司,便可清晰触摸到那种久违的、亲切的、传统企业的文化质感,朴实、热情、勤奋、有为。炼化公司的文化建设成就便融于这种平凡而活泼的工作之中。

1、立足行业特色,较好地继承了石化企业的优良文化传统。

石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谱写了丰富的精神篇章。炼化公司作为中国石化的一员,从诞生之日起便继承了石化企业优良的文化传统,成为炼化公司最重要的文化源流与优秀文化元素。

尽管中国的石油石化系统几经变革,但在炼化公司的肌体内仍然跳动着石油石化人的精神脉搏。以“大庆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胸怀大局、忘我拼搏,以“铁人精神”为写照的求实奉献、埋头苦干、主人翁责任感始终是石炼人的精神法宝。

从建厂初期第一代石炼人的艰苦奋斗到工程推迟后的顺利开车,从化纤项目的尴尬接盘到顶住压力的扭亏为盈,从不言回报的加班加点到以集体为重的默默奉献,从减员增效的变革冲击到稳步推进的改革成果,从上市约束的规范管理到严谨有序的稳步改革,从思想混沌的成长低谷到渐见曙光的??万目标。炼化公司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石化企业优秀文化的传承史。

毋庸置疑,行业的特色、国企的背景所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元素,是炼化公司成功走向未来的不揭动力。

2、结合业务实际,有序地推进服务生产的评优创先工作。

文化不是口号式的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轨迹,它需要切切实实为生产服务,为经营服务,这需要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者深入思考。

炼化公司能够始终从自身生产实际出发,围绕生产想办法,围绕效益寻出路。结合业务实际,有序推进服务生产的评优创先与氛围营造工作,这是石炼人将企业文化付诸实践的具体表现。

“红旗班组”、“星级车间”、“自主管理”、“银河行动”、“亮点宣传”、“帮扶救困”、“团队学习”、“精细管理”、“绩效改革”、“电视辩论”、“阳光管理”、“六进活动”,等等,这一切都是企业文化在实践中的鲜活写照。

在炼化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近十年的管理进步与改革探索,石炼人始终在思考与寻找企业基业常青与长治久安之道,始终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运用文化的力量促进企业的发展。炼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实践,一种围绕中心任务的实践,一种融于日常工作的实践。这种实践体现出一种高度的结合,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内修职工素质外树企业形象相结合。

可以讲,炼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充满激情、富有特色、卓有成效。

3、围绕职工需要,精心组织策划,不断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作为一家富有国企传统的四千人的石化企业,炼化公司可谓卧虎藏龙、人才济济。围绕提高职工素质,陶冶人文情操,丰富业余文化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是国企的传统文化优势。这一点,炼化公司做得同样出色。

从“亲情家书”到“元宵晚会”,从“羽毛球赛”到“运动大会”,可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傍晚时分活跃在石炼职工新区的“秧歌”、“舞蹈”、“健身”、“嬉戏”,更是和乐融融、美不胜收。

通过开展文明健康、昂扬向上的文化活动来不断陶冶员工的情操,展示员工的才华,凝聚员工的人心。这是炼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有力成就。

4、着眼时代要求,不断思考、探索、创新、完善精神内涵。

企业文化是由理念、制度、物质、行为所构成的多层体系,其核心为文化理念。然而文化理念又将从多角度回答“我是谁”、“到哪去”、“怎么走”的企业哲学命题。

纷繁复杂的文化内容易让人抓不住关键,从而缺少真切的理解与准确的把握,进而难以一言以蔽之。同时,文化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始终富有时代的气息。因而,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播应有清晰的主旋律。通过提纲挈领式的提要描述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一语道破,统领全局,所谓“捕蛇应当掌七寸”。这需要一种智慧,一种创新的智慧,一种基于对组织深刻理解与系统把握的智慧。

炼化人做到了,它就是“尽职”文化。

就如同扬子石化讲“进步”、济南炼油谈“责任”、上海石化言“回报”一样,“尽职”是炼化公司核心理念的准确表达,是对企业现阶段文化环境的准确定位。可以讲,“尽职”文化是独具炼化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它不但秉承了老一代石炼人艰苦奋斗、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而且还融入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企业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尽职”文化的提出是炼化公司着眼时代要求,不断思考、探索、创新、完善精神内涵的重大文化成果。

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积淀、缓慢变化的渐进过程。伴随炼化公司近三十年的成长,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阶段特征与逻辑成因。我们大胆地将炼化公司企业文化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是试图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去进一步探寻与透析企业的文化脉络。

1、初创期(1978年-1983年),文化的继承与探索。

炼化公司于1978年破土动工建设,1983年部分装置建成试开工生产,1993年全部建成,1994年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历时16年。其中,从破土动工到试开工生产,是炼化公司企业文化的“初创期”,其典型特征为文化的“继承与探索”。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培育起来,并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员工所认可且带有本企业鲜明特色的文化要素的总和。没有企业的成长过程,缺少工作中的思想交融,企业文化不可能形成。

建厂初期的炼化公司,其文化主要来源于石油石化企业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炼化公司的文化是有根的。它不同于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新兴高科技公司的成立。

在建设期,面对催人振奋的目标、工程繁重的任务,石炼人是凭着忘我的精神和艰苦的奋斗来开创崭新的面貌。虽然无法回览历史的画面,但我们在脑海里能够看到那样一种热气腾腾的场景――飘扬的红旗、挥汗的脸颊、轰隆的机器、吊装的哨鸣,还有那延建后短暂的凝重和成功试产后激动的拥抱。

