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0:46:01 页码:14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9篇)
2023-11-10 00:46:01    小编:zdfb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注重课堂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进步。教案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计划,更是一种教师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一

1.学生能复述自定义动画的基本操作步骤,并能正确的调整多个自定义动画的播放顺序,保证和谐性。

2.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在制作多媒体作品中养成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制作“革命先驱-孙中山”感悟革命的奉献精神,并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重点】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步骤。

【难点】正确的调整多个自定义动画的播放顺序,保证和谐性。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添加文字和图片,设置幻灯片背景,同学们也自己制作出了几张幻灯片,但是这种幻灯片是静态的,不够生动丰富,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让幻灯片动起来。首先,我们先看两张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革命先驱-孙中山”。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2张圣诞贺卡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学生答:我比较喜欢第2个powerpoint作品,因为它添加了动画效果,很生动,也很有趣。

教师:因为第2个作品中使用了powerpoint软件中的“自定义动画”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动画效果,使我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下如何在powerpoint中设置自定义动画。

(二)新知探究

教师先介绍本节课的整体任务,为“革命先驱-孙中山”添加自定义动画。

任务一:制作封面文字滚动效果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为“革命先驱-孙中山”选取好了文本信息和图片信息,接下来我们就要完成他们的动画部分,大家先自学课本,看一看文字动画的动画效果是怎么设置的?”学生自学课本,回答先点击“幻灯片放映”菜单,然后选择“自定义动画”,最后选择动画文字设置动画效果。

教师:“好了,大家都会操作了,现在为你们的幻灯片中的文字设置一种你喜欢的动画效果。但是要注意,总共有几种动画效果?每种动画效果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为幻灯片设置文字动画效果,并汇报四种动画类型的特点,最后老师总结。

任务二:设置图片动画及声音效果

教师:“大家很快把文字的动画效果设置完成,现在设置图片及其他对象的自定义动画。但是在设置中要添加声音效果。”学生设置图片的自定义动画并浏览作品。

老师:“看来设置普通的动画对大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复杂度,但是有的同学的动画播放顺序并不对,有的同学的动画如果能自动连续播放就更完美了。现在同学们2个人为一个小组,共同探究如何调整播放顺序和自动播放。”学生互助学习,教师巡视点拨。

任务三:其他版面设置动画效果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后,让学生继续为其他的版面设置动画效果,强化练习。提示学生在制作多媒体作品中注意个性化的体现和整体效果的和谐。

(三)展示评价

学生先小组内推荐优秀作品,然后教师联机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先自我评价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心得,然后学生之间互评,最后教师总结。

(四)小结作业

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请学生大胆尝试个性化的自定义动画。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二

课型:新授。

课时: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

2、掌握word中的文字编辑功能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简单操作的能力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熟悉word的界面,利用一些常用的命令或按钮进行一些简单的文档编辑,如:插入或改写文字,以及对文字的字体,颜色,字号,进行简单的编辑。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word中的编辑按钮和命令。

【教法设计】。

本节课是在微机室授课,教学方式:任务驱动。

小组分工协作。

自主控究。

【学法指导】。

【教学程序】引入:

word是文字编辑软件,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怎样对文字进行一些简单的编辑。如:对文字的字形,字体,字号进行一些编辑,文字的修改,插入。

新授:

1、插入或改写文字:插入(insert)键的使用;

2、修改可能出现的错误;

2、选中正文,设置标题格式为:仿宋,四号,绿色;

3、学生动手完成设置内容;

4、做好的同学举手示意,哪个最快完成;

课堂练习:练习word的文字编辑操作。

作业:自主完成一段文字并进行文字编辑。

【教学特色】。

本节课是一节基础性很强的课,而且都是高一新生,每位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都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本节课的设计重点放在了小组协作分工上,这样即发挥了操作水平好一点的学生的特长,同时了弥补了对计算机不是十分了解的同学的好奇心,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计算机。

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

2、过程和方法:启发学生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认识计算机网络,从不同行业。

来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化中的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与信息。

化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个情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现代网络技术的知识解决身边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科学观,以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基知识和发展速度的学习,启发学生探索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进而学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

2、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教学方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教学流程:

1、情景设计。

(1)第2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亿,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增长率为28.9%”。

(2)从2008年底到2009年6月,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半年增长了2,375万个,目前已经达到2.05亿。

(3)三十年来,以太网一直是以10倍速度在发展,从较早的10mbps,发展到100mbps,再到1gbps,再到目前的10gbps,下一步可能是40gbps或是100gbps。

