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班教案(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9:57:21 页码:9
2023年中班教案(优秀16篇)
2023-11-10 09:57:21    小编:zdfb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用来指导教学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思路,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案的编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教案的编写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案的编写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们的编写思路和方法可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中班教案篇一

举起彩带往上跃 目标: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 玩法:单数的幼儿将彩带举过头顶,双数的.幼儿想办法用自己的手去碰彩带,练习跳跃。随后互换。 注意事项:1.只可碰彩带,不可抓住不放。

美术活动:漂亮的彩带

漂亮的彩带(中班美术)

浅析奥尔夫音乐课“彩带舞”

彩虹为什么是弧形彩带?

彩虹为什么是弧形彩带?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二十一 彩虹为什么是弧形彩带? 1986年春天,唐山市举办“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小论文作品竞赛。”我在班上发出了号召:希望同学们对...

大班艺术:会跳舞的彩带

大班艺术:会跳舞的彩带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彩带表现的可能性,尝试 画 简单的舞谱。 2、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对合作表演产生兴趣。 3、体验飘逸和 舞 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录有欢快本民族音乐的磁带一盘。...

漂亮的彩带

中班教案篇二

1.尝试根据自己设计的规律排列花纹制作彩带。

2.探索发现事物花纹排列的规律。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规律排列的美。

1.教具:教学挂图(二)、(四)中的领带、盘子图片,与安全标记若干。

2.学具:幼儿用书第19页《小小设计师》的材料。星星、月亮等不干胶材料若干。

3 . 电教设备:投影仪。

1.过节了,小兔子给自己买了几件漂亮的礼物,我们看看是什么呀?

2.这个盘子漂亮吗?盘子上有什么花纹?是怎么排列的?

3.引导幼儿用圆点标记记录花纹排列的方法。

教师:我这里有一些远点标记,你们能按牌子花纹的排列方法也给这些标记排一排吗?

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集体验证。

1.出示领带。

提问:小兔还买了什么?领带花纹的排列方法和盘子花纹一样吗?是怎么排的?

2.运用远点标记几率领带花纹的排列方法。

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验证。

3.比较发现两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领带和盘子的花纹排列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拓展幼儿思维。

(1)花纹除了可以这样排,还可以怎么样有规律地排列。

(2)将不同的排列规律记录在黑板上。

1.布置作业。

2.展示作业并交流。

教师:你喜欢哪一种设计?它的花纹是怎么排列的?

教师:你觉得还可以怎样排列更加美丽?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列的?[w1]

1.区域活动:在操作区提供串珠材料和规律示意图让幼儿练习。

2.家园共育:家长利用身边的材料帮助幼儿获得多种排列组合花纹的而方法,体验规律排列所产生的美。

3.日常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各种服装等的图案规律,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等等。

中班教案篇三

初步理解故事,知道孝心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

材料提供:视频课件。

1、出示孟宗图片,知道孟宗是我国古代非常了不得的一位名人。

2、出示孟宗母亲的图片,知道妈妈是孟宗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

3、出示笋的图片,了解笋一般在春天开始生长的生活习性。

1、教师播放视频,重点提问。

——孟宗的妈妈怎么了?

——什么可以治疗她的病?

小结:孟宗的妈妈得了一场大病,只有冬日的笋尖熬的汤才可以将她治愈。

2、重点提问:

——冬天有笋尖吗?

——孟宗是怎么办的?

小结:寒冷的冬天没有笋,孟宗找不到笋,急的大哭。

3、重点提问:

——是什么使得笋尖在冬日也出现了呢?

小结:孟宗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使得笋尖在冬日也出现了。

——你觉得什么是孝心?

