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4:39:21 页码:11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12篇)
2023-11-11 14:39:21    小编:zdfb

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思考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梳理,找出其中的亮点和问题。阅读这些总结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和理解,有助于提高总结写作的能力。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一

对照街道下达的目标责任书,切实做好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把劳动保障和下岗再就业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实处,努力完成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北苑社区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任务。

二、北苑社区通过低保例会积极宣传劳动保障各项方针、政策和各方面再就业优惠政策。

三、建立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台帐。目前我社区有下岗、失业人员427名,零就业家庭5户、11人。

四、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证明的办理工作。五、坚持每月19日街道社会保障例会制度,采用电子表格形式,准确、无误上报各种报表。

六、社区制作宣传栏并将优惠政策、工作职责、办事程序以及各类就业信息张贴于宣传栏内。

七、对就业困难群体实行再就业援助制度,广泛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四送活动。响应就业局全民创业的新形式,北苑社区把汇众宾馆、瑞普电脑公司这两个有规模的私营企业视为全民创业的典型,报送就业局享受政府优惠扶持政策。

八、免费为下岗职工提供各种就业培训、就业信息和介绍职业。一年来,北苑社区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班,招聘洽谈会等,来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发放招工就业信息宣传单10次,150份。对辖区中符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的32名“4050”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并为这32名“4050”人员办理养老金补贴。今年报街道新增城市就业岗位340个,劳务输出30人,完成劳务输出额120xx0元。

今年,我们本着为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办实事、办好事的服务宗旨,全面完成街道下达的任务。下一年,我们将再接再厉,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好务。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二

今年上半年,紧扣县委、县政府十二五发展宏图,围绕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纲领,我处自加压力,负重奋进,以一个目标、两大中心、四点着力即: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用工两大中心、村级平台建设、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基金征收、创业孵化工程四点着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3.13%,控制在4%的`目标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0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60%,村级就业平台建设102个,完成年度目标145.7%;失业保险参保率为100%,超出年度95%的目标;基金征缴额46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46%;创业培训78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5%,其中:农民创业培训42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0%。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创新措施。

――瞄准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重点目标。

抓住统筹城乡发展有利契机,合理利用就业补助资金,大力推进乡镇、村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培训乡、村工作协理员,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促进全县就业管理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目标而奠定基础。

――凸现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用工两大中心。

(一)招商引资。

一重项目引进。在局分管领导支持下,多次外出浙江、苏南等地招商,目前已掌握三条有效信息;二重项目推进。为保证博云凹土、宝岛羽绒两个在建设项目及时、尽快的投产增效,我处积极树立三亲理念、打造三舒环境,设立专人深入施工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的各种难题,为两个项目提供全天侯、全方位的优质帮办服务。目前,**两幢厂房已经封顶,**羽绒已申请建设锅炉房。

(二)服务企业用工。

1、出台考核方案,制定全年工作计划。

一是以服务两区企业用工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解决企业用工难为目标。制定出台了20xx年两区企业净增用工8000人,企业用工社会保险参保率达80%以上,其中外出返乡人员就业4000人的年度服务企业用工考核方案;二是制定以多渠道开发劳动力资源,完善村级劳务合作社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村企对接,逐步改善两区企业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引导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化解本地企业用工难题的年度实施方案。

2、系列招聘,缓解企业用工难。

一是系列招聘活动覆盖广、周期长。抓住返乡人员返乡过春节有利时机,举办了城乡联动、综专兼有、大小同办的就业家乡―建设美好**系列招聘活动,春节期间在奥体中心举办4场大型综合型招聘会,在县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失业人员、复转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残疾人4个专场招聘会以及两区企业招聘集市,全县19个乡镇每个乡镇各举办不少于2场服务引资企业和集中区企业招聘会。二是领导重视,亲临现场。县委常委、副县长**召集全县各乡镇及县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召开了系列招聘活动进行任务交办会,明确了以17个部门单位负责人和19个乡镇长为县服务企业用工领导小组成员。在元月31日,县委**书记、**长率四套班子成员参加就业家乡―建设美好**系列招聘活动启动仪式,**书记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三是深入企业,摸底排查。开展两区缺工企业用工调查,掌握缺工企业165家,缺工岗位9106个,并对缺工情况进行分类,发布招工信息,让企业与求职者实现供求面对面。四是部门联动、营造氛围。督促有关部门共同搭建媒体、场地、流动立体宣传网络。宣传工作做到了街面有标语,道口有标牌,电视有画面,报纸有专栏,短信有文字的铺天盖地气势。通过一系列的宣传,让返乡务工人员认识到就业不需东跑西跑,家乡就业最好。五是特色活动,主动服务。组织全县村组干部走进两区企业,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情况,村组干部对企业环境、产品、员工的工资福利、安全管理,缺工等情况进行了解。通过村组干部的观摩,让他们做企业与村民对接的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村组干部向返乡人员、农村富裕劳动力大力宣传两区企业,深入细致的做好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让准备在家就业的人员了解园区,了解企业,了解自己准备应聘的岗位,更加了解已经发展了的今日**。六是数据统计,效果显著。在四场大型招聘会结束以后,县人社局、开发区管委会迅速开展了县工业开发区企业现阶段缺工调查及春节期间招聘会意向录用情况调查。并在《**日报》上发布了最新的经济开发区用工企业信息表。系列招聘活动后,及时统计,全县范围内共举办55场招聘会,服务企业165家,达成就业意向8126人,满足118家企业的招工需求。七是规范催办、通报、考核制度。配合效能督查局通过新闻媒体、短信平台对各乡镇、各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招聘会成效等对照序时进度,严格督查督办,做到日日有通报。八是核实成效,重点服务。会同开发区管委会、经信委对春节期间意向性登记的人员进行重点核实,核实对象为开发区重点行业的企业、重点税源企业,严重缺工企业,对这三类企业已经上岗人员登记造册,尚缺岗位将利用媒体和我县人力资源市场进行重点宣传、专门服务。

