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1:51:25 页码:12
2023年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大全16篇)
2023-11-24 11:51:25    小编:zdfb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它给每个人带来机会和希望。怎样能写出一篇结构紧凑、逻辑清晰的总结?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写作提供参考。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一

1.保证输入口数据的正确性。应建立起完善的审核机制,除了软件自身的检查控制,审核人员还特别要针对一些软件无法检查出的错误进行认真的审核,并建立安全有效的数字签名制度,确保电子单据不会被篡改、假冒、否认,并通过数字签名技术明确责任。这就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加强会计信息化下的组织和人员控制。会计信息化下的组织机构控制。从管理的效率上来看,一个企业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对企业的整体效率有直接影响,一个不合理的机构设置不仅会导致物不能尽其用,人不能尽其才,而且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甚至亏损。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更加要求企业优化组织机构的设置,通过岗位的设置和权责的划分,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机制,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减少营私舞弊的发生。不相容职责的恰当分离可以为避免单独一人从事和隐瞒不合规行为提供合理的保证,按照职责设置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等岗位,保证组织结构设置的精简、合理。并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实行电算化后,由于功能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某些人员既可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个性操纵处理结果,加大出现错误的风险。所以,除部分组织程序有特别规定以及不能实行职责轮流制的岗位外,员工应该轮换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同时,企业应树立员工主人翁的意识,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各个岗位的性质和业务范围进行分析,保证各个岗位人员权利和义务相适应。

3.加强系统与网络的安全控制,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加强系统安全控制主要应从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动用系统各种资源。保护程序和数据的安全,减少因外界因素导致计算机故障等方面入手。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1)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务专用电脑;(2)设置操作权限限制;(3)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4)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防性检查,系统被破坏时,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的功能。(5)采用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u盘专用及防病毒感染,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网络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通过上述技术可基本确保财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4.要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档案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有很多差异,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增、删、修改了的会计凭证或会计账册都可以从各自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使会计核算无纸化,修改数据不留痕迹。电磁介质也易受损坏,且有丢失或毁损的危险。因此企业应专门指定档案管理负责人,并制定备份、归档、借阅制度以及防磁、防火、防潮、防盗措施。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这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而且还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错误操作的机会,从而使系统能够高效运行。

企业处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之中,这就会导致原有的控制程序对新增的内容失去控制作用,在变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和不合规行为。应建立一种例行过程的反馈机制,监督控制的功能。对于大的损失和发生可能性小的不频繁的损失,购买商业保险不失为最好方法。购买承保保险总额大小取决于管理者偏好以及企业能够承受系统风险所引起损失的大小。保险并不针对普通操作上的薄弱点,但是,它能保护系统因破坏者、自然灾害、盗窃文件者、盗用者、能接近系统的员工以及因失去文件、软硬件或数据中断所引起的收入损失。

参考文献:

[1]张瑞君。网络环境下会计实时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王棣华,杜晋贤。浅析会计信息化与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之友(上旬刊),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二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普及与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由原来的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发展到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完整性,为会计人员参与经营决策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三

摘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对象这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也将朝着现代化管理方向迈进,变得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对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方面提出了几点参考建议。

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是企业会计信息的灵魂所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如实反映以及企业高层财务以及其他方面的战略决策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严重缺乏现代管理知识。

现代化管理的理念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管理理念,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当前许多企业在管理理念上或者管理模式上都停留在传统的管理观念或者模式上,因此企业管理者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意识也成了理所当然的问题。

此外,绝大多数企业在最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同时,忽视了管理体制的改进与创新问题。

这样,虽然企业在业务往来方面实现了与市场的接轨,但在管理体制方面却不能与时俱进。

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疏忽,使得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相关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此外,财务管理方面的责任制并未得到真正落实,使得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位,企业的决策者与财务人员的分离制约工作并未作出成效,多种职能兼容或者重叠的现象时有存在。

这些迹象表明了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严重缺乏规范性,这会使得企业会计工作失去应有的意义,进而影响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2.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

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会使企业会计工作失去意义,同时也会给与企业经济利益相关的各方带来不利的影响。

造成企业会计失真的主要原因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特别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在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审计活动的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设计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根本没有建立与企业内部管理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

此外,财务会计管理力度不强,这会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会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不利的影响。

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但过于形式化,这样对费用支出就很难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增大企业的经营成本,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出现亏损。

正是由于企业会计内部管理工作过于混乱,就很容易出现会计信息的失真,有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甚至故意编造会计信息。

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偏低或者没有聘请会计,这就很容易出现会计记账随意性的现象,存在很多错误,从而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此外,更改会计信息、虚报收入或者对财务报表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计内部控制并未得到落实,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铺,严重的可能会使会计管理失控。

3.费用支出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资产大量流失。

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为了减少企业的费用支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通常是企业经理掌控费用支出。

但企业的管理者忽视了一点,企业的经理有的是没有财务基础的,资金的使用并未遵从相关的财务原则,最终导致企业资金浪费过于严重的情况。

此外,一些企业在购买材料、财务管理方面缺乏监管的力度,次从而导致企业大量资金流失,这样一来,就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

4.违法乱纪、跨级舞弊现象严重。

当前,许多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并未严格尊崇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没有将会计的基本监督职能发挥出来。

这就给财务管理人员制造了舞弊的机会,开虚假的发票,有的还将企业的资金占为己用。

甚至有些财务人员参与到违法的活动中,收取他人贿赂,擅自挪用公款等。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会计信息管理部门是十分有必要的,这能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国家的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严抓会计工作,这样企业会计外部监督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企业还需建立自身的岗位责任制度以及监督制度。

企业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企业会计人员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技术水平。

企业应重点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并加强对其的职业道德教育,从而使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道德水准得到提高。

2.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

企业会计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会计有着自身核算以及监督的职能,但如果会计工作人员没有遵循一定的会计制度或者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就会使会计自身的职能被忽视掉。

因此,在企业认真落实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这样才能使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良好的运行。

在企业会计内部会计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应发挥出自身的监督职能,协助会计信息管理部门做好企业会计的管理工作。

3.加强内部审计力度。

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方面,内部审计制度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管理以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对会计核算、财务收支的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审查,以确保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以及使企业的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通过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企业违规带来的经济损失。

内部审计的管理人员定期向企业的决策者递交内部审计结果,有助于决策的决策。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受到相关利益各方的关注。

企业要做的就是提供高质量水平的会计信息以供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

这里所指的高质量水平的会计信息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准确、真实、完整,并且符合有用性、相关性、及时性、可理解性等特征。

高质量水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的决策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市场信息的动态,从而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策略。

然而高质量水平的会计信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企业应重视对企业高素质会计人员的培养,加大企业会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及培养。

5.建立完善企业内控,不断明确职责。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对企业内控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尤其是应对职责进行有效的明确,确保各项内控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

坚持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公私分明、奖罚得当,是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财会管理部门,应明确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作为企业管理者,是保证会计他应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不得授意、委派、致使非企业会计部门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务。

要充分体现责任人的会计主体地位,从而为会计工作者行使其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企业不断加强对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规范并建立相关的会计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确保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

这有这样,企业会计内部出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四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应深入地推行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任何计算机系统都不是无懈可击的,制度也不可能天衣无缝,应顺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潮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及准确性,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创造更高的效益,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不落后于形势,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计电算化给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1.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度,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一。

2.控制操作人员的职能,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二。

3.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三。

如果缺乏适当的内控,那么未经批准擅自改动数据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大,而且数据改动后能不留下任何痕迹。电磁介质也易受损坏,且有丢失或毁损的危险。所以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档案管理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存纸介质会计核算资料,而且要保存、保管好以磁性介质方式存储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和其他会计资料。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新情况。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后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内部牵制,保护资金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系统的运行效益。

