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1:02:30 页码:11
2023年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精选16篇)
2023-11-11 11:02:30    小编:zdfb

总结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总结,也是给他人分享经验和启示的一种方式。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小编为我们提供的这些总结范文,不仅展示了不同领域和层次的总结,也给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一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

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性质,内容和评价。

背景:

(1)经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已大多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2)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矛盾深刻,纷纷要求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3)政治—诸国争霸,兼并富国强兵的需要;

(4)理论—法家理论初步形成,要求改革变法加强集权;

(5)直接—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的策略。目的—富国强兵,争霸天下。

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内容: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政治上废特权,行军功受爵,废分封,行县制;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社会上令民为拾伍,实行连坐。—全方位地废除了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确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

评价:

积极—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使秦国强盛起来,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消极—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不良影响。

二、封建社会初期治国思想的演变和终结。

演变:

法家独尊—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多种学派,其中法家主张改革,法治和中央集权,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被秦国利用来作为治国的主要依据,建立了统一的集权国家秦朝,但法家失于暴政,秦朝二世而亡。汉初用道—秦朝亡于暴政,汉初天下凋敝,西汉采用了黄老无为思想,恢复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但道家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出现了王国问题,威胁西汉统治。

汉武尊儒—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吸收法家和道家,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汉武帝采纳改造后的儒学为治国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儒家为主(表),法家为辅(里),佐之以道的治国思想形成。

认识:中国治国思想由儒法道佛组成。儒家有利缓和矛盾维护统治,法家有利加强专制集权,道家恢复经济,佛道麻醉人民。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现代价值。

(1)春秋创立—孔子提出仁,礼,主张以德治国,主张逐步改良。

(2)战国发展—孟子仁政,重民,反对苛政,保证农时,宽刑薄税。

(3)秦朝摧残—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由民间转入地下。

(4)西汉独尊—董仲舒改造,吸收法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正统思想。

(5)宋朝系统—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实际是为封建纲常辩护。儒学系统化,但也逐渐失去活力。

(6)明清受批—四书五经僵化了思想,李贽指责批判孔子,揭露道学虚伪;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法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朴素辨证,发展的思想,主张革新。

(7)近代崩溃—在戊戌变法后开始受到批判,新学的传播,科举的结束都是对儒家的打击;新文化运动中彻底被批判,儒家失去了其主流地位;1949年后儒家受极左思潮影响,被当作封建糟粕完全否定。

(8)新的曙光—新时期以来,儒学对东南亚,东亚等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代价值—和谐论;统一观;重视德化;重视家庭人伦;民本思想。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二

一、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主要举措:参照课堂笔记(政治、经济、文教)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法国生产力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政权即可一蹴而就。

(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经过: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1917年11月6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3、特点:

(1) 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

4、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区别:

(1)领导阶级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2)革命性质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本主义性质,未能改变俄国社会性质,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无产阶级专政上台建立“苏维埃”政权(苏俄)。

(3)革命对象不同:

二月革命推翻对象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对象是“临时政府”反动统治。

(4)革命影响不同: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倒行逆施,对内镇压工农运动,对外继续参加“一战”。迅速被人民推翻,湮没在历史中。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采取了对外卫国战争、对内巩固政权、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时间:(1978年)。

2、原因: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

3、内容:(1)、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2)、管理体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1983年撤消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消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3)、购销制度: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

(2)意义: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的创办,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时间:1984年。

2、原因:(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4、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5、内容:(1)、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政企分开,职工的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挂钩。(2)、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四

口诀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口诀二: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五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六

商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 《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1、起源:新石器时代 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度,雍容华贵

5、宋代: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

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风格奇特; 木刻版画、年画等

7、民间绘画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8、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戏之主):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4、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七

(1)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经济基础变化;。

(2)新兴地主阶级兴起,阶级基础变化;。

(3)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思想的影响奠定了思想基础;。

(4)秦孝公顺应时代潮流。

措施。

经济:

(1)经济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政治: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世卿世禄。

(2)严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3)推行郡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4)制订《秦律》。

文化:

焚烧诗书。

风尚:

改革社会风尚。

性质。

加强地主阶级中央集权的封建化改革。

影响。

(1)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改革。

(2)确立了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3)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从此开始。