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至今在石炼人的身上,还可以清晰地触摸到那种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这是文化中抹不去的历史烙印。

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在共同的工作、生活中,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开始了炼化公司这个新的组织在文化上的初期探索与自主成长。

文化的继承与探索是初创期鲜明的阶段特征。

2、成长期(1984年-1997年),文化的内化与发展。

伴随着企业的生产运营与成熟进步,文化作为一种隐含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积累与成长。从1984年到1997年,炼化公司进入了企业文化的“成长期”,其典型特征为文化的“内化与发展”。

这期间,炼化公司也进入了企业发展的快车道,“双轨制”运营更为炼化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生产生活一片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以石油石化传统精神为根基的企业文化在这一时期也得到迅猛发展,国有企业“主人翁意识”与“企业是我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尽管国有体制及计划经济内在的缺陷已经开始萌芽并暂有表露,但整体上,这一时期的石炼人是幸福的、快乐的、自豪的、融洽的。如今,每当石炼人谈起昔日的辉煌,回想那段往事,脸上仍会荡起甜美的笑容。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主观世界,也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不断发展与内化。

3、嬗变期(1998年-20xx年),文化的冲突与反思。

人生几多坎坷,企业历经磨难,这是一种成长之痛,超越便是一种“幸福”。

炼化公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可谓潮起潮落、风雨兼程。从1998年到20xx年,石炼人渡过了成长中最艰难的时刻。与此对应,企业文化进入了“嬗变期”,其典型特征为文化的“冲突与反思”。

双轨制的消亡、市场的低迷、管理的起伏、协解的压力,使快乐的石炼人冷静下来。但冷静并不等于清醒,它处于清醒前的混沌与迷失,这一时期的石炼人是艰难的、痛苦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思维开始进入内心的冲突、挣扎与反思。

石化纤的成长便是鲜明的写照。一方面,企业需要发展,战略需要机遇,新的任务、新的装置、新的市场,是炼化公司努力争取的目标。而另一方面,棘手的项目、过重的投资、独有的工艺、倾销的市场,让诞生不久仍还稚嫩的石化纤的成长举步为艰、苦苦挣扎。

更多的石炼职工也陷入一种被动的精神压力,走出去需要一种勇气与才智,留下来需要一种意志与坚定,冲突中的无奈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痛苦。

这是一种内心无法逃避的冲突,然而,重担之下也历练和培养了新一代的石炼人,负有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的炼化公司的管理者开始进入系统反思。

文化便在这种冲突与反思中沉淀下来,成为炼化公司企业文化自我成长中最为浓重的一笔。

4、提升期(20xx年-现在),文化的创新与推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经过痛苦磨难的石炼人终于凭借自己的勇气与智慧走出了低谷。离开的,我们祝福他们前程似锦;留下的,我们万众一心奋勇向前。

在新一代炼化公司管理者的带领下,自20xx年起,彻底摆脱了那段阴霾期的思想枷锁,从800万吨炼化扩产规划的定音,到16万吨化纤增容项目的建设,从石化纤的减资增效重现市场曙光,到锐意改革强化管理重振斗志,终于使炼化公司重新引向了战略轨道。

伴随期间的是文化的整合创新与逐步推进,炼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提升期”。

“尽职”文化的提出与广泛讨论并达成共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动力。学习型组织创建的不断深化、企业文化系统建设项目的悄然启动,必将使炼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促进企业持续进步、创新发展的精神法宝。

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但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在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旧有思想观念及新的价值取向仍有一股力量,将对文化发展构成较强的思想障碍,清醒地正视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进一步转变观念,促进文化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

1、传统观念束缚下的思维樊篱。

“尽职”文化所倡导的不仅仅是对工作职责的明确及对工作成果的承诺,不仅仅是从工作层面出发,要求我们的职工胜任岗位能力,完成工作目标。“尽职”文化更是一种思想,它要求我们的职工能够象罗文一样,在工作中怀着一种精神,主动、忠实、无私、坚持,而这就需要一种价值认知,即“职业意识”。

“尽职”文化要求我们的职工能够从职业的角度来看待工作,首先做一名“职业人”,并以此来正确理解企业与员工的契约关系,正确认识付出与回报的动态均衡。一种职业必然具备一种能力,必然要求一种绩效,必然面对动态需求,必然符合市场机制,而非一种固定的依附。拥有这种认知是“职业人”的成熟。

然而,炼化公司做为一家具有三十年历史、国企背景浓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企业,在长期“主人翁意识”的熏陶下,在长期“企业办社会”的统包大揽下,在职工的思想深处,“职业观”、“契约观”并未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法则。职业意识的不足又带来危机意识的淡漠,进而成为影响文化创新的思维樊篱,成为“尽职”文化深入传播的心理障碍。

2、行业体制制约下的功能缺位。

任何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制约,做为中国石化集团下属的炼化企业,炼化公司始终要以集团公司的工作精神为指导,在中国石化集团现有的管理体制下成长。

从集团管控模式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石油石化企业集团,受其自身资源依赖与产品属性的限制,往往侧重于集权式管理体制,多采用战略指导下的操作控制型管控模式。受其影响,下属企业往往并不拥有完全的面向市场的组织机能。

具体来讲,从企业价值链角度看,炼化公司的原料采购与市场营销均统一由集团内相关企业负责。这样一来,企业便失去了独立面对市场的机会,经营报告仅是一种数字文章,账面的亏损并不代表真正的价值,经营目标与利润指标是另外一套假设,正如企业职工所言“炼化公司更象是个大车间”。这种安排就集团整体而言优势明显,就炼化公司个体而言,缺少市场历练与洗礼的组织必然难以深化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

