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申论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6 16:32:23 页码:12
最新申论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优质
2023-06-06 16:32:23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申论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篇一

例1:谈谈“预先失败”这一概念在“给定资料4”中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例2:“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15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200字。

例3:给定资料4提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请根据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300字。

例4:根据材料3,谈谈你对其中划线部分“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对位’”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例5:依据“给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200字。

例6:“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2)不超过300字。

例7:“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申论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篇二

一、仔细审题,明确本质,从根本入手。

在做贯彻执行题之前,我们先明确贯彻执行这类题的本质是什么,其实说到底,申论小题都是以材料为蓝本,在材料中找要点。所以,贯彻执行题从根本上说也是在材料中找点。在审题、审要求的阶段,关注文种、作答对象、背景、人物身份、特殊要求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题干中出现只要求写“要点”、“提纲”,或明确指出“不考虑格式要求”等情况,若有,则不需要考虑格式要求,从材料中寻找相应的要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呈现出来即可。

二、抓住方向,围绕作答对象,循方向找点。

在明确本质之后,我们需要再找到这道贯彻执行题的方向,也就是这篇公文写作题是围绕什么写的,即作答对象。我们经常在拿到题的时候很懵,是因为找点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方向是什么,所以找起来很迷茫,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避免找点迷失方向,比如:在某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提纲,那么我们的写作方向就是要去向别人介绍经验,也即告诉别人我们是如何做的,怎么做得好了。所以最后归根到底要找的就是做法了。

三、树立框架,整合要点逻辑,在框架内书写。

围绕作答对象将所有的点勾勒出来之后,为了使答案更具有条理性,可以适当将材料进行整合,根据同主体、同范围、同义法进行要点的合并,也可根据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要点的整合和分类,最终形成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为了使得答案层次性更明晰,主体部分可形成序号加二次概括加具体分析这种写法,最终加上语言的润色,整个公文写作熠熠生辉。

总之,贯彻执行题是小题中的纸老虎,其本质还是归纳概括加上一点格式,广大考生需站在本质上看待,多加练习,广泛阅读,公考一定是对综合素质的考验,希望广大考生能注意对综合素质的提升,切记画地为牢、闭门造车。将自己置于准公务人员的身份去备考,关切国事,关注民生,让政府思维贯彻备考环节中。这样方能让自己代入其中,站在高位看考试,势必能比他人高一个等位。

申论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篇三

【2019副省】(四)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的理解。(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条理;(2)不超过250字。

【2019地市】 四、“给定资料4”中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请谈谈你对“种种‘遮蔽’”的理解。(15分)

要求:(1)观点明确,紧扣资料,准确全面;(2)不超过200字。

【2018副省】(三)根据给定资料3,请你对划线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15分)

要求:(1)观点明确,紧扣资料,有逻辑性;(2)不超过300字。

【2018副省】 (四)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想象力经济”的理解。(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不超过200字。

【2018地市】(三)给定资料4提到 , “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 ”请根据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有逻辑性; (2)不超过 300 字。

由此可见,综合分析常规的问法是谈谈对xxx的理解,近几年高频考查对某句话、某个词的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