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实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7:09:16 页码:14
2023年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实用15篇)
2023-11-26 07:09:16    小编:zdfb

自我提升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总结要真实客观,不夸大不夸张。请结合以下总结案例,思考如何更好地写出一份完美的总结。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想要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将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模式引入到自身的管理体制当中,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本文通过对信息时代下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信息化对核算管理的影响,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构建有所帮助。

:信息化时代;会计核算体系。

(一)对相关的会计需求无法及时满足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之地,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而会计信息核算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往往会阻碍企业的长久发展。由于对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长期情况下,会使得会计核算模式与企业的管理需求发生冲突,最终导致企业在进行整体管理时出现较大的经济问题,也会导致企业停滞不前。

(二)无法提供多样化的会计信息。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由于其在进行核算时,会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看作是一个整体,因此,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使用者所得到的资料都基本一致,但实际情况中,使用者并不是同一个整体,他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需求也不相同。目前的会计核算中依旧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是的,不能提供多样化的会计信息给使用者。核算时效相对滞后。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往往具有滞后性,这都是由于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忽视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将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和核查。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会计核算,就会使企业的整体经济价值降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由于不能将会计信息及时地传达给所需要的部门,就会让企业在会计管理,甚至是整体管理当中出现较多的麻烦。

传统的核算模式所用到的方式都较为单一,不能对使用者提供及时、有效并且足够详细的核算数据,导致会计核算人员在制作相关数据报表时,不能做到高效有用,也不能将各个数据之间的关联程度进一步结合,导致会计核算的程度较差,为企业的最终管理带来了较多的困难。

(四)企业的领导者对会计信息的认识不足。

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对会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部分企业领导对信息的管理都不够重视,使会计核算只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中,还没有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对会计进行核算,这样就会出现企业在进行发展时,面对信息的高速发展,没有相应的措施来适应,大大提高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会计核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会计模式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以信息化的模式进行,才能更高效。

(一)信息化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时效性。

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核算方式,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各部门必须将会计信息结合互联网进行及时有效地对接,才能实现数据在各个方面的共享。此外,信息化时代将会计的各种信息以及报告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给相关管理部门,大大提高了对会计核算的时效性。

传统的会计核算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下进行核算,还不能实现对其进行随机的核算。而信息化的到来使得会计核算的灵敏度大大提高,除了能够实行传统的核算方式之外,还能对其进行不定时的核算,使得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更具备时效性,同时也保证了信息不出现混乱的状态。

(三)信息化使会计核算的范围大大增加。

传统的会计核算范围覆盖面窄,但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会计核算的范围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没有对核算的范围进行拓展,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核算。随着信息化的到来,除了对核算的范围进行扩大,也使相应的核算指标得到了更多的转变,并且由传统的记账模式已经转为了互联网实时共享模式,更为会计的核算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四)信息化使会计核算的深度大大增加。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只能对局部进行核查,不能对整体进行统一的核算,信息化的会计核算体系由于其工作效率较高,使得相关部门能够对会计的核算更加及时全面。此外,由于信息的时效性,使得会计核算的各项指标在最后的总结上都能凸显的更加全面。

相比传统会计核算的单一,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模式实现了多样化。在保留原本的基本核算方式下,信息时代下的会计核算模式,无论是在对明细核查,还是报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实现了各种核算方式共同存在的模式,更能满足不同部门及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确实需求。

企业的领导在会计核算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会计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企业领导的协助,只有企业的相关领导树立信息化的思想,才能使企业各个阶层都注重信息化的建设,从而才能带动会计核算信息化的顺利展开。首先,高层领导必须对自身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对未来有一定的规划,并且注重开拓进取的精神,将信息化的会计核算应用到企业管理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也能让企业在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具备竞争实力。其次,企业的中层领导必须切实与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和沟通。他们自身必须建立起整体的企业观,才能使会计信息化更好的引入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为企业带来想不到的经济效益。最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强化信息化会计管理的意识,只有企业的在职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化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使其接受会计的信息化核算,才能使企业在整体的发展中更具备发展实力。

(二)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

企业在展开信息化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就是会计信息化的人才。对于国家而言,应该加大对财经院校的专项投入,培养出更多的信息化会计人才,积极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宣传方式,使员工了解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也可以通过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其具备更高的素质和更专业的'会计信息管理能力。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本身来说,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会计核算能力,才能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可以运用相应的惩奖机制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的方式能够使企业大大提高其劳动效率,使得员工具有明确的岗位分配,又能让企业的效益得到最大的提升。

(三)进一步强化会计核算信息化的进程。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重新定位,实现企业在信息化的管理。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业务实行一体化管理,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来说,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信息化的到来使得会计核算的数据能够及时有效地实现共享,因此,企业在进行资金使用之后,都要做到及时登记,并存储相关凭证。这样能够使得会计核算的数据更加准确,也能够保证企业在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存在的财务运营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来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范围较小,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过于独立,降低了会计核算的透明度,而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实施,将会让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的信息透明度大大增加。因此,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并结合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方式,能够较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会计核算风险,提高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建立健全信息化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对一个企业来说,只有确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来运行企业,才能使其在规范的操作流程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只有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按照其具备的责任和权利来分配权限,建立全面的岗位责任制度,使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能保证企业的资金正常运营,更能为会计的核算起到促进作用。其次,可以通过建立安全的操作流程,对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管理。最后,对会计的相关信息必须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数据具备安全性。在进行会计财务核算时,要对各个业务的档案进行合理的规划,定期检查各个部门的档案资料,从而确保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会计核算建设过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只要企业自身积极的做好相应的改革措施,利用好自身管理当中存在的特点,就能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1]刘鸿.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现状探讨[j].财会研究,20xx(32)。

[2]杨风玲.关于在我国会计行业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刊,20xx(22)。

[3]廖洪,马倩.信息化是会计核算的必然发展趋势[j].财会月刊:综合,20xx(12)。

文档为doc格式。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二

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引起的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没有债务就不存在财务风险。

而广义上的财务风险则作为企业经营风险的一种,特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运动(包括筹资,融资、投资和资金使用等)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者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各种风险。它是从企业理财活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的整体观念透视财务本质来界定财务风险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所有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从财务风险预警的角度看,企业财务风险不仅限于筹资活动产生的风险,不当的投资活动、营运活动、分配活动同样可能导致企业面临风险。

因此,本文认为,广义的财务风险体现了财务的本质,能真正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关系的全貌,这种定义更加科学合理。

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从资金来源划分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笼风险。

(1)筹资风险。我国房地产开发其主要动因是资金驱动型。在现行模式下,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一般较低,主要用于解决土地成本问题,而对于后期开发,则较多的是通过各种融资手段和前期销售款回收予以解决。

因此,银行资金是地产企业资金链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房地产企业不顾高负债水平带来的高额资金成本以及到期不能偿本付息的风险,盲目、大规模地筹集资本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债务规模过大、利率过高而导致的筹资成本费用过高。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造成债务到期过分集中,或由于自有资金不足或销售计划未能按时完成而导致财务危机,在极端情况下,存在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样就产生了筹资风险。

(2)投资风险。在房地产较长的开发周期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它们对开发企业投资项目的成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房地产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即为投资风险。在现实情况中,多数房地产企业过多地注重大量筹集资金、上大项目、追求高收益,在进行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程中忽略了对市场以及项目等的可行性分析评价,从而表现为:投资项目在技术上不可行或尚不成熟;市场调研有误,产品上市后滞销、落后;投资项目规划过大或过小,行业过度扩张或无力控制管理;负债率过高造成债务负担沉重;技术、市场等情况发生变化导致企业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相差过大等,时间上的跨度与空间上的广度必然给财务活动与未来的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

(3)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是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又一财务风险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在房地产开发产品达到可出售状态后,由于政策因素或自身销售手段的失误,使得销售状况欠佳导致回款缓慢,因企业本身资产负债水平高,若资金回收不能与资金需求同步,就会造成企业的偿债能力急剧下降,现金支出压力陡升,进而陷入财务困境,使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遭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破产。

(1)合理实施财务预算。由于财务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致使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经营周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这直接关系了企业投资项目的成功与否,也给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房地产企业财务部门应该把项目预算和资本预算当成前提条件,合理具体的安排好企业资金的投资项目、收支比例、利润获取及资金调整。在日常工作管理方面,可采取月度考核、季度审查、年度小结等各种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的财务职能。

(2)实施资金流动性管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结束,由于开发周期长这一特点常常会给企业的资金使用带来困难,若资金链条在某一环节出现异常,就会造成资金链的断裂,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资金流动性的管理,在财务收支中要进行严格的估算与审查,对资金调度合理安排,以保证建设项目施工运营和营销资金满足具体需要。还要不断加快支出资金的周转,优化库存结构,尽可能减少存货资金的数额,让企业在经济方面的支付能力得到加强,促进企业信誉度不断增加,给下次融资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现资金结构的优化。房地产企业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资金结构,对于负债经营适当控制,在充分估算企业偿债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合法途径筹集到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在采用传统方式筹集资金时可以按照融资渠道多样式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外部多的储备资金,在协调资本权益比率方面要保证比例的有效性,将资产负债率降至最小,这样能够避免企业在资金筹备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大大降低财务风险。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预售房款、银行回款等传统的融资渠道加强管理,还要确保资金的回收能按时到位,避免资金的浪费;企业还可以利用股票、债券、合作经营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资金储备,让企业的运营规模得到扩大,使更多投资者与企业实现合作交流,不断扩展投资者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对于降低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

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修养。通过经验和自身能力进行科学的判断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同时,还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率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改变过去重视楼盘销售轻视财务管理的陈旧管理方式。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管意识,督促财会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综上所述,由于房地产企业自身投资金额大、项目开发周期长、资金回笼较慢的特殊性,其投资收益容易受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从而使房地产投资成为高风险的经济活动。而房地产行业同时又是高风险行业,房地产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必然伴随着投资风险。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前,应当进行严密的市场调研,对项目进行谨慎的风险分析,对项目的预期收益进行合理的预测,判断项目投资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总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综合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任书芳,高树岭,张行贵。当前房地产企业财务现状及管理建议。时代金融,2006,(4).