2.日常操作管理。

日常操作管理是指通过对系统日常运行的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完整。日常操作管理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和上机操作管理。

3.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维护管理。

软件维护是指当单位的会计工作发生变化而进行的软件修改和软件操作出现故障进行的排除修复工作。硬件维护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的检查修复,以及在设备更新、扩充、修复后的调试等工作。

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的维护工作,但不得操作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4.会计档案管理。

1.加强程序操作控制。这项控制就是针对会计电算化提出的新要求之一。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的办法,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

(1)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

(2)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

(3)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

(4)机房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向任何人提供任何资料和数据;。

(5)不准把外来的软盘带进机房;。

(7)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

(8)要做好日备份数据,同时还要有周备份、月备份。当然,这些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公司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

2.加强人员职能控制。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所谓组织控制,就是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即在系统中的各类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以相应的管理规章与之配套。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

3.加强系统安全控制。主要包括:接触控制和环境保护、安全控制。接触控制是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擅自动用系统的各种资源,以保证各项资源的正确性。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

(1)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公司电脑;。

(2)设置操作权限限制;。

(3)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

(4)数据存贮和处理相隔离;。

(5)设置接触与操作的日志控制。

环境保护则是为了尽量减少外界因素所致的计算机故障,以保障机器正常运行。主要包括:机房环境保护,保护性设备配备,以及安全供电系统的安装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应加强网络安全的控制,设置网络安全性指标,并针对公司的特定状况开发相应的技术来保护系统。

4.加强内部审计。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

(2)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

(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

(4)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运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将不断出现。对其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使得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地调整、改善,真正做到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五

摘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不仅是财务管理部门而且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永恒话题。

会计人员在长期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会计内部控制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尤其是初级会计从业人员了解基本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1.凭证控制。

凭证控制就是利用会计凭证对经济业务进行的控制。

会计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原始凭据,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

良好的凭证控制制度是其他内部控制有效运作的前提。

要做好凭证控制,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单位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活动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一切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是真实、有效的;(2)要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和内容;(3)规定合理、有效的凭证传递程序;(4)在入账之前对所有的凭证都应严格审核,无效凭证一律不得入账;(5)做好会计凭证的保管工作。

2.账簿控制。

账簿是全面地、连续地、系统地进行归类和整理经济活动数据的重要手段,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因此,账簿控制对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账簿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账簿体系要适应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切合企业管理的需要;(2)账簿的内容和格式应详简得当,既要保证记录系统的完整、准确性,又要注重会计工作的效率;(3)登账应以合法凭证为依据,遵循规定的会计处理程序,将会计凭证的经济业务分类记入账簿,做到全面地、连续地、系统地、及时地反映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4)所有的账簿都必须内容完整,手续齐备,按规定使用,并要妥善保管。

3.报表控制。

会计报表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会计报表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报表控制的作用不言而喻。

一般来说,报表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1)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和内容应符合国家会计法、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2)报表的编制必须以核实后的账簿记录为依据,并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3)定时、按时编制规定的报表;(4)报送及时,为有关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

4.核对控制。

它是利用记录与记录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记录与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控制,包括账实、账证、账账、账表及表表之间的核对。

核对控制是会计活动的一种自我检查。

完善的核对制度对有效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内部牵制。

内部牵制是一种以事务分管为核心的自检系统,通过职责分工和业务程序的适当安排,使各项业务内容能自动被其他作业人员核对查证,从而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从纵向看,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都要经过上、下级有关人员之手,从而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制约;从横向看,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至少要经过彼此不相隶属的两个部门的处理,从而使每个部门的工作或记录受另一个部门的牵制。

2.内部稽核。

从广义上讲,内部稽核包括由单位专设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内部审计和由会计主管及会计人员进行的内部审核。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的评核工作,以检查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作为对管理当局提供服务的基础。

它是一种管理控制工作,其功能在于衡量与评定其他控制工作的效率[1]。

实物控制是指为了保护企业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所进行的控制。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严格的入库、出库手续。

(2)建立安全、科学的保管制度。

(3)财产物资要实行永续盘存制,随时在账上反映出结存数额。

(4)建立完善的财产清查制度,妥善处理清查中发现的问题。

(5)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制度等等。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从业人员尤其是初级会计从业人员了解基本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职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六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目的是监督会计工作中的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是医院整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保障医院财务管理真实性的关键部分。但是目前医院并不是十分重视医院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造成会计基础信息不明确、会计人员权责混乱、会计控制执行力度不到位等现象,致使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出现混乱。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医院的利益,同时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针对这些问题,现阶段,必须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现有体系,确保医院能够合理使用资金,尽可能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本文以国内某些公立医院为例,分析研究这些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发现一些公立医院存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利益相关人的责权分配疏忽和内控整体框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对这些医院的研究得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相关建议措施。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保障医院资金利用效用最大化,促进医院内部各项工作有效运行,降低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相互勾结,共同腐败等问题。有效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减少医院支出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使医院整体制度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通常情况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医院财务收入。

目前,国内医院收入项目繁多,包含挂号、床位、化验、手术、药品、体检等项目。为了方便医院进行财务管理,必须强化医院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进而使其在执行过程有效并合法。一方面,医院必须保证收入是符合规定的,按照已有的标准收费,不能够私下获得收入,明确医院各项收费项目做出规范的收费票据。另一方面,必须保障安全的收费准则,在不同的收费项目中,例如以现金为主的'门诊收费,医院必须制定相应的收费管理办法,确保资金收入的合理性、安全性。除此之外,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医院应该加强票据的使用、保存和注销管理。

2.控制医院财务支出。

严格控制医院经费支出有利于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能够更有效率的使用资金,减少浪费。一方面,在经费支出中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仔细审核每一笔经费支出,按照程序审批,形成财务人员和领导共同控制审批程序的制度,以便双方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另一方面,要保证在经费支出过程中各项权利分离的制度,主要在经费和印鉴、记账人员和现金保管人员等方面两者相分离,各个资金支出管理人员职责相互制约、相互牵制,进而保障医院经费支出的安全性、合法性。目前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权利主要集中于院长和医院高层,较少征求其他相关人的意见。另外,该医院实行的会计制度是总会计师制度,院长和高层缺乏相关会计知识,因此在相关决策中该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够很好地运行。

3.严格控制医院资产。

为了减少医院各种资产的流失、损坏和被盗,医院必须严格控制资产管理各个环节。首先,要控制好医院内部货币资金,在货币资金流通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每一笔记录,使每项资金流通都有据可查,除此之外,要注意权责分离制度和审批机制。其次,在原材料和药物的采买过程中,必须做好预算和审价,以便减少医院支出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后,医院在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资产购置审批程序。

4.会计人员的素质。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关键在于人,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否有效的运行,因此,医院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增强每个人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性格培养。另一方面,医院要注重提升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帮助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摒除其错误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进而促进工作人员自身能力的提升。

5.其他控制事项。

除了以上四点之外,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还包括医院担保、投资和融资等资金管理事项。无论是担保还是投资和融资,财务管理人员都必须遵守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减少风险、有效评估和预算等原则。只有这样医院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良性经营下去。

1.原则。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相关原则并遵守自身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是以医院的单位性质以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会计法》两部准则为依据总结出相关原则。

1.1适应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根据医院环境的变化而最值改变,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随着医院整体规模、机构设置和业务项目的变化,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随之不断完善、不断纠正,来适应医院的经营方针。