从这三个统计数据让同学们总结出计算机网络发展速度是十分快的,提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如此快的发展速度?计算机网络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从而引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新课讲授:

2.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网上资源的共享。

通过让同学们浏览新浪网首页的截图,请同学们思考,当你浏览过一个网页之后,是不是别人就不能浏览或不能同时浏览呢?当你们在网上下载一个文件之后,那个文件是不是就消失了,别人就不能再次下载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网络信息可以被无数人浏览,被无数次下载,它具有资源共享的功能,并且共享是计算机最本质的功能。

(2)经济的构成计算环境。

可以在网络上做一些备份,保证当某个设备出故障时,网络的应用仍能可靠的运行。

(4)更方便、更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通过观看qq聊天的截图和信封图片,启发让学生用qq聊天、电子邮件与普通邮寄信件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比普通会议与视频会议的区别,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得出计算机网络能更方便、更快捷的实现通信,让用户不用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

启发同学们结合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思考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然后请同学们列举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

老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总结出信息化又包括“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三方面的内容。

在这些信息化的例子中,办公自动化依赖于网络环境下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自动化依赖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来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的系统;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也是依赖于网络资源的共享的功能以及信息的方便快速传递的功能,失去这些功能那么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也就将会变得很慢,信息将失去它的作用。

根据上述总结可以得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在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方面联系紧密,计算机网络是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谈论实现信息化实际是空谈,没有任何意义。

课堂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网上资源的共享。

(2)经济的构成计算环境(3)配置高可靠性的应用系统。

(4)更方便、更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2、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

课后学习:

课后同学们应该对老师讲解的内容加强思考,对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加深记忆,认真观察学习生活方面有关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案例,加深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作用。适当的做一些相关习题,以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四

1.学会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能够在获取信息时灵活应用。

2.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对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技巧的认识,提升科学精神和信息获取的优化意识。

【重点】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技巧。

【难点】如何合理利用策略获取信息。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方式,学生可以回答出可以利用www服务、bbs、博客等服务获取信息。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在利用这些服务获取信息时应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而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网上获取信息进阶。

(二)新课讲授

1.一定要有目的性

教师提出问题:在因特网获取信息时,首要考虑的要求是什么?【查询时能显示出准确信息】教师评价学生善于思考。接着讲解在查询信息时,由于网上的信息资源是非常庞大的,为了能够得到准确信息,所以就要求在查询的时候一定要有目的性。接着提问:在查询的时候如何体现自己的目的性?【锁定意图和目标】教师评价学生思考能力很强,并补充在查询时应该顺藤摸瓜,切忌跑题。

2.先分类以利于查询

教师提问在查询大量信息的时候,怎样才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查询?【在查询前可以进行一定的分类】教师讲解在查询信息之前进行简单的分类是可以增高效率的。接着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可以按照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分类。【根据查询信息的类别,例如中文还是英文,查询的是图书还是时事新闻】教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并总结。接着教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补充查询相关信息的一些特别网站以及网站的页面,例如超星数字图书馆,用来查找图书;人民网和新华网以及综合类型的门户网站如搜狐,用来了解最新报道;要了解计算机安全的知识,可以访问专门的安全网站或it专业网站。最后跟学生说明在不知道确切信息的时候,可以访问“通用网站”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并且提醒学生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需要使用关键字查询。所以在查询的过程中要选取与信息紧密相关的关键字,以便于查询。如果查找结果不理想,再更换关键字。

3.使用不同特色的搜索引擎

教师提醒学生在刚才多媒体上展示的网站都是针对性网站,在日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时,也有特殊的搜索引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搜索引擎是如何分类的。【全文搜索引擎、目录搜素引擎、元搜索引擎】教师评价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教师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全文和目录搜索引擎的典型搜索引擎都是什么?两种搜索引擎的特点是什么?【全文搜索引擎的代表是百度和谷歌,目录搜索引擎的代表是雅虎】请另一小组代表回答它们的特点。【雅虎一类的更擅长查询网站,并且查询界面会有自己生成的目录,方便查询,查询范围也教小点;百度和谷歌一类更擅长查询文档,查询范围广】教师可评价学生回答准确。教师补充,当想要查询比较专业或者冷门知识时,可以进入xx,并组织学生进行尝试使用。