[2]李晓梅。浅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财会研究,2007,(1).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三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各个行业迅速兴建,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搭乘着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我国中小型企业在管理和结构上的漏洞被掩盖,企业参差不齐却都能分一杯羹。然而,进入21世纪,在这个经济发展速度平缓,竞争却走上了国际舞台的新时期,中小型企业的问题开始凸显,并且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计核算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的关键一环,关系着企业的“资金血液”。在这个“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正确认识到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并且找到突破瓶颈、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有这样,中小企业面对严峻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才有可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中小企业是指那些规模较小、运营资金较少,以及雇佣人数较少、企业业务能力偏弱的企业。中小型企业目前在我国企业中数量比例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企业会计核算上,中小企业既有特点和优势,同时又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和劣势。

首先,中小企业以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为主。一方面,简单、清晰的产权关系使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程序较为简单;另一方面,企业经营中主观意识的存在又必然导致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缺乏规范。其次,法律在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上的规定较为宽松。缺少了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成就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高灵活性较。但是在企业融资上政府并未给与中小企业特殊的照顾,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所有中小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一松一紧”并没有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相反更制约和阻碍了企业的进步。最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在我国中小企业中,“人情世故”作为一种中国特色普遍存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必然与企业所有者存在某种裙带关系,既制约了财务管理的水平,又引起了诸多不公平现象。总之,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是优、缺并存,尽量发挥其优势、避免不足是当前所有企业管理者的共同使命。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有限。在资金的投入上中小企业表现的更加谨慎和小心。一般而言,我国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完善的财务部门。一些企业外聘3—4人从事登账、记账、出纳工作,而财务主管则由企业所有者指定。为了更加节约会计核算成本,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一些企业甚至不设立财务部,直接将企业的财务工作外包给财务代理公司,并且这一现象已经普遍存在。

无论是压缩企业财务部门的资金投入,还是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外包,企业考虑的都是资金与成本。从“扬长避短”的角度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融资难、资金紧张就是企业的不足。为了避免这种“先天性的不足”企业尽量压缩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表明上看是非常明智的。但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企业压缩资金使用不应该在会计核算部门。

中小企业压缩会计核算上的资金投入,归根结底是因为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没能将会计核算重视起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只是为了简单计算企业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明确企业的“应纳税”数额、清晰企业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总之,他们的会计核算只停留在最初级阶段。也正是因为认识不到会计核算在“成本控制、投资决策”方面的重要参考价值,企业才会认为会计核算“可繁可简、可有可无”。

(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没有完全实现。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将会计核算工作变的简单、高效,电算化改革既是会计工作的里程碑也是难以逆转的历史潮流。因为中小企业的业务量小、会计工作比较简单,所以很多企业并未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者还在重复记账、结账的复杂过程。在为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一方面,企业聘请会计工作者,需要支付其薪酬福利费用;另一方面,在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上、会计核算结果的确认上企业还要投入相应人力、物力。相比之下,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不仅节省了聘用会计的费用,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举两得。也就是说,企业要认真权衡会计电算化的投入与回报,尽快实现会计电算化。

在会计学专业中,会计从业资格证是我们需要考取的第一个证书,但其含金量也可想而知。另外,会计作为一个热门学科,好找工作是大家公认的,以至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大量涌入到考会计证的大军中。也就是说,现在社会中的会计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聘请持证的大学毕业生是中小企业节约成本的最好选择,大学生面对进入社会的压力,没有工作经验、又急于就业,他们要求的是同行业中的最低工资标准。试想一下,中小企业3—4名会计人员,其中2—3人没有工作经验、甚至非会计专业,那么这个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就很难得到保证。这是导致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低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会计准则是在随时变化的,企业需要投入资金对本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拥有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事实上,中小企业并未规定企业对会计工作者的这一义务,会计人员学与不学全凭自己。以至于企业、会计都得过且过,既不利于会计的职业生涯,也拖累了企业的会计核算。

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甚多,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企业所有者的意识,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却关乎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现阶段中小企业最需要做到的就是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客观的反思自我。其实,这里所提到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深入企业内部会发现其中的问题远不止这样。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任重而道远”。

[1]崔扬梦珂,《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国市场》.20xx。

[2]杨骁,《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其对策》.《商场现代化》.20xx。

[3】阎红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其措施》.《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

[4】陈敏,《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

[5]蒙咙.张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商》,20xx。

[6]刘睛,《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商》,20xx。

[7]王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黑龙江科学》.2叭5。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四

房地产的档案是十分重要的材料,而我国的产权档案抗风险能力一直较低下。主要原因是受到经济因素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虽然我的房地产档案管理部门做好了基本的档案保护措施,但当遇到一些大型的自然灾害或不可抗力因素时,产权档案的抗风险能力弊病就会立刻凸显出来。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地震的强大破坏作用,整个汶川基本被夷为废墟,还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很多产权档案已经不复存在,这给后期的财产理赔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2产权档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由于产权档案所跨越的时间较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产权档案的管理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权档案管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权档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是,我国产权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普遍较低,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材料档案的不规范问题时常发生。在科技不够发达的时期,产权档案是由纸张组成的,且档案中对于产权的描述过于简单,通常只有平面结构图,产权周围的情况描述较少。

1.3房地产档案的形式单一。

完整的房地产档案中,必须包含除了文字、图表之外,还应有一些相关的照片、录音、重要数据的底版和其他影像资料。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资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了,由于房地产档案的特殊性,它在保存中有特殊的载体,如果这些载体遭到损坏,整个管理成本会提高很多。因此,对于特殊的档案材料,一定要让专人管理,还要有特定的管理制度。只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人才很少,所以我们要大量培养这样的人才,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加强管理,解决问题。

2.1加强基础工作。

实现档案数字化是现代房地产档案管理的主要趋势。由于这是一项技术活,管理人员需要事先做好材料调查和搜集,对存量房产档案进行清理、检查和鉴定,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再者,其档案内容要精确简洁,减去档案中不必要的内容。最后,必须保证档案资料中内容的.清晰,排序也必须符合规定。数字化后,还应对数据质量、图像质量进行检查,保证万无一失。

2.2建立统一标准。

国家档案局已经针对电子档案管理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这对我国的电子档案管理起到了很大的规范作用。房地产管理部门也必须结合时代和的行业的特点,制定与本行业档案管理相关的制度,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有效性,实现房地产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并逐渐走向现代化,与世界接轨。

2.3保存双套档案。

房产档案数字化是档案工作中的新内容,也是新的发展,但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数字化档案中信息归纳问题,档案的执行凭证问题,数字化档案的安全访问和安全管理问题,或者信息的规范化、存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实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房地产档案管理实行双保险,就是在使用电子计算机保存的同时,还做好纸张档案储存,这样就能保证房地产档案的安全可靠了。在现代化管理中,我们首先要做好数字化管理,建立相关的房地产档案信息搜索平台,让业主可以方便的搜索到信息;在实现房地产档案的逐页扫描,存入微机。在房地产档案提供利用过程中,只要是关于档案的修改、阅读、检查等方面的,都应使用触屏、电脑查看等科学技术,这样也能减少房地产档案过多的与外界接触,保证其安全。

2.4搞好前期控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房地产档案必须是真实、准确的,不得与事实相违背。如果房地产档案本身存在一些记录错误或者其它误差,那么房地产档案的法律效力就会大大降低,在发挥凭证作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证据错误和证据不足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房地产档案必须做好事前控制,在档案归档前,应该把握好三关:加强文件资料审核的管理。相关人员在进行房地产登记时,一点要严格审查当事人的资料完善、是否符合资格要求,并保证其提供的资料都是合法有效的;文件材料的形成要合法。申请人在办理产权登记过程中,需按照相关规定填写一些资料和提供一些信息,这些资料都是不可缺的。其中,当事人是自然人的,核对好信息后,在身份证复印件上签好无异议等字样,并签字按手印;如果是法人,就应让法定代表人填好委托书,并加盖单位公章。只有做好产权的事前审查工作,才能为后期的档案管理打下基础;产权资料移交的管理。这是产权资料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档案在交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对档案资料再一次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或不足的资料文件,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拒收。但要说明原因,以便当事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5注重人才的培养。

我们从房地产档案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单单只懂得计算机技术和纸质等载体的档案管理人员将无法胜任这项工作,因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人才,应以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实现产权档案管理的全面进步。数字化房产档案管理人才必须是全面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积极面对挑战,解决问题。房产档案数字化的实施,减少了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为社会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还能有效增强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了业主的合法利益。因此,房产档案部门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爱娥.房地产产权档案管理探析[j].档案时空,2007,(6).

[2]包晓海.破产与转制企业的档案处置问题应区别对待[j].中国档案,2007,(12).

[3]辛红霞.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科研单位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7,(10).

[4]张俊玲.公有住宅管理档案的收集和整理[j].北京档案,2007,(12).

[5]孙绪奇.谈房屋产权档案管理的重要性[j].兰台世界,2007,(1).