(4)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成功原因。

(1)顺应历史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趋势。

(2)商鞅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贵,以大无畏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

(3)商鞅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即便是商鞅遇害,“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4)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对守旧派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障碍。

(5)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以及对商鞅的支持、重用是变法的后盾。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八

2.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

3.出现私有制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氏族公社由母系发展为父系的主要原因男子在生产中取得支配地位。

5.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时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显著提高。

8.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主要原因实行管仲改革,齐国经济实力强大。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

10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而社会经济仍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确立。

11.战国时期,封建之取代奴隶制的直接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12.法家思想在战国受到统治者重视的主要原因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

1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14.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实力最强。

15.迫使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的主要原因法律严酷、误期当斩。

16.楚汉相争中刘邦取胜的主观原因争取民心归顺,军事策略正确。

17.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社会十分贫困。

18.汉初统治者采取宽舒政策的直接原因秦王的教训。

19.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和亲”政策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军事力量薄弱。

21.汉武帝能实行“大一统”的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

22.东汉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23.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军阀集团割据局面的根源封建的自然经济形态。

24.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地区的决定性条件注重农业,保证军粮供应。

25.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的最主要原因孙刘结盟抗曹。

26.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成均势。

27.东吴时代江南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原战乱,北方人士南迁。

28.东汉到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的主要原因中原文化先进。

29.西晋时期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实力增强,南方衰落。

30.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成风,佛道盛行,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社会动荡不安。

31.西晋统一为时短暂的根本原因腐朽的门阀掌权,皇族争权夺利。

33.祖逖北伐收复中原努力失败的主要原因朝廷没有给予有力支持。

34.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的主要原因得到士族地主的支持。

35.淝水之战前秦战败的最重要原因前秦统治不得人心。

36.前秦败于淝水之战的主观原因军心离散,缺乏斗志。

37.祖逖北伐、淝水之战都未能完成统一的共同原因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

38.对淝水之战的胜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心的向背。

39.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先进经济形态的影响。

40.形成陶潜田园诗风格的思想根源对现实不满。

41.东晋至南朝末,朝代更替频繁,政局不稳的最主要原因大将拥兵夺权。

4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北方劳动人民南迁。

44.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各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45.隋朝开凿大运河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江南地区经济日益重要。

48.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接受隋亡教训。

49.唐朝对外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盛况的根本原因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50.促使唐朝扬州繁荣至极的直接原因交通枢纽地位。

51.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经济发展。

52.唐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五田可授,其根源在于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53.唐朝募兵之取代府兵制的根本原因均田制的破坏。

54.唐朝中期藩镇权力过大的根本原因军事制度的缺陷。

55.安史之乱之前,唐朝政府腐败的直接原因唐玄宗不理政事,重用坏人。

56.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的最根本原因均田制破坏导致军事制度缺陷。

57.唐朝两税法得以实施的最主要原因它适应了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

58.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它改变了征税标准。

59.唐末和东汉末农民起义的相同原因宦官专权。

60.导致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藩镇割据。

61.导致贞观之治出现最主要的经济条件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

62.“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轻揺薄赋,重视农业。

6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北方多次战乱。

64.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根源唐末潘镇割据的延续。

65.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的前提条件社会安危。

66.北宋时期出现纸币的根本原因商业活动频繁。

67.导致南宋与金对峙局面的原因绍兴与议后,金获得淮河以北广大地区。

68.南宋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商业往来,其重要原因在于造船技术大有提高。

69.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71.元朝政府发展长江口至直沽之间海运的主要原因全国经济重心在江南。

72.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的加强主要的原因国家的统一。

73.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方产生资本主萌芽的最主要条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75.郑和下西洋得以顺利进行和完成的主要原因农工商发达,国力强盛。

77.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主要原因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78.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79.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

80.清乾嘉期间崇实学风消失的主要原因文网严密,人心自危。

81.“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82.造成近代中西科学技术差距的根本原因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的作用。

83.史学界之所以肯定武则天的主要原因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84.元朝的松江成为棉纺业中心的主要原因黄道婆改革面纺织工具。

85.促使原始社会人类过定居生活的直接原因原始农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九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1)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列强为了寻求海外市场加紧侵略扩张。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其中英德矛盾最为尖锐。