3、利用媒体,构建就业信息供求对称。

为消除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处建立了**人才网络招聘平台。并与县电视台共同创办了《务工在**》《县内企业岗位空缺信息》两个栏目,在**报纸、网站开辟了《县内企业岗位空缺信息表》。与此同时,建立缺工企业定期联系制度,开展企业缺工动态监测,实行月调查、周申报,将缺工信息汇总、制表。利用电视、报纸、网站、12580求职通短信信息平台等媒体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全覆盖。

4、深入企业,加大服务企业用工考核力度。

一是抽调专人,组成6个调查小组,走访县经济开发区企业,掌握企业职工数、春节期间招聘人数、缺工数、今年净增用工数等用工情况,为服务企业用工首季开门红考核提供了数据。二是配合县人力资源保障局相关领导一起牵头效能督查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信委组成4个检查组,深入各乡镇工业集中区企业,采取看、听、访、核查的方法,对各乡镇服务企业用工首季开门红首季净增实数进行考核。通过加大和创新考核力度,为我县服务企业用工制度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5、创新机制,组织三倡议招聘活动。

4月22日在**县繁华地段国贸东方市场门前,举办**经济开发区企业开展‘三倡议’活动专场招聘会,倡议招聘企业工资水平不低于同行业、倡议企业招聘现场产品展示、倡议企业组织员工现场说教。现场达成就业意向78人。

6、树立典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联合县电视台和《**日报》两家新闻媒体,对全县范围内****等返乡创业就业典型的事、人进行大力宣传,以此引导更多的在外地的**籍人士返乡就业创业。

7、基础建设,设立乡镇一级的人力资源市场。

一是鼓励基础条件比较好的乡镇社保站,建设人力资源市场,目前**镇人力资源市场正在建设当中。

二是根据省厅发布的人力资源市场星级评定标准,统一设计乡镇人力资源市场的装潢效果图。

――紧扣村级平台建设、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基金征。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三

近年来,我校践行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理念,建立职业发展教研室,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程;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创业希望之星”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参与意识;举办各类生涯规划讲座,激发学生提前规划意识;推广网络职前教育系统的使用,提升学生自我规划的能力。20xx年,学校被确立为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20xx年获得上海市教委就业创新基地特色专题重点资助。

二、举校联动发挥行业和地域优势就业质量。

学校坚持“主动出击”的原则,利用各种资源拓展和培育学生就业市场。发挥“行业和地域”优势,通过与国家电网人才交流中心合作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与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合作举办“公共职介进校园”专场招聘会、学校自办大型招聘会以及多场校园中小型招聘会,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联合培养实用型人才模式。

我校与中广核签订联合培养协议,采用“3+1订单模式”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我校作为首批试点高校之一,与国家电网签订西部地区区县定向培养协议,选拔非电专业学生提前开展就业培训,毕业后到西部地区区县供电企业就职。校企联合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深受用人单位的重用,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四

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因此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成立了由黄副校长直接领导的“招生就业领导小组”,确保了机构、人员、经费的落实。其次是转变思想观念。一是强调各专业毕业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否具有一技之长、是否受社会欢迎。把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推进专业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加强了校企合作,明确了专业的培养目标。二是转变对学生评价标准的认识。过去主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优秀与否。现在我们认识到,用人单位在录用学生的过程中更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更注重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为此,我校改革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增加了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职业品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因素,更真正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革评价体系,为我校的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矗。

另外我校着眼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走产教结合的路子,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校与富士康集团、广州万宝集团、tcl集团、美的集团、长城计算机集团、海吉星物流管理公司、东莞康佳电子有限公司、阳光保险集团、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凱迪海运有限公司、梅州博敏电子有限公司、梅县线艺厂等几十多家大中型企业和幼教集团签订稳定的实习、就业协作关系。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不仅为专业建设带来先进的理念,使学校培养目标更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也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力保障。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五

珍贵的三年大学生活接近尾声,特此总结一下大学三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我的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由于大学的授课已不再像高中时填鸭式那样,而是一节课讲述很多知识,只靠课堂上听讲是完全不够的。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三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回顾三年,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学三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此外,还当过班上的组织委员,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喜欢做一些社会活动,会让大学生活更丰富多彩,做过家教、志愿者、推销员等,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不彼。