1.2全方位控制原则。由于我院规模较大,因此在制定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必须全面考虑医院内部涉及财务工作的各项岗位。全面控制医院内部所有会计相关职位,进行统一管理。

1.3人员控制原则。由于人是直接关系到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因此必须有效控制医院内部所有员工。医院职工之间需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保证每一个员工自身是监控人员又是受控人员。

1.4制约性原则。必须保证医院不同岗位的设置要达到权责分明、合理分配的原则,使得不同岗位和部门之间互相约束,分离职权,互相监督,以达到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合理运行。

2.重要性。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市医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该制度有助于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的形成。其次,内控制度具有反腐倡廉的作用,在权责相分离,职员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环境中,内控制度能够有效降低腐败问题。然后,建立并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关系到我国医院行业能否和世界卫生质量管理体系接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才能够不断进步,进而进入国际市场。最后,医院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有效降低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减少医院损失,降低医院经营成本,进而提升医院经费使用效率。

1.制度执行力度不足。

现阶段,各大医院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员素质有高有低。医院往往忽视财务工作这一区域,这就造成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够有效运行,使得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能够得到有效执行,进而出现流于形式等现象。目前,国内公立医院的财务部门和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医院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视程度不足和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忽视使得该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能够有效执行,造成账目不实、药品浪费、会计信息不明确和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失效。

由于我国国内比较大型的医院都是公立医院,这些医院的院长都是由政府任命。医院内部管理机制主要分为主体和客体,主体即为管理者、客体为主体管理对象。目前,医院院长主要负责医院的日常工作而监督管理部门主要是由管理层担任,医院各项工作的决策权利还是集中于管理层,普通工作人员参与度较低,监督效果不明显,因而导致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工作达不到医院实行内部控制制度应有的效果。

目前,我国医院缺乏一套系统完整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同时缺少制定该制度的统一标准,因此现有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对于建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重视程度不足,进一步阻碍了我国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

有效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关键在于各个部门的倾力合作,而非单个部门或者单个人的作用。为了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应该使全院各部门在医院管理层的领导下,各个部门共同参加,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积极完成各项工作。

1.完善内部信息系统。

现阶段,信息化已成为医院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加快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医院深化改革的关键步骤。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信息化通过权限认证和密码认证加强了会计内部各个岗位工作职能的分离,进而避免医院会计信息不明晰、会计人员内部腐败等问题。而且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信息化能够完整记录每笔会计信息,减少手工记账错误。除此之外,信息化的控制制度能够有效披露医院会计信息,增强内部财务管理透明度,进一步降低腐败问题的发生。

目前,发达国家的医院多数都将预算控制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对于预算项目的执行进行严格的管理。主要是从预算制定、执行和监督等方面控制预算经营活动,并不断改进预算计划,进而加强医院控制制度。

医院的监督制度主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就是指审计部参与医院较大项目的升级并同时进行监督核查。外部监督就是指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税收部门和物价部门等同时对医院进行监督,控制腐败等问题的发生。内外部监督的有效实施能够强化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进而促进医院整体体系的升级。

4.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合理的执行,因此提升医院会计人员素质迫在眉睫。首先,医院应该注重会计人员的招聘,招聘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专业资格,而不能随意安插人员进入会计部门。其次,道德能力建设是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的课程,所以医院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建设,进而降低会计部门出现违反道德相关事件的发生。最后,医院应该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教育,加强其业务素质的培养。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七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报帐、记帐、算帐、查帐以及部分需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它的使用,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编制报表简单、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核算手段和财务管理决策的现代化使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及时,提高了会计分析决策能力,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更好地实现其参与管理、决策的职能。

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会计电算化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这些变革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更严峻的.考验。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文中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应深入地推行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任何计算机系统都不是无懈可击的,制度也不可能天衣无缝,应顺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潮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及准确性,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创造更高的效益,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不落后于形势,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系统的特征。所谓信息系统就是指从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到传输使用的整体。电算化会计系统是指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与报告使用会计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结构,分别为不同管理层服务。会计数据处理系统结构(adps)为操作层服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结构(amis)为中层管理服务: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结构(adss)为高层服务。同时,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2、数据集中存放和管理的特征“电算化会计”改变传统会计数据重复记录分散存放而带来的弊端,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类集中存放,既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又可从此完全取消各种会计明细分类账和对账操作,实现数据共享。

3、人机交互作用的特征。“电算化会计”可理解为一个由人、计算机、数据及程序组成的系统。因为它不仅具有核算的功能还具有管理和控制的功能,所以,它离不开人的交互作用,尤其是预测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控制下完成。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不应该是一个“瓜型”的仿真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八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而银行是一国金融体制的核心,其稳定与安全关系到一国整个金融体制的稳健与安全。金融业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行业,其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大,影响面广,破坏性大。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部门的监管,以防范、控制和化解金融危机。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主要目的就是追逐利益,它本身具有极其高的特殊性、风险性,也正因为如此,要构建更为严密的安全意识,更为严格的防范风险措施;用以抵抗外界各个环境带来的不便和阻碍银行内部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保障国家的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目前是经济社会,竞争发展要求逐步增大,给银行带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1.1内部控制的概念。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的.产生是企业管理的需要,它的发展也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为发展。经济社会的竞争要求企业有其独特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第一要素主要集中在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保护,要有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注重金钱和充电严格的程序,审查方面也要加强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扩大生产规模和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内部控制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内部监控系统。1.2内部控制的发展历史。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是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公司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公司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公司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首次提出了系统完整的内部控制定义。20世90年代后,是内部控制框架阶段,内部控制是由一个公司的董事长、高层以及所有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制约:1、准确的财务分析;2、经营的效果和效率;3、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要素,增加了风险控制要素。21世纪以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层、监理会、高管层和全员工实施的、主要保障控制目标的过程。把内部控制的目标提升到“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高度,超越了co-so。

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危机国和周边国家国民经济所造成的灾难引起了各国银行监管部门对银行风险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银行也于当年制定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又对该指导原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的基础上发布了《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旨在进一步指导和促进我国银行建立更加有效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了进一步促进银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努力,我国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已有了较大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内控优先意识有所增强,内部控制环境得到一定改善;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防范风险的要求,调整和完善了组织结构新建和修改了大量的业务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并建立了风险管理制度等等。

(1)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认识不够。虽然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领域在审计运用方面家喻户晓,但银行管理层的角度来看,很多人仅仅是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忽略其在银行的作用,还有很多误区,一些银行了解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发展的各种法规,结合和聚集,建立了一个新的系统的工作相当于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机制;虽然有的银行也能重视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但在实践中,如发生在掌握了解内部会计控制和业务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自我发展的关系上,有一种偏见理解,管理不规范,有的甚至背离经济发展的初衷。(2)内控系统缺乏有效性。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占比来看,虽然较大数量的规定更广泛的覆盖面,但相互间的协调,支撑阻力,限制较差,也正因为此使得效率下降。从个别的角度来看,虽然个别业务流程规则相对偏紧,但由于会计业务在一家综合性的企业中往往导致复杂综合业务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动态控制难以实施。(3)内控手段缺乏先进性。我国银行业务操作的电子化己有很大发展,但目前大部分稽核检查和各类业务监督活动基本上停留在手工查帐的水平上,缺乏运用高科技方法作为风险控制手段,同时如何有效地控制高科技所带来的风险如对电脑业务、信用卡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等的控制等这给内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4)内控观念滞后。银行如何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和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内部控制和发展的关系等问题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仍存在不规范,企业控制无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有约束力的银行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升高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忽略了社会的正确需求,仅仅满足银行在过分追逐利润目标经营,也忽略了银行的风险防范和银行企业形象建设,这使得已经非常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失效。(5)人员素质较低。银行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业务流程的质量。高品质的企业会计人员不仅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并可以有效地补偿由于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在许多大型单位的会计劳动力,层次结构不合理,就业需求配置和业务工作不相容的,一些重要岗位的整体素质偏低是不由于长远旋转,使银行能够与会计人员更多的银行业务不熟悉,达不到内部控制和管理要求。