(2)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冲突促成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3)20世纪初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于军事,为世界大战的爆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4)军国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泛滥,使战争日益迫近。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实力上,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2)军事战略上,德军低估对手,且两线作战。

(3)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激烈,德国尤为尖锐,基尔港水兵起义,全国响应,德皇退位,仓皇逃亡。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意大利临阵倒戈,日本美国等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实力。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积极方面(1)战争促进了军事技术的发展,使第二次工业革命继续深入进行。

(2)一些欧洲国家基本按民族自决的原则,建立了新的民族国家。

(3)英法等老牌国家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优势,几百年的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新高潮。

(4)战争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消极方面:大战历时多年,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2.知道“非战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十

1,原因:

(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思想主张:

(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4、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

(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孟德斯鸠:

(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影响: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4、卢梭:

(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2)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1、康德: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2、评价: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十一

2.楚汉战争的性质封建统治者争夺权位的斗争。

3.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的实质民主政权的对立。

5.隋朝开创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7.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8.“安史之乱”的实质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最高治权。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十二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十三

2.秦朝修筑万里长城的直接目的抵御匈奴南下。

3.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奠定对外战争的物质基础。

4.周初统治者实行封建制的主要目的巩固奴隶主国家政策。

5.汗初实行款舒政策的根本目的稳定统治。

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分割王国的封地。

8.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目的在于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

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联络大月氏。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的直接目的保证北魏政府财政收入。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观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14.隋唐实行科学举制的最主要目的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

15.唐政府规定农民可以纳绢代役的主要目的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16.唐太宗注意用人纳谏的根本目的维护统治地位。

17.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的主要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8.五代十国很多政权比较重视发展生产的目的保存实力。

19.宋太祖即位后,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直接目的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20.元朝重视国内陆路水路交通,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的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

21.元朝政府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的主要目的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22.元朝政府重视国内陆路水陆交通,其直接目的在于取得南方粮食供应。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十四

5.1649年建立的英吉利共和国的性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

6.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夺权。

7.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9.《人权宣言》的实质: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11.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性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的帝国。

12.彼得一世改革的实质:农奴主阶级实行富国强兵的改革。

13.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清除封建割据状态。

14.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实质:使用奴隶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

15.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六、依据条件前提背景。

1.拿破仑能在1799年夺权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希望他稳定政局。

2.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长足发展的根本前提:统一市场开辟。

4.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前提条件:武装倒幕取得最后的胜利。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十五

2.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族最重要的影响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4.唐朝两税法的直接作用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

5.两税法实行后,影响最深的作用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6.隋朝大运河发挥的主要作用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7.北宋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地方财政的主要作用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经济条件。

8.澶渊之盟的最大影响双方维持了一个世纪的和平友好往来的局面。

9.王安石变法的突出效果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济贫济弱的局面。

10.元朝时期开凿运河的主要作用解决了元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11.八股取士的直接作用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

12.明朝后期该用银两收税对社会最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农业产品和手工产品的商品化。

13.清朝设置台湾政府的最重要的意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高中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汇总篇十六

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改革虽然不象革命那样来的轰轰烈烈,却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历史上的改革有很多,本学习模块精选了其中9个重大改革,这9个改革贯通古今中外,或成功或失败,其中也充满了曲折与反复,然而它们都对历史的前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被历史所铭记!

学习本模块必须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无论改革或是革命都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然而二者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我们所熟知的革命有很多,诸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国的辛亥革命、俄国的十月革命等等,所以不难看出,革命是由暴力打造的,是用鲜血铸就的,它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用暴力来夺取国家政权,并且往往伴随着国家政权的更替,从而产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的巨大变革,在革命者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旧制度的不满,他们设想了一个更为理想的社会制度,并誓死为之奋斗,因此,革命又可被看为一场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革命。

改革与革命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平和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在革命中充满了暴力、斗争与尖锐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其次,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再次,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也就意味着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注定了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与多样性。

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任何改革都并非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的。其中或有着来自统治阶级内部的阻力,或有着其他阶层人民的不满„„例如,中国的王安石变法,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冲突,最终使得这次改革遭到了失败。

