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清明节的日期(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7:34:25 页码:9
清明节的日期(汇总10篇)
2023-11-13 07:34:25    小编:zdfb

科学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如何应对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过载和信息安全问题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总结是自我认知和进步的有力工具,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清明节的日期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也是法定节假日,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大家都会去扫墓祭祖。而且清明时节,气候适宜,也是踏青的好时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清明节放假的日期,以供大家参考!

4月3日(星期日)至5日(星期二)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请广大市民提前安排好工作生活,节日期间注意安全,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个人防护,度过一个文明、平安的节日假期。

因为清明节放假高速是免费的,车辆会非常多,尤其是第一天出游和第三天返程,是一个高峰期。如果不是有很重要的安排,只是想随便一天出行走走,尽量避开这两个时段,可以选择第二天再出发,就不会那么拥挤。

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占用车道。高速上有三条通道,行车道,超车道,超车后回到行车道。该走哪个车道就耐心等待,不要因为赶时间或者不耐就占车道,特别是应急车道,专门是为抢险、消防、医疗等突发而设置的。

不要超速行驶。超速驾驶的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大脑对突发情况作出判断需要一个过程,而超速行驶使车子已经前行了大几十米的间隔,这会产生多么恐怖的后果。

也不要总是超车。有的人觉得超车很酷,尤其是副驾驶坐着女性朋友的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驾车魅力,就动不动超车。如果对自己的技艺真的很有自信,那无可厚非,如果是新手请收好自以为是的虚荣心,不要把生命当成儿戏。

错过了路口,不要再倒回去。因为路况不熟或者粗心错过了要下的路口,也不要着急,间接向前开,在下一个路口再出。千万不要再倒回去,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而且高速倒车掉头会扣12分。

高速上行驶时间建议一两个小时为宜,长时间高速上行驶容易产生疲劳,疲倦驾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是要5-6小时以上长途高速,建议两个人换着驾驶,或者到服务区休息一阵,精神好了再继续驾驶。

1、“清明时节雨纷纷”。南方已经进入多雨季节,请大家出行前注意关注天气预报,未雨绸缪,带上一把小雨伞。

2、“早穿棉袄午穿纱”。清明节早晚温差较大,这几天小编家乡昼夜温差基本上都在10摄氏度以上,所以,大家出游时一定要带上足够的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3、注意防晒。防晒可不是夏天的专利,想要漂漂亮亮的出游漂漂亮亮的回来,防晒措施一定要做好哦。

4、鲜花固然美丽,可是,如果你对花粉过敏,还是离鲜花远一点吧;还有如果海鲜过敏,就别贪吃海鲜;如果对昆虫或者动物皮毛过敏,就别钻树丛,而且要远离动物,带好必要的脱敏药物。

5、行前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并将出行计划告诉给家人或朋友。

6、穿着简单自然、忌携带贵重物品,出外旅游可不是选美,切忌打扮花枝招展或钱财露白,引起歹徒注意。照相机每拍完一个景点后,马上收入随身行李中。搭乘交通工具时,将背包反背。

1.清明时节雨纷纷,酒入愁肠思故人。尘世纷扰无穷尽,熙熙攘攘唯友真。忆昔依依离别意,折柳相赠辟灾邪。望友踏上幸福路,奔向锦绣好前程。

2.清明节来到,扫墓不可少,祭奠祖先,人人到,做个孝子孙,倍倍显得亲,永远不忘怀,齐心去祭拜,清明踏青后,朋友去郊游,一起乐悠悠。

3.媚清明节,黄鹂鸣切切,明媚清明节,心儿可歇歇,明媚清明节,花儿更娇艳,明媚清明节,柳条更旖旎。

4.清明的阳光是亲人的问候,清明的润雨是亲人的述说,清明的鲜花是亲人的安慰。也许在今天你会沉侵在对亲人的思念中,但我依然要祝你清明节快乐!

5.清明的花朵用来装点岁月变迁,清明的阳光依旧如此灿烂可爱,清明的心中升起一份牵挂,祝你清明节身体安康,心情愉快,家庭幸福,平安如意!

7.让潇潇春雨化解强烈的思念,让悠悠纸鸢承载美好的祝愿,让荧荧蜡炬诠释醇厚的情结,让条条信息传递我无刻不在的牵挂:清明节到,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先贤的祭奠,还有对身边人的珍惜,和善!

8.清明时节,青烟袅袅,春雨丝丝,愁肠百转;杨柳摇拽,春风轻拂,心生思念;一杯清酒,淡淡忧伤,追忆故人;一条信息,传我关怀,祝你幸福安康!

9.清明节小长假,周一到周三,瞌睡、郊游、ktv,放假三天心情美;周四周五工作,喝茶、看报、游戏,工作两天开心才对。清明节放松自己别太累!