(1)增强防范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意识的培养。作为领导,要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增强遵纪守法观念,确立“风险首位”的工作原则,自觉把加强内部控制作为防范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常抓不懈,确保经营实现安全、流动、盈利。同时以再教育的方式,对职工进行培训灌输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2)建立内控管理体系,加强内控合规管理。合规管理要加强四方面的管理:一是加强对基层营业机构业务操作的合规性管理,实施严格的问责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切实解决屡查屡犯问题。二是重点加强对基层机构网点客户经理和其他掌权人的监督管理,重点关注贷前调查、贷后检查、账户开立等重点业务操作的合规性。三是加强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督促,把好整改质量关。四是加强对合规风险点预警和规避。针对已爆发的合规风险案例、内外审计发现的合规风险隐患、监管当局的合规风险提示等,完善相应的合规操作程序及尽职标准,开发合规风险培训项目。(3)优化会计劳动组织结构。合理的岗位设置,职责是优化劳动组织结构的关键。可以根据业务范围和业务操作两个区块,对于簿记,审查,综合会计业务核算纳入业务处理的特点,事后监督,工作的会计人员,分支机构不足,就业可适当降低操作人员的失误,但事后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在设计岗位职责,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洞,必须体现“相结合的责任和权利”的原则,突出每个位置的责任,应承担事故岗位之间的责任和约束。(4)推行csa管理方法,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特别是在控制文化、职业道德等软控制领域比较薄弱的现状,有必要在我国商业银行创新内部监督管理体制,大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借鉴控制自我评估(contrself—assessment,简写为csa)在企业内控运用中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商业银行内控领域大力推行csa。(5)注重过程监督,切实防范风险。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在中央银行会计集中事后监督系统中增加科技核算流程监督项目,前移监督关口,丰富监督手段,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方面的结合,强化过程监督,提高业务监督时效性;强化对前台会计核算程序的合规性、合法性监督,强化技术手段的硬性控制,从而实现控制重点向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转移,有效地防范化解会计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利军.加强和完善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策略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7(06)。

[3]陈晓.人民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吉林金融研究,2017(03)。

[4]于泉.当前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05)。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九

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有效防范风险,遏制舞弊的一种有力措施,是新形势下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以及自我约束的内在控制机制。为了有效防范企业会计造假舞弊事件的蔓延,加强企业治理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已成为目前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对其运营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而言,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会计内部控制就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成功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从而提升其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满足经济管理的实际需求而产生的,是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的。在我国,现阶段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定义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不同财务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建立全面系统化过程的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过程,从而形成的科学管理规范。

1.预算模块不够精细。一般情况下,在企业会计管理中,预算是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一般表现在财务预算控制流程相对粗糙,不够精细。首先,财务预算处对企业内部各部门报送的次月预算费用表进行审核时,对于发现的不合理费用没有及时与相应部门交流沟通,而是直接减少使用部门预算费用。其次,公司没有制定并组织一些关于部门相关的预算知识与业务技能培训或教育,直接导致每月内部各部门的预算费用都相对偏高,各部门编制预算不符合部门实际营运与企业发展情况,此外各部门领导不够重视费用预算工作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最后,预算的最终目的是控制企业生产活动成本,降低期间费用,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编制预算的手段是通过编制预算与实际费用对比表,对相关超预算部门进行费用考核。主要原因是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没有很强的财务预算意识,公司的财务预算工作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表面工作,财务预算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并不能发挥其本质作用,因此也就无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实际效果。企业内部管理层没有足够强的财务预算意识,不重视企业内部财务预算,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风险的直接原因。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其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如果企业财务预算控制不够精细的话,那么企业管理层就会很难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潜在风险。

2.应收账款持续增加。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出现应收账款持续增加现象,主要表现在企业财务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出现了商品存货过高、应收账款资金过高、资金回笼过慢等诸多情况,这些都不利于企业正常运营发展。企业在运营管理中财务管理出现庞大的应收账款,已经严重拖累了企业的发展步伐,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削弱其市场诚信度与综合实力,不利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企业财务管理中,其应收账款缺乏一套科学严谨的操作流程,缺乏行之有效的规范管理机制,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和防范措施,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回笼资金的难度。主要原因则是由于:第一,企业在市场定位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概念意识,看重眼前利益,希望在短时间内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如果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保持良好的情况下,企业能够获得稳步发展。但是一旦市场环境出现恶化的时候,企业在前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会很难收回,而在企业后期发展中又不断出现新的应收账款,导致内部应收账款越来越高,资金回笼难度越来越高,严重加剧了企业运营管理的负担,不利于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与长远发展。第二,为了保证自身产品收入,企业没有对各代理商的信用度和销售能力进行有效测试审核,而是先进行产品销售,随后确定收款方式。这种先销售产品后收款的赊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企业后续资金回款的难度,导致风险系数不断增高。第三,企业财务从业人员没有足够的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对应收账款控制管理过程中,难以做到做到有效实时跟踪,及时与产品赊销单位保持联系核对应收账款金额,并催促回款。

1.提高管理层的预算意识,优化预算流程。企业运营管理中各部门各项费用耗损实际总数都是超过了财务预算数,这反应了各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没有对本部门的费用支出结构做全面而又系统化的分析,上交的部门财务预算支出数据不够真实,存在一定的水分,此外大额度的超预算费用更是加剧了企业生产活动的资金压力。企业需要从管理层开始进行正确财务预算职能意识的灌输,通过外聘资深讲师的方式,对内部各部门的管理层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与教育,丰富员工财务预算专业知识,正确认识企业运营过程中财务预算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企业上层领导的决策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公司提倡的精益化生产目标,这就要求各部门必须从细节抓起,进行节源开流,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流动资金利用率。对企业各部门实际产生的费用报销,首先要送到财务预算处,进行费用详细准确登记,并加盖预算审核章,对于部门超出预算科目的费用,相关预算管理人员要不予签字确认报销。建议在费用报销单上要注明本次报销后本月累计报销费用占部门本月总预算的实际比例,这样报销单再流转到企业上级领导签字时,相关领导就能够比较清楚的知道目前该部门预算完成实际情况。其中部门超预算费用,可以向财务经理详细说明原因,部门领导写好费用申请,归在预算外费用。这样才能实现比较规范的预算编制流程,降低资金耗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预算编制意识。