——你会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孩子们的分数,却忽略了一点就是孝顺父母。自古至今,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人类最高尚的美德,可现在的孩子却成为父母的太上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孩子进行“孝顺”的教育。新世纪的家庭教育,应该重视孩子的孝敬教育,并将之作为人格素质的重要内容,最终达到发扬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班教案篇四

1、了解有关旅行前的准备物品,丰富日常生活经验。

2、学习整理物品,增强自我服务能力。

3、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近这几天,孩子们都很兴奋,因为下周六我们就要去秋游了。

孩子们除了讨论上海什么地方好玩,还不时商量着要准备带的东西,阳阳说:“昨天晚上,妈妈带我上超市买了饮料。”

凝儿说:“我妈妈还给我买了双新跑鞋,,我秋游去要穿的。”

雷雷也插上一句:“我还要带上我的玩具坦克车。”

“出去玩,不好带玩具的。”雯雯提出反对。“行的!”“不行!”……。

对呀!出去玩到底能不能带玩具呢?出去玩到底该带什么东西呢?

带着孩子们产生的这些问题,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孩子通过探索、讨论、交流、思考等,拓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增强自我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孩子自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人手一个小背包、小零食、晕车药、塑料袋等等。

2、幻灯片。

1、观看幻灯片,提出问题:

师:照片上的人要到哪里去?他们的背包里会带些什么东西?

2、操作、交流旅行前的准备工作。

(1)师:下周六旅游去你准备带什么?

(2)幼儿自主选择物品。

(3)分享、交流。

3、交流、学习统计喜欢的旅游景点。

(1)了解最喜欢、最想去的景点。

(2)收集、统计最热门的景点。

中班教案篇五

宽容和善待别人是一个人具备的良好素质。可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朋友多会快乐,在选择朋友是不应只注重外貌,更应注重品质的道理。还可以通过谈话、谈论、绘画、手工、音乐游戏、收集照片等方式。帮助幼儿体验欣赏、宽容和善待别人的快乐,增强交往意识,获得简单的交往经验与技巧。

1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学习欣赏他人,包容别人。

2增强交往意识,学习一些主动与人交往的技巧。

3知道生活中朋友越多越快乐的道理

1由音乐游戏进入主题: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玩法:全体幼儿在指定范围内边唱歌边按节奏自由做动作每当唱到第六小节(碰到这里)时,有教师或一个幼儿指欲碰的身体的某一个位置,第七,八小节全体幼儿两两相碰相应的位置。

2谈话活动:你的朋友是谁?为什么?让幼儿知道朋友多快乐多的道理。

3学念儿歌:《手拉手》。

4倾听故事:《找朋友》。让幼儿了解选择朋友不应该注重外貌的道理。

5鼓励幼儿结交朋友,并通过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记录与朋友在一起的情景,描述给大家。

6请幼儿找找同伴的优点并告诉大家(老师,小朋友,家人)

手拉手(儿歌)

鲜花和鲜花手拉手,

高山和高山手拉手。

你和我手拉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

中班教案篇六

1、帮助他们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2、学习仿编散文诗,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及关爱。

幻灯片—云的形态。

一、激发幼儿兴趣。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

看看窗外的天上有什么?

大树的叶子为什么会动?

二、观看后交流。

1、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你平时看到的云会动吗?(让幼儿知道天空中有风,风一吹白云就会移动。)

2、大树的叶子为什么会动?

(启发幼儿讲述,大树的叶子被风一吹就来回的摆动。)

三、欣赏诗朗诵《云彩和风儿》。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提问:听了后有什么感觉?(让幼儿充分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配乐诗朗诵。

老师配合朗诵用肢体动作表演,帮助其体验理解。

(1)为什么说云是有趣的云,风是能干的风呢?

(2)散文诗中的风都把云彩变成了什么?

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来表述。

(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句完整的回答)

3、集体跟着老师朗诵散文诗。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散文诗的内容。

(2)请幼儿说说平时还见过云彩变成什么?