体育成绩一向很好。我的体质并非很出色,可是通过我的练习和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还是能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的教授项目。我喜欢运动,基本对所有运动都感兴趣,尤其是排球。在三年之后的今天,我的球技有了质的提高。我是从大一开始接触排球,起步比较迟,可进步很快,每年的排球赛我们都获得了好成绩,为系里争光。

通过三年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六

自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以来,我县高度重视,认真贯彻省、市的有关要求,把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制定了援助工作方案,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今年,我县新增5户“零就业家庭”,其中低保对象1户,截止目前,已消除“零就业家庭”5户。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基础工作,实施动态管理。

为落实省、市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的目标要求,20xx年6月,我局与恩江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组织开展了全县失业人员家庭状况入户调查,从各居委会入手,分组进行入户调查,摸清了零就业家庭的基本状况。今年3月份,再一次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下岗失业人员状况入户调查,对目前零就业家庭情况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经过两次入户调查,较为准确地掌握了零就业家庭的数量、生活现状和就业需求,从而,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二)明确工作目标,落实援助责任。

为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我县明确提出了零就业家庭成员稳定就业的标准,即被用人单位招聘的,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人员,应正式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月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灵活就业人员月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缴纳社会保险费。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提供协约式就业服务等方式,推进援助工作。

(三)开发工作岗位,扩大就业范围。

为使零就业家庭尽快就业,我县通过开展多种就业形式,拓展一批就业岗位。一是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人员,腾出一批后勤服务岗位。鼓励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腾出后勤服务岗位,安排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再就业。通过建立再就业基地,创造一批岗位。各级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多种形式,创建了一批适合零就业家庭成员各类基地,并对基地给予一揽子政策优惠,为零就业家庭成员提供即时的岗位保障。三是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组织输出一批。进一步加大了组织输出工作力度,扩大输出规模,发布劳务输出的岗位需求信息,引导零就业家庭成员走出去,到外地就业。

(四)开展专项援助行动,搞好服务工作。

为切实解决我县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我县于20xx年1月2日至20xx年2月2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通过举办专场援助活动、就业招聘等一系列活动,积极为零就业援助对象提供就业帮扶服务,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开展了送政策上门活动。为了把援助月活动开展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我们首先在宣传上大造声势,通过小灵通、手机等媒介共发送短信10.1万条、在有线电视台发布飞播广告、在全县所有乡村张贴大幅彩色招工信息等方式,确保援助信息和内容家喻户晓,使零就业家庭更好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二是设立了再就业政策专场招聘会。活动期间共有42家县内外用工单位参加,提供用工岗位4500个,现场为企业解决招工435人,其中零就业家庭成员5人。

(五)组织培训,提升技能。

为使零就业家庭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我县实施零就业家庭特殊的就业培训援助政策,建立了培训信息发布平台。对零就业家庭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提供交通、午餐和技能鉴定等特殊补贴,促进这些人员改善技能结构,提高职业转换能力和就业稳定性。

二、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镇“零就业家庭”的认定和援助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零就业家庭”成员素质亟待提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在文化层次、交往能力、专业技能、就业观念、就业和创业信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短期培训作用不大,较长时间的培训又存在经费、时间、培训专业的选择等困难。

二是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数量有限。由于受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要开发工资待遇等方面达到《劳动法》有关规定的公益性岗位难度很大,这对“零就业家庭”推荐就业的家庭成员就业带来了困难,进而影响到“零就业家庭”保持零动态的总体要求。

三是“零就业家庭”援助政策不配套。在对“零就业家庭”援助的年限、分年度推荐就业的次数和“零就业家庭”成员自主创业税费的减免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我们提出了对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要做到出现一户、登记一户、帮扶一户,确保在一定时间内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帮助其实现就业再就业。并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入户调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七

20xx年全院共有大专毕业生有1389名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下:

灵活就业474人、事业单位就业182人、事业单位聘用330人、企业17人、个体215人、部队1人、升学72人、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社区民生6人,总就业人数1297人,就业率93.38%,创业培训162人,并且都获得了创业培训合格证书(syb合格证)。

(一)加强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1、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主要议题予以研究部署,要求院、系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并组织到位。

2、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专业设施、调整招生计划。为了加快学院的发展,是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学院就业指导部门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结合我院的实际,及时向学院提出建议,学院也本着立足当地经济发展、辐射全区、面向全国的服务理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把旅游管理和高级护理就业情况好的两个专业作为学院的精品专业和重点专业来建设。在进行专业设置调整的同时,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大力加强实践实习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就业工作的条件保障。

1、就业专职队伍建设。我院学生工作就业指导处下设就业指导中心专职人员3人,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并定期参加教育厅组织的专职人员技能培训,今年10月份裴利清、张丽两位老师参加了全区首期ttt高校职业规划教学认证培训,并获得了技能鉴定证书。

2、就业经费投入。我院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费投入。

3、办公室设施配备。今年我院为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设置了小型就业洽谈室、新配备了两台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

