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2:02:00 页码:8
最新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通用11篇)
2023-11-26 12:02:00    小编:zdfb

文学是一种表达情感与思想、展现人类生活与价值的艺术形式。总结应该精确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感受。在以下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不同人的总结方式和写作风格。

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篇一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想不出从何时起,江南早已由一个地理名词化成一个饱含着美好富庶,令人无限憧憬的梦。从小读着唐诗宋词,每当诵到写那江南水乡的文字,那一声声江南,如同水流在脑海中轻撞,晶莹的水珠碎成一地的梦幻。

再念一声,只觉异常好听,形容不出那种浪漫的情怀在心口氤氲,只便扯出齿颊生香一词卖弄。

一提起江南,人们常常想到的便是小桥流水,但事实上江南民居也是当地一大特色。

江南住宅的大门多开在房屋的中轴线上。门开,迎面迎来的正房便为大厅。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途。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称为四水归堂。

这倒是个挺别致的名称。若是终生追逐浪漫的安妮雪莉听闻,定会为此激动上半天。

江南既称水乡,便是对其为沿河地带的说明。更别说江南多雨,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日子都在雨水中浸泡着。为了防潮,江南的民居多建成二层楼状,底层用砖石建造,第二层则是木的结构。这也是在沿河有限空间扩张居住面积的一种手段。

江南最出名的就是此地的风格,清丽脱俗,素雅明净。遥望江南,宛如遥望一林水墨画。苏州园林和江南民居皆是江南景致,两者殊途同归,都有诠释这类风格的意义。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江南民居亦复如是。仅仅梁架加一些精致的雕刻,但也绝不用栗、褐、灰等以外的鲜亮夺目的色彩涂抹。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结,不似唐诗的辉煌壮丽,只是同宋词一般的婉约清扬。只有这样的风雅,这样的江南,才能做真真正正的绝代佳人。

飘洒在水乡云雨间的那份黛瓦粉墙的情思也值得人流连。事实上,这样的建筑风格不仅是为了给游览者一种恬静内秀的感觉,更有防水之效。

能不忆江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篇二

二、辨色。

黛青色----永远是江南的主色调:那黛青色的天空,黛青色的屋檐,甚至雨水也被染成黛青色一滴一滴的滴在黛青色的石板路上流入黛青色的河港中。在这样的颜色的衬托下,任何鲜艳的颜色都会显得突兀,所以江南人发明了黛青色的蓝印花布。黛眉、黛衣造就了江南女子的温润面庞和温婉气质,也使她们的一颦一笑永远的'留在了黛青色的水墨画中。

三、识江南。

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篇三

闻说江南春尚好,拟泛轻舟,聆听那悄然而至的春天。

悄悄走近姑苏,生怕惊扰了她安恬的梦。

车缓缓而行,透过车窗望去,半幅闲云低掩,绿树环合着,依稀可见几座楼宇,在层层叠叠的绿色中,似乎是带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

河堤杨柳低垂,行人休闲地散步,仿佛也在回味这古城的春意。倏地,有一抹明亮的绿色闯入我的视线。这绿色不是远处的树木,亦不是近处的垂柳,而是一个人,一个身穿绿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她正在仔细地清扫草地上的杂物,她身旁则是青青的草地,绿绿的湖水,一切那么静然,仿佛在向游人传递着这春天的气息。

姑苏城,仿佛是一场梦,蘸染着温暖的春意。

下午时,不知不觉已飘起了小雨。

雨中游园,别有一番韵味。

撑伞而行,细密的雨帘将我包裹,耳畔极其静谧,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了这沙沙的雨声。路两旁的花草在这雨中却显得格外精神,淡紫的、粉红的、纯白的花与叶子相映,远远看去,竟如同一条锦缎铺展开来。

就这样随意走着,周围的树木愈加浓密,脚下的小径一直延伸至那绿意更深处,让我不由地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继续往前走?答案仿佛早已明晰,蓦然转身,惊觉眼前一亮,竟是一处种满了花草的山坡,那万千灵动的生命,在这密密的雨中,亭亭玉立,我讶于自己的眼前所见,更讶于那无意的决定竟使我美遇如许胜景。

归去时,雨已悄悄停了,空气格外清新,带着些微微的湿润。我回首,暮色笼罩下的苏州宛如一位温婉的大家闺秀,语笑盈盈。

姑苏城,仿佛是一场雨,流泻出清新的春意。

一个人,一场梦,邂逅一场江南的烟雨朦胧。

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篇四

对江南憧憬已经很久了。

向往的当然有酥酥软软的江南侬语,烟波中的清丽女子,弹词,织锦,水,还有多情的故事和传说。很多人都向往这些,我岂能免俗。

不过,我心中还有一个江南。或许有人用文字触碰过,但我还是要说,淋漓尽致的讲我的江南。想,我的江南决不类似于别人的。人有不同,江南也有不同,正如一千读者眼中的一千林黛玉。

好多份江南的色彩介于朦胧与清透间,仿佛江南生来就是水做的软柔的一般。这大概也算是通识吧。

我的江南,我大胆的说:“是刚硬的,是火热的,是沸腾的!”