用“吹呀吹,云彩变成什么的……”句式来表述。

四、欣赏—云的形态。

通过课件,让幼儿欣赏,形状奇特、变幻莫测、多姿多彩的云。

附散文:云彩和风儿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吹呀吹,云彩变成小帆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船飘呀飘,漂到远处看不见。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大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啊,吓得羊群都逃散。

吹呀吹,云彩变成了胖娃娃,头戴金帽子,身穿白肚兜儿,跑来跑去,跟太阳公公闹着玩。

天上的云彩,真有趣,天上的风儿,真能干。

中班教案篇七

1、学习观察与人物角色心理有关的`图画细节。

2、初步学习分析故事中人物表情和心理,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准备 布置情景:草地、树;小猴头饰若干、老虎头饰一个;大拖鞋若干、录音机、磁带。

师:小朋友们,你们脚上穿着什么?(鞋子)你们见过猴子穿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着重用提问和提示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表情以及细微的动作姿态,想象和体验人物的心理感受。

(5)老虎来了,猴子们都上哪儿了?

(7)小猴最后怎样扔掉了鞋子?小猴的妈妈对他说了什么?

小猴穿鞋玩法:扮演小猴(穿鞋的)在草地上穿着大拖鞋自由表演,然后教师说:“老虎”来了,扮演老虎的老师边吼叫边朝扮演小猴(穿鞋的)走去,这时扮演小猴(穿鞋的)要迅速朝树跑去,“猴妈妈”喊:“快把鞋脱掉。” 扮演小猴(穿鞋的)脱掉鞋爬上树。“老虎”抓不到猴子,失望地走了。幼儿玩游戏两遍。

中班教案篇八

1、感受儿歌的语流节奏和韵脚的重复,体验儿歌的节奏美。

2、通过想想、试试,说说,学习儿歌,利用诗句的重复仿编儿歌。

3、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1、幼儿玩过手的动作变化,手形的各种图片(兔子、剪刀、螃蟹、小花)。

2、手影图片若干,展板。

一、导入,教师与幼儿打招呼。

1、伸出一只手与小朋友打招呼。(嗨,小朋友好!)老师用几只手与你们打招呼?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5个)。

2、嗨,大家好!我现在用几只手与你们打招呼?(两只手)两只手我们还可以说一双手,(出示一双手的图片)。

3、你们也有一双手,数数看一双手有几个手指头?(10个)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教师边带领幼儿做手的动作边学习语句: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

(评析:教师亲切的用手与小朋友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在与小朋友问好的互动中自然地将主题转向手,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说说、数数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了数学)。

二、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手的变化。

1、小手它还会变魔术呢!你们看伸出一个手指头,变成什么了?(虫子)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语句:变成小虫爬爬爬。

2、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说一说。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

(评析:幼儿对“小虫”非常感兴趣,纷纷模仿起来,情绪马上被提升了)。

3、那你的小手会变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变一变,然后用好听的话说一说。(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手的变化。)。

(评析:让幼儿的小手试一试,变一变,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玩玩、想想、讲讲,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幼儿边想边说的过程,也是自己构思诗歌的过程。)。

4、提问:你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什么?

幼1:我是这样变的,(做动作)。

师:变成了什么?(小兔子)教师及时出示小兔子的图片。变成小兔怎么样?

幼:跳跳跳。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变成小兔跳跳跳)。

你又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什么?(请2-3个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意识的将诗歌中有的图片螃蟹贴出来,并及时的加以引导,变成螃蟹怎么样了?再引导他们一起来学一学)。

(评析: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给幼儿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使幼儿体验到变手游戏的快乐,而且为后面的学习诗歌做了铺垫,幼儿的情绪更加高涨)。

5、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念儿歌第一段。(结合刚才贴出的图片)。

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小兔跳跳跳,变成螃蟹爬爬爬。

6、我有一双小小手,(贴出小手图片)那它还会变成什么呢?用好听的话该怎么说(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儿歌中相应的图片:变成剪刀剪剪剪,变成小花转转转。

(评析:在这里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在对第一段诗歌的理解下,教师适当的将要求提高,让幼儿尝试用诗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手的变化,有效的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感受儿歌的语流节奏和韵脚的重复,体验儿歌的节奏美)。