文档为doc格式。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五

文章通过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对新会计准则中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一类经营土地和商品房,资金投入量大、投资时间长、投资风险偏高的企业,主要具有如下特点:从生产经营角度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一是开发周期长、环节多,表现在会计核算上,成本的结转期以开发项目的建没周期为准;二是开发投入大,风险高,这就要求要在会计核算上做好谋划,精打细算,以配合项目开发成功。另外,从产品角度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产品具有高价值性,销售往往采用预售和分期付款销售的办法,在会计核算时,收入的确认同一般生产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房地产企业业绩波动较大,信息披露容易不足,若运用一般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则可能误导投资者,这些特点都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1、科目设置复杂。

对比《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性房地产》和原有的会计准则,而在此前财政部颁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的通知中,第九点曾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租的开始产品有单独的解释。这些规定对于这类资产,应当设置“出租开发产品”科目,并在其下设置“出租产品”和“出租产品摊销”二个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开发完成用于出租经营的土地和房屋的实际成本以及出租产品摊销的价值,企业在期末编制报表时对于意图出售而暂时出租的开发产品的账面价值,规定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内列示,对于以出租为目的的出租开发产品的账面价值,规定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中列示。

2、借款费用中挂账现象严重。

房地产开发企业往来余额通常较大。借款费用中用挂预付、应转收入挂预收现象较为普遍。且长年挂账。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都采取预售的营销方式。由于转让、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现行房地产开发会计制度规定经营收入实现的规定存在差异。部分企业为达到少缴或不缴税款的目的,通常将预收的售房款长期挂“预收账款”科目或以单位之间往来款的名义挂在“应付账款”科目,而实际情况又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其所属的售楼中心,进行日常售房收入,除部分上缴财务入账外。其他收入沉淀在售楼中心。隐匿收入;二是采取委托其他单位销售房屋,将预售款或销售款长期挂在受托方账户。

3、收入确认相对随意。

房地产的开发周期比较长,少则一年,多则数年,开发产品至完工须经过若干个开发阶段:规划设计-可行性论证-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三通一平-建筑安装-配套工程-绿化环境。房地产产品往往采用预售、分期付款销售等多种销售方式,会计实务中的关键问题在于确认哪个环节为收入一些房地产企业就利用收入和成本不配比、建设周期长来调节利润。以达到少缴或延迟缴税的目的。部分房地产企业将预收房款作为“借资款”。挂在“其他应付款”科目;部分房地产企业采用“体外循环”方式,将售房收入存放在其他公司账上。再假借其他事项往来转回资金,隐瞒收入;还有很多工程已完工。房屋已售出,但是迟迟不进行竣工决算和会计核算等等。

4、会计信息风险披露不足。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包括政策风险、项目开发风险、土地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等。这种高风险性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必须更充分地揭示风险。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1号――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的第三条中要求企业披露质量保证金的核算方法:第八条中规定发行人为商品房承购人向银行提供抵押贷款担保的,应披露尚未结清的担保金额,并说明风险程度。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三点:第一,证监会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取质量保证金并要求披露其核算方法:第二,证监会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财务会计报告的附注中披露的风险仅限于抵押贷款的担保风险:第三,目前我国会计制度中并没有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质量保证金提取的相关规定。从上市公司披露的实际看,对质量保证金问题基本上未加披露。

1、优化会计科目的设置。

其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根据开发项目多少,规模大小及内部管理需要来进行成本核算,比如在企业内部单位不实行独立核算的情况下,可不单设开发间接费用账。在成本项目栏内增设管理费用和利息栏,因管理费用和利息是间接费用的主要内容,为简化核算,还可取消开发成本一级账,将房屋开发、土地开发、配套设施开发和代建工程开发直接设为一级账,再按项目分设明细。在实务中,可按核算对象设立成本卡片,连续记载项目从立项至验收的全部成本费用,作为开发成本明细台账,年末只把本年度已竣工结转项目建案归档。另按一级账户设立多栏式汇总明细账,按年节转。成本卡片分为两部分,台头部分和账表部分,台头列示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如开、竣工日期,施工单位、建筑面积、预计投资及变更情况等。正文部分为通常的多栏式明细账,连续记载成本开支情况。

2、合理处理借款费用。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对此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依据此项规定,房地产商品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购建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应将其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开发成本。不仅如此,新准则还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新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不仅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而且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为此笔者建议对借款费用核算应充分考虑配比原则。借款费用要在减去存款利息或临时投资带来的收益后,按实际占用资金计算计入房地产项目成本。先将未完工的且成本累计发生额大于本项目预收款的各房地产项目确定为分摊借款费用的成本对象。

3、完善收入确认。

作为房地产进行核算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一是企业能够取得与该项房地产相关的租金收入或增值收益;二是该项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是作为房地产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应能单独计量和出售,即该房地产的产权可单独划转和交割。企业还可采用排除法确认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宿舍,即使按照市场价格收取租金,也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母公司以经营租赁方式向子公司出租房地产,该项房地产应确认为母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但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作为企业集团的自用房地产。除此之外,企业持有的房地产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4、提高信息披露含量。

一是增加土地储备量及成本构成的信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土地成本的比例一般占有较大的比重,能否拥有土地储备以及土地储备的成本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开发企业未来的发展,故需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土地储备量及取得成本情况。二是增加分项目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建议以企业每一开发项目为基本单位,披露其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销售房地产收到的现金、购买工程物资以及支付工资等所支付的现金,以此提高其现金流量信息的有用性。三是重视质量保证金及风险的披露。房地产开发行业的高风险性应在会计信息披露环节得到充分的揭示。

[2]郜月: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投资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概算[j].河南科技,2007(2).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六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方面的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必须给予重视。企业会计核算不仅关系着企业内部的建设,更关系着企业的外部发展,这其中财务方面的信息是提高会计核算的重要因素,所以,不仅要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更要提高信息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该文就企业会计核算的简述、存在的问题、处理措施三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企业会计核算关系着企业的内部建设,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质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引进了企业核算制度,如何建立系统、完善的企业核算制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企业宏观核算以及微观核算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话题,随着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会计核算与信息质量成为研究重点内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势在必行。

20世纪50年代上半叶,核算部门以及财务学校聚集着很多前苏联学者,他们翻译出很多关于财务、会计方面的著作、文章、记录等,不仅包括生产方面的会计核算,还包含经济活动方面的核算,既包括企业资金方面的核算,又包括企业发展成果方面的核算。企业会计核算的任务逐渐聚焦于企业物资核算,而且还要准确预见企业经济业务以及企业活动所产生的财务成果。企业会计核算表现出的方法特点为:第一,通过货币单位计算出企业流动或者固定资产以及全部的经济活动。第二,通过系统的管理体系,记录企业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经济业务。第三,使用实际发生价格。企业会计核算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为:确保企业的各级领导能够定期获得企业工段、工作间、场地的发展进程以及各个方面的工作资料。在核算方法上表现出针对性,能够将企业的精力集中在某个事件上,根据实际情况直接或者间接的使用度量单位计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得到开发、应用,并在各个企业得到迅速推广,例如,企业的资产负债计算,成本、资金计算,企业流量计算,账户核算等。但是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没能在新的工作领域、工作方法上有所突破,统计方式、核算制度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提高、有待完善。另外,正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企业核算方法的优化,企业对于市场上的信息变更不敏感,不能及时做出回应,收集以及披露信息的速度滞后。例如,已经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披露信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出示资产负债表的计算指标,还要披露大量的财务预算以及决断报告,但是披露的方法还不够规范,没有使用统计方法、手段。

统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获得统计指标,也就是对信息进行计算,例如,核算统计指标、分析统计指标。一方面为统计信息,对信息进行核算。会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获取财务指标,也就是获取财务的全部信息,例如,会计账户的计算或者分析财务报表。由此可以看出,统计以及会计活动都含有信息核算以及信息分析,二者在这两个方面必须实现零距离交流,也就是统计活动在计算方面要借助于会计核算数据提高统计核算信息质量,会计活动在财务分析方面借助于统计分析数据提高财务核算信息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二者的交流过少,导致信息流通过缓,影响了会计财务发展。

会计部门在财务分析上缺少精确的财务核算分析,统计部门的核算数据缺少真实性以及准确性,针对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要增加二者的交流,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确会计、统计工作人员的分工,保证二者能够相互借鉴,增加交流。在实际工作中,会计部门与统计部门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很容易造成责任推诿,出现扯皮现象,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给企业造成损失。如果二者不能实现明确分工很可能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集聚,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很有可能面临财务危机,威胁企业发展。

首先,正确划分宏观会计核算与微观会计核算,并明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会计核算可分为三个系统,两个核算机构,但是人们误将企业所成立的'核算机构当成政府以及部门的核算机构延伸,并认为企业核算机构是政府以及部门的核算机构的基础。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必须优化会计核算机构,建立、配置与自己工作任务相符合的核算机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企业还应该将核算机构划分为微观统计核算机构,作为宏观核算机构的一部分而存在,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正确划分二者的职能与界限,促进二者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都是按照国家统计以及核算模式来组织的,随着政府核算以及统计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会计核算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改变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思想,践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制,避免按照就有的建设方式建立企业的会计核算账户体系,而是基于实际调查,形成调查表,在企业形成一套国民经济及核算体系基础数据系统,按照企业的发展模式,建设符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核算思想与体系。

产值指标是指国民经济中国内总产出、生产总值的指标。计算产值指标的目的在于掌握生产成果的总体建模,并反映生产成果所产生的价值量。例如,产值的价格与产品的价格没有相悖,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值就会显示产品成果的价值量,因此,国民经济核算的核算内容是以产品总价值量为起点,既报告一段时期的国民产品总量,又报告一段时间的国民收入。所以,产值指标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企业会计核算业务也应该与时俱进,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正是因为会计核算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必须保证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实现核算接轨,所以,通过计算机核算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是提高核算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些会计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管理水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应用计算机与网络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计算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可以使用数据管理,能够被广大基层工作人员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当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使用的计算机软件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适当在企业内、外部建立系统信息网络,促进信息质量提高,将原来手工操作的核算内容转化为完全由计算机完成的核算体系,实现企业会计资料的共享。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建立与发展,企业会计核算逐渐发展、完善,需要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化,需要被社会所承认。因此,必须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正确处理会计与统计的关系,使二者在职能上相互借鉴,避免资源浪费以及劳动重复,减少企业的成本付出,通过各种手段促进企业数据资源的共享性。企业要加大会计核算的管理力度,使核算与统计相互促进,在工作中相互补充,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资料,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1]张先治,项云,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经济后果——基于可比性视角的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xx(10):6—11。

