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1:52:05 页码:7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精选11篇)
2023-11-26 11:52:05    小编:zdfb

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学会把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针对不同的学科和学习方式,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撰写一篇完美的总结。在范文中,可以看到总结时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客观评价,有助于自我提高。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篇一

幸福就在于有益人类的劳动中;快乐就在于有益人类的劳动中。人类所有的良好品质都为劳动而生,劳动是幸福的,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有益的。一位名人说过“人生,是一座天平,一端是结局,一端是付出的劳动”。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洗碗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家务事,可这就是我的劳动开端。记得四岁的一天吃过晚饭,由于我看到父母很劳累,就主动帮他们洗碗。把碗泡进池子里,滴上几滴洗洁精,然后拿出洗碗刷------滴了洗洁精的碗光溜溜的,用小手端一个光溜溜的大碗,还是要有几分技巧的,稍不留神,就“咣”一声,不但把碗打破了,说不准自己的小手也会被划破呢!。第一个碗洗得不算太干净,由于没有洗过,好几次差点就把碗捽碎了,第二个碗由于有了第一个碗的经验,就顺畅多了,后面的碗对我来说就是个小意思。碗终于洗好了,我得意急了,就连忙叫妈妈来看,妈妈夸奖了我,我心里美滋滋的。虽然弄湿了衣服,但我的付出有了回报,我尝到了劳动的甜头。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篇二

教学目标: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吴运铎童年时代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感受作者自强自立,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描写作者挑煤艰难的句子。

教学难点:感受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指名回答。

3、师小结。

二、研读课文。

1、打开课本,请大家认真地去读读作者挑煤赶路这一部分内容,看看有没有特别打动你的地方?请你用——划出来。然后再好好地去想一想,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你?开始。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

课件:

句1: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只好听下来歇一歇。

1)这句话中的“移来换去”“吃不住劲”、“只好”说明了什么?

2)是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吗?

板:担子重。

3)感情朗读。

课件:

句2: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1)“一步三滑”的路是什么样的?

2)“来回晃荡”说明了什么?仅仅是路难走吗?

板:路难走。

3)你有没有走过这样的路?有什么样的感觉?

4)感情朗读。

课件:

课文插图:

1)看,这就是挑着煤,走在一步三滑的山道的作者,仔细看,你看到了什么?

2)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

3)看到作者这疲惫的神情,扭曲的身躯,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对他吗?

4)感情朗读。

课件:

句3: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地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1)“滚水烫过”是什么感觉?

2)“流血”、“只好”说明了什么?

板:身受伤。

4)感情朗读。

请同学们再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想想还有没有让你感动的地方?

板:受人欺。

小结:同学们,当时的作者只有几岁呀?这样的年龄,本该和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可他却过早地尝到了人间的冷暖,本该和我们一样拥有幸福和理想,却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第一次挑煤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怎么不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流泪,为之感动呀!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劳动,你觉得哪个词最合适?(板:艰难)。

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学习“母子对话”

1)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孩子,妈妈是怎么说的?从“轻轻”一词中你体会。

到了什么?

2)母亲含着泪,这泪是什么泪?

课件出示。

填空:

例:这是辛酸的泪,因为母亲看到儿子为了生存去挑煤,感到很辛酸。

1、这是痛心的泪,因为。

2、这是的泪,因为。

课件:

“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

4)同学们,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想对作者说写什么?

板:坚强、自立。

小结:是的,作者就是凭着这种顽强的精神,第二天有去挑煤了。

齐读第五段。

5)童年时候的吴运铎是可怜的,但更是可敬的。多年以后,他写下了这样两句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板书:

峰高无坦途,我当自奋勇。

受人欺。

担子重。

艰难坚强。

路难走。

身受伤。

峰高无坦途,我当自奋勇。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篇三

那是一个周末,我们家进行了一次大扫除,开始时我基本没干什么,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写作业,我可不想打扫什么卫生呢!可天不助我,这样的好事没持续多久,妈妈太累,到我房间里来了,立刻听到一声歇斯底里的尖叫:“陈若彤,你这房子简直就是……”脏!乱!差!熟悉这句台词的我,一下子接住了后面的三个字。一起身,便被妈妈拖到卫生间,接住她甩来的毛巾和一句“恶毒”的话:“把你那猪圈打扫干净去!”“我又没打扫过,告你们使用童工!”我不服气地嘟哝了一句。但也只能拿着毛巾打扫了。