三、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2、教师带领幼儿结合图片念儿歌,即: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小兔跳跳跳,变成螃蟹爬爬爬,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剪刀剪剪剪,变成小花转转转。

(评析:生动形象的图片,调动了幼儿的视觉体验,也为幼儿学习诗歌提供了方便,孩子们大胆的用动作和语言尽情的表现着)。

3、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我们再一起来边说边做吧。(幼儿站起来自由做。)。

(评析:在第一遍学习诗歌的基础上,我进行了第二遍诗歌教学,虽然还是学习诗歌,但在这里,活动氛围更宽松了,有的三五成群的与好朋友边说边做,有的与老师边说边用动作表现,他们自由的边走边说,使学习不枯燥,充分发挥每一遍念诗歌的效益,真正做到了在玩乐中学习)。

四、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做两个手的变化动作。小手变成了什么?

幼1:小狗。

幼2:青蛙。

师:谁能用儿歌里的话说一说。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做动作,用自己的动作仿编儿歌。

3、小朋友真能干。你们看小手变变变,都变到我们的教室里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学着变一变,然后想一想用儿歌里的话怎么说?(幼儿分成3组自由观看,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用“变成某某怎么样”的句式说)。

4、提问:告诉我你看到的小手变成了什么?(幼儿用“变成某某怎么样”的句式回答,仿编儿歌)。

我们一起来跟着他说一说。另外两组的教学方法同上。

5、那我们把自己编的儿歌一起来说一说吧!(教师带领幼儿看看、走走、说说、变变)。

6、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把这些图片说一说。

(评析:利用手影图片,给予了幼儿视觉上的冲击,帮助了幼儿调动了生活经验,也为创编诗歌提供了便利。同时孩子分三组,更是让幼儿的创编更具针对性,使他们充分运用多种感官,看看、说说、做做,人人动手动脑动嘴,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2。小朋友们边走边看边说,就像在看动画片一样,他们创编的很轻松和愉快。)。

5、延伸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手在太阳底下变魔术,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那我们一起到太阳底下去玩一玩,变一变吧!

(评析:承上启下,将问题直抛幼儿,使活动自然地过度到延伸环节,也激发了的探索能力,让他们一起来获得关于“手”快乐又新奇的体验!)。

《会变的小手》这首儿歌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容易理解。整个活动循序渐进,层次清晰,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提高了他们的动作表现力。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尽情的用动作表现手的变化,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使他们在相对自由、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在玩乐中学习诗歌。孩子们人人参与,特别是在看手影图片进行创编活动时,孩子们更是情绪高涨,大胆的模仿手影的动作,到活动结束他们还意犹未尽。

6、中班语言教案《小手开花》含反思。

我设计这一活动,主要是发现幼儿对手的了解不是很多,面对中班的幼儿来说,手都知道,可是手指、手掌、手背、手心掌握的.却不是很好,所以,设计此活动,就是为了加深幼儿对手的比较全面的了解。

1、学会儿歌“小手开花”,并能加入动作。

2、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指、手掌、手心、手背。

3、愿意与同伴交流。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1、学会儿歌“小手开花”,并能加入动作。

2、了解自己的手上的名称。

卡片、白纸笔。

一、开始部分。

1、课前小游戏。

头发肩膀膝盖脚,膝盖脚,膝盖脚。头发肩膀膝盖脚,眼睛耳朵鼻子嘴。

2、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出示卡片——手。

二、基本环节。

1、师:你们都认识他吗?见过他吗?是在哪里见过他的?

2、介绍“我的小手”

(1)自己想想,应该如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小手。

(2)两人一组互相介绍。

(3)指名上前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手。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共有十个手指头,还有手掌手心和手背。

4、听儿歌。

(1)小朋友,你们想听关于手的儿歌吗?现在我们就快快来听听吧!