[2]杨越,初凤荣.论会计在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的作用[j].新经济,20xx(14):102—103。

[3]董贵华.刍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xx(8):173,240。

[4]周凌燕,林锦如.金融业xbrl格式财务页呈现质量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2):59—66。

[5]杨雪琴.新时期下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财经界:学术版,20xx(8):244。

[6]周立宁,张鹏.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趋同性研究——基于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j]。预算管理与会计,20xx(11):35—37。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七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各个行业迅速兴建,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搭乘着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我国中小型企业在管理和结构上的漏洞被掩盖,企业参差不齐却都能分一杯羹。然而,进入21世纪,在这个经济发展速度平缓,竞争却走上了国际舞台的新时期,中小型企业的问题开始凸显,并且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计核算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的关键一环,关系着企业的“资金血液”。在这个“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正确认识到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并且找到突破瓶颈、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有这样,中小企业面对严峻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才有可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中小企业是指那些规模较小、运营资金较少,以及雇佣人数较少、企业业务能力偏弱的企业。中小型企业目前在我国企业中数量比例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企业会计核算上,中小企业既有特点和优势,同时又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和劣势。

首先,中小企业以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为主。一方面,简单、清晰的产权关系使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程序较为简单;另一方面,企业经营中主观意识的存在又必然导致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缺乏规范。其次,法律在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上的规定较为宽松。缺少了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成就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高灵活性较。但是在企业融资上政府并未给与中小企业特殊的照顾,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所有中小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一松一紧”并没有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相反更制约和阻碍了企业的进步。最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在我国中小企业中,“人情世故”作为一种中国特色普遍存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必然与企业所有者存在某种裙带关系,既制约了财务管理的水平,又引起了诸多不公平现象。总之,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是优、缺并存,尽量发挥其优势、避免不足是当前所有企业管理者的共同使命。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有限。在资金的投入上中小企业表现的更加谨慎和小心。一般而言,我国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完善的财务部门。一些企业外聘3-4人从事登账、记账、出纳工作,而财务主管则由企业所有者指定。为了更加节约会计核算成本,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一些企业甚至不设立财务部,直接将企业的财务工作外包给财务代理公司,并且这一现象已经普遍存在。

无论是压缩企业财务部门的资金投入,还是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外包,企业考虑的都是资金与成本。从“扬长避短”的角度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融资难、资金紧张就是企业的不足。为了避免这种“先天性的不足”企业尽量压缩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表明上看是非常明智的。但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企业压缩资金使用不应该在会计核算部门。

中小企业压缩会计核算上的资金投入,归根结底是因为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没能将会计核算重视起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只是为了简单计算企业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明确企业的“应纳税”数额、清晰企业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总之,他们的会计核算只停留在最初级阶段。也正是因为认识不到会计核算在“成本控制、投资决策”方面的重要参考价值,企业才会认为会计核算“可繁可简、可有可无”。

(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没有完全实现。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将会计核算工作变的简单、高效,电算化改革既是会计工作的里程碑也是难以逆转的历史潮流。因为中小企业的业务量小、会计工作比较简单,所以很多企业并未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者还在重复记账、结账的复杂过程。在为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一方面,企业聘请会计工作者,需要支付其薪酬福利费用;另一方面,在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上、会计核算结果的确认上企业还要投入相应人力、物力。相比之下,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不仅节省了聘用会计的费用,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举两得。也就是说,企业要认真权衡会计电算化的投入与回报,尽快实现会计电算化。

(四niubb.net)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低。

在会计学专业中,会计从业资格证是我们需要考取的第一个证书,但其含金量也可想而知。另外,会计作为一个热门学科,好找工作是大家公认的,以至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大量涌入到考会计证的大军中。也就是说,现在社会中的会计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聘请持证的大学毕业生是中小企业节约成本的最好选择,大学生面对进入社会的压力,没有工作经验、又急于就业,他们要求的是同行业中的最低工资标准。试想一下,中小企业3—4名会计人员,其中2-3人没有工作经验、甚至非会计专业,那么这个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就很难得到保证。这是导致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低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会计准则是在随时变化的,企业需要投入资金对本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拥有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事实上,中小企业并未规定企业对会计工作者的这一义务,会计人员学与不学全凭自己。以至于企业、会计都得过且过,既不利于会计的职业生涯,也拖累了企业的会计核算。

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甚多,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企业所有者的意识,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却关乎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现阶段中小企业最需要做到的就是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客观的反思自我。其实,这里所提到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深入企业内部会发现其中的问题远不止这样。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任重而道远”。

[1]崔扬梦珂,《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国市场》2015.

[2]杨骁,《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其对策》.《商场现代化》.2015.

[3】阎红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其措施》.《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

[4】陈敏,《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蒙咙。张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商》,2015.

[7]王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黑龙江科学》.2叭5.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八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住房政策的改变,使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房地产业显现出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如何有效地规避、降低财务风险,对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建立风险辨识机制及规避机制,通过事前预防,事中化解等模式,增强企业的财务实力,提高竞争能力。

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引起的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没有债务就不存在财务风险。

而广义上的财务风险则作为企业经营风险的一种,特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运动(包括筹资,融资、投资和资金使用等)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者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各种风险。它是从企业理财活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的整体观念透视财务本质来界定财务风险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所有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从财务风险预警的角度看,企业财务风险不仅限于筹资活动产生的风险,不当的投资活动、营运活动、分配活动同样可能导致企业面临风险。

因此,本文认为,广义的财务风险体现了财务的本质,能真正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关系的全貌,这种定义更加科学合理。

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从资金来源划分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笼风险。

(1)筹资风险。我国房地产开发其主要动因是资金驱动型。在现行模式下,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一般较低,主要用于解决土地成本问题,而对于后期开发,则较多的是通过各种融资手段和前期销售款回收予以解决。

因此,银行资金是地产企业资金链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房地产企业不顾高负债水平带来的高额资金成本以及到期不能偿本付息的风险,盲目、大规模地筹集资本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债务规模过大、利率过高而导致的筹资成本费用过高。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造成债务到期过分集中,或由于自有资金不足或销售计划未能按时完成而导致财务危机,在极端情况下,存在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样就产生了筹资风险。

(2)投资风险。在房地产较长的开发周期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它们对开发企业投资项目的成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房地产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即为投资风险。在现实情况中,多数房地产企业过多地注重大量筹集资金、上大项目、追求高收益,在进行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程中忽略了对市场以及项目等的可行性分析评价,从而表现为:投资项目在技术上不可行或尚不成熟;市场调研有误,产品上市后滞销、落后;投资项目规划过大或过小,行业过度扩张或无力控制管理;负债率过高造成债务负担沉重;技术、市场等情况发生变化导致企业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相差过大等,时间上的跨度与空间上的广度必然给财务活动与未来的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

(3)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是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又一财务风险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在房地产开发产品达到可出售状态后,由于政策因素或自身销售手段的失误,使得销售状况欠佳导致回款缓慢,因企业本身资产负债水平高,若资金回收不能与资金需求同步,就会造成企业的偿债能力急剧下降,现金支出压力陡升,进而陷入财务困境,使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遭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破产。

(1)合理实施财务预算。由于财务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致使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经营周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这直接关系了企业投资项目的成功与否,也给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房地产企业财务部门应该把项目预算和资本预算当成前提条件,合理具体的安排好企业资金的投资项目、收支比例、利润获取及资金调整。在日常工作管理方面,可采取月度考核、季度审查、年度小结等各种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的财务职能。

(2)实施资金流动性管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结束,由于开发周期长这一特点常常会给企业的资金使用带来困难,若资金链条在某一环节出现异常,就会造成资金链的断裂,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资金流动性的管理,在财务收支中要进行严格的估算与审查,对资金调度合理安排,以保证建设项目施工运营和营销资金满足具体需要。还要不断加快支出资金的周转,优化库存结构,尽可能减少存货资金的数额,让企业在经济方面的支付能力得到加强,促进企业信誉度不断增加,给下次融资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现资金结构的优化。房地产企业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资金结构,对于负债经营适当控制,在充分估算企业偿债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合法途径筹集到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在采用传统方式筹集资金时可以按照融资渠道多样式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外部多的储备资金,在协调资本权益比率方面要保证比例的有效性,将资产负债率降至最小,这样能够避免企业在资金筹备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大大降低财务风险。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预售房款、银行回款等传统的融资渠道加强管理,还要确保资金的回收能按时到位,避免资金的浪费;企业还可以利用股票、债券、合作经营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资金储备,让企业的运营规模得到扩大,使更多投资者与企业实现合作交流,不断扩展投资者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对于降低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

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修养。通过经验和自身能力进行科学的判断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同时,还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率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改变过去重视楼盘销售轻视财务管理的陈旧管理方式。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管意识,督促财会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综上所述,由于房地产企业自身投资金额大、项目开发周期长、资金回笼较慢的特殊性,其投资收益容易受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从而使房地产投资成为高风险的经济活动。而房地产行业同时又是高风险行业,房地产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必然伴随着投资风险。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前,应当进行严密的市场调研,对项目进行谨慎的风险分析,对项目的预期收益进行合理的预测,判断项目投资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总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综合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任书芳,高树岭,张行贵。当前房地产企业财务现状及管理建议。时代金融,2006,(4).

