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9:24:43 页码:8
最新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实用10篇)
2023-11-10 09:24:43    小编:zdfb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经历和成果进行总结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式。写总结之前可以先梳理思路,列出重要的内容和要点,做好提纲。参考范文中的总结内容丰富多样,涉及了各个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验。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一

(1)认真审核处方。

(2)准确调配药品。

(3)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医,应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包装。

(4)向患者交付处方药品时,按照说明书或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5)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二

特点:信息量大、品种多、周期短,报道快。

二级文献:通常包括索引和文摘。

(一)常见数据库。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络资源。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pubmed系统medline数据库。

embase数据库。

toxnet毒理网数据库。

(二)常见的国内外文摘与药学有关的国内药学文献。

《中国药学文摘》(cpa)为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编辑出版。收集国内700多种医药期刊以及会议论文和部分内部刊物的质料,以文摘、题录等形式报道。

《国际药学文摘》(ipa)由美国医院药师学会编辑出版。收集全世界与药学有关的药学期刊750余种,将文摘按25个主题分类。

化学文摘(ca)由美国化学会化学文摘服务社编辑出版。收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56种语言文字发表的有关化学和化工方面的文献,并译成英文的文摘予以报道,最大的特点是索引系统做完善。

《生物学文摘》(ba)由美国生物科学情报服务社编辑出版。覆盖了世界范围生物学领域8000余种核心期刊。

《医学索引》(im)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制作。文献检索工具,月刊。

《医学文摘》(em)荷兰的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医学文摘基金会创办。收录世界各国5400多种医学、生物学、药学杂志上的文章,编写成文摘,再通过各相关的分册报道。

三、三级文献(不同文献的特点和应用)。

1药品标准类药品标准是药师进行药品和医院制剂质量控制经常查阅的工具书。

2药品集以面向临床介绍合理用药为主,是临床药师和执业药师查阅必备的工具书。

3百科类涉及药学专业各方面的知识。

4专著类为突出某一专业或某一专题汇总成的三次文献。

5数据库主要提供临床医药专业人员所需的药物质询、疾病和毒理学质询以及传统医学信息,和对患者的卫生教育信息等。

6工具书。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三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7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必背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川独灵仙与防己,祛风湿止痛给力。

独活兼可解表,腰下风湿去掉。

川乌性热有毒,散寒止痛效独。

威灵仙善消痰水,治骨鲠无药可随。

防己性寒利水,风湿热痹紧追。

长卿公藤祛风湿止痛,解毒活血经络疏通。

长卿性温善解蛇毒,公藤性寒杀虫解毒。

2、秦艽木瓜伸筋草,祛风湿舒筋络好。

秦艽性寒清退虚热,利湿退黄可作选择。

木瓜擅长化湿和胃,舒经活络生津开胃。

伸筋性温祛风除湿,舒经活络名副其实。

3、豨莶风藤臭山龙,祛风除湿经络通。

豨莶梧桐降血压,豨莶解毒效果佳。

青风藤尚可利小便,山龙活血化痰并见。

4、二蛇桑藤丝瓜通,祛风通络较常用。

二蛇走串定惊,通络并可止痉。

丝瓜络化痰解毒,利水寻桑枝路通;

石藤凉血又消肿,路通善通经下乳。

5、千年五香寄鹿衔,祛风除湿筋骨健。

寄生五加补肝肾,香加五加利水成;

寄生安胎止痛确切,鹿衔补肺调经止血。

1、苍术藿香佩兰,化湿发表均兼。

苍术健脾苦温燥湿,发汗明目又祛风湿。

香兰醒脾解暑,藿香止呕效著。

2、白草豆蔻朴仁,化湿行气温中能。

厚朴草寇苦温燥,燥湿行气效用妙;

厚朴平喘又消积,二蔻藿香止呕齐,

砂仁止泻安胎必。

3、草果温燥力强,燥湿温中同样,除痰截疟擅长。

 

1、茯苓苡仁甘淡健脾,利水渗湿二苓泽苡。

茯苓性平安神补虚,苡仁排脓止泻除痹。

猪苓单纯渗湿力强,泽泻泄热清肾膀胱。

2、冬葵二通石车前,利水通淋功效全。

车前石韦均清肺,石韦凉血止血随。

车前渗湿以止泻,分清别浊疗暑泄;清肝明目要记牢,

清肺化痰效果好。

冬葵木通与通草,性寒清利下乳好,冬葵滑利通便妙。

3、萹瞿地滑灯心海金,六药均可利尿通淋。

地肤萹蓄均可止痒,主治病症不一样,

前者擅长祛风止痒,后者功能杀虫止痒。瞿麦清利破血通经,

滑石解暑敛疮热清,灯心滑利除烦清心。

4、茵陈连钱金钱草,清热利湿退黄好。

广金钱与连钱草,利尿通淋效果妙。解毒消肿金连钱草,

金钱又为排石要药,散瘀消肿寻连钱草。

萆薢善于利湿浊,祛风湿止痛均妥。

 