而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是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行业体制制约下的功能缺位成为炼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现实障碍。

3、市场经济思维下的价值冲突。

市场经济讲究公平竞争、投入产出、贡献回报。在全社会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石炼人必将受到外来价值观念的冲击。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企业职工的利益,尤其是根本利益问题,才能调动最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奉献精神。

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文化工作的起点和归宿。我们不能只说奉献不回报,只说工作不休息。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也提出“开明的自利”观点,他讲到:“不是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善心才让我们有了心仪的晚餐,他们考虑的都是他们自身的利益。我们必须明白,不是他们的人道主义,而是他们的自利,让我们有了心仪的晚餐。不要告诉他们我们的需求,只需要告诉他们他们的机会。”

我们企业文化工作是用思想教育的方式反映和维护一定的利益关系,文化建设是无法回避利益的,因为市场经济已把人们的利益动机和欲望充分地激发出来了,不讲利益,不参与市场的交换与竞争是无法生存的。

然而,企业经营同样受到外部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这种外部约束与市场思维便带来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价值冲突。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公司财务部的_x,主要从事总帐会计工作,非常感谢公司给我这次机会做述职报告,一年来的工作是紧张和忙碌的,但更是充实和快乐的!具体工作包括以下5个方面:

1、负责项目控制表的信息更新、统计各区域应收账款、异常项目、销售人员信用额度统计,每月末及时将各种汇总表发送给主管领导。

5、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各部门的稽查工作。加强和销售人员的配合,发挥自己的优势,多与他们沟通,对存在的问题与他们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努力使公司的利益得到保护。

以上是我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基本达到了总帐会计的职位要求!但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爱岗敬业、更要有职业道德和系统的财务知识。如果有幸能够成为一名会计主管,我将在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真正做领导的好帮手、好参谋:

1、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这需要根据公司具体的业态、规模以及核算形式来定。

2、建立一套会计人员岗职描述,将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干到什么程度都给予量化、做好规范。

3、为团体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环境,在干好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力争团队整体升级,因为我深深知道:学无止境!

我希望以这次述职为契机,虚心接受评议意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端正的工作姿态,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业务素质,争取实现工作中的'理想目标!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九

对于石油石化这一特殊行业,石油工程项目有其特殊性,则项目管理的运用也有别于其他行业。该行业项目管理的总体现状是:既有项目管理的新原则,新内容,新组织形式,又有原成建制分公司管理、现场施工的旧影子,其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模式存在以下特点:

1。、在项目管理运行机制上实行公司总部决。

策层、项目部管理层和施工作业层“三层分离”,总部、项目部、负责施工作业的专业公司三者之间各司其职,即:总部负责决策和总体协调,项目部负责管理和具体组织项目实施,专业公司负责施工作业。

2、推行系统化管理,加强总部监督。企业总部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的业务机构或岗位均按照业务系统对应设置,初步形成矩阵式的项目管理模式。

3、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管理效率。如,企业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使公司的总部和项目部之间信息处理网络化,实现了工作运转程序化,提高了管理效率。

4、企业内外各种资源实现动态调配,建立内部模拟市场运行机制,确保公司与项目部之间在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得资源配置上有较大的自由度。

此外,通过大量的项目管理实践和吸收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石油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为项目管理的实施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加快,石油企业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的步伐加快,使得项目管理的进行中也逐渐暴露各种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localhost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有:

1、投资决策责任可追溯性较差。石油企业投资往往是集体决策,这样做虽然是集群体智慧以减少投资失误,但往往由于权力因素,实际上还是以一把手或者主管领导的意志为准,一旦投资失误,责任便相应分摊,可追溯性较差。

2、任务协调主要靠行政命令。受传统承建制管理模式的影响,公司总部、项目部和专业分公司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上、下级的影子,一些任务的协调和执行,还是靠行政命令来执行,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

3、管理思想落后,缺乏竞争意识。很多的项目承担单位存在依赖性,缺乏动力和压力。由于缺乏竞争和合理的招、投标机制,致使“关系户”的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质量。

4、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严谨,管理多是靠经验。没有形成一套从公司到项目通用的、真正指导总部与项目部管理的制度体系。实际上造成了制度不能很好执行,项目管理主要靠经验。项目费用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项目进展受到严重影响。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部分原因是因为石油企业的特殊机制存在限制,以及市场经济不够完善所导致,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石油企业的管理思想落后,尤其是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不能很好的'适应。

1、完善项目经理的选拔和考核机制。首先,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量德而用;其次,要实行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项目经理应从受过正规培训、具有项目经理资格证书的人员中选拔。要制定项目经理任用制度,健全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险。要加强项目经理后备人选的培养锻炼,通过继续教育、挂职顶岗等途径,不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再次,要设置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施工公司一般要设有项目管理部,并由一名副总裁负责项目的计划和执行管理。为使项目管理更专业化还应设立协调部,主要协调项目与外部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使得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经理全身心从事项目管理,并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对项目部管理层人员,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的要求,通过在各项目之间合理组合和有效流动,派遣与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要防止项目经理自由组阁,形成独立“王国”。

2、加强对成本、质量、进度管理的控制。成本控制上,建立财务账目管理体系,加强目标管理。项目经理部应设专人负责建立项目产能的账目工作,进行单独核算。对工程内部钻井、采油、地面、生产准备等区块,实行资金切块管理,分别建帐,做到账目清晰,界限明确。在质量控制上,加强质量管理意识,强调质量管理重要性,严格按照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办事,提高人员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进度控制上,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使用里程碑计划。里程碑计划的好处在于可以率先完成并展示客户期待的重要功能,可以按照阶段进行整合以降低项目末期联调的风险和压力,可以进行小范围的纠错和评估有利于系统的稳定,有清晰明确的里程碑报告便于控制项目进度资源和质量。

