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错位话题作文(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1:38:19 页码:8
2023年错位话题作文(模板9篇)
2023-11-11 01:38:19    小编:zd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弥补短板。写作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严密推理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清晰度。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总结的技巧和方法。

错位话题作文篇一

老师开始讲游戏规则,老师先给同学们一人发一张小纸条,第一排写时间,第二排写人物,第三排写地点,第四排写在干什么然后老师再请三位同学在四排中各抽一张纸条组成一句话读。

黄景旋第一个读,你看她还没读呢,就在咯咯直笑,读起来可不得了,教室里快开了锅,原来是“成丹在马桶里扫地。”

开始读了还不知道这是不是好玩的,果然是真的,说“半夜12点,严成智在床上上课。”你看严成智多用功,做梦也在上课,说的严成智不好意思地把头低到了桌子下。

该冯号成读了,他读的是“何老师在天堂捉迷藏。”这下何老师得意洋洋的说:“我成神仙了。”大家又一阵哄笑。

大家知道了吧,在生活中“错位”就会闹出笑话。

错位话题作文篇二

背负着沉重躯壳的蜗牛在抬头擦汗的瞬间瞥见了蔚蓝下扑翅飞舞的粉蝶:“哇,多美的蝴蝶,粉色的天使。如果我也是只蝴蝶就好了。”

从那一刻起,蜗牛爱极了也羡慕极了那粉色的天使……这注定了他又多了一份哀伤。

从那一刻去,粉蝶爱极了也羡慕极了那沉重却又安逸的`栖所……这也注定了她又多了一份悲哀。

命运的交结是在蜗牛从高高的叶上摔下壳破而亡,也同样是在粉蝶风雨中折翅而亡……粉蝶跪倒在上帝面前哭泣:“上帝,我要做只蜗牛。”蜗牛扑倒在上帝脚下说:“上帝就让我做只蝴蝶吧。”

错位话题作文篇三

亦说线路微修,亦说压峰,一连三天没电,偏偏又遇在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现代人碰上没电,就如同有眼人突然失去光明,干起事来,特别是想在网上查阅一点资料之类,那简直如同在煎锅里熬,真是急人烦人。晚上阅读,只有找蜡烛代劳,黑暗里学习别是一种韵味。阅读,也的确是一件可以解搀的好差使,许多烦恼和焦躁不安的因素,都可在慢不经意的阅读中忘得一干二净。但是,我的一个疏忽,将蜡烛靠在了墙边,一个雪白的墙壁竟然被烟熏得黑溜溜的。白墙就这样被我给糟蹋了,我心痛万分!

望着烟熏后的黑墙,心里陡生一种凄凉之感,下意识将蜡烛移得离墙远远的,企图亡羊补牢,但显然于事无补。懊悔!我只有自寻烦恼。于是我又想到读书,但无论如何努力,一种罪孽之感像小虫从心头爬了出来。实在找不出好办法,我只好闭目养神了,胡思乱想起来,突然脑中飘忽出一幅幻景:

清明祭祖,我和家人拿着祭品和香炮,来到了奶奶坟前祭奠,随着一阵青烟,火光中的土纸腾上天空,灰烬在风的搅和下飞我一身。寻着青烟耸入云霄的方向,我的眼睛刹时一亮,仿佛奶奶从那云霄里,坐着荷花宝座,和着烈烈的大火,从祥云下来,向我诉说什么。看得出,奶奶没有往常的愉快,那愁眉不结的样子让我看了好生害怕。但不管如何,我总算又看见了久违的奶奶,我想上去抱住奶奶的双脚,诉说这长久分别的相思之苦。可是,亲爱的奶奶却飘然而去,驾着宝座,腾上云霄。

我好生失望,奶奶怎会变成这么冷漠,不近人情!我又好像看到奶奶站在云端,责怪我为何烧纸总是不会选好地方,让大火漫延烧坏了坟前墓后的树木和花草;为何总是年年岁岁上坟烧钱,让她不劳而获,破坏她那靠劳动攒钱养家糊口的生活习惯。一阵狂风刮来,呼啸的山风夹着淡淡的油菜花香,我又似乎听见奶奶在叨唠:“十月怀胎母辛苦,生儿育女盼龙凤;可怜天下痴心母,更有儿女变成虫。”

变成虫,什么原因让一个人变成了虫?我开始想入非非。一个人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之下,有老师园丁的精心哺育,有时代提供的大好舞台,今天只要神精不出问题,肯定会有作为,借用先辈们的话说,应该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会成虫?我实在纳闷。