1、我院继续依托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分市场,成功举办了多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来校招聘企事业包括:兴安盟交警支队、内蒙古福锐百货集团、盛屯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31家用人单位,签约122人。另外,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了确实可行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计划。为使毕业生充分就业,我院动员了各方面力量,挖掘用人信息,寻找用人单位,开展经常性的小型就业洽谈会。今年5月份我院20xx届毕业生全部参加了西部区对口支援兴安盟5000个援建岗位的招聘活动,并签约200余人,对我院毕业生就业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每年12月份我院都开展“毕业生就业活动月”专题活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不断加强就业推荐服务工作,努力拓展就业渠道,为广大用人单位选才和毕业生择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最大限度的提高就业生毕业率。活动月期间邀请区内外大中型企业领导来学院举办专题讲座和专场招聘会。此外,我们利用各种手段广泛进行毕业生就业信息宣传,通过媒体、到用人单位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学院就业网站等多种形式介绍和宣传学院,扩大学院的影响,向社会推荐就业生。

2、全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20xx年度,我院在体育馆与兴安盟人才服务局共同举办了20xx年度兴安盟大、中专毕业洽谈会,邀请参会企事业单位51家。我院共有3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3、加强信息服务工作。学院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设专人负责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工作,在每个教学系指定一名就业信息员,及时发布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对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4、科学化、规范化的开展就业工作。我们将就业工作程序、就业工作进程、毕业生就业流程和就业指导中心职责等制成图表上墙,规范有序的开展就业工作,也为方便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提供了快捷的就业服务。做好生源统计和就业方案编制工作以及毕业生就业的日常管理工作。

按照自治区教育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通知要求,我们认真进行毕业生信息核查工作。通过与毕业生档案和新生录取底册https:///表核对,掌握毕业生生源所在地及家庭住址的变动情况,并与本人核对相关信息,并于20xx年12月将数据系统上报自制剧教育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此外,我们依据生源分布情况和就业协议签订情况,分别按照五年制专科、三年制专科两种类型,编制就业方案,做好数据库,上报到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另外,我们还及时的完成了毕业生派遣证的审核办理,认真撰写上级部门交办的各种文字材料,定期上报就业率等。

5、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我院于20xx年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并配备了两名专职教师,并多次派出就业指导教师外出培训,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明显提高。20xx年就已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学院教学计划,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把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度(课时数36学时)。在就业指导教学中主要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就业与创业。我们还通过就业知识讲座、广播等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择业观的教育,使广大毕业生转变了就业思想、更新了就业观念。

6、开展“薪火相传”奖学金及困难毕业生“一助一”帮助与服务活动。根据香港惩教社教育基金在我院设立的奖学金发放办法,有计划的资助贫困生,并安排对口就业,解决了贫困生的困难。

1、毕业生就业市场尚需拓宽和加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院只与十几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多元化选择的客观要求。

2、就业指导工作有待于改进,尤其在学生的择业观念上急需转变。主要是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并且缺乏就业的技巧。

3、毕业生就业缺乏诚信,很多毕业生在已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仍然单方面私自毁约。

4、就业经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工作。由于经费不足,一些学习考察活动不能参加,失去了向先进院校学习的机会,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水平的提高。

1、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人才库。每年毕业生离校并不意味着就业工作的完成,其实广大毕业生是学院就业工作的宝贵财富,是潜在的就业资源,进行良好的跟踪关系,既可以使校企合作关系得到巩固,同时也拓宽了下届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2、完善毕业生信息反馈系统。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结果,结合社会用人的需求,重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求信息制度,多方位开拓就业市场,实现订单培养。

3、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就业诚信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真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4、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希望学院进一步加强对就业经费的投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就业工作队伍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

总之,我院就业工作在20xx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会在新一届院党委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争取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八

20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毕业生就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现将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20xx年,学院共有毕业生506人。其中水利工程173人,土木工程171人,农业水利工程44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9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43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2人,农业水土工程硕士16人,农业工程硕士8人。

截止20xx年8月25日,学院共组织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40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1685个,学院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9.72%。现已就业的同学中,到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109人,占就业人数21.54%;考取研究生15人,占就业人数2.77%;到国有企业、施工单位、设计院和其他企业就业317人,占就业人数62.65%;西部志愿者2人;应征入伍1人;出国留学2人;自主创业2人;省外企业就业6人。以上数据显示,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形式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省内各企事业单位。

在20xx年国内就业形式异常严峻的大环境下,水利土建类的就业需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体现下如下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明显变化。

1.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过去,省内各水利土建类企业招聘对象基本为省内二本或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学院各届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合适岗位。但20xx年,省内中大型对口企业,更看中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像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将7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一本院校,3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省外的二本院校。大中型用人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让我们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

2.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变化。

随着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省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生了变化,使用人单位第一时间在省外院校就完成了招聘任务。以往,省外的毕业生都首选一、二线城市较光鲜的行业就业,极少会选择到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艰苦的施工企业或省外就业,各水利类施工企业的招聘人员基本靠我们学院输送。但今年,水利部下设各大工程局的招聘任务在省外各院校就基本能完成。像中水八局、九局、十四局乃至三峡工程局。这一变化又为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新的难题。

3.事业单位“用工制度”发生改变。

20xx年,xx市水利土建类部分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由事业招聘变为了“劳务派遣”。20xx年,共有四家用人单位带来了31个劳务派遣岗位,但毕业生对这种用工形式还处于观望和认识的过程,亦或对用人单位这种可以“规避责任、随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能接受,没有人愿意签订协议。

