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优秀(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5:48:27 页码:12
2023年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优秀(优质9篇)
2023-11-25 15:48:27    小编:zdfb

积累经验是人们不断成长的过程,总结自己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情况。完美的总结也需要有针对性,对于不足之处要有明确的改进方向。总结范文带给我们启示,提供了一种审视和思考的角度。

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优秀篇一

“在故宫从事古书画修复35年,可以充分感受到宣纸的膨胀与收缩”,这是单嘉玖。

“修复陶瓷33年,快要退休了,故宫很多地方都没去过”,这是王五胜。

今时今日,提起工匠精神,《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这些“平凡人”的言行似乎有些“不经意”。其实,早在我们注意之前,他们已经在专业、勤恳地守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很多年了。

“工匠精神”其实一直都在。互联网视频的传播,将他们推至台前,年轻人得以对他们更了解也更佩服。

“恰饭”怎么办?或许有些人不敢说,我就说出来了吧。

而且,更重要的是,只有对传统文化盘活创新,才能持续发展。最有创造性的人才可以把传统保护的最为精致——这一点我们早年在nhk的各种纪录片中也领教过,为什么他们可以把一瓶酱油、一把剪刀做得那么极致。

而现在,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等优质ip开始,网生一代开始把传统精神变成了生活的潮流,这个潮流将越来越大,影响更深和更远。

修复文物的匠人保护的都是人类的文化遗产,那么非遗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优秀篇二

“工匠精神”这个词是生造的,任何把他等价于“职人气质”的都是两学一做不及格,事实上,任何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有利于培育工程师文化的,都是工匠精神。

所以说远不止“大国工匠”有工匠精神,大国工程师有工匠精神,科学家也有工匠精神,产学研一体化是工匠精神,蓝翔新东方同样是工匠精神。

两弹元勋,国士无双;大国工匠,赤子之心。「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张爱萍。

他们是行走在故宫的是一群做着不普通工作的普通人,他们让故宫从深沉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与保有者,变为一个供当下人施展拳脚和情怀的工作平台。没有高谈论阔,只有扎扎实实,以“匠人”之赤诚,做好本分。

正如片中的旁白:“现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

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优秀篇三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与红军在中国革命时期进行的一次艰苦跋涉的伟大远征,体现了中国革命者的坚毅和崇高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通过一个生动的事例,来探讨长征精神的具体体现以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事例引入。

在大学期间,我曾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一次户外远足活动,地点是一个偏远的山区。在这次远足活动中,我们经历了艰难的山路、恶劣的天气以及身体的疲劳,这让我想起了长征的精神。

第二段:困难重重,仍坚持下去。

在这次户外远足活动中,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距离起点很远的山顶。开始的几个小时,我们走在平坦的山路上,感觉很轻松,但随后的山路逐渐陡峭起来,我们不得不开始攀登。在攀登的过程中,山路杂草丛生,崎岖不堪,很多同学都因为滑倒而受伤,但幸运的是没有人退缩。我们只能用手脚并用,一步一步地攀爬。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坚持着前行,这让我想起了长征途中红军的艰苦。

第三段: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

在攀登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克服困难。我们不再以个人为中心,而是相互帮助、鼓励。一位同学因为弱势,无法攀上陡峭的山坡,但其他同学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最终顺利帮他攀爬上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实地体会到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团结精神。

第四段:既定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虽然攀登的过程困难重重,但我们没有放弃,因为我们有一个既定的目标。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功到达目的地。这种坚持到底的精神也正是长征精神的核心之一。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毅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日出。这一刻,我们的心中涌起了一种无比的自豪和快乐,也深刻体会到了长征精神给我们带来的力量。

通过这次户外远足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长征精神的价值。面对困难和挫折,只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才能战胜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团结互助、共同合作也是克服困难的关键。长征精神鞭策着我们不断努力,永不言败。走出每一步困难,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精神,不仅仅适用于长征这样的历史事件,也能够激励每一个人在事业、学习和生活中朝着目标前进,不断努力。

总结: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体现出的一种崇高的品质,无论是面对艰难险阻还是遭遇困境挫折,都能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前进。通过这次生动的事例,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长征精神的内涵,并从中获得了启示,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积极传承和践行。

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优秀篇四

1.鲁班,又称公输盘,木匠祖师爷,也是“百工圣祖”。对杰出工匠的嘉奖,名为“鲁班奖”。

2.墨子,名墨翟。鲁班曾做云梯助楚国攻宋,墨子前来阻拦与鲁班相斗,鲁班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有余,最终鲁班心服口服。墨子是记载中唯一胜过鲁班的人。