到过“远山来与此堂平”的史公祠,到过崖山,到过南京,到过南昌,到过武昌。每一处都曾有过血与火的颂歌,忠贞坚毅,誓死报国,热血不屈,追求真理。太多太多了。无数先贤的前辈的血铸造了非凡铁血的幕后江南。

江南柔顺的背后是匿藏的隐埋的爆发,轰隆隆的血性。老子的道说阴极阳生。江南大概是吧。

江南有无可弥补的伤痕,风波亭的旧事,后主的哀伤,林则徐的虎门,鲁迅的社戏,文革的狂乱。江南啊,风景旧曾谙。

心里的江南如梦幻般,伤痕和热血的江南,柔顺和安然的江南,有太多心事的江南,重合在一起,近,却咫尺天涯;远,却抬手可触。无法琢磨,甚至于分不清柔和刚的界限,混合在一起。江南的魅力,一丝一毫间,经久不衰,如扎根般蔓延。

唉,这江南。

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篇五

我生活在潮汕,一个可以称得上是江南的地方。尽管我脚下这方潮汕大地属于江南,但是对于江南这个模糊的地理概念至今我仍然分不清,不过水乡水韵的江南却时常令我为之沉醉。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伫立在古巷的深处,窥探着那一座座老屋班驳的墙壁窗花,一间间府第书斋屋里各式砖雕木雕瓷雕,还有屋顶上的每一簇植物。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潮汕这个女子,这个江南的女儿。

幽深幽深的小巷里,旧时的繁华被历史的车轮辗过,我仿佛走进了几百年前的幽梦里——。

脚下的石板路就像一把老椰胡,一下下从过客的心头拉过,穿行在众多纵横无序的小巷子里,墙上的雕花有的清晰可辨,有的已经班驳不堪,历史并不湮灭这些记载着衰败和繁荣的墙。站在通花的花巷里,探古寻幽,几滴檐水滴下,透露出一丝惬意。一滴滴檐水的滴答声中,一声声功夫茶的“请、请”里,就这样一条巷一条巷地穿过了潮汕,认识了潮汕。

潮汕的老屋,不以招摇竞艳,却以和美动人。通常一进门就有一个杉木做成的屏风。屏风过后,是一个宽阔的院子,我们叫做“外埕”。外埕里通常种着花花草草,少不了一缸幽香的莲花。而且就是这缸莲花,让我对江南有了一种最感性的认识。小时侯,我们喜欢在早晨的时候,收集落在莲叶上的露水喝下,滋润、而且甘甜无比。大水缸里,金鱼在莲叶下嬉戏,翻开莲叶,惊动了那一群活泼的小精灵。晚饭后安静的院子里,风吹过,月光斜射入院子,几竿莲梗在风中轻轻摇曳,荷香微微地氤氲,一杯杯汤色亮丽的潮汕功夫茶,真切的茶香、荷香钻入鼻子,一杯茶入口甘醇不苦涩,喝完口齿生津余香犹在,足以消减几多疲惫,几多躁动。

烟雨中,水井旁,竹椅子上,我品到了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潮汕是雨的天下。

缥缥缈缈的细雨,熏陶了潮汕清清淡淡的文化,也涵养了潮汕的一方水土。

水灵地气哺育的潮汕,最动人处,便是那温柔的水。

潮汕还是井的天下。

行走在无数履踏的潮汕大地上,心里忽然变得澄澈而透明。

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篇六

——白居易《忆江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江南水乡那恬静淡雅的景色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

尤其是春天的西湖如梦如画,仿佛是世外桃源。置身其中,令人抛开了所有的忧虑,沐浴着春的气息尽享大自然的盛宴。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在孤山寺上俯视四周,湖光山色,璀璨丰蕴,眼前的美景一览无余。春来水涨,水面与堤岸刚好齐平,湖面上笼罩着薄雾,隐隐约约,若隐若现,看不清湖的轮廓。阳光还未从云层里溢出,一眼望不见的尽头,湖面像是和云连在一起,有一股豪迈气息凝聚,势不可当。

骑着马悠闲地走过绿荫,听到了黄莺美妙的叫声,树叶摇晃的“沙沙”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之乐,仿佛是各自找到了新家,纷纷唱起歌来。归来的'燕子忙碌地寻找春泥,想尽快建起自己的家。万物生机勃勃,一片春意盎然之景尽收眼底。