(2)放儿歌,幼儿听。

5、学习儿歌。

师:你们想学这首儿歌吗?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三四遍。

(1)听儿歌,做动作。

老师念,幼儿做动作。

(2)看动作,念儿歌。

老师做动作,幼儿说儿歌。

6、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师领读,幼儿边念边做动作。

三、结束环节。

游戏“小手开花”

师:我的小手会开花,开了几瓣花?

幼:开了(5……10)瓣花。

四、活动延伸。

幼儿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小手。

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学习儿歌的兴趣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融入动作后,幼儿学习儿歌的欲望更加高涨,手是大家都有的,但是关于儿歌幼儿学习的是比较少的,通过这次活动的学习,让幼儿能够准确的了解自己的手,总体上来说,这次活动时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结束的。

中班教案篇九

1、运用蛋壳进行装饰画创作。

2、通过欣赏感受蛋壳画的艺术美。

1、蛋壳画范例三幅(螃蟹、熊猫、蝴蝶);简笔图案每人一份。

2、幼儿人手两个蛋壳(有淡浅之分),浆糊每组一盘,棉签每人一份。

3、在活动前,先在桌上铺报纸,以免弄脏桌面;展示板。

一、欣赏蛋壳画,感受蛋壳画的艺术美。

师:(出示背景)小朋友,森林里阿有几只小动物,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分别出示蝴蝶、熊猫、螃蟹)。

师:这几只小动物和你以前看到的一样吗?

允许幼儿摸一摸图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蛋壳)。

二、对蛋壳装饰画的分析。

师:对了,它们呀都是用蛋壳贴出来的,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蛋壳画。我们先来看一下蝴蝶这幅图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指出蛋壳颜色的不同,这样画面更加清楚,漂亮)。

师:熊猫(师引导,小结:熊猫的眼睛和耳朵是黑色的,脸上是白色毛,所以在贴的时候耳朵和眼睛处不用粘贴了,以此把眼睛耳朵和脸区分开来,画面也更加漂亮)。

师:螃蟹(师引导,小结:螃蟹的身体和腿是两个部位,所以可以用两种蛋壳的颜色来进行装饰,螃蟹腿是从粗到细的,所以在装饰细的地方时蛋壳要掰得碎一点,而且要认真、有耐心)。

三、引导幼儿探讨如何用蛋壳来制作蛋壳画(出示步骤图)。

师:那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先……再……)。

1、让幼儿自由讲述,出示步骤图,教师简单小结,讲述制作过程:

(1)用记号笔画出线条图案;

(2)小心的捏碎蛋壳;

(3)用棉签将浆糊涂抹在图画内;

(4)最后贴上打碎的蛋壳。

2、请2~3名幼儿上前示范操作。

四、幼儿操作活动,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师:我们小朋友真棒,都知道怎样来制作蛋壳画了,现在想不想来试试啊?(想)。

在桌子上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材料,选一张你喜欢的图案,开始吧。

提醒幼儿作画时不把浆糊弄到桌子上、衣服上。

五、展示幼儿作品,与幼儿分享蛋壳画的特殊效果。

师:请完成蛋壳画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中班教案篇十

1.能够仔细观察、发现瓶口和盖子大小的不同。

2.能根据瓶口和盖子的大小、颜色进行配对。

3.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一、谈话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瓶子,幼儿观看,鼓励幼儿和瓶子宝宝打招呼。

2.提问:冬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头上会戴什么呀?(帽子)那瓶子宝宝也需要什么呀?(幼儿讨论回答:帽子)

3.师: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瓶子宝宝找帽子”的游戏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瓶口、盖子大小的不对,尝试进行匹配。

1.教师出示瓶口大小不同的瓶子,大大小小的瓶盖若干,组织幼儿观看。

2.提问:这些瓶子、瓶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组织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示范操作,帮助一个瓶子宝宝找帽子,并进行要点的讲解,幼儿倾听。(根据大小进行挑选。)

6.组织个别幼儿上前进行匹配操作,教师指导帮助。

三、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帮助幼儿巩固掌握大小对应匹配的技能。

1.师:你们想不想玩“瓶子宝宝找帽子”的游戏呀?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瓶子和盖子,请你们帮它们都来配配对吧!

