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考化学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方法(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9:59:05 页码:9
2023年中考化学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方法(优秀9篇)
2023-11-11 09:59:05    小编:zd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改进自己,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总结要紧扣主题,突出重点,避免在总结中出现无关紧要的东西。总结范文的多样性能够启发我们的思考和写作灵感。

中考化学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方法篇一

这是记忆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的有效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精炼的话来记忆。如:用六个字组成: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大大简化了记忆量。

二、理解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在记忆元素符号、分子式、原子等概念,必须在理解的意义前提下去记忆。

三、趣味记忆。

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来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要诀可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

四、重复记忆。

要利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记忆事物的印象也是跟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记住某些知识时常常用默默重复、叙述再现方法来加深印象。

五、编顺口溜记忆。

初中化学中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又常用,但很适合编顺口溜方法来记忆。如:学习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联系时可用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然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要检查。

六、归类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类,抓住特征。如:记各种酸的性质时,首先归类,记住酸的通性,加上常见的几种酸的特点,就能知道酸的化学性质。

七、对比记忆。

对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八、联想记忆。

把性质相同、相近、相反的事物特征进行比较,记住他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再回忆时,只要想到一个,便可联想到其他。如: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不要孤立地记忆,要扩大联想。

九、关键字词记忆。

这是记忆概念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础上找出概念中几个关键字或词来记忆整个概念,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这一催化剂的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字来记忆。

十、知识网络记忆。

用表格或图示进行归纳、整理,使看似零散的知识结成网络。

中考化学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方法篇二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咯!小筱老师总结整理了历年中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首先,思考问题的顺序。

1、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2、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3、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系。例如:涉及到气体的制取和处理时,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其次,仪器连接的顺序。

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

最后,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例题:在实验室里制氧气时常用氯酸钾作原料,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含义,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的质量不变,并说明实验程序和主要操作步骤。

解析:要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质量不变,就必须测定两个质量,一个是加到反应器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另一个是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加到反应器中的mno2的质量可以在加入前测得,而反应后的质量,必须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将mno2分离出来才能测得。因此,整个实验便以如何解决mno2的分离为实验目的。

根据学过的知识,mno2不溶于水,而kcl溶于水,由此可应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1)用天平称量w1gkclo3和w2gmno2,混合均匀,放入大试管中;。

(2)组装成制氧气的装置,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

(3)待大试管冷却后将剩余固体取出放入一小烧杯中,加水搅拌使kcl溶解;。

(4)取一张滤纸对折后剪去多余部分,称量其质量为w3;。

(6)取下滤纸,小心干燥后称量,滤纸连同滤纸上滤出的不溶物的质量共为w4;。

(7)将滤液蒸干称量其质量为w5;。

(8)将收集到的氧气换算成质量为w6;。

(9)比较各质量之间的关系,若w5+w6=w1,w4-w3=w2,则证明氯酸钾分解前后mno2的质量没有改变。

注意:本题是较简单的实验设计,但也需要全面考虑。通过只要证明w4-w3=w2即认为任务完成,但由于没有验证溶质和滤渣的性质,有必要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证明滤渣确实为mno2。事实上可能有误差,即可能是w4-w3。

中考化学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方法篇三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中考化学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方法篇四

依题意知:本题对溶解度的概念进行了另一种较为抽象的理解,即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最多溶解某物质的质量,说明该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按照溶解度的定义计算:x物质的溶解度应为:15克/20克×100克==75克;y物质的溶解度应为:30克/50克×100克==60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本题不对溶解度的定义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容易误选a选项.由于x和y两物质所对应的温度不相同,故溶解度是无法进行比较的.故本题的答案为:d.

a.40克b.20克c.8克d.无法计算。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本题含有两个隐含条件:(1)分成两等份的溶液中蒸发掉40克水都恰好能形成饱和溶液(2)蒸发掉40克水恰好能溶解9-1==8克a物质。因此原题意可以转化为:某温度下,8克a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在40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试求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显然,经过题意转化后给解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直接求出答案为:8克/40克×100克==20克。

故本题的答案为:b。

中考化学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方法篇五

在高考理综试卷中有8个化学单选题。解答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找到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区别联系,迅速的找到所要选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最合理的方法可以把时间尽可能的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2.填空题。

按照近几年情况看,在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题是四道填空题。一般来讲实验题、无机推断、有机推断、其他题目各一个。对于填空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

(2)专业用语不能错。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

(4)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做答时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才能得满分。