[2]李晓梅。浅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财会研究,2007,(1).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九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一类经营土地和商品房,资金投入量大、投资时间长、投资风险偏高的企业,主要具有如下特点:从生产经营角度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一是开发周期长、环节多,表现在会计核算上,成本的结转期以开发项目的建没周期为准;二是开发投入大,风险高,这就要求要在会计核算上做好谋划,精打细算,以配合项目开发成功。另外,从产品角度而言,房地产开发企业产品具有高价值性,销售往往采用预售和分期付款销售的办法,在会计核算时,收入的确认同一般生产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房地产企业业绩波动较大,信息披露容易不足,若运用一般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则可能误导投资者,这些特点都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1、科目设置复杂。

对比《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性房地产》和原有的会计准则,而在此前财政部颁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的通知中,第九点曾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租的开始产品有单独的解释。这些规定对于这类资产,应当设置“出租开发产品”科目,并在其下设置“出租产品”和“出租产品摊销”二个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开发完成用于出租经营的土地和房屋的实际成本以及出租产品摊销的价值,企业在期末编制报表时对于意图出售而暂时出租的开发产品的账面价值,规定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内列示,对于以出租为目的的出租开发产品的账面价值,规定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中列示。

2、借款费用中挂账现象严重。

房地产开发企业往来余额通常较大。借款费用中用挂预付、应转收入挂预收现象较为普遍。且长年挂账。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都采取预售的营销方式。由于转让、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现行房地产开发会计制度规定经营收入实现的规定存在差异。部分企业为达到少缴或不缴税款的目的,通常将预收的售房款长期挂“预收账款”科目或以单位之间往来款的名义挂在“应付账款”科目,而实际情况又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其所属的售楼中心,进行日常售房收入,除部分上缴财务入账外。其他收入沉淀在售楼中心。隐匿收入;二是采取委托其他单位销售房屋,将预售款或销售款长期挂在受托方账户。

3、收入确认相对随意。

房地产的开发周期比较长,少则一年,多则数年,开发产品至完工须经过若干个开发阶段:规划设计-可行性论证-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三通一平-建筑安装-配套工程-绿化环境。房地产产品往往采用预售、分期付款销售等多种销售方式,会计实务中的关键问题在于确认哪个环节为收入一些房地产企业就利用收入和成本不配比、建设周期长来调节利润。以达到少缴或延迟缴税的目的。部分房地产企业将预收房款作为“借资款”。挂在“其他应付款”科目;部分房地产企业采用“体外循环”方式,将售房收入存放在其他公司账上。再假借其他事项往来转回资金,隐瞒收入;还有很多工程已完工。房屋已售出,但是迟迟不进行竣工决算和会计核算等等。

4、会计信息风险披露不足。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包括政策风险、项目开发风险、土地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等。这种高风险性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必须更充分地揭示风险。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1号――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的第三条中要求企业披露质量保证金的核算方法:第八条中规定发行人为商品房承购人向银行提供抵押贷款担保的,应披露尚未结清的担保金额,并说明风险程度。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三点:第一,证监会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取质量保证金并要求披露其核算方法:第二,证监会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财务会计报告的附注中披露的风险仅限于抵押贷款的担保风险:第三,目前我国会计制度中并没有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质量保证金提取的相关规定。从上市公司披露的实际看,对质量保证金问题基本上未加披露。

1、优化会计科目的设置。

其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根据开发项目多少,规模大小及内部管理需要来进行成本核算,比如在企业内部单位不实行独立核算的情况下,可不单设开发间接费用账。在成本项目栏内增设管理费用和利息栏,因管理费用和利息是间接费用的主要内容,为简化核算,还可取消开发成本一级账,将房屋开发、土地开发、配套设施开发和代建工程开发直接设为一级账,再按项目分设明细。在实务中,可按核算对象设立成本卡片,连续记载项目从立项至验收的全部成本费用,作为开发成本明细台账,年末只把本年度已竣工结转项目建案归档。另按一级账户设立多栏式汇总明细账,按年节转。成本卡片分为两部分,台头部分和账表部分,台头列示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如开、竣工日期,施工单位、建筑面积、预计投资及变更情况等。正文部分为通常的多栏式明细账,连续记载成本开支情况。

2、合理处理借款费用。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对此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依据此项规定,房地产商品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购建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应将其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开发成本。不仅如此,新准则还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新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不仅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而且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为此笔者建议对借款费用核算应充分考虑配比原则。借款费用要在减去存款利息或临时投资带来的收益后,按实际占用资金计算计入房地产项目成本。先将未完工的且成本累计发生额大于本项目预收款的各房地产项目确定为分摊借款费用的成本对象。

3、完善收入确认。

作为房地产进行核算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一是企业能够取得与该项房地产相关的租金收入或增值收益;二是该项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是作为房地产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应能单独计量和出售,即该房地产的产权可单独划转和交割。企业还可采用排除法确认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宿舍,即使按照市场价格收取租金,也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母公司以经营租赁方式向子公司出租房地产,该项房地产应确认为母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但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作为企业集团的自用房地产。除此之外,企业持有的房地产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4、提高信息披露含量。

一是增加土地储备量及成本构成的信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土地成本的比例一般占有较大的比重,能否拥有土地储备以及土地储备的成本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开发企业未来的发展,故需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土地储备量及取得成本情况。二是增加分项目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建议以企业每一开发项目为基本单位,披露其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销售房地产收到的现金、购买工程物资以及支付工资等所支付的现金,以此提高其现金流量信息的有用性。三是重视质量保证金及风险的披露。房地产开发行业的高风险性应在会计信息披露环节得到充分的揭示。

[2]郜月: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投资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概算[j].河南科技,2007(2).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十

在房地产企业当会计人员,需要明白一些关于会计的核算流程。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流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开发环节,销售环节,清算环节

先讲开发环节

讲到开发,先得有土地

就像生产汽车,你得先有钢材

所以首先要有地

也就是所谓的购地

环节

一般现在房地产商买地都是要经过国土交易中心网上竞拍,或者现场竞标。

我说的细点,因为业务知识点就含在里面

我们做账的土地价格是最终的成交价

还有和政府签订的购地合同中相关的印花税,契税,一并作为土地成本入账

这个时候的会计科目是:借:开发成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贷:银行存款

经过激烈的竞争,和政府签订的购地协议合同,地有了,

我所说的内在质量就是土地的地质,地基基础,

地质好不好,以后盖房子地基稳不稳固,买完地皮以后肯定要第一件去做的事。

这也就进入房地产开发环节的第二步了

前期工程费

承前启后,前就是为建造房子做准备工作,后就是买完地就必须要做的工作

要不然还真以为一步到位,直接都计入到建安工程费里面了

这些都要进入前期工程费

具体分录:借:开发成本-前期工程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我这里说到开发成本-前期工程费,二级科目

如果你要做的详细的话,三级科目根据本单位的需要自己设置

做完这些对土地的内在因素工作,确定土地盖房没问题。接下来就要考虑房子怎么盖的问题。

也就是规划,设计

到这个时候项目的整体效果图就会出来,

还有施工图设计,景观设计,给排水设计等这些都是规划设计费

具体分录:

借:开发成本-前期工程费- 规划设计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效果图出来以后就要准备施工,施工之前你就要去办各种证

项目报建费, 施工许可证费,人防报建费

招标代理费

具体分录:

借:开发成本-前期工程费- 行政规费及规划报建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报建程序结束了,你就要招标,把工程发包出去

这个时候会计科目:借:开发成本-前期工程费-招标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这个时候会计分录:

借:开发成本-前期工程费-三通一平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还有必要的临时性的开发商管理人员的办公场所,设施

肯定要这个时候盖好,

就是临时设施

这个时候会计科目:借:开发成本-前期工程费-临时设施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这些都做完了,也就是购地,前期工作都做好了

真正的建房子开始了!

这些都是安装工程

会计分录

借:开发成本-建安工程费-安装工程费 贷:银行存款

盖房子的那些事

首先当然是地基了

地基打好了,就要做地下室,架空层

这些都是算到基础工程

会计科目:借

借:开发成本-建安工程费-基础工程

贷:银行存款

然后是房子从第一层往上盖

正式进入主体工程

也就是经常工地上看到绿色的防尘网里面的建筑物

这个时候会计科目:

借:开发成本-建安工程费-主体工程

贷:银行存款

一般基础和主体工程也可以放一起的

严格上来说要分开

具体看你的公司要求去

好了,可以看到你的房子一直到封顶,都是这个分录

房子封顶了,接下来就是正式进入安装工程

你可以想象你家的防盗门,电梯,消防安装,火灾报警系统

日常经常接触的东西在这个时候安装到建筑物里面

建安工程费的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一样的

都是施工企业给你开的

房地产工程到这一步了

一般会装修售楼部

一般是主体工程达到总体的一定比率就能去房管局办理预售证

售楼部装修时段不具体分

可以拿到地的时候就弄个售楼部

我说的是合规的情况下

可能你公司想早点回笼资金吧

所以我只是说在这个环节了必须说到售楼部的事情了

因为这里的售楼部是永久性房子的售楼部

等销售完毕房子,售楼部就视为商品房

可租可卖

可为物业用房

所以这里的售楼部建造成本视同开发成本-建安工程费

还有种租来的房子做装修,或者卖完房子就拆的建造成本进入在建工程

会计科目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现金

装修好了,转作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摊销 折旧,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作为永久性房子的售楼部,它的建造、装修都进入开发成本,具体分录