4.在搜索引擎中运用查询技巧

教师说明虽然使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有好处,但是同样也会出现一些状况,如查询的结果太多,所以在使用搜索引擎时也可以使用一点技巧。教师讲解多数搜索引擎都有相关工具的介绍,并给告诉学生可通过“搜索研究院”等网站进行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本,总结一下进行搜索的一些技巧,学生阅读后可以回答出答案。【不断积累信息,不断深化查询,逐步缩小搜索范围。认真设计搜索方案,选择合适关键词组合】教师强调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通常都是相关信息链接,有时这些链接不能访问,可以试试搜索引擎提供的“网页快照”或“历史功能”这类功能。

接着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讨论为何在使用搜索引擎时,会遇到返回的信息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情况,并说说如何避免。【信息过滤的手段还不成熟,在进行筛选的时候不能很准确;在搜索之前确定好贴切的关键字,如果还是返回的不合适,就换关键字再进行检索】教师评价学生回答准确。

(三)巩固提高

在学习完毕后,给学生一个题目,查询“智能机器人”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思考如何快速有效的进行查询。学生思考后可以给出相应的答案,如去专业的it网站查询,定好查询“智能机器人”的全部信息还是只是其中一个阶段。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查询信息时有哪些策略,学生进行抢答。

作业:课后去实际访问课本上给出的网站。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五

在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一般特征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程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新生,该年级的学生至少初中三年都接触过信息技术课,大多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接受知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身边的信息技术的发掘和对信息技术的历史的探索,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应用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习惯。

2、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1:手机。

学生2:利用手机的微弱信号,发出求救信息才得以脱险。

师生一起总结:这段材料说明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六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数据库系统(1)作者:跳跃的心灵课题名称第四章第2节数据库系统(1)课型。

2、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意识地养成知识迁移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2、体验有效信息资源管理给使用信息带来的便利,树立信息管理意识。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引入。

讲授新课。

李明同学第一次上大学的时候,到学校食堂的服务总台交款买饭卡。当他拿着饭卡到食堂用餐时,发现食堂里面的每个售饭、售菜窗口均可使用饭卡刷卡。

数据库的概念。

通过数据库引出数据表。

数据表的介绍。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投影出数据库的概念,并进行解释,本节课我们用access来学习数据库的使用。

投影出access的简介:access是office办公套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access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但能存储和管理数据,还能编写数据库管理软件,用户可以通过access提供的开发环境及工具方便地构建数据库应用程序,大部分是直观的可视化的操作,无需编写程序代码,是一种使用方便、功能较强的数据库开发工具。access是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是由数据表组成的。

数据表是适于特定主题数据的集合,是二维表,由行和列构成,每一行(除了标题行)称为一条记录,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一张表中各个记录的字段数是一样的,同一字段内的数据属性是相同的。所以要设计一个数据表首先要确定表包含多少个字段,每个字段的.名称及字段保存数据的类型。

对access中的数据类型进行解释。

数据表的维护是要靠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进行的由此引出数据库管理系统。

投影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定义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之间的关系。

问:那我们使用数据库是不是一定我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呢?

引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投影概念。

提问:数据库应用系统就是应用程序系统吗?

应用程序。

数据库。

计算机硬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回答。

给每位同学编号、分类管理、对个类信息进行登记…。

学生观看投影。

学生观看投影。

学生了解确定一张数据表结构的决定因素是字段。

学生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及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

学生根据概念进行讨论。

数据库管理系统。

用户。

系统人员。

学生通过图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msn(中国大学网)。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七

1.说出制作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能够运用该过程制作演示文稿。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出制作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提升总结归纳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制作演示文稿的乐趣和审美情趣。

【重点】制作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

【难点】熟练运用制作演示文稿的过程和审美情趣的建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大屏幕上分别展示播放两组幻灯片,一组是精美的幻灯片,而另一组是只有整体结构的幻灯片,提问学生两组幻灯片给人的直观感受有什么差异。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很容易说出第一组幻灯片给人视觉带来美的感受,而只有整体结构的一组幻灯片显得单调简陋。教师提问学生是否也想制作出一套精美的幻灯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制作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

(二)新课讲授

1.编写大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第一组幻灯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幻灯片并提问学生,在建立整体结构后还需要确定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还需拟定二级标题。

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如何在“大纲视图”下拟定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演示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做好记录。教师演示完引导学生根据刚才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自主完成操作,并确定主题。鼓励学生总结出编写大纲的步骤:【根据演示文稿的主题,确定演示文稿的结构,在powerpoint的“大纲视图”模式下拟定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教师可以评价学生,观察得很认真,操作得很正确,总结得很细致。