2.教师分组发材料,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帮助瓶盖进行大小匹配,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讲评幼儿操作结果。(检查是否有幼儿没有盖好盖子的。)

四、组织幼儿同时根据颜色、大小进行匹配,进一步加深游戏的难度。

2.教师介绍新游戏的玩法,幼儿倾听。(要求幼儿除了根据瓶盖的大小配对,还要根据颜色来配配对。)

3.组织幼儿自由动手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4.组织幼儿互相进行检查,纠正。

5.总结:你们帮助瓶子宝宝找到了帽子,真棒,还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教案篇十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和支持幼儿探索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增长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要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其认知能力。

第一环节: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皮球蹦跳、滚动、飞产生兴趣。

第二环节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使孩子们明白皮球里有空气,是空气让皮球运动的。

第三环节通过比较让他们感知充满空气的皮球和瘪皮球不同的运动状态。我觉得在活动中教师要作为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支持者、孩子们的学习伙伴,让他们在亲自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得对身心有益的经验。

1、欣赏故事,对皮球的动态――蹦、滚、飞产生兴趣。

2、理解空气与皮球运动状态的关系。

1、幼儿有玩过皮球的经验

2、《谁住在皮球里》故事课件

3、充满气的皮球若干、气针若干、打气筒若干

一、 感知皮球的动态―蹦、滚、飞等

1、幼儿随音乐进入教室

2、感知皮球的动态―蹦、滚、飞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皮球么?你是怎样玩球的?分别请几位小朋友说说并演示皮球的不同玩法。

师:在玩球的时候你观察到皮球是怎样动起来的呢?启发幼儿说出玩皮球时皮球的运动方式(蹦跳、滚动、飞起来)

3、请幼儿用身体表现皮球的蹦跳、滚动、飞起来。

二、探索空气住在皮球里

1、欣赏故事课件《谁住在皮球里》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皮球为什么会蹦跳、会滚动、又会飞呢?你认为是谁住在里面?这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下,究竟是谁住在皮球里。(幼儿欣赏故事课件)

2、验证皮球里住的是空气

师:皮球里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里面住着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出示气针,请幼儿验证皮球里住着空气。

三、比较充满空气的皮球和瘪皮球不同的运动状态

1、玩瘪皮球,感受没有空气的皮球运动状态

2、为瘪皮球充气,感受充满空气的皮球运动状态

教师小结:原来皮球里只有充满了空气,它才能运动起来,才能像兔子那样蹦跳,像轮子那样滚动,像喜鹊那样飞起来。如果里面没有了空气它就不能运动了,空气真了不起!

3、游戏活动《我是一个大皮球》

教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相应的动作。我是一个大皮球,大皮球圆又圆,大皮球跳一跳,大皮球滚一滚,大皮球转一转,大皮球向前飞,皮球没气啦!呼,呼,皮球又充满气啦。

四、活动延伸

孩子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一起去玩皮球吧。

中班教案篇十二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句式:“黄色的是蝴蝶吗?哎呀,不是蝴蝶,是xx”。

2.尝试用“x色的是蝴蝶吗?哎呀,不是蝴蝶,是xx”的句式创编故事。

3.积极参与表达,感受创编带来的乐趣。

1.场景图片:草地、大树、马路、城市、屋内、扑蝴蝶的小朋友。

2.彩色纸若干,剪了蝴蝶形孔的纸片若干,勾线笔人手一支。

(一)出示扑蝴蝶的小人图片,谈话导入。

1.观察小人图片。

师:看,这个小朋友想干什么?

2.说说春天的蝴蝶。

师: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蝴蝶都飞来了,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蝴蝶呀?