走着走着,眼前呈现一片花海。

果真是一片花的海洋。红的、黄的、白的,还有许多难以言表的颜色。高的高,低的低,错落有致。一层层,一波波,仿佛五彩的云浪翻滚而来。名花、艳花,还有一簇簇,一堆堆不知名的小野花,像是一个个葵盘,迎接着阳光,她们没有竞相争艳,而是把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春天,那么的鲜美,那么的勃然。草儿也是格外的活泼,嫩嫩的,绿绿的,一个个渴望呼吸春天气息的小生命,从泥土中勇敢地探出脑袋,以它们傲然的方式迎接着生命的洗礼。密密匝匝地排在一起,就像给大地铺了一块绿油油的毡子,任马儿轻快地、欢畅地奔跑。

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篇七

一点相思,两心相印,约见三生石畔。四年孤独谁曾见,五湖遨游难逢君。六朝旧事总随流水,七言绝句难赋深情。八年之期闲坐春亭,九里长堤默捻情丝,十目送鸿。手挥琵琶,百年鳏寡,千千结系千千肠,万莫做陈郎。千秋难图共婵娟,轻骑扬蹄驰风去,怒沉百宝,十步一顿昨日事。扬壶沽酒醉花间,九月秋菊好做茶。罗衫薄,秋意寒,八方名动倾天下,七弦琴奏萧然意。六经书否?长生殿,就此别过昔时月,快然亭,五指难掩新月皎。越京四时与谁歌?三言两语,一腔痴情付谁知。

南歌。

女儿纤纤剥菱指,荷叶田田折藕新。

江南莲歌行塘中,君且慢行仔细听。

念奴娇。

灯烛未尽,炙到明,坐待月逝日升。闻鸡起舞,定要为,风华绝代无双。弹剑高歌,身拂影动,何处云梦里。时光不再,涕泪尽付黄土。

青玉案。

凝思驻目深宫怨,相思意,何人知。憔悴芳颜因何故?三生石旁,奈何桥上,此情无从寄。

暮色沉沉灯影寂,浓墨怎题孤身语。何人以归归何日?一夜烛泪,满目疮痍,处处断肠人。

和亲杂诗。

灼灼赤练心,脉脉黄沙远。

再遣唐使顾,以请归长安。

泪绕苍山远,梦断黄河沿。

罗绮丧泽辉,毋顾黯红颜。

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篇八

你曾告诉我,那是个美丽的地方;曾告诉我,那是个典雅的地方;曾告诉我,那是个让你陶醉的地方;曾告诉我,我就像那个地方,想那个让你陶醉的地方。那天你说“倾墨,你很美丽,但是我却让你多雨了!…”

你走了。我一滴眼泪都没落,后来,珞说“他没有对不起你…”我愣了,楞在原地,傻傻的站着,想起了你对我说“不要恨我,相信我。”心。狠狠的收缩在一起,泪的堤坝,“轰”的塌了,一直被压抑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我像是被抛弃的孩子,在无人的机场,放声大哭。

三年后,江南…

茫茫人海,匆匆一睹,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一闪而过,追着那个身影,追了整整三条街,车终于停了,也许是心的灵犀,使你我的眼神碰到了一起,我奔向你的怀抱,泪,染湿了你的胸膛,你,一把抱起我,说“又让你哭了。”

后来,小桥流水…

你揽着我,说“你是美丽的,但不会再多雨了”

江南雨烟如倾墨……

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篇九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丽江,感受到江南味道!

刚走在丽江的街道,我仿佛回到了古代,那样的建筑,那样的服饰,让我无时无刻不带入自己!雨来的真及时,都说下雨的江南,会飘起阵阵青烟,我不仅有幸看到了,还听到了一阵好听的声音,雨滴落在青石上还发出了‘滴答滴答’清脆的声音,青烟将如画的江南笼罩在一起,又有种似真非真,似画非画的感觉,给本就秀丽、娟美的江南,更增添一份神秘。

细细端详这里,遍地都是小桥,桥都是用木做成的,上面雕的东西并不华丽,却朴实,真切,让我亲身感受到这里的历史,文明。也正符合江南,低调,不张扬的特质。

桥多,水自然多,这里的水,没有长江奔腾不息的勇气,也没有大海,海纳百川的胸怀,她只是慢慢地,柔柔的,向前蜿蜒,却也不停息。她不会忘了自己的本分,却也长年累月地坚持,似江南的柔软却也屹立不倒!