2.搜集与加工素材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在多媒体中呈现的成品幻灯片,向学生提出问题:展示的幻灯片中都有哪些素材?预设学生观察到。【有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师提示学生根据刚才确定好的幻灯片主题去搜集素材,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搜索,搜集完后进行加工,变成可使用的素材插入到自己的幻灯片中,6分钟时间,同桌二人一组相互讨论、配合完成素材的搜集与加工。教师巡视为学生进行指导,给出合理建议,保证素材选取合理。

3.制作幻灯片

教师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学习小组为单位,6分钟的时间,制作幻灯片,小组之间要相互讨论,互相配合完成。引导学生插入二级标题对应的幻灯片,并且将准备好的素材添加到幻灯片中,编辑与修饰幻灯片。提醒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幻灯片的背景颜色要与正文搭配合理,正文的字体、字号要得体,使浏览者容易识别。

4.完善作品

在学生制作完幻灯片后,请每组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幻灯片。对发现制作的幻灯片没有动画效果,引导学生可以设置图文的动画效果、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超链接和动作按钮等进行完善和优化。教师走下台逐个小组进行指导,保证同学们都能制作出自己的独特作品,期间提示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完成作品。

(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示学生,根据刚才各小组展示的作品,分析、借鉴其他小组同学的优点,如布局、素材搭配等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幻灯片。完成后选取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展示后,师生进行评价。教师鼓励其他同学要敢于上台展示,可以评价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动手能力很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念。

(四)小结作业

小结: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总结制作演示文档的一般过程。

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定主题,设计一套演示文稿。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八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分册,是关于计算机结构原理的初步梳理。在本节课之前,已经介绍了计算机的应用,学生对于计算机也并不陌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的是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都有所接触和涉猎,困难之处在于如何将所学内容与之前学生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高中的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经过高中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对于信息技术而言,具体软件的操作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一些知识的内在原因,希望能够找到操作的规律。因此学生学习本课恰逢其时。

【知识与技能】。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了解各设备的功能及特点;能够正确指认计算机硬件设备,区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游戏活动过程,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主要硬件设备,以及各设备的功能,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增强学生视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所提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习趣味性,激发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

【重点】。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

【难点】。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及特点。

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谈话法。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将采用谈话的形式导入,我会问学生一些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计算机这么长时间了,计算机能做哪些事情,大家能举例说明下吗?同学们说的非常对,计算机功能好强大!既然计算机能做这么多工作,它是依靠哪些部件来工作的`呢,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在学生的回答中,回顾之前所学习的内容,在学生回答之后,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追问“那么计算机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呢?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计算机结构原理初步。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系统。

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思考,那么机箱显示器是什么,而office软件又是什么呢?学生通过总结会发现,计算机包括有型的硬件和无形的软件,此时我还会让学生通过举例来说一说他们理解的硬件和软件有哪些?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不再拘泥于书本而是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二)硬件系统的分类。

学生通过flash和自己对计算机的理解,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描绘整个程序和数据的运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总结出计算机硬件提供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三)分析详解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分成了五个部分,但是在讲授的过程中,我将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相对这几个部分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将通过严谨的知识讲授和生活实例相结合的形式,介绍它们的运行原理、分类及发展趋势等。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原理相对简单,按时更新速度较快,因此在此部分讲解的过程中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不再被书本框住,而是能够将知识结合生活。让学生发散思维,在轻松的气氛里完成本部分的教学。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的部分,我将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具体的方法是请同学们上讲台表演一种硬件设备,可以用肢体表示,也可以发出声音,但是不能说功能部件的名称,让大家猜一猜表演的是什么部件。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名称与功能);难点(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及特点)。

2.作业:网上查找以下设备的图片或品牌:3种打印机图片及其名称,3种u盘品牌及其图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九

1、概括出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元素与内容,会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界面。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升合理利用原则与方法设计优秀界面作品的能力。

3、培养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审美意识。

【重点】多媒体作品设计的原则。

【难点】合理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

(一)导入新课。

——引入新课《布局设计》。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作品感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呈现优秀界面作品《快乐校园》,并将班级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作品界面有什么内涵,从哪些信息可以体现;2.作品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内涵。教师提示学生:布局设计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去观察,在欣赏作品时要注意其整体风格,不要过分注意作品的具体内容,是“浏览”作品。

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随机进行提问,最终归纳出该多媒体作品的特点有:这是一个充满优良传统与团结活泼的校园,是快乐的;画面各元素布局精美,内容丰富明朗。色彩以浅蓝色为主,表示校园美丽、洁净、安定,是读书的好地方。