3.明朝的宋应星,没能考中进士,却撰写出《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本人也被后人视为科学家。

4.三国时期的“名巧”马钧虽不善言辞,却心灵手巧,擅长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

拓展资料: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

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优秀篇五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常说“团结合作力量大”这句话,可是真正能做到团结的人又有几个呢?能做到这一点的不是具有高超智慧的人类、不是威猛的老虎、更不是庞大的大象,它们只是微不足道的蚂蚁。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那几只蚂蚁又气势汹汹地出现了,不一样的是,它们的身后还跟着一支规模又大、列队又整齐的蚂蚁军队。哦,原先这些蚂蚁将军去找自我的军队了啊!

我看完了这场蚂蚁的战争,陷入了沉思:我们人类具有高超的智慧、凶猛的老虎具有敏捷的身手,可是,无论你再怎样努力,光靠单独一人都是不够的,可是,没有一点力量的蚂蚁,却能够打败一只在它们眼中算得上是庞然大物的苍蝇,靠的就是合作,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小小蚂蚁都能如此团结和坚强,何况我们人类呢!如果人类也能像蚂蚁一样,不畏艰难,团结一致,那么,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我以后必须也要做一名乐学互助、团结合作的好学生。

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优秀篇六

第一段:引言(200字)。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困苦的长征中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品质,具有坚定信仰、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特点。本文将通过几个事例,探讨长征精神给人们带来的启示和体会。

第二段:敌人围追堵截的情景(200字)。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遭遇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困难。然而,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红军展现出了长征精神的力量。他们始终坚信胜利的到来,不畏艰险,毫不动摇地向着胜利前进。这种精神品质告诉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要保持乐观的信念,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第三段:艰苦环境下的团结合作(200字)。

长征途中,红军要在恶劣的天气和艰苦的地形条件下行军,每个人都要面对饥饿、疲劳和病痛的折磨。然而,他们以团结合作的精神相互支持。他们互相搀扶、鼓励和关怀,共同克服各种困难。长征精神告诉我们,在团结一致的力量下,我们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第四段:坚定的信念和毫不动摇的意志(200字)。

长征精神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坚定的信念和毫不动摇的意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决的意志,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愿意付出一切努力。无论是面对敌人的追击,还是面对自然环境的残酷,红军从未动摇过他们为之奋斗的信念。这种精神充满了坚持不懈的力量,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我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第五段: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200字)。

长征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长征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毫不动摇的意志,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同时,长征精神还告诉我们要始终保持团结合作的精神,相互支持和鼓励,共同克服困难。只有具备了长征精神,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决心,迈向成功的道路。

总结(100字)。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中的重要精神财富,它给予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和体会。在困难时刻,我们要保持长征精神的力量,坚定信念,毫不动摇,以乐观向前的态度追求目标。同时,我们要始终坚持团结合作的精神,相互支持和鼓励,共同克服困难。只有具备了长征精神,我们才能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赢得胜利。

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优秀篇七

1、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执拗”返工。

2、心有精诚,手有精艺,顾秋亮仅凭一双手捏捻搓摸,便可精准感知细如发丝的钢板厚度。

3、蒙眼插线,穿插自如,李刚方寸之间也能插接百条线路,成就领跑世界的“中国制造”。

4、高凤林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焊工,国家特级技师。他心怀梦想,心平手稳,焊接飞天神箭。

5、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

6、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钣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扩展资料。

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优秀篇八

历经半年多的评选,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揭晓。从“文物修复界泰斗”李云鹤到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从中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乔素凯到电网系统特高压检修工王进……他们是披荆斩棘的先驱,择一事,终一生,让“匠心”永远传承。

01。

作为焊接火箭“心脏”发动机的中国第一人,是高凤林,焊接了40%的长征系列火箭的“心脏”;也是他,将火箭发动机核心部件——泵前组件的产品合格率从29%提升到92%,**20多年来掣肘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难题。

素材速用:

突破极限精度,

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

**20载难题,

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

焊花闪烁,岁月寒暑,

高凤林,

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

02。

复兴号,当今世界大规模运行的动车组列车,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李万君,独创一枪三焊新方法,实现了我国动车组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这一枪,焊出了世界新标准,也让复兴号批量生产成为现实!

素材速用:

一把焊枪,一双妙手,

他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

千度烈焰,万次攻关,

他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

李万君,

那飞驰的列车,

会记下你指尖的温度!