(5)对于计算型填空,要注意该书写单位的要书写单位。

3.解答题。

在解高考化学解答题时,语言文字的表达很重要。答题时内容要突出原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字精炼.若思路混乱,言不及题,词不达意,即使长篇大论也不得分,不按要求答题会失分,书写不规范也会失分。

高考化学解答题解题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化学计算:

(1)守恒法思想,包括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

(2)数轴法思想,两种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相对量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这一类计算题。

中考化学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方法篇六

在高考理综试卷中有8个化学单选题。解答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找到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区别联系,迅速的找到所要选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最合理的方法可以把时间尽可能的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2.填空题。

按照近几年情况看,在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题是四道填空题。一般来讲实验题、无机推断、有机推断、其他题目各一个。对于填空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

(2)专业用语不能错。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

(4)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做答时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才能得满分。

(5)对于计算型填空,要注意该书写单位的要书写单位。

3.解答题。

在解高考化学解答题时,语言文字的表达很重要。答题时内容要突出原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字精炼.若思路混乱,言不及题,词不达意,即使长篇大论也不得分,不按要求答题会失分,书写不规范也会失分。

高考化学解答题解题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化学计算:

(1)守恒法思想,包括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

(2)数轴法思想,两种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相对量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这一类计算题。

1.纠错查缺专攻弱项。

整理几次大型考试的试卷,一方面统计各主干知识点失分情况,筛选易失分的知识或题型,在综合强化训练中有意识地进行专题训练。另一方面分析失分原因,如是否答非所问,是否找不到解题思路,是否按要求准确使用化学用语,基本原理或规律运用灵活与否等。

2.针对易错点训练。

对薄弱点和易错点进行强化训练。加深对教材实验的理解,深刻理解教材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注意实验的干扰因素、成败关键。重点题型训练与限时训练相结合,选择题、无机综合(推断)、理论综合、实验综合、选考模块分项强化,并结合限时做题提高审题、解题能力。

3.强化主干突出重点。

二轮复习中要对主干知识考点进行再现和整合。如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复习要以“溶液酸碱性的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为核心带动知识的系统化和体系化,同时注意总结电解质溶液理论考查中越来越多的图像问题的类型,如导电性图像、酸碱性变化图像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考化学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方法篇七

仔细审清每一小题题干的题意,明确其表示的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针对题干,联系地理事物的概念、分类、原理及规律,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并通过对比答案的异同,得出结论。这是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选择题一般有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第一步选细读题干和选项,看题干提供了什么条件,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第二步进行回忆联想,联想调动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等基础知识。第三步,对选项进行综合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不足d.水资源不足。

拿到此题第一步细读题干,找出“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限制条件”四个限定词,第二部联想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类型是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这两种农业发展的前提都是有灌溉水源。第三步进行综合分析虽然西北地区沙漠为主,土地资源比重低;另一方面劳力也不充裕,经济条件差,购买农药化肥的能力有限,但其“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限制条件”应该为水资源的不足,故正确答案为d。

例题2: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题干中要求是“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天然”森林,联想到回归线到极地之是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极地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四个答案都有可能,但仔细分析,由于人类活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多为人工林,而现存的天然林,只是纬度较高的亚寒带针叶林故选c。

2、排除法。

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一个一个地排除掉,直至得到正确选项,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例题3: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

a、使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b、向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c、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

这是一种表述类的题目,这类题目多是叙述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在叙述的时候往往叙述不全,半对半错,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选对题干与选项进行推敲,排除表述内容不准确的与不完整的,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答案。

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太平洋水域海水升温现象。东太平洋洋面升温,出现上升气流,产生暴雨和洪涝灾害,秘鲁等国海水中的鱼类和浮游生物大量死亡,以海洋生物为食物的鸟类也大量死亡,但西太平洋对地区却出现气温下降,降温出现下沉气流,西太平洋地区如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出现了干旱少雨的异常天气。本题中的选项a和d以偏概全,东太平洋海区增温、降水多并不意味流经区域和全球水都增温和降水。故正确项为b和c。

例题4:下列现象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关系的是()。

a、绿地面积不断减少b、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d、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a、c、d三个选项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故排除。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的减少。所以选择b答案。

3、图形与辅助线法。

对于一些计算类的题目和读图选择题可能其本身没有图形,或者图形不能准确的表达题目的含义,我们可以画出示意图,或者在图上作出一些辅助线,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中考化学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方法篇八

1、试卷几乎不会出现无用的干扰信息。考生要查看题目所给的信息是否都用上了,注意寻找明示或暗示问题思考的角度性信息。

2、注意关键词、实验目的等重要信息,以有效避免回读。比如是过量还是少量;是短周期还是前20号元素;是化合物还是单质或混合物;是烃还是烃的衍生物;是几滴还是几毫升等。