现在就来讲讲江南的建筑,江南的的建筑特色:民居。依水势而建,错落有致,白墙、黑瓦,优雅别致、不追求对称。园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虽为人做,宛若天成”,将自然和人文完美结合,可谓“一园尽揽天下之美”。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各式小桥,把水和人家连为一体。体现出江南文化的丰富多彩,灵秀、清新。

江南,丽江给我的感觉是害羞的、是可爱的,是令人沉醉的……

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篇十

当第一朵雪花落地时,我便知道,江南的冬天来到了。江南的冬,那才叫冬。江南冬骨子里就含蓄,不事张扬。它走过了一路的芬芳、火热与喧嚣,终于以谢幕的姿态淡定下来了。如同一位沧桑老人,流金岁月历练出来一种刚毅与深沉,坦然面对曾经的枯荣兴衰,承受着一切的喜怒哀乐,在淡定中回味童年的梦幻,反思青年的激情,盘点中年的得失。它又静若处女,把几多复杂的情感深深埋在心底,隐秘着多情与向往,按捺住所有的冲动与宣泄,在平静中期待春缘的喜乐,憧憬播种的自豪,遐思人生的美好。冬少了一些浮华,多了一份内敛;少了一些狂热,多了一份凝重,风清气正,厚积薄发。

江南的雪,那才叫雪。江南的温服很适合雪。西风匆匆地来,不带任何预兆,在小城里放慢了脚步,在窗外久久徘徊。于是雪就在午夜悄悄地来了。它总是这样悄悄地来静静地走,然后让人惋惜怀念,确实是一个坏家伙。一早醒来,撩去窗上的水汽,看到屋顶上的一层白雪,顾不得穿衣就兴奋地跑出去。江南的雪,很是懂得人情世故。她从不宿杀任何东西,她会留出屋顶的.一角,绘留出野草的一叶。像是一块破碎的白绸铺向大地,生机尽可以在破洞处生长,互不干扰。江南的雪确实很容。我想,冬天一定是一个能工巧匠,它怎么把没有形状的水珠雕刻成那样规则的六个棱的雪片,还把它漂染的那样的白。

春天溶解,夏天蒸腾,秋天收敛,冬天凝固。人类需要春、夏、秋的播种、劳作、收获,也需要冬天的休养生息;大自然有春、夏、秋的复活、装扮、点缀,也有冬天的贮藏和调整。我们应该欢迎冬天的到来,因为刺骨、凛冽的西风,难以忍受的寒冷会使我们领略什么是困难?什么是逆境?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江南冬作文700字"由小学生作文频道()网友提供,,请注明出处!

描写江南雨景的作文汇总篇十一

异族带血的旗帜,终于插上了汉人的故都,青灰色的城墙在无声无息中剥落下岁月的痕迹,弥漫着腐朽气息的城门被缓缓地推开,像一双无神的双眼注视着胡人的铁蹄踏入了中原,西下的夕阳发出血一样浓稠的光芒,南飞的鸿雁带走了最后一线期盼。

南逃的皇族在建康终于歇下了脚步,但从此失去了北伐中原、收复故土的雄心壮志,而是一头扎进了江南水乡的温柔,在芙蓉帐里磨灭了无数春秋还有锐意进取的雄图,而后,“金陵王气黯然收”“一片降幡出石头”,留下了后人的声声叹息,与蒙蒙烟雨中的秀丽江南。

又是一阵的兵荒马乱,一个年轻帝王惊慌失措地来到了西子湖畔,随后,他下令改杭州为临安,可叹临安成“永安”,莫说是高门大户,就是平头百姓,谁不陶醉在澄澄碧水、袅袅春风中的江南呢?于是这个千寻云岭、万顷烟波的江南恍惚中幻成了北倚太行、东临大海的中原,最后,幻象破灭了,雕栏玉砌的桂殿兰宫在烈焰中起舞,重门洞辟的`芸窗魏阁在烟火中升腾,江南的水,碎了,江南人的心,裂了。数百年后,胡人铁骑再下江南,他们想不通,为什么百草满郊、绿桑盈田的江南要被战火荼毒,为什么花明柳媚的杨柳岸,橘黄橙绿的荻芦州,秋雨一川的芳草渡,春风两岸的杏花村要被狼烟覆盖,为什么柳陌花衢成了荒郊野地,朱帘画栋成了残垣断壁?于是,吴越的血性苏醒了,荆楚的霸气迸发了,江南士兵奋起了,一时间,八千里江淮大地上弥漫着血与火的缠绵,三千里荆楚热土上充斥着刀与剑的争鸣,可惜,再倔强的头颅也挡不住滴血的屠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最终,潇潇的秋雨洗去了血迹,淡淡的春风吹走了血腥,留给江南的,又是一片沉寂。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江南像一个守望者,静静地注视中华大地上上演的一幕幕情景,将点滴,嵌入了秀美山川、江河大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