1. 麻桂香姜发汗,香麻利水力缓;宣肺平喘麻黄,和中化湿寻香。桂枝解肌助阳,温通经脉常用。姜紫发散解表,鱼蟹中毒可疗;生姜温胃止呕,温肺止咳可投;紫苏行气宽中,胎动恶阻可控。

2. 羌防苍藁祛风解表,散寒除湿止痛可靠。防风解痉擅长,苍耳通窍止痒;羌活善治肩痹,藁本巅顶尤宜。

3. 苍芷辛细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通窍均好。白芷善治阳明,细辛专攻少阴;苍耳上能通脑,辛夷通窍绝妙。白芷止带排脓兼止痒,细辛温肺化饮止咳棒;苍耳止痒除湿,上下内外通使。

5. 桑菊木贼与蝉蜕,明目疏风病邪退;桑菊均可平肝阳,菊花清热解毒良;桑叶木贼凉血止血,桑叶清肺润肺效切,蝉蜕开音止痉特别。

6. 葛根柴胡与升麻,发表退热疗效佳;升阳原理各不一,升柴举陷配黄芪。葛根升阳以止泻,项背强痛效特别,解肌缓急生津切。升麻葛根又透疹,升麻解毒是特征。柴胡和解少阳,疏肝调经效强。

7. 蔓荆薄荷疏散,清利头目同甘;蔓荆祛风止痛性寒,薄荷透疹利咽疏肝。

既解表又透疹:荆芥、西河柳、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

既散风寒又止痛:羌活、藁本、防风、苍耳子、细辛、白芷;

既疏散风热又解毒:牛蒡子、菊花、升麻。

白芷善治阳明头痛;细辛善治少阴头痛;藁本善治巅顶头痛;羌活善治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

善治项背强痛的药物是:葛根;

邪在少阳半表半里往来寒热证最宜选择的药物是:柴胡

 

1. 石知天芦四药对,清热泻火入肺胃。芦知花粉滋阴生津,石膏敛疮止血生肌。知母善润上中下,肺胃肾阴全靠他;花粉排脓消肿,引产孕妇禁用。芦根清肺透表,除烦止呕利尿。

2. 栀子竹叶淡竹叶,利尿泻心除烦热。栀子解毒消肿止痛强,凉血止血利湿而退黄。

3. 密蒙青葙谷决夏,清肝明目效不差。决明善通便润肠,夏枯消肿散结效量,谷精疏散风热用常。

4. 三黄燥湿泻火解毒,龙胆专攻肝胆效宏;苦参尤善祛风止痒,下行利尿杀虫效强。

5. 玄地凉血养阴润肠,玄参解毒散结火降。赤紫丹凉血活血,牡丹退虚热效确,赤芍止痛清肝热。紫草牛角凉血解毒,紫草透疹斑疹透出,牛角泻火定惊效独。

6. 银翘野心解毒疏散,连翘清心利尿散结;心莲燥湿可观,野菊疏风平肝。

7. 蝴蝶射马大板豆,清热解毒利咽喉;大青叶善凉血消斑,射干散结消肿祛痰;蝴蝶疏肝又和胃,马勃止血兼清肺。

8. 白苋秦鸦解毒止痢,头翁齿苋凉血止痢,鸦胆秦皮燥湿止痢。鸦胆杀虫截疟蚀疣,齿苋通淋止血效优。秦皮燥湿止带,清肝明目厉害。

9. 鱼蒲二半垂盆土,清热利湿又解毒。公英尤善治乳痈,腥草尤善疗肺痈;二半均可利水消肿,枝莲散瘀止血不同;土苓解毒利关节,梅毒拘挛均完结。垂盆性寒而不强,解毒利湿可退黄。

10. 熊牛黛楼止痉解毒,熊胆清肝明目效独。牛黄开窍化痰,青黛凉血消斑,并可止血清肝。重楼定惊息风,消肿止痛有功。

11. 败酱血藤金荞,解毒止痛良好;血藤祛风络通,败酱消痈排脓;金荞散瘀止痛,尚可祛痰排脓。

12. 白鲜皮地丁均可清热解毒,白鲜皮燥湿止痒祛风突出,紫地丁凉血消肿疔疮消除。

13. 青蒿白薇地骨皮,退虚热凉血兼备;青蒿解暑透表截疟,骨皮降火生津止血;地白凉血清肺均可,白薇利尿疗疮止咳。胡黄连银柴胡除疳退虚热,胡黄连并可解热毒清湿热。

牡丹皮善治无汗骨蒸;地骨皮善治有汗骨蒸。

治肺痈首选:鱼腥草;治乳痈首选:蒲公英;治疔疮选:紫花地丁、野菊花。

射干尤宜于热结痰壅之咽痛;土茯苓善治梅毒解汞毒。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四

《神农本草经》: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草经集注》: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是第一部综合性本草。