任务二:设计原则和方法。

学生根据书本给出的原则,围绕以上问题分组讨论,并记录相应结果。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结合学生提交信息总结、布局设计与美术设计,简要讲解交互设计,特别按钮在界面上的位置、大小。

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和汇总。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成果强调设计一个界面的各种原则和方法:界面布局要一致;简明清晰要突出主题;文字、色彩要搭配;交互设计要方便。最后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

(三)巩固提高。

通过浏览常见网页界面的布局与颜色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弥补课堂知识。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对多媒体作品《伟大的祖国》进行界面布局设计。

四、板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及提炼关键词的方法;

2、掌握使用标签进行分类查找的方法;

3、了解逻辑词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形式上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并适当穿插教师的演示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正确认识网络的便利和信息化社会对于网络服务的使用要求。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突破难点的方法及教学环节自主、协作完成关于多关键词及标签页运用的习题。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内部教学网站。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抛出问题。

布置任务。

新授:

组织竞赛。

巩固练习:

拓展:

苏东波的关于西湖和杭洲的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是杭州。”

2、这些方法中最快最方便的是哪一种?

任务:在网上查找关于西湖的资料。

一、常用搜索引擎:百度、谷歌、中搜、雅虎搜索等。

二、“搜索比赛”活动。

(一)、必答题:

1、世界爱牙日是哪一天;

2、找一则关于“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新闻;

3、找出一幅北京奥运吉祥物的图片;

4、找出一首杜德伟的mp3音乐,歌名是“情人”;

5、compsognathus是什么意思?

6、查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flash;

(二)、抢答题:

1、金庸的籍贯是哪里?

2“沙龙”源于哪国语言?

3、查nato详细介绍。

4、中国是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吗?

5、电视剧“家有儿女”中胖婶的扮演者是谁?

6、“度尽劫波兄弟在”中的兄弟原指什么?

比赛总结:使用搜索引擎的关键是合理的提炼关键字.

一、逻辑词的运用。

二、“搜索奇兵”软件特点介绍:(1)整合各搜索引擎资源。(2)可以对结果进行筛选。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

提出任务。

找学生演示。

宣布比赛规则(在课件上)。

开始答题(必答题在内部教学网站192.168.0.4)。

播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flash动画。

选一名学生当主持人,主持抢答竞赛。

宣布比赛结束,总结比赛结果,点出关键字搜索的诀窍。

讲解、演示。

融入教学情景,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

查找关于西湖的资料。

操作演示,边讲边做。

了解比赛规则,集中精力,准备开始比赛。

勇于实践,寻找答案,并能指出关键字和查找位置。

根据教师启示,学习下载的.方法。

观看flash动画。

积极参与竞赛。

了解关键字搜索的诀窍和标准,并以此衡量自我的操作。

听讲、观看、学习。

运用诗来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让学生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搜索引擎。

用比赛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网页标签页。

新闻标签页。

图片标签页。

mp3标签页。

多关键字。

字典标签页。

视频标签页。

百科标签页。

知道标签页。

百科标签页。

网页标签页。

网页标签页。

在网络上提。

出问题,寻。

求答案。

有助于学生。

不断提高。

高起点的学。

生有进一步。

的提高。

总结:

msn(中国大学网)。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初步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初步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文明规范地使用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为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初中阶段要达到以下目标: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文字处理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第三章:第一节flash基础知识。

第二节初识flash动画。

第三节逐帧动画。

第四节形状补间动画。

第五节动作补间动画。

期中考试复习。

为合理安排课时,迎接下学期等级考试,以上内容选学,复习等级考试复习题。

课时安排: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90%根据实际情况选学部分内容。

四、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足课时。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信息技术课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我市实际,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用泰山出版社教材,每周一课时,每学期设期中、期末两次考试。

二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作业: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小报、绘画、动画等,强化技能。教师要对学生加大监控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落实情况。

三多渠道尝试教学方法,使学生、教师、学校适应现代化教育信息环境。

在全校举办学校电脑爱好者信息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讲学;,使他们既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具备崭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学习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使之能够适应新的课程教学的要求。争取以点代面,以点带面。

四以电脑作品比赛、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

在学生们学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励他们学会利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媒体资源进行创作评比,进一步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各班要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优生优培,因材施教,让有特长的学生去涉猎难度更大的领域。

五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信息与技术、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有机的融合起来,以推进教育的信息化,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本学期要以课题实验为总抓手,强化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充分利用现代,每一个学生都要建立电子档案和电子邮箱,加强网上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抓好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带领学生认真搞好网上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处理。结合各类课外活动及电脑作品比赛等活动,逐步提高广大对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其它学科的课程学习中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全新的途径。