借:开发成本-建安工程费-售楼处装修

贷:银行存款/现金

我国的房地工业在经历了狂热、低迷、大起大落,目前正处于理性发展阶段。经由这些年的整顿,有关法规轨制已比较完善,房地产开发将在有序、规范的道路上运作,房产商要想获得经营利润,除了必需提供适销对路的房源外,还应该降低开发本钱,严格控制各项用度支出。

一、房地产开发本钱的组成

房地产开发本钱是指房地产企业为开发一定数目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用度。就其用途来说,大致可分为三大部门:

1、土地、土建、设备用度。这是房地产开发本钱的主体内容,大致占总本钱的80%。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用度。土地用度的大小是评价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否可行,是否有预期利润的最主要经济指标。土地用度主要包括土地出让金、置换本钱、批租用度、动迁用度、拍卖佣金、契税等。房产商在决定是否开发一个项目前,都必需将预计的土地用度通过土地面积和容积率的换算,计算出未来所开发的每平方米商品房所占的土地本钱(俗称楼面地价),以此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评估。

2、配套及其他收费支出。主要是指水、电、煤气、小区绿化和道路、大市政和公建配套费。学校、病院、商店等糊口服务性举措措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他收费项目中有些固然属于押金性质,如档案保证金、绿化保证金等,但因为种种原因,企业大多灾以全部收回。这类收费项目种类繁多,尺度不一,很多收费项目由垄断性经营企业或事业单位执行,任意性很强,尺度普遍偏高。配套及收费项目是房地产开发本钱中受外界因表影响最大的一块用度支出,一般占项目总投资的10-15%。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减少这部门用度支出,是降低开发本钱取得经营效益的一项重要手段。

3、治理用度和筹资本钱。房地产开发与其他一般行业比拟,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大多数开发企业必需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需要,这样就产生数额较大的利息支出。如何把这部门用度核算好,对准确计算开发本钱、体现经营成果,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房地产开发本钱的核算

房地产开发本钱的核算是指企业将开发一定数目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用度按本钱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终极计算出开发项目总本钱和单位建筑面积本钱的过程。企业进行开发本钱核算,除了必需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轨制和财务轨制外,根据笔者的经验,还应该留意解决以下几个题目。

1、本钱归集对象。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本钱核算时,象其他行业一样、首先应该确定本钱归集对象,即本钱核算单位。对于小规模的开发,如单幢或几幢房屋的开发,这个题目比较轻易解决,可以将全部开发量作为本钱归集对象,设立一个本钱核算单位。但是对大规模的开发,如街坊改造或小区开发,就必需科学地确定本钱归集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以为本钱核算对象不能过细(如以单幢为单位),由于这样做势必会增加工作量,使核算工作繁琐化。相反,也不能简朴地以整个小区为核算单位,由于一个小区从开始建设到完全建成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这样做势必使本钱核算资料滞后,失去其在治理上的作用。笔者以为:应该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内容和工期进度作为确定本钱归集对象的主要依据。对大的开发项目应该适当分块,好比将一个小区内不同类型的商品房按不同的开发期进行分块,便于用度的归集和本钱结算,这样才能充分施展本钱核算的作用。

2、本钱项目的设立。准确划分本钱项目,可以客观地反映产品的本钱结构,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本钱的途径。按现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轨制划定,“开发本钱”作为一级本钱核算科目,企业应在该科目下,根据自己的经营特点和治理需要,选择本钱项目,并据此进行明细核算。如何确定本钱项目?笔者以为本钱项目不能太多,对于发生次数较少,特别是单笔发生的用度,应尽量合并。如各种配套用度支出,可设立一个“配套用度”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而对金额较大并陆续发生的用度应单独设立科目核算。如土地用度、土建用度及设备用度,特别是土建用度,如系分合同发包的还应该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以便能随时了解工作量进度和付款情况,并为工程的竣工决算提供资料。

3、间接用度的核算。企业的间接用度主要包括治理用度、财务用度和销售用度。按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轨制划定,这些用度应作为期间用度,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笔者以为,这样处理,对部门用度来说,有悖于会计的配比性原则。好比,为项目贷款而支付的利息以及项目的前期销售用度,这些用度的特点是数额较大、受益对象明确,假如在受益对象实现销售之前,就将其列入损益类科目进行核算,势必会形成虚假的财务成果,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因此,笔者以为,对受益对象明确的贷款利息和前期销售用度应视同资本性支出进行核算。前者列入“开发本钱”,作为本钱项目的一个组成部门;后者可在“递延资产”科目下开设明细专户进行核算,待开发产品实现销售后,再转入“销售用度”科目。

4、项目的竣工决算。房地产开发本钱核算的终极目的是计算出项目的总本钱和单位可销售面积的开发本钱,以便企业结出经营利润。可是现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正视工程决算而忽视项目决算。由于工程决算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时间性比较明确,而且涉及到工程款的支付,不易拖拉。而项目决算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变得遥遥无期,好比小区个别配套没有完成(不影响销售),计划中的公建举措措施暂时不能实施,或者押金的收回久拖未定等,都会影响整个开发项目的完全建成,进而影响项目决算。如何解决这个题目,笔者以为,可以通过“预提用度”科目将尚未实施的工程预算计入本钱,使项目决算能按计划进行,以后待工程完成再按实际支出调整项目本钱。因为这部门工程支出,通常在项目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样做对项目的总本钱和单位本钱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除《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外,共分《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新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等四个会计制度体系,其中涉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

1、《小企业会计制度》。所谓小企业,就房地产开发行业而言,是指根据国务院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文件的规定,不能同时满足从业人员数100人以上、年销售额1 000万元以上两个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凡符合上述标准的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内的各类小企业,除已按规定要求或规定程序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或新准则的企业外,都应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得再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

2、《企业会计制度》。按照财政部的规定,《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起先后在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单位施行,其他企业经适当程序也可以执行该制度。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据此,现有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除按规定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外,均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3、新准则下的会计制度体系。新的38项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包括具体准则、对准则的解释、财务报表格式、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等,是一个完整的会计制度体系。这一制度暂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因此,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上市公司,或者按上市的母公司要求执行新准则的,都应当执行新准则规定的会计制度。

4、《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属于旧的行业会计制度体系,按照有关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如果达不到执行新准则的条件,也没有相关规定要求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则仍可执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十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方面的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必须给予重视。企业会计核算不仅关系着企业内部的建设,更关系着企业的外部发展,这其中财务方面的信息是提高会计核算的重要因素,所以,不仅要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更要提高信息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该文就企业会计核算的简述、存在的问题、处理措施三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企业会计核算关系着企业的内部建设,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质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引进了企业核算制度,如何建立系统、完善的企业核算制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企业宏观核算以及微观核算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话题,随着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会计核算与信息质量成为研究重点内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势在必行。

20世纪50年代上半叶,核算部门以及财务学校聚集着很多前苏联学者,他们翻译出很多关于财务、会计方面的著作、文章、记录等,不仅包括生产方面的会计核算,还包含经济活动方面的核算,既包括企业资金方面的核算,又包括企业发展成果方面的核算。企业会计核算的任务逐渐聚焦于企业物资核算,而且还要准确预见企业经济业务以及企业活动所产生的财务成果。企业会计核算表现出的方法特点为:第一,通过货币单位计算出企业流动或者固定资产以及全部的经济活动。第二,通过系统的管理体系,记录企业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经济业务。第三,使用实际发生价格。企业会计核算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为:确保企业的各级领导能够定期获得企业工段、工作间、场地的发展进程以及各个方面的工作资料。在核算方法上表现出针对性,能够将企业的精力集中在某个事件上,根据实际情况直接或者间接的使用度量单位计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得到开发、应用,并在各个企业得到迅速推广,例如,企业的资产负债计算,成本、资金计算,企业流量计算,账户核算等。但是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没能在新的工作领域、工作方法上有所突破,统计方式、核算制度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提高、有待完善。另外,正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企业核算方法的优化,企业对于市场上的信息变更不敏感,不能及时做出回应,收集以及披露信息的速度滞后。例如,已经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披露信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出示资产负债表的计算指标,还要披露大量的财务预算以及决断报告,但是披露的方法还不够规范,没有使用统计方法、手段。

统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获得统计指标,也就是对信息进行计算,例如,核算统计指标、分析统计指标。一方面为统计信息,对信息进行核算。会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获取财务指标,也就是获取财务的全部信息,例如,会计账户的计算或者分析财务报表。由此可以看出,统计以及会计活动都含有信息核算以及信息分析,二者在这两个方面必须实现零距离交流,也就是统计活动在计算方面要借助于会计核算数据提高统计核算信息质量,会计活动在财务分析方面借助于统计分析数据提高财务核算信息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二者的交流过少,导致信息流通过缓,影响了会计财务发展。

会计部门在财务分析上缺少精确的财务核算分析,统计部门的核算数据缺少真实性以及准确性,针对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要增加二者的交流,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确会计、统计工作人员的分工,保证二者能够相互借鉴,增加交流。在实际工作中,会计部门与统计部门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很容易造成责任推诿,出现扯皮现象,致使工作效率低下,给企业造成损失。如果二者不能实现明确分工很可能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集聚,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很有可能面临财务危机,威胁企业发展。

首先,正确划分宏观会计核算与微观会计核算,并明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会计核算可分为三个系统,两个核算机构,但是人们误将企业所成立的核算机构当成政府以及部门的核算机构延伸,并认为企业核算机构是政府以及部门的核算机构的基础。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必须优化会计核算机构,建立、配置与自己工作任务相符合的核算机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企业还应该将核算机构划分为微观统计核算机构,作为宏观核算机构的一部分而存在,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正确划分二者的职能与界限,促进二者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都是按照国家统计以及核算模式来组织的,随着政府核算以及统计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会计核算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改变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思想,践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制,避免按照就有的建设方式建立企业的会计核算账户体系,而是基于实际调查,形成调查表,在企业形成一套国民经济及核算体系基础数据系统,按照企业的发展模式,建设符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核算思想与体系。

产值指标是指国民经济中国内总产出、生产总值的指标。计算产值指标的目的在于掌握生产成果的总体建模,并反映生产成果所产生的价值量。例如,产值的价格与产品的价格没有相悖,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值就会显示产品成果的价值量,因此,国民经济核算的核算内容是以产品总价值量为起点,既报告一段时期的国民产品总量,又报告一段时间的国民收入。所以,产值指标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企业会计核算业务也应该与时俱进,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正是因为会计核算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必须保证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实现核算接轨,所以,通过计算机核算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是提高核算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些会计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管理水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应用计算机与网络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计算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可以使用数据管理,能够被广大基层工作人员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当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使用的计算机软件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适当在企业内、外部建立系统信息网络,促进信息质量提高,将原来手工操作的核算内容转化为完全由计算机完成的核算体系,实现企业会计资料的共享。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建立与发展,企业会计核算逐渐发展、完善,需要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化,需要被社会所承认。因此,必须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正确处理会计与统计的关系,使二者在职能上相互借鉴,避免资源浪费以及劳动重复,减少企业的成本付出,通过各种手段促进企业数据资源的共享性。企业要加大会计核算的管理力度,使核算与统计相互促进,在工作中相互补充,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资料,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1]张先治,项云,晏超。ifrs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经济后果——基于可比性视角的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15(10):6-11.