10.清明书来到,风筝传递我的祝福:放飞风筝,让它带走烦恼与忧愁,放飞悲伤与苦闷;收回风筝,带来吉祥与好运,收获幸福与甜蜜。清明节,祝你未来顺利!

清明节的日期篇二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体弱是主要因素。民间传说,刚动手术的人要是去了坟场,那是很容易被拉走的。手术伤元气,元气弱的时候,邪气也就特别容易入侵,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和美着想,刚动手术的人还是不要去扫墓的好。

有一种说法是7岁以下的孩子不合适,但其实从命理角度上去看,3岁的更不合适,因为不管从中国的宗教还是国外前世今生理论,都提及3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看到另一个世界。从科学角度上来讲,3岁以内的孩子容易因为扫墓现场的各种条件限制不好携带,外出到一个相对污染比较厉害的地方也容易让孩子生病,也就是不建议带去了,哺乳期的妈妈就更别带自己婴幼儿去了。

4、印堂发暗或眼窝发青发黑的人避免扫墓。

印堂发暗和眼窝发青发黑的人处于一个很晦气的时期,扫墓是祭拜祖先,大部分坟墓规则不会是个很独立的地方,而是要经过不少其他家的坟墓。晦气临门更不合适去穿越阴气扎堆的地方。

扫墓可不是一个锻炼的行为,大部分坟墓都离住的地方比较远,大部分坟墓还都要走一段路。重病患者需要的是调养生息,不能过度操劳,免疫力低下,身体阴虚,心神漂浮,易遭各种邪气,所以,不推荐。

清明节的日期篇三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明节是固定日期吗,以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是惟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清明一般会出现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中的一天,它的日期不是按照时间,而是按照太阳黄经来进行计算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365天,地球的公转运行线路就称为黄道。黄经是黄道上的经度度量坐标。按天文学惯例,太阳黄经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古人把太阳黄经的360度划分成24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两个节气间相隔日数为15天左右,全年即有二十四节气。

清明节气时,地球公转到达太阳黄经15度位置。但是由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不一定是严格的365天,所以在节气的划分上也可能出现日期不固定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每年春分后15天左右即为清明,具体日期前后变动不超过三天。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1、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带上水果食品、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将供品摆放在墓地前面,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添一些新土,然后再在墓前磕头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2、折柳赠别。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能给人一种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感觉。自汉朝以来,人们就逐渐形成了折柳赠别的习俗,借此互祝平安,因“柳”与“留”谐音,所以也取恋恋不舍、尽情挽留之意。同时希望离别的亲友,到了他乡也如离枝的柳条,能够很快地生根发芽,随处存活,这些都寄托着对亲友的美好祝福之情。

3、吃青团。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进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团子,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所以取名青团。

4、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树桠枝为架,拴上彩带,后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5、蹴鞠。

蹴鞠,即用足去踢球。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后发展成足球。

清明节的日期篇四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扫墓的习俗由来已久,是人们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扫墓,唐朝开始盛行,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现在和过去情况不同,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清明节人们有一种插柳戴柳的习俗。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时清明节还有荡秋千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清明节的日期篇五

年清明放假安排:4月5日(清明节)4月5日(星期五)4月6日(星期六)放假,共3天。4月7日(星期日)上班。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扫墓禁忌习俗知多少?

1.衣――扫墓之人不可穿艳丽、暴露的衣服。

扫墓本身就是一件庄重严肃的事情,所穿服装应当符合环境场地。建议穿黑色或是素色暗色系的衣服,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及哀悼。如果穿着大红色等过分显眼颜色的衣服,在墓地这阴气极重的地方,显得极其不重视场合不说,也使得眷属们心里不好想。

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2.食――扫墓前不宜饱腹,饮食宜清淡;扫墓时不可边吃东西边祭拜。

古时传下来的扫墓礼仪中,扫墓前应禁食,不过对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来说,空腹祭拜也不现实,实在要吃,饮食要清淡,忌荤腥,也不宜吃得过饱,假如因此在扫墓时体内排出污浊之气,也是不尊重逝者的表现;另外,无论多饿,扫墓进行时,嘴里别咀嚼食物,这只会凸显不体统。

3.住――扫墓时不宜谈论家庭纠纷,如房产财产遗产等。

外人也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4.行――前行扫墓的时间有讲究,择阳避阴。

旧时流传下来的扫墓时辰是凌晨五点到早晨七点,晨曦渐露,阳气越来越旺。但这个时辰对于都市人群来说未免太早,一般城市距离郊区墓地的路程都不会太近,如此,祭拜的时间安排在上午时段也可以,下午的话,最好安排在三点之前,三点以后,阴气渐长。