3、促进激励,完善考核奖惩制度。要根据项目经营承包合同书,做好项目年度和终结考核工作。对实现经营目标和超额盈利的,要严格兑现;对出现项目亏损、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或经营越权行为等责任问题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或法律的处罚。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行。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十

我于暑假期间在xx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我对这家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了解了其日常的运作状况及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这次调查以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共下发了3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5份;采访了包括销售部经理在内的管理人员共5人;查阅了该公司最近三年产品开发与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档案资料。

南京xx公司成立于20xx年,该公司系高科技民营企业专业从事制冷机电设备的研究与生产;各类冷库、暖通工程以及净化室的设计安装;中央空调及末端设备的维护保养。同时,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各种工作台、清洗箱、推车等不锈钢制品。

通过多年的经营,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销体系,拥有了较为稳定的顾客群体,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这些成功与其经营者的管理方式及理念是分不开的。根据该公司的管理情况,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一)产品开发情况。

1、拥有自己的制冷产品。xx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独立的产品,品种有12大类,大小型号有25种。主要有医药冷库、恒温冷库、速冻冷库、冷藏冷库、冰冻冷库、低温冷库、等几大类。品种齐全,各种冷库设备体系完整。在开发和销售方面渠道流通大,消费者选择层面广,产品性能、价格合理。

2.开创、研发新产品。xx有限公司每三年更新研发新产品,在老产品的基础上开创、研发产品新的性能和使用价值。该公司在产品的开创和研发方面尤其重视,每年收益的40%会拿来研发新的制冷产品。这不仅提高了该公司产品的性能,更能跟进科技增长的步伐,增加公司产品销售的宽度,从而用研发的新产品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二)产品销售情况。

富思源;创造组织目标与人人目标双实现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宗旨。xx有限公司通过其专业人员队伍,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提供相应的商品,并给予详尽的使用方法的指导,在顾客中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商家和厂家的好评。有的厂家直接要求xx有限公司作在南京的独家代理,全权负责其产品的销售及安装。而有长期业务关系的商家与xx有限公司签定了供销合同,由xx有限公司提供其所需的全部制冷商品。

2、供销一体化,由此减少了库存,较低了成本。xx有限公司在销售、安装、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也有显著的成功。该公司根据不同时期的销售情况及各商家的订单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使库存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将自己的采购区域缩小至省内,避免了远距离采购,减少了运输成本,即使临时有大量订单,也可以较快的完成顾客要求的安装。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使其商品价格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使销售渠道拓宽,取得优秀的销售成果。

(三)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在xx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情况,主要表现是人员结构方面合理。xx有限公司能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及业务需求,结合员工不同的素质和工作经验,合理的进行人员配置,使员工都能各司其职,在减少了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使该公司的人力资源发挥了最大的功效。负责销售安装方面的人员在接受业务后,会及时到指定的地点集合人员给顾客安装制冷设备。公司方面人员各司其职,负责各自负责的领域,互助互惠,使得公司运作正常,发展迅速。

(四)生产经营管理。

1、产品的质量管理。xx有限公司在产品的质量管理方面做的也很完整。产品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生命力,一个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决定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保证本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能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理,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使之符合管理及市场的需要,所以,该公司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双面把关、面面俱到。公司还设立了一套齐全的质量管理程序,在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有充分保证。

2、产品的经营管理。

则。现在大多企业,在初具规模时,想到的都是如何快速发展,如何快速壮大。企业实现国际化、企业实现现代化、企业实现信息化、企业实现多元化、企业上市等等陈词,已成为他们的发展目标或手段。企业发展有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固然可喜可贺,然,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企业在追求快速发展时,倒闭、破产、严重不景气的企业举不胜举。xx有限公司谨遵在经营企业时的种种上述心理,严格执行经营管理制度,在生产、销售、安装方面做到有有原则、有想法。

(一)、用人机制落后,用工形式任人唯亲。

该公司三分之一以上的员工直接或间接的与业主存在着亲属关系。这种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劳动用工形式,使企业的核心职位都被业主自家的内部人员占据了,使外来人才感到难有用武之地,导致人才对企业缺乏认同感,企业内部关系紧张,外来人才易萌生去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在对该公司的调查中发现,有些员工无法在工作上获得满足感或成就感,个别员工自身潜力有待发掘,有多大的本事用在多大的地方没有绝对体现,导致员工在完成工作的难易程度不具体。找不到在工作上的重心,以至于在工作上找不到满足感,久而久之造成了该公司人才的流失严重的现状。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通过对美国200多个工商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影响人们工作情况和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有关的一些因素,它的缺乏可使职工产业较大的不满情绪甚至会引起怠工和辞职,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内容紧密联系的一些因素,如工作本身的挑战性,职业上的成长与发展,工作的责任与权限等,它可以使人对工作产生较大的满意感,并对人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使员工产生持久、充分的工作满意感,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这些理论并结合该公司的现状表明了该公司在激励和约束机制上仍有待加强。

(三)、忽视劳动者的社会福利保障。

(四)、公司没有明确发展目标。

在xx有限公司实习过程中,发现其决策程序较粗糙,决策所需信息中,相当程度仍使用以供销人员为主体的偶遇式的市场信息收集方式,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并无规范的规则,决策信息、预测行情的准确度较差,且满足于现状,也使这家公司的发展目标不明确,导致自身发展受限。