《新修本草》: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该书对宋代以前历代文献中有关药物资料都进行了采纳总结,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本草纲目》:该书不仅对我国医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药物进行了分类(人部,草部,火部),是世界科学宝库。

《本草纲目拾遗》:其中新增716种,对《本草纲目》做了补充。

《中华本草》:为当代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书共34卷,共收载药物8980味。

1、四气确定依据:是依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总结而成。凡是能治热证的药物,多属寒凉或凉性;能治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如黄连可以清热泻火,便属寒性;干姜可温中散寒,则属热性。

2、五味确定依据:一是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药物的功能。

4、归经确定依据:1.药物特性 2.药物疗效

5、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涩,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云生姜杀半夏。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

8、在药物七情中,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临床可据情酌选;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1、常用的'治法:

(一)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二)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三)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虾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四)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

(五)温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

(六)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

(七)消法: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八)补法: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血、阴、阳之一,或全部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

2、组方原则:1.君药2.臣药3.佐药4.使药

3、组成变化:1. 药味加减变化2.药量加减变化3.剂型更换变化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五

根据发热伴发症状可诊断病因: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细菌感染。

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病毒感染。

2.伴有头痛、四肢关节痛、咽喉痛、畏寒、乏力、鼻塞或咳嗽——感冒。

4.儿童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麻疹;。

儿童或青少年伴有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

6.起病缓慢,持续稽留热,无寒战、脉缓、玫瑰疹、肝脾肿大——伤寒。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六

药学服务就是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社会公众(包括医药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其他关心用药的群体等)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考点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应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宜性,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药学服务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临床实践。

药学服务主要组成部分药学监护药学干预药学咨询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主要用信息和知识的`形式,满足患者在药物治疗上的特殊需要。

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内容:与患者用药相关的全部需求。

(一)药学专业知识

(二)沟通能力

(三)药历书写能力

(四)投诉应对能力

(五)处方审核能力

沟通能力:技巧:认真聆听、注意语言的表达(开放式提问)、注意非语言的应用、注意掌握时间关注特殊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少数民族、境外患者等。

美国药历模式:soap模式、titrs模式

我国药历推荐模式,包括(基本情况、病历摘要、用药记录、用药评价)

药历的作用:药师为参与药物治疗和实施药学服务而为某一患者建立的用药档案;它源于病历,又有别于病历。

投诉应对能力:类型:服务态度及质量、药品数量、药品质量、退药、用药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价格异议。

处理: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接待时行为举止、接待方式与语言、保存有形证据。

药学服务的对象:用药周期长或需要终生服药的患者需要同时应用多种药品的患者

特殊人群(特殊体质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质者;小儿、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血液透析者)

药学服务的效果:治疗学效果安全性效果经济学效果

阿昔洛韦—急性肾功能衰竭利巴韦林—致畸、胎儿异常、肿瘤、溶血性贫血肝素—血小板减少症含钆的造影剂—应用于肾功能不全者可以引起的肾纤维化和皮肤纤维化大量运用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可以引起牙龈出血、手术创面出血培高利特—心脏瓣膜病替加色罗—严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加替沙星—对糖尿病患者可以加重低血糖、可以导致高血糖培氟沙星—可以导致跟腱炎氟西汀、帕罗西汀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以引起5-羟色胺综合症。

药物的适宜溶剂:不宜选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的药品:

(红霉素、普拉睾酮、洛铂、两性霉素b、哌库溴铵、氟罗沙星)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的药品:

(青霉素、头孢菌素、苯妥英钠、阿昔洛韦、瑞替普酶、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奈达铂)

药物的稀释容积:氯化钾注射液--禁止直接静脉注射

头孢曲松钠--禁止与含钙注射液混合(葡萄糖酸钙、氯化钙、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药物的滴注速度:药圈会员收集分享

万古霉素—静脉注射,速度宜慢,每1g至少加入200ml液体,滴注速度至少2小时以上(红人综合征)

两性霉素b—滴注速度过快,可以引起室颤或者心脏骤停,滴注速度应该控制在6小时以上。

雷尼替丁—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以引起心动过缓

药物滴注过程中须遮光,遇光会变色(8个)

(硝普钠、对氨基水杨酸钠、放线菌素b、长春新碱、尼莫地平、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莫西沙星)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七