清明节的日期篇六

2017清明放假几天:根据以上日历表显示,2017年4月3日星期一至4月5日星期三,共休三天。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日期篇七

2018年清明放假安排:4月5日(清明节)4月5日(星期五)4月6日(星期六)放假,共3天。4月7日(星期日)上班。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1.衣――扫墓之人不可穿艳丽、暴露的衣服。

扫墓本身就是一件庄重严肃的事情,所穿服装应当符合环境场地。建议穿黑色或是素色暗色系的衣服,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及哀悼。如果穿着大红色等过分显眼颜色的衣服,在墓地这阴气极重的地方,显得极其不重视场合不说,也使得眷属们心里不好想。

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2.食――扫墓前不宜饱腹,饮食宜清淡;扫墓时不可边吃东西边祭拜。

古时传下来的扫墓礼仪中,扫墓前应禁食,不过对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来说,空腹祭拜也不现实,实在要吃,饮食要清淡,忌荤腥,也不宜吃得过饱,假如因此在扫墓时体内排出污浊之气,也是不尊重逝者的表现;另外,无论多饿,扫墓进行时,嘴里别咀嚼食物,这只会凸显不体统。

3.住――扫墓时不宜谈论家庭纠纷,如房产财产遗产等。

外人也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4.行――前行扫墓的时间有讲究,择阳避阴。

旧时流传下来的扫墓时辰是凌晨五点到早晨七点,晨曦渐露,阳气越来越旺。但这个时辰对于都市人群来说未免太早,一般城市距离郊区墓地的路程都不会太近,如此,祭拜的时间安排在上午时段也可以,下午的话,最好安排在三点之前,三点以后,阴气渐长。

清明节的日期篇八

4月3日(星期日)至5日(星期二)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请广大市民提前安排好工作生活,节日期间注意安全,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个人防护,度过一个文明、平安的节日假期。

清明节高速注意事项。

因为清明节放假高速是免费的,车辆会非常多,尤其是第一天出游和第三天返程,是一个高峰期。如果不是有很重要的安排,只是想随便一天出行走走,尽量避开这两个时段,可以选择第二天再出发,就不会那么拥挤。

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占用车道。高速上有三条通道,行车道,超车道,超车后回到行车道。该走哪个车道就耐心等待,不要因为赶时间或者不耐就占车道,特别是应急车道,专门是为抢险、消防、医疗等突发而设置的。

不要超速行驶。超速驾驶的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大脑对突发情况作出判断需要一个过程,而超速行驶使车子已经前行了大几十米的间隔,这会产生多么恐怖的后果。

也不要总是超车。有的人觉得超车很酷,尤其是副驾驶坐着女性朋友的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驾车魅力,就动不动超车。如果对自己的技艺真的很有自信,那无可厚非,如果是新手请收好自以为是的虚荣心,不要把生命当成儿戏。

错过了路口,不要再倒回去。因为路况不熟或者粗心错过了要下的路口,也不要着急,间接向前开,在下一个路口再出。千万不要再倒回去,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而且高速倒车掉头会扣12分。

高速上行驶时间建议一两个小时为宜,长时间高速上行驶容易产生疲劳,疲倦驾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是要5-6小时以上长途高速,建议两个人换着驾驶,或者到服务区休息一阵,精神好了再继续驾驶。

清明节踏青注意事项。

1、“清明时节雨纷纷”。南方已经进入多雨季节,请大家出行前注意关注天气预报,未雨绸缪,带上一把小雨伞。

2、“早穿棉袄午穿纱”。清明节早晚温差较大,这几天小编家乡昼夜温差基本上都在10摄氏度以上,所以,大家出游时一定要带上足够的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3、注意防晒。防晒可不是夏天的专利,想要漂漂亮亮的出游漂漂亮亮的回来,防晒措施一定要做好哦。

4、鲜花固然美丽,可是,如果你对花粉过敏,还是离鲜花远一点吧;还有如果海鲜过敏,就别贪吃海鲜;如果对昆虫或者动物皮毛过敏,就别钻树丛,而且要远离动物,带好必要的脱敏药物。

5、行前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并将出行计划告诉给家人或朋友。

6、穿着简单自然、忌携带贵重物品,出外旅游可不是选美,切忌打扮花枝招展或钱财露白,引起歹徒注意。照相机每拍完一个景点后,马上收入随身行李中。搭乘交通工具时,将背包反背。

1.清明时节雨纷纷,酒入愁肠思故人。尘世纷扰无穷尽,熙熙攘攘唯友真。忆昔依依离别意,折柳相赠辟灾邪。望友踏上幸福路,奔向锦绣好前程。

2.清明节来到,扫墓不可少,祭奠祖先,人人到,做个孝子孙,倍倍显得亲,永远不忘怀,齐心去祭拜,清明踏青后,朋友去郊游,一起乐悠悠。

3.媚清明节,黄鹂鸣切切,明媚清明节,心儿可歇歇,明媚清明节,花儿更娇艳,明媚清明节,柳条更旖旎。

4.清明的阳光是亲人的问候,清明的润雨是亲人的述说,清明的鲜花是亲人的安慰。也许在今天你会沉侵在对亲人的思念中,但我依然要祝你清明节快乐!