(五)、产品样式过于单一、销售途径局限化。

该公司在生产产品方面只遵循以往的老式产品的样式,没有紧跟时代步伐开创新的、不同种类的样式的制冷产品。这样只会导致局限自己销售范围,达不到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在销售方面只局限于省内或在一个小范围内,达不到敢于走出去的思想,这种销售方式只会局限于公司发展的脚步,不利于公司大的、更好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管理制度的规范性能更好地发挥企业管理职能;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能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因而,要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发展公司。

(二)、建立公平的用人制度。

要打破旧的用人方式,实行竞争上岗,同时完善激励制度与约束机制,才能在员工中营造一种学先进、争先进、弘扬正气的氛围,真正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还要鼓励员工学习钻研业务,诚实敬业工作,争取为企业建功立业。在这基础上还必须注意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为员工解除后顾之忧。

(三)、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

机会时有所依据;弥补企业目标不足,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决策规划。同时要树立风险意识,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减少决策失误。

(四)、建立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了一个企业的4。

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和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员工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行动目标,同时可以增加团体的凝聚力,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改进产品单一化,增加产品销售渠道。

产品是一个公司的决胜关键,产品单一只会被社会淘汰,被消费者摈弃。因此改进产品使之多样化才会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而增加销售渠道,才真正给公司开了一扇大门。公司的发展离不开销售这一环节,销售渠道的局限只会使公司止步不前,因此增加产品销售渠道才会更好的发展公司。在激励与约束机制、劳动者的社会福利保障、发展目标明确、改进产品等方面确定良好的解决战略才能更好的发展公司,使公司在壮大自己方面更有把握和决胜因素。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十一

会计作为商业通用的语言,在企业实践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会计报告(尤其是基于管理的会计报告)质量的高低可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在企业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背景下,企业的会计核算已渐进统一而透明,会计的差异越来越体现在基于管理的会计报告方面。财政部自2014年10月公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后,随后陆续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系列《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用于指导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引明确要求企业管理会计报告需要满足企业的价值管理和决策支持需要。然而,限于会计人员能力以及工作环境制约等因素,实务中企业管理会计报告质量参差不齐,还不能全面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要。基于企业实践和相关理论研究,试图建立一个简便易行的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框架,用于指导实务。

据了解,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会计人才不足、管理者对会计工作认识不到位、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等原因,导致会计核算不尽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对公司决策支持力度不大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信息滞后。

会计核算是公司业务的数据化表现,只有在业务发生后才能予以确认和计量,加上会计准则本身的多种假设和适用前提(如会计分期人为割裂了企业的业务周期,而历史成本原则又会导致企业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公允价值背离),以及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落后,导致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滞后。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大且传播速度快,管理者希望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是及时的、完整的、前瞻性的。

(二)晦涩难懂。

会计作为一门管理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专业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在每个场合都需要显示自己的专业性。然而,实务中我们常见的会计报告却充满了对于非会计工作者而言显得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这就给会计和管理者沟通带来了很多障碍。会计人员认为管理者不懂会计语言,而管理者又认为会计人员故步自封,不懂业务。这种“对牛弹琴”式的沟通方式都需要对方反思如何将会计报告编制得既通俗易懂又能透过会计报告反映出管理问题。

(三)重点不明。

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中,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提供除了要求及时性之外,还要求重点明确,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紧急问题。显然,由于会计人员对于业务、战略等理解不能和企业管理者同步,对于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无法全面客观评估其对公司的影响。另外,会计人员的创新意识稍微欠缺,倾向于按部就班地分析财务报表,给出自己所理解的管理建议。显然,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满足管理者的需要。

(四)视野狭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框架(详见图1)并解释如下:

模型右侧是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与现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保持了一致,其实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的理念主要来自于1965年创立的安东尼模型(anthonymod-el),安东尼模型将制造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分为战略规划层、战术决策层和业务处理层。显而易见,在企业实践中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与企业组织架构是无法直接匹配的。无论是集团型公司还是单个公司,企业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划分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同时,需要通过分级授权的形式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这对于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也不例外。有效的分层虽然保持了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纵向一致”,即从上到下保证了对公司战略理解的一致性及有效执行,但是,过分清晰的分层也可能制约了公司的创新。毕竟,大家不喜欢被人为归属于某个“朋友圈”,这不但可能导致沟通效率的降低,而且还可能打击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只是作为管理需要而虚拟存在的,和企业的组织架构并不能直接挂钩。至于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所需的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除了可以参考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所列举的以外,企业财务部门还需要做深入的需求调研来确定,同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和更新。

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向不同层级提供的报告,其详略程度和重点是不同的。运营层所需要的信息通常是全面而翔实的,管理层则需要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把握重点,而战略层则从公司治理角度关注企业的战略、绩效评价、风险管理和重大事项报告等。但是,向各个层级提供的数据不是割裂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在逐层上报过程中,除了提炼原有数据外,还需要根据本层次需求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其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指引虽然分别描述了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管理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但是并未抽取出各个层级所需报告的维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维度入手,即公司战略、内控和风险、公司运营、财务和税务、社会责任等,只是这五个维度在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受关注的程度不同罢了。现简述如下:

1.公司战略公司战略如何制定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是在分析内外部环境以及公司愿景后形成的战略如何执行却是大家所关注的。实务中,企业可以根据其规模及偏好使用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eva等工具实现公司战略的落地。