(二)逐一出示场景图,感受故事,学习句式“黄色的是蝴蝶吗?哎呀,不是蝴蝶,是xx”。

1.出示草地场景图片,学说句式“黄色的是蝴蝶。”。

师:小朋友抓蝴蝶,来到了哪里?蝴蝶在哪儿?什么颜色的?

2.将蝴蝶孔的纸片拿下,学习句式“哎呀,不是蝴蝶,是黄色的小花”。

3.出示大树场景图片,学习句式“黄色的是蝴蝶吗?哎呀,不是蝴蝶,是黄色的梨子”。

4.出示马路场景图片,学习句式“黄色的是蝴蝶吗?哎呀,不是蝴蝶,是黄色的气球”。

5.出示城市场景图片,学习句式“黄色的是蝴蝶吗?哎呀,不是蝴蝶,是黄色的信号灯”。

(三)尝试创编句式“x色的是蝴蝶吗?哎呀,不是蝴蝶,是xx”。

1.讨论:还有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容易被看成蝴蝶?

2.教师示范创编。

3.幼儿自主创编。

(四)交流创编内容。

1.自主交流:将自己的创编内容与同伴、老师进行交流。

2.集体交流:将幼儿的作品订成书,集体欣赏。

(五)观察最后画面,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有没有捉到蝴蝶呢?没抓到蝴蝶他心情怎么样?我们变成蝴蝶一起跳舞来逗他开心吧。

活动延伸:

1.将图书投放到阅读区,让幼儿完整阅读这本图书,感受书本上小洞里面蕴藏的乐趣。

2.鼓励幼儿继续进行创编,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附故事《黄色的······是蝴蝶!》

春天到了,小朋友做好了扑蝴蝶的兜准备去抓一只黄色的蝴蝶,小朋友来到草地上,左看右看,看见草地上有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色的······是蝴蝶!黄色的······是蝴蝶!猛地扑过去,呀,不是蝴蝶。是一朵黄色的小花。继续往前走,来到一颗大树下,黄色的······是蝴蝶······用力一扑,啊呀呀,不是蝴蝶。原来是大树上结的黄黄的梨子。这回小朋友来到了马路边扑蝴蝶,看见一个小男孩头上飞舞着一个黄色的东西,黄色的····是蝴蝶吧······轻轻扑过去,哇!不是蝴蝶,是小男孩手里拿的气球呢。再往前走走来到了大城市里,蝴蝶飞的可高了,踮起脚尖扑过去,不是蝴蝶!是黄色的交通信号灯······走了一圈都没有抓到蝴蝶,小朋友就回家了,回到家小朋友心想:这回不管谁说什么,都不是蝴蝶!

中班教案篇十三

教师:夏天来了,天天这么炎热,小朋友们到了夏天最喜欢吃什么呢?(冷饮)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引出冷饮。

教师: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吃冷饮,你们都吃过哪些冷饮?你最喜欢吃哪些冷饮。(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既然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吃冷饮,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有一个故事是和冷饮有关

系的,看看是发生了什么?

故事内容:夏天的街边冷饮摊,小朋友每人只买一种冷饮,而胖丁一人买了好多种冷饮。过一会儿,大家都觉得清凉、舒服,只有胖丁说肚子疼的厉害,被送医院看急诊。

教师:吃冷饮又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教师小结:冷饮虽然好吃,特别是在夏天,吃了冷饮会让我们感觉很舒服、很凉爽,但冷饮吃多了,我们的肚子会提意见了,肚子不喜欢太冷的东西,它碰到太冷的食品就会生病。冷饮大多数是很甜的,人体内如果有了太多甜的食物,会影响食欲,让我们不想吃其他的食物,长期下来我们身体没有了其他营养来补充,就生病了,会营养不良。

教师向幼儿介绍冷饮包装上介绍的成分,每说一种成分便让幼儿了解其中的营养成分的数量。这样可以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冷饮的营养成分并不多。

教师小结:不同口味,不同名称的冷饮所需要的原料也不一样,而且冷饮的营养并不高。

教师小结:夏天,适合地吃点冷饮可以帮助人体降温。但是,我们的胃是热的。冷饮是冰的,一次吃得太多,就会刺激、伤害胃,发生肚子疼等毛病,所以我们不能一次性吃很多。

教师:在夏天降温最好的常用饮料是什么?