3、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加强实验课题的管理,争取快出成果。本学期坚决抓好教与学的管理,注重实验的实效性,经常进行实验分析,认真进行阶段性总结,使课题实验确实能起到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例如:在课我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协作学习等实验的专题研讨交流会,发现问题,提出困难,总结经验,交流成果,以及制定今后的打算,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科研氛围。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二

1、学生能复述自定义动画的基本操作步骤,并能正确的调整多个自定义动画的播放顺序,保证和谐性。

2、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在制作多媒体作品中养成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制作“革命先驱-孙中山”感悟革命的奉献精神,并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重点】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步骤。

【难点】正确的调整多个自定义动画的播放顺序,保证和谐性。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添加文字和图片,设置幻灯片背景,同学们也自己制作出了几张幻灯片,但是这种幻灯片是静态的,不够生动丰富,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让幻灯片动起来。首先,我们先看两张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革命先驱-孙中山”。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2张圣诞贺卡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学生答:我比较喜欢第2个powerpoint作品,因为它添加了动画效果,很生动,也很有趣。

教师:因为第2个作品中使用了powerpoint软件中的“自定义动画”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动画效果,使我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下如何在powerpoint中设置自定义动画。

(二)新知探究。

教师先介绍本节课的整体任务,为“革命先驱-孙中山”添加自定义动画。

任务一:制作封面文字滚动效果。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为“革命先驱-孙中山”选取好了文本信息和图片信息,接下来我们就要完成他们的动画部分,大家先自学课本,看一看文字动画的动画效果是怎么设置的?”学生自学课本,回答先点击“幻灯片放映”菜单,然后选择“自定义动画”,最后选择动画文字设置动画效果。

教师:“好了,大家都会操作了,现在为你们的幻灯片中的文字设置一种你喜欢的动画效果。但是要注意,总共有几种动画效果?每种动画效果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为幻灯片设置文字动画效果,并汇报四种动画类型的特点,最后老师总结。

任务二:设置图片动画及声音效果。

教师:“大家很快把文字的动画效果设置完成,现在设置图片及其他对象的自定义动画。但是在设置中要添加声音效果。”学生设置图片的自定义动画并浏览作品。

老师:“看来设置普通的动画对大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复杂度,但是有的同学的动画播放顺序并不对,有的同学的动画如果能自动连续播放就更完美了。现在同学们2个人为一个小组,共同探究如何调整播放顺序和自动播放。”学生互助学习,教师巡视点拨。

任务三:其他版面设置动画效果。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后,让学生继续为其他的版面设置动画效果,强化练习。提示学生在制作多媒体作品中注意个性化的体现和整体效果的和谐。

(三)展示评价。

学生先小组内推荐优秀作品,然后教师联机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先自我评价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心得,然后学生之间互评,最后教师总结。

(四)小结作业。

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请学生大胆尝试个性化的自定义动画。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三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适应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表格数据的图表制作方法及步骤。

教学难点:

(1)图表类型、数据源的选择;。

(2)图表数据分析。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内容:在淘宝双十一各省销售额表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1:b36。

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淘宝双十一各省销售额;。

不显示图例。

1.在研讨任务1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3:b10;。

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双十一”淘宝商品分类销售额;。

分类(x)轴:项目分类。

分类(y)轴:销售额(亿)。

不显示图例。

2.在研讨任务2中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3,b9;。

图表类型:饼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淘宝消费者年龄分布图;。

不显示图例。

3.在研讨任务3中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3:b12;。

图表类型:折线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列;。

图表标题:“双十一”支付宝交易额;。

不显示图例。

二、扩展学习内容:

1.在sheet1中完成制作嵌入式图表:

图表类型:簇状柱形图;。

图表标题:城市年平均气温对比;。

数据源:a1:a13和d1:d13;。

系列产生在:列;。

显示图例。

2.在sheet2中制作嵌入式图表:

数据区域:a2:e2和a5:e5;。

图表类型:三维簇状柱形图;。

数据系列产生在行;。

图表标题:成绩表;。

不显示图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十四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然而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认识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软件:ocr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进行太空之旅。

【设计意图】构建情景,展现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操作探究。

机器人小书告知大家,距离目标星球还有25分钟,在这段时间要完成三个任务和一个游戏。

任务1——人机对话。

利用中英文学习网站,与机器人eliza或小布进行对话,将对话内容记录到表中,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任务2——电脑翻译助手。