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然而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偶然因素,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多样性,由此,改革中也蕴含着多样性。同一时期、针对同一目的的改革往往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不同的结局。例如,同样是面临着被动挨打、被侵略局面的中国及其近邻——日本,它们的统治阶级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于是有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结果,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最终迈上了军国主义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并且使整个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历史的发展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因此,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与多样性。

对于改革不仅要能正确的认识它还应该能正确的评价它。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中,商鞅最终遭车裂而死,变法的内容也被废止,变法遭到了失败,然而商鞅变法却使秦国自此走上了强盛的道路,并为秦一举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不能不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又如雅典的梭伦改革,改革没有维持太久,并最终还是失败了,然而梭伦改革却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雅典民主的基石,从这些内容来看又不能不说梭伦改革是成功的。总体说来,对待改革要客观而全面的进行评价,不能单纯的从其结果是失败或成功来下定论,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从各个方面综合的分析和评价事物。

在改革中也并非没有一丝的流血牺牲,许多改革家就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遭车裂而死的商鞅、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他们不仅仅是为统治者而改革,更重要的是为了他们心中的信念,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为了社会与国家。他们大多数都具有坚韧不拨的意志,具有崇高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些便是本学习模块在情感目标上的内容。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他们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这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必须的,并且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纵观历史各个时期的改革,其复杂性与艰巨性毋庸多言,然而,正是在这些改革中,人类历史不断前进。

我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革,特别是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使我国真正的自主、自强。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我国的改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其中的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并树立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奋斗的决心与勇气。

通过对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对改革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较。

为清晰的历史概念;通过对改革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梭伦改革。

本学习专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本部分主要掌握改革前雅典的矛盾状况。改革前的雅典社会性质一说是氏族社会,一说是国家社会,但社会矛盾紧张是确凿无疑的。当时社会分为贵族和平民两个等级,贵族把持国家权力,肆意剥削平民,迫使大量平民失去土地和人生自由,破产平民或被作为奴隶出卖以抵偿债款,或沦为贵族的被保护人和“六一汉”,为贵族耕种土地,交纳收成的六分之一(一说六分之五)。残酷的剥削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前632年,贵族青年基伦发动政变,前六世纪初,雅典平民酝酿暴动,内争削弱了国力,西部邻邦麦加拉乘机征服距雅典海岸仅一英里的萨拉斯岛,危及雅典的安全。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困境面前,雅典推举梭伦全权负责改革。梭伦改革可以说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通过对梭伦改革背景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培养学生从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这些措施大致可分为两类四点,第一类是经济改革,首先解决社会上严重的债务问题和土地问题,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其次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如:改革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提倡学习手工技艺,鼓励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第二类是政治改革,首先是进行新的社会等级划分,梭伦以土地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官职越高,这一措施保护了贵族的利益。其次创立了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四百人会议由除第四等级以外的公民选举产生,打破了贵族独揽大权的政治局面;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法庭,由全体公民抽签组成,审案时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所有的公民都有控告、上诉的权力,陪审法庭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恩格斯称它是一场“革命”,但这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旧势力没有被彻底清除,下层人民的要求也没有很好地满足。梭伦推崇“中庸”,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但结果两面都不讨好,最后自己被迫远走埃及。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梭伦经济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政治措施使下层平民得以参与国家政治,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也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与东方“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对政治发展的深层影响和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从更为宏观、更为广阔的层面上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增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商鞅变法。

本学习专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一个烽烟四起的年代,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出现了七雄并立的局面,然而各国并不满足于并立的均势,纷纷将“力征争权,胜者为右”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为争霸王之业,各国纷纷寻求变法革新。同时,频繁的战争也使得各国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危机日趋加重。另外,战国时期也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时期,特别是铁器的广泛使用使生产力水平获得了巨大的提高。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也促使各国掀起了一场场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首先是从魏国开始的。魏文侯任用了一批极有才干的官吏,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都为当时魏国的变法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李悝的变法,使得魏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使魏国一度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为其他各国的改革也树立了榜样,使各国国君都意识到变法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并相继采用。同时,李悝在变法时颁布的《法经》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文字可考的较为系统完备的刑法法典。魏文侯去世后,武候继位,大臣王错不断向武候进谗,排挤吴起,吴起因此逃往楚国并为楚悼王所重用,在楚国实行变法。经过吴起变法的楚国很快就强盛起来,“南平北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然而吴起的变法严重损害了贵族官僚的利益,楚悼王死后不久,吴起便被心存怨恨的旧官僚杀害,变法也随之而失败。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最为著名也最为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原为卫国的公族,是李悝的学生,他先到了魏国,但没有得到重用。适逢秦孝公向全国颁布“求贤令”,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商鞅来到了秦国。他的“强国之术”立刻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并通过在朝廷中与反对派的辩论,阐释了他的变法思想,获取了秦孝公的信任,坚定了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