5.清明的花朵用来装点岁月变迁,清明的阳光依旧如此灿烂可爱,清明的心中升起一份牵挂,祝你清明节身体安康,心情愉快,家庭幸福,平安如意!

7.让潇潇春雨化解强烈的思念,让悠悠纸鸢承载美好的祝愿,让荧荧蜡炬诠释醇厚的情结,让条条信息传递我无刻不在的牵挂:清明节到,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先贤的祭奠,还有对身边人的珍惜,和善!

8.清明时节,青烟袅袅,春雨丝丝,愁肠百转;杨柳摇拽,春风轻拂,心生思念;一杯清酒,淡淡忧伤,追忆故人;一条信息,传我关怀,祝你幸福安康!

9.清明节小长假,周一到周三,瞌睡、郊游、ktv,放假三天心情美;周四周五工作,喝茶、看报、游戏,工作两天开心才对。清明节放松自己别太累!

10.清明书来到,风筝传递我的祝福:放飞风筝,让它带走烦恼与忧愁,放飞悲伤与苦闷;收回风筝,带来吉祥与好运,收获幸福与甜蜜。清明节,祝你未来顺利!

清明节的日期篇九

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正常放假,共3天。无调休。

二、春节:2月7日至13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6日(星期日)、2月14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4月30日周末连休。

五、端午节:6月9日至11日放假,6月12日(星期日)补休。

六、中秋节:9月15日至13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日)上班。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上班。

2016年放假安排时间表国务院正式版本还没有出来喔,以上是网友制作的,仅供参考。正式版公布之后,我们将第一时间奉上。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5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2015年放假时间表。

一、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1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二、春节:2月18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五、端午节:6月20日放假,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六、中秋节:9月27日放假。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清明节的日期篇十

有些地方在清明当天上坟,因为清明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来给父母上坟。她兄弟就要招待她。“早清明,晚十一”的意思是,清明上坟在12点以前,上了坟才回来吃饭;十一上坟在吃了中午饭后。也有人说,清明上坟,一般都在清明之前,或者在清明当天烧纸。传说那时烧纸一百顶二百。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清明这天阴曹地府收鬼,到夏历十月一才给鬼放假。因此清明后上坟,或十月一前上坟,故者的鬼魂还没有放假,无法出来收给它烧的纸钱。因此要“早清明,晚十一”。

有学者认为,“早清明,晚十一”实际上是从活人角度考虑确定的。中国几千年来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此民俗活动时间大多根据农业生产而定。清明过后,气温升高,我国大多数地方开始春耕、春种、植树等,农活增多。而夏历十月一过后,天气转冷,农活基本完了。因此,上坟时间多安排在相对农闲的清明前和十一后。但人们又为了让人感觉是为故者考虑,编造出阴曹地府放假等的说法。

浙江丽水一带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还有的地方放得更宽,称“前七后八”。也就是说,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到后四天上坟都是可以的。

传说清明节阴间要开大会,没有子孙的人不能参加。参加大会的人必须举着子孙送的旗子才能入场。因此,现在清明上坟时,人们都在已故先祖的坟上插上纸剪的旗子。所以,清明节上坟的时间应该在清明节之前,而不应该在清明节之后。

清明节的前一天上坟还有一种说法。这一天有人称“韩氏节”。据说以前一位皇帝错杀了他的大将韩世忠和梁红玉夫妇,深感愧疚,便请着名道士做法,使全国所有的在清明节前一天上坟的人们给自己祖先敬献的东西,全部转移到韩氏名下。所以清明前一天上坟对你的先祖来说你奉献的东西他收不到。

清明节上坟的时间和方式,因时间、地点不同而异,然而由于人们对先祖经验的尊重和崇拜,往往出现墨守成规的现象,而违背了先祖经验的本意。因此,只要有利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上坟时间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抑或不上坟而采用网祭、不烧纸而植树的方式方法。

所以,对于清明节扫墓的时间,其实只要在清明节期间均可,看自己方便。当然,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的习俗,我们要尊重这些习俗。还有,对于某些习俗来说,给去世一年内的亲人扫墓和给已经去世超过一年以亲人扫墓,时间上也有些差异。提醒朋友们要遵守当地的相关习俗去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