2.加强应收账款的控制。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在生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多的销售收入,通常情况下采用的销售方式基本上是赊销方式,客户的还款方式有按揭贷款、一次性付款及分期付款等不同形式。在这其中,现阶段有效控制赊销过程的销售风险对众多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对于合作赊销的客户,不管是采取何种付款方式,在完成销售合同后,销售员在填写增值税开票申请单时,必须要注明还款的期限;销售经理对相应客户的信用额审核并确认签字,从根本上有效控制签约客户的赊销额度。除此之外对于风险控制不一的客户,企业必须要严格加以区分,做到与sap中的数据保持统一。财务部接受申请单后开具发票,仓库将按时安排发货;企业内部应收会计主要职责是定期更新sap中的合作客户信用等级,并依据信用额度赊销表,审核每位产品赊销客户的每一笔应收账款的资金实施回款情况,做到时时跟踪和有效监督;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按年度对赊销合作客户的回款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于不拖欠、能够按时回款的客户要给予一定的回馈奖励,相应地提高其赊销信用额度。相反,对于违反企业操作规定,故意不还或恶意拖欠销售款项的客户,企业要对其发出警告,并采取降低其赊销信用等级等措施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作者:张燕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2]陈晓红.基于有效健全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j].企业文化(下旬刊),,(12):162,164.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十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属于全面风险系统重的,能够对企业的各种活动起到良好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则是会计的相关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的需要能力的各种特征的总和。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内部控制起着对数据和账目进行监督的作用,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于企业的决策具有引导作用,高质量的质量信息为企业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证。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运行的社会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与稳定,严重的话还能导致企业的破产和倒闭。因此,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来提高和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有序的经营。

二.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涵义及关系分析。

所谓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的相关部门为了保证资产的完全和可靠而采取的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定的规章制度。在企业的经营中,内部控制是企业的自我检查与调节,从实践中来检验运行系统是否正常,以保证他们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风险的发生。

2.会计信息质量的涵义。

会计信息质量就是相关的数据和报表来表明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的实际情况的程度。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根据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于财务报表的不同需要,会计信息质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3.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统一目标都是为了使财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内部控制能够突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显示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它的提高加强了会计核算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它们相互作用促进会计核算的质量的改善。

1.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

随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成为上市企业,但是股市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无法达到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之间相互制约的良好有效地治理结构,高层控制着股票,导致无法在市面上自由流通,也就是说监事会无法发挥较好的作用,即使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制约。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上也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有些企业的管理层过度追求眼前利益,对货币资金进行有效地管控,导致对信息系统缺乏总体的制约,不重视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的虽然在制度上有相关的介绍和说明,但是没有进行具体的实施,缺乏执行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难以使内部控制发挥有效的作用。

3.审计监督系统不太完善。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进行审计,企业的内部审计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来进行,能够对企业的各项活动和工作效率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我国缺乏对这方面的政策规定,致使有些企业无法开展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因为缺乏独立性,就容易在审计者和被审计者之间出现问题,从而无法对各部门的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

四.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内部控制有着很大影响,它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条件和基础。为了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需要建设良好的企业董事会制度,发挥监事会的功能,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的综合管控。在企业中,建立独立于第三方的审计委员会,发挥有效的监督,确保执行力,从而促进企业内审的有效开展。

2.实施科学有效的会计控制体系。

为了提高企业会计的信息质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应该建立预防为主、查处为辅的方针政策,抓好对关键内容的监督和控制,并设立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在企业的部门设立上应该将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让各种权利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牵制,在制度上规避徇私舞弊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企业会计控制体系的实施。

3.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与监督机制。

企业的内部审计实际是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的再控制,以便更好的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监督,对各项活动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的评价,控制企业的相应风险。从每种意义来说,企业的监督机制主要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经营环境的好坏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而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的好,就可以从措施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方向向导,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以下就是电算会计论文:论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就企业领导者和相关负责人应该认识到两者的密切的关系,也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十一

在给企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新的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与传统会计相比,实行电算化后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变化。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从而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子化操作。由于计算机的介入使得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由单纯的财务人员转变为包括财务人员、计算机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和计算机专家的组合。这一变革对于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统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会计职能的进一步发挥,提高对经济活动的监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突破了原有的封闭式的系统环境。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再局限于企业的内部,而是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与国家之间。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实现内部控制的宏观化,扩大企业的内部控制范围,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

在电算化方式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有机统一。

当企业的信息集成还仅限于部门内部时,财务人员与业务过程完全脱节,则对于一些不合理的业务,其仅仅只能从财务的角度判断单据是否可以入账,如是否有领导签字、单据是否齐全等,而对业务本身内容的合理性无从判断,如当一张价格严重失真的采购发票传递到财务人员这里,由于不知材料的真实价格,其在经过简单的复核后只能根据发票付款,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只能起到一个记录员的`作用而不是控制员的作用。企业内和企业间的信息集成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量,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各部门提供的综合信息判断业务的合理性,从而避免错误的数据进入系统,使工作人员从事后控制转变为事中控制成为可能。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在数据采集端完成更多、更实时的内部控制任务。

人为的干预大为减少。

高度的信息集成使人为的干预大为减少,业务部门人员负责原始电子单据的录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电子单据也可以通过先进的条码识别技术、电子货币转账技术等进行录入和传递,从而保证了输入的快捷和准确,而如果再对电子单据的格式和内容加以规范,就会使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成为可能。

决策权下移。

由于原始数据采集端前移至业务部门,因此决策权也下移到业务部门,关于业务的审核如其合理性、正确性也由业务部门来负责,会计部门的工作也相应地由核算转变为管理和决策。

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侧重于内部管理,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集成度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其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控制的外部化。

保证输入口数据的正确性。应建立起完善的审核机制,除了软件自身的检查控制,审核人员还特别要针对一些软件无法检查出的错误进行认真的审核,并建立安全有效的数字签名制度,确保电子单据不会被篡改、假冒、否认,并通过数字签名技术明确责任。这就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十二

第一条为了保证公司会计资料正确可靠,防止会计差错及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便于公司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公司各管理岗位的责任心,维护公司财经纪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订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第三条现金的收付由公司专职出纳负责,不得多人管理现金的收付,以免责任不清。

第四条现金的收支要及时入账,做到日清月结。

第五条不准以白条或借据抵库,任何人不经批准均不得借用现金。

第六条遵守银行规定的库存限额。

第七条严禁出纳员填制现金的收款、付款记账凭证。

第八条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或会计主管组织对库存现金每月至少盘点一次,如发现帐实不符,要立即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由责任人赔偿损失。

第九条财务部门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应经常不定期抽查出纳员的帐实是否相符。

第十条必须用保险柜保管现金。严禁用木箱、木柜保管现金,或将现金置放在办公桌内。

第十一条遵守银行规定的现金管理办法和结算起点,超过起点的支出应使用支票支付。

第十二条领用备用金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出差人员应及时报账,如无必要继续使用备用金,应及时收回销账。出差人员返回后应及时至财务部办理报销手续,借款无法核销的,应说明理由并报主管领导审批。出差返程后长时间即不办理借款核销手续,又不说明理由的,财务部门有权从工资中扣除借款。

第十三条未经过批准,不得使用与借款内容相左的单据办理借款核销手续。

第十四条费用报销凭证应由出纳对金额进行二次审核,以减少差错。

第十五条付出现金应取得凭证,如收据、发票、费用单据等。报销凭证必须经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或公司主管领导签字才可报销。购买货物凭证必须经公司仓库验收后,经经办人、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或公司主管领导签字、才能报销。

第十六条银行预留印鉴至少由两人分管。

第十七条空白支票禁止提前加盖印件。

第十八条遵守国家规定的信贷纪律和结算纪律,不出租出借账户,不。

开空头支票。

第十九条妥善保管空白支票,汇票和本票,并设置备查登记簿,登记其购入,发出和注销情况。

第二十条及时与银行对帐,查明未达帐项及发生原因,并编制银行未达帐项调节表。

第二十一条出纳原则上不应签发盖有印鉴的空白支票,如工作需要,也应控制其份数。领用人对领用的空白支票应妥善保管,如有遗失而造成本单位经济损失者,应予以赔偿。空白支票使用后应及时交财务部门记账和注销。

第二十二条公司有价证券包括但不限于:大额定期存单,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及银行承兑汇票,收到的出口信用证,货物提单等货权凭证。