望着我不思其解,奶奶用手指了指那比她还高的天外之天,我一时好像弄明白了一点什么:一只龙或一条虫,还得看你放的位置对不对,本来有的人是只龙,但由于错位了,他就只会变成一条虫,而且是一条短命的虫。譬如有的学子读书、工作换来了一位之尊,有了权,本成了人熊人龙,但是,他(她)却不会面对,将屁股下的宝座当成了摇钱树,当成了禽兽交易所,东窗事发之后就变成了虫。

这似笑非笑,更让不安。我又在猜想,难道今日的奶奶已升入天堂成仙,不再像从前和我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关心我,盼我成龙的慈母,如同我的那些同在一间教室听课,同在一个食堂吃饭,同在一个操场玩球嬉笑打闹,也许几十年后,同学会变成了上级,变成了专家学者,你想臣服在他的脚下,沾沾他身上的仙气,那是多大的奢望,落后就挨打虽然谈不上,落后就会被人遗忘这才是不争的事实。

心到神知,显然我的猜想离谱不大,奶奶抿着嘴唇两眼露出慈祥的目光。

睁开朦胧的双眼,只见烛光摇动,我骂道:神精病,又不是在做梦,怎会出现如此乱七八糟的镜头,思想跑神太离谱了!

终于,我脱下衣服钻入被窝,真想在梦中会会我那成佛成仙的老奶奶。或许,在那里我真能聆听到一个沧桑老人的肺俯见解!

错位话题作文篇四

恍惚间,感觉时间有些错位。

今天的阳光明媚而耀眼,像无数向日葵盛开在这钢筋混凝土里,盛开在朦胧的清晨。风温柔而可怜。我沉浸在最清澈的水中,遥望远方,看到水下五颜六色的鹅卵石,在光影中摇曳。

于是,我慢慢闭上眼睛,听着身边的呼唤。风在呼唤云,挥之不去;细丝缠绕着高大的建筑,紧紧地抓住它们。万物的束缚,就像一只被线牵着的风筝,挣脱了枷锁,飘走了。这一刻,我能感受到最纯粹的沉默。昨天我在和无数宿敌作战,像一个什么都忘了的战士,手持银白色的宝剑,在人群中冲锋,削旗,最后在梦中崩溃,慢慢闭上眼睛。整个世界的喧嚣就像突然停电的舞厅,一瞬间黑暗涌上心头,梦没有继续。

瞬间,当清晨的阳光穿透眼睛时,地平线的鲜红色散开,熄灭了黑暗的欲望。我麻木地看着苏醒,拉开窗帘,身后斑驳的阳光洒了一地。我径直走过萦绕在,身边的音符,走到阳台迎接一场新的宴会。于是错位毫无征兆的发生了。

草在播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我抬起头,看着蓝色的水晶,模糊而清晰。一阵风过,来了一首诗:风是属于天空的,但我借它来吹吹人间烟火;谁属于天堂?借了来欣赏,但是看到了你的轮廓。还有一朵白云带着一封信,从远方盘旋而下。我开心的打开折叠。工整的字说:你/看我一会/看云一会/我觉得你看我很远/看云很近。

自由的话语在我胸中激荡,我用字母涂抹出来,回忆着这莫名的奖赏。很快,一切又会恢复平静。晚上,夕阳会准时出现在公交路口做我的邻居。而大巴会载着我穿过晚霞、树影和纵横交错的城镇地标,驶向裹着金纱的斗兽场。我知道战斗会重新开始,成千上万凶猛汹涌的大海正在掀起波澜。

西风冷了,幻想结束了,但现实是永恒的。

错位话题作文篇五

蝴蝶不停地飞,他想躲避哪怕一丝一毫的风雨……。

生命的归位,回忆。

追悔,是在痛过之后。伤痛,是在受伤之后。受伤,是在犯错之后。

命运的玩笑,重逢。

重逢,是在她从高枝上摔下树去,也是在他风雨中翅破消亡之时……回眸,是他,是她?

嘴角含笑,今生的她为何做了他,他又为何做了她?

好似一个玩笑,同样的命运,同样的悲哀,他们都开始后悔曾经的羡慕,其实自己才是自己该羡慕的对象。

命运的轮回,归位。

他又成了那只笨重的蜗牛,她又成了那只轻盈的粉蝶。

再次相遇,轻微一笑。

他们终于明白:一生中羡慕的终究该是自己。

错位话题作文篇六

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错位》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错位》是由导演黄建新执导,由中国大陆制片,片长85分钟,1986上映。

赵书信(刘子枫饰)做了那么多年的工程师,总算被升职成为了局长,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等待着他的却是排山倒海般的各类文件和开不完的`无聊会议,令他感到窒息。灵机一动之下,赵书信做了一个和他样貌一模一样的智能机器人,将自己不愿意参与的工作打发给这个机器人做,每一次,机器人都能出色的完成这些任务,没有被任何人察觉出破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的个性开始变得愈发张狂,它渐渐的渗入到了赵书信生活的角角落落中去,甚至开始企图插手主人的感情生活!察觉出异像的赵书信找到机器人和它谈判,要么唯命是从,要么就要被毁灭,面对这样的选择,机器人竟然发动了叛乱!