可是,看到我的房间,我心里后悔啊!早知道妈妈要我打扫房间,就不弄那么乱了嘛!唉,苦命啊!想归想,我还是迫不得已地打扫起来。

我想,再铁石心肠的人,听了我的阐述,都会觉得我好可怜。

首先,我把桌上的书一本一本捡起来,从小到大地摞起来,放在桌子一角,再把毛巾裹在食指和中指上,开始擦拭桌子上被我弄脏的桌面。“吱,吱”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那污渍像是长在桌子上了,硬是擦不掉,气得我牙痒痒。无奈,我只好向累得不成样的妈妈求助。很快便得了她不耐烦的回答:“自己从卫生间拿一瓶类似洗手液的喷壶,在门后面。”于是,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到厕所,拿出我的“救星”,再奔回卧室,喷在污渍上,面对威力无穷的液体,污渍只好败下阵来。

一场与垃圾的大战下来,我已经累得浑身酸痛,把脑海里被妈妈称为猪圈的样子拿来对比一下,简直就是判若两屋。

接着,我把我领导——妈妈请进来,她老练地检查,环视了一下卧室,说:“总体还不错……”表扬之余,还不忘损我一句:“就是嘛,这比刚才那个狗窝好多啦!”“啊!又狗窝了!”我吃惊地望着她。虽然被妈妈挖苦了,但我一方面觉得自己终于独立打扫完卧室了,很开心,另一方面,又觉得从此以后,我打死也不想打扫房间了。累啊!不过,妈妈要打扫客厅、她的卧室,还要洗衣服,比我累多啦。

妈妈真是太辛苦了!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篇四

劳动很重要,它也可以锻炼我们,也可以让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要劳动,并且要做得很好很好。

我是个不爱劳动的懒人,因为那时不管是地上脏,还是床上乱,都会有爷爷奶奶收拾,我就不用管,从此以后这样的我越来越懒,也越来越不爱劳动。爸爸妈妈每次让我干个啥,我总是磨磨蹭蹭很不愿意干,每次地上脏了我总是视而不见,自己懒得收拾,就一直等到爷爷奶奶来。我也很不爱拖地,扫地,这样做似乎更加验证,我这个懒人的称号。

三年级以后,情况就开始有改变了。因为老师让我当了管卫生的,我每天早早就到学校教室里,去打扫卫生。每次打扫完之后都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感觉激励着我一直扫地,不管自己值日不值日,因此我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想我一定会坚持每天早上都扫地。

家里比以前好多了,再也不用奶奶操心了,我自己就能整理,但整理的不太好,希望今后继续加油。

扫地的劳动,虽然不伟大,但是能让同学们有一个干净的教室,我也就非常开心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篇五

1、教学文章1---9自然段,深入体会“我”的个性特点。

2、写片断:展开想象,把“我”第二次挑煤的过程详细生动地写下来。

3、简介作者及作品。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脑海中都会出现一个坚强的苦难少年的形象。上了这堂课后,我们将会对他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请大家自由读课文1---9自然段,思考一下他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到课文有关依据来谈一谈。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

3、交流讨论,并随机练习朗读。

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说明“我”虽只有12岁却很懂事。)。

“油煎”是什么?(把东西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心里像油煎一样”比方的是怎样一种情景?(把心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从这样的比喻里你感受到“我”看着一家人挨饿,心里------(很难过)。

随机练习朗读。

2)“我”看见比我大点儿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去挣几个小钱。(也说明我很懂事)。

“比我大点儿“说明什么?(我是挑煤孩子中年龄最小的。)。

“我”在做此打算之前知道挑煤工作的辛苦吗?从哪里看出来?(指名交流。)。

同样辛苦的还有什么工作作者也写到了?(挖煤)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名读)读后问:作者在这里把挖煤工人比作什么?(狗)从这个比喻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