第二十三条对于金额巨大的有价证券,公司应租用金融机构的保险箱储存。

第二十四条有价证券的保存和取出,必须由2人以上同时在场方可办理,并须经公司主管领导同意。

第二十五条对于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及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转让,视同货币资金处理,必须办理有效审批手续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六条财务部门负责工资发放的工作人员应认真与人事管理部门核对在册职工人员姓名,工资标准,各种津贴和补贴的金额。

第二十七条财务部门根据人事管理部门开具的聘用临时工姓名,工资数额及有关补助的说明认真核对临时工工资情况。

第二十八条核对离职人员是否从工资表中删除。

第二十九条核对各项应扣款是否正确。

第三十条根据审核过的工资计算表或工资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

第三十一条审查银行划卡数与工资明细数及汇总实发数是否一致。

第三十二条核查工资标准的变动及有关津贴的变动是否通过公司领导审批。

第三十三条公司设立专门的仓库由专人保管材料物资。

第三十四条对已采购回的材料建立验收制度,登记采购(合同)数,实收数,短缺数等。

第三十五条各种材料物资应妥善保管,按品名、规格定位堆放,并挂贴标签,以便帐实核对。

第三十六条仓库保管员应随时掌握并反馈材料物资的最高、最低储备量,以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并避资金积压。

第三十七条实行定期盘存制度,每月至少盘点一次,并与材料帐卡的账面结余数核对,若发现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填写盘存报告单报本部门及财务部门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第三十八条对易潮,易霉物资要经常检查库内通风设备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易挥发的物资应经常注意加盖密封。对易燃、易爆物资要加强防火,对贵重物资和稀有物资要特别保管并经常查核。

第三十九条对各种材料物资的领用和发出,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仓库保管员只有根据经过批准的领料单,或销售凭证方能发料,领料人和发料人均应在领料凭证上签章。

第四十条对于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仓库保管员应根据材料部门填写的"委托外加工发料通知单"进行发料,有关联交送材料部门和财会部门凭以记账。仓库保管同时应在备查登记簿中予以登记,加工完成验收入库时要注销原记录。企业内任何人未经批推和办理法定手续,不得发出、变卖和赠送材料,或用一种材料交换另一种材料。

第四十一条仓库保管员负责稽核所经管的材料帐卡和实物数量是否相符。财会部门负责稽核材料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金额是否相符,并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材料部门的帐、卡和实物数量是否相符。

第四十二条对于边角废料应做到合理回收,及时入库,加强材料的综合利用。

第四十三条公司设立专门的仓库由专人保管产成品物资。

第四十四条生产车间加工完毕的产品,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填制产成品交库单,连同产品交成品库点收,车间和成品仓库的经手人应在产品入库单上签字,作为产品入库的凭证。

第四十五条"入库单"一般一式三份,一份由成品库记账,一份退生产车间计算产量,一份送财务部门记账。月末各方的合计数应按品名、规格、等级进行核对。

第四十六条对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应妥善保管,尽量避免露天存放,以防变质。对销货退回的产品,也应及时送交成品库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第四十七条产成品销售时,销售部门根据购货单位的订货单或销货合同开出至少一式三份出库提货单(物资出门证)。一份由销售部门存查记账,一份由成品仓库发货记账,一份送财务部门收款记账。

第四十八条销货发票应具备销售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等方面的内容。应由开票人以外的人员复核其所填内容,是否与购货单位的订货单或合同一致。

第四十九条仓库保管(发货人)接到"提货单"联后,提出应发的货物,核对无误后方能包装发运。

第五十条仓库保管等直接经手销售的人员,不得兼管与销售有关的账簿(如销售,应收销货款)的记账工作。

第五十一条每月终了,销售部门与成品库在帐卡、帐实核对相符后,要编制产成品收发结存报表送财务部门对帐,保证帐实相符。

第五十二条外购半成品的管理,视同材料购入处理,由材料部门负责。

第五十三条自制半成品若需送交半成品库的,其管理办法同产成品的管理流程。

第五十四条委托外单位加工的自制半成品,发出和收回时的`处理手续比照委托外单位加工材料处理。

第五十五条月末要清查盘点,盘点由生产部门和车间核算员参加,可能时财务部应派员参加,盘点完毕要填写在产品盘存表,以便正确计算在产品成本。

第五十六条公司固定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共同管理,各司其职。

第五十七条对房屋及建筑物在建过程中要监督建造质量,竣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登记固定资产。

第五十八条资产管理部门对报废、转让、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应及时登记清理费用、残值收入,或租金收入和转让收入,并报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第五十九条建立临时性租入固定资产备查薄。

第六十条接受损赠的固定资产应按制度规定计价核算和管理。

第六十一条外单位投入固定资产应按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保管。

第六十二条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对已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第六十三条在年度会计决算前,由资产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以查明资产实物状况。

第六十四条对意外灾害损失应进行认真的核对、盘点及损失程度的评估,并及时向保险公司索赔。

第六十五条申请购货的部门提出采购单,经采购部门审核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汇总编制采购计划。再与供货单位签订供货合同或开出购货订单,组织采购。采购计划中应填明所购货物品名,规格,数量,计划价格及质量要求等内容。采购部门批准的数量若与申请单位申报数量有异,应及时通知申请部门。

第六十六条购入的材料物资由仓库保管组织验收,验收时应将发票账单与存查的采购计划进行认真核对,同时核对点收实物的数量和质量,核对无误后填写验收单或材料入库单,并签字后连同发票账单转采购部门。对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材料物资应通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检验合格后方可填制验收单。

第六十七条仓库保管登记已验收货物的明细账。

第六十八条采购部门收到仓库转来的验收单(或入库单)和发票账单后,须进一步与合同、采购计划核对无误后,签章送财务部报帐。

第六十九条财务部根据验收单(或入库单)和发票,编制会计凭证或办理付款手续。

第七十条若收到的材料在数量、规格,质量等方面与合同、发票不符,财务部门应按规定办理部分拒付或全部拒付手续,材料仓库应对所到材料暂时另行代管。并在备查簿中予以记录。

第七十一条财务部门根据有关材料总账,对仓库明细账进行控制监督。

第七十二条月末财务部门材料总账与仓库明细账进行核对,帐与实物数量进行核对。

第七十三条销售部门根据购货单位的订货单或销货合同开出物资出门证。一份由销售部门存查记账,一份由成品仓库发货记账,一份送财务部门收款记账。

第七十四条开票员负责根据销售部物资出门证开发票。开票工作由财务部的专人负责。

第七十五条收款员收款。收款人由财务部开票以外的另一人员或销售部门负责,收款人应核对单价是否有误,并验算数量乘单价是否与金额相符,大小写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收入现金,将款项交财务部出纳后,在发票联及物资出门证上加盖现金收讫章,并由会计编制收款凭证入账。

第七十六条仓库发货。客户持提货单联(或物资出门证)向仓库取货。

第七十七条出门检查。客户出示物资出门证。

第七十八条接受客户订货单。

第七十九条草拟合同,报主管领导审批赊销业务。合同由销售机构草拟,草拟的合同应报企业主管销售业务的负责人审批。

第八十条购销双方在合同上签字并加盖公章方能生效。

第八十二条财务部门凭发票编制记账凭证。

第八十三条根据收帐通知联记账,注销应收账款或冲减应收票据账户。

第八十四条若因产品质量等原因而发生销货退回,则冲减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第八十五条仓库管理部门登记退回的产成品(办理入库手续)。若因其他原因购货方要求折让,应按销售折让的规定批准权限,由有关负责人签批意见后财务部门才能据以记帐。