商鞅变法前后共有两次。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这项措施在秦国建立起了比较严密的法律体系,同时,将百姓按照什伍体系编制起来,这为以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兵役以及进行统治创造条件,并在秦国建立起了基层管理体制。

第二,鼓励小农生产,崇本抑末。商鞅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便是封建政治的经济基础,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条件下是,这样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封建生产力、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崇本抑末的政策对当时秦国的富国强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第三,奖励军功,按军功规定给予名位的标准。“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对秦国的世卿世禄制度以及宗族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而避免了宗族贵族长期把持政权的现象,此外还引进了大批的人才,扩大了秦国的统治基础。

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是在第一次变法的基础上对政治、经济更进一步的改革.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这是对土地制度的改革,通过这个法令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允许百姓自由买卖土地,并用法令的形式保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第二,推行县制。将全国的政权、兵权都加以集中,建立了君主专制的统一的封建政治体制,巩固了封建统治,发展了地主经济。第三,统一度量衡。这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第五,改良社会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秦国地处西部,在其统治范围内有不少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商鞅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同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盛起来,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走上了日益强大的道路。然而商鞅变法却严重触犯了秦国宗室和旧贵族的势力,于是在秦孝公去世后不久,商鞅便被车裂而死,其家人也遭到了连坐。然而,商鞅虽然被杀害了,他的新法却在秦国继续推行,为秦国最终兼并六国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变法。

不难看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应该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目的的。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然而,商鞅最终遭车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连坐,不得不说商鞅的结局是个历史的悲剧,由此可见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向上的,然而在向上发展的道路中会有许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而商鞅正是具备了这种勇气与信念,在改革中表现了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本学习专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领拓跋猗卢因为帮助当时统治者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但不久,代国被兴起的前秦所灭,拓跋部的历史也暂时的中断了。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珪趁机复国,召开部落大会,即位代王,并改国号为魏,称皇帝,史称北魏。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特别是公元445年在陕西杏城的卢水胡人盖吴领导的起义,发动了十余万群众参加起义,北魏政府派出6万骑兵前来镇压,统治者拓跋焘亲临指挥,最终盖吴被叛徒杀害,盖吴起义失败了,却使北魏统治者受到了极大的震动。473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此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的反抗和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和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

第三,促进民族融合。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的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激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四)王安石变法。

本学习专题共有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陈桥兵变”,赵匡胤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北宋,因此,他对将领手中的兵权十分恐慌,于是“释去兵权”,并通过其他的方式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对土地的“不抑兼并”就是政策之一,对大地主大官僚采取多种优厚措施,放任他们去大肆的兼并农民土地,同时,允许土地买卖,使土地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土地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强,地主们通过这种手段更是攫取了大量的土地。而广大的农民却因失去土地而破产,从而沦为地主的佃户,生活日益贫困,他们和土地占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到了宋仁宗统治时期,这样的普遍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起义者前赴后继,给了宋朝廷以沉重的打击。此外,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取得地主的支持,建立了庞大的统治机构,而这种措施到了宋朝中叶则发展成为了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现象,且呈现出恶性膨胀的趋势,使得朝廷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军费支出尤其浩大,国家往往入不敷出。兵败、财困、民反的现象始终围绕着北宋朝廷。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等有远见卓识的官员发起了“庆历新政”,却遭到特权阶层的强烈反对,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北宋朝廷进一步的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克服危机,一场由王安石倡导的更大规模的改革开始了积极的酝酿。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1067年,年方二十的宋神宗即位,决心变法,1070年底,王安石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全面推行变法。变法主要分为理财、强兵、科举和学校三个方面。