3、读工业流程题,可先采用诸葛亮奉行的“观其大略”,然后切入到问题,再带着问题精读精解。分析时,考生要根据目的,对比原料和目标物,思考元素的不同存在形式转化时,要加入哪些类型的试剂(酸性或碱性物质、氧化剂或还原剂、沉淀剂等),发生哪些类型的反应。

4、对定量实验题,要先看目的,根据测定的物理量,领会实验的原理、操作等。

5、对实验探究题,一讲逻辑,二讲论据。设计方案时,要分析变量是什么,是否要做到等浓度、等ph或等体积。

按照要求作答。

1、要注意的答题要求是写“名称”还是“化学式”;是写有机物的“分子式”还是“结构简式”;是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是写官能团还是含氧官能团;是写元素符号还是元素名称;是写等号还是可逆符号;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是只答化学用语还是结合化学用语简答等。

2、作答简述题时,可模仿高考题的表达方式。如排除溶液稀释对颜色改变的影响;确认无--,排除其对--检验的干扰(或排除对--与--反应的干扰);用--替换--做上述--实验,对比现象等。对于说理论述题,考生要阐述解题的逻辑链条,不要缺省。

3、其他要注意的事项: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是否遗漏物质的状态、“+”“-”号、“kj·mol-1”;反应方程式的条件是否书写正确;有机反应小分子产物是否漏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否多氢或少氢,聚合反应的几处n是否漏写;易错字书写是否正确,如油脂、酚醛树脂、坩埚、饱和、蘸取、蒸馏、萃取、静置、氨基、铵盐、石炭酸等。

合理分配时间。

理综卷答题时间的分配很重要。考生做选择题要求稳,速度不能太快。对于难题,可暂且搁置,迂回作战。不要频繁看表,以避免不必要的慌乱。

二.高二怎么才能提高化学成绩。

我们要想提高化学成绩,就必须掌握好答题的方法,只有我们的答题方法好了,我们才能节省我们的答题时间,我们的时间答的快了,我们才能有时间去检查,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答题的正确率,才能保证我们会的题,没有答错,这对提高我们的化学成绩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相应的答题方法。

化学这个科目有的同学学习的是非常的好的,有的同学学习的非常的差,学习不好的同学一定要向学的好的同学请教经验,但是也不能完全的去学习他的方法,我们要从中总结经验,找出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化学成绩。

中考化学综合题答题技巧与方法篇九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2.高考物理答题时保持平衡心态。

心态不平衡还表现在对平时学的知识产生“怀疑”,如:有的同学在刚开始考试时,心态正常,本来选择题做对了,但是,后来由于心态不平衡,在考试结束时,又改错了。所以,有许多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但大考紧张,难以正常发挥。

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有各自的学科语言,平时,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学科意识,形成了各学科的科学合理的答题习惯。因此,在考试中,不能用自编的、自造的词语来组织答案,要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和本专业的规范的表达方式。

高考物理解题重点。

1.解答高考物理非选择题要求组织语言表述答案。很多考生失分就是因为不会运用学科语言表达。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运用特定的规范、格式、学科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路。

2.高考物理计算题需要注意的两点。第一,高考改卷是分步给分的,要严格按照答题步骤一步步来。很多考生一上来就写公式,甚至一开始就代入数字计算,如果错了,一分也得不到。正确的解题步骤是:先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再列公式,然后进行必要的文字运算,最后才往里代数字。第二,考生自己引入的符号应该加以必要的说明,说明它代表哪个物理量。

3.减少学科思维转换中的干扰。答理科综合的卷子时要按前后顺序,先答一卷,再答二卷,先答完一个学科,再答另一个学科。理综每道选择题都是6分,分量很重。于是有的考生过分紧张,在选择题上花费了太多时间,没有时间去解答第二卷了。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分配时间。

4.高考物理考试时,要力求慢开始,早入境,快答题,稳结束。要按照由先到后和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前者符合考生的做题习惯,后者有助于稳定考生的情绪,使考生能够进入良性竞技状态。

5.答选择题时,要审清题中材料的中心思想和命题意图;解答漫画选择题或者漫画问答题,关键是读懂漫画,弄清其表意和寓意;解答主观性试题,必须要有鲜明的政治观点,理论联系实际,依据试题的具体材料、情景和要求,突出答案内容的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和答案形式的鲜明个性,注意答案的层次化、术语化和规范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