4.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规避发生变化。

以往,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处理基本处于一种软处理状态,形同虚设,毕业生有意向就可以签,基本不用承担风险。今年,几乎所有事业单位免试录用的岗位都写上了违约条件和违约金,并按情节轻重将违约金定在2000—20000元。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为规避违约行为,直接把违约金调整为保证金,只要一签订协议就需要交纳2000—5000元不等的保证金。毕业生在初期就业本来选择就多,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处于犹豫状态,把着若干个就业意向,就是迟迟不签订协议,最终导致就业岗位的流失。

5.用人单位对人员资格要求发生变化。

20xx年之前,免试推荐进入事业单位的岗位只要有毕业证就可以推荐免试录用。但今年,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必须具备毕业证和学位证才具备推荐资格。招聘条件的严格化,给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新的难度。

(2)毕业生择业存在不利因素。

1.毕业生首先公职人员和事业单位。

水利土建类专业的毕业生,更多的是到就业条件比较艰苦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业,导致很多毕业生都把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的公职人员和事业单位作为首先。每逢有事业单位来招聘,都会出现扎堆现象,而企业单位却很少有人关注,甚至有些毕业生在毕业后都还在待业朝着公职人员和事业单位努力。

2.基层单位就业形势不乐观。

毕业生很少愿意去基层单位就业,甚至是事业编制的岗位都极少有人愿意去。一方面:基层单位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利;另一方面:现在的毕业生独生子女占了很到的比重,他们的择业去向受家人的影响比较大,家长都不希望他们走远。

3.对新的用工制度持观望态度。

今年出现了“劳务派遣”的用人形式,在昆单位就有31个岗位以这种形式招聘,但学生对这种用人形式还不够了解或者不赞同,导致31个岗位无人问津。

4.扎堆在大型企业和施工单位。

水利部下属的各大工程局、省内各大设计院一直是我院毕业生重点选择的就业去向,由于今年各大工程局的人才需求结构及招聘计划的调整,导致我院毕业生的择业受到很大影响。但对用人需求量大的私营企业,像招投标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公司等在昆私企,虽然在档案、户口的管理及保障措施上基本跟大型企业一样,但还是关注的毕业生多,真正签协议的却很少。

在就业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一系列的变化,给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而毕业生的择业理念还没有及时的转变过来,对学院服务学生就业、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党政领导积极出谋划策,寻找突破口,从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专业技能、诚信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着手,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就业、“五养成”推动就业、诚信教育保障就业,想法设法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最大化。截止20xx年8月25日,学院就业率达到89.72%。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能保持较好的就业态势,主要归功于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

1.院领导重视就业工作。

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明确要求从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学院一直坚持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由院领导、党群办、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院团委相关人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组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学院4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布置就业工作,院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一次就业指导老师及毕业班班主任专题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就业形势的变化,着重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用人制度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理念变化着手,对就业方案做出调整,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根据市场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从20xx级本科在全校率先实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中期分流、分层培养”的教学改革试点。按照“1.5+1.5+x”模式培养,入学后先进行一年半(1.5)的大类培养,后续一年半(1.5)进行中期分流后的分专业培养,即按照6个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x”指第五至第八学期的分层次培养,分“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实验班或实践技能培养两种层次。大类培养给了同学再一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构建了统一的大类平台课程模块,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层次培养给了少数尖子学生再次提高或继续深造的机会或有利途径,对多样化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特色,根据社会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以云南建工“兴水育才”奖教奖学金的设立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联系、技术攻关、实习实训、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机制,疏通学生就业和企业引入人才这个重要的人力资源大通道。

3.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

把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对大一学生,着重引导其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选择,重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了解就业形势;对大二学生,着重结合能力培养,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对大三学生,着重实习和锻炼,培养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大四学生,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彭尔瑞老师针对我院毕业生多年来在“自荐书”、“协议书”填写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不同角度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的作用、特点、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分别从专业、理想、兴趣、收入、潜力、地点等方面为同学们讲述了如何选择就业取向的问题,为我院20xx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向提供了建议与指导。同时缓解在找工作中的焦虑,同学们能够感到学院的领导、老师时刻的关怀和重视。

4.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院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连续多年举办结构设计大赛、建筑方案设计大赛、建模模型设计大赛、手工制图大赛、计算机制图大赛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作品竞赛,取得了包括全国三等奖在内的等多项优异成绩。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得到加强,为较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和充分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注重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素质亦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学院领导十分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0xx-20xx学年,学院自筹3万元经费,将校级立项之外的项目全部在院级层面立项。20xx-20xx学年,学院共申报自然科学类、社会人文类、科技发展制作类、创业类等科技项目共计59项,其中36项获得校级立项、23项获得院级立项,申报及立项数目均创历史新高。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学院推出“双导师”责任制,除常规的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第一导师之外,学院从教师队伍中选聘骨干教师作为学生的专业启蒙和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每位指导老师负责5-6名学生,从大一到大四跟踪指导,积极指导学生参入到科技创新创业行动中。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地适应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使学院20xx届毕业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较大化的实现了合理就业。

6.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面对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常规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预算员等“五大员”的培训到市场新宠bim的培训;从常规的课堂教学到社会教学实践;从常规的专业强化训练到参与生产项目实践;让xx学院学生在学好课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了适应行业需求的专业技能,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7.加强校企合作。