2.内控和风险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国内外的理论体系已经非常健全,二者独立存在却又互为补充。内控方面可以参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控制应用指引,风险管理则可以借鉴2017年9月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业绩的整合》以及财政部于2018年8月发布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700号——风险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操作时,企业需要做好业务的风险矩阵和分级授权管理,这是企业流程和制度拟定的基础。

3.公司运营公司的运营,需要重点关注企业所处的价值链以及企业的盈利模式。企业可以利用波特的价值链模型以及五力模型来判断企业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位置并确立自己可能的相对优势,进而明确企业的盈利模式[1]。选择企业是靠产品(或服务)盈利还是仅仅靠商业模式盈利?比如,对于企业不同的产品,可以视其产品生命周期按照安索夫矩阵(ansoffmatrix)的原理将其和市场有效组合,以将其盈利实现最大化。当然,在管理单个产品时,企业还可以使用波士顿矩阵(bcgmatrix)或者麦肯锡矩阵(mckinseymatrix)进行分析,以明确不同产品的发展策略。

4.财务和税务财务是企业经营的数字化结果,而税务则在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同步显示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水平,因此,需要同时关注企业的财务和税务状况。盈利是企业持续存在的基础,全面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不但可以揭示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盈利水平,还可以在某个方面预示企业未来的走向。从税务角度而言,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但是,合法地进行税务筹划亦是企业的权利。

5.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近几年来,对于上市公司或者国有企业而言,自愿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越来越多。这说明主动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不但能够全面展示企业的价值观,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还可以促进企业的业绩(如果是上市公司,也许反映在股价方面)的提升。

以上五个维度就像平衡计分卡所描述的,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平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果和原因;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实现的逻辑思路是:如果企业战略清晰,在企业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可控的合理保证下,经过公司高效的运营,可以在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同时,获得广泛的社会美誉度。需要补充的是,在按照上述五个维度分析企业现状时,针对企业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区分重点全部分析,也许最后还得不到解决。

我们的经验是:根据问题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的大小以及需要解决的紧急性进行排序,优先解决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重点问题,不但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还要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解决问题的路径、责任人、所需资源、时间期限、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其防范预案等。事后,还需要及时跟踪,以真正解决问题。

关于企业的目标,学界存在诸多争议,但大家倾向于认为企业应当为社会创造价值,而非仅仅为股东创造价值。基于此,我们认为通过上述五个维度的分析及实际应用,企业应当尝试着促成企业达成以下目标:

(1)战略明晰。即企业战略在一定时期内是明确的,而且会逐级传递到公司的基层员工,以保证大家对公司战略理解的一致性和可执行性。

(2)内控完善。内控体系和风险管理虽然是两个事项,但是如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相对完善的,其风险管理成效也会得到合理的保证。

(3)经营高效。经营的效率是企业成功的基础,经营需要技术和管理的同步支持。

(4)绩效显著。此处,绩效侧重于财务绩效,毕竟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持续的财务绩效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5)口碑良好。这其实是企业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

实务中,为了有效运用上述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有必要处理好以下七个问题:

(一)财务会计核算规范是基础。

虽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割是既成事实,但是,随着企业管理的精细化要求和经济发展对会计要求的提高,财务会计和管理的和谐耦合发展却是大势所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成就。管理会计报告所需的信息有赖于规范的会计核算,通过企业信息化建立一套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兼容的信息平台是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重要途径。

(二)用户需求调研是前提。

“客户第一”的原则同样适用于企业内部,会计部门可以把其他部门作为内部客户来看待。不同的业务和管理部门对于企业会计报告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的划分在实务中并非泾渭分明的,而是存在交叉情形的。在调研中,会计部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跟踪等方式设计有效的管理会计报告样式并得到高层管理者的批准。同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报告使用者的需要持续完善。

(三)需要具备企业业财融合的理念。

对于以改善内部管理为主要目的的报告系统,应当坚持“业务的边界即是会计的边界”的原则,会计部门充当既是监管者又是服务者的角色。基于此,会计人员需要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业务的开展状况,通过观察、交流和研读行业报告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的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2]。同时,会计部门也需要通过培训和非正式交流等方式让业务部门了解会计工作。通过业务和财务的良好互动,增进了解,互相支持。其实,业财融合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公司内统一的商业语言,不但可以减少沟通成本,还可以改善企业绩效。

(四)善用各种管理工具。

会计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也离不开各种管理工具的应用,系列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也列举了常用的管理会计工具(部分还包含模型),使用合适的管理工具可以使得会计报告更具逻辑性。但是,每种管理工具都有自己的使用边界,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同时,我们需要综合使用相关管理工具,一方面可以互相验证,另一方面取其所长为管理所用。

(五)做好标杆管理。

企业间的竞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对标杆企业的研究。可以通过标杆企业网站或其公布的报告、行业研究资料等获取标杆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及其公司战略。全面了解标杆企业及业内其他主要竞争对手状况后,拟定公司的差异化战略及其实施路径。这种“陪跑”的策略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弯道超车,或者在其细分市场实现其领先地位。需要提及的是,在获取竞争对手相关信息时,一定是从合法合规的渠道获得并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了解并非窃取,这其实也是企业职业道德的体现。

(六)加强信息化工具的运用。

在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孤岛现象可能在逐步减少,但并未消亡。消除企业信息孤岛现象的一个有效路径是通过信息化的平台整合企业的信息,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充分的信息共享才能保证其数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建立企业级信息化平台时,除了整合各种信息外,需要关注企业的信息安全,分级授权体系的建立和风险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