第八十六条退回产品因质量问题需要返修的,应办理出库手续组织返修,返修完毕再办理入库手续,其返修费用应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第八十七条对应收帐款应在款项到期前由销售部门负责办理有关函证手续,负责对应收帐到期时的催收和逾期款项的交涉与催收工作。

第八十八条企业财务部门不得随意将应收账款转作坏帐损失冲减坏账准备,应当在每一年度决算前对应收款进行逐项检查,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由财务部门提交相关书面情况说明至公司办公室,由公司办公定提交公司年度董事会审议,决议通过后再进行帐务处理。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十三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就是要做到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防止欺诈和舞弊,保证经营信息质量,确保各项经营活动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并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的经济需求,这项工作需要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和配合。而会计控制是指会计职能所实施的控制,是内部控制在会计职能部门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单位一切有关资金的运作和资产的变化都要通过会计核算表现出来,因此会计核算所涉及的风险涵盖了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而会计控制作为对这些风险所实施的控制,其内容构成了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只有先建立会计控制制度,才能切实有效地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防止欺诈和舞弊。下面就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作以探讨。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防范企业风险的基础,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并通过有效的会计控制活动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帐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定期审计制度、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定期内部自查制度以及定期召开经营情况分析会,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规范财务管理,防范违法犯罪,规避经营风险。

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控制制度,在每次大的经营活动运行前,先由预算编制单位根据经营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单位实际情况编制资金预算,经有关决策部门审核后交有关部门遵照执行。执行部门如未完成预算,各单位要具体分析原因,将分析结果报预算部门,预算部门汇总分析结果后,确认属于合理请求后,经决策部门同意,可以重新修改预算。为了确保预算的严肃性,由内部审计部门全程负责监督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财产安全控制。

要做到财产安全,就要有制度的约束。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建立登记制度,保管制度,领用制度,定期检查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报废清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要建立台账、卡片,定期盘点。材料部门除建立上述制度外,还要建立库房管理制度,材料核算制度,等等。

要妥善保管财产,就必须:(1)定期会同各部门进行财产盘点,要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填写库存盘点表,对盘盈或盘亏的财产要分析原因,查明责任,提出处理意见,经管理层研究系分别情况进行处理。(2)对现金及有价证券要做到日清月结,当天收入一定要及时缴存银行,大额现金存取一定要有专人护送;每月银行对账后,要及时填写余额调节表,及时处理未达帐项;有关部位要做好安防措施,即使是内部人员也要限制无关人员接触。(3)要实行责任人制度。对各项固定资产要落实到单位、到个人,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岗位责任制,在公司内部合理分工,细化职责权限。各岗位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牵制,每一项业务都必须经由制证、审核、会计主管等三个以上不相容的人员才能办理;建立岗位轮换制度,定期对各岗位人员进行轮换,既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又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防范了外部不良因素的侵入;设立内部审核制度,定期对规范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直接对管理层负责,避免可能发生的舞弊和掩盖舞弊,为投资者实现利益最大化创造一切条件;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应对突发事件。

每月终,各部门要对各自当月所做工作进行总结,形成报告,报有关部门,对不完善的制度要进行完善,比如预算制度、财产保险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企业财会部门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每月终了要写出财务情况说明书,详细说明当月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每月召开一次经营分析会,分析盈亏原因,指出需要并能够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向管理层及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并确保信息的真实和完整,年度和季度要写出经营情况分析,为管理层及投资者下一步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六、完善风险评估制度。

为了防范规避经营风险,防止欺诈和舞弊,企业要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设立对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对集团及所属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和监督。各部门、机构在其职责范围内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和项目责任管理制度,根据各项业务的不同特点制定各自不同的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各部门责任分离,相互监督,对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

无论哪一种制度都离不开良好的生存环境,集团公司一定要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才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和执行。

上一篇:优质护理制度下一篇:没有了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十四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报帐、记帐、算帐、查帐以及部分需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它的使用,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编制报表简单、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核算手段和财务管理决策的现代化使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及时,提高了会计分析决策能力,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更好地实现其参与管理、决策的职能。

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会计电算化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这些变革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更严峻的考验。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文中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应深入地推行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任何计算机系统都不是无懈可击的,制度也不可能天衣无缝,应顺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潮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及准确性,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创造更高的效益,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不落后于形势,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系统的特征。所谓信息系统就是指从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到传输使用的整体。电算化会计系统是指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与报告使用会计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结构,分别为不同管理层服务。会计数据处理系统结构(adps)为操作层服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结构(amis)为中层管理服务: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结构(adss)为高层服务。同时,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2、数据集中存放和管理的特征“电算化会计”改变传统会计数据重复记录分散存放而带来的弊端,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类集中存放,既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又可从此完全取消各种会计明细分类账和对账操作,实现数据共享。

3、人机交互作用的特征。“电算化会计”可理解为一个由人、计算机、数据及程序组成的系统。因为它不仅具有核算的功能还具有管理和控制的功能,所以,它离不开人的交互作用,尤其是预测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控制下完成。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不应该是一个“儍瓜型”的仿真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它是会计学、电脑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及经济计量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后产生的综合性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电算化会计”是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应用现代科技与方法对传统会计进行改造和整合后产生的能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新型应用型学科。

(一)系统开发控制。

系统开发控制的作用是保证每个系统在正式投入运行之前,每个新程序或修改后的程序在正式进入系统之前,都经过合法的申请、测试、审批手续,防止非法系统投入运行或非法程序进入系统。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系统开发、发展控制包括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资本预算、经济效益评估等工作,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折、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工作,以及对现有系统的评估、企业发展需求,系统更新的可行性研究,更新方案的决策等工作。系统开发、发展控制的应具备以下几方面。

1、授权和领导认可。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项目一般投资金额比较大,对现有计算机会计系统的任何改动都可能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因此必须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

2、符合标准和规范。

不论是自行组织开发还是购买商品化软件,都必须遵循财政部或各省财政厅制订的标准和规范。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或软件制造商、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团、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主要有财政部1994年颁布执行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按标准和规范开发和发展计算机会计系统可以使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更加可靠、更加完善,有利于对系统的维护和进一步的发展、更新。

3、人员培训。

自行开发软件在开发阶段对使用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应要求软件制作公司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时间。在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系统的操作培训,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的新的凭证流转程序、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等。

4、系统转换。

原有的手工会计系统或旧的计算机会计系统被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替换,必需经过一定的转换程序。企业应在新旧系统转换之际,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作好各项转换的准备工作,如旧系统的结帐、数据库备份,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需要的初始数据的安全导入等。在系统转换之际,需要新旧系统并行一般不少于三个月的时间,以便检验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

5、程序修改控制。

会计软件的修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修改的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后存档。

(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目前,企业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数据的安全保密性差,这也正是企业内控制度中最薄弱的环节。会计电算化中数据的安全受到的威胁主要有: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非预期的、不正常的程序结束操作造成的故障;存储数据的辅助介质(如磁盘)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用户非法读取、执行、修改、删除、扩充和迁移各种数据、索引、模式、子模式和程序等,从而使数据遭到破坏、篡改或泄露;使用、维护人员的错误或疏忽;利用计算机舞弊和犯罪;计算机病毒侵入等。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防止数据泄密、更改或破坏,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和病毒的防范与控制等。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十五