03。

钳工是个普通不过的工种,但能将手工装配精度到0.002毫米绝不简单,这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4。30多年来,夏立亲手装配的天线指过北斗,送过神舟,护过战舰,亮过“天眼”,他也从学徒工成长为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

素材速用:

技艺吹影镂尘,

擦亮中华翔龙之目;。

组装妙至毫巅,

铺就嫦娥奔月星途。

夏立,

当”天马“凝望远方,

绵延着我们的期待,

也温暖你的梦想!

04。

特高压带电作业,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被称为“刀锋上的舞者”。215米,70层楼高,这是特高压带电检修工王进常常攀爬的高度。王进,在正负66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带电检修的世界第一人!

素材速用:

平步百米铁塔,

横穿超、特高压。

世界第一的荣耀,

他直面生死从容写下!

王进,

在“刀锋”上起舞,

守护着岁月通明,灯火万家!

05。

地质钻探的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朱恒银的定向钻探技术彻底颠覆传统,取芯时间由30多个小时缩短到了40分钟;在全国50多个矿区推广应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数千亿,填补七项国内空白。

素材速用:

从地表向地心,

他让探宝“银针”不断挺进。

一腔热血,融入千米厚土;。

一缕微光,射穿岩层深处。

朱恒银,

让钻头行走的深度,

矗立为行业的高度!

06。

乔素凯是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他与核燃料打了25年交道,全国一半以上核电机组的核燃料都由他来操作,他的团队是国内唯一能对破损核燃料进行水下修复的。25年来,乔素凯核燃料操作保持零失误。

素材速用:

4米长杆,26年,

56000步的零失误让人惊叹!

是责任,是经验,

更是他心里的”安全大于天”!

乔素凯,

你的守护,

如同那汪池水,清澈蔚蓝!

07。

陈行行,年仅29岁,国防军工行业的年轻工匠,在新型数控加工领域,以极致的精准向技艺极限冲击。用在尖端武器装备上的薄薄壳体,通过他的手,产品合格率从难以逾越的50%提升到100%。

素材速用:

青涩华年化为多彩绽放,

精益求精生成青春信仰。

大国重器的加工平台上,

他用极致书写精密人生。

陈行行,

胸有凌云志,浓浓报国情!

08。

王树军,一个普通维修工,闯进国外高精尖设备维修的禁区,突破技术封锁,大胆改造进口生产线核心部件的设计缺陷,生产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功率低能耗发动机,让中国在重型柴油机领域和世界最强者站在了同一条水平线。

素材速用:

他是维修工,也是设计师,

更像是永不屈服的斗士!

临危请命,

只为国之重器不能受制于人。

王树军,

中国工匠的风骨,

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

09。

谭文波,坚守大漠戈壁20多年,被称为油田的土发明家。他冒着生命危险研制出电动液压地层封闭技术,实现了中国自主产权技术,打破了底层封闭工具都要从国外引进的局面;作为世界首创的新技术,也为世界石油技术实现了一次重大革新。

素材速用:

听诊大地弹指可定;。

相隔厚土锁缚气海油龙。

宝藏在黑暗中沉睡,

他以无声的温柔唤醒。

谭文波,

你用黑色的眼睛,

闪亮试油的“中国路径”!

10。

李云鹤,敦煌第一位专职修复工匠,几十年写下一百多本修复笔记,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工序流程。独创了大型壁画整体剥离的巧妙技法,既不伤害上层壁画,又让掩藏的更为久远的历史舒展卷轴,无限增值。

素材速用:

风刀沙剑,面壁一生。

洞中一日,笔下千年!

六十二载潜心修复,

八十六岁耕耘不歇。

李云鹤,

用心做笔,以血为墨,

让风化的历史暗香浮动,

绚烂重生!

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优秀篇九

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不善合作,一败涂地,齐心协力,共享成功。

孤军奋战,其力有限,众志成城,坚不可摧。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莫学篾箩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墙倒众人推。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群雁无首不成行,羊群出圈看头羊。

群众心里有天平。

人心齐,泰山移。

人和万事兴。

人多好办事。

人多势众。

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

双拳难敌四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

团结加智慧,弱者胜强者。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则存,分裂则亡。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能踩出阳关道。

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人难唱一台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一颗星星布不满天,一块石头垒不成山。

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谚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谚语。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天上星多黑夜明,地上树多成森林。

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力量从团结来。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众志成城。

众人扶船能过山。

民齐者强。——荀子。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一燕不能成春。——克雷洛夫。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