利用在线网站对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体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任务3——文字识别进行时。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利用ocr软件对四张图片(纸张平整,纸张褶皱、报纸、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图片)进行识别,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探索活动需在10分钟内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探索过程中可求助操作辅助员或小组其他成员。

(学生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探究任务,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小组长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五

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已不能适应时代对学生的要求,这套教材正是这种改革的一种尝试。它吸取以往教材的特点,遵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神,渗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重新编写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来说:

1、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2、通过“活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能力。

3、将评价作为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手段融入教学过程中。

4、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与操作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学措施:

1.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契机抓好学习的入门。

2.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

3.以抓好课堂教学良好纪律为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以教学实践为主,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5.切实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认真进行中学信息技术课的课题研究,向教研要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6、针对教材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感性的“范例与活动”的学习,做好理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加强课外“阅读材料”的学习。

7、对起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分类施教,要让基础好的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底子薄的学生打好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十六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3章第一节第3小节第1课时

5)学时数:40分钟

1、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表格处理软件(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表达意图;熟练掌握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

技能性目标:根据任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加工处理,使学生感受信息加工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认识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

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互学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2、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第一节《信息加工》中的第3小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信息加工需求确定,对信息需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根据教材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节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excel表格数据的统计,要求掌握数据的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等数据统计方法。第二课时主要在第一课时已有的基础上,掌握用excel进行表格数据图形化的信息加工方法。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3、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来源于农村中学,虽然很多学校都基本上配置了计算机房,但许多学校都未正式上几节课,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据调查,大部分学生从没使用过excel,还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excel是干什么用的。因此,课程设计要求要简单易学,从基础开始。

4、教学重点:

利用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等。

5、设计思路:

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以任务、问题为牵引,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并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2、展示两种不同的成绩单表现方式,并进行比较,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利用excel进行数据管理。

学生作出回答。

比较两种成绩单表现方式,得出利用表格是呈现成绩单的方式。

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选择适当的信息处理工具,能更好、更直观地完成任务。

让学生自己作出判断,进行选择更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信息输入

对excel进行简单介绍,说明信息录入过程。

打开excel,新建excel文档,录入学生成绩单。

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表格数据的统计

利用公式、函数进行计算,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

1、打开一个原始的成绩单表格(没有进行任何计算)。

2、演示excel中的一般函数,说明计算原则。

3、演示对成绩单进行求总分、求平均分、排序、筛选等操作过程。

1、观看演示,讨论自己熟悉的函数的功能,掌握要领。。

2、动手实际操作。

1、直接传授知识,让学生对函数计算有一个明确的意识。

2、利用学生熟悉的数学计算方法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可以开拓学生思路,转换观念。

布置任务,合作学习

任务:打开已有的学生成绩花名册,利用公式、函数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名次排列。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互相协作完成任务。

任务延伸

任务:统计参考学生数并计算优秀率、合格率(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并给予最先成功完成任务的一组学生额外上机奖励)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任务点评

根据学生的学习、操作过程,完成任务的时间、质量、合作情况做适当的分析。

学生可以进行互评,广泛交流,学习快捷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如何利用excel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加工,如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等操作。学会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根据不同的信息选择方便有效的工具对其进行加工。

回顾所学知识

进一步巩固加深知识的掌握。

本节课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分组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堂课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学生基础不一样,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在课堂中,还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另外,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没有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或者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至使这些学生思想开小差或者无所事事。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了解常见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

3、掌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常见方法。

过程与方法:

了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来进行信息交流(如:邮件发送、文件交换、网上聊天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经历不同,上网时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对网络的认识也各有不同,有不少同学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网络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对网络的感性认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时代信息交流的方式。

教学难点: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有新的事物产生。你关注过这些吗?你了解古人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吗?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进信息世界,去了解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是怎样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教师活动:观看3段视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视频中都有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2.日常生活中你用到过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3.你都是用它们来干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教师引入新课。

探究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看看这组材料向我们介绍了古人几种传递信息的方式。

生1:《烽火戏诸侯》中介绍了可以用“烽火”来传递信息。

生2:《“我们胜利了”》介绍了可以用“长跑”来传递信息。

生3:《装在瓶子里的信》介绍了可以用“漂流瓶”来传递信息。

师:你还知道哪些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生1:“信使”。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信使”,也就是《“我们胜利了”》所说的用“长跑”来传递信息。

生2:用“响箭”传递,我从网上查到的。

生3:用“信鸽”,我听爸爸说过“飞鸽传书”的故事。

生4:孔明灯,我从书上看到的。

走进现代信息时代。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搜集到了这么多关于古人传递信息的资料,我相信还会有一些方式是我们没有发现的,希望以后大家留心这方面的信息。接着让我们走进现代信息时代,说说从阅读材料《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中你了解到现代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

生:信件、报刊。

师:这些都是依靠于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生:电报、电话。

生:网络。

师:除了阅读材料中讲到的这些,你还知道现代那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生:有短信。

生:广播、电视。

生:有亲眼看到的,听到的。

教师:网络提供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些呢?