师:是啊,从“我”的背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大群人,那就是旧中国千千万万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劳动人民。(随机练习朗读)。

3)“我的力气大得很。不信,咱们俩摔跤试试!”(说明我很好强。)。

“我”的力气真的大得很吗?(不是)。

师引读小赵的话。师:在小赵眼里,我只不过像个猴子而已,他根本不想跟我比。而我呢,为了能让小赵带上我去挑煤,我都不惜与已干挑煤苦活的小赵摔跤,足见我的好强。

4、师小结:从全文来看,文中的“我”是一个多么坚强、懂事、好强的孩子啊!

1、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尽管第一天挑煤以失败告终,但第二天他愣是凭着坚强的个性,克服了无数困难,将那担能换几个小钱的'煤挑到了车站。

2、指名读写第二天挑煤的段落。

3、师:这里没有详写我第二天挑煤的过程,但从“扁担一压到肩膀上,头上就直冒冷汗”就可以看出我挑煤一开始就已经-------(吃不消了)他是凭着怎样的信念把这担煤挑到车站的?(齐读句子)。

4、师:伤痕累累的我在第二天挑煤时将同样面临第一天所遇到的困难(用手示意板书),可以想象第二天挑煤更加艰难。(板书:更加艰难)。

5、师:请看插图,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伤痕累累的我第二天挑煤的过程写下来,要反映出我坚强个性背后挑煤生活的艰难,(指板书并箭头示意),并通过对工作的艰难的描写更加反映出他个性的坚强。

6、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做星级题:

出示:在课文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把第二天的挑煤过程生动详细地写下来。

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把第二天的挑煤过程较详细地写下来。

开头:第二天一早,我挑煤上肩,开始向着目的地进发。

7、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8、交流反馈习作。师生评议(二篇)。

评议要点:有否将挑煤工作的艰难及我个性的坚强写出来。

1、师:大家知道吗,那个个性坚强的少年名叫吴运铎。正是从小经受过这么多的磨难,锻炼出了顽强的意志,才使得他在抗日战争爆发时,英勇地参加了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又参与制造武器,表现突出;解放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劳动的开端》就节选自这本书。这本书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他本人也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完成《课堂作业》本中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路远滑。

受人欺负艰难。

第一天肩膀肿破坚强。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篇六

劳动是初晴的彩虹,虽起初阴雨绵绵,但往后就是五彩的礼物,劳动是进步的源泉,虽起初满头大汗,但往后却是甜美的笑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付出才有甘甜的泉水,这句话真是名副其实。

春天到了,水涨高了。鱼儿探出了头,柳树姑娘正打扮自己,看着水中的自己看得入迷,花儿更是五彩缤纷,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我悠闲的坐在小区长椅中欣赏大自然的美,这时我的眼珠子慢慢移动,到我们家的花园里,看到了几盆花苗,这时才想起了答应种花的事,霎时不知所措。

一声电话响起来了,原来是爸爸,他第一句话就问我种的怎么样了,我的心像十几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只好硬着头皮说完了,看着空空如也的花园,关上电话,我连忙跑回家,拿了几把叉子就奔向花园,一手拿着种子,一手拿着工具的我毫不犹豫地挖了几个大坑。它们大小不一,看着很怪,但手里的活儿还要继续。

我将花苗埋下去时,不小心遮住了根须,它一根又一根的下降,花儿也渐渐地枯了,完了,父母马上回来了,看着枯了的花。忽然爷爷回来了,他听见了,嘲笑我说:“你将根放水中泡一泡,一会儿就好了……”。我想了想,只好先将一株浸没。一会儿,花渐渐地抬起了头,根也变长了,我喜出望外,然后如法制泡的将其他花苗救出“魔爪。”

可我又发现了难题,花儿虽然种上了,但花却没有变得更好,反而不到十分钟,花全干了,我急得团团转,心想:是不是缺水了?我将一碗水捧在手里,拿过来灌溉它的心,这时门开了,爸爸回来了,他拿了一些肥料,我又施肥,又浇水,又培土。不一会儿花笑了,它伸展腰肢,在汗水下成长,我也笑了,虽然汗水扔布满脸蛋。但它只存在于我的劳动结晶中。

虽然那天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的,但花儿的微笑就是我们劳动的结晶。劳动真快乐!