学院建立了用人单位和校友联系信息库,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就业需求。充分调动行业、校友、科研和工程项目联系单位等优势资源,全员参与,全方位宣传学院,推荐毕业生。

本学院积极吸引组织并现场召开了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40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1685个。目前经跟踪回访,学院初次就业率为89.72%。

8.以人为本,大力帮扶特殊群体就业。

学院领导挂帅重点帮扶“三个一百”困难学生,xx院党委书记负责联系20xx级土木工程专业的xx等7名同学,xx院长负责联系20xx级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xx等8名同学,xx副院长负责联系20xx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xxx等7名同学,xx副院长负责联系20xx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xx等7名同学,xx副院长负责联系20xx级农业水利工程xxx等7名同学。

为实现“三个一百”困难学生充分就业,学院领导不定期找他们谈话,向他们分析今年的就业形势,指导他们择业,并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通过院领导的不懈努力,目前我院36名“三个一百”困难学生就业率已达到100%。

9.开展诚信就业教育。

违约现象的发生,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平台产生了极大的损伤。为规划就业,实现诚信就业,学院把“诚信”放在与用人单位搭建就业合作平台的首位,并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规范就业违约管理。

10.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时效性。

在学院增设就业信息栏,通过学院网站及时发布专业招聘信息、转发相关就业信息、宣传大学生当村干部、自主创业等;开通学院官方微博、qq群、飞信等各种通信手段扩大就业信息覆盖,确保就业信息即时和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位学生;每两周创办就业简报一期,让全院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动向及就业情况。

11.开展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

20xx年,学院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意向调查,对用人单位用人取向和用人变化进行调查。并对各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进行了部分回访,收集用人单位对录用毕业生的满意度反馈意见。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宣传和就业指导,较好的服务于学生就业。

12.加强基层就业宣传。

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大环境下,为推动学院毕业生就业,学院领导针对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情况,召开了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谈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个人发展空间、基层生活成本、基层岗位优越性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大家到基层就业。

13.关注就业困难学生,努力促进充分就业。

截止20xx年9月10日止,学院针对暂不就业和待就业的学生进行了梳理摸底,并专门召开了班主任、相关负责人会议,具体分析原因、督促跟踪未就业学生情况,要求班主任工作细致、及时掌握未就业学生的电话、信息、未就业原因,并更进一步传递用人单位信息,让未就业学生尽快选择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同学在等待事业单位考试结果导致他们尚未签约,有的同学是手握多家单位可选而拿不定主意,有放弃就业等待明年考研的同学,有未拿到毕业证无法找工作的同学等。

针对以上情况,学院要求各班主任继续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多关心未就业学生,了解其思想动态,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心态,调整角色,坚持到年底达到学生未就业人数为0的目标。

1.专设学生就业工作辅助联络员,确保学院及时了解毕业生未就业原因,做到就业决策有据可依。

为缓解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分管就业工作领导决定在各毕业班有偿设置学生就业工作辅助联络员。负责协助学院完成就业工作,具体负责了解本班未就业同学的基本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未就业,并及时向学院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反应情况。学生就业辅助联络员的设置,使学院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未就业同学的思想动态、未就业原因,对一些共性问题、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就业决策有据可依,对实现学院毕业生最大化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专设离校前“就业周”,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贴心化服务,做到未就业毕业生实现最大化就业。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较早地启动了就业工作,通过努力,基本保障了大部分毕业生实现了就业。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总体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部分毕业生还未能实现就业。为确保毕业生离校时能手握一份工作,做到舒心离校,学院党政领导经研究决定把20xx年5月26日开始的两周定位离校前“就业周”,充分利用学院老师的人力资源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成功邀请到29家企业,并带来133个岗位。对未就业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之前一直彷徨犹豫的毕业生,在各种压力下,离校前能找到份工作,已经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离校前“就业周”的及时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就业周招聘面试一改以往冷清的局面,出现了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现象。就业周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就业工作,做到未就业毕业生实现最大化就业。

公职人员、在昆企事业单位一直都很受毕业生的青睐,而一些单位较好的基层岗位却无人问津,甚至是事业单位免除考试岗位都极少有人去。这是就业观念的误区,院校在今后的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基层就业宣传,继续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

2.独生子女择业受到限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现象越来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学院毕业生中独生子女占了65%的比重,这部分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很大程度上都要考虑父母的意见和如何赡养老人的问题,导致很多岗位由于交通不便、离家庭所在地较远等现实问题而流失。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社会现象,也是我们今后就业指导必须面对的问题。

3.艰苦地方就业鼓励机制。

目前的就业形势是一、二线城市就业市场负荷较重,偏远的艰苦地区人才需求量大,但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性,毕业生很少有人关注,导致学院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岗位流失,采取何种优惠政策照顾艰苦地方就业人员,提高艰苦地区就业吸引力,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九

1、领导重视,目标分解到位,成立了xx社区劳动保障就业和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职责、有制度,阶段有安排,有实施方案,工作分工到人,落实到人,责任到人。