理财方面主要包括:

均输法。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这样既可以节省运费和购价,又可以避免囤积居奇。

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这一措施稳定了社会生产,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也为国家带来了利息收入。

农田水利法。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从而防止地主豪强对水利等的垄断。

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

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从而制止了一些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

强兵方面主要包括:

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加强对农民的镇压与控制,同时也成为朝廷军事力量的一部分,节省养兵的经费。

保马法。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在科举和学校方面主要有:

兴学校。整顿太学,增加太学生的名额,并且根据学习成绩来选拔人才,同时又设置了许多的专科学校,培养改革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改革科举制。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

王安石变法对当时的北宋朝廷和社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在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限制了大商人对物价的操纵及牟取暴利,抑制了豪强兼并的势力,发展了生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其次,在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的解决了冗兵的问题。王安石变法使得宋朝的国力由弱转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王安石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特权和利益,因此遭到了他们强烈的反对和攻击。同时王安石变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任用非人,一些投机分子趁机混入,同时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此外,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也摇摆不定,不时的动摇妥协。然而导致变法失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变法失败了,王安石也随之被流放,新法也全部被废除。

在改革中,由于守旧派的攻击,王安石两度被罢相,却依旧能积极的进行改革,这种不懈的精神和斗争的勇气是值得嘉许和发扬的。同时,面对众人的攻击,能将自己的私利置于一边,不顾自己的生死,这也需要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同时,王安石自小就认为“男儿少壮不树立,夹此穷老将安归?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睎”。这种少壮时就确立人生的奋斗方向,以天下为己任,立志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精神,在今天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继承的。

(五)欧洲的宗教改革。

本学习专题共有3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本部分内容共计分为三块:第一部分是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这种地位用一句话概括: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其威势一度超过世俗王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点,一是它控制了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知识教育,宣传忍耐、顺从的思想,大搞蒙昧主义,维护封建剥削;二是它占有西欧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拥有较为完备的组织、司法、财政、税收体系,俨然一个国家组织。15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适合本阶级需要的、世俗化的文化体系,而教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肆意阻挠欧洲各国的统一,残酷迫害异教徒和其他先进人士,天主教已经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一场针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的学习和对宗教改革必要性的分析、掌握,我们可以认识到思想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认识到思想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培养学习、吸收先进文化的自觉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其核心思想就是“因信称义”,意即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由此《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教皇和教会的权威受到严重打击;路德进一步解释了何为“善功”,指出生活中的一切正当手艺和职业都是善功,天主教所主张的善功是信仰上帝、鄙视尘世生活、遵守宗教戒律、履行宗教义务,从而满足了资产阶级的要求。马克斯·维伯称新教伦理催生了西方资本主义,这句话虽不完全正确,却揭示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从马丁·路德的教义可以体会到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进一步理解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特殊关系。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这一部分我们应该了解德国之外发生的宗教改革的概貌,在瑞士日内瓦,宗教改革家卡尔文创立了卡尔文教,建立起神权合一的国家;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创立英国国教,英王取代教皇成为英国宗教的最高代表;荷兰新兴资产阶级高举宗教改革的大旗,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起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此外,新教在法国、苏格兰、瑞典、挪威等国广为流行。