[3]董贵华。刍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8):173,240.

[5]杨雪琴。新时期下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财经界:学术版,2015(8):244.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十二

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确认的特殊性,使销售确认会计核算衡量标准成为了会计核算的重点问题,其主要影响解决销售确认问题的因素是明确收入和成本之间的配比与否,以及销售收入的衡量标准。而本文就统一销售收入的确认衡量标准以及配比收入和成本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其问题的建议。

1.地产企业获得预售房款,确认为销售收入此类观点的持有者认定,商品房或建筑成品的预售阶段是地产行业的销售方式的特殊性时段,企业在获得了预售许可证件之时,该建筑产品就已开工建设,建筑成品的基本模式结构就不会在发生改变,并且认定建筑成品与用户之间所签订的约束合同,在常规情形下,不可撤销。但在此形势下对建筑产品的销售确认的衡量标准就会以按照工程的完工进度情况收取预售费用。此形势下,预售确认收入将会存在房款不能有效收入的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致使在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分析上不能充分的明确披露,体现不出企业经营的实体业绩。

2.地产企业获得预售房款,不确认为销售收入此类观点的持有者认定,预售业务企业所收取获得的房款就是预收房款,不能对其认为是确认后的房款收入,其观点不难理解,也就是只有待到工程项目施工完工后建筑成品交付给用户后,才能对预收账款转入到业务核算的范畴之内。由于企业与用户之间只签订了购房约束合同,此形势下的预收房款相对于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负债。从而一定程度上,其所存在的问题也说明了企业的业绩不能有效的表现出来。

3.在开发项目建设期间,确认销售收入此类观点的持有者认定,在建筑成品的施工建设阶段,就认定实现确认销售收入。但在认定的确认销售的房款金额上与上述第一类所持有的观点不尽相同。其是运用实际施工建设程度的完成量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现确认开来,并用以计算出阶段性应得到的收入与应转换的阶段性成本。但是这种观点对企业的影响就是,建筑产品在竣工验收后对销售确认的衡量标准会造成企业利润的大幅度波动,从而影响地产企业的经营成果,但是一定程度上,其通过了百分比的配比原则,有利于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收款进度和完工程度不配比。

地产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常常会收到预收房款,企业虽然已经获得房款,但是实际项目产品并未交付用户予以使用。因此,企业并未获得实际收入,同时与收入相关的实际成本、费用就没有即时发生,进而致使企业的收款与产品的完工程度以及其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配比。

(三)单个户型的收入和成本不配比鉴于房地产企业实际开发的楼盘项目,对其运作的楼盘建筑产品(企业的经营运作对象即产品,地产建筑行业的产品是指建筑商品房)在实际销售定价时会考虑到商品房的朝阳方向、产品建设地段、楼层等因素做出综合考虑,企业开发商会对商品房的适用户型做出不同的价格。而产品本身的成本就是指产品在建筑施工建设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并没有与施工阶段结合到一起去考虑,也就促使此形势下,产品本身未对楼层、地段等因素加以考虑,从而必然促使单个户型的收入与成本不成配比。

1.销售收入确认的衡量标准的依据只有待到地产企业项目开发后的实际产品竣工后,成为建筑商品时,经过竣工检收后并且办理转交手续后,才能确立认定地产销售确认,从而将预收的房款转化为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建筑竣工后的商品应符合其相关地产项目的建设合同要求与在不可撤销的建设合同下,运用百分比配比法对房地产实际运作业务确立明确的销售收入。

因此,就需要在工程完工后,相关负责部门对其进行验收,并且达到检收合格标准,且建筑成品已与买主的验收情况并无异议的基础之上,办理相关的入住手续以及房屋产权过户凭证。

2.确立收款进度与完工进度配比标准房地产开发企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销售收入。开发商在获得实际预收房款费用款项时,建筑项目建设工程至少已经完成了40%,应以工程实际完工进度确立销售确认的衡量标准,剩余的部分应当记作“预收账目”。在全部施工的建设过程之中,房产开发商应遵循工程的实际进度做衡量标准,逐步把“预收账目”转投到“主营业务”实际收入,这样就能实现了符合企业与未来用户之间的具体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收款进度和完工程度的绝对配比。同时,对于“预收账目”不能实现转投的,应该以“主营业务收入”中纳入的获取的实际收入为前提,对实际以后的实际收款应作以借记,以等到收款时,等到以后收到款项时再冲减应收账款。另外,企业应该使开发的房屋达到可销售状态时,再根据成本、市场、地段、楼层、朝向等因素制定一个计划销售价格,作为成本分配标准。

(二)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建议房地产成本的实际运作中,土地成本所占比重巨大。相对于有着合适土地储备的企业而言,在获得了有利土地资源之后,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厚的经济利润,使其具备较高层次的投资价值,因此,房地产企业财务会计核算部门应当在财务表中指名其明确性的有利信息并附注在财务报表中,对土地的贮备量所应获得的成本状况作出明确披露;另外,在会计核算的财务相关业务的分析报告中,应明确揭示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信息,而不单单是指限于抵押风险,也就是说,企业应在保证金的基础之上,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报表附注中应增加风险披露的内容,对企业尚在开发的土地、工程项目等面临的开发风险、筹资风险、土地风险等进行说明。

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开发产品已竣工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房屋面积已经有关部门测定;第二,已与客户签订正式的房屋销售合同;第三,标的物房屋已经客户验收,对房屋的结构、销售面积及房款购销双方均无异议,并与客户办妥了交付入住手续,双方均已履行了合同规定的义务。

[1]潘恒昌,鞠鸿志。浅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收入确认[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04).

[2]郭瑞。浅议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限[j].河北企业,2010(10).

[3]张艳,孙利琼。谈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和费用的处理[j].财会月刊,2006(22).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十三

: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房地产行业也面临新的起点和突破,房地产行业与人们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其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2016年的5月份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的营改增政策,与此同时,将房地产行业的营改增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彻底改变传统营业税的制度,开始进行增值税的缴纳工作。本文主要对当前形势下,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

:营改增;房地产;营业税;增值税。

(一)营改增对房产市场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下,任何企业所购置的不动产所含增值税都可以进行相应的抵扣。比如,房地产企业购置商业地产或产业地产等需要缴纳11%的增值税,并且可以在相应的时间段内进行抵扣。这能够提高房地产企业对土地资源的投资,活跃房地产交易市场现状。其次,对于二手房的销售,营改增政策也做了一些调整,大大降低个人转让二手房所需要承受的费用。同时,对于房产证满两年以上的住房,免征增值税,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对企业内部财务的影响。

在营改增政策落实以后,对房地产企业的内部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相比以往的工作来看,财务部门对票据的审核力度明显增强,并对企业的纳税制度与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严格的规范。同时,企业更加重视本单位工作人员与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纳税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更需要相关的人员及时的关注国家对于税收的新政策等,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增加纳税的意识与对纳税的积极管理,另外还可以团结企业提高降低税务的有效管理目标。

营改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营业税重复增收的现象发生。在房地产企业经营中,成本主要有土地成本、材料成本及建安成本组成部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材料及建安成本已经经历过一次税负支出,可是在进行营业税额的征收过程中,在营改增制度实施之前,材料成本及建安成本需要重复缴纳营业税,从而造成企业税费的重复征收。在营改增政策执行后,增值税的征收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增值额进行判断的,材料成本和建安成本进行税额可以根据建设中所产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金进行抵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一)重视人才的培养。

在房地产企业在营改增的影响下,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营改增相关政策的了解,切实发挥出营改增所具有的经济效益,让财务人员可以从日常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等方面落实营改增政策。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落实:第一,重视本单位中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承担税务的责任,还需要企业加大对员工的再教育、培训的力度,不断的规范企业的规章制度。第二,企业要根据经济业务的种类对二级会计科目进行细化与区分,这样可以使企业的账目更加的清晰,有利于增值税的详细区分于记录。通过以上措施,建立完善的增值税会计核算体系,充分发挥出财务人员所具有的效益,提高收入、成本、费用的价税分离,并做好相应的税务核算。

(二)重视税务筹划的工作。

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做好财务部门与企业管理人员及采购销售人员的沟通,做好税务筹划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财税控制机制。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在进行材料设备的采购过程中,选择信用好、价格优、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确保能够得到完整的增值税进项发票,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其次,建立科学的进度计划和成本费用制度,在收到增值税发票的时候还要对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注意申报出现延期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控制企业税务风险,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积极应对,适应经济市场发展。