2、在社区内开展入户调查,对社区内所有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失业人员进行摸底,了解其生活状况和就业、培训需求,建立健全各类台帐,制定帮扶措施,将就业政策免费送到每一位援助对象手中。对片区内的企业进行摸底,建立空岗信息员制度,信息员负责定期联系辖区单位,对空岗信息进行采集、发布和上报,及时将岗位信息送到每一位失业人员手中。

3、根据就业和培训工作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每月在就业平台中录入就业人员信息,及时报送就业再就业情况月报表、季报表。

4、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片区劳动力状况调研”活动、“春风行动”活动、“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活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活动”等就业专项活动。制定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和计划。活动结束后,及时上报活动小结、总结、信息以及专项活动情况统计表。

5、社区城镇新增就业任务数263人,实际完成任务133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0%;4050下岗人员再就业12人;社区就业实体吸纳安置3人,为辖区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介5人次,介绍成功达10余次;再就业培训16人,安置公益岗位人员13人,《就失业登记证》发放38本。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小额担保贷款督促还款1人。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十

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上海市人事局于上海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召开了20xx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xx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部署了20xx年的工作。周慕尧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府副秘书长王荣华出席了会议。

周慕尧要求有关部门和高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周慕尧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十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会有较大的增加。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并充分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取得新发展。

会议透露,20xx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就业明显形势好于往年。截至11月30日,上海高校毕业生20xx年总体就业率为86.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13%,本科生就业率为92.58%,专科生就业率为81.59%。

同时,根据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随着高校扩招和明年上海市总体就业压力的增大,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20xx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63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8205人,占总人数的12.9%;本科毕业生34534人,占54.4%;专科(含高职)毕业生20739人,占32.7%。其中,上海生源毕业生38129人,占总人数的54.8%。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管理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分析。20xx上海年要继续按照“敞开城门,筑高门槛”的原则,做好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以柔性流动的方式来沪创业或去外省市工作的办法,推动人才柔性流动。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十一

20xx年上半年就业科在市办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立足就业工作实际,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狠抓工作措施的落实、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使科室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各项工作任务均超额完成。为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促进工作有效开展,现对上半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结合当前形式提出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20xx年上半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及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万人,其中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6000人。

完成情况: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完成全年任务的//////////%;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完成全年任务的/////////////%;困难群体再就业//////////////人,完成全年任务的//////////%。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新一轮税收优惠政策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促就业的作用,扩大就业容量,增强就业稳定性。继续加大对各项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强化调度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政策培训和宣传力度,使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政策,发挥优惠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最大作用。

(二)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一是根据统一安排部署,认真研究制定了《20xx年度济宁市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方案》,建立了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配档表,科学分解了年度目标,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全面调查核实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准确详细掌握了困难群体失业原因、家庭状况、思想动态、技能专长、培训愿望和择业要求,进一步健全了“就业困难群体”基础台帐,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提供依据。建立了城镇零就业家庭信息资源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跟踪服务。二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不断拓展公益性岗位适用人群范围,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落实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和社保补贴等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以精细化、制度化为目标,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和工作保障机制,形成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动态管理和及时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出现一个,认定一个,帮扶一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化建设。全面落实公共就业服务各项制度,重点落实就业失业实名制登记制度,研究开发《就业失业登记证》身份识别系统,在全市实施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发放制度。完善重点建设项目就业影响评估跟踪制度,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服务重点建设项目。健全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研究制定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实施专项就业援助。加快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和信息发布制度,在全市推行“查询业务自主制、普通业务柜员制、专项业务专区制”,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适时进行就业工作督导检查。为全力完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年初确定的各项就业目标任务,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突破就业工作难点,部署下一步就业工作,联合财务科和统计科于20xx年4月21日-28日,市办对十二个县市区上半年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度,并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反馈给各县市区。

(五)强化自身学习和作风建设。一是加强科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学习,努力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廉政意识,鼓励干部职工学习,通过学习,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激活思路,启迪思维。二是大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要求工作人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爱心为城乡人员开展贴心周到的服务,创建我市“真情相助”就业服务品牌。三是深入企事业单位宣传《就业促进法》等就业政策。为了加强我市用人单位劳资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多次去阳城煤矿、党校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围绕《当前形势下谈爱岗敬业》、《就业促进法》等主题进行授课。

三、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就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也增加了就业形势的变数。

(一)就业整体压力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矛盾并存。现有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加上企业转型升级,技能人才不足,结构性用工矛盾将凸显。

(二)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就业政策落实差距明显。

四、20xx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做好新出台就业帮扶政策宣传和新老政策衔接工作。一要注重宣传。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协调配合,搞好送政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使每一位政策对象都能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二要抓好落实。要以《就业失业登记证》为抓手,在做好登记认定工作的基础上,抓好现有各项政策落实,该认定的一个不落,该享受的一项不少。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与财政、税务、教育等部门协调配合,强化信息对接,进一步在公开办事程序、减少工作环节、缩短办理时限上下功夫,开辟“绿色通道”,畅通政策享受渠道。三要跟踪问效。要对现行积极就业政策进行认真梳理,密切关注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和分类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市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调度通报各县市区政策落实进度情况,并开展政策落实专项督查活动,督促落实。