文档为doc格式。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篇七

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美好的,劳动是幸福的。劳动能陶冶情操,让人感到无比幸福。在我的记忆里,有一次劳动使我记忆犹新。

脐橙成熟了,漫山遍野,一片金黄。我禁不住妈妈的描述,便对妈妈说:“妈妈,让我也去摘脐橙吧!”妈妈立刻答应了。

第二天,我来到果园,什么也不管,拿起摘脐橙的工具,就向山上跑去。在我那精心挑选之下,我挑了一棵长满了果子的树。我托起一个脐橙,把剪刀放在脐橙的枝叶上,做好了采摘果子的动作后,我便劳动起来。

刚开始,我力气十足,有的是劲。摘了一筐又一筐。可不知怎的,我的速度越来越慢。手已被剪刀弄出了一个泡。而且,拿剪刀都有些困难,我已经累的腰酸背痛。一弯腰,就难以伸直;一下蹲,我的脚就会发麻;一抬头,刺眼的阳光让我睁不开眼。我实在受不了这“酷晒”,便大喊道:“你这该死的阳光,这么热,我可对你不客气啦!

这太阳不但不听,还越来越热。我气极了,便跑去休息。

我看到采果阿姨们,一个个干劲十足,把装着脐橙的筐一一往下抬。再看看我的,还不到半筐。我惭愧极了,心想:难道她们不热吗?不累吗?不想休息吗?我带着疑惑之心,问其中一个阿姨,那个阿姨答道:“有什么累,我们经常劳动,早已习惯了,一点也不想休息。”我听后,发着呆。那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随后,我又继续采摘,一直想着阿姨的话。

那天,我不但劳动了,还收获到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劳动是人类生活中的快乐之一。”这个收获,我永远铭记在心。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篇八

我的第一次劳动的故事是这样的。

星期六的早晨,我正在家中看电视,忽然听到一声尖叫,原来是镰刀把弟弟的手割破了,我跑到后院去,给弟弟做了简单的包扎,并把镰刀拿了起来,用清水冲洗了一下。

“哥哥,你能不能把这个镰刀拿给奶奶呀!”弟弟说完抽噎了一下。我二话不说,直接关掉电视,冲到菜地里去。

从此,每一次家里干活我都会参与,让我体验一下劳动的快乐和艰苦。也我走上了劳动的大道!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篇九

今天我们学了《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现了穷人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砺的坚强意志。这篇课文对我启发很大,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艰辛。

作者和我们一样是12岁的青少年,要挑两筐沉重的煤,走许多路。如果路是平平的,特别好走的,对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已经是比登天还难。更何况路特别难走,这种艰难更是无法想象了。对比作者和我们,简直是天壤之别。同样是12岁的.我们,能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快乐地学习,但是小作者的生活却是如此艰难。他们是穷人,无论到哪里,都要被人欺负。小作者这么小就这么懂事,还懂得为家人担忧。现在,很少有这样乖巧的孩子了。说到挑煤,我们班老师还让我们回家尝试了一遍,虽然不是挑煤,但我们拎、背或挑着某样东西走楼梯。我感受也很深。我家一共有六楼,我拎着沉甸甸的书包,从1楼开始走。开始的时候,我还蛮好奇的。我从来都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感受,我十分期待。我慢慢地走到3楼,我的背上隐隐约约感觉有点热。我把外衣脱了,继续走着,慢慢地体验着这滋味。刚刚走到5楼,我的鼻上就有了一颗颗小汗珠。我无奈地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我继续往上走,来回走一趟。我感觉脚十分的酸,手也拎得生疼。