企业要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据营改增的政策特点,改善企业的管理方式,面对压力也充分利用优势。营改增所涉及的是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政策,其目的是降低企业税收,减少企业压力。但是如果企业的政策不能与之相对应,企业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就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因此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应尊重营改增政策,并且充分利用,积极应对,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机制。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广泛推行后对房地产行业带来很大影响,企业在财务处理方面工作难度提高,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应该找出正确的方法,积极应对财务税收管理工作,确保房地产企业能够顺利的度过营改增时期。

[3]朱旭丹.浅析“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收的影响及筹划对策[j].全国商情,2016,(10):68-69.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十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想要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将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模式引入到自身的管理体制当中,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本文通过对信息时代下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信息化对核算管理的影响,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构建有所帮助。

:信息化时代;会计核算体系。

(一)对相关的会计需求无法及时满足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之地,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而会计信息核算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往往会阻碍企业的长久发展。由于对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长期情况下,会使得会计核算模式与企业的管理需求发生冲突,最终导致企业在进行整体管理时出现较大的经济问题,也会导致企业停滞不前。

(二)无法提供多样化的会计信息。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由于其在进行核算时,会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看作是一个整体,因此,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使用者所得到的资料都基本一致,但实际情况中,使用者并不是同一个整体,他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需求也不相同。目前的会计核算中依旧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是的,不能提供多样化的会计信息给使用者。核算时效相对滞后。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往往具有滞后性,这都是由于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忽视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将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和核查。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会计核算,就会使企业的整体经济价值降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由于不能将会计信息及时地传达给所需要的部门,就会让企业在会计管理,甚至是整体管理当中出现较多的麻烦。

传统的核算模式所用到的方式都较为单一,不能对使用者提供及时、有效并且足够详细的核算数据,导致会计核算人员在制作相关数据报表时,不能做到高效有用,也不能将各个数据之间的关联程度进一步结合,导致会计核算的程度较差,为企业的最终管理带来了较多的困难。

(四)企业的领导者对会计信息的认识不足。

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对会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部分企业领导对信息的管理都不够重视,使会计核算只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中,还没有采用信息化的方式来对会计进行核算,这样就会出现企业在进行发展时,面对信息的高速发展,没有相应的措施来适应,大大提高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会计核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会计模式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以信息化的模式进行,才能更高效。

(一)信息化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时效性。

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核算方式,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各部门必须将会计信息结合互联网进行及时有效地对接,才能实现数据在各个方面的共享。此外,信息化时代将会计的各种信息以及报告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给相关管理部门,大大提高了对会计核算的时效性。

传统的会计核算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下进行核算,还不能实现对其进行随机的核算。而信息化的到来使得会计核算的灵敏度大大提高,除了能够实行传统的核算方式之外,还能对其进行不定时的核算,使得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更具备时效性,同时也保证了信息不出现混乱的状态。

(三)信息化使会计核算的范围大大增加。

传统的会计核算范围覆盖面窄,但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会计核算的范围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没有对核算的范围进行拓展,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核算。随着信息化的到来,除了对核算的范围进行扩大,也使相应的核算指标得到了更多的转变,并且由传统的记账模式已经转为了互联网实时共享模式,更为会计的核算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四)信息化使会计核算的深度大大增加。

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只能对局部进行核查,不能对整体进行统一的核算,信息化的会计核算体系由于其工作效率较高,使得相关部门能够对会计的核算更加及时全面。此外,由于信息的时效性,使得会计核算的各项指标在最后的总结上都能凸显的更加全面。

相比传统会计核算的单一,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模式实现了多样化。在保留原本的基本核算方式下,信息时代下的会计核算模式,无论是在对明细核查,还是报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实现了各种核算方式共同存在的模式,更能满足不同部门及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确实需求。

企业的领导在会计核算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会计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企业领导的协助,只有企业的相关领导树立信息化的思想,才能使企业各个阶层都注重信息化的建设,从而才能带动会计核算信息化的顺利展开。首先,高层领导必须对自身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对未来有一定的规划,并且注重开拓进取的精神,将信息化的会计核算应用到企业管理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也能让企业在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具备竞争实力。其次,企业的中层领导必须切实与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和沟通。他们自身必须建立起整体的企业观,才能使会计信息化更好的引入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为企业带来想不到的经济效益。最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强化信息化会计管理的意识,只有企业的在职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化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使其接受会计的信息化核算,才能使企业在整体的发展中更具备发展实力。

(二)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

企业在展开信息化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就是会计信息化的人才。对于国家而言,应该加大对财经院校的专项投入,培养出更多的信息化会计人才,积极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宣传方式,使员工了解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也可以通过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其具备更高的素质和更专业的会计信息管理能力。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本身来说,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会计核算能力,才能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可以运用相应的惩奖机制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的方式能够使企业大大提高其劳动效率,使得员工具有明确的岗位分配,又能让企业的效益得到最大的提升。

(三)进一步强化会计核算信息化的进程。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重新定位,实现企业在信息化的管理。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业务实行一体化管理,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来说,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信息化的到来使得会计核算的数据能够及时有效地实现共享,因此,企业在进行资金使用之后,都要做到及时登记,并存储相关凭证。这样能够使得会计核算的数据更加准确,也能够保证企业在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存在的财务运营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来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范围较小,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过于独立,降低了会计核算的透明度,而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实施,将会让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的信息透明度大大增加。因此,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并结合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方式,能够较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会计核算风险,提高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建立健全信息化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对一个企业来说,只有确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来运行企业,才能使其在规范的操作流程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只有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按照其具备的责任和权利来分配权限,建立全面的岗位责任制度,使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能保证企业的资金正常运营,更能为会计的核算起到促进作用。其次,可以通过建立安全的操作流程,对相关的会计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管理。最后,对会计的相关信息必须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数据具备安全性。在进行会计财务核算时,要对各个业务的档案进行合理的规划,定期检查各个部门的档案资料,从而确保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会计核算建设过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只要企业自身积极的做好相应的改革措施,利用好自身管理当中存在的特点,就能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1]刘鸿.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现状探讨[j].财会研究,20xx(32)。

[2]杨风玲.关于在我国会计行业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刊,20xx(22)。

[3]廖洪,马倩.信息化是会计核算的必然发展趋势[j].财会月刊:综合,20xx(12)。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优质篇十五

:“营改增”政策在我国实施多年,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建筑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十分复杂,只有适应财务管理策略,才能确保其积极发展。笔者就“营改增”给现代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营改增”政策使得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会计职能和管理方案发生了变化,要求企业快速适应这一变化,随着政策的发展对其内部财务管理作出适当的调整。

(一)改变了税费的抵扣形式。

营改增改变了以往的企业税收抵扣方式,采用增值税发票抵扣后,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用于税收抵扣项目,从而大大降到了企业的缴税额,降低了其负债率。以往的会计核算是将建筑工程造价与利润列入营业税范围内,存在重复缴税现象。而随着营改增的出现,增值税变成了价外税,但是企业要重视增值税发票的获得,一些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增值税的作用,反而增加了企业的税收缴纳,影响学习效果。

(二)对会计人员的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往的会计管理制度与现代制度不同,“营改增”优化了会计职能,要求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正确了解会计账目,正确核算企业项目,使其抵扣方式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企业还应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会计核算,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降低企业的成本。尤其是对建筑企业而言,涉及项目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和发展造成影响。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应顺应这一政策。

(三)影响了企业现金流的分配。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我国企业的现金流分配发生了变化,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经济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这是由于营业税的计算方式发生变化。在以往的营业税征收中,多采用预交制度,并且根据企业营业额统计缴纳,导致很多企业的资金短缺,无法满足继续经营的需求。按照进度百分比来缴纳税费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资金无法跟上必然影响施工效率。营改增改变了税收模式,增加了缴税样式,可以按照企业需求根据百分比来确定收入,并且开具相关的发票,这使得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另外,“营改增”对于企业的税收抵扣进项税额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一般采用确认收入与抵扣当地的.进项税额,确保现金流量的增加。最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会计核算核算人员应与企业采购人员、技术人员联系,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在企业所需材料的购进上,财务部门应对资金支出进行把控。在满足质量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考虑价格问题,选择具有优势的材料完成施工,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上文我们分析了营改增政策给我国企业税收、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应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传统的财务管理漏洞明显的体现出来。要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高效性,要对其进行制度的完善,建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体系,对增值税的相关科目和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会计管理制度,并且将责任进行划分与细化。对以往财务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经过敲定后对其进行修改,监督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由会计主管和财务总监对可行性进行研究,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强化。

要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适应营改增的政策的发展,就要从对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优化,首先,企业管理核算一个从整体上转移到单独性管理上。组织企业人员对营改增理念和流程进行学习,确保员工的专业性,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到以政策为前提,减少企业赋税。另外,企业应及时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更快的了解机制的改变,第一时间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调整。

(三)积极应对,适应经济市场发展。

企业要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据营改增的政策特点,改善企业的管理方式,面对压力也充分利用优势。营改增所涉及的是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政策,其目的是降低企业税收,减少企业压力。但是如果企业的政策不能与之相对应,企业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就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因此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应尊重营改增政策,并且充分利用,积极应对,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机制。

总之,我们已经实现了企业的“营改增”策略,这对于建筑业的发展来说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减少企业的税收。当然,这一政策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任务和挑战,传统的会计核算政策与现代政策不符,要求企业进行改革,只有根据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与之相适应。可见,我国企业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成功需要企业内部的共同努力。

[1]刘茹.探讨“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管理观察,20xx(01).

[2]何美霞.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其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0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