1986年的老片子,刚刚看的是修复版。这是一部科幻片,讲了一个人和一个智能人替身的故事。也反应了不少社会问题,比如文山会海的问题。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智能人也不复杂,就是一人饰演两角,处理好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的问题就行了。

修复后的片子视觉上还是不错的,清晰度大大强于同时期的一些影片。那个时间段能出现这样的科幻片,我认为就算不错了。能够敢于讽刺社会现实也是应该点赞的。男女主演也算是老面孔,勾起过往的影视剧的回忆。

现在依然存在错位,需要机器人纠正吗?

错位话题作文篇七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这是古人所授的极浅显易懂的道理。但眼下,太多人本末倒置,将处于奠基地位的科学界看得无足轻重,而将娱乐圈视得举足轻重。

二十一世纪的国家将科技视为根本,因为科技几乎涵盖各个领域:国防、经济、政治……在高端科技面前,再巩固的城墙也会瞬间土崩瓦解;而没有了防御,再凶悍的敌人也是色厉内茬,只能为人刀俎。所以各国拼尽一切发展科技,捍卫国家主权,谋求国家发展。中国也不甘落后,走在新科技的前沿。然而在中国,如此重要的科学界的待遇,竟远不如娱乐圈。

与娱乐圈天价片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学家们的辛酸:明明科研成果价值过亿,却从未受到应有的嘉奖和世人的瞻仰;科研经费过少,导致研究项目不得不中断;就算得奖,奖金也甚至不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这些可亲可敬的科学家们用生命用生命为中国的未来铺路,他们不鲜妍,不靓丽,不讲排场;朴素,真实,贴近生活。他们默默无闻,不想方设法博人眼球,薪水微薄仍无怨无悔——使中国在国际上有了话语权,使中国人挺直腰杆的,造出它们的科学家,有几个为人所知?然而正是他们,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国家的栋梁之才,竟被娱乐圈的明星们无情排挤至此。他们甚至难以养活自己。他们的伟大与挣扎,是大大的问号和感叹号,惊雷一般锤在人心上——问着他们为何没有得到公正待遇;警示着中国人,不能再让娱乐圈这种畸形发展存在下去了!将砸入娱乐圈中的钱投入科学界,到底有多少科研成果可被研发?中国的腾飞,是由科技推动的啊。

希望科学家们早日得到公正待遇,使中国早日立于世界顶端!

错位话题作文篇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当下的经济世界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错位:一个是家庭和外部社会的错位,即外部社会继续狂热生产和家庭内部物质产品严重过剩之间的失衡;一个是家庭和物质产品的错位,即家庭由物质产品的主人转变成仆人的颠倒。历史和逻辑都告诉我们,扭曲终究是要归位的。终于,“断舍离”爆发。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本是解决自己居家问题的。不买进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手里没用的东西,让家的空间宽敞起来。不曾料及的是,一个让家庭成员获取舒适感的举动,赢得的不只是大的居住空间,还有内心的自由自在,因为从此不用再对过多的物质产品牵肠挂肚、劳心费神。更不曾料及的是,山下英子不止一个,而是成千上万,聚合起来就是一个时代。要知道,那些“断舍离”的东西,曾经满足过无数山下英子的欲望,转眼便无情地束缚了她们的心灵。心无自由,便无舒适,更谈不到幸福。山下英子们痛下决心“断舍离”,理所当然。

这个由日本家庭妇女启动的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实际上是一场关系到经济生活模式的巨大革命,它预示着人类从物质产品拥有的“极度偏好”转向“适度”;这也是一次人类经济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一味扩张生产的高速增长将被平衡生产的适度增长所代替;这更是一种人类理解自由和幸福真义的启蒙,拒绝物质产品对人的奴役,回归自由自在的状态将主导人类精神生活。

相应地,“断舍离”也预示了一场经济学革命的到来。这场革命的表现形式,是纠正过往经济学畸重的“生产理论”或“供给学说”,真正从供给与需求相互制约的视角,理解经济现实,总结经济运行,提炼经济逻辑,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这场革命的深层本质,则是围绕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人,实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生产之事”到“生活之人”的转变,推动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从服务各种经济体向服务人类的自由和幸福靠拢,开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具体细微事实到一般宏观逻辑的探索。