教师先请幼儿进行讨论,看看幼儿的想法。然后进行分析小结。

教师:当你口渴的时候,你喝过什么?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水最解渴?(让幼儿知道喝白开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教师小结:冷饮好吃但也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危害。夏天最好的冷饮就是白开水、绿豆汤,因为它们能够迅速的补充人体流失的水分,帮助人散发热量,又不含任何有害物质。

中班教案篇十四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进一步提高幼儿劳动能力。

:操作所需的碗、杯子、被子、衣物等等。

引入——幼儿尝试操作——展开竞赛——延伸

一、引入

出示一些操作的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尝试操作

幼儿可自由的来进行劳动操作展示,把自己会做的事演示看,争做“能干的小帮手”,如:叠衣物、发筷子、分碗、擦桌子。

三、展开竞赛

组织幼儿分组进行竞赛活动,比比谁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四、延伸

颁奖仪式,分发奖品。

中班教案篇十五

1、通过排序活动,感受排序的活动美。

2、能用语言讲述排序规律。

3、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乐趣。

让幼儿在观察游戏操作的基础上了解排序活动,并体验排序的活动形式美。

引导幼儿自选某种规律排序物体。

1、三列长火车,每节可坐三个小动物。

2、小动物卡片若干,葫芦卡片若干。

3、进入森林的小脚丫线路图。

4、幼儿操作材料。

1、教师与幼儿谈话,进入角色。

教师:"大班的小朋友真听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打森林里去看一看,听说那的小动物今天要去旅行,我们去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好吗?"

2、出示小脚丫线路图,教师示范走,并引导幼儿观察其中规律。

1、出示第一辆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车厢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二节车厢,让幼儿观察并了解规律。

(3)出示第三节车厢方法同上。

(4)出示第四节车厢,让幼儿猜是那些小动物。

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是按一定顺序坐火车的,你们觉得这样漂亮吗?这种排列的顺序叫有规律的排序,你们知道了吧!

2、出示第二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bb)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座位。

(2)教师出示第2、3、4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3、出示第三列火车头及第一节车厢(aab)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2)教师出示第2、3节车厢,让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操作。

2、提问:这些葫芦哪些不一样(颜色、大小)

教师小结:其实生活中的规律很多,他们可以按大小来分,也可以按颜色来分。还可以按高矮来分等等;这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看出其中规律。

1、教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很棒,老师想送礼物给孩子们,如果谁把你们手中的图形宝宝,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好队,这些图形宝宝就是你们的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其实在我们幼儿园里还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序,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吧。

中班教案篇十六

1、使幼儿知道,不讲个人卫生对自己的身体不利,也会影响他人,要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自编故事《脏孩子》(内容自定);绘画纸和笔若干。

1、介绍诗歌《小弟和小猫》(柯岩作),组织幼儿讨论,不讲卫生有什么不好?

2、讲述故事《脏孩子》,并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别人不喜欢“脏孩子”?使幼儿知道,不讲究卫生,别人会怎样对待你。

3、把“脏孩子”的变化用绘画表现出来,请幼儿帮助“脏孩子”改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4、将绘画作品张贴出来,请幼儿总结“脏孩子”哪些地方进步了?改掉了什么毛病?

5、自编班级讲卫生手册,内容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商定,并配上简单文字说明,供家长观看。

1、在寝室内放一面大镜子,让幼儿有机会了解自身的形象,随时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2、可挑选个人卫生较差的幼儿表演“小弟和小猫”,使其通过表演受到教育。

3、教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仪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的良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其中还可能有多次的反复,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针对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巩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