在了解了以上内容后,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首先它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打击了教会权威,声张了人的价值。其次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再次新教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后为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这些措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通过分析使学生对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有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本学习专题共有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埃及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冲,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地中海的粮仓”闻名于世。16世纪初埃及被土耳其占领,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土耳其人在埃及实行包税制,即向政府预付一年的地税,即可获得在包税领地内的绝对权力。埃及地方封建势力曼姆鲁克的暴政也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18、19世纪,英国、法国对埃及的争夺使埃及社会在兵连祸结中愈益衰败。1805年,奥斯曼帝国驻埃及军官穆罕默德·阿里夺取了政权,自立为总督,奥斯曼帝国素丹被迫承认了既成事实。英国勾结曼努鲁克势力入侵埃及,企图颠覆刚刚建立的阿里政权。阿里及埃及人民击退了英军的入侵,阿里雄心勃勃地想建立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奥斯曼帝国。同时为了削弱埃及内部的地方势力,巩固自己的政权,阿里进行了改革。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阿里的改革始于1808年,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阿里宣布废除包税制,没收封建主、包税人和部分清真寺的土地,消灭了曼姆鲁克地方政治势力。他将部分土地赠给其家族、亲信和部属,从而形成了一批新地主,这也是他的统治基础。另一部分土地定为“国有地”,实际归阿里本人所有,以租佃形式租给农民。阿里鼓励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生产,以换取发展工业必不可少的外汇;为适应农业发展,他还重视兴修水利。阿里还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他在埃及创办了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其中以军事工业最为重要。为此阿里从西方购买机器,聘请技师,选派留学生出国,还吸收少量外资。阿里进行改革是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1820年他着手创办新军,开办步兵学校,建立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自造战舰。阿里提倡学习西方文化,在国内建立新式学校,建立国家印刷厂,出版了埃及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阿里也注意整理本国文化遗产,诠释古籍、编辞书、出版文史著作等。阿里还改革了行政制度,简化行政区划,省以下设立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阿里的改革是在保留延续1千多年第封建农奴制基础上进行的,并未触及旧的生产关系,因而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但是阿里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他消灭了埃及最反动的封建势力,统一了全国;培养和造就了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分子,发展了商品经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长期停滞落后的工农业生产获得飞速发展;建立起强大的军队,为捍卫民族独立创造了必要条件,也为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阿里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穷兵黩武使埃及势力达到顶点,成为地跨非、亚两州的阿拉伯帝国,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部分”,赢得了实际上的独立。阿里因此被誉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但是对外侵略战争耗尽了埃及的资财,使国库储备枯竭,也把埃及人民推入了苦难的深渊。

(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本学习专题共有三方面的学习内容: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对于这次改革除了要掌握《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这次改革发生的历史背景,由此来引发学生的历史思考,了解俄国要摆脱自己过分落后状态是改革的最主要动因。其历史背景可归纳为如下两点:

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但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农业中商品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直到1860年,俄国的农业人口还占全民的90%,使用的农具几乎全是木犁。当时,英国的生铁产量是俄国的15倍,铁路里程是俄国的10倍。

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与英法两国作战,对比之下,俄国在各方面的落后更是暴露无遗。在这场战争中,俄国人第一次见到了铁甲舰和更加先进的枪械,在军需运输方面俄国没有象样的公路和运输工具。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6~1860年,俄国共爆发了近290次农民起义。

正因为如此,在内外交困形势下上台的亚力山大二世才主动推进改革,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1861年俄历2月19日(公历3月3日)亚力山大二世正式批准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和“宣言”。对这一理解层次的学习内容就是要求知道法令的主要内容,并通过这些法令来认识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它对俄国的社会变革有哪些重要影响。这次改革最终发生并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和条件除了外部力量的推动,更在于俄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就会有一个较为宽阔的视野,从而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由《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等17个文件组成。法令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这种赎金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实际价格)。农民在签订赎买契约之前还要为地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地方法令》规定,当农民使用的份地超过“法令”规定的数额时,或者分给农民份地以后,地主剩下的好地不到全部土地的1/3时,地主有权向农民割地。为管理改革后的农民,设置了地方贵族控制的村社和乡组织,并建立了监督农民的连环保制度。

法令的颁布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收取的巨额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

但改革并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从土地分配的情况来看,农民所得的份地不仅比原来耕种的要小,还要缴纳高出地价两三倍的赎金。地主总是以各种手段向农民“割地”,全国平均“割地”达到18%,在土地肥沃地区达20~40%,少数地区甚至达到一半。所以,当农民真的“解放”以后,实际上已变得一贫如洗了。

在此之后,俄国还在政治机构、司法制度、征兵制度、财政、教育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这些都属于资本主义性质。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在了解了改革的历史背景,掌握了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后,再来探讨其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就比较得心应手了。对这一运用层次的要求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理解、分析问题时具有一种全面、客观的视野,在探讨中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孕育一种问题意识。

尽管这次改革不如革命彻底、迅速,但它毕竟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表现。它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0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正是由于这种自上而下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历史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造成了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加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八)明治维新。