“断舍离”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山下英子微观的鲜活生活故事,聚合出了千万个山下英子对物质产品需求的宏观经济大局,那么,从真实的经济生活里,去发现“断舍离”类的小事,理解并分析其中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成分,以及这种成分可能的广泛代表性,进而预测“小事”合为“大势”的走向,就是未来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在要求。这就是“解剖麻雀”而认知全体麻雀,甚至于认知同种鸟类的方法,以及“由小见大”或“见微知著”的类比逻辑演进方法。

这种方法与以往经济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真实的经济生活是经济学的起点;经济生活的历史演进轨迹,同时就是经济学的逻辑发展路线。换言之,经济学的方法,与其说是经济学家头脑里的思维构建,不如说,是经济学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发现和总结更为贴切。

作为带有划时代特征的经济现象,“断舍离”类的经济生活故事,迟早会成为经济学家们言说的话题;人类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也必将为经济学家所热衷探讨。然而,及早地在这类经济生活现象里,去发现共性,总结规律,提炼逻辑,构建全新的经济学学说,比起那不得不说时的“事后诸葛亮”理论,更有益于我们认识改造这个世界,造福于人类。

(选自《(断舍离和经济学》,有删改)。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断舍离”的爆发原因在于经济世界中的两个错位,其中家庭和社会的错位即社会生产和家庭需求的失衡。

b.“断舍离”最初只是山下英子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的个体事件,却发展成了带有划时代特征的经济现象。

c.“断舍离”预示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改变,将从以往的研究具体细微事实转向而今的探索一般宏观逻辑。

d.“断舍离”虽然只是一个微观的经济生活案例,却能让我们见微知著,认识宏观经济大局,预测大势走向。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遭遇居家困扰的不只是山下英子,还有成千上万的家庭主妇,正是她们主导了这场经济学的巨大革命。

b.从对物质产品的“极度偏好”到“断舍离”,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和幸福的时代解读与以往有所不同。

c.人类经济发展的目标一度定位为扩张生产的高速增长,这与以往经济学偏重“生产理论”是分不开的。

d.经济学家应该敏锐地观察经济生活现象,及时总结经济发展规律,以便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17.“断舍离”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15.c16.a。

17.研究视角的转变,从偏重生产和供给转向供给、需求相互制约;研究对象的转变,从“生产之事”到“生活之人”;研究目的的转变,从服务各种经济体到服务人类的幸福和自由;研究方法的转变,从学者的思维构建到依据现实经济生活发现总结。(6分)。

错位话题作文篇九

他从小便在他姐姐的光环下长大,如同铁轨旁角落里的树苗,在无人注目的地方潜滋暗长了十九年。

姐姐是优秀又懂事的好学生,从小到大包揽各项奖状。他也乖巧,但不聪明,是那种一抓一大把的所谓“没出息”的孩子。他也很努力,尝试着摸遍了姐姐走过的路,却仍旧没什么成果。

他想,可能自己总比姐姐差一截吧。那株角落的树苗任他如何发展,总赶不上阳光下疾驰而过的火车风光。

他极度渴望成功,无奈现实的残酷让他抬不起头,一个又一个的失败向他砸去,他站在原地无处遁行。

一天下午,他坐在院子里感叹人生的失意与烦闷,低头间看见院子里的草坪上长了一株爬山虎,大大的叶子和长长的藤在草坪上格外显眼,与周围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纤长的枝蔓软软地趴在地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他笑了,拿起铲子走过去,一边给爬山虎转移阵地,一边无奈地自言自语:“你说你,又不是草,长在这种平地上岂不是死路一条?”

说着说着,他便像意识到了什么,一时间怔在原地,脑海中思绪万千……。

十九年了,他一直都是走着姐姐走过的路踽踽前行,那路长而艰险,枯燥而乏味。他从未尝试过另避蹊径,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一次又一次摔倒后又爬起,磨损掉了所有的热心与激情,他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走了整整十九年。

这十九年里,他从没真正地为自己活过,哪怕只有一分钟。

五年后,他成为这一带最年轻的知名画家,虽称不上举世闻名,但却也称得上小有名气,混得风生水起了。

铁轨旁的那株树苗,已不再一味艳羡彼端热闹的风光,开始向上发展,渐有苍天模样。他花了十九年只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自己的路终归要自己去走。

这是最官方的回答,却也是最正确的成功秘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