让我对课文中的小作者佩服。他的意志是那么地坚强,使他走上了成功的道路。我想我在学习、人生的道路上也正需要这种顽强刻苦的精神。我想对文中的那位作者说:“谢谢你,你的这种精神将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强地走下去。无论前面的道路是多么崎岖,前行的路上需要多少汗水,我都将坚定地走下去。”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篇十

记得我12岁那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萍乡煤矿四面是高山,在东北方的深山里,煤藏离地面很近。土煤窑星星点点,到处都是。土煤窑完全靠人工开采。窑主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是煤窑。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把煤从山里运到外地去,也靠人工。挑脚的一担一担地把煤挑到车站。

我看见比我大点儿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去挣几个小钱。

我找从小在一起玩的小赵商量,想叫他带我去。

小赵歪着脑袋,把我左看右看,笑着说:“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个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我的力气大得很。不信,咱们俩摔跤试试!”

“我不跟你摔跤,你要去就去吧,明天早点儿起来!”

要去挑煤半夜就得动身。我家没有灯笼,也没有火把。我跑到矿上电机房去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在机器上擦点机器油,绑在木头棍子上,准备半夜点着照路。

母亲知道我要去挑煤,心里当然舍不得,可是她也不愿意眼看着孩子们挨饿。她半夜起来不声不响地送我到门口。我约上小赵,匆匆忙忙走了。

我们爬过几座山,穿过几片树林,赶到挑煤的地方。哪知来得太早,还没有一个人影,小煤窑办事的地方门关得紧紧的,里面没有灯光,人都在睡觉。

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帐用的。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瞅着了。睡得正熟,我匆忙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时辰,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我爬起来揉揉胳膊,心想,出门做工真不容易,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我很想多挑一些,试了试,挑不动,又去掉一点。

矿上办事人不耐烦地说:“你要不挑就算了,别打麻烦!”

我一睹气挑上就走。

我挑着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右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哪知挑东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觉得担子重。不一会儿又要爬山。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我解开衫子一看,肩也肿了,皮也破了。

我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我的胳膊和脚擦破好几道口子,煤撒了一地。

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一进门,我一头倒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饥饿和疲劳把我压倒了。

母亲走过来轻轻地问道:“孩子,你怎么啦?”

我说煤没挑到站,都扔在半山腰了。母亲含着眼泪,给我打来洗脚水。

我怕母亲见了我的伤口又要难过,不肯下地洗脚。

我对母亲说:“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

母亲问我:“你吃过饭了吗?”

我回答:“我不饿。”

第二天一早,我喝了野菜粥,又翻过高山去挑煤。扁担一压上红肿的肩头,头上就直冒冷汗。我想应该趁力气还没使尽的时候,先多赶几步路,免得磨到天黑又误事,就咬紧牙,两脚不停,一直把这担煤挑到车站。

从此我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

劳动的开端吴运泽汇总篇十一

早上起床,我看见妈妈照例忙前忙后,一会儿拖地,一会儿整理房间……我不禁想起了第一次劳动的情景。

那是我读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看见妈妈在拖地,心想:看起来拖地挺简单的嘛,不如去尝试一下。于是,我说:“妈妈,让我来干吧!”妈妈说:“好啊,你来!”

在我拿起拖把的那刻起,我第一次感觉到这拖把的重量,沉甸甸的!我想:拖把那么重,我拖完一定会腰酸背痛的。但我已经抢着干了,怎么好意思放弃呢?再说,拖完地妈妈也会表扬我的!

说干就干,我拎起拖把,冲进厕所,把拖把放进一桶干净的水里。我右手握着把柄,把拖把浸入水中不停地搅动打转,然后提出来,用脚使劲地踩,踩干后,我就走进客厅,拖起地来。

妈妈告诉我说:“拖地要按顺序来,横着拖,一边拖一边退,以免拖好的地又被自己踩脏了。每拖完一间屋,还要去清洗拖把,如果太脏还要多拖几遍。”我照着妈妈的办法去拖,果然见效。我先拖没有障碍物的地方,一边横着拖,一边后退。一下子,这里变得亮堂堂的了。接着,我开始拖有障碍物的地方。我俯下身子,把拖把塞进茶几、电视柜、沙发底下,来回拖,然后拖出来,清洗干净,再拖!