1.认识上不充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业务行为的控制与规范,经办人员对规章制度的理解程度决定着各项业务规章的落实和执行程度。但当前,不少员工对会计内控制度的具体内容仍知之甚少,以为内部控制就是整章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忽视了内控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仅停留在“账平表对”、“账证、账账相符”等制度的层面,在日常工作中依然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有的人甚至认为内控监督是内审部门的事,因而不是主动开展内控监督,而是等内审部门查出了问题后再去改正、完善。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缺乏整体性和合理性,控制资源利用率低。长期以来,央行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会计业务发展的需要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办法,但现行规章制度和办法的建设忽视了内控制度的整体性,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被分解到诸如会计、支付结算、货币发行等多个法规、制度、办法之中,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央行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充和创新,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模式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会计新业务、新系统迅速被推广应用,与之相适应的操作规程普遍滞后于业务发展,必然会导致不规范的业务操作,使新的业务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3.内部风险评估缺乏科学方法,防范风险手段落后。总行出台的《内部控制指引》,虽然从分支机构基本相关风险的类型、风险评估框架的建立、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等方面对内部风险评估进行了阐述,将风险评估提到了议事日程,但由于管理体系、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央行特别是各基层人民银行目前还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对具体的风险级别、风险类别没有进行明确划分,没有形成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也没有建立完整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不利于对各项业务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将风险降至可接收程度或水平。

4.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弱化,缺乏评价指标。一是侧重于事后监督,事前与事中的风险防范不够。二是由于事后监督工作的非现场性,监督人员只能按照打印出的凭证、账簿等资料对会计核算监督,对业务监督的时效性不强,存在滞后性。三是监督手段相对落后,检查手段主要还停留在手工操作层面上,检查内容仅局限于各类登记簿,未设置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无法实现对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全面风险控制,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5.内部控制的信息资源沟通不畅。一是对信息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信息沟通的常规机制。二是对央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每一类风险发生情况缺少系统、连续的记载,对系统维护情况、系统异常情况的分析处理方法等没有逐步积累。三是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内控主管部门内控检查结果的意见反馈有滞后性,对会计营业部门上报的内控检查报告不能及时作出评价,容易造成检查流于形式,整改不及时,影响监控效果。

6.未建立会计内控绩效考评体系,内控效果不易确定。当前,各级人民银行虽然在会计内控方面制定了相关的.各项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但是,由于基层央行会计内控涉及到的部门多,业务多样,特别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出现,现有的制度、办法等难以涵盖全部会计事项,导致基层人民银行在对会计内控进行监督检查时,过多侧重于业务处理、资金流动的过程和结果,而对各项会计内控制度是否有效,在何种范围内有效的绩效评价却是空白,很少制定出对会计内控有效性的相关指标评价体系,制约着人民银行会计内控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1.提高认识,加强培训和教育,营造良好会计内控环境。首先,各级行领导要重视内控建设,坚持以业务为中心,以内控为保证,始终坚持“内控优先”的理念,在广大会计员工中树立会计内控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意识,使会计控制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其次,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知法、懂法、用法水平。运用激励与约束原则,在人员配置上,一方面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积极性,另一方面合理分工、相互牵制,强化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的过程控制,实行恰当的职责分离制度,要从防范会计风险的角度出发,设计科学的岗位责任制,贯彻制约、不交叉的作业原则。再次,要理顺关系,明确职责,进一步明确会计主管部门、营业部门和辖内各网点之间的业务处理关系,定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把加强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实。

2.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会计内控机制,强化会计管理。首先,建议由总行牵头组织对在用的所有会计方面文件进行权威性认定,并进一步整章建制.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以利于各行实际操作。其次,要狠抓制度落实。要抓好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加强检查落实,使相关会计人员不但熟练掌握,而且能在实际工作中自如运用,并自觉落实到位。再次,要建立控制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度。要充分调动处于风险防范一线的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在制定内控制度的同时,建立内部激励机制,实行绩效考评,确保各项内控制度不仅具有约束性、强制性、处罚性,同时要具有激励性,只有这样,内控机制才会有活力。

3.将制度制定与风险管理紧密结合,加强风险评估。为了更好的发挥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建议可以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也可采用松散型的专家委员会形式,由专家来准确识别、分类风险,针对每一风险环节、风险点,明确其内控要点,如操作要点、管理要点、检查监督要点等,认真排查系统运行中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根据系统运行中各类风险的特征确立监测指标,制定统一规范的内控评价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按照资金损失可能性大小、可能损失的金额以及风险影响的涉及面分配风险权数,风险越大,权数越大,根据风险值做作出风险等级综合判断,以此确定各部门各项具体风险的防范措施,使风险防范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4.开发内控信息技术,打造内控监督信息共享平台。一是可以在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大额支付系统、货币发行管理等各子系统的业务系统中,增设同步监督路径,实现内控监督的“第一时间”风险监测与防范。二是可以建立内控监督信息网络平台。将内审、纪检监察、事后监督等所形成的结论性内容通过网络档案的形式整合到信息库,便于内部监督部门间信息沟通与共享,防止监督信息重复和遗漏,使之更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独立性。三是要建立内控监督联席会议长效制度。定期召开职能部门监督工作分析报告会,通报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各部门在履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交流监督工作情况,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督促落实整改意见,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归纳,对特殊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信息,提升成果价值转化效果。

5.强化监控,加强考评,重塑资金安全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明确会计风险的监督保障系统应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个部分,部门涉及会计、事后监督、内审纪检监察和前台业务部门。二是强化事后监督部门功能,积极探讨事后监督工作方式,事后监督部门负责建立认定、计量、监督并控制风险的程序和措施,负责对各业务部门内控的统一管理,确保整体的内部控制战略和政策得以实施,将事后监督职能作用实现由核算型“复核”向风险型监控的转变。三是充分发挥内审相对独立的审计功能。切实加强内审部门在会计内控环节中的制约职能,加大对会计业务的监督检查力度,建议内审部门可按月或按季对下一级会计部门的业务进行审核监督。四是在内控检查上层层落实会计风险控制责任制。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限期整改,对严重问题要依据相关法纪严肃处理。四是要建立以制度健全评价、制度保障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指标评价体系,针对每次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查找会计内控建设与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对现行会计内控制度建设作出科学合理的效益评价,并提出切实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会计内控建设水平。

会计内部控制指引优秀篇十六

第一条: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利润等技术经济指标和其它要求。

三、方针目标编制的程序。

第二条:在每年初,由工厂各分管厂长、工程师提出下年度工厂目标设想,厂务会集讨论,构成工厂方针目标指导思想,并由厂长下达指令。

四、方针目标的执行。

第三条:方针目标展开必须要坚持以数据说话的原则,目标值尽可能定量化。其资料般包括品种、质量、生产潜力、科研技改、企业管理、技术经济指标、安全环保、礼貌生产思想交流工作、职工福利等。

五、方针目标的实施。

第四条:为确保工厂方针目标的实现,工厂每年将组织两次分阶段pdca循环,阶段pdca循环计划由三办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工厂年度方针目标安排的进度和厂长的令制订。

六、方针目标的检查诊断与考核。

第五条:方针目标管理设立一个综合部门,分设一至三个主要归口部门。归口部务必认真做好工厂方针目标的组织、实施、协调、检查和考核工作。

考核分类:

甲级:按目标进度要求实施,且效果较好成绩显著。

乙级:基本按目标进度要求实施、效果一般。

丙级:没有到达目标进度要求、效果较差且主要由主观努力不够所致。

奖惩措施:

第六条:对方针目标进行诊断评价,对甲级目标视其难易、效果好坏等给予表彰奖励,列入年终评选的重要条件;对只达丙级目标的要追究职责,认真分析原因,帮忙纠正,并根据实际状况给予经济惩罚。

第七条:各部门的方针目标应按计划要求进行定期的检查诊断,对存在的问题按职能分解落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