本学习专题共有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本模块的学习首先要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一是认识维新前的社会状况,特别注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幕府体制对日本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封建国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国家实际权力幕府将军手中,将军的亲信组成统治的核心,而地方豪族和下层武士被排挤到权力系统的边缘,他们与天皇集团对将军的统治心怀不满;幕府对内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外采取“锁国政策”,顽固维持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二是把握维新前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十九世纪中叶,美、英、法、俄、荷先后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驻扎军队、开设领事馆,这些条约加剧了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将军、大名“皆感国用不足”,纷纷加强剥削,广大人民包括下层武士的生活日趋贫困。日本社会各界对将军的不满与日俱增,地方大名率先发起反幕运动,开始了明治维新。这里应该注意到维新前的社会矛盾是在世界历史走向近代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隐藏着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历史较量。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明治维新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被迫开国(1853年)到明治政权建立(1868年)。本部分要注意维新主力和斗争策略的演变、维新运动从权力之争向学习资本主义的转变。初期斗争的主力是地方大封建主(大名),其目的是进入中央政权,他们围绕“开国”和“将军继嗣”问题与幕府展开斗争,1858年“安政大狱”之后下层武士走上前台,举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主张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对内推翻幕府,以天皇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统治。1862年,萨摩、长琦武士先后发动攘夷运动,旋即遭到失败,攘夷失败促使尊攘派调整策略,他们放弃攘夷,打出了“王政复古”的旗号,主动吸收西方技术,发展经济,建立以长琦为中心的倒幕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准备长期斗争,此后萨摩、安艺等藩相继加入,1868年幕府统治终于被推翻,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建立。

第二阶段从明治政府建立到《帝国宪法》颁布。其间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里要了解主要改革措施,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初期的措施以破旧为特点,通过“奉还版藉”、“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实行新的身份制,废除士族的特权,允许族间通婚(皇族除外),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进行土地改革,废止了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建立起土地私有制。后期改革以“立新”为特点,主要有“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吸收西方文化和技术,实行全盘欧化;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年),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这些政策虽然是新政权为维护统治而制定的,但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些政策使日本成功的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明治维新的实质有人认为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更替,也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前者主要依据维新运动的领导者,后者则依据改革的错之和实际效果。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更能认清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维新在形式上是权力之争,但实际上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之路。学习明治维新我们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深刻含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认识到改革对于促进历史发展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体会邓小平“改革也能解放生产力”的科学价值。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适当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九)戊戌变法。

本学习专题共有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发生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不但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而且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同时也是早期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图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要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可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一是思想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以王韬、薛福成等一批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潮。他们要求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些维新思潮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是阶级基础。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伴随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

三是社会背景。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在经历了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尤其是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不再相信洋务运动那一套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道路。

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挺身而出,四处奔走,呼吁通过变法来谋求国家的富强,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联合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对戊戌变法这一由康、梁等维新派发动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的比重相对较大。教师应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先进分子对救国之路上下求索的艰辛历程,知道他们从事的主要活动和政治主张,准确把握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认识维新派所要推行的改革具有相当的深刻性,因此必须面对强大的保守势力。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康有为用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自由平等的学说作武器,对恪守祖训不可变的封建传统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强调非“变”不可。他主张学西学、废科举、兴学校、育人才。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影响了许多读书人,使一批传统人士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

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此后维新派在北京和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开设学堂,将变法运动推向“百日维新”的高潮。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这是一篇以皇帝名义宣布实行变法的宣言。随后又颁布了几十道变法上谕。

其主要内容包括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

这些变法内容较为深刻地触动了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应予肯定。但法令中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可见百日维新中的光绪帝和维新派是有区别的,没有能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很不彻底的。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变法的的推行必然会触动各种守旧势力的切身利益,引起了封建顽固派对变法的惊恐和敌视。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在掌握了戊戌变法史实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对这一运用层次的要求,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基本观念,即通过学生自己的探讨过程来形成对戊戌变法的整体认识,教师主要担负引导和参谋的作用。探讨的落脚点在戊戌变法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上,而探讨的方法、角度、途径和手段可以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

戊戌变法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它是一场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世纪中华民族的觉醒,奋起进行民族解放运动并最终取得胜利,其起点正是这场维新运动。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总结洋务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他们希望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戊戌变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身的历史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变法失败的事实证明,在中国即使有进步意义的改革运动也是行不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