(七)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根本。

事因人起,为了做好管理会计报告,企业需要培养视野开阔、知识面广、逻辑性强的团队。比较好的实践可能包括:第一,在会计团队组建时招募具有业务背景知识的专业人才;第二,在业务开展时,委派适当的会计人员全程参与;第三,定期组织会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互交流或者培训(内训或者外训),通过分享各自的体会来共同提升公司团队的深度融合;第四,与其他同行组织交流人才,以互相提高。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十二

在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身处内陆地区的川企步伐正待进一步加快。为及时了解四川企业当前出国投资(含对外贸易)的意愿和诉求,省统计局民调中心于上月组织开展了四川企业出国投资意愿调查并于昨日发布《20xx年四川企业出国投资意愿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川内企业仅有两成表示已经“走出国门”或有意愿“走出去”;企业选择发展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欧盟、东盟、非洲等地区;七成以上企业表示“走出去”会经营现有业务;企业希望获取政策法规、市场动态、产品本地化和知识产权等信息,期盼政府搭建多样化平台,给予审批、帮扶等方面的支持。

一成川企已经“走出去”

还有一成期待“走出去”

据介绍,此次调查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的方式,在四川登记注册的大中型企业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访问对象为熟悉企业出国投资和对外贸易情况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访问共接触7535家企业,完成有效样本600个,其中高层管理人员占24.3%,中层管理人员占75.7%。

调查显示,10.0%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在海外设立了投资企业、办事机构或与海外有贸易往来;9.7%的企业表示有“走出去”的意愿;另外80.3%的受访企业表示近年没有“走出去”的打算。

在进一步追问没有意愿“走出去”的企业其主要原因时,77.2%的企业表示就目前的情况,还没有“走出去”的必要;其次是选择“缺乏资金”的占25.3%。其他如“找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对国外市场不了解”等都分别占10%以上。

“走出去”区域。

相对集中在欧盟、东盟和非洲。

那么,“走出去”到底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川企可以往哪儿走?怎么走呢?报告中的数据同样给出了答案。

在问及受访者“企业走出去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时,表示“扩大市场空间”的最多,占42.4%;其次是“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提升竞争力”,占33.1%;第三是选择“企业的全球战略需要”的占22.9%。

在问及已经走出去和有意愿走出去的企业“正在或希望在哪些地区或国家发展”时,企业选择面较广。其中,选择欧盟的最多,占33.1%;其次是东盟,占22.9%;第三是非洲,占19.5%;其余如北美、东北亚、南亚、澳大利亚等,都占10%以上。

问及企业“走出去”经营业务有什么变化时,76.3%的受访者表示会经营现有业务,另外23.7%的表示会拓展新领域。经营业务主要涉及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及生产加工。

另外,在问及“企业主要选择从哪些对外通道走出去”时,主要表示通过通达全球的空中走廊、海运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渠道。

期待政府给予帮助。

缩减办理程序所需时间。

在问及企业针对“走出去”所选区域主要希望获悉哪些方面的市场信息时,选择“政策法规”的最多,占61.9%;其次是“市场动态”,占57.6%;第三是“产品本地化”,占41.5%;第四是“知识产权”,占39.8%。

在问及受访者“企业走出去主要希望政府给予哪些方面的帮助”时,排在第一的选择是“简化审批手续,缩减办理程序所需时间”,占62.7%;其次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搭建平台”,占57.6%;第三是“进一步完善帮助企业的支持政策”,占46.6%;另希望“提供海外投资审批一站式服务”和“政府牵头组建国际市场调研组织”的也较多,分别占32.2%和28.8%。

在问及受访者“主要希望政府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时,选择“建立出国投资或对外贸易项目库”的比例最高,占46.6%;其次是“多举办培训、论坛等活动”,占38.1%;第三是“加强组织‘一带一路’、自贸区等经贸活动”,占37.3%;其他如“推动境外合作产业园区建设”“设立外商协会,依托商协会或龙头”“深入开展万企出国门活动”等都占25%以上。

在问及受访者“企业主要希望政府完善哪些出国投资或对外贸易方面的政策”时,选择“加大财税支持”的最多,占61.9%;其次是“降低融资门槛”,占50.0%;第三是“加强外汇支持”,占37.3%。

会计企业调查报告篇十三

近年来,国内的创业热情空前迸发。20xx年,我国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家。20xx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更达到了1.6万家。这些企业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是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但是,由于法律服务的高门槛和高成本,早期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合规方面的全面建议,潜在的劳动用工风险成为了早期企业发展中最普遍的问题。为了帮助早期企业完善用工制度、防控用工风险,无讼联合华创资本,首次发起了面向早期企业的劳动用工风险调研。

调研工作自20xx年4月启动以来,历时4个多月,数百家早期企业积极参与,经出品方严格核查,最终确定了符合此次调研数据质量标准的99家企业。这99家企业涉及电子商务、企业服务、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覆盖天使轮、a轮、b轮等多个融资阶段。

一直以来,法律风险的系统性评估都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难题。企业往往只有被动地应对纠纷和诉讼,却很难事先自查法律风险所在。尤其对于早期企业而言,由于缺乏专业法务人员的支持,企业更难对法律风险有清晰认知。而此次发布的“劳动用工无讼指数”是一套成熟严谨的企业法律风险评价指标,填补了劳动用工领域的这项空白。

作为面向企业的互联网法律服务机构,无讼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认知及解决潜在法律风险点。在劳动用工方面,无讼通过大数据能力梳理了近三年来全国法院公开的所有劳动争议裁判文书,从近60万篇裁判文书中分析企业的涉诉缘由,据此总结出涵盖9大劳动用工管理模块的59个风险点,为其标定不同的风险权重,设计了劳动用工风险体检问卷。企业通过填写此份问卷自查劳动用工风险,所得分数即为企业的“劳动用工无讼指数”。