学生:qq,聊天室,博客,校内网,微博,论坛等等。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总结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优缺点教师总结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优缺点。

学生思考问题,如何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如何做一个文明网民。

知识扩展:

教师推荐教育在线网站。简单介绍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七、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由于教材编排未考虑到零起点的情况,而在教学过程,班级中存在大量零起点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了不少的讲授内容,解决掉学生零起点的问题。

由于学生对网络信息交流的掌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学生实践的时候采用分组活动,将基础好的学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去,实现互帮互学,基本解决了学生差异的问题。关于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网民,是一个重点,同时更是一个难点。如果采用简单的教条式教学,生搬硬套地灌输,效果不会很好。在课堂教学中考虑以具体现象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统一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使学生实践了网络交流的基本操作,又引导学生形成了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做到了两全其美。

由于本课添加了部分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在最后部分又采用了学生讨论的形式,因此教学的时间和节奏上就比较难以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适当的取舍,否则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十八

教学时间:

授课班级:

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方法:教授、分层、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1.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明白载体的含义。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3.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直接的,间接的。

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信息可靠性强

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费时、费力

直接的方法举例:做科学研究、做调查

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省时、省力

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信息可靠性不强

间接的方法举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我们主要讲解从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在有目的的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保存和传输。

1.远古时代,人们是通过感观来收集和处理信息。

2.近代,电报、电话的发明扩大了人们处理信息的时间,缩短了空间。

3.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讨论:1、每个同学举出你身边是信息的案例;反过来找出一些承运信息的载体。

2、找出信息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差异。

1.什么信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3.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十九

1.能够归纳出病毒的五种特性和病毒的种类。

2.通过分析实例、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归纳总结、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

3.在分析、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病毒带来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种类。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cih病毒爆发的案例,让学生观察案例中病毒的攻击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学生能够答出交通系统失灵、单位混乱、工厂停工。教师进行解释说明:全世界至少有6000万台计算机同时遭受到cih病毒的侵害,它能够破坏硬盘数据,引起系统崩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计算机病毒又有什么特性呢?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教师激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病毒”一词,计算机病毒和生活中的病毒是不是同一种含义呢?若不是,那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呢?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完成后提问一名学生回答。【不是同一种含义,生活中的病毒能够让人或者动物生病,计算机病毒则是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能够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并能够进行自我复制】教师表扬学生归纳能力强后总结:病毒是生物学领域的术语,因为计算机病毒与病理学上的病毒具有相类似的特性,因此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教师再次提问学生:生物上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上,那么计算机病毒能够独立存在吗?【计算机病毒不能独立存在,也需要寄生,可以是文件,也可以是程序】教师评价学生思维活跃并总结:计算机病毒不能以一个单独程序出现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依附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可执行文件或数据文件中,这就是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之一――寄生性。

教师布置任务:计算机病毒还具有哪些特性?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为单位,从网上查找典型的计算机病毒,分析、讨论它们具有的特性。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汇报。其中一组讨论结果是【病毒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病毒在一个公司的电脑中会得到快速的传染,并且能够破坏电脑中的文件,还会出现死机】另外一组补充【病毒具有爆发性,比如圣诞节病毒只在12月25日发作,黑色星期五病毒只要是每个月13号是星期五就会发作】教师表扬学生检索认真准确,回答全面。

教师询问学生:病毒的破坏性体现在哪里呢?【破坏文件、程序,破坏硬盘】教师补充:对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进行破坏是计算机病毒生存、传染的最终目的,轻者会降低工作效率,严重的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2.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教师顺势提问: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和宏病毒分别感染什么类型的文件。【、.com等文件,、.xls等文件】教师表扬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透彻。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种类后,教师抛出问题:怎么样预防计算机中病毒?教师组织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讨论病毒预防的方法,讨论结束后小组汇报,看哪个小组能够回答的又多又准确。安装杀毒软件,使用u盘先杀毒,不打开不明链接,要从官网下载软件。教师点评学生讨论积极,对知识理解透彻。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根据学生的回答点评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牢固。

作业:思考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有哪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