按照厚度可分为极薄片、薄片、厚片。

(1)质地极其致密坚实的木质类、动物骨和角类药材,宜切极薄片,如羚羊角、鹿角、降香等。

(2)质地致密、质坚实者,宜切薄片,如乌药、槟榔、当归、白芍、三棱等。

(3)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切厚片,如山药、天花粉、茯苓、甘草、黄芪、南沙参等。

采用炒炭法炮制药物:大蓟、蒲黄、荆芥、干姜。

炮制作用:

大蓟: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用于吐血、呕血、咯血、嗽血等出血较急剧者。

蒲黄:增强其止血作用。

荆芥: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可用于便血、崩漏等证。

干姜: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

药学类考试科目为: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个科目。

中药学类考试科目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个科目。

各科目具体命题范围可参照国家药监局制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定的《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八

1.按不同的剂型分类:固体制剂分为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2.按照药物释放速度分类:

(1)普通固体制剂。

(2)缓控释固体制剂如渗透泵片、缓释片、缓释胶囊等。

(3)速释固体制剂如速崩片、速溶片、固体分散片等。

与其他剂型相比,固体制剂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药物在体内需先溶解后再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2)制备过程的前处理需经历相同的单元操作;。

(4)剂量较易控制。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九

(1)成瘾产妇的新生儿可立即出现戒断症状——戒断治疗。

(2)儿童及老年——清除缓慢,血浆半衰期长,尤易引起呼吸抑制——减少剂量。

(二)减少生理或心理依赖性——逐渐停药,减少用量\戒毒治疗。

戒断症状。

(三)规避不利的应用方法。

(1)皮下或肌内注射麻醉性镇痛药时,患者应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以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晕眩甚至体位性低血压。

(2)门诊患者的镇痛,选用与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减少本类药的用量。

(四)监测用药过量和危象。

a.心动过缓——阿托品。

b.呼吸抑制——给氧,人工呼吸。

c.血压下降——升压药、补液。

d.肌肉僵直——肌松药+人工呼吸。

e.成瘾性镇痛药过量处理:

(1)距口服给药时间4~6h内——洗胃;。

(2)注射给药后出现危象——静注纳洛酮。

(五)镇痛药的使用原则。

——“阶梯”“个体”“按时”“口服”。

(1)按阶梯给药:

轻度疼痛——首选非甾体抗炎药;。

中度疼痛——弱阿片类;。

重度疼痛——强阿片类药。

(2)用药应个体化:剂量应由小到大,直至疼痛消失,不应对药量限制过严,应注意实际疗效。

(3)“按时”,而不是“按需”给药(只在疼痛时给药)。

(4)尽量口服——极少产生精神或身体依赖性。

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考点总结篇十

眼镜蛇科和海蛇科的蛇毒分子小,咬后迅速进入受害者血液循环,因而发病很快;蝰蛇的蛇毒分子较大,缓慢地由淋巴系统吸收后才出现症状。眼镜蛇和烙铁头的蛇毒接触黏膜被吸收后可引起全身中毒。根据蛇毒的主要毒性作用,毒蛇咬伤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被眼镜蛇咬伤后,局部伤口反应较轻,仅有微痒和轻微麻木、疼痛或感觉消失。约1—6小时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首先感到全身不适、四肢无力、头晕、眼花,继则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和晕厥。接着出现神经症状并迅速加剧,主要为眼睑下垂、视力模糊、斜视、语言障碍、咽下困难、流涎、眼球固定和瞳孔散大。重症患者呼吸由浅而快且不规则,zui终出现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

被蝰蛇和竹叶青蛇咬伤后,症状大都在0.5—3小时出现。局部有红肿,疼痛,常伴有水疱、出血和坏死。肿胀迅速向肢体上端扩展,并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痛。全身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口干、出汗,少数患者尚有发热。美洲尖吻蝮蛇和亚洲蝰蛇咬伤后引起全身广泛出血,包括颅内和消化道出血。大量溶血引起血红蛋白尿,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

被海蛇咬伤的局部仅有轻微疼痛,甚至无症状。约30分钟至数小时后,患者感觉肌肉疼痛、僵硬和进行性无力;腱反射消失、眼睑下垂和牙关紧闭。横纹肌大量坏死,释放钾离子引起严重心律失常;产生肌红蛋白可堵塞肾小管,引起少尿、无尿、导致急性肾衰竭。海蛇神经毒害的临床表现与眼镜蛇相似。

一些眼镜蛇和蝰蛇蛇毒兼有神经、心脏及止凝血障碍毒等。蝮蛇咬伤后表现与眼镜蛇相似。临床上难以鉴别是哪一种毒蛇咬伤。患者出现面部麻木、休克、肌肉抽搐、血尿、咯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呼吸困难、心肌炎、急性肾衰竭、dic和呼吸衰竭时预后严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