渐渐地,我有点坚持不住了:头上冒汗,臂膀酸痛。心想:拖地原来这么累,可我才拖一间!难怪妈妈常常抱怨她的手臂痛啊!不行,我要坚持到底!接着,我一连拖了三间屋子!最后,我终于累得腰酸背痛,满头大汗,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直喘粗气。虽然很累,但心里很快乐!看着光洁的地板能照出人影,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辛劳和快乐!妈妈看见了,笑着说:“哟嗬,这就累了?知道妈妈的辛苦了吧?不过,拖得挺干净,值得表扬,再接再励!”我美滋滋地笑了!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很久了,但是从那天起,我体会到妈妈做家务的辛苦,也就在那天,我有了劳动的起点。从此以后,我常常帮妈妈做家务:扫地、整理房间……而这一切,都源于劳动的开端!

我,一名小学生,每周一至周五都要和爸妈一样要“上班”,自然每天的早饭是妈妈给我做。要说我的最爱,当然是蛋炒饭了,可天天看着妈妈炒蛋炒饭,我的心里和手也痒痒的,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决心自己炒一次。

我先做炒蛋炒饭的准备工作,准备了葱、米饭、鸡蛋,把葱切碎。做好准备工作,我慢慢地打开天然气灶,可开了半天扭不动旋钮,没办法,我开始叫“援兵”。哦!原来开天然气灶还要往下按。

把锅烧热,我开始慢慢地倒油,“嗞啦”一声,吓地我猛地往后退了一步,不敢往前走,伸头往锅里一看,只见那油像冰块碰到地面一样四处散开。我放开胆子走到油锅前,()迅速地把葱和米饭倒进锅里,锅里的油立即不溅了,可现在我才想起来鸡蛋还没有搞呢!我拿起鸡蛋把蛋黄、蛋清打到碗里,可由于不懂得怎样打,最后只有一个完整的蛋黄和一小部分蛋清在碗里,其余的蛋清都在我手上,弄得手粘呼呼的。于是我去把手上的蛋清擦干净,正擦着手,我猛然间闻到一股浓浓的糊味,“完了,饭炒糊了,这可怎么办?”我心中叫道,飞一般跑到厨房,把鸡蛋搅开,然后极不均匀地把鸡蛋撒到锅里,迅速翻动锅铲。几分钟后我终于把我的“成果”端到妈妈的面前,面对我的作品,妈妈毫不留情地给了我一个评价--“黑蛋饭”。

我的第一次劳动以失败告吹,但失败乃成功之母,从那以后我又多次实验,最终学会了炒蛋炒饭。吃着自己炒的蛋炒饭,心里美滋滋的,嘴里香喷喷的。可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幸福就在于有益人类的劳动中;快乐就在于有益人类的'劳动中。人类所有的良好品质都为劳动而生,劳动是幸福的,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有益的。一位名人说过“人生,是一座天平,一端是结局,一端是付出的劳动”。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洗碗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家务事,可这就是我的劳动开端。记得四岁的一天吃过晚饭,由于我看到父母很劳累,就主动帮他们洗碗。把碗泡进池子里,滴上几滴洗洁精,然后拿出洗碗刷------滴了洗洁精的碗光溜溜的,用小手端一个光溜溜的大碗,还是要有几分技巧的,稍不留神,就“咣”一声,不但把碗打破了,说不准自己的小手也会被划破呢!。第一个碗洗得不算太干净,由于没有洗过,好几次差点就把碗捽碎了,第二个碗由于有了第一个碗的经验,就顺畅多了,后面的碗对我来说就是个小意思。碗终于洗好了,我得意急了,就连忙叫妈妈来看,妈妈夸奖了我,我心里美滋滋的。虽然弄湿了衣服,但我的付出有了回报,我尝到了劳动的甜头。

从此,我常帮妈妈做家务,因为我知道了我的劳动没有徒劳,有了丰实的果子,我的收获要比我付出的劳动多的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