根据“劳动用工无讼指数”的评判标准,如果一家企业的“劳动用工无讼指数”整体得分在80分以上,说明企业的劳动用工表现较为优秀,风险相对可控,但如果低于这个分数,则意味着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劳动用工风险,发生纠纷和在纠纷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可能性较高。

报告数据显示,早期企业的“劳动用工无讼指数”整体偏低,平均分仅为67.1。不过,随着企业逐渐规模化和组织结构的完善,“劳动用工无讼指数”也呈现出了逐渐递增的趋势,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也愈渐完善。

无讼创始人蒋勇表示:“作为‘法人’,企业运转的方方面面都和法律息息相关。但由于法律服务的高门槛和高成本,大多数初创企业难以配备专职法务人员,也难以便捷高效地获得专业法律人士的建议,在法律风险上处于‘裸奔’状态。作为面向企业的互联网法律服务机构,无讼希望通过法律大数据能力、成熟企业法务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海量专家律师的支持,帮助企业实现健康合规运转。发布此份报告,也是希望从劳动用工领域切入,给创始人及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提供一些参考。”

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陈锐表示:“无讼作为中国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法律领域和互联网技术领域均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影响力。此次推出早期企业劳动用工风险调研报告,以及帮助企业预警法律风险的‘劳动用工无讼指数’,正是无讼依托这种经验和影响力,为中国早期企业的发展和规范做出的突出贡献。”

发现一:在导致劳动争议的众多原因中,劳动关系解除和薪酬福利占比过半。

早期企业最容易因为什么事情发生劳动纠纷?答案是劳动关系解除和薪酬福利。数据显示,35%的早期企业的劳动纠纷都是由劳动关系解除所导致,由薪酬福利问题带来的争议则占16%。由此可见,一半以上的劳动争议都是由解聘员工和工资待遇上的问题引起的。前者往往是企业未与员工达成一致就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后者则多为企业未能及时或足额给予员工工资补偿和加班费,因此引发纠纷。

发现二:每五次劳动纠纷就有一次走向仲裁或诉讼。

大部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争议都是通过内部协商解决的。从报告来看,这类争议解决方式的占比高达69%。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比例超过了20%。这意味着,每五次劳动争议中,就会有一次走向仲裁或诉讼阶段,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意味着更高的解决争议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发现三:工时制度和休息休假管理成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最薄弱一环。

一般而言,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可以被分为招聘与录用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福利管理、工时制度与休息休假管理等九大模块。报告数据显示,早期企业在工时制度与休息休假管理这一模块的表现最为薄弱。早期企业普遍使用不定时工时制、加班制,同时缺少管理经验和劳动风险防范意识,未能对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并且及时取得监管部门的审批,因此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成为当务之急。

发现四:四成企业对于如何足额补贴加班工资或给予调休没有明确的规定。

去年9月,某知名互联网公司被爆出实行全员“996”,遭到员工一片声讨。此次调研中也反映出早期企业员工加班普遍比较频繁,同时,40%的企业未对员工的加班及时足额支付加班工资或者安排调休,这可能会导致员工情绪的变化和潜在的用工风险。

发现五:近半数企业竞业限制协议内容不完善,执行中也缺乏约束力。

早期企业,尤其是互联网领域的早期企业,常常通过竞业限制协议,禁止本单位员工在离职后,去往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自己从事同类业务。一旦员工违反此类协议,企业就可向其提起索赔,保护自身利益。此类诉讼纠纷屡见报端:两年前,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就曾因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而将15名前员工告上法庭,今年4月,某视频网站又因前高管跳槽同业而向其提出近五千万元的索赔金额。

从企业端看,完善的竞业限制协议,是有效的竞争保护手段。但报告显示,46%的企业并未为竞业限制合理约定违约金条款,这意味着,一旦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企业将无法获得任何补偿。除此之外,企业在约定竞业限制期限、竞业限制补偿的支付上也多有不完善之处。这些不完善使得企业的竞业限制条款难以实质发挥应有的约束作用,从而无法对企业形成有效的保护。

发现六:金融科技行业劳动争议赔偿额最高,人工智能行业竞业纠纷发生比例最高。

不同的早期企业也在劳动用工纠纷上体现出了明显的行业特征。就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因为劳动争议支付的赔偿金而言,金融科技行业位居榜首,10万元以上高额赔偿的比例高达14.2%,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一行业整体薪资水平较高,产生的劳动争议也多集中在竞业禁止、股票期权、高额培训费用等领域,因此纠纷金额也就往往较高。

而在引发纠纷的原因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服务、智能硬件行业由竞业限制引发纠纷的比例位列前三。近年来人工智能行业的火爆不用多说,由此带来的是专业人才供求的严重失衡,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在所难免。虽然大多数企业会通过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方式保护自身商业秘密,但在激烈的人才争夺中,竞业限制纠纷还是会频繁爆发。除此之外,企业服务和智能硬件也是近期十分热门、并且注重技术能力的行业,对技术人员的争夺同样严重,由此导致的竞业限制纠纷也就同样多发。

在此次调研结束后,无讼为每一家参与调研的企业提供了详实的风险评估报告及解决方案建议,引发企业广泛关注。多家参与调研的企业均表示,风险评估让自己清晰地看到了企业管理中的不完善之处,知晓了可能存在重大劳动用工风险的领域,并在无讼法务的支持下采取了有效的合规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