(二)全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要求,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提高服务水平。要求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每个窗口都要进一步树立人本服务意识,尽可能的创新工作模式,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质量,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高效、优质、周到的服务。

(三)要深入开展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实施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程已被列为今年人社部门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一。各级要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承诺如期兑现。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政策,促使各类用人单位积极吸纳困难群体人员再就业。以零就业家庭为帮扶重点,保证城镇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巩固和扩大城乡“双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成果。进一步摸清“4050”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跟踪服务制度,按照其就业意愿、年龄、技能水平等情况分门别类建好台账。要继续对困难群体人员做好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和落实各项社会保险补贴的“四送一落实”工作,推进就业援助的制度化和长效化。要扎实开展就业主题活动,以活动促就业。要精心组织、创新举措,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办出水平、办出济宁特色。

(四)引导用人单位规范化用工。根据市人力资源市场季度供求分析了解到,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订单量减少,我市部分机械、纺织企业已经出现放假现象。针对以上情况,一是将引导企业利用生产间隙,加强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对本单位劳资人员进行就业政策培训;二是向部分生产困难企业员工推荐就业岗位,帮助企业稳定职工队伍。

(五)增强队伍自身能力建设。适应形势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不断加强就业服务机构自身队伍建设。注重服务队伍业务知识培训和服务作风优化,实施严格的奖惩考核制度与定期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就业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打造高素质服务队伍。着力推行精细化就业服务模式。坚持文化引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理念,大力倡导真心服务零距离、用心服务零差错、全心服务零投诉的服务宗旨,推行首问负责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开展人性化、个性化贴心周到的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出济宁“真情相助”就业服务品牌。

就业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篇十二

xxxx年,我科室严格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和全年工作目标,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工作,现就xxxx年全年的工作总结及xxxx年的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进入xxxx年以来,我科室严格按照县人社局下达的目标任务进度,高效、严谨、有序的开展日常的社保工作。其中包括:

1、企业方面:截至xx月初(下同),企业新开户x户,新增减少人员参保xxx余人。

2、个体方面:xxxx年办理我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xxxx人,目标xxxx人,完成率xxx%;对领取养老待遇人员年审核查xxxx人;完成辖区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xxxxx人,目标xxxxx人,完成率xxx%;未到龄人员签订银行代扣协议缴纳社保xxxx余人;办理城镇职工社保卡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卡xxxx余张;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费xxx人。

3、每月对我镇定点医疗机构中的x家医院、xx家药房完成日常情况检查。

对我镇的就业六本台账进行完善更新,并且指导我镇xx个村(社区)更新六本台账,灵活掌握了辖区内人员就业情况。为符合条件的xx名失业人员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每季度按要求向县就业局报送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资料;每月对领取失业保险金的xx余名就业转失业人员进行签字登记。

创业就业目标完成方面,xxxx年我镇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人数xxx人,完成xxx人,完成率xxx%;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目标xx人,完成xx人,完成率xxx%;失业人员再就业目标xx人,完成xx人,完成率xxx%;新增创业目标xxx人,完成xxx人,完成率xxx%,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目标x人,完成x人,完成率xxx%。

培训方面,严格落实职业技能培训新政策,实行培训直补个人的方式,依靠花之源会计培训中心和新华亿母婴培训学校,成功开展x期培训,其中会计培训xx余人,养老护理培训xx余人。

每季度对我镇辖区管理之内参加社会保险的xx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走访,了解用工情况,填写x市用人单位基本信息表等三表,存入一户一盒,并同步录入到x市劳动保障监察二版系统,以监察企业是否全员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全员参保,为劳务纠纷的处理提供依据。

截至目前,处理劳务纠纷x件,对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资纠纷成功进行协调,及时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纠纷,将纠纷化解于基层。

为认真贯彻落实x县委、x县人民政府《“创业天府·x行——搭建百个服务平台、实现千人创业、新增万人就业、促进城乡增收”实施意见》(新委发〔xxxx〕xx号)、《x县xxxx年创新创业实施方案》(新双创〔xxxx〕x号)文件要求,按照花源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制定《花源镇xxxx年创新创业实施方案》并在镇党委会上通过,结合实际指导xx个村(社区)有力推进,并对新增创业就业目标完成进度适时通报督查。

按照创业天府·x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每两周报送花源镇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台账,每月报送“双创”工作信息。积极建设花源镇创新创业环境服务平台、载体服务平台、技能培训服务平台,截至目前,新增创业实体达到xxx户,新增就业xxxx人,同时扶持x名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创业,协助他们贷款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并对其创业方式、方向进行拓展和指引,完成县上下达目标任务。

企业新开户、人员增加减少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续保工作,对领取养老待遇人员年审核查工作;每月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日常情况检查工作;年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征集工作;对xxxx社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业务办理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其他日常工作。

继续有力推进“双创”工作,对照县上下达目标任务,做好城镇新增就业、新增创业等工作;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每季度的申报工作;失业保险金每月的签字登记工作;“六本台账”的数据更新管理;与定点培训机构对接,做好创业培训、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工作。

年初企事业单位的劳动监察年检工作,按季度对劳动监察二版系统网格化数据进行更新,做好劳动监察工作。同时随时做好处理劳务纠纷的准备,对于不能协商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到,力求将矛盾解决在初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